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可以将锯齿波信号同步移相的电路,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时间控制和频率合成等应用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同步移相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信号调制、时钟生成、频率合成等领域。
同步移相电路的基础构成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比较器、相位延迟器、运算放大器和电位器等组成部分。
其中,锯齿波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比较器用于检测参考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相位延迟器用于控制信号的相位,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电路信号,电位器用于调节信号幅度。
在同步移相电路中,电位器是调节信号幅度的主要的调节器件。
通常将电位器分别放置在反相器和非反相器之间,以控制信号的幅度。
当电位器的阻值大于一定值时,信号将被反相,当阻值小于一定值时,信号被非反相。
同步移相电路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它利用锯齿波同步移相电路来控制不同信号的相位,实现信号的合成。
当锯齿波的上升沿来临时,比较器将发送一个脉冲信号,通过相位延迟器产生相位偏移信号,从而改变信号的相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信号的同步移相,从而实现频率合成和信号调制等应用。
第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2、DJK03晶闸管触发电路实验(该挂件包含“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等模块)
3、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1.2所示。
图1.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3)调节U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表1.1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学生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班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代 码
实验项目名称
项 目 代 码
指 导 教 师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中,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究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性能特点。
2. 实验原理2.1 锯齿波生成器锯齿波生成器是一种周期性信号产生装置,其输出信号呈现出类似锯齿形状的波形。
该装置由一个稳压源、一个比较器和一个积分器组成。
稳压源提供给比较器一个参考电压,比较器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一个方波脉冲。
积分器对方波脉冲进行积分处理,得到锯齿波输出。
2.2 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调整的装置。
它由一个锯齿波生成器和一个可变延迟线构成。
输入信号与延迟线上的锯齿波进行比较,触发电路将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同步移相,实现相位调整的功能。
3. 实验步骤3.1 搭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根据实验原理,搭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将锯齿波生成器的输出信号与可变延迟线上的锯齿波进行比较,并接入触发电路。
调节可变延迟线的长度,使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产生一定的相位差。
3.2 收集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可变延迟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每个长度对应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和宽度。
通过改变可变延迟线的长度,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的相位调整效果,并得到不同相位差下的电压幅值和宽度数据。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通过分析图表中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变化,可以得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中,电压幅值与宽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规律或函数关系。
4. 实验数据电压幅值与宽度表可变延迟线长度(单位:cm)输出信号电压幅值(单位:V)输出信号宽度(单位:s)0 1.5 0.11 1.3 0.122 1.2 0.153 1.1 0.184 1.0 0.21………5.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规律:•随着可变延迟线长度的增加,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逐渐降低。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实训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实训设备DJK01电源控制屏 1块DJK03 晶闸管触发电路 1块双踪示波器 1台万用表 1块三、实验实训线路及原理实验原理如图5-56所示。
其原理参看教材相关的内容。
图5-56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四、实验实训内容及步骤1.按图接好线后,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并与理论波形比较。
1)同时观察1、2孔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孔电压波形的关系。
2)观察3~5孔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U g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孔电压U3与5孔电压U5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调电位器RP1 ),用示波器观察1孔电压U1和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节RP2)使α=180º,其波形如图5-57 所示。
