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数理统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方差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归纳与梳理:(一)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即x=(x1+x2+……+xn)÷n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水平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一种常用指标,反映了这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平均大小。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相应变动平均数一般的计算方法为: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的优点。
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情况比中位数、众数更为可靠、稳定.平均数的缺点。
平均数需要整批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人计算,因此,在数据有个别缺失的情况下,则无法准确计算,计算的工作量也较大。
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中位数:在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居中的那个数据中等水平中位数是描述数据的另一种指标,如果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那么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恰有一样多的数据。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大小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相等的数也要全部参加排序)后“找”到的.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就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中位数的优点。
简单明了,很少受一组数据的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的缺点。
中位数不受其数据分布两端数据的影响,因此中位数缺乏灵敏性,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当观测数据已经分组或靠近中位数附近有重复数据出现时,则难以用简单的方法确定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集中趋势众数告诉我们,这个值出现次数最多,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查,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一组数据中的众数不止一个.当一组数据中有相同数据多次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众数的优点比较容易了解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
§4 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4.2 标准差
在上一节中,从甲、乙两个城市随机抽取的16 16台自动 例2 在上一节中,从甲、乙两个城市随机抽取的16台自动 售货机的销售额可以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 售货机的销售额可以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 (1)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多少? 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多少? (2)你能从图中分别比较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你能从图中分别比较甲、 的大小吗? 的大小吗? 观察茎叶图, 解:(1) 观察茎叶图,我们不难 看出: 看出:甲城市销售额的中位数为 20,众数为10,18,30,极差为53;乙 20,众数为10,18,30,极差为53;乙 众数为10,18,30,极差为53; 城市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9,众数为 城市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9,众数为 29, 23,34,极差为38. 23,34,极差为38.
5. 方 差 是 样 本 数 据 到 平 均 数 的 平 均 距 离 , 一 般 用 s 2 表 示 , 通 常 用 公 式
1 s 2 = [( x1 − x ) 2 + ( x2 − x ) 2 + L + ( xn − x ) 2 ] 来计算.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 来计算.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 n
(2)从茎叶图中我们不难看出:甲城市销售额分布主要在 从茎叶图中我们不难看出: 茎叶图的上方且相对较散, 茎叶图的上方且相对较散,而乙城市的销售额分布则相对 集中在茎叶图的中部.由此,我们可以估计:甲城市销售额 集中在茎叶图的中部.由此,我们可以估计: 的平均数比乙城市的小,而方差比乙城市的大. 的平均数比乙城市的小,而方差比乙城市的大.
对数据数字特征内容的评价, 对数据数字特征内容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对其本 身意义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身意义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应用,而不是记忆和使用的 熟练程度. 熟练程度.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讲解
【解析】1.选A.中位数为 1 (91+92)=91.5;
2
平均数为 1 (87+89+90+91+92+93+94+96)=91.5.
8
2. x甲=1 (65+82+80+85)=78,
4
x乙=1 (75+65+70+90)=75,
4
知识点2 对方差与标准差的理解 标准差、方差的作用 (1)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着平均数波动的大小, 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2)标准差、方差为0时,表明样本数据全相等,数据没有波动 幅度和离散性.
(2)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职务
人数 工资
董事 长
副董 事长
董事
总经 理
经理
管理 员
职员
1
1
2
1
5
3 20
5 500 5 000 3 500 3 000 2 500 2 000 1 500
①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②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 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 什么?(精确到元) ③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 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即时练】
1.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1.5和91.5
B.91.5和92
C.91和91.5
D.92和92
统计学第3章数值性的主要统计指标
统计学第3章数值性的主要统计指标统计学中,数值性的主要统计指标是描述和总结数据集中数值变量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
这些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四分位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等。
1. 平均数(Mean)是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观测次数。
它是一种常见的统计指标,用于表示数据的“典型”数值。
平均数对异常值敏感,受数据的分布和范围影响较大。
2. 中位数(Median)是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不受异常值的影响,适用于数据存在明显偏态或异常值的情况。
3. 众数(Mode)是数据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对于离散变量,可能存在多个众数;对于连续变量,众数可能不存在或不唯一4. 四分位数(Quartiles)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将数据集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四分位数(Q1)是排序后数据集中25%位置处的数值,第二个四分位数(Q2)就是中位数,第三个四分位数(Q3)是75%位置处的数值。
四分位数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和离群值。
5. 极差(Range)是数据集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它衡量了数据的全局离散度,但忽略了数据集的内部变化。
6. 方差(Variance)是数据值与其平均数之间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方差表示了数据的离散程度,反映了数据点离平均值的距离。
7.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是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度的常用指标。
一般来说,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
这些统计指标能够揭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分布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指标进行描述和总结,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推断。
20.数据的分析知识点及练习题
20.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知识点详解:1.解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统计学中特有的规定,明确所考查的对象是解决有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问题的关键。
2.平均数当给出的一组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其中a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较“整”的数;•当所给一组数据中有重复多次出现的数据,常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3.众数与中位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任何一个数的波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波动,当一组数据中有个数据太高或太低,用平均数来描述整体趋势则不合适,用中位数或众数则较合适。
中位数与数据排列有关,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
