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千岛湖》教案、反思
《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

《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绿色千岛湖》的自然风光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2.掌握千岛湖的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观。
3.学习描述千岛湖的风景,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千岛湖的地貌特征,如山脉、湖泊、岛屿等。
2.学习运用形容词和修饰语描述千岛湖的自然景观。
3.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千岛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自己对千岛湖的印象。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千岛湖的景色。
2.学习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15分钟):a.老师给学生讲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并展示地图。
引导学生回答千岛湖的所在省市、接壤的山脉等。
b.老师给学生介绍千岛湖的地貌特征,如山脉起伏、湖泊连绵、岛屿众多等。
学生跟随老师朗读并记录要点。
3.学习描述千岛湖的自然景观(30分钟):a.老师出示千岛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山、水、岛等自然景观。
b.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形容词和修饰语,如美丽的、宏伟的、葱绿的、奇特的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描述千岛湖的自然景观。
c.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词语描述千岛湖的景色并讲述给同学听。
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形容词和修饰语。
4.学习表达技巧(20分钟):a.老师让学生观看一段描述千岛湖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注意视频中描述手法和整体结构特点。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视频内容练习自己的描述技巧。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现场表演。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a.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观点,感悟。
b.老师给学生一些拓展阅读资料,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千岛湖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观察、词语学习和表达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提高学生对千岛湖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技巧。
后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调查,了解更多千岛湖的风光和历史文化。
《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要点

《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侯江燕【设计理念】《绿色千岛湖》是一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篇章,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从文章的中心句“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入手,提倡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具体的语句在读中体会千岛湖的美。
了解千岛湖人工创造的实质,从而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味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生命。
【教材及学情】《绿色千岛湖》从正面介绍了一个人类成功改造自然的案例——创造了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人工湖。
文章用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千岛湖如诗一般的优美景色和奇迹般的形成发展过程。
从而揭示了一个道理: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
让学生对我们的环境充满信心和希望。
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千岛湖,亲眼目睹千岛湖美丽风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的朗读中感悟并配以千岛湖的图片来认识千岛湖的“绿”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千岛湖的“诗”意。
2、了解千岛湖形成的原因,理解新安江水电站这项综合工程的作用、水上森林的创新。
3、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的绿色奇迹。
4、了解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中体会千岛湖的“诗”意及形成的原因。
难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的绿色奇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读中解决生字词三、再读课文,把握中心及大致内容四、速读课文,了解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五、精读课文,研读千岛湖的“诗”意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朗读赞美水的诗。
二、我做小导游1、同学们,上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千岛湖如诗如画的优美景色。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做一回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岛屿,好吗?注意强调那些最吸引你注意的要点。
(学生配图介绍,相机指导朗读)2、在这些岛屿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提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这样一个优美富庶的地方,让我们再通过画面回味一下它的美丽吧!(展示幻灯片)三、研读“奇迹”千岛湖1、美丽的千岛湖在作者眼中不仅是一首诗还是一个奇迹。
五年级上册绿色千岛湖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绿色千岛湖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千岛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认识千岛湖的环保工作和生态保护成果。
3. 掌握千岛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探究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情感。
3.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绿色千岛湖》2.2 教材分析:本课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通过学习千岛湖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环保工作、生态保护成果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和环保重要性。
2.3 教学重点:了解千岛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认识千岛湖的环保工作和生态保护成果。
2.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千岛湖的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获取知识。
3.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千岛湖的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法。
3.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探究千岛湖的生态保护成果。
3.4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千岛湖的美。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展示千岛湖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分享对千岛湖的印象。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千岛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4.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千岛湖的环保工作和生态保护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4.4 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观察千岛湖的图片,分析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法。
4.5 情境教学:观看千岛湖的环保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千岛湖的美。
4.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和家乡情怀。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编写一篇关于千岛湖的短文,介绍千岛湖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环保成果。
5.2 设计一组关于千岛湖的图片,展示千岛湖的美丽和环保工作。
《绿色千岛湖》的活动教案

