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取景构图分析
取景构图知识点总结初中

取景构图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取景构图的概念和意义1. 取景构图是指摄影中对于所要拍摄的主题进行取景和构图的过程,它能够决定照片的美感和表达效果。
2. 取景构图能够通过合理的构图使画面更加美观,突出主题,增强表现力,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二、构图原则1. 主体突出原则。
在构图过程中要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重心位置,以保证主体在画面中引人注目。
2. 重点突出原则。
在构图中要通过突出某些重点来引人注目,可以通过对比明暗、颜色、对焦等手段来突出重点。
3. 构图简洁原则。
构图应该尽量精炼,去掉繁杂的元素,让画面更简洁,更有力量。
4. 重心平衡原则。
在构图中需要注意画面的重心平衡,避免画面偏重或者失去平衡感。
5. 对角线原则。
在构图中可以利用对角线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有趣。
三、构图要素1. 主体。
主体是照片的重点,构图时需要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重心位置,并突出主体的特点。
2. 背景。
背景是主体的环境,构图时需要注意背景的整体感和与主体的协调性。
3. 前景。
前景是构图中对留白的利用,能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4. 光线。
在构图中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弱,合理利用光线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四、构图的方法1. 九宫格法。
将画面划分为九等份,在主体的四分之一或者交叉点的位置放置主体,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立体感。
2. 黄金分割法。
将画面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划分,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线的位置,能够增强画面的美感和稳定感。
3. 对称构图。
将画面分为左右对称或者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能够增强画面的平衡感。
五、构图的实践1. 在实践中要多加观察和思考,学会发现周围的美丽和精彩。
2. 多加练习,通过拍摄不同的主题和场景来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3. 多参加摄影活动和比赛,和他人交流学习,增加自己的经验和见识。
总之,取景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决定照片的美感和表达效果。
希望初中学生们通过学习取景构图的知识,能够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能和审美能力,拍出更加美丽和精彩的照片。
摄影技巧 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01井字形构图所谓井字形构图,就是指在构建画面的时候,以虚拟的四条直线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份,使画面中的直线形成一个“井”字,将被摄对象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位置来完成构图。
因为取景画面被平均分成九份,这种构图方式也可以称为九宫格构图。
井字形构图是常见的构图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也可以说是黄金分割法的一种。
拍摄荷花时,可以利用井字形构图的方法,将荷花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上,使荷花得到突出表现井字形的交叉点可以说是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位置,所以将主体放在这些交叉点上,便可以使主体在画面中得到突出呈现,同时也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变化动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井字形构图时,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会带给画面不同的视觉效果,这需要根据现场的拍摄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
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小的物体时,可以将其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得以突出;拍摄猫咪的头部特写时,可以将猫咪的眼睛安排在井字形交叉点位置,使猫咪表现得生动可爱而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大的物体甚至占满整幅画面时,如果想要突出主体的局部时,也可以使用井字形构图,将这一局部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
拍摄游泳的孩子时,将孩子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可以使画面表现得更协调,孩子也能够得到突出体现。
02三分法构图所谓的三分法构图,就是指将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三分线位置来进行拍摄的方法,将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平均分成三份。
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横向或者是纵向的等分线,我们将这两条等分线称为三分线,利用这些等分线来构建画面的方式就是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往往会给画面带来和谐、优美、生动等画面效果,而不同的三分线形式在拍摄不同的主体时,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在拍摄风光题材的照片时,横向的三分法构图比较常用,而这种三分法还可以分为上三分与下三分。
利用三分法构图拍摄草原时,如果主要想表现草原风光,可以利用上三分法的方式进行取景拍摄。
拍摄中的构图技巧有哪几种

