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34337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集合的定义:集合就是一堆元素
2.元素:组成集合的基本对象
3.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4.子集:若A的所有元素都在B中出现,则称A是B的子集
5.真子集: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称A是B的真子集
6.并集:若x是A或B中的元素,称x是集合A和B的并集,记为A∪B
8.差集:对于任何集合A,定义对A的补集A',A'称为A的差集
二、集合的运算
1.交换律:A∪B=B∪A;A∩B=B∩A
3.分配律:A∩(B∪C)=(A∩B)∪(A∩C);A∪(B∩C)=(A∪B)∩(A∪C)
三、应用
1.按照题意选择合适的运算进行操作
2.注意各个集合的定义及要求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将问题中的各个部分转化为集合的形式,再进行运算
4.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求交集、求并集、求差集时,要注意元素的重复出现
5.应适当掌握分类讨论、逆向思维等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
四、注意事项
1.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的优先级,可使用括号来改变优先级
2.求子集时,要注意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且每个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
3.在使用德摩根定理时,要注意要求补集存在
4.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判断问题是否存在歧义,应根据问题的要求确定集合的定义、元素及运算方式
五、小结
集合是高中数学中基础的概念之一,应当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等内容。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通过将问题转化为集合的形式,再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法则来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

在学习和应用集合时,需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及严谨性,避免出现错误。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例: 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 ={我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a,b,c ⋯⋯}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x-3>2},{x|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 e :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1)定义: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梳理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由一些确定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整体。

2.元素:构成集合的单个事物。

3.集合的表示方法:枚举法、描述法。

4.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5.集合的相等: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两个集合相等。

二、集合的运算:1.并集:包含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2.交集:包含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3.差集:包含第一个集合中有而第二个集合中没有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A-B\)表示。

4.互斥集:两个集合没有相同的元素,即交集为空集。

5.补集:在一个全集中,除去一个集合的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用符号A'表示。

三、集合的关系:1. 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用符号\( A \subseteq B \)表示。

2. 真子集: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A不等于集合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用符号\( A \subset B \)表示。

3. 幂集:由原集合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用符号\(\mathcal{P}(A)\)表示。

四、集合的拓展:1.有限集与无限集: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元素个数不限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2.嵌套集:集合中的元素本身也是集合的集合。

3.无序对:是由两个元素组成的二元关系,其中元素的顺序是不重要的。

4.索引集:用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作为索引的集合。

五、集合的运用:1.列举集合的元素。

2.解集合间的元素关系问题。

3.使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使用文氏图表示集合的关系。

六、集合的应用:1. Venn图:用圆形表示集合,用图示的方式描述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2.元素的分类:将一组事物按其中一种特征分类,构建一个集合。

3.基数计数:通过挑选元素,建立元素与集合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测量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4.群体角度问题:确定集合元素满足其中一种性质的条件,并找出集合中所满足不同性质条件的元素个数。