《绿色千岛湖》的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一、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二、活动时间课时:2课时三、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操场、户外活动场地四、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五、活动资源1. 图片素材:千岛湖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
2. 视频素材:千岛湖的宣传片、环保纪录片等。
3. 活动材料:调查问卷、宣传册、环保手工制品等。
第二章: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千岛湖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2. 学会调查和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学会制作环保手工制品,提高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感受千岛湖的美景。
2. 开展环保调查活动,了解千岛湖的环境现状。
3. 小组合作,探讨环保问题解决方案。
4. 动手制作环保手工制品,培养环保行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 增强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提高环保素养。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树立环保责任感。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活动流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收集千岛湖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制作课件。
2. 准备环保调查问卷、宣传册等材料。
3. 准备环保手工制品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二、第一课时1. 导入:展示千岛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光。
2. 课件展示:介绍千岛湖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环保现状。
3. 环保调查:学生分组进行环保调查,了解千岛湖的环境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总结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
2. 环保手工制品制作:学生动手制作环保手工制品,培养环保行为。
3.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环保手工制品,分享制作心得。
4. 总结:教师总结活动成果,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第七章:活动评估一、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绿色千岛湖》教学反思

《绿色千岛湖》教学反思
《绿色千岛湖》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单元“家园的呼唤”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文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形成正反两方面的对比,通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范例,防止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消极失望的心理,目的是让学生对我们的环境充满信心和希望,树立起一种思想意识——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规律地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开发利用,就可以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奇迹。
设计本课教案时,我注意贯穿课堂教学理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学生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深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形成所作的努力,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我运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与文本对话,在自读课文和把握整体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并通过想象、课件补充资料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深刻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好课是拥有五实的课,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会揣着教育的理想,向着这个目标不断追寻和探索。
《绿色千岛湖》的活动教案

《绿色千岛湖》第一至第五章节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通过学习千岛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绿色千岛湖》简介了解千岛湖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水质等。
2. 第二章:美丽的千岛湖欣赏千岛湖的自然风光图片,学习描述千岛湖美景的词语和句子。
3. 第三章:千岛湖的传说学习千岛湖的传说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第四章:千岛湖的发展了解千岛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5. 第五章:保护千岛湖学习保护千岛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千岛湖的自然风光、传说故事、发展历程和环保意识,让学生深入了解千岛湖,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千岛湖的相关知识。
2. 运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运用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千岛湖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千岛湖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文学作品,用于教学引导。
3.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其他材料。
《绿色千岛湖》第六至第十章节活动教案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 通过学习千岛湖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内容1. 第六章:千岛湖的生态环境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学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第七章:千岛湖的自然资源学习千岛湖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等,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五年级上册绿色千岛湖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绿色千岛湖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特点。
(2)掌握千岛湖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1. 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2. 千岛湖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3. 千岛湖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4.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5. 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特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 教学难点:千岛湖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实际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千岛湖的背景知识。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相关资料。
3.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千岛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千岛湖的生态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特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4. 案例分析:展示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千岛湖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活动1. 观看千岛湖美景视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举办千岛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4篇

