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刘舒婷主编-古美洲。
中外建筑史-刘舒婷主编-拜占庭建筑。
<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1.中世纪欧洲建筑(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1453 年东罗马帝国亡于土耳其)①东罗马--拜占庭建筑--希腊十字平面、穹顶结构、集中式形制②西欧--古罗马世纪),后被哥特式风格2.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建筑师和他们在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
15SJ末16SJ初,在意大利以外的欧洲各国传播过程中变成各种饶有趣味的形态:在低地国家(荷兰)和德国,古典建筑语言与哥特式传统相结合;西班牙的文艺复兴风格与哥特式晚期的“银匠式”装饰风格结合;英国则是当巴洛克风格在罗马兴起时,才通过帕拉弟奥接受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
3.巴洛克风格:16SJ下半叶诞生于罗马。
它强调建筑的动感、雕塑感及光影感。
洛可可艺术:18SJ出现在法国,它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迷恋于细密繁复的装饰细节,追求华丽与抒情。
4.亚洲封建国家建筑。
早期清真寺是巴西利卡的一种变体。
西亚与中亚的传统特色如尖拱、洋葱形拱等也对后来的西方建筑的发展如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教非常独特,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印度引进了中亚建筑风格,印度在宗教建筑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而东南亚各国的建筑受印度的影响很大。
朝鲜和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其中世纪建筑中保存着比较浓厚的中国唐朝建筑的特色。
<拜占庭建筑>-东罗马-东欧1.公元395年,古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建都黑海口上的君士坦丁堡,得名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由于日耳曼的入侵,479年灭亡,进入封建社会。
)2.在4世纪以后,基督教的活动合法化,欧洲封建制度主要的意识形态便是基督首都:罗马;发展了古罗马发展了古罗马的的影响。
宗教建筑在那个时期建筑等级最高,艺术性最强,成为了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
3.拜占庭时期最主要的是宗教建筑。
基督教的仪式是在教堂内举行的。
拜占庭宗另外拜占庭的建筑内容还包括修建城墙、道路、水窖、宫殿、大跑马场等公共建筑。
4.拜占庭文化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外建筑史-刘舒婷主编-古希腊。
古希腊建筑1.GYQ8世纪,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两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建立了很多小国家,以后又拓展向意大利,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它继承了爱琴海文化时期(GYQ3000~前2000年)在克里特岛和迈西尼曾有过的文明。
作为西欧建筑的开拓者,古希腊深深地影响着欧洲2000多年的建筑史。
因此,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2.GYQ11~前8世纪是希腊神庙建筑的起始阶段,简陋的神龛反映了古希腊木结构民居的传统。
GYQ7~前6世纪,希腊石造神庙开始成形。
到GYQ5世纪中叶进入了成熟阶段。
这一过程也是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
一.庙宇的演变及柱式的定型1.GYQ8~前6世纪,在小亚细亚、爱琴海和阿提加地区,许多平民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
他们同民族的关系薄弱了,增强了对抗氏族贵族的力量。
氏族贵族失去了世袭的特权,平民在由地域部落组成的城邦国家中,获得政治权利,建立了共和政体。
原卫城变成了守护神的圣地,在有些圣地里,政治、经济异常活跃。
人民需要公共建筑,于是在各个城邦里建立了一些公共广场及建筑组群,在圣地最突出的地方,建造起整个建筑群的中心。
设计师们突破了旧式卫城的建筑格局,以自由的布局手法,刨造了一些“优秀的公共建筑。
”圣地建筑群和庙宇形制的演变,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度及柱式的形成,便成了这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这些建筑群追求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因地制宜,不求平整、对称,乐于利用各种地形,构成是两坡的,平面是规则的长方形(长期实践过程中,庙宇外一圈柱廊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被认识,它可以避雨,还可以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阳光的照耀使柱廊形成丰富的光影和虚实变化,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并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形象,还可以和其他建筑互相渗透)GYQ6世纪以后,这种成熟的围廊式庙宇形制,已经在古希腊被普遍采用。
中外建筑史说课稿
《中外建筑史》讲课稿今日我要进行讲课的内容是《中外建筑史》整体课程设计。
我们先看到目录。