3.调节U ct(调节RP1),使α=60º,观察并记录面板上观察孔1~5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标出其副值与宽度并记录在表5-2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cm”和“t/cm”的旋钮放置在校准位置,以防读数误差)。
表5-2U1U2U3U4U5U g 幅值(V)宽度(ms)图5-57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五、实验实训注意事项1.观察输出脉冲电压U g时,应将输出端G、K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否则,无法观察到U g波形。
2.第3点没有波形时,请调节RP2、RP3。
六、实验实训报告1.画出α=60º时,观察孔1~5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2.指出U ct增加时,α应如何变化?移相范围大约等于多少度?指出同步电压的哪一段为脉冲移相范围。
3.分析RP3对输出脉冲宽度的影响。
4.写出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与体会。
实验实训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训(实验实训一、实验实训二选做一个)一、实训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
锯齿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锯齿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锯齿波发生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深入理解锯齿波的产生原理及其特性,并掌握锯齿波信号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锯齿波是一种周期性信号,其波形类似于锯齿形,因此得名。
它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呈现出逐渐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在达到峰值或谷值时突然反转。
锯齿波发生电路主要由一个三角形波发生器和一个比较器组成。
三角形波发生器输出一个周期性变化的三角形波信号,而比较器则将这个三角形波信号与一个直流电压进行比较,从而产生锯齿波信号。
具体来说,当三角形波信号上升到与直流电压相等时,比较器会输出高电平;当三角形波下降到与直流电压相等时,比较器会输出低电平。
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来产生连续的锯齿波信号。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555计时器芯片、电容、电阻、比较器芯片等。
2. 按照电路图搭建锯齿波发生电路,注意连接正确性。
3. 接通电源,调节电位器使得比较器的输出波形为锯齿波。
4. 用示波器测量锯齿波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锯齿波信号频率为1kHz左右,幅值为2V。
这与理论预计相符合,说明实验搭建正确,并且锯齿波发生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图可以发现,锯齿波信号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其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都比较快,并且在达到峰值或谷值时会突然反转。
这些特点使得锯齿波信号在一些特定场合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锯齿波发生电路并测试其输出信号,深入理解了锯齿波的产生原理及其特性,并掌握了测量锯齿波信号的方法。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理论预计,说明实验精度较高。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电路搭建和调试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锯齿波信号的理解和应用。
这对于今后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哇塞,这次做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可真是超级有趣又充满挑战呢!一、实验目的我呀,做这个实验最开始就想搞明白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像我们要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小世界一样,这个电路在电力电子技术里可是很重要的呢。
我就想知道它是怎么产生锯齿波的,又怎么根据这个锯齿波去触发其他电路的,感觉就像是在解开一个超级复杂的谜题。
二、实验设备进到实验室,那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设备。
有示波器,这示波器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的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不见的电信号的样子。
还有脉冲发生器呢,它就像是一个小指挥官,时不时地发出命令信号。
电源就更不用说啦,它是整个电路的能量源泉,就像我们人要吃饭才能有力量一样,电路没有电源可就没法工作啦。
还有好多电阻、电容和晶体管之类的小元件,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士兵,每个都有自己的任务,组合在一起就能完成大任务。
我和我的小伙伴小明一起做这个实验。
小明可搞笑了,他一看到那些设备就眼睛放光,说:“哇,这些东西看起来好酷啊,我们肯定能做出超棒的实验。
”我也特别兴奋,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小勇士。
三、实验原理这个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其实还挺复杂的。
简单来说呢,就像是一场接力赛。
首先,电源提供的电压要经过一些电阻和电容的组合,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能量做一个特殊的加工。
电阻就像是路上的小阻碍,电容呢,就像一个可以暂时储存能量的小仓库。
它们相互作用,就产生了锯齿波。
这个锯齿波啊,就像一个个小梯子,一节一节地往上爬。
然后呢,还有一个同步信号。
这个同步信号就像是一个节拍器,告诉锯齿波什么时候开始新的一轮。
如果没有这个同步信号,那锯齿波就会乱了套,就像一群人跳舞没有音乐的节奏一样。
有了同步信号之后,锯齿波就能很有规律地产生啦。
再接着,这个锯齿波要和一个控制电压进行比较。