4.极差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5.方差与标准差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计算公式是s2=[(x1-)2+(x2-)2+…+(xn-)2];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波动越大,也越不稳定或不整齐。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6,则m,n的平均数是()A.6B.7C. 7.5D. 152.小华的数学平时成绩为92分,期中成绩为90分,期末成绩为96分,若按3:3:4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则小华的数学总评成绩应为()A.92 B.93 C.96 D.92.73.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D.以上说法都不对4.某小组在一次测试中的成绩为:86,92,84,92,85,85,86,94,92,83,则这个小组本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A.85 B.86 C.92 D.87.95.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3km/h,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5km/h,上山用1h,则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A.4 km/hB. 3.75 km/hC. 3.5 km/hD.4.5 km/h6.在校冬季运动会上,有15名选手参加了200米预赛,取前八名进入决赛.已知参赛选手成绩各不相同,某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以上都可以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将9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第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8.如果一组数据4,6,x,7的平均数是5,则x = .9.已知一组数据:5,3,6,5,8,6,4,11,则它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 10.一组数据12,16,11,17,13,x的中位数是14,则x = .11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众数是 .12.某小组10个人在一次数学小测试中,有3个人的平均成绩为96,其余7个人的平均成绩为86,则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13.为了了解某立交桥段在四月份过往车辆承载情况,连续记录了6天的车流量(单位:千辆/日):3.2,3.4,3,2.8,3.4,7,则这个月该桥过往车辆的总数大约为辆.14.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某校组织课外小组对该市进行空气含尘调查,下面是一天中每2 3(1)(2)如果对大气飘尘的要求为平均值不超过0.025 g/m3,问这天该城市的空气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15. A、(1)A班众数为分,B班众数为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2)A班中位数为分,B班中位数为分,A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的(包括中位数)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 %,B班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的(包括中位数)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 %,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3)若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则A班优秀率为 %,B班优秀率为 %,从优秀率看成绩较好的是班.(4)A班平均数为分,B班平均数为分,从平均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16.(1)(2)平均月工资能准确反映该酒店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吗?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如何才能较准确地反映该酒店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谈谈你的看法.总结:基本统计量的数学内涵:平均数: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医药数理统计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数据的描述和整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 掌握数据的类型及特性;2.掌握定性和定量数据的整理步骤、显示方法;3.掌握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状的常用统计量;4.能理解并熟练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计算;5.了解统计图形和统计表的表示及意义;6. 了解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作图、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生成、统计量的计算。
二、内容提要(一)数据的分类(二)常用统计量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2、描述离散程度的统计量3、描述分布形状的统计量* 在分组数据公式中,m i , f i 分别为各组的组中值和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三、综合例题解析例1.证明:各数据观察值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称为离差平方和)最小,即对任意常数C ,有2211()()n ni ii i x x x C ==-≤-∑∑ 证一:设 21()()ni i f C x C ==-∑由函数极值的求法,对上式求导数,得11()2()22, ()2 n ni i i i f C x C x nC f C n =='''=--=-+=∑∑令 f '(C )=0,得唯一驻点11= ni i C x x n ==∑由于()20f x n ''=>,故当C x =时f (C )y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为21()()ni i f x x x ==-∑。
证二:因为对任意常数C 有22222211111222212()()(2)2(2)()0nn n n nii iii i i i i i ni i xx x C x nx x C x nC nx C x nC n x Cx C n x C ======---=---+=-+-=--+=--≤∑∑∑∑∑∑故有2211()()nni ii i x x x C ==-≤-∑∑。
四、习题一解答1.在某药合成过程中,测得的转化率(%)如下:94.3 92.8 92.7 92.6 93.3 92.9 91.8 92.4 93.4 92.6 92.2 93.0 92.9 92.2 92.4 92.2 92.8 92.4 93.9 92.0 93.5 93.6 93.0 93.0 93.4 94.2 92.8 93.2 92.2 91.8 92.5 93.6 93.9 92.4 91.8 93.8 93.6 92.1 92.0 90.8 (1)取组距为0.5,最低组下限为90.5,试作出频数分布表; (2)作频数直方图和频率折线图;(3)根据频数分布表的分组数据,计算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首先,结合简单实例认真把握这6个基本统计量的内涵。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
(八上《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平均数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n个数据的和的平均值,学生理解与计算都不成问题,只要注意细心运算就是其中的取标准值后的简便算法也都是在小学早已熟练的(公式:x=1/n(x1+x2+x3+……+xn);而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乘各自的“权”之后的平均数。
此处理解“权”的概念可能产生很大困难,因为“权”的理解的确不易,若是照搬教材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会迷惑成团,再进行应用更是不可思议。
所以应对措施:讲好、用好加权平均数就要先举例、后分析、再给出定义,比如:某同学的一次考试各科成绩如下:语文110、数学105、英语106、物理95、化学90、政治86、历史98、地理66、生物89,你可以先让学生算算各科的平均数,再按中考计分法将语、数、英各取120%,物、化、政各取100%,史、地、生各取40%后的平均值算出,两个结果一比较,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原因是加入了所谓的“权”,这样,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权”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不再困难。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其内涵很好理解和掌握,就是结合实际应用也顺理成章,如商店老板进货号多大的男鞋好?那当然是“众数”(调查数据最多的号)所代表的。
中位数顾名思义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但考虑一组数可能有偶数个或奇数个,所以要注意强调取中位数的方法。
教材上给出的内涵很好: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一组数据1.5,1.5,1.6,1.65,1.7,1.7,1.75,1.8的中位数是1/2(1.65+1.7),即1.675。
高中数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标准差》导学案
1.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1.4.2标准差[航向标·学习目标]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计算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3.体会用统计量表达样本数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读教材·自主学习]1.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011n(x1+x2+…+x n)叫作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2.中位数:一般地,将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02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众数:一组数据中□03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4.极差:极差是数据的□04最大值与□05最小值的差.5.标准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06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的□07算术平方根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看名师·疑难剖析]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它们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各的用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会选取不同的统计量来表达同一组数据的信息.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统计量.2.方差、标准差n 个数据x 1,x 2,…,x 3,我们把x 1+x 2+…+x n n记为x -,则方差可以用s 2=1n[(x 1-x -)2+(x 2-x -)2+…+(x n -x -)2]来表示,将方差的算术平方根s =1n[(x 1-x -)2+(x 2-x -)2+…+(x n -x -)2]称为标准差. 刻画一组数据离散趋势的统计量有方差、标准差等.