2023年《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4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1一、抓题眼,激爱好,感受整体美。
1.同学们,有这么一则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它广告的是什么牌的矿泉水呀?(生:农夫山泉),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板书:千岛湖)对,“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那儿的水不经任何处理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你们谁去过千岛湖旅游?(生:没有),谢老师也没有去过,不过没关系,今日谢老师带来了它的图片,请看,这就是千岛湖。
千岛湖,顾名思义,有——(生:1000个),事实上还不止1000个岛呢!在水位时,湖面上有(板书:1078个)岛屿(你们在预习时,读书可真细心呀)。
人们给这千岛湖命名为——绿色千岛湖,想去领会这绿色千岛湖的景观吗?(生:想)动身了,咱们畅游绿色千岛湖的欢乐旅程起先了!请看——2.播放声像,感受整体美。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千岛湖的漂亮风光。
)3.刚才同学们看得投入、听得仔细,谁能说说绿色千岛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绿、丰饶……)师:千岛湖真的很美,能用一个词或用一个比方句说说。
(生: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似乎漂亮的姑娘、美如一首诗、形如一幅画、像一幅漂亮的画卷)是什么一下子抓住你们的心呢?是一个词,一句话,还是文字背后千岛湖那充溢魅力的画面呢?大家赶快翻开课本105页,结合画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你的感受,你的体会会更深。
在读课文之前,老师还想送给同学们一个读书的“小窍门”呢?课件:留意把字音读精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同几遍。
想一想,为什么称“千岛湖”为“绿色”的?作者是怎样评价这绿色千岛湖的?可以在书上标一标,画一画!(起先吧)二、抓中心句,奔主题,体会层次美。
1.自读课文:留意把字音读精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同遍。
想一想,为什么称“千岛湖”为“绿色”?作者是怎样评价这绿色千岛湖的?师过渡: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仔细了。
好,下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生字新词。
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

绿色千岛湖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题目的意思及“绿色”的深层含义。
3.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千岛湖是人工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奇迹。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千岛湖的美景和它的形成原因。
2.难点: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方法:自读品悟法、小组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预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绿色千岛湖》这篇课文。
作者在游览完千岛湖之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PPT,齐读。
师:那为什么作者说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为什么说千岛湖师一个人工创造的奇迹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二、趣探千岛1.学习第1-2自然段。
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千岛湖像诗一样美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自学---汇报。
教师相继点拨,指导朗读,并渗透说明方法。
2.学习3-6自然段。
出示自学指导二:小组合作学习,选出小组最喜欢的岛屿,确定一人为小导游,熟记特点,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小组喜欢的一个岛屿。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派小导游介绍岛屿,游客评出最佳导游。
师:刚才我们跟着小导游游览了富有特色的小岛。
岛上的动物和人相处得怎么样?(和谐)对,和谐就是美!美就是和谐!所以作者不由得感叹: ( 齐读) 师:千岛湖上有4千多个岛屿,作者只介绍了四个岛屿,这种写法叫(举实例)。
老师还找了一些岛屿的图片,和大家一起分享。
欣赏完这些图片,我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PPT)齐读。
3.学习第7自然段。
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里的鱼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真是物产丰富啊!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富庶)。
三、感悟奇迹1.默读第8-10自然段看看千岛湖其在哪里?边读边勾画出相关语句。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绿色千岛湖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绿色千岛湖》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千岛湖的美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观察、欣赏自然风光,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千岛湖的美丽。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学会观察、欣赏自然风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千岛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有什么特色?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精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讨论,谈谈自己对千岛湖的印象。
4.学习重点词语(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观察欣赏自然风光(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欣赏千岛湖的美景。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插图中的画面,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课的学习收获。
四、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千岛湖的短文。
2.收集有关千岛湖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1.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2.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发言较为简单,缺乏深度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提高课堂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课文绿色千岛湖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课文《绿色千岛湖》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绿色千岛湖》。
1.2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1.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
3.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1.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千岛湖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1.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千岛湖的了解。
2.课文学习2.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内讨论等方式掌握字词。
2.4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小组讨论3.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4.实践活动4.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短文。
4.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5.2布置作业:收集关于千岛湖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课后作业1.正确背诵课文《绿色千岛湖》。
2.巩固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对于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需加强指导和训练。
2.在分析课文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素材:展示千岛湖的美景。
2.字典: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3.网络资源:关于千岛湖的资料。
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案