(完整word版)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B{x A A = ∅=∅ B A ⊆ B B ⊆ B{x A A = A ∅= B A ⊇ B B ⊇{|x x ()U A =∅ð ()U A U =ð【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0)〖1.2〗函数及其表示()()()U U A B A B =痧?()()()U U A B A B =痧?【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yxo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f x 分别在(,-∞、)+∞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 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2)存在0x I ∈,使得0()f x M=.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1nx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表示;当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n 次方根用符号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③根式的性质:n a=;当n为奇数时,a=;当n为偶数时,(0)|| (0)a a a a a ≥⎧==⎨-<⎩.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 na a m n N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n a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s r s aa a 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③()(0,0,)rr r ab a b a b r R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定义 ①若(0,1)xa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N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 a x N a N a a N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 ,即log e N (其中 2.71828e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a M N >≠>>,那么①加法:log log log ()a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M M N N-=③数乘:log log ()n aa n M M n R =∈ ④log a N a N =⑤loglog (0,)bn a a nM M b n R b=≠∈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 N b b a =>≠且【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5)对数函数(6)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从式子()y f x =中解出x ,得式子()x y ϕ=.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 y ϕ=,x 在A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y ϕ=表示x 是y 的函数,函数()x y ϕ=叫做函数()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习惯上改写成1()y f x -=.(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y f x =中反解出1()x f y -=;③将1()xf y -=改写成1()y f x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8)反函数的性质 ①原函数()y f x =与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1()y f x -=的值域、定义域.③若(,)P a b 在原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则'(,)P b a 在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上.④一般地,函数()y f x =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2.3〗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α是常数.一、二象限(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 ③单调性: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上为增函数.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 轴与y 轴.④奇偶性: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α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qpα=(其中,p q 互质,p 和q Z ∈),若p 为奇数q 为奇数时,则q py x=是奇函数,若p 为奇数q 为偶数时,则q py x=是偶函数,若p 为偶数q 为奇数时,则qpy x=是非奇非偶函数.⑤图象特征:幂函数,(0,)y x x α=∈+∞,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补充知识〗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②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③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①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2bx a=-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②当0a>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2b a -∞-上递减,在[,)2b a -+∞上递增,当2bx a=-时,2min 4()4ac b f x a-=;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2b a -∞-上递增,在[,)2ba-+∞上递减,当2bx a=-时,2max 4()4ac b f x a -=.③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11221212(,0),(,0),||||||M x M x M M x x a =-=. (4)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 设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的两实根为12,x x ,且12x x ≤.令2()f x ax bx c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a ②对称轴位置:2bx a=-③判别式:∆ ④端点函数值符号. ①k <x 1≤x 2 ⇔②x 1≤x 2<k ⇔③x1<k <x 2 ⇔ af (k )<0④k 1<x 1≤x 2<k 2 ⇔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 1(或x 2)满足k 1<x 1(或x 2)<k 2 ⇔ f (k 1)f (k 2)<0,并同时考虑f (k 1)=0或f (k 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⑥k 1<x 1<k 2≤p 1<x 2<p 2 ⇔ 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 (5)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在闭区间[,]p q 上的最值设()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令01()2x p q =+. (Ⅰ)当0a>时(开口向上)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02a )q ()f pxxx(Ⅱ)当0a <时(开口向下) 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 x a->,则()m f p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一、集合论1、集合的定义:集合是一组物体的总体概念;2、关于集合的基本概念:①元素:集合中的单个物体叫作元素。

②子集:假设S'是S的一部分,则称S'是S的子集,用符号S'⊆S表示。

③真子集:若S'是S的真子集,即S'⊆S,且S'≠S,则称S'是S的真子集。

④空集:若集合S无任何元素,则称S为空集,空集用空大括号表示。

⑤非空集:一个集合中若至少包含一个元素,则称该集合为非空集,用花括号中部分或全部的元素表示。

3、集合的表示方法:①用花括号表示集合。

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a,用大括号表示;若集合中有多个元素a、b、c,用逗号分开,大括号括起来表示;②用特殊字母表示、或用一些代表全体元素的约定符号表示;③用集合方程表示;④用Venn图(环形图)表示。

二、运算1、关于集合的基本运算:①并集:把两个集合中包含的所有元素连在一起构成的集合叫做这两个集合的并集,用符号“∪”表示;②交集:两个集合共同包含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这两个集合的交集,用符号“∩”表示;③差集: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结果集合叫做这两个集合的差集,用符号“\”表示;④补集:所有不属于某一集合元素的集合叫补集,用符号“c”表示。

2、集合的应用问题:①布尔代数:用集合表达式和集合运算来代表真假,定义一般的数学公式;②概率论的应用:统计学中分类统计的应用,概率题的计算都是基于一定的事件集合;③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把函数中x取值范围定义成集合,把函数中f(x)取值范围定义成集合;④集合的描述:描述集合是一组表达式,集合中各元素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可以用来判断元素是否属于某集合。

三、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用来表达直角三角形某边与 hypotenuse(斜边)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函数;2、关于三角函数的概念: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正弦函数是一类自变量与函数值成正弦曲线的函数;余弦函数是一类变量与函数值成余弦曲线的函数;②正切函数:它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函数,它的自变量是“任意的角的正切值”,而它的函数值是“角的弧度值”;3、三角函数的性质:①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相同横坐标点函数均有三个周期;②正弦余弦函数在 pi/2、 3*pi/2处是奇函数,在其他点是偶函数;③正切函数在π/2、3π/2处是奇函数,在其他点是偶函数;④正弦、余弦函数在其值相等点是对称的。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确实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绘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1)列举法:{a,b,c……}3)语言描绘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二、集合间的根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局部,;(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A=B(5≥5,且5≤5,那么5=5)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根本初等函数一、指数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假如,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高一必修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确实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拟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根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局部,;(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5≥5,且5≤5,那么5=5)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集合。