对方差和标准差的理解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的波动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越差;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2)因方差与原始数据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程度,所以虽然标准差与方差在体现数据分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解决问题时一般用标准差;(3)标准差与方差的取值范围是[0,+∞).考点一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例1 求下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0,20,80,40,30,90,50,40,50,40. [分析] 明确各概念,利用定义解题.[解]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20+80+40+30+90+50+40+50+40)÷10=45.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10,20,30,40,40,40,50,50,80,90,所以中位数为(40+40)÷2=40.又因为40出现3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40.类题通法求平均数必须先将所有数据求和,再把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中位数时,必须将所有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把中间的数或中间两项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而众数则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在解答本类问题时,一定要审清题意,明确各数据出现的次数,认真计算,以防计算失误.[变式训练1] (1)甲、乙两人在10天中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用茎叶图表示如下图,中间一列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十位数,两边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个位数,则这10天甲、乙两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2)在如下图所示的茎叶图中,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2423(2)4546解析(1)由茎叶图可知甲的平均数为(9+8+20)+(1+3+2+100)+(1+1+5+90)=24,乙的平均数为10(9+7+1+30)+(1+4+2+4+80)+(2+90)=23.10(2)甲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最中间的数是45,即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5;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最中间的数是46,即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6.考点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应用例2个体户李某经营一家快餐店,下面是快餐店所有工作人员8月份的工资表:李某大厨二厨采购员杂工服务生会计3000元450元350元400元320元320元410元(1)计算所有员工8月份的平均工资;(2)由(1)计算出的平均工资能否反映打工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为什么?(3)去掉李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这能代表打工人员当月的收入水平吗?(4)根据以上计算,以统计的观点,你对(3)的结果有什么看法?[解] (1)这7个人的8月份平均工资是x -1=17(3000+450+350+400+320+320+410)=750(元).(2)计算出的平均工资不能反映打工人员的当月收入的一般水平,可以看出,打工人员的工资都低于平均工资,因为这7个值中有一个极端值——李某的工资特别高,所以他的工资对平均工资的影响较大,同时他也不是打工人员.(3)去掉李某的工资后的平均工资x -2=16(450+350+400+320+320+410)=375(元),该平均工资能代表打工人员的当月收入的一般水平.(4)从本题的计算可以看出,个别特殊值对平均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样本时,样本中尽量不用特殊数据.类题通法本题充分说明了平均数在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变式训练2] 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解 (1)平均数是x -=1500+4000+3500+2000×2+1500+1000×5+500×3+0×2033≈1500+591=2091(元),中位数是1500元,众数是1500元. (2)平均数是x -′=1500+28500+18500+2000×2+1500+1000×5+500×3+0×2033≈1500+1788=3288(元).中位数是1500元,众数是1500元.(3)在这个问题中,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考点三 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例3 一个样本数据的方差是s 2=120[(x 1-3)2+(x 2-3)2+(x 3-3)2+…+(x 20-3)2].(1)求样本的容量n 及平均数x -;(2)如果样本数据的平方和为200,求样本的方差.[分析] 本题主要用方差的公式进行变形求解,我们要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 [解] (1)由样本数据方差公式可以得到样本容量n =20,平均数x -=3. (2)由s 2=120[(x 1-3)2+(x 2-3)2+…+(x 20-3)2]=120[(x 21+x 22+…+x 220)-6(x 1+x 2+…+x 20)+20×9]=120(200-360+180)=1.类题通法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熟记公式.[变式训练3] 甲、乙、丙三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20次,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s 1、s 2、s 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 A .s 3>s 1>s 2 B .s 2>s 1>s 3 C .s 1>s 2>s 3 D .s 2>s 3>s 1 答案 B解析 x -甲=(7+8+9+10)×520=8.5,s 21=5×[(7-8.5)2+(8-8.5)2+(9-8.5)2+(10-8.5)2]20 =1.25,x -乙=(7+10)×6+(8+9)×420=8.5,s 22=6×[(7-8.5)2+(10-8.5)2]+4×[(8-8.5)2+(9-8.5)2]20=1.45,x -丙=(7+10)×4+(8+9)×620=8.5,s 23=4×[(7-8.5)2+(10-8.5)2]+6×[(8-8.5)2+(9-8.5)2]20=1.05,由s 22>s 21>s 23得s 2>s 1>s 3.故选B.考点四 数据的数字特征的应用例4 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如下表:已经计算得到两个组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成绩谁优谁次,并说明理由.[分析]优次之分的标准是通过数据的各数字特征来反映.[解](1)甲组成绩的众数为90分,乙组成绩的众数为70分,从成绩的众数比较看,甲组的成绩好一些;(2)s2甲=150×[2×(50-80)2+5×(60-80)2+10×(70-80)2+13×(80-80)2+14×(90-80)2+6×(100-80)2]=172(分2).s2乙=150×(4×900+4×400+16×100+2×0+12×100+12×400)=256(分2).因为s2甲<s2乙,所以甲组的成绩比乙组的成绩好.(3)甲、乙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0分,其中,甲组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33人,乙组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26人,从这一角度来看,甲组的成绩总体较好.(4)从成绩统计表来看,甲组的成绩高于90分(含90分)的人数为14+6=20(人),乙组的成绩高于90分(含90分)的人数为12+12=24(人),所以乙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的人数多,同时乙组得满分的比甲组得满分的多6人,从这一角度来看,乙组的成绩较好.类题通法用数据的数字特征来反映该组数据的特点,本例就是从众数、中位数、方差、高分段以及满分的人数等数字特征全方位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作出判断.[变式训练4]有一组数据:x1,x2,…,x n(x1<x2<…<x n)的算术平均值为10,若去掉其中最大的一个,余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9,若去掉其中最小的一个,余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11.(1)求出第一个数x 1关于n 的表达式及第n 个数x n 关于n 的表达式; (2)若x 1,x 2,…,x n 都是正整数,试求第n 个数x n 的最大值,并举出满足题目要求且x n 取到最大值的一组数据.解 (1)依条件得⎩⎪⎨⎪⎧x 1+x 2+…+x n =10n , ①x 1+x 2+…+x n -1=9(n -1),②x 2+x 3+…+x n =11(n -1), ③由①-②得x n =n +9. 又由①-③得x 1=11-n .(2)由于x 1是正整数.故x 1=11-n ≥1⇒1≤n ≤10, 故x n =n +9≤19.当n =10时,x 1=1,x 10=19,x 2+x 3+…+x 9=80.此时,x 2=6,x 3=7,x 4=8,x 5=9,x 6=11,x 7=12,x 8=13,x 9=14.[例] (12分)某酒厂有甲、乙两条生产线生产同一种型号的白酒,产品在自动传输带上包装传送,每15分钟抽一瓶测定其质量是否合格,分别记录抽查的数据如下(单位:毫升):甲生产线:508,504,496,510,492,496 乙生产线:515,520,480,485,497,503 问:(1)这种抽样是何种抽样方法?(2)分别计算甲、乙两条生产线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并说明哪条生产线的产品较稳定.(一)精妙思路点拨(二)分层规范细解(1)根据题意知,抽样是每15分钟抽一瓶,是等距抽样,所以这种抽样是系统抽样.4分(2)根据已知抽样数据可计算:x -甲=16×(508+504+496+510+492+496)=501①,6分∴s 2甲=16×[(508-501)2+(504-501)2+(496-501)2+(510-501)2+(492-501)2+(496-501)2]=45①,∴s 甲=35≈6.708.8分x -乙=16×(515+520+480+485+497+503)=500①,∴s 2乙=16×[(515-500)2+(520-500)2+(480-500)2+(485-500)2+(497-500)2+(503-500)2]≈211.3①10分∴s 乙≈14.536.∴s 甲<s 乙,甲生产线的产品较稳定②.12分 (三)来自一线的报告通过阅卷后分析,对解答本题的失分警示和解题启示总结如下:(注:此处的①②见分层规范细解过程)(四)类题练笔掌握从甲、乙两种玉米苗中各抽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单位:cm): 甲:25,41,40,37,22,14,19,39,21,42; 乙:27,16,44,27,44,16,40,40,16,40. 