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研究一门学科(或特定研究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1.语言建构与使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XXX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

”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有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

语言的建构能够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水平。

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使用。

语言的使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

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使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实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中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研究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造就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水平。

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使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实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

语文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身心特性以及思维发展的特性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实行有效的教学,造就勤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明传承与理解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良多都带有传统文明基因,有的明明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天然激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明暗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4.审美鉴赏与创造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如下: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一、“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包括:
1、积累;
2、系统;
3、交际;
4、评价。

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包括:
1、直觉体验;
2、语言表达;
3、观点表达;
4、逻辑表达。

这些是思考的基础素养。

三、“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包括:
1、审美感情;
2、审美品位;
3、审美表达;
4、审美创造。

前两个方面侧重于审美观念的形成,后两个方面重在审美实践。

四、“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包括:
1、文化自信;
2、文化吸收;
3、人生价值;
4、社会责任。

前两个方面以体验理解为主,后两个方面以指导实践为主。

— 1 —。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经典版)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经典版)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目标。

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更关系到他们的文学素养、人际交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提供具体的教育实践建议,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一:阅读素养定义:阅读素养是指学生具备高效阅读、理解文本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这包括对各种文体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教育实践建议:1.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不同类型的文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理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包括识别主题、分析作者意图、识别修辞手法等。

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3.多样性的文本:提供多样性的文本,涵盖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4.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质疑、分辨真伪、评价观点,不仅仅接受表面信息。

核心素养二:语言表达能力定义: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使用语言进行思想表达、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这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教育实践建议:5.写作训练:提供各种写作机会,包括叙事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帮助学生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应提供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反复修改和改进自己的作文。

6.口头表达:组织口头表达活动,如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话题引导和表达技巧指导。

7.词汇和语法: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语法准确性,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文学鉴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分析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理解文学表达的艺术之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三:文学素养定义:文学素养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和创造的能力。

这包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文学历史和文学流派的了解,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任务,更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任。

以下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主要方面:1. 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

这包括对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在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和语用。

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准确、清晰、生动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理解文本的主旨、情感、态度等。

3. 文化素养语文学科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观等,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具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价。

5. 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写作、朗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五个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经典版)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经典版)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序号:001引言语文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思维方式的体现。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中需要全面发展的核心能力和品质,它们不仅涵盖了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方面,还包括了文化素养、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详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培养。

序号:002语言表达能力1.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应该具备清晰、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包括了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演讲以及与同学交流时的能力。

2.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用适当的语言、结构和风格书写文章和作文。

这包括了对不同文体和写作风格的熟练掌握。

3.批判性思维:学生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和评价文本,提出有力的论据和观点。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其他语言材料。

4.文学鉴赏:学生应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的美和意义。

序号:003阅读理解能力1.阅读技巧:学生应该掌握各种阅读技巧,包括速读、精读、扫读等,以提高阅读效率。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处理大量的阅读材料。

2.理解能力:学生应该培养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包括抓住关键信息、分析作者意图、推断和归纳等。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文本,包括文学作品、科技文章以及新闻报道。

3.扩展阅读:学生应该积极进行扩展阅读,涉猎不同领域的文本,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4.文化意识:学生应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经典文本,培养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尊重。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序号:004写作能力1.写作过程:学生应该掌握写作的基本过程,包括选题、构思、写作、修改和润色。

这有助于他们更高效地进行写作活动。

2.文体多样性:学生应该能够写作不同文体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语文核心素养四方面

语文核心素养四方面

语文核心素养四方面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它涉及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知识、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收获。

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学生需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归纳。

这包括对词句的理解、上下文的推断和作者意图的理解等方面。

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其次,学生需注重积累词汇,并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进行主题归纳、情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2. 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写作表达不仅仅是指文字技巧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进行写作表达时,学生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此外,学生还应该多进行写作训练,通过练习不同的文体和题材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口头表达口头表达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语言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通过口头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仅有益于学习,也对未来的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可以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参加口语练习、辩论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对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领悟。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为了提高文化素养,学生可以通过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和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化材料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语文课程四大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四大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四大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包括但不限于: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和使用语文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通过教育的方式,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具备用语言交流、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口语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用口语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书面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用文字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见。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并能够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语言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两个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地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并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它包括语法、词汇和语用能力等。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语言使用技巧,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地准确、清晰。

四、语言思维能力语言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利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它包括分析、归纳、推理和创造等多种思维方式。

语言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方面。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深刻。

同时,这也能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核心素养,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素养。

