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梧桐为什么不是产自法国的梧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梧桐为什么不是产自法国的梧桐?
她叫溜溜
6小时前
136赞
踩“梧桐”这个名字,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所谓“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道尽了桐叶飘落满地的秋景。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生活中最常见的“梧桐”,算得上是常用做行道树的树种“法国梧桐”了。

不过,法国梧桐,是那能知秋的梧桐吗?答案是否定的,法国梧桐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梧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

一、梧桐,古已有之其实,从名称上就能看出,肯定是先有梧桐之名,再有“法国梧桐”这个名称的。

事实上的确如此,相比于法国梧桐,无论是栽种历史还是文化地位,比梧桐都要长得多也重要的多。

梧桐属于梧桐科梧桐属植物,原产地就在我国和日本等东亚地区。

梧桐最为明显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它的树干直而挺拔,树皮很光滑,并且呈现青绿色,宛如青色的立柱,因此梧桐又有“青桐”的别名。

梧桐树干光滑且呈青色,因此
也被称为“青桐”。

二是梧桐具有大而青翠的叶片,且叶片呈现深浅不一的三至五裂状。

这些叶片着生在梧桐挺拔茎干的顶端,远远看去,梧桐树就如同一把青绿色的大伞。

由于梧桐树形挺拔美丽,因此是十分优良的庭院树种。

我国有着悠久的梧桐栽种历史,并且为梧桐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形象。

例如,古人认为梧桐能够找来凤凰,而凤凰也非梧桐不栖,因此很多人家里都种植梧桐,用以保佑祈福。

古人还认为梧桐按照每月长一片叶的规律生长,因此能“知时节”,是“佳木”。

当然这只是古人的臆测,不过梧桐秋季落叶的习性倒是真实存在的。

因此便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佳句。

古人们咏颂梧桐的诗句也数不胜数,所谓“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无不描述了梧桐美丽的树形和人们寄予梧桐的美好期望。

梧桐树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重要地位。

除了观赏,梧桐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梧桐木材纹理紧密顺直,质地细腻轻软,是制作木匣、琴、瑟等的优良材料。

种子也可以炒熟后食用,味道香脆可口。

有意思的是,梧桐种子的着生方式十分特别。

梧桐的果实属于蓇葖果,在成熟之后会开裂为4-5片,种子就着生在这叶状裂片的边缘。

由于梧桐蓇葖果的裂片弯曲内凹如同水瓢或汤匙,因此梧桐又有瓢羹树的别名。

二、法国梧桐:来自国外,但非法国虽然梧桐在我国栽种历史更长,然而由于多作为庭院植物,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们更多认识的,是作
为行道树的法国梧桐。

在了解了梧桐的形态以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法国梧桐”的不同特征。

法国名字中的“梧桐”二字,实际上来源于它的叶片——法国梧桐的叶片也相当宽大,并且同样呈现五裂的掌状叶形,看上去颇似梧桐叶片。

不过,另外的两个特征,能够充分表现出法国梧桐的不同。

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树皮。

法国梧桐的树皮远没有梧桐那么光滑,更不呈青色。

法国梧桐的树皮会呈块状脱落,因此不同时期脱落的树皮,在树干上形成了颜色深浅不一的斑块,乍看上去仿佛穿着一身迷彩服。

法国梧桐块状脱落的树皮另一特征就是它的果实。

每年春末夏初,在经历杨柳飞絮的“洗礼”后,人们又会经历另一场“飞絮”的袭击,不过这种飞絮不像杨柳絮那样洁白和轻盈,而是黄色且沉重。

这就是法国梧桐果实所散发出的种子。

如果抬头看看身边的法国梧桐,会发现树上挂着一吊吊两个一串的小球,这就是法国梧桐的果实,而这也表现出了法国梧桐的正名:二球悬铃木。

法国梧桐的果实除去飞絮这个劣势外,法国梧桐的确算得上是十分优良的行道树。

它的树干能够长的比梧桐更粗,更高,同时还具有更多分支,因此法国梧桐的树形更加宽大,茎干能覆盖更大范围,造荫效果更好。

而且法国梧桐宽大叶片的表面还具有细小的绒毛,对于截留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也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入秋之后,法国梧桐叶片会变成一片金黄,也是很好的景观。

因此一些林业工作者也在通过一些技术手
段,来抑制法国梧桐的开花结实,让它在成为优良行道树之余,减少飞絮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法国梧桐本身,也是林业工作者劳动的结果。

事实上,法国梧桐是一个杂交种,是由原产于欧洲、西亚一带的三球悬铃木,与原产美洲的一球悬铃木杂交得到的。

而最早种植法国梧桐的国家是英国。

因此,从产地上来说,法国梧桐本应被称为“英国梧桐”更合适。

那么,“法国”的名头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二球悬铃木在欧洲被广泛钟之后,在19世纪初随着外国殖民者被带入国内。