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案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绿,所做出的努力。
情感目标: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们保护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岛更绿水更清。
从而突破文章主题“绿色”及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重点难点:了解千岛湖的美景与它的形成,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教法指导:指导阅读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绿色千岛湖》。
1、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有一处著名的景区—千岛湖(板书:千岛湖)。
2、有没有同学去过?3、引入读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一方面初步了解千岛湖的美丽景色,一方面解决字词障碍。
2、全班解决字词障碍。
3、谈谈自己初读文章后的总体印象。
三、充当导游,给大家介绍千岛湖。
1、既然千岛湖是一处景区,那就请同学们来当景区的导游,准备给大家介绍。
2、由于围绕千岛湖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大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将所有内容都掌握,所以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准备给大家介绍。
3、引导学生弄清课文讲了千岛湖的哪些方面内容。
(1)总体介绍千岛湖。
(2)千岛湖的'一些著名景点介绍。
(3)千岛湖的形成。
(4)千岛湖景区的形成给人们的启示。
4、选择自己要介绍的内容(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作以调整,保证每一部分都有学生介绍)。
5、学生精读自己所选择的部分,提出遇到的疑难,为解说做准备。
四、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查生字。
2、准备并熟记解说词。
板书设计:千岛湖1、总体介绍2、景点介绍3、形成及作用4、给人们的启示第二课时一、当导游,解说千岛湖。
1、总体介绍。
A、地理位置。
B、概貌。
C、名字由来。
2、景点介绍。
A、猴岛:“花果山”。
B、五龙岛:蛇的天地。
C、清心岛:梅花鹿的世界。
D、桂花岛:野桂花遍地。
绿色千岛湖教案:多角度观察生态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绿色千岛湖教案:多角度观察生态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理解和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训练,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从而更好地涵养和保护自然。
而这正是“绿色千岛湖教案”能够为我们提供的,它通过多角度观察生态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一、环境问题现状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
不论是全球变暖还是污染,它们都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和资源匮乏的特殊性,环境问题尤为严重。
比如,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空气污染严重,已经到了人民生命安全的危险境地。
二、绿色千岛湖教案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教育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己的未来,绿色千岛湖教案就应运而生。
绿色千岛湖教案是一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注重多角度观察生态现象的教育形式,其概念是从自然界中“万物互动,共享生命”的概念中发展而来。
此课程旨在通过生物学、地质学、湖泊学、气象学等多方面协作,让学生实地观察、实地探索生态系统,并通过实地探索和精确测量,了解千岛湖中的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现象的复杂性而获得知识。
三、绿色千岛湖教案的特点1.观察角度的多元性生态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现象,绿色千岛湖教案正是这样的课程。
在该课程中,学生们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态系统,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学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从而学生们不仅能够具备生态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地探索的严谨性通过实地探索,学生们可以直接接触生态环境,了解许多理论无法传达的问题,深入揭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通过系统的实地探索,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可以直接了解生态现象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绿色千岛湖》的活动教案

《绿色千岛湖》第一至第五章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千岛湖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1. 展示千岛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千岛湖的景色。
2. 介绍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特点。
3. 组织学生讨论千岛湖的美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1. 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 分析千岛湖水质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绿色环保,提出具体的建议。
第三章:千岛湖的水生植物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水生植物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生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展示千岛湖水生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水生植物。
2. 介绍千岛湖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及作用。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水生植物,提出具体的措施。
第四章:千岛湖的鱼类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鱼类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展示千岛湖的鱼类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鱼类。
2. 介绍千岛湖的鱼类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鱼类,提出具体的措施。
第五章:千岛湖的生态环境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展示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生物。
2. 介绍千岛湖的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措施。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具体的建议。
第六章:千岛湖的鸟类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鸟类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的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展示千岛湖的鸟类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鸟类。
2. 介绍千岛湖的鸟类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鸟类,提出具体的措施。
绿色的千岛湖教案赵扬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绿色的千岛湖教案赵扬》2. 适用年级:八年级3. 学科领域:地理4. 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自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 通过分析千岛湖的水域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学会从图文中获取有用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2. 千岛湖的自然地理特征3. 千岛湖的水域生态环境4. 千岛湖的保护措施及成效5. 千岛湖的绿色发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千岛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千岛湖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3. 课堂讲解:讲解千岛湖的自然地理特征,重点介绍千岛湖的水域生态环境。
4. 案例分析:分析千岛湖的保护措施及成效,引导学生关注千岛湖的绿色发展。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千岛湖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千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2. 结合教材内容,列举千岛湖的保护措施及成效。
3. 写一篇关于千岛湖绿色发展的小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千岛湖地理位置、形成原因、自然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保护措施、绿色发展建议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千岛湖水域生态环境的认识,以及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资源1. 千岛湖美景图片2. 教材《绿色的千岛湖》3. 相关视频资料4. 地图册八、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从图文中获取有用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绿色千岛湖》的活动教案

