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_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马克思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英国古典经济学。
创始人是威廉.配第,古典经济学是新兴资产阶级对落后的封建主义作斗争的重要理论武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起了促进作用。
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思想,关于把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观点。
最主要是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从阶级属性和社会功能上说,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仅弘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对它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理论来源,是同意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所以它们对马克思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各自孤立地单独发生的,而是综合的、相互交织的。
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仅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而且也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
(除去上述理论的来源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创立马克思主义,也与他们的主观条件分不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到中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
他们认为,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产生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初创阶段、二国社会主义和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立。
1. 初创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初创阶段主要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
他们在著作《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 二国社会主义和列宁主义俄国和德国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两个重要发展中心。
列宁在俄国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同时,在德国,马克思主义逐渐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在政治、经济和哲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3.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立在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斯大林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对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理论。
这些理论成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证明了它不仅适用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21世纪的世界。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马 克 思 主 义
1、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
2、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作用:①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实现分化统一
②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④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总和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
△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2)劳动二重性:①具体劳动:反映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②抽象劳动:反映价值,社会属性
(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剩余价值论
(1)劳动力二因素:①劳动力使用价值: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作用: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⑤科学技术
作用:△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双刃剑)
(2)五个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4、社会的主体:人
(1)两种历史观问题:英雄和人民谁创造了历史?
△后果:A.生产力方面:扩大再生产
B.生产关系方面:两极分化
C.资本聚集
D.相对过剩人口
③资本运动:△个别资本运动:资本循环;资本周转
△社会资本运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4、帝国主义论
(1)垄断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于19世纪,并迅速发展为一种深刻而有影响力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学说。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合作与探索,他们的作品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早期的欧洲,这个时期被称为工业革命的黎明。
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增加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开始研究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主义最早的表述可以追溯到1848年,当时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了《共产党宣言》,其中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目标。
该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并呼吁工人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很快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成为工人运动的主要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激发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意识,形成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
这些政党通过经济斗争、政治运动以及工人运动来争取工人权益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影响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担忧和反抗。
各国政府采用了各种手段来打压马克思主义运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的力量逐渐增强,并在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革命的呼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逐渐发展为一门更为系统和复杂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多次修正和扩展,形成了许多派别和学派,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
这些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一种适应不同国情和实践的灵活工具。
各国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的结合,为世界各地的工人阶级争取自由、平等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 产生与发展
三、俄国十月革命
2.经过:
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四月提纲 ①背景:继续参加一战,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②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 退出战争 ③作用: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七月流血事件:表明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 面结束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பைடு நூலகம்革命) ①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②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苏联的建立 ①建立:1922年成立苏联 ②意义:极大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法国政治制度史》 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 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 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C.①②③ B.②③ D.①③④
(2007宁夏文综33)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 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 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 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 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 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
5.结果及其原因
①结果:失败
②原因:客观上敌人的疯狂镇压;主观上缺乏先进政党领 导,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没 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等;根本原因工业革 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 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而爆发。(不具备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 3国是其发源地。
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产业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结合本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完整版)03709马克思主(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 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课程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的科学性表现为正确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叙述)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物相分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立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被誉为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开始,探讨其发展的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的渊源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当时欧洲社会的变革和哲学思潮的发展。
1.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在对巴黎公社的研究中,认识到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开始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原理。
2. 哲学思潮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的理论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马克思借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并将其转化为以物质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下逐渐形成,并在后来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丰富。
1.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阶段在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他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矛盾。
同时,马克思也对无产阶级的组织和革命斗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开始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2. 第二国际的兴起第二国际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在德国、法国等地形成了雄厚的势力。
3. 俄国革命与列宁主义俄国革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宁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并且提出了党的组织建设和对于帝国主义的分析。
4. 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强调群众的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5.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结合了现实社会的变革和理论的创新,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变革,它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先驱者的努力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发展和丰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
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雨,不断散发出其理论的光辉。
“马克思主义”词义探源最早出现“马克思主义”的称呼是在19世纪60至70年代,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从贬义上所用的。
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先进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为了肯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才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
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考茨基于同年4月6日在维也纳出版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机关刊物《真理》第7期上发表悼念马克思的文章,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从1886年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这个词。
之后,被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广泛采用。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柱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制定唯物史观来说,“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1]。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2]。
市民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即指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解决人们自己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一定的社会组织。
因此,它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3]这里的“社会”指克服了市民社会中人的普遍性与个体性相分裂的社会形式。
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现了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有着逻辑结构的科学体系。
以前,人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兴起,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矛盾激化,19世纪30-40年代,法,英,德接连爆发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有其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欧洲的社会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迅速传播开来,很快成为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间里,恩格斯继续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的理论,将其系统化地整理成了《资本论》等重要著作。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学习。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20世纪初,随着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高潮,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俄国革命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使其成为世界革命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时期,俄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列宁的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影响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
尽管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世界的各个国家,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的重要工具。
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仍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推动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尽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社会形态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也决不是偶然的。
它是当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1.马克思与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
2. 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