这个控制电压就像是我们的指挥棒,我们可以改变这个指挥棒的大小,然后就可以改变锯齿波被触发的时间点。
电力电子5个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3与U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将MCL—18的“G”输出电压调至0V,即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使 =180O。
调节MCL —18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α=180O ,Uct=Umax 时,α=30O ,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 ~180O 的要求。
4.调节Uct ,使α=60O ,观察并记录U 1~U 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3,使U G1K1和U G3K3间隔1800。
5.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断开触发电路“2”端与脉冲输出“K ”端的连接,“G ”、“K ”分别接至MCL —33(或MCL —53)的VT1晶闸管的控制极和阴极,注意不可接错。
负载R d 接可调电阻(可把MEL —03的900Ω电阻盘并联,即最大电阻为450Ω,电流达0.8A ),并调至阻值最大。
合上主电源,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至U uv =220V ,调节脉冲移相电位器RP ,分别用示波器观察α=30°、60°、90°、120°时负载电压U d ,晶闸管VT1的阳极、阴极电压波形U Vt 。
并测定U d 及电源电压U 2,验证2cos 1245.0α+=U U d6.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无续流二极管串入平波电抗器,在不同阻抗角(改变Rd 数值)情况下,观察并记录α=30O 、60O 、90O 、120O 时的U d 、i d 及Uvt 的波形。
南昌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最终超级详细版)
4.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电感性负载。
断开平波电抗器短接线,求取在不同控制电压 Uct 时的输出电压 Ud=f(t),负载电 流 id=f(t)以及晶闸管端电压 UVT=f(t)波形并记录相应 Uct 时的 Ud、U2 值。 注意,负载电流不能过小,否则造成可控硅时断时续,可调节负载电阻 RP,但负载 电流不能超过 0.8A,Uct 从零起调。 改变电感值(L=100mH),观察=90°,Ud=f(t)、id=f(t)的波形,并加以分析。 注意,增加 Uct 使前移时,若电流太大,可增加与 L 相串联的电阻加以限流。
U1 Ug
(b)
接近 180°
ωt
(a)<180O 图 4-3
(b)接近 180O 初始相位的确定
六 数据处理
1.画出=60O 时,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1”和“2”孔的波形(1 孔为黄色,2 孔为蓝色)
“1”和“3”孔的波形(1 孔为黄色,3 孔为蓝色)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负载。
接上电阻负载(可采用两只 900Ω电阻并联),并调节电阻负载至最大,短接平波电 抗器。合上主电路电源,调节 Uct,求取在不同角(30°、60°、90°)时整流电路的输 出电压 Ud=f(t),晶闸管的端电压 UVT=f(t)的波形,并记录相应时的 Uct、Ud 和交流 输入电压 U2 值。 若输出电压的波形不对称,可分别调整锯齿波触发电路中 RP1,RP3 电位器。
五.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中触发可控硅的脉冲来自 MCL-05 挂箱, 故 MCL-33 (或 MCL-53, 以下同) 的内部脉冲需断 X1 插座相连的扁平带需拆除,以免造成误触发。 2.电阻 RP 的调节需注意。若电阻过小,会出现电流过大造成过流保护动作(熔断丝 烧断,或仪表告警);若电阻过大,则可能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造成可控
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请参看第二章相关介绍及教材有关内容。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实验箱面板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三、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四、实验设备1.电力电子实验台2.JPDL09实验箱3.JPDL08实验箱4.JPDJ10实验箱;5.示波器(自备);6.万用表(自备)。
五、预习要求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七、实验方法1.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2.观察“1”、“2”孔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孔电压波形的关系;3.观察“3”-“5”孔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Ug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孔电压和“5”孔电压的对应关系;4.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5.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调电位器RP2),用示波器观察同步信号、“1”孔电压“5”孔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使α=180o。
6.调节Uct使α=60o,观察并记录U1-U5,及输出脉冲电压Ug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3-3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cm”和“t/cm”的旋钮放置在校准位置,以防读数误差)。
八、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2.总结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ct=0的条件下,使α=90o,如何调整?3.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2. 了解同步移相电路的特点和应用;3.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同步移相电路是一种基本的信号处理电路,它是通过传输器件(如锯齿电压发生器,正弦波振荡器等)得到的两路同频信号对位移相,然后再将其中一路信号经过级联电路滤掉高频成分,剩下低频分量,然后再通过运算放大器输出到驱动器驱动被驱动器件,实现对被驱动器件进行同步控制的电路。