《绿色千岛湖》的活动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对千岛湖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特点。
千岛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千岛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千岛湖的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千岛湖的知识。
教师总结并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绿色千岛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环保知识及环保行动。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环保知识及行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对话,讨论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第三章:探索千岛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千岛湖的生态环境调查。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3.3 教学活动: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记录调查结果。
各组学生汇报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四章:艺术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千岛湖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艺术创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千岛湖的风景描绘。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千岛湖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描绘。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可以是绘画、摄影等形式。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回顾。
学生进行课程总结。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六章:绿色千岛湖的生态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案

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掌握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会观察自然景观,描绘事物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课文中抽象词语的理解。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黄山奇石》,提问:你们喜欢黄山吗?为什么?(2)介绍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激发学生对千岛湖的兴趣。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查找字典、词典。
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描绘了千岛湖的哪些特点?4.精讲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课文的美。
(2)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5.练习与展示(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岛湖的景色。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互相评价。
6.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讨论如何保护千岛湖的生态环境。
(2)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篇描绘性的短文。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篇描绘性的短文。
3.预习下一课《美丽的九寨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生字词学习:在课堂上,我会逐个展示生字词,并引导学生通过组内交流,用这些生字词造句,如“碧绿”可以用在“湖面碧绿如玉”的句子中。
绿色的千岛湖教案赵扬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绿色的千岛湖教案赵扬》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等。
2. 使学生掌握千岛湖的生态环境状况,了解其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千岛湖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保护措施。
难点: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和户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千岛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千岛湖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千岛湖的自然地理特征,完成课后练习。
3. 课堂讲解讲解千岛湖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重点介绍千岛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案例分析分析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6. 户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千岛湖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千岛湖的生物多样性1. 介绍千岛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2. 探讨千岛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及成效。
七、教学内容第七章:千岛湖的可持续发展1. 讲解千岛湖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2. 分析千岛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战略。
八、教学内容第八章:千岛湖的环境教育1. 阐述千岛湖环境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2. 分享千岛湖环境教育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九、教学内容第九章:千岛湖的旅游资源与开发1. 介绍千岛湖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2. 讨论千岛湖旅游开发的策略和影响。
十、教学内容第十章:千岛湖的未来展望1. 展望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未来趋势。
小学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模板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模板三篇本文介绍了绿色千岛湖的美丽富庶和它人工建筑的过程,展现了人类胜利改造了生态环境良性进展的人工湖,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五班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模板三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学校五班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模板一一、复习:1、指名分段读课文。
2、说说课题为什么叫“绿色千岛湖”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被冠以绿色名称?4、你还盼望哪些东西被冠以绿色名称?二、学习表达方法:1、在眼中,千岛湖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个绿色奇迹。
