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概念

合集下载

统计基础的概念和特征

统计基础的概念和特征

统计基础的概念和特征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主要致力于研究从事实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统计学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商业、医学、社会科学等,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和预测未来趋势。

统计学的基础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参数是总体的概括性度量,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统计量是样本的概括性度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通过样本统计量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统计学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如计算均值、方差和分布情况等;推论性统计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和预测,如基于样本估计总体参数和进行假设检验等。

2. 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统计学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一个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被其他人重复并得到相似的结果,通过多次独立实验或不同样本的研究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3. 不确定性和误差:统计学承认数据中存在不确定性和误差。

由于数据的收集和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统计学通过概率论和统计推断方法来处理这种不确定性,例如使用置信区间来表示参数估计的不确定范围。

4. 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统计学基于样本对总体进行推断。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对总体的推断和判断。

合理的样本设计和抽样方法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

5. 数据的可观测性和主观性:统计学最基本的前提是数据的可观测性,只有有观测到的数据才能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统计学也承认数据分析过程中存在主观因素,研究人员的主观决策会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6. 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商业决策中的市场调研、价格测算等;医学研究中的药效评估、疾病风险评估等;社会科学中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

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人们更加理性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总之,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它强调数据的可观测性和可验证性,处理数据中的不确定性和误差,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推断和判断,并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统计学 笔记

统计学 笔记

以下是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供参考:
统计学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研究对象全体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变量:用来描述数据的名称或符号。

数值变量与分类变量:数值变量是可度量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分类变量是定性数据,如性别、血型等。

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统计量是从样本中计算出来的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描述性统计
频数分布表: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组,统计每个组内的数据个数。

直方图:用直条矩形面积代表各组频数,矩形的面积总和代表频数的总和。

平均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

标准差: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表示数据分布的宽窄程度。

概率与概率分布
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概率分布: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规律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用单一的数值估计未知参数的值。

