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docx
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论述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土地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1.如何理解土地资源资产性?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作为纯粹自然资源的上地一旦被国家社会和个人占有,而成为排他性的财产时,上地所有权(或产权)就具有了经济和法制的意义,使上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和特性功能。
所谓丄地资源是指上地是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来源,它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
上地资产由于英取得是按成本计价的, 即在取得上地时须从实际成本支付货币汁价,故在现代产权条件下上地资产应是资本物的体现,上地资源和资产所有权及其使用权的转移应该是有偿的,并应在经济核算上把上地作为资金占用来反映。
2.土地与国土概念的区别?土地有狭义、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丄地指的是平而土地(含陆面、水而):广义的上地指立体上地(含土地的内层、底层,分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国上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及其上面的领空,包括了地表的上壤、砂石和流水,地下的岩石圈,地上的生物圈和大气圈,还包括经人类劳动而建设的一些永久性建筑物,它基本上是自然综合体加上人工的产物。
国土较土地而言包括的范围更广,而且跟国家的主权相关。
3.根据土地的特性与功能,人类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土地更为合适?如何反思现有的上地经济活动?针对丄地自然区位的固泄性和区域,采取分社区设垃上地市场和产品市场,发展交通设施, 缩短产地与市场距离,以利沟通社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实行上地产权交易,搞活上地流通,发冇市场经济:针对上地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分异性特性,实行上地区划与规划管理和上地用途分区管制,以保障城乡各类用地的有序利用,用得其所。
4.如何理解上地问题的内涵?学习后你对土地的内涵认识有何变化?上地问题的内涵可从人地关系分为两类:一是,人与上地的直接关系,即上地利用问题或上地生产问题,这是上地问题的主体。
二是,人与上地的间接问题即在土地利用和上地生产过程中所衍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可称为土地分配问题或上地制度问题、上地社会问题。
word版,《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一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说: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应3、土地的经济供应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连续发展16、土地可连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20、产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酬劳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转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转体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由)1、土地的自然供应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应则主假如针对土地详细的不一样用途而言的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2、土地市场是依赖以土地的供求体制为中心的市场体制的作用来运转的土地价钱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应与需求来决定的3、土地规模经济的根源包含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面规模经济外面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许整个地区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添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添利润减少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目的大小《土地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经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花费来获取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别人使用四、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征的是:()A、功能的永远性B、供应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别性D、利用结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A、土地贮备制度B、土地交易允许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应的基本因素的是:()A、天气条件B、拥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据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据有量5、初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地点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钱的特色的是:()A、土地价钱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钱不是土地的权益价钱C、土地价钱奉上升趋向D、土地价钱拥有激烈的地区性7、在我国能够抵押的房地产有:()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取的期房所有权8、评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种方法中属于动向剖析方法的是:()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利润增添率法D、投财产品增添率法9、对于"土地酬劳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改动因素的酬劳变化规律"B、"土地酬劳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酬劳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围与生产关系没关D、"土地酬劳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正确组合和投入量供应了理论依照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当经营规模的特色的是:(A、地区性B、独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征的有:()A、土地功能的永远性B、土地供应的稀缺性C、土地酬劳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别性E、土地利用方向更改的困难性2、以下对于区位理论的各样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经济本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是经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互相关系的剖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公司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件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阐述了城镇居民点的构造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构造理论是波及到农业、工业、第三家产、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对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散布及其在空间中的互相关系的学说3、成立土地市场的必需条件有:()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清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需的土地法规E、地区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依照的基根源则包含:()A、先检查、评论、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当的耕地面积相联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兼备安排用地比率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联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以下对于土地酬劳变化阶段的定量剖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APP(均匀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沿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老是订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酬劳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老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钱评估应依照的原则有:()A、公正原则B、利润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利润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公司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纳的土地财产处理方式包含:()A、出让 B、保存行政划拨 