政治学概论( 绪论)60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绪论
![自考:政治学概论: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199e19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3.png)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 定的。〔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主导因素,阶级性是政治的根 本特性〕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力的 最终载体〕 ✓4.政治活动是科学,也是艺术。
第一章 绪论
1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含义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2
一、政治的含义
✓〔一〕词源学上的政治 ✓1.在西方,政治的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的城邦,即城 市国家。〔西方政治学奠基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中国古代的政治主要是总揽的意思,即依据某种道 德原则治理社会、治理国家。
28
三、剥削阶级思想家 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1.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国家源于神,依据神的 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X于神,即上天或上帝。政府 的权威都由神意所授予,君主是替天行道,依照神意治 国。盛行于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 ✓2.契约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总揽 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盛行 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卢梭是主要代表。局限性有三点。 ✓3.暴力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制服,人对人使用暴力 的结果。代表人物有杜林和普洛维赤。错误有三点。
31
二、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是总揽阶级强 迫被总揽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国家权力是反映总揽阶级 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治 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别离的表现有:1.治理者的常任化 和治理机构的特意化;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3.赋税制 度实在立〔国家权力的经济根底〕。 ✓〔三〕国家权力的特性:1.强制力的垄断性〔只有国家才可 以使用强制性力量〕;2.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对全体社 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3.主权性〔对内的最高性和对外的 独立性〕。 ✓国家三要素:主权、领土、居民。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41cfdbd0912a216147929fe.png)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 1、氏族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2、氏族制度的特点 •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 (2)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
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 3、原始民主制的特征
• (1)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 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
•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 治文化水平。
•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治的 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 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列宁曾经说过:“国家问题是一 个最复杂最难弄清楚的问题,也 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 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
•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 都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 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
• (4)政治的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 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界定:政治是阶 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 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 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 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
(3)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 “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像国家 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 体。
• 二、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 1、国家的产生 •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
界大战。 • (3)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6f7ade5c281e53a5902ff9a.png)
00312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将其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的学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
②视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其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的学者有:凯尔逊。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及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活动的学者:马基雅维里(他的著作《君主论》)、俾斯麦、拉斯韦尔、马克斯·韦伯。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学者有:孙中山、麦肯齐。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的学者有:戴维·伊斯顿(他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简答):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综上所述,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①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②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单选):①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②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的学者及其著作(多选):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中国古代政治学:①(多选)先秦时代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2ab73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5.png)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第⼀章政治⽣活中的国家第⼀节国家与国家形成理论1、国家的含义与特征1.1 国家的含义“国家”在汉语中由“国”和“家”两个汉字组成。
最初, 两者是分开使⽤且有区别的, 如《尚书》中的“天⼦建国, 诸侯⽴家”,但由于“家国同构”的统治思想的需要, 这⾥“家”的理解已经超越⼀般意义上的家庭, 上升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这实际上为“国”、“家”并提奠定了基础。
所以, 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还有“国”、“家”合在⼀起的说法, 如《荀⼦》中的“国家⽆礼则不宁”。
但有⼀点需要注意, 在中国古代, ⼤⼀统的国家常常被称为“天下”,“国家”并不是指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与西⽅学说中“state”的国家观念相等同的国家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
从国家的词源学来考察,凸显了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意义。
同时国家之所以为国家,其不可或缺的乃是公共权威中⼼的存在,否则国家仅有地缘意义⽽⽆政治意义了。
西⽅政治学对国家的界定众说纷纭。
政治哲学探讨的是国家的本性,由此⽽形成两⼤流派:⼀是古典取向的共同体说;⼆是近代取向的契约从政治共同体的⾓度理解国家,揭⽰了国家的本源意义,或者说展现了国家的理想形态,⽤以关照和判断国家的现实形态;近代契约论则认为国家乃是基于个⼈利益的基础上建⽴的,⼈们正是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才不得不联合成国家,国家的终极⽬的也在于实现个⼈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定义来⾃于恩格斯。
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给国家下了完整的定义:“国家是表⽰:这个社会陷⼊了不可解决的⾃我⽭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摆脱这些对⽴⾯。
为了使这些对⽴⾯,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于在⽆谓的都争⽃中把⾃⼰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种表⾯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量,这种⼒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但⼜⾃居于社会之上并且⽇益同社会脱离的⼒量,就是国家。