区间估计:用一定的置信水平估计未知参数的范围。

假设检验:根据样本数据对未知参数进行检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回归分析:基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因变量的值。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一、概念篇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比例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普查的统计调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进行年度和定期半年、季度、月度等经常性统计的统计调查制度..非经常性调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实施或一次性实施的专项调查、试点调查等临时性统计调查制度..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出: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产量;即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将每种产品都按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求得每种农产品的产出;然后将各种产品的产出相加求得..工业总产出:是指工业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出一般采用“工厂法”计算..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是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一定时期内从事商品的购进、保管、整理、包装及销售等服务活动总量的价值;反映批发零售贸易活动的总成果..它表现为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所得的差额;即毛利..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是指能源消费企业购进的在报告期某一时点尚未消费;在原材料、能源供应仓库或场地中实际结存的商品库存量..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资产..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短期投资:指企业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短期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长期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计税一句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税率分为4%、6%、13%和17%..财政拨款:是指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上级财政拨款;含一般预算拨款和基金预算拨款..收支结余:是指行政事业结余和经营收支结余的合计项..行政事业结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各项事业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经营收支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长期职工:是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原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临时职工:是指用工期限不足一年的在岗职工..竣工房屋面积: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二、其他篇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 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 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 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不同;有的指标可能会变成标志;有的数量标志也可能变成指标..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承上启下——统计分析最终目的统计的认识过程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一过程;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普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都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所需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普查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二是由被调查单位填报..抽样调查的特点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面谈访问法4邮寄访问法5电话访问法6互联网访问法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图示法:1直方图2折线图3曲线图4饼图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构成..统计指标的三个要素:1指标名称2计量单位3计算方法实际统计工作中;使用的是另一种涵义的统计指标;这种涵义的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如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3084.8亿元;这时统计指标除包含上述三个要素外;还包含了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指标数值等另外三个要素..统计指标的种类一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二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累计规模的总量指标..如:2005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0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827.2亿元;这些都是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状态上规模的总量指标..例如:期末物资库存量、2005年底我国国有企业单位职工人数2569.6万人、年末企业固定资产数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在于:1.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包含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2. 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可以相加;表示现象在更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相加;因为相加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平均指标的特点1 它是一个代表性的指标;代表总体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2 它把各个单位某一标志数值的差异抵消掉;而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加权算术平均数= ∑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各组次数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1.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2.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4.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一)定基发展速度地基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因此也叫“总速度”;用公式表示如下:(二)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如果计算的单位时期为一年;那么这个指标也称为“年速度”;用公式表示如下:(三)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1.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哥哥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用公式表示如下:2. 将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即可求得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此外;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常计算年距发展速度;用公式表示如下: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其特点是:从最初水平出发;每期平均发展速度为;经过期发展;达到最末水平 ..按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用公式如下:累计法;又称方程法;其特点是:从最初水平出发;每期按固定的平均发展速度发展;各期计算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按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用公式如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从2001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负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一)抽样调查的概念: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二)随机原则:是在抽取调查单位时;完全排除认为的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每一个调查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可能的原则..就概率意义而言;又称为等可能性原则..(三)抽样调查的特点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3、费用低4、时效性强5、抽样调查有时是唯一的选择概率抽样有两条基本准则:第一;样本单位是随机抽取的;第二;调查总体重的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非零的入样概率..概率抽样按抽样过程中总体单位数是否相同;可分为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咖喱抽样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比例抽样、多阶抽样、与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样本单位数目2、总体标志变动程度3、抽样方法4、抽样组织方式抽样误差范围估计的可靠程度:概率度越大;可靠程度越高;反之;概率度越小;可靠程度也越低..统计分析的特点:1、数据性2、目的性3、时效性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文体的特殊性3、明显的综合性4、鲜明的实践性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1、主题要突出2、结构要严谨3、观点和材料要统一4、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通俗易懂5、要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管理机构与职责权限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其中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各类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法定标识至少包括:1、表号2、制定机关3、批准文号/备案文号4、有效期限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提出并制定;经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的..它规定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规则;其目的是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以适应对各类单位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需要..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这项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在银行、税务、财政、公安、统计等部门应用..单位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并颁发由技术监督部门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统计用区划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2位代码组成..在统计工作中;各级统计部门不编制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采用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1-6位代码组成..县以下区划代码由7-12位代码组成;按照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1988和国家统计局制订的村级代码编制规则编制..行业分类标准共分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并对每一个类都按层次编制了代码..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合并;就是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三大产业的范围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16个中类;部门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 3个大类是: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依据..基本单位的分类我国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法人单位;另一种叫产业活动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调查方法未做统一规定;一般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其具体范围依据调查年度的基本单位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进行;一般小于普查年份的调查范围..国家统计局一般不对组织方式做具体规定..通常由各地区统计部门根据国家基本单位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实施..生产法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是从生产的角度计算的增加值;即从货物和服务等生产过程中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总成果总产出价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中间投入价值;而得到的新增加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生产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它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包括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两部分..总产出等于中间投入价值与增加值之和;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总产出的计算公式为:总产出=∑货物单价含税+∑投入的服务单价中间投入也称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的计算必须遵循以下两项原则:一是范围一致的原则;中间投入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必须保持一致;即总产出计算到哪;中间投入也必须计算到哪;二是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原则;计入中间投入的价值必须是本期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已消耗掉的;由外单位提供本单位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各种服务运输、邮电、信贷、保险、广告、信息、咨询及技术服务等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是外单位的劳动成果..中间投入的计算公式是:中间投入=∑投入的货物单价含税+∑投入的服务单价批发零售业购进、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批发零售业购进、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反映商品流转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主要指标为商品购进额、商品销售额、商品库存额..商品库存额商品库存额对于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指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金额含增值税;对于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是指期末实际在库且归属法人具有所有权的全部商品金额含增值税..这个指标反映批发和零售业的商品库存情况;以及对市场商品供应的保证程度..库存商品包括:1)存放在本单位如门市部、批发站、采购站、经营处的仓库、货场、货柜和货架中的商品;2)挑选、整理、包装中的商品;3)已记入购进而尚未运到本单位的商品;即发货单或银行承兑凭证已到而货未到时的商品;4)寄放他处的商品;如因购货方拒绝付款而暂时存放在购货方的商品;5)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未做销售或调出尚未售出的商品;6)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