C、作价入股D、受权经营E、租借8、以下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特征的各样说法正确的有:()A、地点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门路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拥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以下对于耕地总量动向均衡的各样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目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向均衡拥有长久性C、耕地总量动向均衡拥有地区性D、耕地总量动向均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向均衡是指一准期间耕地的质量和数目的总和不变10、以下对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样说法正确的有:()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全部公司、公司、其余组织和个人都能够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依据不一样行业和经营项目的本质需要确立如综适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能够采纳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好采纳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种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应的影响因素3、为何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转体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门路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7、简述城集市聚经济及其表现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9、土地产权的权能构造是如何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阐述题1、为何要重申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美现行乡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钱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钱的?4、阐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根源及原由5、请以你熟习的城市为例说说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说说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美?《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照答案一、名词解说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必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隶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就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自然供应: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应或本质供应是指地球供应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目这个数目包含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将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3、土地的经济供应:土地的经济供应是指在土地自然供应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此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样用途的土地的供应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计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样生产和花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取的、并最后归土地所有者据有的超额利润其根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钱与社会生产价钱的差额6、绝对地租:不论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一定缴纳的地租其根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钱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建的节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据有的部分8、地价:为购置土地而支付的用钱币表示的互换价值是土地将来地租的资本化9、土地利用:人类经过与土地联合获取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沟通、变换过程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添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升土地利润的经营方式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纳田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应土地生产因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13、土地利用计划:对将来一准期间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顿、保护进行综合均衡做出兼备安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14、土地计划利用:采纳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将来一准期间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是经过拟订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15、可连续发展:是成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解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主旨是既能相对知足今世人的需要又不可以对后辈人的发展造成危害16、土地可连续利用:既指知足今世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又不伤害后辈人利用土地资源知足其自己需求的能力同时也不伤害今世人及后辈人生计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余利益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必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用于农业生产的所有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奉养的人口数目1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必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即人们在必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据有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中心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好权益包含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借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遇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益能够细分为据有权、使用权、利润权、处罚权等权能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必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获得利润的权益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表现形式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必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含销售、互换和赠与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取的、被最后土地所有者据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不论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一定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根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钱与社会生产价钱的差额产生的原由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根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钱的差额;形成原由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均匀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土地酬劳和土地肥力土地酬劳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照关系也就是在必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必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取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伏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3.土地市场运转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转体制土地市场运转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构造在不一样模式下土地按不一样形式交易土地市场运转体制是指促进土地权属及其利润按必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此中心是土地的供求体制和价钱决定体制土地市场的运转体制储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并由其决定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地点(距市场远近)的差别带来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二者本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价钱与社会生产价钱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变而成的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从一准期间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由)1、土地的自然供应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应则主假如针对土地详细的不一样用途而言的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关系错误二者是有关系的土地自然供应是土地经济供应的基础土地经济供应只好在自然供应的范围内改动2、土地市场是依赖以土地的供求体制为中心的市场体制的作用来运转的土地价钱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应与需求来决定的正确在某一土地市场当土地价钱连续上升土地供应量增添需求减少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土地价钱就会降落;当土地价钱连续降落土地需求增添供应减少出现欠缺土地价钱就会上升3、土地规模经济的根源包含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面规模经济外面