马克思主义既强调对国家本性的探讨,以对现实国家进⾏价值判断和关照批判,有着重对现实国家的现象还原,对其形态做科学描述,并将两个⽅⾯有机的加以结合。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4fda8c02d276a200292e8c.png)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城邦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一个波里综合土地、人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其“邦”或“国”之意,演变为“城邦”之称,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2.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
在古罗马共和国被理解为“人民的共同事务”它不是在某一个领域的人的偶然聚合而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西塞罗指出疆土、人民、权利统治并不足以构成共和国共和国之所以是共和国其首要理由就是统治的正义性。
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就构成罗马政治的核心。
共和政体使不同阶级愿意以法律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党派私利服从于城邦利益。
3.政治哲学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
政治哲学在研究政治问题时所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谈到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
4.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
广义政治科学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
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研究层次。
狭义政治科学政治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理分析等;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本来面目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用无法用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5.行为主义革命二战结束后沉寂已久的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一些政治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关政治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战后十几年中这些反思与创新逐渐会继成了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内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为主义革命”。
这场变革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理论的模式将一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入政治研究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重新认识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建立起一整套独特的政治概念的逻辑体系。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2e6f5a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3.png)
政治学概论
•内容简介: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的著作《政治学概论》,对西方政治学作了综合的介绍。
本书从国家的基本概念、国民、国土、主权、国家的起源、法律、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政府的类别、君主制与共和制、代议制与直接民权、内阁制总统制与委员制、单一制与联邦制、中央政府机关、地方政府与政党等方面对西方政治学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作者简介:
李剑农(1880-1963),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1950年7月任湖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后回武汉大学执教。
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同年双目失明。
从1925年起致力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1930年写成《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后由作者删去导论和后一章,改名《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均受到中外学者好评。
李剑农的另一部著作《政治学概论》,对西方政治学作了综合的介绍。
抗战时期,他写成《中国经济史稿》,后经过补充,分成《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宋元明经济史稿》三册出版,这是部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专著。
•目录:
导论
章国家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国民
第三章国土
第四章主权
第五章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法律
第七章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第八章国与国的关系
第九章政府的类别
第十章君主制与共和制
第十章代议制与直接民权
第十二章内阁制、总统制与委员制第十三章单一制与联邦制
第十四章中央政府机关
第十五章地方政府
第十六章政党
简要参考书目
李剑农先生学术年表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b88ea0f844769eae009ed5a.png)
第一章绪论※一、政治的含义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4.政治的活动是科学、艺术。
二、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历史演变1.儒家礼治、德治、仁政、王道孔子孟子。
2.法家霸道、依法治国韩非。
3.道家无为而治老子。
三、西方政治学说的历史演变1.亚里士多德和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主要著作。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1)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2)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政治学主要以权利为研究对象。
3)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西方政治学主要以政策的制定过程为研究对象。
3.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因素,并试图找出规律,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
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历史地位,它是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治纲要,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2.主要内容1)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的观点。
2)明确指出有了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4)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5)系统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五、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去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等于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的立法或执法的过程。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玩弄权术的活动。
4.将政治看做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六、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层次,属于社会意识的最高形式,研究对象是人,任何一种政治学理论都要以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
七、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法学以人类社会强制性行为规范——法律为研究对象,政治与法律都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现象,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且政治行为必须采取合法的形式,可以说政治和法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政治学概论——精选推荐
![政治学概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b72090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a.png)
第一章绪论政治: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成了围绕着获得、保持和夺取权力而展开的活动的总称。
政治学研究范围:1、政治学即国家学。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以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以及其公共政策。
6、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现象。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学的方法论: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价值-事实两分法,哲学思辨的角度。
(二)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1、早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法。
2、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政治系统论,结构功能主义,政治沟通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政治计量理论。
3、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4、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
第二章权力权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
权力有三个特征:第一,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2、权利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
3、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1、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2、权威通常是不可变的,朝令夕改、变动不居就谈不上什么权威了。
反观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整合,以达到最佳均衡。