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
思想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
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
1837年,英国再度爆发危机并波及美国。
1847年的危机更是席卷了欧洲各国。
在危机中,商业停顿,产品滞销,工厂关门,银行倒闭,失业剧增,整个社会好像得了一场大瘟疫。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和发展 任何⼀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的时代。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业⾰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产⼒发展,纺织机和蒸汽机的⼴泛应⽤,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个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是⼀种⽐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巨⼤⽣产⼒的制度。
但在⽣产⼒巨⼤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产⼒同⽣产关系的⽭盾也开始激化,周期性爆发的⽣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盾的突出表现。
这表明⽣产社会化同⽣产资料资本家私⼈占有之间的⽭盾是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病疾。
正如《共产党宣⾔》指出的:"这个曾经仿佛⽤法术创造了如此庞⼤的⽣产资料和交换⼿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个魔法师⼀样不能再⽀配⾃⼰⽤法术呼唤出来的魔⿁了。
" 2.⽆产阶级的⽃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业⾰命在创造了⼀个⼤⼯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数众多的⽆产阶级。
社会⽇益分裂为两⼤阶级。
19世纪3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发⽣重⼤转折。
⼀是1825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固有⽭盾充分暴露。
⼆是⽆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盾成为⾸要的社会⽭盾。
1831年、1834年法国⾥昂⼯⼈两次举⾏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声势浩⼤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西亚织⼯起义。
法、英、德三⼤起义,标志着现代⽆产阶级作为独⽴的政治⼒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次起义均告失败说明,⼯⼈阶级的⽃争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命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的⾰命实践和对⼈类⽂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命实践是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卡尔。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志选择"最能为⼈类⽽⼯作的职业". 1841年⼤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逐步实现了由唯⼼主义向唯物主义、由⾰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由来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理论之一,其由来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
马克思主义的由来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背景的变迁和马克思本人的研究与实践。
1. 工业革命及其社会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形成,同时也加剧了阶级对立和社会问题。
新兴无产阶级面临着剥削和贫困,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
这样的环境促使人们反思并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3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他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秩序。
3.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马克思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通过阶级斗争来推动社会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首先在西欧迅速传播开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颁布后,各国工人运动开始日益关注无产阶级革命以及社会问题。
无产阶级政治组织和工人工会纷纷成立起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权力面前坚强而有组织的反对力量。
2. 俄国革命与布尔什维克党20世纪初,俄国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动荡,被压迫阶级找到了实现自己利益的希望。
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直接参与并领导了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初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的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4.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20世纪中后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拥护和传播。
从苏联到东欧和拉美,并进一步扩展到亚洲、非洲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1. 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马克思主义强调研究社会生活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条件(1848年)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需要: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弊端日益显露出来阶级条件:工人运动发展起来,即为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又提出了需求。
思想基础: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主观条件)补充:空想社会主义①、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严重,现实生活的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
②、代表人物及其主张③弱点:没有越出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甚至直接借助资产阶级的人性观念和社会观念;没有揭示资本主义不公正的根源;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找不到实现理想的真正动力;停留在道德层面上,寄希望于富人的道德情感;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4、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巴黎公社①、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②、“公社”的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③、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④、公社的结局--失败⑤、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他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统一的成熟的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临时政府的疯狂反扑,以及外国(德国)的支持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后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伟大思想家们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
它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研究社会和经济问题,并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欧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
他们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机制,并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才能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建立无阶级社会。
马克思主义得到了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验证,在列宁的领导下成为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
随着苏联的建立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在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20世纪初,中国学人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传播,并且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路线。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继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人民公社和大规模的集体经济组织。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错误的理论和实践导致了经济和社会的混乱。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逐渐摆脱了这些问题,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中国发展壮大,也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成为重要的政治和社会理论,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成为苏联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与 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 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 怎么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 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
5.结果及其原因
①结果:失败
②原因:客观上敌人的疯狂镇压;主观上缺乏先进政党领 导,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没 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等;根本原因工业革 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 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而爆发。(不具备客观条件)
6.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革命首创精神)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光辉典范(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7.经验教训: (1)掌握一支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 (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建立公社式 的无产阶级政权; (3)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盟,才能取得胜利; (4)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 的正确领导。
三、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战 国内: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经济: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 仍落后 政治: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军事封建性的 帝国主义,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俄国各种 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 各种社会矛盾, 阶级: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 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思想:列宁主义 催化剂:一战中的接连失败 同盟:农民阶级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①措施:召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一切权力归工兵的代表苏维埃 《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选举、批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
②结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1918年新型的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初步建立; 1918年通过第一步宪法 苏维埃: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最 高权力机关,选出人民委员会(政府同时拥有立法权)
五 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发展
•
•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
•
为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的问题,产生了毛 泽东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
3.意义: (1)历史地位: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俄国:摆脱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统治,建立无产 阶级专政,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 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 展示了一条新的解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4.特点: (1)理论创新: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 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 (2)革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 (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4)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 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空 想到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 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 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
※空想社会主义
①产生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贫富分化、工 人阶级生活悲惨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代表人物:傅立叶、欧文、圣西门 ③基本内容:讴歌工业革命的巨大生产力;认为私有制和竞 争是社会灾难的根源;提出改造社会、建设理 想社会的设想(实业制度、合作组织) ④历史评价: 进步性:提出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设想;留下宝 贵思想遗产 空想性:没有找到实践的动力和正确途径,只看到现 象,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非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 主义社会弊端暴露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的 觉醒: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国宪章运动、 德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 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
2.经过:
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四月提纲 ①背景:继续参加一战,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②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 退出战争 ③作用: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七月流血事件:表明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 面结束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①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②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背景: ①民族矛盾(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工人革命) ②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工人阶级革命运动 2.过程: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3.性质:一次偶然的城市起义 4.措施: ①政治方面:新型工人政权 (表现:选举—工资—监督和罢免) ②经济方面: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③教育方面:世俗教育;义务教育
2、时间:1848年 《共产党宣言》
①内容:肯定资本主义积极作用(资本主义历史地位);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必然),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宣告工人级的历史使命; 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②意义: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科学理论指导) 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为解决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 •
邓小平关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理论是马 克思主义在当代的 新发展,也是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 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 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 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 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 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