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融资难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成果涌现。

本文旨在对近期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梳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导致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接着,综述国内外学者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包括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解决方案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关注近期文献中提出的创新性观点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和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近期,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反映出这一现实挑战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昂、融资效率低等方面。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

企业自身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往往与其规模小、实力弱、信用度不高、经营风险大等因素有关。

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导致融资难度增加。

部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之处,也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和成本。

外部环境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产生影响,如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会对企业的融资带来挑战。

政策环境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足、税收优惠政策不够、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都会限制企业的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备受关注。

融资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1.1 传统融资方式传统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

在传统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具有贷款额度大、贷款期限长等优势。

但是,中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面临着高利率、严格的抵押要求和贷款审批周期长等问题;股权融资通常需要中小企业的所有权转让,对企业管理层的控制权产生了影响;债券融资受到发行门槛高、风险较大等因素的限制。

综合来看,传统融资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1.2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方式。

互联网金融以其低门槛、高效率和灵活性受到了中小企业的青睐。

众筹、P2P借贷和数字货币等互联网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吸引投资人的关注,并获得资金支持。

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风险和监管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挑战2.1 资金需求难题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常来自于企业的创新、扩张和转型升级等方面。

然而,由于银行信贷政策的限制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融资难题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限,企业创新和扩张的能力受阻。

2.2 融资渠道狭窄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狭窄。

中小企业在追求更多元化、适应性更强的融资方式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限制和挑战。

缺乏融资渠道的多样性,使得中小企业难以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融资方式。

2.3 风险控制难题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抵押品质量通常无法满足传统融资方式的要求,这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较为谨慎。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违约风险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20_ _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学术性研究也越来越普遍、深刻,这充分说明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这一要素。

中小企业虽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融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要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作出一篇具有实际意义的论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1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经济起步较早,发展成熟,他们经历了我们或许正要面对的一些难题,这其中,不乏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发达国家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着更早更深入的研究,充分了解这些理论研究有助于本课题的撰写。

以下是国外学者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Macmillan(1931)爵士就在《麦克米伦报告》中提出了“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这一概念,即英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长期资金供给不足而形成资金缺口,他们对贷款和外源性资本的需求远远大于市场能够提供的贷款和资本的数量。

这种融资缺口又称为信贷配给不足。

这之后,金融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麦克米伦缺口”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证。

Stiglitz,Weiss(1981)建立相关理论模型证明指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上,借款人在资金的用途以及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等方面比金融机构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随之产生信贷配给现象。

Hodgman(1960)认为,银行面对一些具有固定收益的借款人,不论其利率水平如何变化,始终存在着一个信贷供给额的上限,当借款人的需求超过该限度时,信贷配给现象随即发生。

Berger(1995)指出在1989-1992年的信贷紧缩中,一些银行削减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到1992年以后,尽管总的商业与产业贷款都已经回到了从前的水平,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没有恢复。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要保持广大中小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稳定性较差,银企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市场风险高,一般的大银行存在“惜贷”现象。

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基本上完全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重公轻私”,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说,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大型企业的改革,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力和剩余劳动力,保持了社会稳定,特别在维护市场有序的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

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近年来集中精力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其中融资的问题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

因此,如何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良好的银企关系,是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当前国内学者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和企业外部的角度来研究的。

相对而言,国外的改革政策是比较成功的,有相当多的文献对政策的设计、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逐步建立了一套在完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融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体系,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美、日、德、法、意大利等国的做法和经验或对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主要成果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时,提出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外研究现状 (1)(二)国内研究现状 (2)参考文献 (4)融资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目前中小企业正在面临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渠道较狭窄和融资风险较高等融资问题。

因此,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企业运营管理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通过在知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学术网站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自从互联网金融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全球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基于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开展了更深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Jiang Miao(2020)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的典型模式——众筹模式,分别介绍了众筹模式的概念、融资流程以及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如何运用众筹模式提高融资效率,以及在融资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

Kaya Orçun和Masetti Oliver(2019)总结出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信用,研究表明,信誉差的中小企业比信誉好的企业更容易失去银行贷款。

Loha Hashimya(2021)认为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和发布借贷相关信息,可以降低资金双方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融资效率。