拍摄中的构图技巧有哪几种拍摄中的构图技巧是摄影师用来布置图像元素以及决定拍摄角度和框架的方法和策略。
构图技巧对于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起着关键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构图技巧:1. 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最经典的构图技巧之一。
将画面分成三个水平或垂直等分的部分,这样可以创造一个对称和平衡感的构图。
摄影师可以将被摄主体放在画面的交叉点上,使其更加引人注目和有吸引力。
2. 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技巧。
将画面分成不同的比例(通常是1:1.618)可以形成一种令人愉悦和吸引的布局。
摄影师可以将被摄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线上,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将主体物体放在对角线上,以增加动态和视觉吸引力的一种技巧。
对角线构图可以给图像带来一种线性条纹和动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4.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主体物体放在画面的中心,左右两侧完全对称的布局。
对称构图能够给人一种平静和安宁的感觉,对于拍摄建筑、自然景观等静态场景非常有用。
5. 前景构图前景构图是在画面中加入前景元素以增加深度和层次感的技巧。
摄影师可以使用树木、花草、岩石等前景物体来衬托主题,使图像更加立体感和有趣。
6. 留白构图留白构图是通过减少画面中的元素来突出主题的一种构图技巧。
摄影师可以利用空白的区域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创造出一种简洁和纯净的效果。
7. 眼观构图眼观构图是通过摄影师自身的观察和感觉来确定拍摄角度和构图的一种技巧。
摄影师可以通过观察主题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来决定最佳的构图方式。
8. 剧场构图剧场构图是利用光线、阴影和主题姿态等因素来创造戏剧性效果的一种构图技巧。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拍摄人像和戏剧性场景,通过灯光的运用和角度的选择来营造出一种戏剧化的效果。
9. 空间构图空间构图是指利用画面中的空间关系来创造一种运动和流动感的构图方式。
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角度和远近的距离来展示主题物体的运动轨迹和空间感。
剖析拍摄风景照片的构图技巧与实例

剖析拍摄风景照片的构图技巧与实例在摄影领域,拍摄风景照片是一项受欢迎的创作方式。
通过构图技巧,摄影师可以将美丽的风景呈现给观众,并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主题。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用的拍摄风景照片的构图技巧,并通过实例来说明。
一、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风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将主题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使左右两侧保持对称,可以创造出平衡和稳定感。
例如,在拍摄一座美丽的湖泊时,将湖泊的水平线放置在画面的中央,使湖泊的水面呈现出左右对称的效果。
二、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技巧,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前景、中景和背景。
通过将主题放置在这三个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增加层次感和视觉吸引力。
例如,在拍摄一片绚丽的日落时,可以将天空作为中景,山脉或水面作为前景和背景,以创造丰富的构图效果。
三、前景营造深度在风景摄影中,利用前景物体来营造深度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技巧。
通过在画面前方放置突出的物体,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引导效果。
例如,在拍摄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可以在前方放置一棵高大的树木,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向远方延伸,同时增加画面的深度感。
四、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能够增加动感和引导观众目光的构图技巧。
通过在画面中引入对角线线条,可以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感。
例如,在拍摄一条弯曲的道路时,可以利用道路的线条将观众的目光引导到画面的深处。
五、运用透视通过运用透视效果,可以创造出一种画面的深度感和空间感。
在风景摄影中,常用的透视构图技巧包括前景与背景大小对比、远近物体透视效果等。
例如,在拍摄一片广阔的田野时,可以利用田野中的农作物或树木来营造出远近透视的效果,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通过以上的构图技巧,摄影师可以将风景照片拍摄得更加吸引人,更有表现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构图技巧只是摄影中的一部分,还需要关注光线、色彩、焦点等其他因素。
最重要的是,摄影师应该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发展自己的独特风格,并用心去感受和捕捉大自然的美丽。
摄影与摄像基础 第二单元 任务四取景与构图

图2.88《赶海的渔民》牟善章 摄
3.前景
前景是指在摄影画面上,位于主体前面或 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前景有时可以是 主体也可以是陪体,但多数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前景在摄影画面中的位置无一定之规,根据画 面内容和结构的需要,可安置在画面的左右边 缘,亦可安置在画面的上下边缘,甚至可以遍 布画面,形成一个“画框” (见图2.89)。
1.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影响着主体与环境的表现,
一般分下面五种景别(见图2.92): ⑴远景:画面容纳的景物范围较大,
着重表现景物所处的场景、环境、气氛 与气势。
⑵全景:表现某一事件或某一具体的 对象,将该事件或对象置于画面的主要 位置,画面能通过特定的气氛、环境来 烘托主要对象。
⑶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 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憬》单光磊 摄
图2.99《憧憬》单光磊 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2.99《憧憬》单光磊 摄
3.拍摄高度
拍摄者站在一定的高度,如果是相机 镜头光轴和视平线等高平行拍摄是平拍; 镜头光轴上仰高于视平线拍摄是仰拍; 下俯且低于视平线拍摄是俯拍。
⑴平拍。是最常使用的镜头角度。它接近人 眼的视觉习惯,有利于突出前景人物(见图 2.100)。但主体、陪体和背景易于重叠、混 淆。画面上的地平线或水平线常出现在画面的 几何中线上,画面上下对分,显得呆板。新闻 摄影多用这种角度,特别是中、近景,对抢镜 头、抓拍颇为方便。
图2.87《大学生》苏明静 摄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中景构图法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中景构图法
中景也称做膝上景(Knee-shot ),拍摄人物头部至膝盖部位,是强化运动感的取景方法。
强调人物膝上部位时,稍不留神就会形成含糊不明确的照片。
取景中应特别留意截取效果。
中景拍摄中,应慎重考虑画面的布局,强力表现人物的眼神或周围环境,使观赏者感觉不到膝下截取效果。
中景
下面介绍中景(Medium-shot )拍摄中最易使用的取景方法及画面构成。
照片2-12利用线和面的确形态 对于<照片2 -12>此类线和面清晰的背景,比起全景镜头,更适合使用中景,因为中景可强调人物和背景的面、线,表现更强的稳定感。
下面例子的环境与<照片2-12>相似,但摄影方式不同。
人物安排在右侧,视线面向光线方向,在头顶留出空白,这样解决了憋闷感的产生。
另外,人物弯曲一条腿的姿势进一步表现了稳定感。
两腿伸直的姿势不利于表现人物的活力。
空间和姿势的配合。
摄影构图取景技巧