3、权威的服从不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为后盾。
权力与暴力的区别:1、权力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以后总社会关系,以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三十暴力却以彻底摧毁社会关系为目的。
2、权力依赖于对权威的运用,争取被支配者的认同。
3、权力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暴力则从来都不是稳定和持久的。
谁得到权力?柏拉图提出“哲学王”,认为权力应该属于哲学家。
马基雅维利认为权力属于为了国家利益、置私利于不顾、宁可下地狱的“爱国者”,霍布斯提出“丛林法则”。
伯恩斯认为权力取决于两个因素:动机和能力。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a5e865833687e21af45a934.png)
《政治学》概论第一张绪论政治学的研究目的: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的可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政治概念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区分两个层次。
首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以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其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规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内涵。
依据对象这一内涵,可以推导出政治学研究的外延,即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学的基本对象——国家政权——而形成理论体系,并非试图涵盖政治学研究的全部范围,因此,它的作用在于为政治学相关领域和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学理论都要以某种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滞亡。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951852a3169a4517723a315.png)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主编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的内涵(一)政治内涵在西方的演变1、古希腊的政治内涵。
伦理政治观;关于城邦的学说;“公民”政治。
2、古罗马政治的内涵。
法律政治观;“共和国”政治。
3、中世纪政治的内涵。
神学政治观;封建制;宗教和教会在政治生活中出于主导地位。
4、现代政治的内涵。
权力政治观;以现代国家为中心,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现代公共领域以私有制为基础而形成,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的驾驭和控制。
(二)政治内涵在中国的变迁1、古代政治的内涵(1)在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政治”,尤其没有古希腊意义上的政治,“政”与“治”分开始用,各有自己的含义。
(2)在中国古代,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君主及其大臣们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但是这种管理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管理活动,而是上承天命而行的抚民和安民活动。
没有明显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分,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3)中国古代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充满道德色彩的行政活动。
2、现代政治的内涵(1)孙中山对政治的界定:“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这一说法突出了政治的公共性和管理性。
(2)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三)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政治内涵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当代的世界体系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列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ddaf6601f69e31433294f4.png)
第一章.绪论道德政治观: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古代儒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法律论: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讲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奥地利法学家凯尔逊)权术论:将政治视为争权夺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古代法家,马基雅维利,俾斯麦,拉斯韦尔,马克斯·韦伯)管理论: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麦肯齐)政策论:讲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戴维·伊斯顿)无为而治: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但这并非意味着统治者应该放弃对国家的治理(老子)论述题: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理解P5-6答: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来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政治考虑的不是泛泛的利益关系问题,而是以阶级为最终归属的群体性的利益关系。
阶级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主导因素,一切政治关系均直接表现为或最终可归结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是政治权力最终载体。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找到其自身的规律性,并在政治实践中,通过掌握政治的客观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氏族: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公共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主张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与神(董仲舒,托马斯·阿奎那)契约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公共协议的产物(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卢梭)暴力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对人们使用暴力的结果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简答题:1.原始氏族公社制度的特点: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氏族制度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氏族成员有互相保护互相帮助的义务2.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公共权力的设立,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国家设立的公共权力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用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3.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管理者的常任化(官吏)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国家机关);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赋税制度的建立4.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及其含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包括三层含义: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是阶级组织;国家是个机器.5.契约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公共协议的产物.评价:(1)进步意义用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主张民主共和;(2)缺陷是一种主观臆想;主张先法后国;本质上证明一个国家是一个永恒的理性王国论述题:1.国家的基本职能分类及其相互关系P57答: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86459d276eeaeaad1f3309f.png)
第一讲 绪论
管理论
“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 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 的管理联系在一起 的”。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 而言之,政就是众人 的事,治就是管理, 管理众人的事,便是 政治”。 —— 孙中山
—— G·庞顿
第一讲 绪论
决策论
政治过程就是决策过程,即通过权威性政 策的制定与执行,对财富、权力和名誉等 稀缺的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 政治学现状研究》
第一讲 绪论
行为主义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
行为主义:
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 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 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 据展开研究的。
主要观点:
1、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 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 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 研究实际政治中的各种心理和 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 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 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2、政治学作为解释人的政治行 为的规律性的科学,它应该能 被经验地证明;
如何理解