Richard和Micheline(2019)以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起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因为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体制不完善、缺乏信誉,将导致银行无法衡量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因此小微企业很难获取银行的贷款。

他们提出了财务抑制假说,认为这是产生民间金融出现的根本原因。

Okwiri(2019)提出在地区经济环境中,除了正规融资这种方式之外,民间融资的方式可以作为补充,只不过不同融资方式的监督手段需要有差异性。

他认为,非正规金融在正式金融无法运行的地区可以产生效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熟人借款”。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研究历史”的回顾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快速增长在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当局的足够重视,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个部门在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发放以及发展票据融资等问题上出台了一些辅助性的促进政策,收效甚微。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虽然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像东南亚各国那样的冲击,但在出口以及投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负面效应,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直接对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了事关中国经济全局的一个焦点,从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也就成为中国政府当局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

国外学者曾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表了一些著名论著。

1998年斯特拉罕和韦斯顿提出,金融机构如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998年伯杰和尤德尔提出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是中小企业显著的特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何种方式融资效率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曹凤岐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1)中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吴敬琏在《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1999)中指出,在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应该努力为开放二板市场准备条件。

二、“研究现状”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有以下特点:内源融资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主体,利益主体不明晰,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由于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在利润分配上更加倾向于短期化,缺乏长期经营思想。

而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条件苛刻,具体表现在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门槛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企业融资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在国外研究者的研究中,被归类于中小企业选题中,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论点:Meyers在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后,提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明显。

比如在创业早期阶段,中小企业中的很多企业并未获得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企业盈利能力难以预测和估算。

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为快速满足资金筹措需求,会优先选择内部融资渠道,如果选择外部融资渠道,就需要优先选择债务融资方式。

Storey在分析金融机构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冲突时, 提出中小企业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作为最大的债务性融资渠道。

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资质和发展水平偏低,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力度偏低。

Hairs&Raviv认为企业融资结构是中小企业收入流分配和企业控制权分配的依据,其指出,中小企业之所以很难得到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源于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中小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

Félix Corredera-Catalán等表示中小企业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面对的融资问题不同。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梳理,可从融资和负债角度出发,而不仅限于融资方面。

Liang Kaier认为融资渠道受制、融资制度不完善、政府关注度不高等都是中小企业难的主要原因。

融资难已经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Barthelmess Benedik等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融资本身,还包含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问题,融资只是为中小企业注资,保障资金链,但其最终要解决的是,依赖于什么获得市场竞争实力。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展开分析时,主要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企业融资文献综述(5篇)

企业融资文献综述(5篇)

企业融资文献综述(5篇)第一篇:企业融资文献综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分析文献综述摘要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

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重要力量。

融资困难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应针对我国当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环境特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诚信系统,有效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等,以改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前言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只重视改善大型企业的生存环境,而对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而这些企业的融资意识也非常薄弱。

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够。

西方国家政府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有贴息贷款、政府优惠贷款、银行贷款信用担保等。

我国政府为了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力度相当有限。

一方面,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贴息贷款、优惠贷款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也显得滞后。

而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已经积累了比较久的经验,有了一些较成熟的政策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国外现状研究及借鉴周慧在《事业财会》发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国际比较》一文,(2004,2.),调查指出,为消除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因素,确保中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美国(1890)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来避免垄断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

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授权其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并为中小企业获得政府的订货合同提供帮助。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2023版)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2023版)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1.引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常常面临困难,限制了其发展和创新能力。

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中小企业融资的定义2.1 中小企业定义2.2 中小企业融资的含义3.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3.1 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3.2 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3.3 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4.中小企业融资的形式4.1 银行贷款4.1.1 传统银行贷款4.1.2 政策性银行贷款4.2 股权融资4.2.1 上市融资4.2.2 非上市融资4.3 债券融资4.3.1 公司债券4.3.2 中小企业私募债4.4 扶持4.4.1 贴息4.4.2 担保4.5 外部融资4.5.1 外国直接投资4.5.2 跨国合作5.中小企业融资的挑战与对策5.1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5.1.1 信用风险5.1.2 还款风险5.2 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不完善5.2.1 宏观政策调控5.2.2 中介机构建设5.3 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5.3.1 信息不透明5.3.2 信息稀缺5.4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不足5.4.1 金融科技的应用5.4.2 创新融资产品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清单:●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文件●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报告●中小企业融资调研问卷7.法律名词及注释●股权融资: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转让等方式获取融资资金的行为。