摄影构图取景技巧摄影是一门将现实世界映射到画面中的艺术,而构图与取景则是摄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技巧。
合理的构图和取景可以使照片更加吸引人,展现出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摄影构图取景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自己的摄影技能。
一、三分法构图法三分法构图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构图技巧之一。
将画面想象成九等分的网格,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的交叉点上放置被摄物体,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有层次感。
通过将主题物体放在网格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网格线摆放,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和动感。
二、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通过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使画面更具引导线条和动态感。
在构图时,我们可以选择将主体物体沿着对角线方向摆放,或者使用背景元素和边框等来突出对角线的引导作用。
这种构图方法通常可以营造出紧张、有趣甚至神秘的氛围。
三、前景元素增强层次感在构图中,添加适当的前景元素可以给画面增加层次感和深度。
这些前景元素可以是树木、建筑物、花朵等,通过将它们放置在画面前方,可以在构图上创造出立体感和透视感。
对前景元素进行合理处理,有时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加吸引人。
四、运用对比增加张力对比在摄影中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通过将不同的元素、颜色或者纹理对比放置,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利用明暗对比、大小对比、颜色对比等方式来增加画面的张力和吸引力。
对比性强的画面常常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运用线条引导视线线条在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
合理利用线条的方向、形状和长度等特征,能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动感。
水平线条可以传达出安宁、稳定的感觉,而垂直线条则能够突出力量和冲击。
同时,曲线线条也能够产生柔和和流动的效果,赋予画面更多的动感和韵律。
总结:在摄影中,构图和取景技巧是重要的创作手段。
通过合理运用三分法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增加前景元素、增加对比和利用线条引导视线等技巧,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具感染力。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概念:1. 构图是指在取景器内界定拍摄范围,进行视觉组合和布局,达到画面呈现的一种方式。
2. 构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平面构图、点构图等。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 主题:构图要突出主题,让主题在画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2. 简洁:简洁的构图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图片的吸引力。
3. 对比: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张力,更好地表现主题。
4. 节奏:构图的节奏感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具有动态。
5. 剪裁:合理的剪裁可以去除多余的杂物,使画面更干净利落。
三、构图的基本要素:1. 画面边界:画面边界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2. 前景、中景和远景:合理使用前景、中景和远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3. 对角线:对角线是构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感。
4.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的黄金法则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
5. 对称和不对称构图:对称和不对称都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四、构图的实践技巧:1. 视角的选择:合理选择拍摄的视角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
2. 光线的运用: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更丰富多彩。
3. 色彩的运用: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制造画面的氛围。
4. 焦距的选择:不同焦距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5. 镜头的选择:不同镜头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具有个性。
五、构图的实例分析:1.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
2. 人物摄影:人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突出主题的个性。
3. 静物摄影:静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静物的美感。
4. 动态摄影:动态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动态的美感。
六、构图的审美标准:1. 美感:构图要让人看后有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
2. 艺术性:构图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使人有审美的激情。
3. 创意:构图要有一定的创意,使人有新的感受。
七、构图的思考:1. 主题:拍摄前要明确主题,以便更好地构图。
摄影构图——景别