• 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 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 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 关系。 • 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 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 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 有政治性。 • 3、它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 容。
第一讲 绪论
政治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定义: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 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
广义: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 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 及其发展规律。
狭义:
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 发展规律。
第一讲 绪论
政治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1、政治学基础理论;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7b1c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4.png)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第一章绪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1. 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是自由公民基于“契约”,在正义的原则下联合组织成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波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邦或国之意)2. 共和国:源于古罗马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是一个有机共同体,共和国之所以是共和国,在于其统治的正义性。
3.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的学科。
20世纪政治科学兴起后,学者就把传统上用思辨方法,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
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
4.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
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研究层次。
狭义政治科学在政治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理分析等;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本来面目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用无法用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其研究分析的方法有:权力结构分析、个体心理分析、群体行为分析、系统功能分析、角色分析、博弈分析、传播分析等。
5. 行为主义革命:概括的来讲,行为主义革命即指既反对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抽象思辨和演绎的方法,也反对旧制度主义的静态描述和简单写实,认为应该将政治科学研究的对象锁定到实际存在的、可观察到的政治行为上。
政治学概论课件
![政治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7749e2551810a6f5248684.png)
第二章: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涵义和相关概念
3.政治权力的种类 1)强制性权力 A.强制力的行使以威胁为手段 B.可信性对保持政治权力的威力至关重要 C.威胁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不是目的,不可经常 使用,必须审慎、适度 2)功利性权力:权力主体以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 处来换取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政治 的本质就是给与与索取的关系)
第二章: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涵义和相关概念
第一章 绪论 三.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及其意义
2.政治与行政的区别:(联系现实举例说明) 1)权力行使方式不同。政治权力是以集体形成的意志确定 的,行政权力则是以个人的决断而采取行动的 2)行动目标不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实现民主和自由,行 政行为的目标是追求效率和效益 3)权力机制安排不同。政治领域强调分权与制衡,行政领 域强调统一指挥与领导 4)行为主体和行为利益关系不同。政治行为的主体,本身 就是某种利益的代表着、表达者,行政行为主体本身并没 有自身的利益,而只是实现特定利益的工具。
第一章 绪论 三.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及其意义
1.政治与行政的联系 1)政治是一种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活动的社 会现象,运用国家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2)行政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运用国家权力, 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公共管理 3)从总体上看,行政是一种特定的政治行为。 行政作为一种国家行为,总是为统治阶级 的根本利益服务,也就是说行政为政治统 治服务,从属于政治
第三章:国家政权 一、国家的涵义和基本理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91ae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8.png)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重要名词:1、城邦2、共和国3、政治哲学4、政治科学5、行为主义革命6、理性选择理论7、政治系统论8、新制度主义9、政治社会学10、斯多葛主义1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考题: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2、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3、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4、简述中、西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权力重要名词:1、权力2、政治权力3、寡头统治铁律4、精英主义5、合法性6、有效性7、合法化思考题:1、如何理解权力、权威与暴力的区别与联系?2、权力的资源包括哪些?3、政治权力有哪些基本特征?4、政治权力由哪些部分构成?5、合法性的基本类型是什么?6、合法化的手段有哪些?第三章国家重要名词:1、国家2、绝对主义国家3、福利国家4、威权国家5、国家自主性6、市民社会7、公共舆论领域8、阶级·中间阶级思考题:1、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国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国家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哪些?4、如何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5、如何理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6、如何理解国家与阶级的关系?7、中间阶级兴起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根本性影响?第四章政体重要名词:1、国家政体2、国体3、国家结构形式4、政权组织形式5、“左右共治”6、民主政体7、极权政体8、威权政体9、“第三波”思考题:1、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2、试论民主、威权和极权三种政体类属概念对政治发展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局限。
3、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民主理论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古典民主及其理念是否已经过时?4、简述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内涵及两者间的关系。
5、西方政体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第五章政府重要名词:1、政府2、公共物品3、两院制4、一院制5、单轨制法院体系6、双轨制法院体系7、准政府组织思考题:1、政府与国家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区别有哪些?2、试结合实际,从公共物品供给的角度,探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甘锋博士
本课程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政治权力与合法性 第三讲 现代国家 第四讲 政体 第五讲 现代政府 第六讲 政党与选举 第七讲 非政府政治 第八讲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变迁 第十讲 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
2020/1/28
2020/1/28
15
2019年至2019年,福禧投资先後收购苏嘉杭高速公路30年收费 经营权的20%股权,至2019年6月底,张投资参与管理的公路 里程已达200公里,在高速公路领域的投资超过100亿元,张荣 坤被人称之为「公路大王」;同时福禧投资还触及了金融保险 业。2019年张荣坤进入机械制造行业,投资上海电气,拥有 8.15%的股份,是上海电气的第二大股东也是上海电气的非执 行董事。
“公路大王”:张荣坤
2020/1/28
14
现年38岁的张荣坤出生於江苏苏州,金融学硕士毕 业,为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 • “上海市慈善总会的名誉副会长” • “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 • “上海公关协会名誉副会长” •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 • “上海市政协委员” • “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8月11日接 受祝均一辞去全国人大代表职 务,还免去祝均一的上海市劳 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
祝均一涉嫌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主要案情是,擅自 动用掌管的社保基金逾三十亿元人民币,拨给民营 企业家张荣坤,张荣坤用社保基金的款项收购高速 公路。
2020/1/28
6
祝均一前传
•在上海就读小学和初中,其后到黑龙江插队
2020/1/28
16
上海社保基金案解读 ——从政治学的视角
用“国家资本”制造“亿万超级富翁”? ——上海社保基金腐败案将“亿万超级富翁”暴富
的秘密彻底地暴露了出来。
张荣坤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钱?又从哪儿弄来那么多的钱?谁 都不知道,只是在上海社会基金腐败案发之后,人们才知道 他的钱是从国家银行贷款贷来的:60%左右来自银行的贷款, 30%左右来自上海市的社保基金,10%左右则来自对于上海电 气的重组投资。在一些地方一些“亿万超级富翁”这是这样 被“国家资本”轻而易举地制造出来了!