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 (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解 (1)x -甲=110×(25+41+40+37+22+14+19+39+21+42) =110×300=30(cm),x -乙=110×(27+16+44+27+44+16+40+40+16+40)=110×310=31(cm),∵x-甲<x-乙,∴乙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s2甲=110×[(25-30)2+(41-30)2+(40-30)2+(37-30)2+(22-30)2+(14-30)2+(19-30)2+(39-30)2+(21-30)2+(42-30)2]=110×1042=104.2(cm2),s2乙=110×[(27-31)2×2+(16-31)2×3+(44-31)2×2+(40-31)2×3]=110×1288=128.8(cm2).∵s2甲<s2乙,∴甲种玉米的苗长得齐.(五)解题设问(1)本题中样本数据的个数是多少?________.(2)需用样本数据的哪些数字特征?需要求出样本数据的________,用来衡量玉米的高度;求出样本数据的________(或________)用来衡量玉米长得是否齐.答案(1)有10个(2)平均数方差标准差1.已知某班8名学生的身高(单位:m)分别为:1.74,1.68,1.72,1.80,1.64,1.69,1.75,1.82,则这8名学生的平均身高为()A.1.60 m B.1.82 mC.1.73 m D.1.64 m答案 C解析求平均数.2.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A.9.40.484 B.9.40.016C.9.50.04 D.9.50.016答案 D解析 去掉最高分9.9和最低分8.4,余下的数为9.4,9.4,9.6,9.4,9.7,其平均数x -=3×9.4+9.6+9.75=9.5,s 2=15×(0.12+0.12+0.12+0.12+0.22)=0.016.3.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95分的有1人,90分的有2人,85分的有4人,80分和75分的各有1人,则该小组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85、85、85B .87、85、86C .87、85、85D .87、85、90答案 C4.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 ,b,12,13.7,18.3,20,且总体的中位数为10.5,若要使该总体的方差最小,则a ,b 的取值分别是________.答案 a =10.5,b =10.5解析 依题意及中位数定义可知:a =10.5,b =10.5.5.甲、乙两台机床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同时生产一种零件,现在从中抽测10个,它们的尺寸(单位:mm)分别如下.甲:10.2,10.1,10,9.8,9.9,10.3,9.7,10,9.9,10.1 乙:10.3,10.4,9.6,9.9,10.1,10.9,8.9,9.7,10.2,10分别计算上面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如果图纸规定零件的尺寸为10 mm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用哪台机床加工这种零件较合适?(要求利用公式笔算)解 x -甲=110×(10.2+10.1+…+10.1)=110×100=10, x -乙=110×(10.3+10.4+…+10)=110×100=10.所以s 2甲=110×[(10.2-10)2+(10.1-10)2+…+(10.1-10)2]=0.03(mm 2), 所以s 2乙=110×[(10.3-10)2+(10.4-10)2+…+(10-10)2]=0.06(mm 2). 所以s 2甲<s 2乙.所以甲机床比乙机床稳定,即用甲机床加工较合适.一、选择题1.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89⎪⎪⎪ 9 73 1 6 4 0 2A .91.5和91.5B .91.5和92C .91和91.5D .92和92答案 A解析 中位数为12(91+92)=91.5;平均数为18(87+89+90+91+92+93+94+96)=91.5.2.某校高一有四个班,1~4班的人数分别为N 1,N 2,N 3,N 4,总人数为N ,英语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M 1,M 2,M 3,M 4,则该校高一英语的平均分是( )A .M 1,M 2,M 3,M 4的平均数B .M 1,M 2,M 3,M 4的中位数C .M 1N 1,M 2N 2,M 3N 3,M 4N 4的平均数D .M 1N 1,M 2N 2,M 3N 3,M 4N 4的和与1N 的乘积 答案 D3.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 )A.65 B.65 C. 2 D .2答案 D解析 由题可知样本的平均值为1,所以a +0+1+2+35=1,解得a =-1,所以样本的方差为15[(-1-1)2+(0-1)2+(1-1)2+(2-1)2+(3-1)2]=2,故选D. 4.甲、乙两名同学在五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统计用茎叶图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平均成绩比乙的平均成绩高B .甲的平均成绩比乙的平均成绩低C .甲成绩的方差比乙成绩的方差大D .甲成绩的方差比乙成绩的方差小 答案 C解析 x -甲=15(98+99+105+115+118)=107, x -乙=15(95+106+108+112+114)=107.s 2甲=15[(98-107)2+(99-107)2+(105-107)2+(115-107)2+(118-107)2]=66.8,s 2乙=15[(95-107)2+(106-107)2+(108-107)2+(112-107)2+(114-107)2]=44.所以排除A 、B 、D ,选C.5.如下图,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 和x -B ,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 和s B ,则( )A.x -A >x -B ,s A >s BB.x -A <x -B ,s A >s BC.x -A >x -B ,s A <s BD.x -A <x -B ,s A <s B 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A 组的6个数为2.5,10,5,7.5,2.5,10, B 组的6个数为15,10,12.5,10,12.5,10, 所以x -A =2.5+10+5+7.5+2.5+106=37.56, x -B =15+10+12.5+10+12.5+106=706.显然x -A <x -B ,又由图形可知,B 组的数据分布比A 均匀,变化幅度不大,故B 组数据比较稳定,方差较小,从而标准差较小,所以s A >s B ,故选B.6.某次考试,班长算出了全班40人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M ,如果把M 当成一个同学的成绩与原来的40个分数加在一起,算出这41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 ,那么M ∶N 为( )A .40∶41B .41∶40C .2∶1D .1∶1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全班40个同学的总分为40M ,则N =40M +M41,整理,得M =N .二、填空题7.若40个数据的平方和是48,平均数是1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 答案 1920解析 由题可得x 21+x 22+…+x 240=48,x -=12. 所以s 2=140[(x 1-x -)2+(x 2-x -)2+…+(x 40-x -)2] =140[(x 21+x 22+…+x 240)+40x -2-2x -(x 1+x 2+…+x 40)] =140⎝ ⎛⎭⎪⎫48+40×14-2×12×12×40=1920.8.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单位:年)进行追踪调查的结果如下:甲:3,4,5,6,8,8,8,10; 乙:4,6,6,6,8,9,12,13; 丙:3,3,4,7,9,10,11,12.三个厂家广告中都称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分别运用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种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答案 众数 平均数 中位数9.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的信件数分别为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s 2=________.答案 3.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统计知识——方差的计算.5个数据的平均数x-=10+6+8+5+65=7,所以s2=15×[(10-7)2+(6-7)2+(8-7)2+(5-7)2+(6-7)2]=3.2.三、解答题10.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选用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评估这两个班的成绩.解甲班平均数79.6分,乙班平均数80.2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乙班;甲班众数为90分,乙班众数为70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甲班;甲班的第25个和第26个数据都是80,所以中位数是80分,同理,乙班中位数也是80分,但是甲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含中位数)的学生有31人,占全班学生的62%,同理乙班27人,占54%,所以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甲班.如果记85分以上为优秀,甲班有20人,优秀率为40%;乙班有24人,优秀率为48%,从优秀率来看成绩较好的是乙班.可见,一个班学生成绩的评估方法很多,需视要求而定.11.为了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某校高一(1)班50名学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旧塑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每户丢弃旧塑料袋个数234 5户数6161513(1)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平均数;(2)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标准差.解根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公式计算即可.(1)平均数x -=150(2×6+3×16+4×15+5×13)=18550=3.7. (2)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方差为s 2=150[6×(2-3.7)2+16×(3-3.7)2+15×(4-3.7)2+13×(5-3.7)2]=150×48.5=0.97.所以标准差s ≈0.985.12.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1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检验员从两台机床的产品中各抽出4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如果你是检验员,在收集到上述数据后,你将通过怎样的运算来判断哪台机床生产的零件更符合要求?解 先计算平均直径:x -甲=14×(10+9.8+10+10.2)=10(毫米).x -乙=14×(10.1+10+9.9+10)=10(毫米).由于x -甲=x -乙,因此,平均直径反映不出两台机床生产的零件的优劣.再计算方差:s 2甲=14×[(10-10)2+(9.8-10)2+(10-10)2+(10.2-10)2]=0.02(毫米2),s 2乙=14×[(10.1-10)2+(10-10)2+(9.9-10)2+(10-10)2]=0.005(毫米2). 由于s 2乙<s 2甲,这说明乙机床生产出的零件直径波动小,因此,从产品质量稳定性的角度考虑,乙机床生产的零件更符合要求.13.近几届冬奥会男、女1500米速滑的冠军成绩分别如下表所示:(1)分别求出男、女1500米速滑的冠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分别求出男、女1500米速滑的冠军成绩的标准差;(3)通过(1)(2)的计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近几届冬奥会男、女1500米速滑的冠军成绩分别有什么特点.解(1)近几届冬奥会男子1500米速滑冠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1′54.17″,1′54.81″;女子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2′05.32″,2′03.42″.(2)近几届冬奥会男、女1500米速滑冠军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3.7637″,6.0194″.(3)从上面的计算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届冬奥会男子速滑的冠军成绩相比女子成绩优异而且比较稳定.。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3教案1.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标准差