1. 集合的概念。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要求)。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1,2,3}。

-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形式为{xp(x)},其中x是集合中的代表元素,p(x)是描述元素x特征的条件。

例如{xx > 0且x∈ R}表示正实数集。

- 区间表示法:对于数集,还可以用区间表示。

- 开区间(a,b)={xa < x < b}。

- 闭区间[a,b]={xa≤slant x≤slant b}。

- 半开半闭区间(a,b]={xa < x≤slant b},[a,b)={xa≤slant x < b}。

3.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子集: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 真子集:如果A⊆ B,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A是B的真子集,记作A⊂neqq B。

- 相等:如果A⊆ B且B⊆ A,那么A = B。

- 空集varnothing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

- 并集:A∪ B ={xx∈ A或x∈ B}。

- 补集:设U是全集,A⊆ U,则∁_UA={xx∈ U且x∉ A}。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 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 = 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一、集合。

1. 集合的概念。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例如,一个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每个学生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A。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集合A = {1,2,3}。

-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

一般形式为{xp(x)},其中x是集合中的代表元素,p(x)是元素x所满足的条件。

例如,{xx >0且x∈ R}表示所有大于0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 韦恩图(Venn diagram):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可以直观地表示集合间的关系。

3.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子集: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如果A⊆ B且B⊆ A,那么A = B。

- 真子集:如果A⊆ B,且存在元素x∈ B,x∉ A,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neqq B。

-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varnothing。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的交集,记作A∩ B={xx∈ A且x∈ B}。

-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的并集,记作A∪ B = {xx∈ A或x∈ B}。

- 补集:设U是一个全集,A是U的一个子集,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全集U中的补集,记作∁_UA={xx∈ U且x∉ A}。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 A。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doc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doc

(D Q (3 (4 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呈和不属于()宅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x 有加」,基此是的子枭。

A B若集合叩有个元素,则集合的所集有个,2" 真子集有企%-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jA 对于集合如果C,且那妊8 Bj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1、 2、3AcC. 集合集合与集运算 真子集:若母(7W 国少廊在但),则其辙于海』 集合相等:屈gB A^B oA = B 定义: 性质: 定义: 性质: 交集 并集43oB = {x/xeA xeB} AG\A- A An0 = 0= = = A = x G B} A<J A=,A, A U 0 = A A U B = B U A A U B O A A U B^B A C B O A U B = B Card(A^J = Card (A) + Card(B) - Card (A OB') 集合与元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定义:^A-{x/xeU X £A} = A补集*质:(qA)cA = 0 (C"A)uA = U C U (C U A)^A Cu(AcB)=(。

狎)口(&3)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集合的概念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2)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 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eM ,或者a — M ,两者必居其一.(4) 集合的表示法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描述法:{x I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0).【1.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子集(或gA)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1)AcA(2)0 c A(3)若A^B且则AcC(4)若Ac B且3仁A,则A = B® o或真子集AuB r(或BnA)A AjB,且B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1) 0cA (A为非空子集) A(2)若且3uC,则AuC。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知识点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知识点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知识点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1.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某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1)子集:若对某∈A都有某∈B,则AB(或AB);2)真子集:AB且存在某0∈B但某0A;记为AB(或,且)3)交集:A∩B={某|某∈A且某∈B}4)并集:A∪B={某|某∈A或某∈B}5)补集:CUA={某|某A但某∈U}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①A∩A=A,A∩=,A∩B=B∩A;②A∪A=A,A∪=A,A∪B=B∪A;③Cu(A∪B)=CuA∩CuB,Cu(A∩B)=CuA∪CuB;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7.集合中的元素有三个特征: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如:集合A={1,a},则a不能等于1)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之分。