本次讲课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我会提出对于建筑史的四个问题,并予以回答;第二,对中外建筑史这门课进行课程介绍;第三,教材的采纳;第四,本门课讲课计划;第五,该门课上拟采纳的教课方法;第六,课程查核标准。
第一,提出对于建筑史的四个问题。
1.何谓建筑史?建筑史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即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检查研究。
也称建筑历史。
自从有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造环境不懈的追求,在人类文明化历史中建筑自己对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反应或影响,因此各国个文明圈之间对于建筑史的分类和描绘有着不小的差别。
建筑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筑风格演变学。
故而建筑史,是历史,也是建筑,也是设计,是文化,也是审美。
2.学习建筑史的目的是什么?析其流源,述其现状,辨其异同,揭其价值,所其地位。
3.哪些专业开设?一般而言,在高职高专阶段,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修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其余建筑有关专业会开设中外建筑史课程。
4.谁在学习中外建筑史?就本校而言,《中外建筑史》这门课开设时间为高职高专阶段大一放学期。
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年纪散布在18-20 岁左右。
学习特色为对于理论课较缺少耐心,但对历史妙闻等较感兴趣。
学习能力特色可分为两种种类:其一,部分学生由高考进入本校,拥有必定学习能力,艺术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缺少,可是拥有必定的历史人文修养;其二,另一部分学生由中职升上本校,拥有必定的艺术实践能力,但历史人文修养较缺少。
其次,中外建筑史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中外建筑史》是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修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其余有关邻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地位作用:是认识建筑与建筑装修实质的起点,是进行建筑装修设计的起点,在建筑装修设计过程中,为建筑方案立意服务。
“是建筑装修工程师的脊梁、是建筑装修设计师的灵魂。
刘舒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问题解答.doc
刘舒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问题解答(一)在原始社会,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建筑有什么不同?答:P16长江流域是一座干式地下连续墙建筑(例如,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遗址是中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建造的木结构房屋)。
黄河流域是用木头骨头和泥墙建造的。
(2)仰韶和龙山时代的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回答:P19仰韶时期:房屋和部落出现了,大多数原始村庄选择河流两岸的梯田作为他们的基地。
早期——P16长江流域是一座干式地下连续墙建筑(例如,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遗址是中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建造的木结构建筑)。
黄河流域是用木头骨头和泥墙建造的。
(2)仰韶和龙山时代的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回答:P19仰韶时期:房屋和部落出现了,大多数原始村庄选择河流两岸的梯田作为他们的基地。
早期:村落龙山文化的特征之一。
龙山时代的民居大多是圆形平面的半地穴房,有家族私有制的痕迹,包括圆形单间和前后相连的房间布局。
商朝皇宫的布局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26座商朝宫殿相继建成,全部是四合院和单体建筑。
在后期,殷遗址被合并成更大的建筑物沿纵轴的子午线。
后来,在封建中国的皇宫中,通常的前后大厅的布局和深对称的布局已经在商代晚期的皇宫中形成。
(4)商代墓葬内部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回答:p27墓有两种形状:一种“亚”形和一种近似方形。
“雅”字形墓在土层中有一个正方形的深坑作为墓,墓中有斜坡形的坑道挖到地面。
在洞穴的中央,巨大的木头被切割成互相重叠的长方形部分,形成一个干燥的坟墓,叫做郭。
棺材被放在棺材里,它的外部刻有图案,并用彩色图画装饰。
(5)西周时期的住宅建筑有哪些类型?回答: P30西周的代表性建筑是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的周初遗址。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相当庄严的四合院,由一个二进制庭院组成。
此外,其他遗址的发现,如湖北祁泉,表明木框架干墙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6)春秋时期建造城市的方法是什么?回答:(7)举例说明战国时期宫殿建筑的特点。
中外建筑史参考书目
中外建筑史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史》第六版,统编教材,潘谷西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建工出版社
4,《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著,三联出版社
