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精品课件】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精品课件】


下列关于N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中的氮氮三键很强

B.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N2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C.N2在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 D.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氮气
• 【答案】B

【解析】Mg可在N2中燃烧,B错误。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 1.物理性质
• 例 在标准状况下,把22.4 L NO、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有1 L水 的密闭容器中,再向该容器中充入足量的O2,完全反应后(假设反应过 程中液体体积不变),容器中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无法计算
B.1 mol·L-1
• C.0.5 mol·L-1
D.1.5 mol·L-1
• 错解:A
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发生的下列变化
中不正确的是( )
A.N2+2O2=放==电==2NO2 B.3NO2+H2O===2HNO3+NO C.2NO+O2===2NO2 D.HNO3跟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盐

【答案】A

雷电 【解析】N2和O2在
条件下反应生成NO,而不是NO2。
[深化理解]
• 1.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相关反应原理 • 3NO2+H2O===2HNO3+NO① • 2NO+O2===2NO2② • 由方程式①×2+②得: • 4NO2+O2+2H2O===4HNO3③ • 由方程式①×2+②×3得: • 4NO+3O2+2H2O===4HNO3④
2.氮氧化物溶于水的不同情况及剩余气体 (1)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③)。
• 4.下列物质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且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ppt精选版
1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ppt精选版
2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ppt精选版
3
一、元素周期表的完善历程 1.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时间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__捷__列__夫__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编排原则 ①将元素按照_相__对__原__子__质__量_____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②将_化__学__性__质_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答案:C
ppt精选版
28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对主族元素,其族序数 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副族则不是;18 列构成 16 个族,其 中第Ⅷ族包含 3 列。
ppt精选版
29
3. 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的是( )
A.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ⅡA 族 B.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Ⅷ族 C.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 族 D.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0 族
ppt精选版
18
4. 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形式为“第几周期第 几族”,要注意分清主族、副族、0 族、第Ⅷ族
在应用上述方法推断元素的族序数时,要特别注意第 六、七周期第ⅢB 族的锕系和镧系元素,它们的每个空格都 有 15 种元素,其后的元素需再减去 14,然后定位。
ppt精选版
19
例 2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 20 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 含 95 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 4 次成功合成 4 个第 115 号元 素的原子。这 4 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 113 号元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

● A.54 ● C.81
B . 11 6 C
D.88
● 解析:Ⅲ是奇数,第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是奇数。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原子序数是 奇数,答案选C。
课堂探究研析
● 问题探究:
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由什么决定?主族族序数由什么决定? 2.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一共有 18 列,哪一列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 二、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1.编排原则:
● 2.周期表中周期的划分和一般特点:
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共有____7______个周期
特点
同周期中的元素的_电__子_层__数____相同 周期序数=_电__子_层__数____
分类
短周期 长周期
共有___3_______个,包括第__1_、__2、__3___周期 共有___4 _______个,包括第4_、__5、__6_、_7___周期
18
4
36
长周
5
Rb~Xe
18
5
54

6
Cs~Rn
32
6
86
7
Fr~Uuo
32
7
118
位置与结 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 =电子层

● 2.族(每一纵行):

周期表中有18 个纵行,除第 8、9、10三个 纵行为第Ⅷ族 外,其余15个 7个 纵行,每个纵 主 行为一族;周 族 期表中包括7个 主族,7个副 族,一个0族,
1
新课标导学
化学
必修② ·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探究铝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探究铝热反应

探究铝热反应
实验现象:
1.镁条剧烈燃烧, 2.火花四溅, 3.放出大量的热, 4.同时纸漏斗被烧穿,有灼热 熔融物落入沙中,待熔融物冷 却后变黑色固体。
探究铝热反应
应用
1、冶炼难熔的金属 2、焊接钢轨等大截面钢材部件 3、军事上可以制作铝热弹等强杀伤性的武器 4、传统的烟火剂
探究铝热反应