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许整个地区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添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添利润减少错误外面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许整个地区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添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获取的经济利润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目的大小错误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同样的观点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目的大小尔后者则主假如侧重对土地的使用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途于酬劳递加的阶段起码应当处于酬劳不变的阶段以获取最正确的土地规模效益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经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花费来获取最大利润错误农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是经过合理布局提升区位地租和经营利润不一样的区位其土地利用种类和集约化程度也不一样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却不是独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经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剖析来追求工业最优区位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取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别人使用错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其实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必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其出让的主体只好是国家;尔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含销售、互换与赠与其转让主体无穷制四、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征的是:( A )A、功能的永远性B、供应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别性D、利用结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C )A、土地贮备制度B、土地交易允许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应的基本因素的是:( D )A、天气条件B、拥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B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据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据有量5、初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地点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钱的特色的是:( B )A、土地价钱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钱不是土地的权益价钱C、土地价钱奉上升趋向D、土地价钱拥有激烈的地区性7、在我国能够抵押的房地产有:( D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取的期房所有权8、评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种方法中属于动向剖析方法的是:( A )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利润增添率法D、投财产品增添率法9、对于"土地酬劳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B)"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改动因素的酬劳变化规律"B、"土地酬劳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酬劳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围与生产关系没关D、"土地酬劳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正确组合和投入量供应了理论依照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当经营规模的特色的是:(B )A、地区性B、独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征的有:(ABD)A、土地功能的永远性B、土地供应的稀缺性C、土地酬劳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别性E、土地利用方向更改的困难性2、以下对于区位理论的各样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A、从经济本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是经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互相关系的剖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公司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件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阐述了城镇居民点的构造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构造理论是波及到农业、工业、第三家产、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对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散布及其在空间中的互相关系的学说3、成立土地市场的必需条件有:(ABCDE)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清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需的土地法例E、地区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依照的基根源则包含:(ABCD)A、先检查、评论、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当的耕地面积相联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兼备安排用地比率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联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以下对于土地酬劳变化阶段的定量剖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A、当APP(均匀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沿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老是订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酬劳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老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钱评估应依照的原则有:(ACDE)A、公正原则B、利润最大化原则C、代替原则D、预期利润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公司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纳的土地财产处理方式包含:(ABCDE)A、出让B、保存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受权经营E、租借8、以下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特征的各样说法正确的有:(ABD)A、地点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门路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拥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以下对于耕地总量动向均衡的各样说法中正确的有:(BCD)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目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向均衡拥有长久性C、耕地总量动向均衡拥有地区性D、耕地总量动向均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向均衡是指一准期间耕地的质量和数目的总和不变10、以下对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样说法正确的有:(BDE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全部公司、公司、其余组织和个人都能够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依据不一样行业和经营项目的本质需要确立如综适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能够采纳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好采纳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种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计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计场所需要土地供应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乞降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添自然就要求增添食品从而要求增添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样设备用地也会大批增添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停增添的而土地总量却在向来在减少所以我们要提升土地利用率2、简述土地经济供应的影响因素。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
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一)第一章导论名词解释1、土地: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国土: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填空题1、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2、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永久性)。
3、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自然差异性是(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基础。