在同步移相电路中,特别常用的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其基本原理如下: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是用来控制脉冲宽度调制(PWM)的主要电路,它主要由一个锯齿波信号发生器、一个变压器和一个运算放大器组成。
锯齿波发生器产生的锯齿波,经过变压器的变换,使其输出信号与控制信号同步。
运算放大器将两路输入信号相减,再放大,从而得到控制信号,控制脉冲的宽度。
三、实验器材:锯齿波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电源、电容、电阻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给锯齿波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供电。
2. 将锯齿波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是否为锯齿波。
3. 在示波器上调节触发电平,使锯齿波稳定地显示。
4. 观察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并将其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5. 利用电容和电阻配置同步移相滤波电路,将锯齿波信号和控制信号按同频率输入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6.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脉冲波形是否符合预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中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工作正常,输出脉冲波形均符合预期。
2. 实验结果表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能够很好地实现对脉冲宽度的控制,具有应用价值。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实验操作,加深了对同步移相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非常适合用于控制脉冲宽度。
电力电子技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实验项目: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备注:序号(一)、(二)、(三)、(四)为实验预习填写项。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图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 原理图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1)用两根导线将PE-01电源控制屏的“三相主电路”A、B、C输出任意两相与PE-12的“外接220V”端连接;按下控制屏上的“启动”按钮,听到控制屏内有交流接触器瞬间吸合,此时“三相主电路输出”应输出线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打开PE-12电源开关,船形开关发光,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波形。
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观察“3”~“8”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4”点电压U4和“8”点电压U8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即将电位器RP2逆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8”点U8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
(3)调节Uct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8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六、实验记录与处理60°TP1: TP2: TP3: TP4:TP5: TP6:TP7: TP8:U1U2U3U4U5U6U7U812.410.89.60.8814.49.615.612.8数值(V)13.413.413.412.89.2 1.2 1.2 1.2宽度(ms)。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四、实验内容 1.当α = 30°、45°、60°、90°、130°时,Uct 的值
α Uct/V 30° 7.01 45° 6.38 60° 6.00 90° 4.39 130° 3.15
2.观察并记录α = 60°时图 1 中①②③④⑤⑥的波形
已知①为 uTS ②为 uQ ③为 ub3 ④为 ub4 ⑤为 ub5 ⑥为 uC5 观察到的波形如下:
①
②
①
③
①
④
①
⑤
①
⑥
五、实验总结 1.总结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移相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参数有关?
调节 RP 改变偏移电压 Up 的大小从而改变 α;移相范围的大小与 RP1、Uct 有关。
2.如果要求 Uct=0 时,α=90°,应如何调整?
调节 RP1 使 Uct 为 0,然后调节 RP 改变偏移电压 Up,同时观察示波器中①和⑥的波 形,使得⑥的波形在脉冲上升沿时对应①的正弦波为负半周的最大值。
⑥ ⑤ ③
④
② ①
图 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如图 1 所示电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可分为同步检测环节、锯齿波形 成环节、 移相控制环节、 脉冲形成和放大环节、 双脉冲形成环节以及强触发环节。 1.同步检测
V2
导通
V2 截止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V3 的 ue3 与 ub3 差一个 PN 结电压 ②V2 饱和导通时: R4 较小,C2 通过 R4、V2 很快放电,形成锯齿波下降段
3.移相控制
图 4 移相控制环节工作波形
①up(初始调整电压)
uco=0 时,改变 up 的大小,V4 开始导通的时刻也随之改变。
②uco(控制电压)
up 调好后固定不动,改变 uco 即可改变输出脉冲相位。
③uh(锯齿波电压)
uh 为锯齿波电压 ue3 单独作用在 V4 基极上时的电压,其减小了控制回路电流对锯齿波
电压 ub3 的影响。
图 5 移相调节电压等效电路
利用叠加原理,考虑三个电压作用结果: u′ h = ue3 u′ p = up R 7 //R 8 R 6 + (R 7 //R 8 ) R 6 //R 7 R 8 + (R 6 //R 7 ) R 6 //R 8 R 7 + (R 6 //R 8 )
四、实验内容 1.当α = 30°、45°、60°、90°、130°时,Uct 的值