●债券融资: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行为。

●中小企业私募债:指中小企业向有限的特定投资者发行的债券。

●外国直接投资:指跨国企业通过在目标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参股等方式进行投资的行为。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2023版)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2023版)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综述本文旨在对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总结,以增进对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和动因、融资渠道的分类和特点、相关政策及措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和动因1.1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与融资需求1.2 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分析1.3 中小企业融资的动因探讨2.融资渠道的分类和特点2.1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与特点2.2 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与外部融资渠道2.2.1 内部融资渠道的种类及特点2.2.2 外部融资渠道的种类及特点3.相关政策及措施3.1 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措施3.1.1 银行信贷政策与措施3.1.2 股权融资政策与措施3.1.3 债券融资政策与措施3.2 地方的支持政策与措施3.2.1 各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3.2.2 地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施情况4.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挑战4.1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问题4.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4.3 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不佳问题4.4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5.未来发展趋势5.1 科技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5.2 互联网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前景 5.3 环境与社会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5.4 融资模式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2.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报告3.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材料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银行信贷政策与措施:指国家和各级出台的针对银行信贷业务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2.股权融资政策与措施:指国家和各级出台的针对股权融资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以支持中小企业获得资本金。

3.债券融资政策与措施:指国家和各级出台的针对债券融资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以提供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种融资渠道。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为了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但相对于大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够稳定,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担保品,这使得它们在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得金融机构对它们的融资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从而限制了它们的融资渠道。

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1.金融机构风险厌恶: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较为不稳定,金融机构对其融资风险的厌恶心理导致它们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有所保守。

2.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准确了解它们的真实状况,进而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3.法律环境不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也存在问题,这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三、改善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1.加强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减少融资难度。

同时,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体系,通过信用贷款等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各类资讯和市场情报,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息了解,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辅导和培训,提高其管理和融资能力。

3.健全法律环境: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保障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股权和债券融资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四、国内外相关经验与启示1.国内: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贷款贴息政策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就业的促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1.信用风险: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时间短,信用记录不完善,导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申请持谨慎态度,增加了融资的困难。

2.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信息披露的不足导致了银行和投资者对其了解不深,从而无法准确评估风险和收益。

3.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相对较弱,占用大量资金的固定资产无法充分利用,同时,流动资金也不足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需求,进而导致融资困难。

4.法律环境:现行法律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够,保护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方法1.银行信贷支持: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和灵活的还款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融资压力。

2.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大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业务规模,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3.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独立的中小企业融资仲裁机构,加大对融资欺诈的处罚力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安全感和可信度。

4.培育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

5.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国内外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主要从政策支持、银行信贷、股权融资等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简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对其中的困境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信用风险较高,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这些融资途径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具有较高的门槛和成本。

此外,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包括:1.银行贷款难:由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高,银行对其贷款审批相对严格,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大。

2.股权融资限制: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较高,且中小企业股权转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

3.债券市场发展不完善: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债券发行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深层次原因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金融体系问题和中小企业自身问题。

金融体系问题1.金融机构风控能力不足:现有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相对不足,导致银行贷款难度增大。

2.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中国资本市场主要以大型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导致中小企业在股权融资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1.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不规范,缺乏透明度,导致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降低,融资难度增大。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经营管理水平有限: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自身实力。

1.对于金融体系问题,应完善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1)(1)现代信贷配给理论 (1)(2)关系型银行与企业的贷款问题 (2)2国内研究现状 (3)参考文献 (4)1国外研究现状(1)现代信贷配给理论根据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论文中的观点,我们将其关于大资本资产融合的相关内容作为理论基础,进行中小规模公司的财政融合的研究。

我们假定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论文中提出的假设成立,忽略现实因素的参差不齐,那么可以得出公司的存在价值大小是不会影响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融资,反之亦然。

不过,文章中所提出的假设太强,在现实中难以忽略很多因素,同时无法有效地证明理论的有效性。

因此,在这之后,有许多的研究者弱化了假设前提,进行更有效的分析。

延森和梅克林将更多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内,他们加入了债权发放者与债权所有者以及公司的经营工作者与所有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除了企业中的代理的成本观点。