这些二球悬铃木,最早被种植在上海法租界一带,因此人们误认为它们是从法国而来,于是“法国梧桐”的称呼就如此传开了。

三、其他名桐而不为桐的植物除了法国梧桐外,还有其他一些植物也以桐字相称,如泡桐、油桐等。

泡桐是玄参科(新系统中提升为泡桐科)泡桐属的若干种植物的统称,多分布于我国华中、华北地区,是著名的速生树种,种植4-5年后就能成材。

由于同样具有阔大的叶片和挺拔的主干,因此也以“桐”为名。

泡桐在初春开花,白色或淡紫色的筒状花排列成总状花序点缀在枝头,为北方的初春抹上一缕亮色。

而油桐则是大戟科油桐属植物,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

之所以以“油”为名,因为它的种子可以榨取桐油。

将桐油涂抹在木材、布料、纸张上,干燥后能起到隔水、防腐的作用,江南地区著名的油纸伞,就是用桐油为原料制作的。

油桐花大而美丽,开花时节,朵朵桐花飘落,也是江南一道
靓丽的风景。

泡桐和油桐102评论佛爷134493186
4小时前
3赞
踩“法国梧桐”其实并不是梧桐,而是一种悬铃木。

它属于悬铃木科中的悬铃木属。

这种落叶大乔木,高度可达30米,一直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根据9、10月份结果期,果枝上球形果序的个数不同,悬铃木常又被分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

其他树种,种子成熟就会落地。

而法国梧桐的果球成熟后,可以在树上挂整个冬天都不会掉下来。

因为果实柄长而下垂,就如同悬挂在树枝上的铃铛一般,充分展现了“悬铃”这两个字的特点。

这三种悬铃木,其实在上海都有种植。

但上海广泛常见的,是二球悬铃木。

说起这二球悬铃木,就不得不先说下它们的“亲本”:一球和三球。

一球悬铃木原产于北美洲,所以也被称作美洲悬铃木,俗称“美国梧桐”。

三球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和亚洲西部(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等),曾经在晋代时被引入中国,所以又被称作净土树、鸠摩罗什树等。

虽然传入我国较早,但长时间未
能继续传播。

通常,只有三球悬铃木才被俗称为“法国梧桐”。

而二球悬铃木,是一球和三球的杂交品种,最早据说是由西班牙人人工培育出来的。

杂交是为了集合两种树生长快、抗寒等优点,但大量种植它的却是英国人。

所以,英国人自豪地称之为伦敦悬铃木,也俗称“英国梧桐”。

100多年前,随着上海法租界的建设,也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缓解思乡之情,法国人将二球悬铃木引种到了法租界内,如淮海路、淮海公园、复兴公园、花园饭店等处。

没太搞清楚状况的上海人见这树叶子挺像梧桐树,既然法国人种了这么多,因而猜测这种树应该来自法国吧,于是就称其为“法国梧桐”。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上海的行道树,应该叫做“英国梧桐”才准确。

但人云亦云,久而久之,“法国梧桐”就成了大家对这几种悬铃木的通称了。

法国梧桐肢体庞大而伸展,最特别的是,随着不断生长,阔钟形的树荫会越来越大。

一条两边都种满了法国梧桐的路,稍有些年头,就能感受到阳光斑驳中遮天蔽日的树荫,作为行道树非常合适。

如今,国内华东地区的许多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以及武汉、青岛、西安、郑州等地,用于行道树的都是二球悬铃木。

1评论昨思今明未武
54分钟前
1赞
踩法国梧桐一般指三球悬铃木。

三球悬铃木,又叫裂叶悬铃木、鸠摩罗什树,悬铃木属落叶大乔木,是二球悬铃木的亲本,高可达30米,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其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

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

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

花序头状,黄绿色。

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

原产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部,久经栽培,据记载中国晋代即已引种。

陕西户县存有古树,叫祛汗树或鸠摩罗什树。

最早记载是在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到中国传播佛教,携带三球悬铃木,种植于西安附近的户县古庙前,至今尚存树干得有4人才能合抱。

这是中国最早引种的悬铃木了,这也是它在中国的名字的由来。

三球悬铃木的叶子似梧桐,误以为是梧桐,而“法国梧桐”也并非产在法国。

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

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

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
带作为行道树)。

人们就叫它“法国梧桐”,人云亦云,把它当作梧桐树了。

成年植株会大量开花、结果,每年春夏季节形成大量的花粉,同时上年的球果开裂、产生大量的果毛。

据统计,一株10年生、胸径为10cm的悬铃木,每年可结200~400个球果,而每个球果均可产生200万~500万根左右的果毛,这些漂浮于空中的花粉和果毛容易进人人们的呼吸道,引起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症、哮喘病等诸多病症。

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