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 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 部门绩效是指使用财政支出的政府部门的财政年度 内的工作绩效。包括两层含义: (1)部门在财政资源配置上是否合理,财政资源 的使用是否实现相应的成果或收益。(如,政府是 修建大桥还是修公路;是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还是 中小学教育投入) (2)部门本身的工作绩效。 如是否完成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 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 具体单位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所产生的效益。
A]
B]
C]
A]
B]
C]
A]
B]
C]
I的评价:A>B >C II的评价:C>B>A III的评价:B>C>A 采用两两对决方案: 采用两两对决方案: (1)对A和B表决,II和III都认为B优于A,于是投B (2)对B和C表决,I和III都认为B优于C,于是B胜
假定三个投票者I、III偏好不变,II偏好变为如下图形式:
1.净现值。是指在投资项目的寿命期内,将所有成本 和所有效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折算为成本现值和效 益现值,公式如下:
NPV = ∑
t =0 n
(1 + r )
Bt
t
−∑
t =0
n
(1 + r )
Ct
t
2.收益成本比率。是指在投资项目的寿命期内,计算所 有收益现值与成本现值之比,公式如下:
BCR = ∑
二、公共选择的基本内容
公共选择作为一个政治过程,要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与行 政和司法三个阶段: (一)立宪阶段 公共选择要决定公共品的决定规则,即决定按何种原则把社 会各成员的偏好加总起来,以确定社会需求的公共品的量, 按何种原则确定各阶层要负担的税收。 (二)立法阶段 如果是代议民主制,公共选择的主要内容是由民选议员们在 议会通过立法程序,讨论表决各种议案,这些议案涉及到从 投票人对公共品的偏好中确定出公共品的社会需求量,最后 通过的法案就是社会所需要的、政府将提供的公共品量。 (三)行政和司法阶段 即将立法机构通过的法案付之实施,执行立法阶段所通过的 各项决策。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内涵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 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政治市场。认为在政治市场 上的选民、利益集团如同经济市场上的消费者,政 治家、官员如同经济市场上的供给者,民主选票如 同经济市场上的货币选票,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 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和法律。 公共选择是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 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 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第三节 财政法制化与财政监督
一、财政法制化
财政的法制化建设包括内容:
1.财政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 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财政法律法规的活动。 2 2.财政执法。是指国家的财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在领导、组织和管理财政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法律、行政法 规、财政规章等财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3.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 法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 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 申请,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 律制度。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节 财政法制化与财政监督
第一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效率与效益的区别和联系 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人工作量,强调数量和质量。 效率 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统运转后所产生实际效果和利益。它反 效益 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利益 和社会利益。 有效率不一定会有效益,更不一定会产生经济效益。如工作 效率很高,但耗费很大时,其经济效益无法保证,但没有效 率就一定没有效益。 经济效率是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成 经济效率 本的基础上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效 率还可表示一种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一状态下, 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 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在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效用与费用之间的 比较。
效 用 效 用 效 用
A]
B]
C]
A]
源自文库
B]
C]
A]
B]
C]
(1)对A和B表决,I和II都都投A的票,III投B得票,于是A 胜出。 (2)对B和C表决,I和III都投B的票,II投C的票,于是B胜 出。 (3)对A和C投票, II和III都投C的票,I投A的票,于是C胜出。 此时出现,A>B,B>C,C>A循环投票,公共政策不能产 生一个稳定的结果,这种情况被称为投票悖论。
四、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府决策程序 (一)直接民主决策 全体公民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 决策。 (二)间接民主决策 选民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授权这些代表代表 选民作出公共决策。
五、投票规则
(一)一致性规则 投票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任何一项提案 在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获得所有投票者的赞成。 (二)投票多数性规则 投票的多数性规则是指:在一项提案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 必须经过多数投票者的赞成。
多数票决策实现均衡需要符合的条件: 第一,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即投票者可 以将付诸表决的不同的方案加以排序,只出 现一个极值(峰)。 第二,付诸表决的方案是两两进行投票表决 的,以获胜次数最多的方案为最后的决策。
假定三个投票者I、II、III,投票表决A、B、C三个 提案:
效 用 效 用 效 用
t =0 n
(1 + r )
Bt
n t
/∑
t =0
(1 + r )
Ct
t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又称最低成本法) 最低费用选择法(又称最低成本法) 它是不用货币单位计量被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 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 因而,最低费用法是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 而效益不易计算的支出项目。 如:教育、卫生、文化、以及军事等支出。 (三)因素分析平分法 将影响投入和产出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 将影响投入和产出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并 将投入和产出比进行计算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将投入和产出比进行计算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财政支出效率包括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的“生产” 效率。 (一)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效率 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效率实际上强调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 资源配置的结合。
资源配置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私人提供
政府提供
市场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多少合理
提高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效率,财政部门 必须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财政支出来源受严格立法的约束。 第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 规定。 第三,公共部门是非营利部门,不以追求利 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第四,财政资金的安排具有透明度。 第五,要体现财政民主性
(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是指将政府部门看做提 供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在资源配置既 定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内部组织管理,提供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实现财政支出 效率最大化。
二、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 和间接效益。 直接效益:如支农支出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农村 医疗保险对农民看病难的影响;经济建设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4万亿的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等。 间接效益:如行政性支出对居民的影响。 内源性效益包括三个方面: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如总量是否与经济发展匹配)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如支出结构是否合理)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财政支出用于高铁建设是否合理 等)
三、公共选择的起因
(一)对公共品的偏好显示问题 社会成员的偏好有差异,公众对公共品的品种、质 量、数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如何从个人偏好得 出一个集体的偏好就成为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 (二)信息问题 不存在一个万事皆知的政府。 (三)交易费用问题 交易费用的存在阻碍着外在性市场的建立和运行, 使得外在性问题无法通过市场来解决。
二、财政监督
(一)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1.财政监督主体:各级财政部门等 2.财政监督范围: (1)预算监督 (2)税务监督 (3)国有资产监督 (4)财务会计监督 (5)预算外资金监督 (二)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1.财政监督流程:检查、调查、建议与反映 2.财政监督方式: (1)日常监督检查 (2)专项监督检查 (3)个案检查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收入法) 根据政府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 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 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 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 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注:该方法不适用于成本—收益不能用货 币量化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评价。 (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文科卫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