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十五课《大禹治水》

合集下载

《大禹治水》优秀教案

《大禹治水》优秀教案

《大禹治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治水过程及治水成果。

(2)培养学生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智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品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治水过程及治水成果。

难点: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智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治水过程及治水成果。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智慧。

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大禹治水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大禹治水的故事图片、相关资料等。

2. 教材:关于大禹治水的课文。

3. 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治水英雄。

(2)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治水英雄?他们是如何治理水患的?2. 讲授新课(1)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

(2)讲述大禹治水的过程,强调大禹的勤劳、勇敢、智慧等品质。

(3)介绍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智慧,如疏导、筑堤、分洪等。

3.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了解大禹治水成果。

(2)提问:大禹治水取得了哪些成果?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4.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智慧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应用价值?(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拓展(1)总结大禹治水的故事,强调大禹的品质和治水成果。

(2)提问:同学们认为大禹治水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发扬这种精神?6. 布置作业(1)让学生结合课文,为大禹治水的故事写一个简短的续写。

(2)思考:大禹治水的精神在现代社会有何应用价值?举例说明。

六、教学内容1. 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及治水过程。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大禹治水》的教案范文

《大禹治水》的教案范文

《大禹治水》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经过及结果。

(2)培养学生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禹治水的故事。

(2)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大禹的聪明才智、英勇顽强和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及意义。

(2)大禹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

2. 教学难点:(1)大禹治水过程中所涉及的地理、气候等知识。

(2)对大禹精神品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历史》等相关教材。

2. 教具:投影仪、PPT、图片、地图、教学卡片等。

3. 参考资料: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历史文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具,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背景。

(2)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述故事:(1)详细讲述大禹治水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大禹的聪明才智和英勇精神。

(2)分析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大禹治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从地理、气候等角度分析大禹治水的过程。

(2)探讨大禹精神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其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大禹精神。

课文《大禹治水》教案范文

课文《大禹治水》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禹治水》,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过程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大禹治水精神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介绍大禹治水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节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指导停顿和语气。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禹治水的过程和结果,总结大禹的品质和精神。

5. 拓展延伸(1)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大禹,你会如何治理洪水?(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大禹治水的精神。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 大禹治水》课件 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 大禹治水》课件 PPT

想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
(3)夸父的举动,表现了他( A )的精神。
A.舍己为人、坚持不懈 B.勇往直前
( 3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1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 4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 2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讲故事略。
这两句话照应了文章开头, 使文章结构完整,结构严谨。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先讲述了大禹 治水的原因,接着讲大禹历经千辛万苦制 服洪水,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赞美了大禹为老百姓做事不辞劳苦、舍己 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板书设计
无畏


智慧

代代相传

无私,舍己为人
一、填一填
淹没( 田地 ) 疏通( 河道 )
冲毁( 房屋 ) 治理( 洪水 )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大禹离开家,一去就是十三年。(√ )
2.禹的父亲叫鲸。( × )
小资料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 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 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 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 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 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 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15.大禹治水
第1课时
本课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伟人”这一主题编排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三篇人物故事。

故事语言简洁,内容紧凑,分别讲述了大禹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朱德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教学中,既要引领学生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5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写32个词语。

◎根据语境读准多音字,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

◎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语言积累◎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背诵一组励志名句,初步感受名句蕴含的道理。

阅读理解◎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阅读民间故事《鲁班造锯》,感受鲁班的智慧。

口头表达◎借助词句,能讲述课文内容。

◎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书面表达◎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学习写留言条。

15 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课后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板块一猜字激趣,导入新课1.看图猜字,板书课题:老师今天考考你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字。

(课件出示图片)谁认识这个字?课件出示:预设:禹。

(1)很久以前,洪水泛滥,虫蛇伤人,一个勇敢的人用一只大手紧紧攥住一条毒虫。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第15课《大禹治水》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第15课《大禹治水》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第15课《大禹治水》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

1. 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2. 读一读,连一连。

淹没房屋疏通猛兽冲毁百姓耕种河道伤害田地驱赶田地3. 拼一拼,写一写。

hóng shuǐ()给百姓带来无数zāi nàn()。

大禹rèn wéi()治水要紧,过家门而不入,最后治好了洪水,恢复了nóng yè shēng chǎn()。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大家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大禹采用的办法治水。

他具体是怎么治水的?用“”,画出来。

(2)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开通——()方法——()慢慢——()(3)用“”画出大禹治水的成果。