文章围绕这两方面绽开介绍,看看哪些段落介绍了千岛湖像诗一样美?哪些段落介绍千岛湖是个奇迹?(1-7)、(8-10)2、文章的最终一段齐读,它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还记得千岛湖为什么叫“千岛湖”吗?4、要了解这一千多个岛屿可要费上一番功夫,可是只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几个岛屿?(4个)我们从这些岛屿中就能感受到千岛湖美丽、富庶、和谐,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举实例。
5、想一想写文章什么时候比较适合用举实例的说明方法?三、背诵第一自然段1、数数有几句话?自己用喜爱的方法背诵。
2、同位检查3、集体检查。
四、总结千岛湖由一片山地胜利改造成旅游胜地的奇迹之处,增加环境爱护的信念。
作业设计:1、默写第一自然段2、预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板书设计:绿色千岛湖总结式结尾举实例教学资源:关于水污染的资料,课件自我问答: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同学真正懂得了什么?明白了环境爱护的重要性。
学校五班级语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模板二教材分析:本文介绍了绿色千岛湖的美丽富庶和它人工建筑的过程,展现了人类胜利改造了生态环境良性进展的人工湖,解释了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制造绿色奇迹的道理。
教学目标:读准课文的字音,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了解最终一个自然段的总结作用。
学习举实例的说明方法。
了解千岛湖由一片山地胜利改造成旅游胜地的奇迹之处,增加环境爱护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千岛湖》教案
一、导课
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绿色千岛湖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重点词语
2、多音字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你知道为什么叫“千岛湖”吗?(有1078个岛屿)
2.那为什么又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3、水、岛、山都是绿的,当然要叫绿色千岛湖。
同样是说明绿色,作者用了三个不同的字“绿、翠、青”来说明千岛湖到处是绿色。
如果把它们改成“水绿、岛绿、山绿”,你觉得行吗?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个句子读起来也是很有韵味的,齐读句子:“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这个句子要怎么样朗读啊?要读出对千岛湖的赞叹之情。
)
5、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如何评价?
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诗”给我们的感觉是-----美,千岛湖是美的,又是奇的,大家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千岛湖的美?哪些写了千岛湖的奇?
四、细读体会
1、学习1-7自然段
(1).自由读1-7段,边读边画出哪些词句能体会出千岛湖的美。
(2)学生自由发言。
(3)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这些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使千岛湖显得生机勃勃!
(4)、岛上的动物与人相处的怎样?(板书:和谐)和谐就是美,美就是和谐!梅花鹿和人们合影留念,人与动物真是和谐相处啊!
(5)这里的岛屿,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著称,各有特色,可是环绕在这些岛屿周围的湖水中确有一个共同的景观——“鱼跃千岛湖”。
谁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
(6)指名朗读。
(7)这里的鱼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真是物产丰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是——富庶。
(板书:富庶)
2、学习8-10段
(1)这么美的千岛湖在作者眼中是一首诗,而且还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8-10自然段,看看千岛湖奇在哪?边读边画下相关的句子。
(2)学生反馈
(3)教师总结:人工湖、新安江水电站、水上森林
(4)第9自然段:
这段中有一句概括了全段的意思,是哪一句?(画出第一句:新安江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
你能快速找出有几方面作用?(发电、灌溉、航运、养殖)(5)一项工程有这么多的作用,真是一举——多得,确实是一项综合工程!是一个人工创造的奇迹!
这项工程是人类在无节制的滥用自然资源吗?(不是)(点:和谐)3、千岛湖成功改造的案例,给人们什么启示?(课件: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
)
是的,这样一个综合工程并不是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滥用,而是和大自然保持和谐,是对大自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这一个成功改造自然的案例,作者对它有什么样的赞美?(课件: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千岛湖充满了怎样的感情?(热爱与赞美)
4、齐读11自然段。
你觉得这个结尾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结全文,提示中心思想的作用。
)
五、拓展延伸
1、了解了千岛湖后,你对绿色千岛湖的“绿色”有更深的理解吗?(板书:绿色)
2、你认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冠以绿色名称?(你们的愿望多么美好啊!)
3、想要生活在绿色里,作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绿色千岛湖》教学反思
五语组尚丽
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绿色千岛湖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抓住“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这一句中心句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同时让学生自主读书,边读边划,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自由的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思考,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发表的意见也比较全面和独到。
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2.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我们身边环保、生活实际来谈体会,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
3.教学中重难点突出。
能较好地利用资料、图片等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如:让学生体会千岛湖上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时,在学生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交流展示图片,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千岛湖的美丽,使学生对绿色千岛湖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非常到位了。
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
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
《绿色千岛湖》教学评价
1、吃透了《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这篇课文在本
册书中所处的位置及所要求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2、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教学的深度还不够。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读熟课文,理解词语,教师有必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写作技巧,为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