在学习和使用语文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孩子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这不仅对于孩子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更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的。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它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鉴赏素养、文化意识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沟通的工具,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即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需要学生具备准确的词汇量、恰当的语法运用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是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理解各种文本信息。

这既包括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又包括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料和社会信息等。

此外,写作能力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具体要求写出准确、连贯、具有逻辑性的作文。

二、文学鉴赏素养文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

其次,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如注重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描写、寓意与象征等方面的鉴赏。

最后,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学阅读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名著、现当代文学作品等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三、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语文学科教育不能只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学习,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类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学生应该具备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文化。

同时,学生还应该对当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当前社会的文化现象和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

四、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学生具备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辨、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应该养成批判思维的习惯,不仅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还可以对社会热点问题、文化现象等进行批判性思考。

批判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回复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回复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和文学素养。

1. 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和解读文本、阅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2. 写作能力:包括表达思想、组织语言、写作结构和文体特点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听说能力:包括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提高学生听懂并正确理解他人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4. 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使其能够领略文学作品深刻的意义和美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并提升审美情趣。

语文新课标 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标 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语文新课标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素养。

学生需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练习,例如口头演讲、写作和辩论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另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丰富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教育者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例如课外阅读、文艺欣赏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发展阅读能力。

第三、文字理解能力文字理解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另一个重点培养的素养。

学生需要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文章,并且能够理解和解释文章的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解释,并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文章。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化背景、探讨作者意图等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第四、批判性思维新课程标准中还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评价的重要素养。

学生需要能够分析与评判信息的来源、内容和真实性,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的讨论和争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总之,语文新课标有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不仅涵盖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也促进了学生在思维和认知方面的全面发展。

谈谈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谈谈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谈谈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我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得说,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世界的大门。

说实话,语文这门学科,可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那么简单。

它其实是我们沟通的工具,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桥梁。

你想想,日常生活中,咱们常常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故事。

比如,跟朋友聊聊生活中的琐事,或者在课堂上与老师讨论问题,这些都离不开语文的支撑。

再说了,语文素养还有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阅读。

阅读可真是一个宝藏,不管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书里的世界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我觉得书本就像一个个小宇宙,能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到不同的生活。

想象一下,翻开一本书,立刻就能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跟着角色一起经历冒险。

这个过程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阅读的时候,咱们就像在跟作者聊天,感受他们的情感,理解他们的思想,这不就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吗?还有就是写作,写作可是个绝活。

你知道,写作不仅是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文字,更是一次自我表达的机会。

每次动笔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是艺术家,在画布上自由挥洒。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是抒发心中的情感。

就像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写出来的东西,总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

沟通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在这个世界中立足,良好的沟通能力真的是不可或缺。

无论是面对面交流,还是网络上的互动,清晰地表达自己是多么重要。

试想一下,咱们在一次会议上,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赢得大家的认可,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沟通就像一门艺术,能够让我们建立人际关系,促进理解,化解矛盾。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上,良好的沟通都能让我们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语文素养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文化素养。

我们的语言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每一个词汇、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

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与语文素养相比,语文核心素养更加精细和深入,是学生在语文研究中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来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学生需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偏重考纲、考点和解题思路,很少抵及精神与情怀,是缺乏“人的视角”下的赏读。

为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领会精神,改变观念,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具体做法包括: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的审美鉴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注重学生的文化传承,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培养文化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语文研究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本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

这次改革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研究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修1、选修2三类课程构成。

重视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课程的开设可与国家课程相对应,引导学生对某个专题的研究中个,研读、体验、实践,从而生成对相关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度思考和认识。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我们说到语文课程的时候,真的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

说实话,语文不仅仅是个“读书写字”的地方,更是我们沟通和理解世界的桥梁。

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就是四个简单的方面,咱们慢慢来,别急。

1. 语言能力1.1 听说读写首先,得说说语言能力。

这可不是说你能背多少首唐诗宋词,听着也挺好玩,但咱们得能用得上。

想象一下,课堂上老师问你:“这个故事你怎么看?”你得开口说,脑子里一秒钟闪现出各种观点,这时候就是语言能力的体现了。

而在日常生活中,咱们说话时的流利程度、表达的清晰度,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你看,能把一件事情说得清楚明白,就像把大米洗得干干净净,心里也舒服。

1.2 语言的灵活运用再者,语言能力还包括灵活运用。

就拿我们看电影时的对话来说,演员们用的俚语、成语,恰到好处,真的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要是你在课堂上能用上这些小技巧,简直就是给老师送了个“大礼包”。