二、同步阅读。

炎帝创市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帝王,后人称他为“炎帝”。

一天,炎帝经过一户农家。

主人留他吃饭。

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谷物和蔬菜。

主人抱歉地说:“我们只会种地,不会打猎、捕鱼,所以只能吃这些东西,要是有肉就好了。

”后来,炎帝经过一户猎人家。

主人也留他吃饭。

他家的饭桌上不仅有鹿肉、兔肉等各种兽肉,还有一些谷物和蔬菜。

炎帝指着这些蔬菜问:“这些是你们自己种的吗?”主人摆摆手,说:“不,这些东西是我打猎经过一户农家的时候,拿兽肉跟他们换的。

”炎帝想: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办法!后来,炎帝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

从此,每天正午,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就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大家拿出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

炎帝把交换物品的地方称作“市”,后来农村的赶集,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1)炎帝受到了什么启发?用“”画出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 大禹治水》精品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 大禹治水》精品课件

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 人称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
4 1 2
3
我会认
hónɡ

zāi nàn
rèn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dú shé
réng

xùn

shòu shāng

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uì
温暖。他一直追呀追,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太阳喷着 火焰,把他烤得渴极了。他一口气喝光了黄河的水和渭 河的水。最后,渴死在半路上了。
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 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 走一趟。
(1)给文章选一个题目。( B )
A.夸父帮人
B.夸父追日
(2)用“——”画出夸父追赶太阳的原因。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课文是按什 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学习本文时,可以按治水前、治水中、治水
~~~~~~~~~~~~~~~~~~~~~~~~~~
后的顺序,重点品读大禹治水的句子,并结合上
下文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感受大禹大公无私的
~~~~~~~~~~~~~~~~~~~~~~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 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 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 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 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 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 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 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部编人教版】二上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ppt课件(16页)

【部编人教版】二上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ppt课件(16页)

•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共性——勤劳、善良、安分、蒙昧 个性——顽强、倔强
善良的祥林嫂
• 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
• 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 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 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 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 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 上增加痛苦。
总结:主题
•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 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 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 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 建的必要性。
•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 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讨论
(1)祥林嫂之死的根源:
(2)解救办法:
(3)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
(1)封建伦理制度 旧文化观念
(2)摧毁旧制度 否定旧文化
(3)看反抗对象是什么,如果是 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秩序,她一点 反抗性也没有。
环境描写——祝福
• 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 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 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 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 祝福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以“祝福”为题:
• 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 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 关;
•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 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 小说的主题。
——丁玲
人物形象分析
模样周正
被迫改嫁 强烈反抗
健壮耐劳
祥林嫂的形象及社会意义
惨死雪地 横遭辱骂
活不能 死不敢
家破人亡 走投无路
失魂落魄 沦为乞丐
讨论:造 成祥林嫂悲剧 的原因是什么 ?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优秀4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治,洪"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揭示揭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录象,图片]:(述第一段课文)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有的躲到山上,住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生活着,有的住在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没有食物,只能吃树皮,吃草根!二,细细品味,感悟大禹的英雄品质。

◎过渡:这洪水的危害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学习第二自然段所以--出示齐读: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在治理洪水下加点)治理洪水,小朋友们,根据你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你认为治理洪水该怎么治呢(指名2—3人回答)2,说得不错,看来,小朋友对治理洪水都有自己的想法!是呀!治理洪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那么禹是怎么做的呢!轻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师板书:---,○)3,交流(1)生回答相机出示第二句:◎"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a,看图理解"水流和地形".如果禹要仔细地查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要爬上高山,还得要趟过大河,你从哪个词看出禹爬的山多,过的河多呢[板书:千山万水] (出示图片)这么多座山,这么多条河,谁再来读读这个词!评价:①太少了,还不够多。

人教部编版二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二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 (共18张PPT)

2021/7/25
15
课文讲解
大禹治水的意义
• 大禹治水取得了成功,给人 们带来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 大禹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 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2021/7/25
16
课文延伸
大禹陵
2021/7/25
17
课文总结
课文主要写了:
这篇课文主要写大禹带领百姓开 山挖河,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十多岁 没见过父亲,老百姓过上安定日子,世 代不忘大禹。
2021/7/25
18
作业布置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 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 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 料读一读。
2021/7/25
19
2021/7/25
11
课文讲解
阅读课文,说说大禹治水的过程。
带领千千万的百姓开通河道 疏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2021/7/25
12
课文讲解
洪水
2021/7/25
13
课文讲解
河道
2021/7/25
14
课文讲解
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
• 他有理想、有决心。 • 他采取了正确的治水策略。 • 他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锲而 不舍。 • 他为了实现目标,能够舍小家 为大家,不计个人得失。
2
课文导入
大禹是什么人?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
2021/7/25
3
字词积累
制被
理形治
洪害 姓通
2021/7/25
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
字词积累
扩词
治: 治理、治病、治家、治本、自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切入,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条件。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Hale Waihona Puke 有关对应的文字。〔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优秀课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优秀课件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你知道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 思吗?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
挡水 疏导 驱赶
朗读指·导:本文·因为每个·自然段展现的内
容不一样,所以在朗读时基调也应该不一样。 第1自然段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灾难,要读得沉 痛;第4自然段要读出老百姓的欣喜之情。
点拨:此题旨在让我们练习先根据构字 特点及语境猜一猜带点字的意思,再查字典 验证。
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字词学习
我会读
hónɡ
洪水
dào
知道
rèn
认为
chǎn
生产
dú shé shòu
毒蛇猛兽
rénɡ
仍然
xùn
教训
huī
恢复
shānɡ
伤害
tuì
消退
bèi
被动
zāi nàn
灾难
jì xù
继续