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统计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统计学是一种研究方法,用来收集、描述、分析和推断数据,以决定某类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频率或概率的学科。

它对各种事物的发现和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各种数据按照有组织的方式精确图表等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我们可以窥视事物本质,深入探讨现象的学科及其理论定义。

统计学的基础包括概率论、统计计量学以及数理统计学概念。

概率论旨在对机会活动进行分析,提出事件本质的概括;统计计量学提出了数值、因素和组分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分类的方法汇总反映事物的特征;数理统计学则侧重可视化数据处理技术和统计推断技术。

统计学有助于决策制定除了有统计支持的数据分析外,还可以根据先前经验对决策的概率性倾向进行权衡,从而进行更科学、更精准的决策制定。

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各种现象,并将这些认识应用于实践中,进行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分析,从而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统计学原理一、绪论1、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对对象的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客观性、数据的随机性、围的广泛性。

2、根本概念: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总体: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通常所说的总体,都是以客观存在的实体为单位组成的总体,在推断统计中,又常把所有观察值的集合定义为总体。

统计总体的形成具备三个条件: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统计总体按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分为两种: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成为总体单位,简称个体。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②标志和指标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表现形式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后面所说明的属性或数值。

数量标志的数值表现称标志值。

指标是统计指标的简称,两种理解: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表达象数量特征的概念,这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另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表达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这种理解适用于实际统计工作。

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区别:ⅰ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ⅱ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指标必须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直接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指标与数量标志间存在转化关系。

③变异与变量变异:可变标志的属性或数值表现在总体各单位间存在的差异,统计上称为变异。

在一个总体中,不管是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当某个标志在每个总体单位上具体表现都一样,称此标志为不变标志。

当某标志在每个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同时,称为可变标志,又称变异标志。

变量:变异标志又称为变量,即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品质标志。

840统计学基础

840统计学基础

840统计学基础摘要:一、统计学基础概念1.统计学的定义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数据的类型二、统计学的基本方法1.数据收集2.数据整理3.数据分析三、统计学在实际中的应用1.描述性统计分析2.推断性统计分析3.假设检验4.回归分析四、统计学的发展趋势1.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2.人工智能与统计学的结合3.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文: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展示数据的方法和技巧的科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数据、概率、抽样、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统计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其中定量数据又分为数值型数据和类别型数据。

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是通过调查、实验等手段收集原始数据。

数据整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和汇总。

数据分析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等。

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概括和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

推断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总体数据的特征。

假设检验用于检验关于总体参数的某种假设是否成立。

回归分析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大数据环境下,统计学需要解决数据量大、复杂度高、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

同时,人工智能与统计学的结合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统计学在金融、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科学工具。

统计基础知识

统计基础知识

2、 统计的基本概念
(2)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
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个单位的具体表现。
例如:反映每个民营企业的特征:登记注册类型、所属行 业、固定资产原值、产量、增加值、 利润、税金等。
反映每个民营企业职工的特征:性别、年龄、政治面貌、 工种、技术职称、文化程度、月工资额等。
平均指标:是说明总体一般水平的指标,一般用平均数表示。
例如:民营企业报表中: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2、 统计的基本概念
按指标 反映时 间标准 分
时点指标:是说明某一统计对象在一定时刻状态上的总量。
例如:年底职工人数、企业个数、产品库存量等。
时期指标:是说明某一统计对象在一段时期内某种标志值 积累的的总量。
2、 统计的基本概念
(4)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 指标名称+指标数
例如: 2005年某民营企业完成利税总额为10亿元。 (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从实际工作讲:常常把指标名称直接叫做统计指标。
指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 征的概念。
变量的分类:
• 变量按其受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 量两种。
• 受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变量称为确定性变量,这种影响变量 值变化的因素是明显的、可以解释的,其影响变量值变化 的大小、方向都可以确定。
• 如:产品总成本的变化,受产品产量和单价两个因素的影 响。
• 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变量称为随机性变量,所谓随机性因 素是指各种不确定的、偶然的因素,这种因素对变量值影 响的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且通常是微小的。