5,《营造法式》,(北宋)
6,《工程作法则例》,(清)
7,《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8,《浙江民居》,建工出版社
9,/bbs/ ABBS建筑论坛
1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1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14,《西方现代建筑史》,(意)L.本奈奥洛著,周德侬等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5,《20世纪世界建筑——精彩的视觉建筑史》,(英)丹尼斯夏普著,胡正凡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日)渊上正幸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17,《世界建筑艺术史》帕瑞克·纽金斯
18,《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
19,《现代建筑语言》布鲁塔·赛维
20,后现代建筑语言》查尔斯·詹克斯
21,《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吴焕加
22,《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23,/自由建筑报道。
《古代美洲建筑》课件
多元文化起源
美洲文明并非单一起源,而是由多种 文化共同发展而来,如玛雅、阿兹特 克、印加等。
古代美洲建筑的意义和影响
01
02
03
历史价值
古代美洲建筑是研究古代 文明的重要资料,有助于 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宗 教。
艺术价值
古代美洲建筑具有独特的 艺术风格,如雕刻、装饰 等,展现了当地文化的魅 力。
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阿兹特克建筑风格
总结词
雄伟壮观、充满力量
详细描述
阿兹特克建筑风格以其雄伟壮观和充满力量而著称。阿兹特克人建造了大量的金字塔、神庙和宫殿, 这些建筑都体现了他们对力量和威严的追求。阿兹特克建筑风格还以其独特的雕刻和装饰而闻名,这 些装饰充满了象征意义,反映了阿兹特克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印加建筑风格
《古代美洲建筑》ppt课件
• 引言 • 古代美洲建筑风格 • 古代美洲建筑材料与技术 • 古代美洲建筑特点与功能 • 古代美洲建筑的影响与传承
01
引言
古代美洲文明的背景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早期农业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分布在现今北美洲、中 美洲和南美洲,自然环境多样,包括 热带雨林、沙漠、高原等。
美洲文明的农业发展较早,如玉米、 土豆等作物的种植,为文明的发展提 供了物质基础。
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古代美洲建筑的多元文化
古代美洲建筑融合了多种文化和传统,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这种多元文化 的特点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VS
古代美洲建筑的装饰艺术
古代美洲建筑的装饰艺术独具特色,如玛 雅的浮雕、阿兹特克的彩绘等,为世界艺 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完整版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1、必修课;2、专业课、理论课(二)课程定位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 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
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一)知识目标: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
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建议本课程开设于学生入学之初,目的是使学生尽早接受建筑的基 础,掌握设计的要点以及建筑的历史,为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开展打F 基础。
因此在内容的组织上,按照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到复杂的 顺序,理论导引加上大量实践设置课程内容。
讲练结合,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学生对建筑史的认识与对建筑学的喜爱。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中外建筑史中外建筑史的区别正文:古代世界建筑笼统得可分为七个体系,分别为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
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果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
而其余的三个体系,数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相对影响较大。
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屹立于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就是中华文明之树中非常美丽的一支。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1、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采用了木架结构的方式。