铝热反应十分激烈,所以点燃后难以熄灭。若在 钢等其他金属物上点燃,还会熔穿金属物,加剧反 应。故常被用于制作燃烧弹,可以熔穿装甲。 铝热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可以使高熔点金属熔 化并流出,故铝热法广泛运用于焊接抢险工程之中 。另外,铝热法也是冶炼钒、铬、锰等高熔点金属 的重要手段。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 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
快速配平,如8Al+3Fe3O4=4Al2O3+9Fe中,可取Fe3O4和Al2O3
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3O4前应为3Al2O3前应为4,底下 便可得到Al为4,Fe为9.
探究铝热反应
实验步骤:
1.取一张圆形滤纸,倒入5克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再 倒入2克铝粉。

探究铝热反应
除此之外,其他的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混合之 后点燃,也会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效果类似 于铝热反应。其中的金属单质可以是铝、镁、钙、 钛、硅、硼,而金属氧化物可以是三氧化二硼、二 氧化硅、三氧化二铬、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四 氧化三铁、氧化铜和四氧化三铅等。有时这些反应 也根据反应中的还原剂而被称为“镁热法”、“硅 热法”、“钙热法”、“碳热法”等等
此外,铝热反应还可以表示铝元素置换其他金属元 素(如锰等)的氧化物置换出该金属元素
探究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乙烯【精品课件】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乙烯【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无论是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 的碳碳双键有关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相同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课堂练习】
乙烯
学习目标 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3、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
核心素养 1、微观探析:认识乙烯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通过分析、推理认识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目录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
点燃
CH2=CH2 + 3O2
2CO2 + 2H2O
现象:火分数较高,燃烧时碳并没有 完全被氧化,而本身被烧成炽热状态,故火焰明亮;又 由于一部分碳呈现游离态,所以有黑烟冒出。可以据此 检验乙烯和甲烷。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3.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
器中,其目的是(C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课堂练习】
碳碳单键 C、H不全在一个平面内
2C2H6+7O2 ―点――燃→ 4CO2+6H2O C2H6+Cl2 ―光 ―→ C2H5Cl+HCl
不反应
碳碳双键 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C2H4+3O2 ―点――燃→2CO2+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因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第5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第5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课件)
探究实验:氨气的喷泉实验。
1.实验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2.实验结论: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一、氨气
3.实验讨论:
(1)烧瓶中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2)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3)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1)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2)引发喷泉实验。
(3)氨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有 OH- 存在。
一、氨的性质
探究实验2: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
(1)实验现象:两玻璃棒靠近时产生白烟。
(2)实验原理: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 NH3 和
HCl 反应生成白色NH4Cl固体:
NH3+ HCl
NH4Cl
一、氨的性质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因此 NH3能被催化氧化生成 NO。
NH3·H2O
一、氨的性质
小试牛刀
1.判断正误。
(1)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 √ )
(2)1 mol·L-1氨水中的 c(NH3·H2O)为 1mol·L-1。 ( × )
(3)氨水可以导电,所以 NH3为电解质。 ( × )
(4)浓氨水与所有酸反应均有白烟产生。 ( × )
一、氨气
探究实验:浓氨水与浓盐酸的反应。
1.实验操作:将两个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
相互接近,但不接触,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有白烟产生。
3.实验原理:NH3+HCl NH4Cl。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
二、铵盐、NH4+ 的检验
加热盛有 NH4Cl固体的试管,现象有:①试管中固体逐渐消失;②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蛋白质 油脂【精品课件】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蛋白质 油脂【精品课件】