农业








退






洪灾难道 认被 业 产
把这些字按结构分类。
愚公笑着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 儿子死了以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不停地挖 下去,还怕挖不平吗?
天帝知道了愚公移山的事,很感动,就 派了两个力大无穷的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从此,这里的人们出门再也不用绕道了。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ónɡ shuǐ
zāi nàn
( 洪水 ) ( 灾难 )
shēnɡ chǎn
15 大禹治水
你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造人
资料链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文15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文15

第十五课大禹治水设计依据与构思《大禹治水》讲述的是有关伟大的故事,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课文语言比较简练,采用朗读指导法和情境教学法,引领学生自主走进语言文字,品味语言,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语文学习能力。

让孩子们通过朗读感悟去深刻体会禹治水的艰辛,并感受禹的奉献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一个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

课文讲述了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终于制服洪水,造福百姓的故事。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精练。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第一自然段讲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带领大家筑坝挡水,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主要讲禹离家十三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四自然段禹带领大家开通河道疏通洪水,治水成功;讲洪水退了,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中禹带领众多百姓热火朝天地开通河道,禹正在与有经验的老者察看地形。

画面与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对应,为学生领会课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凭借。

▍教学目标1. 学会文中的会认字,能正确书写文中的会写字;理解“冲毁、伤害、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课后提示独立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课后提示独立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优质课件(共94张PPT)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优质课件(共94张PPT)
水九年
没有消退
失败
鲧失败后,他的儿子禹接着治水,禹 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最后结果怎样?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 法治水。他和大家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 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 曾经多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一次也没有走进家们。 改筑坝挡水为疏通河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 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巩固字词,将会写字在本子上抄写3遍。
大禹治水
洪灾难 道 认被业 产
15 大禹治水
一心治水 为民造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那这节课就 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看一看,禹为了治 水、为了让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做了 哪些了不起的事情。
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百姓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首尾对比,写出禹治水的伟大功劳,赞扬 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 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 以下问题。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了本文你有哪 些收获?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了本文你 有哪些收获?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学了 本文我知道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要向他 学习,长大了为国家、人民做贡献。
读词语想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继续 教训 驱赶 耕种 恢复 安居乐业
15 大禹治水
一心治水 为民造福
禹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 帝王,其最显著的功绩就是治理洪水。大禹 是怎样带领大家治理洪水的呢?让我们走进 课文,去看一看吧!
禹,后人称他为大禹, 是夏朝开国君王。禹是中 国古代一位贤圣的帝王,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治 理了滔天的洪水,又划定 中国版图为九州。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禹治⽔》是部编版⼩学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禹⼗三年坚持治理洪⽔,多次过家门⽽不⼊,最终开通河道,治⽔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5课《⼤禹治⽔》课⽂原⽂ 很久很久以前,洪⽔经常泛滥。

⼤⽔淹没了⽥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们的⽣活痛苦极了。

洪⽔给百姓带来了⽆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个名叫鲧的⼈领着⼤家治⽔。

他只知道筑坝挡⽔,九年过去了,洪⽔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禹继续治⽔。

禹离开了家乡,⼀去就是⼗三年。

这⼗三年⾥,他到处奔⾛,曾经三次路过⾃⼰家门⼝。

可是他认为治⽔要紧,⼀次也没有⾛进家门看⼀看。

禹吸取了鲧治⽔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

他和千千万万的⼈⼀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通过河道,最后流到⼤海⾥去。

洪⽔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了,⼈们把家搬了回来。

⼤家在被⽔淹过的⼟地上耕种,农业⽣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5课《⼤禹治⽔》教案 〔教学⽬标〕 1.初读课⽂,认识本课8个⽣字,会写7个⽣字。

继续培养独⽴识字、合作识字的能⼒。

2.熟读课⽂,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禹治⽔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主阅读课⽂,抓重点词句理解课⽂,使学⽣学会在课⽂情景和语⾔⽂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明⽩⼤禹为什么成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禹治⽔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引导学⽣学会在课⽂情景和语⾔⽂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禹治⽔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5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