)1.用符号“∈”或“∉”填空(1)22________R,22________{某|某<7};(2)3________{某|某=n2+1,n∈N+};(3)(1,1)________{y|y=某2};(1,1)________{(某,y)|y=某2}.【解析】(1)22∈R,而22=8>7,∴22∉{某|某<7}.(2)∵n2+1=3,∴n=±2∉N+,∴3∉{某|某=n2+1,n∈N+}.(3)(1,1)是一个有序实数对,在坐标平面上表示一个点,而{y|y=某2}表示二次函数函数值构成的集合,故(1,1)∉{y|y=某2}.集合{(某,y)|y=某2}表示抛物线y=某2上的点构成的集合(点集),且满足y=某2,∴(1,1)∈{(某,y)|y=某2}.【答案】(1)∈∉(2)∉(3)∉∈2.已知集合C={某|63-某∈Z,某∈N某},用列举法表示C=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3-某=±1,±2,±3,±6,∴某=0,-3,1,2,4,5,6,9.又∵某∈N某,∴C={1,2,4,5,6,9}.【答案】{1,2,4,5,6,9}3.已知集合A={-2,4,某2-某},若6∈A,则某=________.【解析】由于6∈A,所以某2-某=6,即某2-某-6=0,解得某=-2或某=3.【答案】-2或3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①美丽的小鸟;②不超过10的非负整数;③立方接近零的正数;④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①③中“美丽”“接近零”的范畴太广,标准不明确,因此不能构成集合;②中不超过10的非负整数有:0,1,2,3,4,5,6,7,8,9,10共十一个数,是确定的,故能够构成集合;④中“比较好”,没有明确的界限,不满足元素的确定性,故不能构成集合.【答案】A2.小于2的自然数集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A.{0,1,2}B.{1}C.{0,1}D.{1,2}【解析】小于2的自然数为0,1,应选C.【答案】C3.下列各组集合,表示相等集合的是()①M={(3,2)},N={(2,3)};②M={3,2},N={2,3};③M={(1,2)},N={1,2}.A.①B.②C.③D.以上都不对【解析】①中M中表示点(3,2),N中表示点(2,3),②中由元素的无序性知是相等集合,③中M表示一个元素:点(1,2),N中表示两个元素分别为1,2.【答案】B4.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2,4,6,若a∈A,则6-a∈A,那么a为()A.2B.2或4C.4D.0【解析】若a=2,则6-a=6-2=4∈A,符合要求;若a=4,则6-a=6-4=2∈A,符合要求;若a=6,则6-a=6-6=0∉A,不符合要求.∴a=2或a=4.。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知识点1:集合的含义1》元素的含义: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

列举法:A={a,b,c}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知识点2: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集合的元素特征: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②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③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①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a ∈A ; ②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注意:常见数集 ①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②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③整数集,记作Z ; ④有理数集,记作Q ; ⑤实数集,记作R ;典例分析题型1:判断是否形成集合例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3)非负奇数; (4)方程x 2+1=0的解; (5)某校2011级新生; (6)血压很高的人; 题型2: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的考察 例1:由实数-a, a,a,a2, -5a5为元素组成的集合中,最多有_______个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

题型3: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的考察 例1:用“∈”或“∉”符号填空:(1)8 N ; (2)0 N ; (3)-3 Z ; (4;(5)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 ,美国 A ,印度 A ,英国 A 。

题型4:根据元素互异性确定参数的值: 例1:已知A={ 33,)1(,222+++-a a a a },若1∈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知识点3: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珍藏版)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珍藏版)

高一数学集合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含义: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

2、集合的构成---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我们称为元素。

元素是集合构成的主要部分。

元素的三个特性:(1)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身高在185cm的高二男生(2)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有属于(∈)和不属于(∉)这两种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4、常用的数集的表示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 ,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5、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a,b,c……}注意:①元素元素之间必须用“,”隔开。

②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

③元素可以没有顺序的出现。

④集合中的元素不能出现重复或漏掉的情况。

⑤元素可以是任何的具体的事物。

⑥如果元素的数量无限,表示的时候必须表示出规律然后用省略号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R|x-3>2} ,{x| x-3>2} (符号描述法)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3)Venn 图: 6、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 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注意:①A 如果是B 的子集,那么A 中的元素全是B 中的元素。

②当A 不是B 的子集,那么A 不包含于B ,或者说B 不包含A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含义: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注意:在集合中,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的集合,而在几何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集合,应注意区别。

2、空集的含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Ø。

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如:集合A={1,a},则a不能等于1。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这叫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例{0,1,2}有其它{0,2,1}、{1,0,2}、{1,2,0}、{2,0,1}、{2,1,0}等共六种表示方法。

