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
“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
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
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
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以社会集体(民族和阶层)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总体体系,
它指的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即精神文化。他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精
神文化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和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前者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
后者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
诗等)。
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
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与“物质文化”相对。人
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
个部分:(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风俗、道德、法律等;如楹联等。(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
而产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仪器的方法等。
二、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
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
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
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
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
到的。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
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
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
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
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
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
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
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
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
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
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
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
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
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举例: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
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
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
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
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
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