2.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及正确读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大禹治水时的顽强意志。

5.熟悉课文脉络及描写的主要内容。

6.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大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3.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水都做过哪些好事和坏事吗?(演示第2、3张幻灯片)
好事:水力发电,水上运输等。

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等。

那我们怎样才能让水不再做坏事了呢?
(要想办法治理。

比如修建大坝,建水库等。


2.古时候,有个人也为了不让水做坏事而对水进行治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演示第4张幻灯片)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5-9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灾”的偏旁是“宀”
“被”的偏旁是“衤”
“道”的偏旁是“辶”
“难”的偏旁是“又”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被”、“道”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3.我会查字。

伤.害:
部首:亻(2画)
字义:损害。

4.我会读:
泛滥淹没毒蛇猛兽牲畜
筑坝奔走驱赶安居乐业
二、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演示第10张幻灯片)
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

一个叫(鲧)的人带领人们(筑坝挡水),洪水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带领人们(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流到了大海。

洪水退了,人们又得以(安居乐业)。

2.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说的是什么?(演示第11张幻灯片)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洪水泛滥,人民的生活非常痛苦。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鲧、禹带领人民治水。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洪水消退,人民安居乐业。

3.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吧!(演示第12-15张幻灯片)(1)故事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2)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泛滥:江湖水溢出,淹没土地。

毒蛇猛兽:指对人们生命有威胁的动物。

牲畜:一般指由人类饲养使之繁殖而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畜类,可理解为家畜、家禽的统称。

(3)泛滥的洪水造成了什么后果?
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使得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

(4)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人们的田地、房屋被洪水淹没,无家可归,而且还要面对野兽的威胁,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凄惨,痛苦)
课文是怎样说的呢?(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极”字说明了什么?(人们的生活不是一般的难过,而是难过到了极致。


(5)同学们,看到人们这样悲惨的生活,此时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要治水,驱赶猛兽。

4.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人们是怎样对抗洪水的。

(演示第16-21张幻灯片)(1)开始带领人们治水的人是谁?(鲧)
(2)他采取什么办法治水?(只知道筑坝挡水。


这说明了什么?(他不知道变通,办法单一。


(3)他的方法有效果吗?(没有)
(4)从哪可以看出来?
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仍然:还是、照样、依旧。

“九年”说明了什么?(治水的时间长。


(5)鲧治水没有效果,后来又是谁带领大家治水的?(禹)
(6)禹是怎样做的?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一去就是十三年”说明了什么?(他走的时间长。


“到处奔走”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为了治水历经辛苦。


同学们,你们想一下,他十三年都没有回过家,三次经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禹心系百姓,大公无私。


(7)“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你们知道说的是谁吗?(禹)
(8)那么禹采取了什么样的治水办法?(疏导)
疏导:使淤塞的水流或阻塞的道路畅通。

(9)他是怎样做的呢?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5.禹的治水方法成功了吗?(演示第22-27张幻灯片)
(1)治水成功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终于:表示下文是最终出现的情况。

“终于”说明了什么?
(2)人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呢?
文章是怎样描写的?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3)同学们,你们觉得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

(4)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吗?(按照下边的顺序讲一讲吧!)
①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②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③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④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示例:传说在很久以前,洪水到处泛滥。

为了制止泛滥的洪水,大家推选鲧为领袖,让他带领大家治水。

鲧只是简单地采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治理了九年,仍没有治理好泛滥的洪水。

这时候,人们又推选他的儿子禹为领袖。

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为了很快地把洪水治理好,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四处查看,最后采用疏通河道的方法,带领人们治理好了洪水,使得人们能够重新安居乐业。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28、29张幻灯片)
1.《大禹治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治水要疏堵结合,光靠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引导水流走向正确的方向。

在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要一味地想着强硬处理,要结合实际情况,转变思路,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说说鲧和禹的治水方法和治水前后发生的变化?
鲧禹
治水前洪水泛滥洪水泛滥
方法筑坝挡水疏通河道
治水后仍然泛滥洪水消退
四、课堂练习(演示第30、31张幻灯片)
1.我会扩词。

2.我会读词语。

洪水防(fánɡ)洪毒蛇毒害
猛兽凶(xiōnɡ)猛灾难火灾
继续连续农业农民(mín)
五、作业布置
1.带感情地朗读课。

2.完成课后习题。

六、课堂小结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洪水泛滥后,人们生活痛苦。

鲧采用了筑坝挡水的治水办法,没有成功;禹吸取教训,采用了疏通河道的方法,最终使洪水消退,百姓安居乐业。

七、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洪水泛滥百姓生活痛苦
治水:鲧禹
筑坝拦水疏通河道
没有效果洪水消退
八、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

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而这也正是本节课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因为
精神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东西,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