这种灵活性,让你在不同场合都能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真是个让人羡慕的技能。

2. 文化理解2.1 传统文化接下来,我们聊聊文化理解。

这个可重要了,咱们的语文课上,总有那些闪亮的文化遗产,比如《红楼梦》《西游记》,它们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咱们不仅能了解故事背后的情感,还能感受到那份古老而悠远的文化气息。

就像老祖宗留下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经典作品就是我们的文化宝藏。

2.2 现代文化当然,文化理解可不止于此,现代文化也是咱们语文课的重要一环。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视频、歌曲,都是咱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对这些现代文化的理解,咱们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对话。

比如,今天你跟朋友聊起流行的歌曲,能够准确地说出其中的含义,那可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3. 思维能力3.1 批判性思维第三个方面,就是思维能力。

想想看,语文课上除了读书写字,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思考。

举个例子,读到一个故事情节时,不光是要“跟着走”,还得问问自己:“这个角色为什么会这样做?”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又称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涵盖了语言表达、文学欣赏、文化理解、思维能力、学科知识等多个层面。

语文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流利、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意见。

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社交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

2.文学欣赏能力:文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体验文学的美、感悟生活的深刻、培养审美情趣和情感认知能力。

3.文化理解能力:语文学科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语文,了解和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现象。

文化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深化对文化传承和变迁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思维能力: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学科,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

学生需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学科知识: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语言文字、文学、修辞、修辞、写作等多个知识领域。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技巧,了解不同文学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方法,掌握修辞和修辞手段的运用,掌握写作技能和写作方法,形成扎实的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语文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四大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四大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四大核心素养
四大核心素养是指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文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1. 语言表达能力:指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活动中,能够准确、流畅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 文化素养: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基本了解和理解,具备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包括了对当代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3. 文学素养: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欣赏、理解和鉴赏能力,具备通过阅读和解读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感知生活的能力。

同时也包括了对文学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感受和理解。

4. 学习能力: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掌握,具备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名词解释语文核心素养

名词解释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关键作用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强调学生能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

思维发展与提升: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审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关注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
寿县炎刘中学吴锦标
当前规划未来教育发展时,“核心素养”一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什么是核心素养”与“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这个方面的研究需求,不是来自学科内部的,而是在强调未来教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时,客观要逾越的一道屏障。

我们日益认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却在影响人的未来学习与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而,的确有必要厘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在课程实施中,可以做些什么,最需要做些什么。

“素养”一词的内涵太大了,不是教育一己之力可以达成的。

因而,教育需要聚焦在“核心素养”上。

这决定了,就教育规划而言,需要落实在人的培养上,即体现人本的需要与时代发展中社会之于人才的需要。

换句话说,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意志需要什么样的人,教育就应该为此付出努力。

语文科,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责任就是要为教育规划课程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而承担一部分任务。

基于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其学力基础,要规划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这构成学科核心素养。

在这个独立学科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融入学科意识,即自然需要以独有性,来让语文科素养区别于其他课程。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需要双核的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

研究语文科素养,要突出几点:
一是,着眼在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失掉现代属性。

现代人处于一个特殊人际活动圈子,其文化特征是鲜明的。

具体说,是现代人聚集起来,过着现代生活,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他们渴望发展的也是基于现代文化而重新塑造新文化。

现代人与现代社会,这个特定环境决定了语文教育所塑造的人,也应该具有现代文化特征,在语言表达、思想价值、思维方法上都要打上这个“现代化”的烙印。

语文教育的这个“现代性”,体现在阅读的语料、认知价值、语言交流、主流价值观等很多方面。

传统语文与现代语文在五四运动和葵卯学制下的教育都曾经画过界:现代语文,以学习白话文为主,演变而今,在于学习典范的现代汉语;这个语文不是限于国学的,传统的,历史的,而要前瞻未来,本着世界眼光,学习多元文化;这个语文的学习,也需要在注重语感的积累同时,更加重视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有效性;这个语文所塑造出来的人,要能够较好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积极构造现代生活的价值观与行为规则。

二是,着眼于语文科的独有特点,体现学科基本学习属性。

语文是语言学科,就人才类型而言,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其培养人的特长也归入语言领域。

语文人,一定是具有语言优势的,进而发展文学水平、文化水平等。

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画出界限来,这个课程到底要学习什么?不要让语文老师变成一个全能选手,什么都教。