2020/1/28
17
不法奸商
空
神秘的关系网
腐败共同体
手 套
白
狼
难以撼动的权力背景
2020/1/28
18
政治是什么? —— 例2:春晚舞蹈《进城》
•他在春雷厂的基础上组建了当时的淮海街道公司多灵电子工业公司并担任经理 一职,在1985年时破格提拔为了区集管局副局长,也从此展开了他的政治生涯。
•祝均一在80年代末期成为了上海市集体事业办公室副主任。后升至市劳动局局 长一职,也就是现在的社会保障局,但此后他再无挪动,而是在这个位置上一呆 就是十数年。
2020/1/28
10
9月28日,孙路一: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 办公厅主任
10月中旬,郁知非:上海国际赛场公司总经理
10月12日,邱晓华:国家统计局局长 10月21日 ,凌宝亨:上海市国资委主任
…………
2020/1/28
13
2019年3月,张荣坤以32.07亿元 收购「上海路桥发展」99.35%的 股权,获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 收费经营权。当时共有三家企业 参与竞标,只有福禧是民企。而 此时,福禧投资刚刚在上海注册 成立,很多人没听说过张荣坤, 但因此次收购,几乎在一夜间, 使张荣坤三个字传遍了上海滩。
9月1日,吴明烈:中国华闻投资控股公司副总裁,上 海新黄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2020/1/28
8
陈良宇: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委员 上海市委书记
2019年9月24日,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 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 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 违纪问题,由中纪委对其问题立案调查,免去其 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
•祝均一曾经对朋友说过,「将近六十岁的人了,也到头了」。
2020/1/28
7
7月17日,祝均一: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8月2日,韩国璋: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 董事、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8月13日,王成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书 记、董事长,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 8月24日,秦裕:上海市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2
友情提示
一、作业:
1. 共三次 2. 题目与考试范围密切相关 3. 其中一次以课程小论文的形式发布 4. 按时网络提交
二、考试:
1. 成绩:考试占70%;作业占20%;考勤10%; 2. 题型待定,参照考前辅导; 3. 范围:以讲义为主,教材为辅。
三、联系方式:
1. 52385248,
•刚回上海时,祝均一被分配到所属的淮海路街道生产组
•在他的率领下,由生产组改制而成的“上海卢湾区春雷电讯厂”成为了上海经 济体制改革的先锋,在机关干部一个月只能拿5块奖金的年代,这家以生产收音 机的工厂工人平均奖金能够达到30块,春雷在1983年的时候就创造了年利润 140万的“奇迹”。祝均一迅速在上海成为改革的旗帜性人物,他的故事通过各 种演讲报告、《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的宣传报道受到更广泛的关注,祝也出 尽了风头,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接连而至。
2020/1/28
3
第一章 绪论
2020/1/28
4
政治是什么? ——例1:上海社保基金案
•被媒体称为上海历史上最大的腐败案 •导致几十位高级干部落马 •中纪委专案组常驻上海深入调查
2020/1/28
5
祝均一:
7月17日,由中纪委的有关办 案人员到上海,宣布祝均一及 另一位掌控社会保障基金的处 长被双规。
根据福禧投资的财务资料,对外总投资高达百亿,而福禧投资 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是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但是从福 禧投资所做的审计报告来看,2019至2019年这三年里,沸点投 资分别向福禧投资注入9.5亿元、20亿元和9亿元。但非常蹊跷 的是,沸点投资并未因此获得更多的福禧投资股权,张荣坤的 账目让一般人无法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