统计分析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分析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分析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事物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或事物的集合。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来进行总体的推断。

2.变量和数据类型变量是指在研究中所测量的特定属性或属性,它可以是数量变量(比如身高、体重)也可以是分类变量(比如性别、职业)。

数据类型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是指其取值可以进行数值运算,定性数据是指其取值为某种类别或符号。

3.测度尺度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将变量分为不同的测度尺度,包括名义尺度(仅仅表示事物标识的意义)、顺序尺度(表示顺序关系)、区间尺度(表示等距关系)和比率尺度(表示等比关系),不同的尺度对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有重要的影响。

4.概率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数值。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过概率来对随机事件进行描述和预测,并且使用统计概率来进行统计推断。

5.统计量统计量是指从样本数据中计算得到的数值指标,比如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从样本数据中获取总体特征的信息,并且在假设检验、参数估计等统计推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6.概率分布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通过概率分布来描述随机变量的取值概率规律。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等,它们在统计分析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7.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指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基本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推断。

8.统计学的应用统计学在科学研究、社会调查、市场调查、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揭示事物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常用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技术1.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指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来获取数据特征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指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统计基础知识

统计基础知识

重点讲组距式变量数列
• 考试一般考组距时变量数列,而且是等距数列 (如果题目中出现许多组都是等距的,而只有个 别组不等距,要求算平均数和标准差时,要会把 不等距的化为等距的,课上讲过一个例题)。 • 每个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组距。 组限是指每组的上限(最大值)与下限(最小值)。 组距=上限-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
• 指标与标志联系,由于总体与个体的叫法 不是固定的,因此指标跟标志也不是固定 的。记住,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数量标志 那里汇总来的。 • 三、变异与变量. • 首先明白:构成总体的个体一定要有共同 之处,这就是总体的同质性;其次总体中 的个体肯定还会有所不同,即差异性,这 才需要研究;最后,要构成总体要有许多 单位,这是大量性。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
• 会区分初级资料,也叫原始资料和此即资 料。初级资料就是第一手资料,是调查者 会研究者亲自取得的,没有用现成的、已 有的资料!原始记录(P23)就是一种初级 资料! • 初级资料的搜集方法,课堂上讲过,并已 经举例,自己按照我讲的去理解,不懂再 打电话来!
第三章 统计整理
• 统计指标分类(具体见书51页):数量指标 和质量指标(前面已讲);还可分为总量指 标、相对指标(有相除的)、平均指标和标 志变异指标(后面会讲如方差、平均差)。 • 统计指标体系:相互联系的指标,或多角度 衡量总体的指标组合在一起。
第二节 总量指标
• 总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体水平、规模, 用绝对数表示。 • 分类: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 总量指标。注意:前者指总体中单位数量, 后者值总体中某一指标值。二、时期指பைடு நூலகம் 和时点指标,前者可以相加,后者不能。
这里其它不讲了,重点讲发展速度 和增长速度,及时间数列计算

统计学基础知识概念

统计学基础知识概念

统计学基础知识概念
统计学是数量研究的学科,最初用于收集和研究人类行为和事件,例如工资水平,构成社会特征和关系的密度等。

它还是收集、储存、分析和反映人类活动的数字形式或信息的数学工具,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在关键的决策中作出更好的准确决定。

与一般意义上的统计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集、样本、概率、变量、统计描述等。

数据集是关于某个主题的观察或测量,它是根据测量模型而收集的信息。

在数据集之内,可以识别出样本的存在,样本是关于该主题的一组观察。

概率则是统计学的基础,即样本中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变量是指一组数据中容易变化的量,它们通常分为定性和定量变量两大类。

统计描述则是一种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用来反映量测数据的特性和趋势。

对于有兴趣学习该学术领域的人来说,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你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还能让你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些概念的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统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它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包括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内容;推论统计则是从部分观测数据推断出整体数据的性质。

1.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观察值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或观察值。

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对总体的推断。

2.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的特征值,如总体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是样本的特征值,如样本均值、标准差等。