§4数据的数字特征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 标准差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实例,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达到在具体的问题中能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三维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那么怎样判断中国女排和俄罗斯女排的队员谁的身材更为高大?我们分别求出两队球员的平均身高,谁的平均身高数值大,谁的身材就更高大,教师点出课题:数据的数字特征.思路 2.小明开设了一个生产玩具的小工厂,管理人员由小明、他的弟弟和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五个领工和十个工人组成.工厂经营得很顺利,需要增加一个新工人,小亮需要一份工作,应聘而来与小明交谈.小明说:“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薪金是每周300元.你在学徒期每周75元,不过很快就可以加工资了.”小亮工作几天后找到小明说:“你欺骗了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核对过了,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每周1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300元呢?”小明说:“小亮啊,不要激动,平均工资是300元,你看,这是一张工资表.”工资表如下:人员 小明 小明弟弟 亲戚 领工 工人 周工资 2 400 1 000 250 200 100 人数 1 1 6 5 10 合计2 4001 0001 5001 0001 000这到底是怎么了?教师点出课题:数据的数字特征.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1.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 2.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 3.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 4.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 5.什么叫标准差?有什么意义? 6.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 讨论结果:1.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x 1,x 2,…,x n的平均数为x =x 1+x 2+…+x nn.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这是众数和中位数都不具有的性质.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唯一的,反映了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反映了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4.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表示该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5.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通常用公式s =1n[x 1-x 2+x 2-x 2+…+x n -x 2]来计算.可以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标准差.标准差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幅度和离散程度的大小.标准差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大;标准差小,数据的离散程度小.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0,+∞).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标准差的计算步骤:(1)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用x 来表示;(2)计算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数据平均数的差:x i -x (i =1,2,…,n ); (3)计算x i -x (i =1,2,…,n )的平方;(4)计算这n 个x i -x (i =1,2,…,n )的平方的平均数,即方差;(5)计算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样本标准差.6.方差等于标准差的平方,即s 2=1n[(x 1-x )2+(x 2-x )2+…+(x n -x )2],与标准差的作用相同,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程度的大小.方差的取值范围是[0,+∞).应用示例思路1(1)分别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公司经理会选取上面哪个数来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税务官呢?工会领导呢?解:(1)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平均数为1 373元,中位数为800元,众数为700元.(2)公司经理为了显示本公司员工的收入高,采用平均数1 373元作为月工资的代表;而税务官希望取中位数800元,以便知道目前的所得税率对该公司的多数员工是否有利;工会领导则主张用众数700元作为代表,因为每月拿700元的员工数最多.点评:平均数是将所有的数据都考虑进去得到的度量,它是反映数据平均水平最常用的统计量;中位数将观测数据分成相同数目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都比这个数小而另一部分都比这个数大,对于非对称的数据集,中位数更实际地描述了数据的中心;当变量是分类变量时,众数往往经常被使用. 变式训练请参照这个表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 ,y 的代数式表示该班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班平均分f ; (2)若该班这次竞赛的平均分为2.5分,求x ,y 的值.解:(1)f =3x +5y +5940;(2)依题意,有⎩⎪⎨⎪⎧3x +5y =41,x +y =11,解得⎩⎪⎨⎪⎧x =7,y =4.2.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1)该风景区调整前后这5个景点门票的平均收费不变,平均日总收入持平,问风景区是怎样计算的?(2)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增加了约9.4%,问游客是怎样计算的?(3)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方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 解:(1)风景区是这样计算的: 调整前的平均价格: 10+10+15+20+255=16(元),调整后的平均价格:5+5+15+25+305=16(元),因为调整前后的平均价格不变,平均日人数不变, 所以平均日总收入不变. (2)游客是这样计算的: 原平均日总收入:10×1+10×1+15×2+20×3+25×2=160(千元), 现平均日总收入:5×1+5×1+15×2+25×3+30×2=175(千元),所以平均日总收入增加了175-160160≈9.4%.(3)游客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例2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 mm 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各抽取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甲机床直径/mm 40.0 39.8 40.1 40.2 39.9 40.0 40.2 39.8 40.2 39.8 乙机床直径/mm40.040.039.940.039.940.1 40.140.140.039.9分别计算上面从甲、乙两台机床抽取的10件产品直径的标准差,并判断哪台机床生产过程更稳定.解:从数据很容易得到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这10件产品直径的平均值x 甲=x 乙=40(mm).我们分别计算它们直径的标准差:s 甲=[40-402+39.8-402+…+39.8-402]/10=0.161(mm), s 乙=[40-402+40-402+…+39.9-402]/10=0.077(mm).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直径的平均值相同,而甲机床生产的产品直径的标准差为0.161 mm ,比乙机床的标准差0.077 mm 大,说明乙机床生产的零件要更标准些,即乙机床的生产过程更稳定一些.点评:对数据数字特征内容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对其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应用,而不是记忆和使用的熟练程度. 变式训练设有容量为n 的样本x 1,x 2,…,x n ,其标准差为s x ,另有容量为n 的样本y 1,y 2,…,y n ,其标准差为s y ,且y k =3x k +5(k =1,2,…,n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s y =3s x +5B .s y =3s xC .s y =3s xD .s y =3s x +5 答案:B思路2例1 800 800 800 800 8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500 1 5001 5001 5001 5001 5001 500(1)计算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如你去这家企业应聘职位,你会如何看待员工的收入情况?分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可以分别求得;(2)主要根据月工资的平均数来看待员工的收入情况,当然也要考虑中位数和众数.解:(1)公司员工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为5×800+10×1 000+20×1 200+7×1 500+5×2 000+3×2 50050=1 320(元),中位数为1 200元,众数为1 200元.(2)由于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与平均数比较接近, 所以主要考虑月工资的平均数1 320元作为月工资的代表,这样以该公司月平均工资1 320元与同类企业的工资待遇作比较即可. 点评:大多情况下人们会把眼光仅停留在工资表中的最大与最小值处,把最高工资作为一个单位工资的评价,这是一种错误的评价方式. 变式训练1.已知10个数据:1 203,1 201,1 194,1 200,1 204,1 201,1 199,1 204,1 195,1 199,它们的平均数是( ).A .1 400B .1 300C .1 200D .1 100 答案:C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填空:(1)该公司每人所创的年利润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万元. (2)该公司每人所创的年利润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万元.