一. 蛋白质 1.组成 蛋白质由C、H、O、N、S、P等元素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大,可以从一万到几千万。都是高分 子化合物。 2.存在 主要存在于生物体内,肌肉、毛发、皮肤、 角、蹄、酶、激素、抗体、病毒中;在植物中也很 丰富,比如大豆、花生、谷物。
3、性质
(1)蛋白质可以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①颜色反应:浓硝酸使蛋白质颜色变黄。 ②蛋白质灼烧: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以上两个反应均可用于鉴别部分蛋白质, ✓多用灼烧法鉴别羊毛或蚕丝织物的真伪。
(3)盐析
现象:有白色絮状物质析出,白色絮状物质放入水中, 溶解。
盐析:有机物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 低有机物的溶解度,使之析出,此过程为盐析。盐析是可 逆过程,利用此过程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6. 油脂在人体的转化和功能
✓脂肪酸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油脂在三大营养物质中产生热量最高,每克油脂能产 生39.3 kJ的热量,为糖类和蛋白质的一倍多。
✓脂肪酸是人体的备用油箱
油脂是人体热能贮备最适宜的能源。人体中贮存的脂肪, 在人体的糖类能量供给不足时,可以分解,为人体提供能 量。此外内脏器官表面的脂肪还有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剧烈 震动和摩擦的作用,皮下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大多数生物酶 是蛋白质
动物的皮革是衣
牛奶中的蛋白质与
服的原料
驴皮熬制的胶是一 甲醛制酪素塑料
种药材——阿胶
油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高级饱和 脂肪酸甘油酯,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有 机物。植物油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为液态,称为油, 而动物脂肪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称为脂。油脂均 为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油脂不但是人类的主 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 原料。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乙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乙烯

1934 年甘恩(Gane)才首先证明植物组织确实能产生乙烯。随着气相色 谱技术的应用,使乙烯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 果,并证明在高等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乙烯,1966 年乙烯被正式 确定为植物激素。
[素材二] 乙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乙烯涉及很多方面,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 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 胶等。
2.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CH3CH===CH2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碳氢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 D.碳碳双键是乙烯的官能团
B [CH3CH===CH2 的空间结构为 多为 7 个。]
,共面原子最
3.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相 同 B.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C.水果运输中为延长果实成熟期,常在车厢里放置浸泡过酸性 KMnO4 溶液的硅藻土 D.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2)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 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 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可制 α-烯烃,进而生产 高级醇、烷基苯等。
(3)同时乙烯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工业区乙烯含量可达到 1 ppm(百万分之一),能够生成甲醛和一氧化碳,危害人类健康。
A.甲烷(CH4)
B.一溴甲烷(CH3Br)
C.乙烯(CH2===CH2)
D.CH3—CH===CH—CH3
D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在一个平面上最多含有 3 个原子;一 溴甲烷分子是甲烷分子中的 1 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产生的,在一个 平面上最多有 3 个原子;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分子中 6 个原子在同 一个平面上;2 个甲基取代乙烯分子中的 2 个氢原子,甲基中的碳原 子以及该碳原子上的 1 个氢原子与乙烯面共平面,最多有 8 个原子在 同一个平面内,D 正确。]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任 务 02
2.1 化学平衡的建立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反应刚开始时:

率 v
v正
v逆
0
反应过程中:
v正 = v逆
化学平衡状态
t1
时间t
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 大
2.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能改变高
炉尾气中CO的比例,原因是:
C+CO2
2CO是一个可逆反应,不
能完全进行,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在
高炉中Fe2O3与CO的反应也不能全部转 化为Fe和CO2。
任 务 01
×100%
课堂检测
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 D.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表示正、逆
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下列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烷烃的结构【精品课件】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烷烃的结构【精品课件】
说明 ①同系物所含元素种类一定相同,除C、H外其他种类元素原子数必须相同。②同系物一定具有不同的碳、氢原子数和分子式。③同系物一定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n)。
(2) 11个C原子以上的直链烷烃:如:C11H24 称为十一烷 (3) 带支链的烷烃:用正、异、新表示
戊烷
辛烷
CH3CH2CH2CH2CH3
氢原子
饱和
饱和烃
CnH2n+2
当碳原子与4个原子以单键相连时,碳原子与周围的4个原子都以四面体取向成键,因此,烷烃中碳碳结合成链状,链状不是“直线状”,而是呈锯齿状,链上还可分出支链,如图所示: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结合,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
(2)烷烃的结构
链状烷烃的结构特点①单键: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单键相结合。②饱和: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相结合,烷烃是饱和烃,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分子里,链状烷烃的含氢量最大。
B D
E
A F
5.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1)同温同压下,烷烃的蒸气密度是H2的43倍:______。(2)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________。(3)分子中含有30个氢原子的烷烃:________。(4)室温下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直链气态烷烃:______。
C6H14
C7H16
C14H30
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成键类型及方式。2、认识甲烷的组成、结构、烷烃的组成及结构。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建立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判断及书写的思维模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3.2平衡的移动规律.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3.2平衡的移动规律.pptx
(4)如果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氮气的转化率——。
练习4、
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 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 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 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 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③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 该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而其他物质的转化率提高。
④改变浓度后,速率-时间图象是连续的。
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适当增大廉价的反应物 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可以提高价格较高原料的转化率, 以降低生产成本
催化剂
2SO2(g) + O2(g)
速率~时间图: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速率 v
V’
V正