通过对统计量的研究,可以对参数进行估计。

3.变量与数据类型变量是研究对象中的一个特征,它可以是定量型变量(如身高、体重)或定性型变量(如性别、学历);数据类型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以进行数值比较的数据,定性数据是以性质或类别来表示的数据。

4.测量尺度测量尺度包括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名义尺度是用于分类的尺度,没有顺序或大小关系;顺序尺度是用于分类,但有顺序关系;间距尺度是用于度量距离和大小关系,但没有绝对零点;比例尺度是度量距离和大小关系,并且有绝对零点。

对于不同的测量尺度,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中的基础知识,它包括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内容。

1.中心趋势中心趋势是指数据集中的位置,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数据值的平均数,中位数是数据值按大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离散程度离散程度反映了数据集合的分散程度,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方差是各数据值与均值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3.分布形态分布形态是指数据分布的形状,包括对称分布、偏态分布和峰态分布等。

对称分布是指数据集中的数据值分布呈现出对称形状,偏态分布是指数据集中的数据值分布不是对称的,峰态分布是指数据集中的数据值分布的尖度情况。

初级统计师必考知识点

初级统计师必考知识点

初级统计师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统计学基本概念》①基本定义:统计学呢,简单说就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一门科学。

就好比你要统计一个班级同学的身高,把每个同学的身高数记录下来,然后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排好,再算出平均身高呀、最高最低身高差距之类的,这就是统计学干的事。

②重要程度:它在初级统计师里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啊。

就像盖房子的地基,所有的统计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之上的。

如果这个基础没打好,后面更复杂的分析根本没法搞。

③前置知识:小学时候学的简单算术运算得过关,像加减法、乘除法这些。

还有对数据的基本认识,知道各种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④应用价值:打个比方,企业想知道哪个产品最受欢迎,就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统计不同产品的销售量、顾客的反馈评分等数据,然后做出决策,是扩大生产受欢迎的产品呢,还是改进不受欢迎产品的性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是整个初级统计学科的根基,其他的如统计分析方法、抽样调查等知识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之上的。

②关联知识:和数据收集、整理方法紧密相连,像抽样方法那些呀,如果不知道统计学基本概念,抽样出来的数据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呢。

③重难点分析:其实基本定义理解起来不算太难,难的是能把概念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关键点就是要多结合实际例子去想这些概念。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算是必考的,经常会出一些让你判断某个行为是否属于统计学范畴,或者让你解释某个基本概念的题目。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统计学中的数据,数据可不仅仅是指那些数字,像同学们的性别,男或者女也是一种数据,这叫分类数据。

还有像身高、体重那样能进行数值运算的数据叫数值数据。

千万不能狭隘地只认为数字才是数据。

②特征分析:数值数据有能计算平均数、标准差这些特点,而分类数据就只能统计各类的数量。

就像在统计男女同学数量时,只能说男多少人,女多少人,不能把男和女做加减运算(这个就很滑稽啦)。

③分类说明:数据除了上面说的分类数据和数值数据,还有顺序数据。

统计学基础考点

统计学基础考点

统计学基础考点归纳第一节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统计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两部分。

统计学最早的萌芽:公元前2200年,大禹“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氏”。

九州表是统计学最早萌芽。

2、统计的发展(1)古典统计学。

17世纪初,分为:德国的国势学派和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

(2)近现代统计学(引入概率论的统计)。

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二、统计的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识记),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

统计资料(识记),是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资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和统计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识记),是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是统计工作成果和经验的理论概括,是研究统计工作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和原则。

【2012 判断】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 )【答案】×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领会):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例单选】统计学的基本涵义是( )。

D、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个体(一)总体总体(识记):又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例如,要研究北京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北京市所有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