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绝大部分也是木质结构,即使一些砖筑的佛塔和地下墓室,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他们的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结构在中国古建筑所占的统治地位。
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
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
所以汉语中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
从大量的木架构的古建筑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木构架具有三种基本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
(1)、抬梁式结构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
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
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
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
《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中外建筑史读书笔记
中外建筑史读书笔记第一节概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与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共为世界六支原生的古老建筑体系。
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东方的古代中国地理位置独特,这里或为大洋所隔;或漫长的陆地、沙漠、高山所阻。
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加上众多的人口,使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没有遭受到外族人毁灭性的入侵。
虽然也有改朝换代,但异己卡被驱逐;或被同化,以到于像佛教这种外来的世界性宗教也被加进了许多本地域、本民族的色彩,而趋向本土化。
外来影响和冲击的减弱,必然带来内部发展的迟缓和衰落,甚至固步自封,所有这一切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一脉相承、延续而缓慢发展的外因。
中国古老建筑的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在汉代已经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支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分布地域广阔、遗产十分丰富、延绵不断,一直持续发展完整演变,并经历了古代全过程的重要建筑体系。
中国木构架建筑也是中国古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别具一格,它不仅迥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建筑体系,也曾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与缺陷一、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1、材料广泛2、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3、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4、便于加工和运输5、利于迁移和维修二、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缺陷1、大型材料逐渐减少2、容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袭3、受材料和结构所限难以建造大型建筑4、建筑的维护成本较高5、大量木材的使用对环境带来很多影响第三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特点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明确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
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形式,底层人员活动多,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使用抬梁式的结构形式,上面阁楼空间用于住人和储物,则可以使用穿斗式的结构形式。
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型构架在唐代非常盛行。
中外建筑史-刘舒婷主编-西欧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西欧1.中世纪时期:从4 SJ末古罗马灭亡,到14SJ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经济从破败衰落到逐渐兴盛。
唯有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成为中世纪精神、权力的象征。
同样,建筑上是从低起点、结构技术和艺术经验失传开始,逐渐进入一个极富创造性,获得光辉成就的新时期。
2.10~12世纪,由于欧洲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国家,如法兰西、日耳曼、意大利等,所以在建筑上,又各自形成了各区域的地方特征。
法国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最为典型,其余各国深受法国影响。
