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大气运动专题(公开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清单
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热力环流及其应用 3.气候 (1)气温(影响因素,日较差、年较差,逆温) (2)气候的影响因素分析,特征描述 (3)气候与其它地理要素的联系(地形、水文、 农业) 4.天气系统(等温线、等压线图的判读)
一、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 气候条件。(6分)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 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 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 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 较高。
(2010•课标全国卷1)10.(36分)阅读图文 资料,完成下题。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大气运动专题
泽州一中
张凤琴
2017年3月
考纲与考向
1.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与逆温现象,热力 环流。)结合区域地里的农业、城市进行考查。 2.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性大气环流、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多以 区域气候要素分布图或气候要素等值线分布图为背景, 考查气温、降水、雾、霜、霾等地理事物的成因 3.天气系统。多借助等压线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 风向图、风带图等考查全球性大气环流和局部大气环 流的形成和影响。
答 案
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 南向北)递减(2分),单位距离气温差 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 (2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 角(2分)。 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 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 坡)增温(2分)。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 两侧(2分),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的原因。
(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 并分析原因。 (3)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 因。 (4)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 响,并说明理由。
答 案
(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 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 过度使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 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 小。 (2)冬季,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 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 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 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 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 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原因:由于城市的热 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 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 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 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 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 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 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 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 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 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 气候条件。(12分) (2) 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 堆积的原因。(8分) (3) 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 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 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2016· 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 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 000米
答案:(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 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度附近) 葡萄生长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 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 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 首先在此处堆积。
指点迷津 1.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命题规律——类型题总结一
以区域农业为背景,利用大气受热过
程及原理采取措施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保温保水提温差),提高产量或 提高农作物品质。如温室大棚,烟雾 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等。
二、热 力 环 流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 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 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 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 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 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生长习性为背景材料,考查区 域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区域 农业生产的影响。
构建知识体系
学法指导
案例积累 题型归类 总结思路 答题全面
语意完整
天气系统命题规律——类型题总结三
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考查天气 系统带来的影响,以及根据静 态的图形来推断天气系统的发 展变化及其对区域生产生活的 影响。
四、气候的影响因素
【2016·新课标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 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 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 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 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6分)
7.(22分)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 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 异。
(2010•四川卷)8.(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 列要求。 (2)左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 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 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l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 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 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 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 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 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淘 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 甘肃省利用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下 图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读图回答1—2 题。
1.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 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2.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 影响的是( ) A.增强昼夜温差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大风掀膜 D.抑制田间杂草
气候的影响因素命题规律
多以某地气温降水资料, 某区域地形图和降水曲线 图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 的判断成因及其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多以选择题呈 现,主观题也有考查。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6· 新课标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 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 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l0时左右,是将茶叶 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
热力环流命题规律——类型题总结二
以局部区域为背景材料,分析热力环流对小 区域气候,水文,城市及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巴山夜雨,拉萨谷地多夜雨,由于城市热 岛效应城郊绿化隔离带的设置,污染型企业、 卫星城的选址,湖陆风等。
三、天气系统 (2016•北京卷)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 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回答第6题。 6.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 染重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 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 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 降水
(3)乙地(临地中海)为生长季节光照、 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 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 天受到太阳照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 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命题规律
以区域地理环境及某种作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