6、(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是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
7、土地的基本功能有(承载功能)、(生产功能)、(资源功能)。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定意义上比喻了土地对于人类的(承载)功能。
9、(土地供给的稀缺性)要求人们集约地利用土地。
10、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11、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12、按照生茶能力,可以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13、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
14、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15、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以国土发[2001年255号文]印发了新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
一级(3个)、二级(15个)、三级(71个)。
16、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17、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产流转)。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土地经济学练习题2及答案
一、单选题Is市场法估算土地价格时,依据的原理是:( )。
A生产费用价值论B.替代原理C.土地的永续性D.预期原理正确答案:B2、下列不属于标定地价作用的是( )A.是国家核定土地增值税和税制改革的依据B.是企业清产核资和股份制改造中确定土地资产的依据C.是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时确定土地出让金的依据D.是政府确定农用地基准地价的依据正确答案:D3、农用地基准地价是指依据农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条件评估的农用地不同级别、不同地类的( )A.最高价格B.最低价格C.平均价格D.交易价格正确答案:C4、()是指由于市场失灵,没能将土地利用中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非市场价值纳入成本效益决策,低估土地价值而造成的过多的农地占用损失。
A过度性损失IB.代价性损失C.农业损失D.过度性损失Il正确答案:A5、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来看,为了实现土地资源非农开发利用总收益的最大化,必须使得每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边际净收益现值()oA.递减B.为正C相等D.递增正确答案:C6、()是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的数量。
A.总产量B.平均产量C.单位产量D.边际产量正确答案:D7、集约经营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A.劳动B.管理C.资金D.变量投入正确答案:D8、中国农地流转最初是民间自发的,最早出现于()中后期。
A.20世纪9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60年代正确答案:C9、根据王小鲁等人的研究,城市规模超过()万人口之后,规模净效益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递减。
A.200B.400C.100D.300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是现阶段减少土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的重要途径。
A.促进经济增长B.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C.重视农地资源生态价值D.完善土地市场的配置机制正确答案:B、D2、阿朗索地租模型的前提有哪些?()A.土地可以自由买卖B.土地不可以自由买卖C.不同地点的土地质量相同D.均质地表正确答案:A、C、D3、根据评价目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划分为()oA.潜力评价B.现状评价C.经济评价D.适宜性评价正确答案:A、B4、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控手段包括()o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文化手段正确答案:A、B、C5、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oA.唯一性B.地区性C.层次性D.适应性正确答案:B、C、D6、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方法包括:()oA直观评估法B.分组比较法C.综合评价法D.生产函数分析法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Is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土地管理学(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答案
《土地管理学(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权人依法()土地的权利。
A. 管理B.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C. 配置正确答案:B2.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A. 农村集体使用权的流转B. 农村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C. 农村集体收益权的流转正确答案:A3. 土地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A. 当前B. 未来C. 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正确答案:C4. 地籍管理是为建立地籍,设置地籍和地籍图,需要收集、记载、定期更新地籍信息,而开展的()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A. 基准地价测算B. 土地分等定级C. 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正确答案:C5. 市埸比较法确定地价是以()与待评估的土地加以对照,从而求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
A. 城镇土地B. 优质土地C. 条件类似的原土地买卖(或租赁)实例正确答案:C6. 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是指带有全局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特点的土地管理目标。
具体地讲是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A. 生态、经济、社会B. 生产和管理C. 投入和产出正确答案:A7. 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和图表资料,系统地对()等进行记载、整理、研究和分析,为国家提供土地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的一项土地管理措施。
A. 土地类型、数量与质量B. 土地的数量和质量C. 土地的面积、质量、权属、利用类型正确答案:C8. 土地是()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A. 地表至岩石之间B. 大气至岩石之间C. 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正确答案:C9. 土地价格是()地租。
它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地租的购买价格。
A. 资本化了的B. 计算出的C. 每年的正确答案:A10. 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取()的方式.A. 申请、协商和会议决定B. 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拍卖C. 科学决策、民主商榷和行政干预正确答案:B11. 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所进行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完整word版,《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土地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论述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15、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16、土地可持续利用:既指满足当代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同时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它利益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在不同模式下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并由其决定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者实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错误两者是有关系的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正确在某一土地市场当土地价格持续上升土地供给量增加需求减少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土地价格就会下降;当土地价格持续下降土地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出现短缺土地价格就会上升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错误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收益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错误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量的大小而后者则主要是偏重对土地的使用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以获得最佳的土地规模效益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错误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不同的区位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错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其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与赠与其转让主体无限制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 )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C )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D )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B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 )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B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D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 )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B )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BD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 )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BCDE )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CDE )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BCDE )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BD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BDE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市场配置无能为力;(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这就是市场机制。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简答题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简答题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