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建筑各有独特的风格,西班牙受阿拉伯人的影响,多以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主。
一.罗马式建筑1.巴西利卡式教堂由来:4世纪后基督教活动合法化,其信徒们开始寻找活动场所。
古代的神庙只是神的住宅,祭神的仪式在庙外进行。
而基督教的教堂是信徒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就要求它有一个广阔的内部空间,这是神庙缺少的。
最初没有条件建造教堂时,就利用当时原有的巴西利卡--公共会堂作为教堂。
显然这种原为交易场所之用的公共建筑物,用来进行宽、高是中厅;两侧是较低的侧间,中厅比侧间高可开高侧窗。
多数巴西利卡用木屋架,屋盖轻,支柱较细,用柱式柱子。
在中厅后部是圣坛,用半穹顶覆盖,圣坛之前是祭坛,祭坛之前是唱诗班的席位--歌坛。
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后来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大一点也分中厅和侧廊。
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竖道比横道长得多,叫做拉丁十字式。
由于拉丁十字象征基督的受难,且很适合仪式的需要,所以天主教会一直把它当作最正统的教堂形制,流行于整个中世纪的西欧。
3.集中式和巴西利卡的区别:前者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外观造型较单纯,室内空间集中统一,建筑规模比巴西利卡式小得多。
平面有希腊十字式、八角形等。
4.教堂形制的定型≠建筑物体系的成熟,成熟的建筑物需经过结构、材料等众多方面长时间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建筑,即罗马式建筑。
由来:10世纪起,教堂开始采用拱顶结构,并开始使用十字拱技术。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
外国建筑历史(古代部分)绪论一.本课程是以西方国家为主线的外国建筑历史。
历史上著名的几个文明发源地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也孕育了不同的建筑体系,如下:亚洲:黄河流域—中国—日本,朝鲜两河流域—古西亚—伊斯兰印度河流域—古印度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欧洲:爱琴海地区—古希腊,古罗马美洲:中美洲地区—玛雅,印加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断代法:古代—奴隶社会~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1640~1917(十月革命)现代—1917~(一)奴隶社会1.古埃及建筑(3500BC~30BC) —陵墓,太阳神庙2.古西亚建筑(3500BC~7C.AD) —饰面技术与艺术3.古希腊建筑(11C.BC~1C.BC)—柱式,神庙,雅典卫城4.古罗马建筑(8C.BC~476AD)—结构,空间(二)中世纪(476AD~15C.AD)1.拜占庭建筑(330AD~15C.AD)—帆拱,集中式教堂2.早期基督教与罗马风建筑(4C.~12C.)—过渡风格3.哥特建筑(12C.~15C.)—结构,空间(以法国为例)(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文艺复兴建筑15C.兴起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反封建,提倡人文主义,复兴古罗马建筑为中心)2.巴洛克建筑16C.末,17C.初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副产品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7C.兴起于法国,绝对君权的产物4.洛可可风格装饰风格,体现贵族沙龙文化三.学习目的及意义了解史实了解规律了解理论提高建筑素养四.学习要求1.熟读教材。
2.记好课堂笔记。
3.博览群书,勤于思考。
4.参考书目:。
《世界建筑艺术史》,[英]帕瑞克.纽金斯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世界著名建筑全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世界建筑史丛书》系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THE STORY OF WESTERN ARCHITECTURE》,THE MIT PRESS.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建筑第一节古埃及建筑(3500BC~30BC)一.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中外建筑史-刘舒婷主编-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1.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圣经>中的圣地。
在建筑上发展的三个时期:古巴比伦→亚述→波斯。
一.土坯建筑1.在建筑材料方面,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缺乏木材和石材,人们用粘土和芦苇造房屋,基础用乱石垫成。
GYQ4000年起,开始使用土坯砖砌筑,并有了拱券技术。
由于缺少烧砖燃料及砌筑工艺等问题,砖的产量不大,所以券拱结构没有发展,只是在墓地及水沟等处使用,住宅及庙宇只用在门洞上。
2.在布局上,住宅的房间从四面以长边对着院子。
因当地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风沙大,所以主要卧室朝北,住宅内一般都有浴室,设下水道。
两河流域多雨水,建筑物多置于大平台上,以防雨水冲刷。
另外,在一些重要建筑物的重要部位,趁土坯还潮软的时,钉进密密挨在一起的陶钉,或用石片和贝壳保护墙面。
GYQ4000年西亚人采用了烧制砖和石板贴面做成墙裙。