α Uct/V 30° 7.01 45° 6.38 60° 6.00 90° 4.39 130° 3.15
2.观察并记录α = 60°时图 1 中①②③④⑤⑥的波形
已知①为 uTS ②为 uQ ③为 ub3 ④为 ub4 ⑤为 ub5 ⑥为 uC5 观察到的波形如下:
南昌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1)实验二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4)实验三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7)实验四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11)实验五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16)实验六直流斩波电路实验 (19)实验七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21)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N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NMCL-32组件和SMCL-组件3.NMCL-05组件4.双踪示波器5.万用表五.实验方法图1-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1.将NMCL-05面板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到主控电源的U、V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 将锯齿波触发电路上的Uct接着至SMCL-01上的Ug端,‘7’端地。
3.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并打开NMCL-05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
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3与U5的对应关系。
4.调节脉冲移相范围将SMCL-01的“Ug”输出电压调至0V,即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1电压(即“1”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2),使=180˚。
调节NMCL-01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180˚,Uct=Umax时,=30˚,以满足移相范围=30˚~180˚的要求。
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2
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条件1.可选元件(或自备元件):运放: 若干三极管: 若干电阻、电容、电位器: 若干2.可用仪器: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源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对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1)频率范围: 2000Hz幅值范围: ±6V上升边占总周期的3/4;下降边占总周期的1/4(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选择元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用Proteus 完成仿真)(3)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实验目的控制旋钮 锯齿波 发生电路 可调 放大(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四、设计原理锯齿波发生器主要有迟滞比较器和RC 充放电电路组成。
比较器属于信号处理的一种,他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电平进行比较,然后把比较的结果输出。
实验采用的迟滞比较器的特点是:单输入增大及减少时,两种情况下的门限电压不相等,传输特性呈现出“滞回”曲线的形状。
根据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原理,该设计问题按先后顺序可分为锯齿波发生器(比较器、积分器)、可调放大电路、直流偏置(同向求和)电路,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由运放N1组成的电路是滞回特性比较器,输出矩形波,运放N2组成一个积分器,输出锯齿波。
工作原理分析:运放N1组成的滞回特性比较器输出u01不是+UZ 就是-UZ 。
比较器是在运算放大器同相 积分器可调放大电路 偏置电路 输出uo输入端的电压0时翻转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比0略大就输出+UZ,否则就输出-UZ。
比较器的输入电压就是积分器的输出电压u02,设比较器初始时输出电压为+UZ,积分器在输入正电压作用下,二极管V2导通,积分器通过电阻R4对电容充电,运放N2输出线性下降的负电压,待输出电压u02达到翻转电压U’’时,比较器输出翻转,u01输出负电压-UZ。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电路分脉冲形成,同步移相,脉冲放大等环节,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
45
12.压U uv 3.确定脉冲的初始相位。
当Uct=0时,要求α接近于180O 。
调节Ub (调RP )使U 3波形与图4-3b 中的U 1波形相同,这时正好有脉冲输出,α接近180O 。
4.保持Ub 不变,调节MCL-18的给定电位器RP1,逐渐增大Uct ,用示波器观察U 1及输出脉冲U GK 的波形,注意Uct 增加时脉冲的移动情况,并估计移相范围。
5.调节Uct 使α=60O ,观察并记录面板上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a )α<180O (b )α接近180O
图4-3 初始相位的确定
0.7V
ωt
ωt
(a)
U 1
接近180°
ωt
U 1
U g
(b)
六.实验报告
1.画出 =60O时,观察孔“1”~“7”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图1:孔1,2波形图2:孔1,3波形图3:孔1,4波形图4:孔1,5波形图5:孔1,6波形图6:孔1,7波形
七.注意事项
参照实验一的注意事项。
实验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1)电源控制屏位于NMCL-32/MEL-002T等2) MCL-01调速系统控制单元中3) Uct位于锯齿波触发电路中图3-1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晶闸管3.锯齿波触发电路4.可调电阻5.二踪示波器(自备)6.万用表(自备)五.实验方法1.将触发电路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电源控制屏的U、V端。