(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的年利润的一般水平?答案:(1)3.36 (2)2.1 (3)中位数.(1)甲、乙的平均成绩谁较好? (2)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分析:(1)利用公式计算平均数;(2)计算方差来分析.解:(1)∵x 甲=15(60+80+70+90+70)=74,x 乙=15(80+60+70+80+75)=73,∴甲的平均成绩较好.(2)s 2甲=15(142+62+42+162+42)=104,s 2乙=15(72+132+32+72+22)=56,∵s 2甲>s 2乙,∴乙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点评:平均数和方差是样本的两个重要数字特征,方差越大,表明数据越分散,相反地,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稳定;平均数越大表明数据的平均水平越高,平均数越小表明数据的平均水平越低. 变式训练已知一个样本中含有5个数据3,5,7,4,6,则样本方差为( ). A .1 B .2 C .3 D .4解析:∵x =3+5+7+4+65=5,∴方差s 2=15[(5-3)2+(5-5)2+(5-7)2+(5-4)2+(5-6)2]=2.答案:B 知能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个班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相同,这表明这两个班数学学习情况一样B .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的方差甲班比乙班的小,这表明甲班的数学学习情况比乙班好C .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大,则数学学习甲班比乙班好D .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小,则数学学习甲班比乙班好答案:D2.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小组14名学生分别与全班的平均分85分的差是:2,3,-3,-5,12,12,8,2,-1,4,-10,-2,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分是__________分.( ).A .97.2B .87.29C .92.32D .82.86 答案:B3s 1,s 2,s 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 A .s 3>s 1>s 2 B .s 2>s 1>s 3 C .s 1>s 2>s 3 D .s 2>s 3>s 1解析:方法一:计算得x 甲=x 乙=x 丙=8.5,s 21=2520,s 22=2820,s 23=2120,则s 2>s 1>s 3;方法二:可以计算三名运动员成绩的平均数都等于8.5,观察对比三个表格,相比之下丙的环数集中在8.5周围,比甲和乙要稳定,乙的环数比甲更分散,则有s 1>s 3,s 2>s 1.答案:B4.某人射击5次,分别为8,7,6,5,9环,则这个人射击命中的平均环数为__________. 答案:75.华山鞋厂为了了解中学生穿鞋的鞋号情况,对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20名男生所穿鞋号的统计如下表:鞋号 23.5 24 24.5 25 25.5 26 人数344711那么这20名男生鞋号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__,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__________.答案:24.55 24.5 25 众数6.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__________.答案:-3拓展提升甲 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 乙27164427441640401640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解:(1)∵x 甲=110(25+41+40+37+22+14+19+39+21+42)=110×300=30(cm),x 乙=110(27+16+44+27+44+16+40+40+16+40)=110×310=31(cm),∴x 甲<x 乙,即乙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s 2甲=104.2(cm 2),s 2乙=128.8(cm 2),∴s 2甲<s 2乙,即甲种玉米的苗长得齐.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 作业习题1-4 1,2.设计感想本节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重在应用.备课资料备选习题1.现有同一型号的汽车50辆.为了了解这种汽车每耗油1 L 所行路程的情况,要从中抽出5辆汽车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耗油 1 L 所行路程的试验,得到如下数据(单位:km):11,15,9,12,13.则样本方差是( ).A .20B .12C .4D .2解析:可以计算得平均数x =11+15+9+12+135=12,则方差s 2=15[(11-12)2+(15-12)2+(9-12)2+(12-12)2+(13-12)2]=4.答案:C2.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 -y |的值为( ).A .1B .2C .3D .4解析:由平均数为10,得(x +y +10+11+9)×15=10,整理得x +y =20;又由于方差为2,则15×[(x -10)2+(y -10)2+(10-10)2+(11-10)2+(9-10)2]=2,整理得x 2+y 2-20(x +y )+192=0,所以x 2+y 2=208,则2xy =192.故|x -y |=x -y 2=x 2+y 2-2xy =4.答案:D3.某农科所为寻找高产稳定的油菜品种,选了三个不同的油菜品种进行试验,每一品试评定哪一品种既高产又稳定.解:∵三个品种的产量的平均数分别为x1=21.0(kg),x2=21.0(kg),x3=20.48(kg),方差为s21=0.572,s22=2.572,s23=3.597 6,∴x1=x2>x3,s21<s22<s23.故第一个品种既高产又稳定.已经算得两个组的平均分数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本次竞赛中的成绩哪组更好一些,并说明理由.分析:该题不仅运用了统计的有关基础知识,还考查应用数学的意识,结论具有开放性,从众数、方差、中位数、高分数段以及满分人数全方位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作出判断.解:分析1:从众数看,甲组成绩的众数是90分,乙组成绩的众数是70分,甲组成绩好一些.分析2:从方差看,s2甲=172,s2乙=256,s2甲<s2乙,甲组成绩较乙组成绩稳定一些.分析3:甲、乙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0分,其中,甲组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33人,乙组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26人,甲组的成绩总体好一些.分析4:从成绩统计表看,甲组成绩高于80分的人数为20人,乙组成绩高于80分的人数为24人,所以乙组成绩在高分段的人数多,同时乙组得满分的人数比甲组多6人,乙组成绩好一些.点评: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实际数据就行.(设计者:张建国)。
第 11次课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标准差(学生版)
【教师寄语:昨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不要倒在今天晚上!】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标准差 一、考点、热点回顾考点一、平均数1、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求平均数的方法 (1)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x +++= (2)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f x f x f x x k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3)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
)'''(1'21n x x x nx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考点二、中位数1、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中位数的找法:将该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取中间的数3、当一组数有偶位数时,该组数的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当一组数有奇位数时,该组数的中位数为中间那个数。
考点三:众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考点四:极差、频数、频率1、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频数:将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该小组的频数。
3、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4、频数和频率的基本关系式:频率 = ——————频数样本容量5、各小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样本容量,各小组频率的总和等于1。
总体、样本、均值、加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众数和中位数知识要点整理
● 本章重点:1.了解总体、样本、均值、加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众数和中位数等概念,会作频数直方图和频率直方图.2.掌握均值、加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要点:1. 样本均值:∑=i x nx 1 2. 加权平均: 0,1,11>==∑∑==i ni i n i i i p p p x x3. 方差:∑∑==-=-=n i i n i i x x n x x n s 1221221)(1 标准差(均方差)2s s =4. 中位数:将数据),,2,1(n i x i=由小到大重新排列为**2*1n x x x ,,, ,其中位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偶数为奇数n x x n x m x n n n )(21*12*2215. 众数: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给定一组数据x 1, x 2, …, x n ,则这组数据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分别为:∑==n j j x n x 11,∑=-=n j j x x n s 122)(1,∑=-=n j j x x n s 12)(1若存在一组数p 1, p 2, …, p n ,满足11=∑=n j j p ,则数据x 1, x 2, …, x n 的加权平均数为, ∑==n j j j x p n x 11● 例题示范 例1 设有一组5个数据: x 1=0.051, x 2=0.055, x 3=0.045, x 4=0.065, x 5=0.048. 记 0528.05151==∑=k k x x , 则∑=-51)(51k k x x =( )A.0B.0.0528C.150⨯.0528D. 1500000(.051.055.045.065.048)++++解 因为∑=-51)(51k k x x =∑∑==-51515151k k k x x =x x -= 0所以,应该选A .例2 一组数据19,16,22,25,35,20,32,24的中位数是( ).A . 22B . 23C . 24D . 25解 因为将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35,32,25,24,22,20,19,16,所以这些数据的中位数为23)2224(21=+所以,应该选B .例 3 设一组数据1x =0, 2x =1, 3x =2,它们的权数分别为1.01=p ,6.02=p , 3.03=p ,则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是x = .解 加权平均数x =∑=31j j j x p =23.016.001.0⨯+⨯+⨯= 1.2 所以,应该填写:1.2。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极差标准差典型题