V’正=V’
V’

V逆

增大反应物浓度
t
V’正>V’ 平衡正向移动

v
V正
V逆
V’

V’
V’正=V’

减小生成物浓度逆
t
V’正>V’平衡正向移动

v
V’
V正

V’
V逆

增大生成物浓度
V’正=V’

t
V’逆>V’平衡逆向移动

v
V逆
V’
图像具有不连
续性。为什么?
V逆
0
t1
t2
t(s)
v
V’吸
V’吸=V’
V’放

升高温度
t
v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精品教学课件(共275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精品教学课件(共275页)
多能源结构时期 ——风能、地热能等
2.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方面问题 (1)一是其短期内不__可__再__生__,储量有限; (2)二是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_S_O_2_、__N_O__x_、__C_O__等是大 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3.在燃料利用过程中,节能的主要环节 (1)燃料燃烧阶段——可通过改进锅炉的炉型和燃料空气比、清理 积灰等方法提高燃料的_燃__烧__效__率_; (2)能量利用阶段——可通过使用节能灯,改进电动机的材料和结 构,以及发电厂、钢铁厂余热与城市供热联产等措施促进能源循环利 用,有效提高能源利__用__率__。
[答案] (1)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的饱 和石灰水变浑浊 (2)Mg 与 HCl 反应生成 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体系温度升高,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饱和石灰 水中的 Ca(OH)2 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 (3)Mg+2H+===Mg2++H2↑
(4)小于
(3)吸热反应均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
(4)化石燃料储量有限,燃烧时又产生污染,故尽可能减少化石燃
料的使用。
()
[答案] (1)√ (2)× (3)× (4)√
2.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硫的燃烧
B.水的分解
C.物的氧化变质
D.中和反应
[答案] B
3.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把试管放入盛有 25 ℃的饱和石灰 水的烧杯中,在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再向试管中滴入 5 mL 稀盐 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值为多少? 提示:放出能量。数值为 2×431 kJ=862 kJ。 3.1 mol H2 与 1 mol Cl2 生成 2 mol HCl 气体,能量有什么变化?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化学反应的速率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化学反应的速率

[提示]
N2(g) + 3H2(g)
n(始) 2 mol
4 mol
Δn
0.5 mol 1.5 mol
10 min 时 1.5 mol 2.5 mol
2NH3(g) 0 1 mol 1 mol
所以 v(N2)=2 L0×.51m0oml in=0.025 mol/(L·min) v(H2)=2 L1×.51m0oml in=0.075 mol/(L·min) v(NH3)=2 L×1 m10olmin=0.05 mol/(L·min) v(N2)∶v(H2)∶v(NH3)=1∶3∶2。
关键 能力 核 心 突 破
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三段式”
在一定条件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N2 和 4 mol H2 发生 反应 N2(g)+3H2(g) 2NH3(g),10 min 时测定生成 NH3 1 mol,则 用 N2、H2、NH3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多少?三者之比为多少?
(4)压强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气体的浓度来实现的,故一 般意义上的增大压强是指压缩气体的体积。 ①对无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反应速率基本不 变。 如 MgO+2HCl===MgCl2+H2O。
②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简化理解 为
物质浓度改度→反应速率改变 压强改变→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a.恒容时:增大压强―引―起→体积缩小―引―起→反应速率增大。 b.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
0.45 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
D [各物质其反应速率单位相同时,用各反应速率除去化学计量 数,比值大的反应速率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件 (共2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件 (共20页)
第3节 化学键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第1课时 离子键及离子 化合物
1 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 别。 2 掌握共价分子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会用电子式 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3 了解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4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 实质。
2.常见的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
一对共用电子 N≡N
· · · · · · · · H· O· H · ·
H·+·O·+·H
四、化学键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1.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使原子结合 形成共价化合物或单质。人们把这种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 化学键 作用力 相结合的⑭作用力统称为 ⑮化学键。
Na
6.02X1023mol-1 n=N/M
(2)已知N2、CO2的结构式分别为
... ... .. .. .. .. .. ..