这门课程也不可能不所不包。

语文教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却无法解决。

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即内核是语言层次。

这个层次的语文,较多关注词汇、句子、修辞、语法等。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要由此起步,语文姓语,也要做好这个本分的事。

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圈子。

也就是语言具备了完整形态的表达,具有了结篇的意义。

这就是说,语文科的学习,也把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全世界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作品都包容进去了。

文章里包容的东西一下子丰富起来,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都要包括在其中。

而且之于优美语言的审美就变得重要的。

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
思想等一并装入文章呈现给大众,成为教育的样本。

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发展人的典范语言起重要作用。

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

这需要在一个人有了很多人生阅历和基础性的社会认知之后,才可以启智。

这个学习可以延后一点,作为语文科素养发展的后续事情。

语文科读久了,或许其人的文化滋味就显著起来。

读书、写作,这是语文科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

过去如此,今后还会如此。

在语文科学习中,也不要失去母语文化的土壤,古代的经典作品不要排斥。

这也是今天我们强调文化传承的基本意思。

只是文化的学习是延后的事情,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多灌输过去的书本和所谓的文化。

非要在人的思想奠基之后,有了多维思考和辨析能力之后,才可以把传统文化里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剔除出去。

三是,着眼在核心素养,不要过于泛化,超出学科实施力量则就成为学科实现不了的目标。

核心素养,与素养不同。

在内涵上都是谈素养,可是加上“核心”,就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

语文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过去做过很多总结,在知识教学时代,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知识素养用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

现在看,有一点狭隘了。

之后,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听说读写思。

听说读写是四种能力,后来觉得思考也是语文科不可或缺的,就补上“思”这个重要行为。

这些是能力要点的核心。

素养的开口更大一点,而且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核心层次,谈知识核心、能力核心都没有问题,进一步延展到文学、文化、以及人文化的时候,很容易收不住口。

过去语文科教学越界的时候很多,上成政治课有之,上成历史课有之。

现在文章的内涵扩展了,新闻、说明文、科技文,各类应用文进来了,于是一些课堂开讲医学、宇宙学、科学知识等。

还有的老师,在语文课,与学生大谈人生观、价值观,似乎在上哲学课。

语文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其他都是从这里长出来的。

在高学段就增加一些,学习能力强的人都多涉猎一些。

而且,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不能逾越生活基础、思想基础。

没到那个岁数,缺乏那个阅历,缺少思考力,则其语文的认知总是到不了你要他去的地儿。

四是,基于不同的学段,结合教学发展,进行素养发展的层级化设计。

基础教育,分出三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在语言学习上,也分出初级语文和高级语文两个阶段。

初级语文,要过说话关,重视口语训练,重视语言的交际性。

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个初级阶段非常明显。

在高级语言阶段,增加了文学的学习,语言的艺术化要求提高了,需要了解这个文化圈子里的人怎么想事、怎么做事。

英语学习还要有专业英语,这与英语国家在科技发展上具有领先优势,而很多专业词汇,在生活中不常用而在科学学习中离不开有关。

汉语的科技化特点不是很明显的。

因而语文的阶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语言阶段,重视词汇积累,可以进行口语交际;高级语言阶段,可以阅读本民族从古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良好的领悟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发展与年龄认知特点是匹配的,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语言的词汇积累开始,而且要积累很多文章,也就是用典范的文章垫底——打下精神的底子。

在现代社会,不识字的文盲少见了,可是因为缺乏经典文章垫底,少了精神根基的人很多,由此让一部分中成为识字的文盲——其实是文化盲、思想盲。

词语提供的简要信息,这是低年级孩子容易获得的。

到了高年级,文章的内容也由浅入深,增加了思想含量、文化含量也有变化了。

五是,核心素养需要具有稳定、基础性特点,与学科双基的要求具有关联性,可是也不
要漠视学生学习的发展性。

核心素养是什么,这个东西应该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求的落实双基,就应该成为这个核心素养。

换句话说,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要成为核心素养。

在提出双基的时代,我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较多停留在语言层次上,较少关注文章的人文性,由此缺乏了人文关怀。

这样的教育就死气沉沉,一点趣味也没有。

语文的美感,除了应用语言的准确和优美之外,还在文章内蕴之美。

这是具有较强人文性的。

因而在1992年韩军老师提出弘扬人文性的主张。

这个学术观点所反拨的现实是,语文科不要过于知识化,沉到语言知识的底子上,缺乏对于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视和培养。

今天提出语文素养,在继承过去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语言发展进入较高层级,所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的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