这对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有着很大的帮助。

迈尔斯在他们的肩膀上,加入了统计学的数据支撑,进行了更系统的归纳总结。

他提出,为了公司能够更好地成长,选择恰当的手段进行资金上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在选择手段时,一般总是会优先从内部出发,利用资金市场化,债权化的手段,获得大量资金,这样的手段,被命名为啄食。

紧接着,迈尔斯和梅吉拉夫从另一个方面进行分析,他们选择研究经营人与投资者的信息差。

伯杰与德尔就其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工作,他们在论文中指出,虽然说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要是能获得资金支持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往往不能得到投资人的信任,因此,公司只能选择债券等方式,在公司有了足够的资产,运营了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公司会拥有很好的信任和支持,所以会从金融企业方面得到资助,慢慢的,银行和更多机构会伸出橄榄枝,到了最后可以通过股票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收入。

其实信息差距很大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银行方面仅仅只能从公司的公开数据对公司进行分析考察的工作,公司可能内部存在某些问题或是和客户方面存在了某些因素都是难以发现到的,这样就使得银行很难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借贷工作,而公司方面显而易见地拥有着更多的信息资源。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研究历史”的回顾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快速增长在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当局的足够重视,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个部门在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发放以及发展票据融资等问题上出台了一些辅助性的促进政策,收效甚微。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虽然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像东南亚各国那样的冲击,但在出口以及投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负面效应,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直接对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了事关中国经济全局的一个焦点,从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也就成为中国政府当局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

国外学者曾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表了一些著名论著。

1998年斯特拉罕和韦斯顿提出,金融机构如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998年伯杰和尤德尔提出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是中小企业显著的特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何种方式融资效率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曹凤岐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1)中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吴敬琏在《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1999)中指出,在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应该努力为开放二板市场准备条件。

二、“研究现状”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有以下特点:内源融资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主体,利益主体不明晰,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由于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在利润分配上更加倾向于短期化,缺乏长期经营思想。

而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条件苛刻,具体表现在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门槛高。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500字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500字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1)(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2)1.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背景研究 (2)2.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研究 (3)3.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风险研究 (3)4.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4)(三)简要总结、参考文献 (5)(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1978年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实行后,我国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制度完善的背景下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力量之一。

回顾其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在融资过程中也遇到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成为了较大的不利因素。

关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在以往就有不少的研究,比如Weiss(2017)发表文章指出,从企业融资的角度分析,银企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融资困难的原因所在,容易出现逆向选择的情况。

张捷和王霄(2003)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会将“企业规模”这一因素作为重要的审核指标,因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更可能选择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融资。

Marzarasaria & Francesco(2012)认为区域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信贷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对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可能性之间关联性并不强,相对于信息完全公开透明的企业来说,信息不透明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多家银行贷款支持。

我国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的理论与实践中多涉及到的是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这一范畴也同时将微型企业包含在内。

于洋(2013)认为,按照当前的中小企业类别划分,中型企业的情况总体来讲是比较好的,不需要很大的金融支持;而与之相反,小型企业却成为了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特别是实力最小的企业,迫切需要得到金融支持。

李文启(2014)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以间接性的融资方式为主,所能采用的融资渠道不仅单一,而且也不完全顺通。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资金短缺和市场准入门槛高等困难,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综述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文献,以期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融资难问题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即难以获取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融资难首先表现为中小企业常常遭遇银行贷款的困境。

有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审批方面往往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评估和严格的抵押要求,这使得他们很难通过传统的贷款方式获取到资金。

此外,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缺乏可供银行评估的有效指标,也使得他们在融资时受到了限制。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首先,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

其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创业板市场。

此外,加大中小企业金融创新力度,推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担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担保制度的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担保模式往往依赖于抵押担保和信用担保,但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

一方面,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物,难以满足担保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信贷评估不够科学和准确,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接受度较低。

为此,一些学者呼吁加强担保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他们认为,对中小企业担保制度应该注重多元化和定制化,采用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政府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来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度和可行性。