..
,则N2、CO2的电
.. .. N 、 O C_________ O 子式分别为 N 。 (3)分别写出NaOH、H2O2、Na2O2的电子式: .. .. .. +[ O H ] O O H Na .. NaOH: _______,H2O2: H .. .. ______, .. .. .. .. 2+[ O O Na .. ] Na+ .. Na2O2: ______________ 。 .. .. .. .. ..
C.Na+
.. O H] D. Na+[ ..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液态氢氧化钠是电解质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七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烷烃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七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烷烃的性质
D.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D
解析 甲烷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不在同一
平面上,A错误;甲烷分子中没有不饱和碳原子,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B
错误;甲烷属于饱和烷烃,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甲
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升高
增大

2.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烷烃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或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
应。但在特定条件下,烷烃会发生某些反应。
(1)燃烧反应
烷烃可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
解析 仅通过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这一实验现象,并不能说明生成了
四种有机产物,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中CH3Cl常
温下为气体,溶于有机溶剂,CH2Cl2、CHCl3、CCl4为油状液体,A错误;氯气
与甲烷反应生成HCl,而HCl极易溶于水,导致量筒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量
筒内液面上升,B正确;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
射器中的气体推入甲注射器中,气体在甲注射器中反应,用日光照射一段时
间。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注射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实验过程中,甲注射器活塞向内移动,内壁有油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
C.反应后,甲注射器中主要剩余气体可被NaOH溶液吸收
D.将甲注射器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AgNO3溶液的小试管,液体分为两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激活
纵观化学史,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不论是拉瓦 锡的最初尝试,还是德贝莱纳、纽兰兹、门捷列夫等人的具 体探索,无不浸透着科学家对化学的探究。这些探究不仅表 现在元素周期律的外部形式之上,而且深入到了它的内部联 系之中。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中化学实验贡献甚大,化学实验 是化学基石,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那么,如何通过实验 来探究元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呢?
结论
―F―2――C―l2――B―r2――I→2 逐渐减弱
思考题2 砹(At)是卤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则通常
条 件 下 砹 应 该 是 ______( 填 “ 深 ” 或 “ 浅 ” ) 色 ______ 体 ,
______( 填 “ 易 ” 或 “ 难 ” ) 与 H2 化 合 , 产 物 的 稳 定 性 ______。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期、族的概念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重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和制作周期表体验比较法的作用 2.通过对周期表结构的研究,体会归纳、推理 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2
全册课件
目录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化学方程式
H2+F2=2HF
H2+
光照
Cl2=====2HCl
H2+