基础计算平均数基本计算公式:)......(121n x x x nx +++=, 平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a x x +'=,加权平均数公式:,...2211nf x f x f x x kk +++=(其中f 1+f 2+…+f k =n);方差计算公式:[]222212)(...)()(1x x x x x x ns n -++-+-=;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22221)...()()(1x x x x x x ns n -+-+-=.1.一射击运动员一次射击练习的成绩是(单位:环):7,10,9,9,10,这位运动员这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环.2.某生数学科课堂表现为90分、平时作业为92分、期末考试为85分,若这三项成绩分别按30%、30%、40%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则该生数学科总评成绩是_______分.3.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红歌传唱活动”比赛中,七位评委给某参赛队打的分数为:92、86、88、87、92、94、86,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五个分数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 )A .89,92B .87,88C .89,88D .88,924.在一次爱心捐款中,某班有40名学生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下图反映了不同捐款的人数比例,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____元.5.某校初三·一班6名女生的体重(单位:kg )为:35 36 38 40 42 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等于( ).A .38B .39C .40D .426.数据1,2,4,4,3的众数是()A1 B2 C3 D47.已知一组数据:4,—1,5,9,7,6,7,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A、10B、9C、8D、78.计算一组数据:8,9,10,11,12的方差为()A.1 B.2 C.3 D.49.一组数据-8,-4,5,6,7,•7,•8,•9•的•标准差是______.10.某班抽取6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成绩如下:80,90,75,75,80,8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众数是80 B.中位数是75 C.平均数是80 D.极差是15 11.初三年级某班十名男同学“俯卧撑”的测试成绩(单位:次数)分别是9,14,10,15,7,9,16,10,11,9,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依次是()A. 9,10,11 ,11,9 ,11,10 ,9,1112.某地区七、八月份天气较为炎热,小华对其中连续十天每天的最高气温进行统计,依次得到以下一组数据:34,35,36,34,36,37,37,36,37,37(单位:℃),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36,37 B.37,36 C.,37 D.37,13.超市购进一批大米,大米的标准包装为每袋30kg,售货员任选6袋进行了称重检验,超过标准重量的记作“+”,不足标准重量的记作“-”,他记录的结果是0.5+,0.5-,0,-,0.5-,1+,那么这6袋大米重量0.5..的平均数和极差分别是A.0,B.,1 C. 30,D.,0年春我市发生了严重干旱,市政府号召居民节约用水,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6B.极差是2C.平均数是6D.方差是415.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12名成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则这个小组成员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5,16B .13,15C .13,14D .14,1416.小华五次跳远的成绩如下(单位:m ):,, , , .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极差是B .众数是C .中位数是D .平均数是17.十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中位数为,众数为,则有( ) A .B .C .D .18.某校A 、B 两队10名参加篮球比赛的队员的身高(单位:cm )如下表所示: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分别为B A x x ,,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 A 2,S B 2,则正确的选项是( )A 、 22,B A B A S S x x >= B 、22,B A B A S S x x <<C 、 22,B A B A S S x x >>D 、22,B A B A S S x x <=稍难计算1.数据2,3,m ,5,9,n 的平均数是3,则m ,n 的平均数是_____.2.在航天知识竞赛中,包括甲同学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4分,•其中甲同学考了89分,则除甲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______分.3.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则,,,…,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意思
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意思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总体趋势。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通常用于处理数据分布不均匀或存在异常值的情况。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据中的主要趋势或最常见的值。
众数适用于处理离散型数据,例如某一班级中最常见的学生分数。
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范围大小。
极差较大表示数据分布较广泛,而极差较小表示数据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数。
它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
方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这些统计指标在数据分析和研究中经常被使用。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数学基本概念(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加权平均值)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数学内涵: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方差:一般地,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标准差算术平均值Arithmetic mean:等差中项:n个数字的总和除n. [(a1+a2+……+an)/n是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Geometric mean:n个数字的乘积的n次根.[(a1*a2*……*an)^(1/n)是几何平均值]n个数的平方根,就是n个数的平方和除n,再开根号。
例如a b c 的均方根即[(a*a+b*b+c*c)/3]^(1/2)均方根值(RMS)、均方根误差(RMSE)、各种平均值论文写作中经常需要比较几个算法的优略,下面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
均方根值也称作为效值,它的计算方法是先平方、再平均、然后开方。
比如幅度为100V而占空比为0.5的方波信号,如果按平均值计算,它的电压只有50V,而按均方根值计算则有70.71V。
这是为什么呢?举一个例子,有一组100伏的电池组,每次供电10分钟之后停10分钟,也就是说占空比为一半。
如果这组电池带动的是10Ω电阻,供电的10分钟产生10A的电流和1000W的功率,停电时电流和功率为零。
那么在20分钟的一个周期内其平均功率为500W,这相当于70.71V 的直流电向10Ω电阻供电所产生的功率。
而50V直流电压向10Ω电阻供电只能产生的250W的功率。
对于电机与变压器而言,只要均方根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即使在一定时间内过载,也不会烧坏。
PMTS1.0抽油机电能图测试仪对电流、电压与功率的测试计算都是按有效值进行的,不会因为电流电压波形畸变而测不准。
统计名词汇总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一、数学内涵(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定义:(1)一般地,对于n个数,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2)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优缺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1)数据的“平均水平”是常用的评判标准,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一些极端数据时(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平均数会受其影响;中位数或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它们不能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有时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特征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它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一般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它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二)极差、方差、标准差1、定义:(1)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一般地,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极差、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3)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标准差2、数学含义:(1)极差、方差、标准差都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量;(2)极差、方差、标准差都应带单位(如果原题有单位)(3)极差和标准差的单位是原单位,方差的单位是原单位的平方;(4)方差的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5)取相同样本容量。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 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总体密度曲线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 百分比,精确地反映了总体的分布规律。是研究总 体分布的工具.