此后西亚人又发明了琉成为当地最重要的饰面材料,且流传地域广,分布面积大。
在巴比伦,琉璃砖的运用是可以引为自豪的建筑成就之一。
琉璃的颜色以蓝色为主,为了对比也使用天蓝色或金黄色。
琉璃瓦常用于(宫殿建筑)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界七大奇观之一。
城墙以蓝色琉璃砖砌成墙面,并以金黄色琉璃砖构成152个兽形图案,图案的大小接近动物的实际尺寸。
这些头尾似蛇,前脚像山猫,后腿像鹰的动物被看做神话中的神牛。
藏着生命的源泉,河流从山中来,滋润一方土地,天上的神在山里。
人们开始把庙宇造在高高的土台子上,后来经过多年演变,终形成了叫做山岳台的宗教建筑物。
山岳台是一个多层9.75m ,有三条大坡道登上第一层,一条垂直于正面,第二层的基底面积为37m×23m,高2.5m。
以上部分已经残毁)塔庙(圣塔)GYQ3000~前5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兴建成的一种宗教性建筑,平面通常为方形,立视为阶梯式金字塔,顶部平台建成神庙。
塔身是以砖与夯土筑成的实心体,二.宫殿建筑1.波斯皇帝的权威是由他拥有的财富建立,(大约GYQ518~前448年)建筑群经三个波斯王朝才得已完成。
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
刘淑婷--中外建筑史课后题答案(一)原始社会时期,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建筑有什么不同?答:P16长江流域为干阑式建筑(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为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构房屋的实例)。
黄河流域为木骨泥墙建筑(二)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建筑布局各有什么特点?答:P19仰韶时期:出现了房屋和部落,原始村落多选择河流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
初期---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做环形布置;晚期---西安半坡村遗址,南面是居住区,北端为墓葬区,居住区东面陶窑场,居住区和窑厂及墓地之间有一道壕沟隔开。
P21龙山时期:村落时龙山文化的特征之一。
龙山时期的居住遗址,多为圆形平面的半地穴式房屋,并且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的布局方式。
(发现了土坯砖)(三)商朝宫室的的布局形式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p26商朝宫室是陆续建造的,全都是庭院式建筑,单体建筑,后期殷墟沿着子午线大体一直的纵轴线,有主有从地组合成较大的建筑群。
后来中国封建时代的宫室常用的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式布局方法,在奴隶制的商朝后期宫室中已略具雏形。
(四)商朝陵墓的内部结构有何特点?答:p27墓的形状有“亚”字形和接近正方形两种。
“亚”字形陵墓在土层中有一方形深坑为墓穴,墓穴向地面掘有斜坡形羡道;穴中央用巨大的木料砍成长方形断面互相重叠构成井干式墓室,称为椁;椁中置棺柩,其外表雕刻花纹,饰以彩绘。
(五)西周时期居住建筑的类型是什么?答:p30西周有代表性建筑为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从中看出这是一座相当严正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此外,通过其他遗址如湖北蕲(QI)春发现说明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六)春秋时期筑城的方法是什么?答:(七)举例说明战国时期宫殿建筑的特点。
答:p36大量建造台榭---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再分层建造木构架房屋。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汇总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汇总单选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拱券和(C)。
A.巢居B.神殿C.梁架D.庙宇柬埔寨(B)是耶跋摩三世为了纪念王朝功业兴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
A.万寿塔B.吴哥窟C.杜林会D.婆罗塔美洲金字塔庙正面有宏伟的阶梯,左右和后面在中央塔体斜坡之外各边又划分出层级塔面,各层中间有一凹入的勒线,使得塔体有如舞裙,这种结构称为(D)结构。
A.山花B.帆拱C.拱券D.裙式(A)又称月神庙,建于公元前2125年,是可考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
A.乌尔观象台B.太阳神C.萨尔贡D.胡夫古罗马人善用(D)结构,它是由放射形排开的楔形拱石之间相互产生张力撑开拱面。
A.混凝土B.山墙C.柱式D.拱券北宋时颁布了建筑预算定额(C),作者是李诫。
A.《园冶》B.《鲁班经》C.《营造法式》D.《建筑四书》建于隋大业年间的(A)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
A.赵州桥B.二十四桥C.济桥D.云玢桥(B)又称封火山墙,常见于安徽地区民居,墙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呈两坡墙檐,有一阶、二阶、三阶之分。
A.挡土墙B.马头墙C.墙裙D.山墙窑洞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民居形式之一,常见于我国(C)地区。
A.云南B.岭南C.西北D.新疆1631年计成所著(A)一书,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
A.《园冶》B.《山海记》C.《池上篇》D.《大业杂记》汉武帝在建章宫内开太液池,并于池内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岛,由此开辟了中国造园布局上(A)的新形式。