三、政策支持措施为解决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

首先,国家通过多个政策文件明确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将这一领域纳入了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综述【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比较、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的探讨和解决方案的对策制定,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文章对未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建议,旨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情况、原因分析、影响因素、融资路径、对策、发展趋势、环境改善、建议。

1. 引言1.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用状况和市场地位相对较弱,相较于大型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的支持。

银行更倾向于向有稳定现金流和可靠抵押的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而对中小企业则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和不确定性。

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上存在着短期和中长期融资需求的不匹配。

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经营性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不稳定等问题,而银行更注重企业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

金融市场不完善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和服务、资本市场不发达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亟需深入分析和探讨,以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1.2 问题意义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发展和壮大。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利于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由于融资难,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升级、产品研发等方面受限,无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近几年来,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文献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方面融资是资金融通的简称,是资金从剩余(超前储蓄)部门流向不足(超前投资)部门——购买力转移——的现象。

企业融资,即企业从各种渠道融入资金,实质上是资金优化配置的过程,包括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

1、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

企业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使用资金的代价,即指企业为获得各种渠道的资金所必须支付的价格,也是企业为资金供给者支付的资金报酬率。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等同于企业在具备承受一定风险的能力时,寻求投入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结构。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2、企业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

企业的融资结构,又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即资产负债表右边各组成部分的构成。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戴兰德于1952年提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下列三种方法建立的,即净收入法、净营运收入法与传统法,这是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是由Franco Modigliani与Merton Miller于1958年所创立,即著名的MM理论。

后来的学者对MM理论的假设条件不断发展完善,引进了诸如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控制权理论。

张维迎认为,“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该企业所在经济的制度环境,二是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三是该企业自身的特点”。

3、金融制度方面的理论——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论。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领域中,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不是唯一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机制会促进被抑制的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金融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那么它就会阻碍与破坏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学年论文题目: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姓名:朱玉梅学号:js1002446专业:财务管理班级:10金审财管4班指导教师:钟宜彬职称:讲师二0一三年八月三十日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的文献综述js100244610财管4班朱玉梅【摘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处在一个非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其融资难问题较之其他国家或地区更为复杂和具有其特殊性。

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展开了研究,本文梳理了其中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融资环境引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而实体经济中最受冲击的正是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千万户,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白钦先、薛誉华认为,转轨时期,具有比较优势、差异性和多样化的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并适应要素享赋特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追求规模经济和实施赶超战略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最为人们所垢病。

同时高正平指出,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发现53.8%的企业选择资金不足为企业发展最不利的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为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乃至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边红霞(2008)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直接融资渠道受阻严重;内源式融资是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非正式金融是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渠道。

李玉海(2006)经研究也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表现为:中小企业在融资中过分地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过于偏重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忽视其他的债务融资方式。

李志骥、封俊国(2006)等人通过对衡水市10县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县域中小企业以外源融资为主,占信贷总量的68.7%,内源融资占26.5%,是融资的重要来源。

另外,多数研究表明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整体支持力度不够也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原因(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Shape(1990)认为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自身信息透明度低,缺乏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品,很难获得外源融资支持。

何德旭(1999)等众多学者认为中小企业作为信贷融资一方当事人,存在诸多缺陷,如: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企业内源融资源头不畅;中小企业大多不甚规范,经营管理随意性很大,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预期不明、评价不高、信用评级普遍偏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适当的其它资产,同时抵押程序烦琐、各种费用较高,从而使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银行的要求;中小企业往往出于生存和竞争考虑具有强烈隐瞒信息的偏好,从而使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

张松平(1998)等人分析了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绝大部分是因为自身条件不完善,导致银行惜贷行为的发生。

(二)银行贷款经营和管理体制的缺陷李光(2001)通过研究金融体制,认为银行惜贷的原因如下: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加大了对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的考察,并要求抵押和担保;商业银行在经营方向上“抓大放小”。

这些因素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同时目前各行对贷款普遍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导致调查人员过于谨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刘国光(2008)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认为,银行是为了满足银行自身利益生存发展方面的需要才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高正平(2001)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表现最为严重的就是占市场主体的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普遍有所有制歧视。

张捷,王霄(2003)通过构建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从解决银行信贷配给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普遍现象。