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
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
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市场配置无能为力;(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
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这就是市场机制。
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
同时,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在这种市场中,政府不做任何干预。
(2)所谓计划机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通过各种计划方式,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进行规范、调节和控制。
这种机制以国家的宏观目标为依据,从而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但缺乏市场机制所有的灵敏性。
在市场中,计划机制主要是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1)农业土地的集约利用①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②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③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④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2)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土地经济学练习题1及答案
一、单选题Is以下哪部著作的诞生标志着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城市土地经济学》B.《土地经济学通论》C.《国土经济研究》D.《土地经济学原理》正确答案:D2、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oA自然-历史综合体B.自然-地理综合体C自然-政治综合体D.自然-经济综合体正确答案:D3、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
A.选择行为B.生产行为C.消费行为D.协调行为正确答案:A4、英国古典学派的创始人()最先阐明了人口与财富的内在关系。
A.威廉•配第B.佛朗索瓦•魁奈C.亚当斯密D.大卫・李嘉图正确答案:A5、城市土地使用权市场分为几级?()A.三级B一级C二级D.四级正确答案:A6、土地供给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其中自然供给()、经济供给()。
A.无弹性、有弹性B.无弹性、无弹性C.有弹性、无弹性D.有弹性、有弹性正确答案:A7、()是在短时间内因是用固定资本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A.垄断地租B.宁适地租C.绝对地租D.准地租正确答案:D8、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
A.劳动价值论B.劳动生产率C土地报酬规律D.土地私有制正确答案:A9、()的名作《佃农理论》集中体现了新佃农理论的主旨。
A.张五常B.马歇尔C克拉克D.萨缪尔森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土地具有三个层面的特性分别是:自然特性、()和()。
A经济特性B.人文社会特性C.资源特性D.资产特性正确答案:A、B2、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因素和范围很广,可以归纳为()oA.管理水平B.土地生产潜力C.人口需求水平D.生产技术正确答案:B、C3、人地关系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以下哪些选项。
()A.中间层次B.基本层次C.f⅝级层次D.综合层次正确答案:A、B、D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城市土地三级市场的土地交易方式。
土地经济学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C5、B6、C7、C8、D9、B 10、D 11、A 12、D 13、C 14、A 15、A 16、D 17、C 18、C 19、C 20、A 21、C 22、C 23、C 24、C 25、B 26、B 27、A 28、C 29、D 30、D 31、D 32、C 33、C 34、C 35、C 36、A 37、B 38、B 39、B 40、C 41、D 42、D 43、B 44、C 45、B 46、B 47、A 48、C 49、B 50、C 51、C 52、C 53、D 54、D 55、C 56、D 57、A 58、C 59、C 60、C 61、C 62、C 63、D 64、D 65、B 66、C 67、B 68、C 69、D 70、B 71、A 72、D 73、A 74、D 75、D 76、B 77、D 78、C 79、B 80、D 81、B 82、C 83、A 84、B 85、D 86、C 87、A 88、B 89、C 90、D 91、D 92、A 93、D94、B 95、A 96、A 97、D 98、B 99、C 100、A 101、B 102、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D3、ABCD4、ABCDE5、ACD6、ABCDE7、ACD8、ABDE 9、ABCDE 10、ABCD 11、BC 12、ABCDE 13、ABCD 14、ABCD15、ABCDE 16、ABDE 17、BC 18、AB 19、ABCD 20、ABC 21、ABCD22、ABCD 23、ABC 24、ABE 25、ABCDE 26、ABCDE 27、CD28、ABCDE 29、BC 30、ABCDE 31、AE 32、ACD 33、ACD 34、ABCD35、ABCDE 36、AE 37、BCD 38、AE 39、AB 40、CD 41、CD42、ABCDE 43、CD 44、ABCDE 45、ABC 46、ABCDE 47、ABCDE 48、ABCDE49、ABC 50、AB 51、ABCD 52、AB 53、ABCDE 54、ABE 55、ABCDE56、ABC 57、ACE 58、ABDE 59、ABCE 60、ABCDE 61、AC62、AB 63、ABC 64、BDE 65、BCD 66、ABCDE 67、ABCDE 68、ABCD69、ABCE 70、ABCDE 71、ABCDE 72、ABCDE 73、ABCDE 74、ABCDE 75、ABCDE 76、ABC 77、ABCDE 78、ABCD 79、ACE 80、BD 81、ABCDE82、ABC83、ABC 84、ABDE 85、ABCDE 86、ABCDE 87、ABCDE 88、ABCDE 89、ABC90、ABCDE 91、DE 92、BD 93、ABCDE 94、ABC 95、ABCE三、填空题1、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2、自然特性3、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4、自然特性、经济特性5、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6、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功能7、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8、粘土、壤土、沙土9、私有的、国有的、集体所有的10、耕地、园地、林地、草地11、厂矿用地、交通用地12、休息用地、自然保护区、军事用地、未开发用地13、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土地权属转移及收入分配14、生产力组织、生产关系调节15、人与土地、人与人16、威廉·配第17、大卫·李嘉图18、自然供给19、自然供给、经济供给20、社会关系、自然关系21、农业用地需求、非农业用地需求22、人口、土地生产率、国民经济状况23、经济目标、生态系统目标、生态环境目标24、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25、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单位投资收入增长率、投资收益增长率、投资回收期26、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27、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28、商品量、商品率、销售额29、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纯收益30、劳均年产量、劳均年产值、劳均年净产值、劳均年纯收入31、土地肥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32、直观评估法、分组比较法、综合评价法、生产函数分析法33、种植业专业户、家庭农场、联户农场、集体农场34、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35、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36、有限性37、竞争性38、位置固定性、质量差异性39、稀缺性40、土地计划利用41、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管理制度42、经济制度、法权制度43、土地经济制度44、土地法权制度45、土地经济制度46、土地法权制度47、土地所有制48、土地所有制49、土地所有权50、土地所有权51、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52、社会生产方式53、公有制、私有制54、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55、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56、土地所有权证书57、让渡、转移58、土地改革59、土地使用权60、土地使用权61、土地使用制62、土地使用制63、“两权”合一、“两权”分离64、有偿使用制、无偿使用制65、土地租佃契约66、土地67、生产资料、生活资料68、权属管理、利用管理69、所有权、使用权70、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垂直统一管理模式71、有限期、无限期72、国家73、集体74、5.6%94.4%75、行政划拨76、不是77、国家土地管理局78、建设部79、契约地租80、经济地租81、垄断价格82、客观83、真正的地租,土地投资的折旧,土地投资的利息84、收益还原法85、已经定价成交的土地四、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土地经济学答案