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

统计学基础知识归纳

统计学基础知识归纳
➢ 控制图的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
(1)若过程正常,即分布不变,则出现超出上限UCL的点概 率只有1%。左右;
(2)若过程异常,分布的中心会发生变化,其发生概率位 1%。的几十乃至几百倍。
第二种解释: (1)偶然因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异常因素引起质量的
异常波动,偶然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对质量影响小,异常波动 对质量影响大,通过采取措施可以加以消除。
CL C B
LCL A
41
准则6: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外 与准则5类似,这第5点可在任何处。本准则对于过程平均值的偏移也是较 灵敏的。出现本准则的现象也是由于过程参数u发生了变化。
UCL A B C
CL C B A
LCL
42
准则7: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
出现本准则的现象是由于参数σ(过程标准差)变小。造成这种现
较常用,计算简单,操作 工人易于理解。
样本数量相等。
计算量大,控制线凹凸不 平(在特定条件下,控制 样本数量可以不等。 线可为直线)。
较常用,计算简单,操作 工人易于理解。
样本数量相等。
计算量大,控制线凹凸不 平(在特定条件下,控制 样本数量可以不等。 线工人易于理解。
用于控制一般的 ~ 过程。
用于控制关键的过程。
2、正态分布及其统计量 2-5 统计过程控制基本信息(SPC)
➢ 控制图的涵义
➢ 控制图示图
2、正态分布及其统计量 ➢ 控制图的定义
➢ 控制图的组成 中心线 上控制限 下控制限
2、正态分布及其统计量 ➢ 控制图的来源
将通常的正态分布图转个方向,使自变量的方向垂直向上, 将,
2、正态分布及其统计量
计算公式
xi= 1n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涵义一、统计的涵义: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3、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

二、指标与标志:1、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三、变异与变量:1、变异:指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

标志按其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2、变量:指数量变异标志。

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

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

第三节统计的任务与过程一、统计的任务。

我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部门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二、统计的过程。

1、统计设计:是在正式进行具体统计工作之前,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统计对象的性质,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

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分析、解释和使用数据的学科。

它是许多学科的重要工具,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工程学等等。

以下是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样本: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数据,用来描述总体的一
些特征。

2.总体:总体是指所有研究对象的集合。

3.平均数:平均数是指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4.中位数:中位数是指将所有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数据的中间
值。

5.众数:众数是指在所有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6.方差:方差是指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

7.标准差:标准差是指方差的平方根,它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

8.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正相关或负
相关。

这些概念是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在学习统计学时应该先掌握这些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基本涵义①统计工作指用各种科学方法技术整理和分析研究各种统计资料的工作总称②统计资料指统计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相关资料③统计学指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的统计科学●统计学是以大量经济社会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统作用①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②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④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具●统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统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总和指标法归纳推断法●统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统职能提供信息咨询监督●统工作过程设计调查整理分析●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总体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叫总体单位它是各项统计资料最原始的承担者●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分为数量标准和品质标志●变异指各单位具体表现上的差异●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某种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它表明现象总体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综合数量表现即说明总体的特征●指标与标志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以不用③指标是由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标志是未经任何综合只代表某一个体现象●指标与标志联系①指标是建立在标志的基础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的汇总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也就不可能有总体的指标值②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的变换关系●统指标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对统计指标基本要求①指标的构成必须完整②指标名称必须具有正确涵义与理论依据③要明确指标的计算口径和范围④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统指标分类①按说明总体现象内容不同分数量指标质量指标②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③按其计量单位特点分实物指标价值指标④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时期指标时点指标⑤按在管理上所起作用不同分考核指标非考核指标●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种类①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分全面的非全面调查②按调查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分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③按调查组织方式分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④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购法●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统计报表含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按照统一的表式和要,统一的报送时间和顺序自上而下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统报表种类①按调查范围全面统计非全面统计②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③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日报月报旬报季报半年报年报④按填报单位:基层统计综合统计⑤按报送方式不同:书面电讯●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普查组织方式: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日常核算资料●普查组织原则①要确定统一的调查时间即标准时间②力争在短时间内完成③统一规定调查项目④按一定周期进行●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其标志值在所研究的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典型调查: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

作用①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具体深入的分析②可以用来研究新事物③可以测算和推断有关总体的数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和情况的真实性。