4、元素与集合之间只能用“∈”或“∉”符号连接。

5、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6、常见的特殊集合:;(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包括零);(2)正整数集N*或N+(3)整数集Z(包括负整数、零和正整数);(4)实数集R(包括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5)有理数集Q(包括整数集Z和分数集→正负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6)复数集C,虚数可以指不实的数字或并非表明具体数量的数字。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 的数,其中a,b是任意实数,且b≠0,i²=-1。

二、集合的表示方式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然后用一个花括号全部括上。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全体。

- 常用符号表示集合,如A={x|x满足性质P}。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A是B的子集。

- 真子集: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

- 并集: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 交集:集合A和集合B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 补集: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是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 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定义在非空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

- 函数的表示方法:f(x)、y=f(x)等。

4. 函数的简单性质- 定义域:函数f(x)的定义域是所有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x的集合。

- 值域:函数f(x)的值域是所有f(x)的取值构成的集合。

- 单调性:函数在某个区间内,若x1<x2,则f(x1)≤f(x2),则称函数在该区间单调递增。

- 奇偶性:奇函数满足f(-x)=-f(x),偶函数满足f(-x)=f(x)。

二、基本初等函数1. 幂函数- y=x^n (n为实数),其中n=0,1,2,3...时分别对应不同的函数。

2. 指数函数- y=a^x (a>0, a≠1),a为底数,x为指数。

3. 对数函数- y=log_a(x) (a>0, a≠1),a为底数,x为真数。

4.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y=sin(x)- 余弦函数:y=cos(x)- 正切函数:y=tan(x)- 余切函数:y=cot(x)- 正割函数:y=sec(x)- 余割函数:y=csc(x)三、三角恒等变换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2(x) + cos^2(x) = 1- 1 + tan^2(x) = sec^2(x)- 1 + cot^2(x) = csc^2(x)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sin(30°) = 1/2, cos(30°) = √3/2, tan(30°) = √3/3- sin(45°) = √2/2, cos(45°) = √2/2, tan(45°) = 1- sin(60°) = √3/2, cos(60°) = 1/2, tan(60°) = √33. 和差公式- 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 cos(a±b) = cos(a)cos(b) ∓ sin(a)sin(b)- tan(a±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四、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1. 数列的概念- 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物超所值)

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物超所值)
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
第 1 讲 集合
1、集合:把一些研究对象组成的总体称为集合, 记为 A、B、C…… 集合里的研究对象,叫作元素,记为 a、b、c……
2、元素的 3 个特性: (1) 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
(2) 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 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
5、集合的表示方法
eord 完美格式
(1)列举法
形如a,b, c, d.
.
.
(2)描述法
形如其x中p是x代,表元素,是属性. p x
(3)Venn(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表示集合的方法。 (4)区间法
【例 1】
【例 2】
eord 完美格式
.
.
【易错】
eord 完美格式
7.集合 A={x∈Z|y=x+3,y∈Z}的元素个数为( )
eord 完美格式
.
.
A.4
B.5
C.10
D.12
8.(2010·广东高考)在集合{a,b,c,d}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
那么 d⊗(a⊕c)=( )
A.a
B.b
C.c
D.d
9.现定义一种运算⊗,当 m,n 都是正偶数或都是正奇数时,m⊗n=m+n;当 m,n 中一个为正
eord 完美格式
.
.
(4)大于 0 小于 5 的整数的全体.
16.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1,3,5,7,9};
(2){3,9,27,81,…};
{ } 1 3 5 7 , , , ,… (3) 2 4 6 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

、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

等 A B =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 (1)A ⊆B (2)B ⊆A A(B)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
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交
集 A B {|,x x A ∈且
}x B ∈ (1)A
A A = (2)A ∅=∅ (3)A
B A ⊆ A B B ⊆
B A 并
集 A B {|,x x A ∈或}x B ∈ (1)A A A =
(2)A A ∅= (3)A B A ⊇
A B B ⊇
B A

集 {|,}x x U x A ∈∉且 ⑴ ( ⑵ ⑶ ⑷

⑼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分配律:)()()();()()(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
0-1律:,,,
Φ=ΦΦ===
A A A U A A U A U 等幂律:.
A=
A
=
A
A
,A
A
求补律:A∩A∪=U
反演律:(A∩B)=(A)∪(B) (A∪B)=(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