《土地经济学》答案一、名词解释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1、土地: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经济综合体。
成果,是一个自然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2、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投入劳动进行开: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3、土地的经济供给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4、土地需求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级差地租:5 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绝对地租:6 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7、地租::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8、地价这一过程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9土地利用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0、土地集约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11、土地的规模利用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是反映土地生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12、土地的利用规模: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土地利用计划13 衡,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土地计划利用14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
土地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1.如何理解土地资源资产性?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作为纯粹自然资源的土地一旦被国家社会和个人占有,而成为排他性的财产时,土地所有权(或产权)就具有了经济和法制的意义,使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和特性功能。
所谓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是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来源,它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
土地资产由于其取得是按成本计价的,即在取得土地时须从实际成本支付货币计价,故在现代产权条件下土地资产应是资本物的体现,土地资源和资产所有权及其使用权的转移应该是有偿的,并应在经济核算上把土地作为资金占用来反映。
2.土地与国土概念的区别?土地有狭义、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土地指的是平面土地(含陆面、水面);广义的土地指立体土地(含土地的内层、底层,分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及其上面的领空,包括了地表的土壤、砂石和流水,地下的岩石圈,地上的生物圈和大气圈,还包括经人类劳动而建设的一些永久性建筑物,它基本上是自然综合体加上人工的产物。
国土较土地而言包括的范围更广,而且跟国家的主权相关。
3.根据土地的特性与功能,人类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土地更为合适?如何反思现有的土地经济活动?针对土地自然区位的固定性和区域,采取分社区设置土地市场和产品市场,发展交通设施,缩短产地与市场距离,以利沟通社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实行土地产权交易,搞活土地流通,发育市场经济;针对土地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分异性特性,实行土地区划与规划管理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以保障城乡各类用地的有序利用,用得其所。
4.如何理解土地问题的内涵?学习后你对土地的内涵认识有何变化?土地问题的内涵可从人地关系分为两类:一是,人与土地的直接关系,即土地利用问题或土地生产问题,这是土地问题的主体。
二是,人与土地的间接问题即在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过程中所衍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可称为土地分配问题或土地制度问题、土地社会问题。
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土地经济学全部答案
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土地抵押权:是土地受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移转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的土地,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变卖,价款做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
行政划拨: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垄断地租:由于土地所有者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超额地租。
土地纯收益:土地总收益中减去土地的负担及利用土地的一切费用土地供给: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即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
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 , 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收益还原法: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
市场比较法:就是通过对具有替代关系的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 求得待估宗地价格。
土地租赁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通过契约将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转让给他人。
土地金融:是以土地抵押权为担保的、土地资金的筹集、融通等一切信用活动的总称。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地役权:为自己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承担地役权的土地称为供役地,利用地役权的土地称为需役地。
土地利用结构:在整个土地面积中,各类用地所占的比重。
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土地使用权出让: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 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篇一: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t>《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一)第一章导论名词解释1、土地: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一一经济综合体。
2、国土: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鴉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填空题1、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2、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永久性)。
3、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自然差异性是(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基础。
6、(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是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
7、土地的基本功能有(承载功能)、(生产功能)、(资源功能)。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定意义上比喻了土地对于人类的(承载)功能。
9、(土地供给的稀缺性)要求人们集约地利用土地。
10、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11、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12、按照生茶能力,可以分为(高产出)、(中产出)、(低产出)。
13、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
14、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15、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以国土发[2001年255号文]印发了新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
一级(3个)、二级(15个)、三级(71个)。
16、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17、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产流转)。
18、从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来看,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土地利用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19、土地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抽象思维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静态分析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微观分析于公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
21、 17世纪莫,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次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