特点:调查单位少,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资料的时效性。

有意识地选择调查单位。

组织方式:划类选典式解剖麻雀式突出选典式●抽样调查:非全面的随机的抽取进行调查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汇总使其系统化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意义: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步骤:设计整理方案;审核原始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计算;审核汇总资料;编制统计图表;进行统计资料汇编●汇总前审核:对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汇总后审核:复计审核表表审核表示审核对照审核●统计分组是根据现象总体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个或几个重要标志把总体各单位划分为不同性质的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组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品质标志分组(就是按照被研究对象的属性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分组);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平行分组体系与复合分组体系●分组标志选择原则:目的性原则本质性原则具体条件原则●分配数列又称分布数列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各组组别频数或频率依次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变量数列是按照数量标志分组所编制的分配数列●分配数列步骤确定全剧确定组数确定组距确定组限分配各组次数计算组中值●统计汇总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汇总方案中确定的分组标志和分组数目将统计资料归并到各组中去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单位数及标志值使原始资料转化为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汇总三种形式逐级汇总集中汇总综合汇总●统计汇总方法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计算机汇总●统计表意义①统计表能够系统组织和合理安排大量的统计资料使资料表现得紧凑、清晰、醒目、简洁②统计表能反映总体特征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便于对比和计算各种分析指标③统计表是积累保存和分析统计资料的主要手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宾词指标设计是对宾词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组整理其整理或设计的方法有两种●宾词的简单设计指将宾词的各个指标并列起来作平行设置●宾词的复合设计指将宾词的各个指标结合起来作层叠设置●统计图是采用几何点线面体以及事物的形象和地图等形式绘制的并用以反映社会经济数量方面的各种图形●统计图种类直方图柱形图条形图饼形图折线图曲线图●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统计指标因其用绝对数形式表现故简称绝对数●总量指标作用①它具体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人力物力状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②它是各级党政领导制定防治政策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的依据③它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原则科学性准确性统一性●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相对指标作用①反映现象主体内部的结构比例发展状况或彼此间的对比关系②可以对现象数量进行对比分析是那些不能对比分析的统计指标可以找到对比的基础●相对指标表现形式:无名数有名数●结构相对数是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的结果●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进行比较●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相互对比的结果●动态相对指标是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对比的比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某类现象在某时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的结果●平均指标指同质总体某一指标值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是总体的代表值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特点总体同质性一般代表性数量抽象性种类算术平均指标调和平均指标几何平均指标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综合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是用来说明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之间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也称标志变动度作用①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大小的重要尺度②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与协调性的重要指标③是抽样方案设计的依据之一●时间数列指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又称动态数列作用①编制时间数列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描述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状态和结果②可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进度③可以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单位的发展水平揭示其社会经济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差距编制原则时间长短要一致总体范围应一致计算方法一致经济涵义一致●广义指数是用来测定一个变量对于一个特定变量值大小的相对数●狭义指数是用来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指数法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综合变动程度的方法●统计指数作用①运用总指数能综合地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的方向和程度②运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因素分析③运用指数数列能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④运用指数可以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与测定●统计指数类型①按反映现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个体指数类指数总指数②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③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④按对比场合不同可分为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⑤按在指数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不同可分总变动指数和影响因素指数●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综合指数特点①先综合后对比②固定同度量因素③保持分子与分母的一致性●数量指标指数是反映多种现象数量指标综合变化程度的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多种现象质量指标综合变化程度的指数●加权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基本形式先计算出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单项事物的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总指数从而测定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平均变动程度●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按照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的总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按照加权调和平均数方法计算的总指数●指数数列是将各个时期的一系列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分类①按计算指数的基期不同分定基指数数列环比指数数列②按采用不同量因素是否随着考察时期的变动而变动分不变权数指数数列可变权数指数数列●指数的因数分析法是利用指数体系从数量上分析现象的综合变动受各因素影响的方向程度和绝对数量的一种方法分类①按影响因素多少不同分指数的两因素分析法指数的多因素分析法②按分析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分总量指标因素分析法相对指标因素分析法平均指标因素分析法步骤①列出经济关系式②将经济关系式转换成指数体系③确定具体的因素分析表达式④从绝对数与相对数两个方面进行因素分析●指数体系指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指数所形成的整体●可变构成指数是两个不同时期同一现象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之比用以反映现象总平均水平的变动特点①反映现象总平均水平的变动②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