张杰(1999)从中国成功的渐进改革角度考察了所有制歧视的金融制度基础,认为中国渐进改革的成功,国有银行起着很重要的稳定作用,因此,当国有银行给国有企业提供融资,并最终形成呆坏帐时,国有银行并不用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

相反,当国有银行给非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时有制歧视的形成,中小企业难以从国有银行获得金融支持。

(三)政府和社会融资环境的影响李玉海(2006)认为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该是积极干预的,而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许多方面还做得不够,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的不合理、行为的不规范和效率的低下。

边红霞(2008)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政策歧视,由于国家限制金融创新,难以催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而且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的信用担保基金过少。

同时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企业性质或规模的歧视。

这与刘旭、孙风芹(2005)等人的结论一致。

张松平、王翠霞(2008)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揭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困境在于,其特定信息结构所对应的边际信誉成本高于大企业,而银企双方单方面都难以突破这一内生的制度性约束。

杨炜、谢利峰(2007)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发现,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在客观上缺乏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高正平(2001)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具体表现在市场准入壁垒、税赋环境、商业票据融资、信用和法律等几个方面。

李娟(2006)等认为由于中小企业规模限制以及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虽然政府直接或间接对中小企业进行着政策性扶持,但目前的扶持体系还存在着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

Stiglitz and Weiss(1981)建立了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证明了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导致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使银行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

Berger and Udell(1998)和张彦军等(2003)也都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约束的主要原因。

(四)体制性障碍周兆生(2003)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质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制度上的原因,认为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及债务合约的特点难以克服利率与风险交替上升的恶性循环,使得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不适合银行,也不适合贷款。

马方方(2001)指出从本质上看,中小个业融资的困境就是一种金融制度运行的困境。

李玉海(2006)认为虽然我国很多省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是由于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担保体系不健全,运作管理方式上存在缺陷,导致担保公司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保驾护航。

李娟(2006)等认为我国包括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估机构等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缓慢,缺乏权威性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银行根据自行建立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在这个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中,经营规模这样的中小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却被赋予很高的权重,这使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难获得银行支持。

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研究(一)发展中小银行Berger和Udell(2002)将贷款技术分为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用评分型贷款、关系型贷款。

从关系融资的角度对关系型贷款进行了分析,从银行的角度,将信息披露规范易于量化和传递的大企业的信息称为硬信息,而将那些信不规范的中小企业的模糊信息称为软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系型融资假说,关系型借贷所涉及的信息主要是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因而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大银行来说,其传递成本过高;而如果把决策权配置给地方分支机构,又会在银行内部产生代理问题。

所以,中小金融机构在发放这种关系型贷款上就比大银行具有成本优势。

李扬和杨思群(2001)认为如果某些银行有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这些银行就能更多地向中小企业贷款。

在现实中地方中小银行就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可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认为,这一优势在长期互动理论和共同监督理论中得到了较好解释。

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优势来自于双方所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王性玉、张廷芳(2003)认为应开放对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和发展,放松利率管制,允许中小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确定相应的贷款利率,使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之间有一个风险和收益的比较选择空间。

Jaffee and Russell(1976)认为,银行应选择某种竞争性的利率水平,才有益于各类企业的贷款。

Berger,Miller,Petersen等(2002)发现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善于处理“软信息”并据此发放贷款,即传统的“小银行优势”论。

Petersen and Rajan(2002)发现大银行更能满足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从而能实现客户关系的长期化。

Stein(2002)认为大银行可以通过分支机构的信贷员来获取当地企业的“软”信息和对企业实施近距离监控。

Augusto de la Torre,Sergio L.Schmukler等(2010)对传统的“小银行优势”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大银行已经将小企业作为业务发展战略计划中的关键一步,都将发展与小企业间的客户关系摆上了重要议程。

林毅夫(2001)认为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

张捷(2002)对银行组织结构与融资功能进行研究后指出,建立一个以民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霍成龙(2007)认为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融资是势在必行的选择,只有建立大银行与小企业健的关系型融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资双赢。

邓超,胡威等(2010)基于关系型贷款对大银行和小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大银行和小企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关系型贷款。

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晓红教授提出了建立完备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立专门的中小银行,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加强银行方面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金融优惠政策,发展风险投资,利用和创建创业板市场等方法,为解决我国目前正要进行企业改革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