多项选择题1. 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儿部分(ABCDE )0 A 、岩石B 、矿藏C 、土壤D 、水分E 、空气2. 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AD )o A 、自然特性B 、稀缺特性C 、使用特性D 、经济特性E 、历史特性3.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 ABCD )o A 、位置固定性B 、面积有限性C 、质量差异性D 、功能永久性E 、供给稀缺性4.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 ABCDE )oA 、供给的稀性性B 、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C 、 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E 、利用后果的社会性5. 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 ADE A 、承载功能B 、利用功能D 、 资源功能E 、非生物功能6. 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ABCDE A 、山地B 、高原C 、丘陵7. 按土地质地可以把土地划分为( ACD A 、粘土B 、黑土C 、壤土8. 按土地所有权形式可以把土地分为(ABE D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oC 、生育功能)。
D 、盆地E 、平原D 、沙土E 、红土A 、私有的 D 、公共所有的B 、国有的C 、外商独资的E 、集体所有的A 、农用土地B 、非农业生产用地C 、城乡居民点用地D 、水域10.农用土地包括( ABCDE 、特殊用地 )oA 、耕地B 、园地C 、林地11・非农业生产用地包括( ABCDE )oA 、建筑用地B 、厂矿用地 D 、商业用地E 、军事用地12. 水域具体包括( ABCD )。
A 、河流B 、湖泊C 、水库13. 土地中的特殊用地包括( BC )0A 、休息用地B 、自然保护区 D 、草地E 、水域 C 、交通用地D 、沟渠E 、堤坝C 、军事用地D 、未开发利用土地E 、建筑用地14.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CD )。
)o9.按现实经济用途和可能经济用途,土地资源可分为(ABD )o简答题1、 土地分类的标准有多种,不用的分类标准满足不同的分类需要,请阐述有哪儿类,分别 是什么?1) 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 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3) 按照生茶能力,可以分为高产田、屮产田、低产田。
4) 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
5) 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2、 土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注意,其特点有哪儿点?1) 国度和低于的差异性。
2) 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3) 土地经济学术研究H 益深化和细化。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概论 名词解释1、 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 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2、 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 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填空题1、 土地利用内涵丰富,主要有(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动态问题)。
2、 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期最终发挥的作用又可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
3、 从土地所提供的“产品”来划分(取得物质产品)和(取得服务)。
4、 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5、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自然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的第一因素。
6、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产出类指标有(产品的实物量);(总收入);(净收入); (利润)O7、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投入类的指标有(土地面积);(劳动力);(资金);(成本)。
8、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9、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动态分析法小有(贴现系数法);(复利系数法) 多选选A 、土地利用经济B 、土地制度 D 、土地收益分配E 、土地规划C 、土地权属转移15.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BODE A 、抽象思维法B 、系统分析法C 、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D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E 、微观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择题1、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包括(ABC )。
A、经济效益评价B、生态效益评价C、社会效益评价D、环境效益评价简答题1、请简述土地利用最基本的内容?(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2)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3)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三)土地利用规划(四)土地开发(五)土地保护2、请简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包括?①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粮、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②高产、稳产田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③大屮城市蔬菜生产基地;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⑤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3、请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1)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2)土地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3)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4)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制定土地方而的法律法规;5)制定土地利用规划;6)改革土地利用制度;7)政府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8)土地税收。
4、请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木原则?1)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2)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3)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4)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5)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第三章土地集约利用名词解释1、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2、土地集约利用度: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3、土地肥力: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的客观属性。
4、报酬:凡是一切在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或亨受统称为报酬。
5、转动力: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土地对人类给予的各种投入的承受能力和产11!能力。
填空题1、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
2、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劳动集约型)。
3、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到底应采用那种集约利用形式,是由投入要素的(比较成本)来决定的。
4、土地肥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工肥力)的变化。
5、报酬的三种形态:(实物形态的报酬)、(价值形态的报酬)、(价格形态的报酬)。
6、集约利用形式:(劳动集约型)和(资木集约型)。
7、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是(时代性)和(地域性)。
8、(实物性指标)和(价值型指标),二者的共同点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9、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有(人口密度)、(投资强度)、(容积率)。
简答题1、土地集约利用几点启示?1)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历史过程,而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季作物的生产过程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5)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品种,而品种不在“报酬递减”研究Z列2、请简述土地集约利用途径?(-)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三)正确地认识土地投入(四)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五)非农业用土地也要实行集约利用。
3、请简述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1)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2)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4)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4、怎样确定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度?1)耍看当时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的能力。
2)要看土地本身的费力,包括•土壤化学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地位置、交通条件等。
第四章土地分区利用名词解释1、区位地租: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是以差额。
填空题1、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出版了著作《独立国》。
2、1909年,(韦伯)的《论工业的区位》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
3、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了(屮心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