2.合上电源控制屏主电路电源绿色开关。
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3与U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将低压单元的“G”输出电压调至0V(逆时针调节电位器),即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使α=180O,(也可以用示波器观测锯齿波触发电路“1”脚与“6”脚之间电压波形,来判断α的大小)调节低压单元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 ct,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 ct=0时,α=180O,U ct=U max时,α=30O,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180O的要求。
4.调节U ct,使α=60O,观察并记录U1~U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
(没做到)六.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幅值与宽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一、二、三」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序号型号备注1 DJK01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等几个模块。
2 DJK03-1 晶闸管触发电路该挂件包含“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等模块。
3双踪示波器自备三、实验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图1-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图1-1中,由V3、VD1、VD2、C1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U T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
由V1、V2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V3截止时,恒流源对C2充电形成锯齿波;当V3导通时,电容C2通过R4、V3放电。
调节电位器RP1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
控制电压Uct、偏移电压U b和锯齿波电压在V5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RP2、RP3分别调节控制电压Uct和偏移电压U b的大小。
V6、V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C5为强触发电容改善脉冲的前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如图1-2所示。
本装置有两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和II,在电路上完全一样,只是锯齿波触发电路II输出的触发脉冲相位与I恰好互差180°,供单相整流及逆变实验用。
电位器RP1、RP2、RP3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图1-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α=90°)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2、实验步骤:(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1)电源控制屏位于NMCL-32/MEL-002T等
2) MCL-01调速系统控制单元中
3) Uct位于锯齿波触发电路中
图3-1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晶闸管
3.锯齿波触发电路4.可调电阻
5.二踪示波器(自备)6.万用表(自备)
五.实验方法
1.将触发电路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电源控制屏的U、V端。
2.合上电源控制屏主电路电源绿色开关。
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3与U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
将低压单元的“G”输出电压调至0V(逆时针调节电位器),即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使α=180O,(也可以用示波器观测锯齿波触发电路“1”脚与“6”脚之间电压波形,来判断α的大小)调节低压单元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 ct,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 ct=0时,α=180O,U ct=U max时,α=30O,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180O的要求。
4.调节U ct,使α=60O,观察并记录U1~U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
(没做到)
六.实验报告
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幅值与宽度。
答:1孔电压波形——幅值:1×10V=10V,周期:2×10=20ms;
(1)1、2孔波形比较
2孔电压波形——幅值:10V,周期:20ms;
(2)1、3孔波形比较
3孔电压波形——幅值:10 V,周期:20ms; (3)1、4孔波形比较
4孔电压波形——幅值:3V,周期:20ms; (4)1、5孔波形比较
5孔电压波形——幅值:11 V,周期:20ms;
(5)3、5孔波形比较
5孔电压波形——幅值:11 V,周期:20ms;
(6)α=180O 根据2、5孔波形确定根据1、6孔波形确定
2.总结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移相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参数有关?
答:调节给定电压Ug与电位器RP,调节RP使得Ug等于0时α=180°,Ug为最大时,调节RP使得α=30°,此时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为30°~180°.移相范围的与Ug与RP的大小有关。
3.如果要求U ct=0时,α=90O,应如何调整?
答:调节RP。
4.实验总结
当给定电压Ug为0时,调节RP,无论如何都不能使得α等于180°,主要是因为试验箱内部可能有反相器的缘故,其输入恰好与正弦波相反,即为余弦。
所以应该按照余弦波调可使得α=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