A.“一池三岛”B.“海中神山”C.“堆山造园”D.“对景”(C)是国王沙杰罕献给其王妃的陵墓,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A.古兰陵B.多尔陵C.泰姬·玛哈尔陵D.默罕陵泰姬·玛哈尔陵是国王沙杰罕献给其王妃的陵墓,被称为“印度的珍珠”,它建筑和花园属于(C)风格。
A.巴洛克B.洛可可C.伊斯兰D.希腊埃菲尔铁塔全部由钢材建造,采用了(B)的新方法。
古代美洲建筑PPT课件
-
4
三、印加帝国的城市建筑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1、库斯科城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为“安第斯山王冠库 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摇篮”。公元1200年前后,国王曼科·卡库斯 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帕克遵循他父亲太阳神的指示,从的的喀喀湖迁都这里,建成雄伟华库斯 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丽的库斯科城,并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创造了印库斯 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 加文化,成为南美大陆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库斯科城中心是兵器广场,这里曾是印加帝国时期举行庆典的场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所。广场正中耸立着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几条狭窄的石铺街道呈放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射状通向四周,街道两旁矗立着许多用土环建造的尖顶茅屋,其中很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多石块房基还是印加帝国的遗物。幸存下来的一些宫殿、庙宇和房屋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建筑,大多是从90公里外的山上采集的巨石堆垒而成。石块之间拼接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密实,不用任何泥土和黏合物,石缝连一片刀片也很难插进。在胜利 库斯科城位于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大街的印加罗加宫墙上,有一块著名的12角形巨石,镶嵌之精巧令人 库斯科城图位5-1于库安斯第科城斯雕山像高库原斯盆科地秘,鲁秘鲁人称其 称绝。
尽管印加文明的起源还不为人知,但我们知道,印加帝国建立于现在的秘鲁,处于极盛时期的印加帝国的范围 包括安第斯山脉和安第斯高原,即现在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的大部,以及阿根廷、智利的北部地区。 印加人创造了古代美洲地域范围最大、社会组织最严密的文明。他们通过部落联盟和氏族,将这一地区变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最高统治者是居于部落联盟之首的王族首领,他被认为是太阳神的后代,称为“印加”。帝国的事务由国 王亲属组成的贵族进行管理,下层人民以出劳动力的方式来付税,没有货币,也没有私人财产。在这一地区,发展 出了较中美洲先进的工艺技术,纺织出现得很早,在公元第一个千年之前就有了冶金术,农业方面则发展起梯田和 灌溉技术。他们似乎比中美洲人具有更为务实的精神,他们最优秀的艺术本身就是实用器物的形式,尤其是纺织品 和陶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美洲建筑
一.玛雅人的建筑
1.玛雅人主要居住在中美洲,起始于公元前后,盛兴于3~10世纪,后突然中断了。
但玛雅人在农业、文字、天文、数学和建筑等辉煌成就是永远磨灭不了的。
2.在科潘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碑、石像上都刻有象形文字。
最令人惊叹的是一座有63个石
2500个象形文字,堪称奇观。
3.玛雅人的建筑内部空间很不发达,大多是正立面平行的一条或几条狭长的空间,因当时只会用叠涩法(美洲宗教及世俗建筑的结构基础)砌顶。
公元600年之前,玛雅人在墨西哥湾首府埃尔塔欣造了壁龛金字塔(有许多凹进去的壁龛,高约24m,塔基每边长36m 。
7层塔身共有365个方型壁龛,象征着一年有365天。
壁龛内保留了大量的玛雅雕刻。
金字塔的平台上建有神庙。
一般美洲金字塔平台上的神庙都很小,仅供一个祭司进入,而这座则宽敞得多)
二.多尔台克人的建筑
1.奇琴依察城被视为美洲文明圣地。
2.多尔台克人和玛雅人共同创造了许多建筑物,
字塔形台庙之一(它是一座24m 高的天文台。
该台分9 层,底座75m ×75m ,高22.5m,内有
3.多尔台克人最大的纪念性建筑群在特奥地瓦坎。
(
月神庙为主,在主轴线一端,其他建筑物形成若干个横轴,布局相当严谨。
太阳神庙金字塔分5层,底面积210m ×210m ,高64.5m ,通向顶端的大阶梯逐层缩小,夸大了塔的高度)
三.阿兹台克人的建筑
1.14 世纪)。
其宏伟的城市规划至今被人称道,城市中央广场面积275×320m ,四周分布三所宫殿和一座金字塔。
围绕着广场的宫殿与庙宇高高耸立在小山似的巨大金字塔形的台基上,城内各区之间有运河上的交通和桥梁串接起来的宽阔堤道沟通,宫殿和住宅都是四合院式的,用毛石和卵石砌成。
▶
古代美洲金字塔外观十分接近埃及金字塔,但它们的形制、用途不同。
埃及金字塔是陵墓,而美洲金字塔实际上是一座建于高台基上的神庙,主要用于祭神祀天。
四.印加人的建筑
而且施工中不用灰浆,将砖石紧密干砌到世纪)②山顶要塞一。
在这座山顶城市中,有住宅、阶梯、庭院、庙宇、谷仓、墓地、修道院等。
印加人将裸露的岩石与住宅的墙壁融为一体,从而表现出人、草木、山石之间的相瓦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