画茎叶图的步骤:
(1)将每个数据分为茎(高位)和叶(低位)两部分;
(2)将最小茎和最大茎之间的数按大小次序排成一列, 写在一侧; (3)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大小次序写在其茎的另一侧.
8 8 9 9 9 9 2 9 3 9 2 9 1 6 4 4 9 ,0 1 解析 当x8 ≥4 时9 8, 9 9 2 9 3 9 7 2 9 1 x 90 7
∴x<4,则
7
=91,∴x=1.
11.下图是某市有关部门根据该市干部的月收入情 况,作抽样调查后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 已知图中第一组的频数为4 000,请根据该图提供 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图中每组包括左端点, 不包 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 000,1 500))
0.000 4
三种数字特征的优缺点
1、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但它对其它 数据信息的忽视使得无法客观地反映总体特征.
2、中位数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 情况下是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 缺点。
3、由于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的数据有关,所以任何 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众 数、中位数都不具有的性质。也正因如此 ,与众数、 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 数据全体的信息,但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的影响 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时可靠性降低。
乙:9 5 7 8 7 6 8 6 7 7
如果你是教练,你应当如何对这次射击作出评价?
如果看两人本次射击的平均成绩,由于x甲7,x乙7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六个统计量的数学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因对策略)一、六个统计量的数学内涵1、平均数是对于几个数据的算数平均数。
平均数是反映样本或总体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即平均数受较大数和较小数的影响,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
2、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一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的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他着眼于对数据出现的次数的分析。
这就告诉我们在求一株数据的众数是,既不要排列,又不需要计算,只要能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或几个)数据就可以,众数也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一组数据的众数又是不唯一,也可以没有众数。
3、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数据有奇数个时是最中间的一个,有偶数个时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他前后的数各占一半,不受偏大和偏小数的影响,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
4、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叫极差。
他能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
极差在计算时简单方便,但只对极端值较为敏感,因此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还比较粗略。
5、方差是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
要比较数据的稳定性,一般会用到方差,方差计算比较复杂,但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6、有时为了运用方便,常将求出的方差开平方,即算术平方根。
这个算术平方根,即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标准差也是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量。
标准差是为了实际的应用,将求出的方差再开平方得到的。
二、基本规律1、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种,这三个统计量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初中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一)统计篇主要知识点(三种统计图,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普查,抽查,频数,频率,极差,方差,标准差)一、生活中的数据(一)(七年级上册第六章)三种统计图略二、生活中的数据(二)(七年级下册第三章)1.科学计数法:①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负整数。
②技巧:n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的零的个数。
③一百万=1×106 一亿=1×108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目标:取近似数,能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
有时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法选择一个数的近似数。
注意: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很容易将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一定要注意精确到的数位(及四舍五入到的数位)。
如0.73049四舍五入到千分位是0.730,注意不要去掉末尾的零。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即四舍五入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三、数据的代表(八年级上册第八章)1.平均数:目标: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我们常用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这样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
例如;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80×40%+90×60%=86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χ人,吃两碗的有 y 人,吃一碗的 z 人。
平均每人吃多少?(3×χ+ 2×y + 1×z)÷(χ + y + z)这里x、y、z分别就是权数值,“加权”就是考虑到不同变量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
首先,结合简单实例认真把握这6个基本统计量的内涵。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
(八上《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平均数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n个数据的和的平均值,学生理解与计算都不成问题,只要注意细心运算就是其中的取标准值后的简便算法也都是在小学早已熟练的(公式:
x=1/n(x1+x2+x3+……+xn);而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乘各自的“权”之后的平均数。
此处理解“权”的概念可能产生很大困难,因为“权”的理解的确不易,若是照搬教材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会迷惑成团,再进行应用更是不可思议。
所以应对措施:讲好、用好加权平均数就要先举例、后分析、再给出定义,比如:某同学的一次考试各科成绩如下:语文110、数学105、英语106、物理95、化学90、政治86、历史98、地理66、生物89,你可以先让学生算算各科的平均数,再按中考计分法将语、数、英各取120%,物、化、政各取100%,史、地、生各取40%后的平均值算出,两个结果一比较,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原因是加入了所谓的“权”,这样,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权”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不再困难。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其内涵很好理解和掌握,就是结合实际应用也顺理成章,如商店老板进货号多大的男鞋好?那当然是“众数”(调查数据最多的号)所代表的。
中位数顾名思义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但考虑一组数可能有偶数个或奇数个,所以要注意强调取中位数的方法。
教材上给出的内涵很好: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一组数据1.5,1.5,1.6,1.65,1.7,1.7,1.75,1.8的中位数
是1/2(1.65+1.7),即1.675。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学生不排序就直接找中间数,应对措施:还可多举几例加强对排序的理解,防止出现错误。
二、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八下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极差好理解,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极差越大,表示这组数据越分散。
重点和难点是方差的内涵: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公式
),单纯概念的叙述就有些模糊,计算起来困难更大。
所以,在教授这一概念时应首先复习“平均数”的定义,后牢记公式,关键要简化例题,如取一组有代表性的简单数据1,2,3,4,5的方差是1/5(1+2+3+4+5)=2,另一组数8,9,10,11,12,的方差是
1/5(8+9+10+11+12)=2,……还可多举几例,学生从这几个简单数据的举例中很快就理解并记住了方差的内涵和计算,而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的几个规律也就非常容易了,如连续五个整数的方差都是2、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增加相同数后的方差变不变?怎样变?(平均数变,方差不变);每个数据都扩大相同倍数后方差怎样变化?(平均数变相同倍数而方差变为平方倍)等等。
至于标准差就好理解了---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即
标准差也可以用来表征一组数据波动情况。
在实际问题中,极差和方差经常结合起来共同去更全面地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其次,借助计算器帮助计算出现的困难。
上述6个基本统计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而通过生活中的简单数据的举例,会帮助学生理解其不简单的内涵,甚至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教材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复杂的可借助计时器)肯定也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