Br2=====2HBr
H2+I2 △ 2HI
(2)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实验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 入盛有 NaBr 溶液的试管中, 振荡后加 CCl4,振荡,静置
溶液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红棕 色
Cl2+2NaBr=2NaCl+Br2
[特别提醒] ①0族及Ⅷ族不属于主族也不属于副族,所以表示族序 数时,后面不能加A和B。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同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某些副族和0族。但同一主族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相同。 ③副族元素都是过渡元素,但过渡元素不都是副族元 素,还包括Ⅷ族元素。
二、元素周期表中的数字规律 1.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镧系和锕系各有15种元素,因性质相近,分别在周 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因此到目前为止,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是ⅢB族。 3.元素原子序数差 同周期ⅢA族与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从第二周期到 第七周期分别为1、1、11(加过渡元素10种)、11、25(镧系15 种,加14)、25(锕系15种,加14)。 ⅠA族内自上而下,相邻周期原子序数差值为2、8、8、 18、18、32;0族内自上而下,相邻周期原子序数差值为8、 8、18、18、32、32。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 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 序自上而下排列。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叫做周期。 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其中,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均为长周期。 (2)族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 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 Ⅷ族:第8、9、10纵行 0族:稀有气体元素 思考题 某同学总结Ⅱ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2 , 由 此 得 出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为 2 的 元 素 就 一 定 是 ⅡA 族 元 素。你认为正确吗?
二、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 1.原子结构 (1)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 半径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 (1)相似性: ①能发生相似的化学反应。 如碱金属都能与 O2、Cl2等非金属反应,都能与水反 应;卤素单质都能与H2、H2O等反应。 ②同类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化学式形式相同。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掌握原子结构,掌握 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 的递变规律(重点)
体会化学研究中发现规律的过程及学习实 过程与方法
验探究、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 1.培养科学探究的热情
价值观
2.锻炼团结协作的精神
3.了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2)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特点
①相似性: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
质活泼,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
4Li+O2

=====
2Li2O
2Na+O2

=====
Na2O2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思考题1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锂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铷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Li+2H+=2Li++H2↑ (2)2Rb+2H2O=2Rb++2OH-+H2↑
②差异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 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 有差异,从锂到铯,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如钾与氧气或水 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反应更剧烈。
钾保存在煤油中,取用时先用镊子夹取,再用滤纸吸干 煤油,然后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
②钾、钠性质的实验探究与对比
与氧气反应
与水反应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 “咝咝”响声

燃烧更剧烈,紫色火焰 (透过蓝色钴玻璃)
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 燃烧,有轻微爆炸声
结论
钾的活动性比钠强
自学导引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已知的元素按照相对 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 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 序依据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
3.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 数。原子的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答案 深;固;难;差
名师解惑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容易进行, 则其金属性越强。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其金 属性越强。 (3)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 置换出B,则A的金属性强于B。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者的金属性强于后者。 (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 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注:Fe的阳离子仅指Fe2+)。
自学导引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元素
元素
核电
名称
符号 荷数

Li
3



Na
11


K
19



Rb
37
原子结构 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1
1
1
1
电子
原子
层数 半径/nm
2
0.152
3
0.18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0.227
5
0.248

Cs
55
1
6
0.265
相同点: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 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 径递增。 2.化学性质 (1)钾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及其与钠的比较 ①钾的保存及取用方法
3.Ⅷ族包括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 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因此周期表18个纵行共16个族。
4.周期表中族的排列方式 1~7纵行:ⅠA→ⅡA→ⅢB→…→ⅦB 8、9、10纵行:Ⅷ 11~18纵行:ⅠB→ⅡB→ⅢA→…→ⅦA→0 5.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且都是 金属元素。
答案 不正确;0族中的He元素和某些副族元素(如Zn)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
名师解惑
一、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
1.第七周期属于长周期,因目前尚未排满也称不完全 周期,若排满应包括32种元素。
2.0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元素为2),因化学 性质不活泼,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叫做0族,在元素周期 表的第18纵行。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 越容易进行,则其非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 属性越强。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 金属性越强。 (4)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 A置换出B,并且A体现出氧化性,则A的非金属性强于B。 (5)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 弱。
典例导析
知识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例1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五周期 B.长周期中每个周期所含元素种类可能是8种、18种或 32种 C.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均是一个族 D.ⅦA族元素即卤族元素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的镧系、第七周期的锕系 分别包含15种元素,长周期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包含18、 18、32种元素;周期表中的第8、9、10纵行同为Ⅷ族元素; 第ⅦA族元素包括F、Cl、Br、I、At,又称卤族元素。 答案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