摄影构图——景别远景侧重表现整体环境。
远景即拍摄者距离主体较远的一种取景方式。
在远景取景的画面中,被摄主体的地位被明显削弱了,甚至在有些摄影的远景照片中根据就没有主体。
因此,远景更侧重于表现整体感,适合于展示一些大环境的磅礴气势。
远景能够将更多的环境元素一并纳入到画面中。
远景构图注意画面的简洁。
因为远景的方式取景构图,意味着画面中出现的元素会增多,从而导致观者的视线也会比较分散,在这种情况下,构图的难度也会增加。
因此,远景往往勇于展示一些元素比较单纯的风景,这就是为了展现大环境气势的同时,画面也不至于太杂乱。
中景能同时交代主体与环境。
与远景取景相比,中景的取景范围要相对窄一些。
中景的最大特点是在画面中同时交代主体与环境,并且两者在视觉上达到了一种均衡的效果,相互衬托。
中景实际上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被摄体来说,中景所纳入的取景范围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当被摄体与周围环境在画面中所占据的比例相当时,就可以被看作是采用了中景取景。
近景能够突出主体对象。
近景是指拍摄者距离被被摄体较近的一种取景方式。
近景的主要作用是突出被摄主体。
由于近景的取景范围比较狭窄,所以在构图方面的干扰元素也会比较少,从而更容易获得简洁的画面效果。
在人像摄影中常会用到近景的拍摄手法,此时被拍摄者的面部表情将会成为画面的主要内容。
在近景展现人物面部时,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眼睛部位,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拍摄者最好能够展现出眼神光,这样可以使被拍摄者显得神采奕奕。
特写能够描述主体局部特征。
特写是一种极近距离的取景方式,如果采用这种取景方式,那么画面中的背景会被极大地削弱,甚至完全从画面中消失。
使用特写的拍摄手法能够强调出主体的局部特征,并让画面根据艺术感染力。
通过特写镜头,拍摄者可以轻易地抓住观者的视线,展现拍摄者想要表达的焦点。
摄影艺术的构图与角度选择

摄影艺术的构图与角度选择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传达视觉冲击力和情感。
在摄影过程中,构图和角度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够决定照片的质量和表达效果。
本文将探讨摄影艺术中的构图原则和角度选择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
一、构图原则构图是指在取景框内安排元素的过程,通过合理地布局各个元素,使照片具有美感、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构图原则:1. 第三法则:将取景框分为九等分的网格,通过将主体放置在网格交叉点处或线条上,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序。
这种构图方式被称为“黄金分割法”。
2. 对角线法则:将画面对角线上的元素放置在画面中心,会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构图方式被称为“对角线法”。
3. 对比法则:通过在构图中引入对比元素,如明暗对比、颜色对比、大小对比等,能够增加画面的张力和吸引力。
4. 眼线法则:在构图中引入引导线,如河流、道路、建筑物等,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二、角度选择技巧角度选择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从而改变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角度选择技巧:1. 俯拍:从上方向下拍摄被摄体,可以突出被摄体的轮廓和纹理,营造一种俯瞰感,常用于风景和建筑摄影。
2. 仰拍:从下方向上拍摄被摄体,可以使被摄体显得更加庄重和威严,常用于人像摄影。
3. 平拍:与被摄体保持水平,以正视角度进行拍摄。
这是最常用的拍摄角度,适用于大部分场景和被摄体。
4. 倾斜拍摄:将相机倾斜一定角度,能够增加照片的动感和创意性,常用于拍摄运动、舞蹈等有活力的场景。
5. 鸟瞰拍摄:从高处向下俯视被摄体,可以呈现出独特的视角和全景感,常用于拍摄城市、自然风景等场景。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角度选择,摄影师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照片效果,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结语:构图和角度选择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地构图和选择合适的角度,摄影师能够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和表达力的照片。
全面介绍航拍造型取景的构图技巧及其效果

全面介绍航拍造型取景的构图技巧及其效果以下图文由红点航拍手机整理,红点航拍2013年成立,2015年规模化运营,在航拍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航拍实力强大,更多详情请百度搜索“红点航拍“技巧一:九宫格构图,黄金分割点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航拍中大多素材拍摄时适用。
技巧二:三分法构图,天地人和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如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1/3放置天空或者1/3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
1:2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
天空比较漂亮的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航拍中较适合于自然景观层次分明的素材拍摄。
技巧三:二分法构图,平分秋色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
将画面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
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和谐。
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
技巧四:向心式构图,万向牵引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航拍中较适用于建筑拍摄。
技巧五:对称式构图,平衡美感将画面左右或上下一分为比例2:1的两部分,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表现的空间比较宽阔。
其中画面的一部分是主体,另一半是陪体。
航拍中适用于运动、风景、建筑等拍摄技巧六:S形构图,曲韵丰景河流、人造的各种曲线建筑都是拍摄S型构图的良好素材,曲线与直线的区别在于画面更为柔和、圆润。
不同景深之间通过S型元素去贯通,可以很好地营造空间感。
给人想象的空间。
带有曲线元素的画面让人物造型变得更加丰富,免除了平淡和乏味,航拍中广泛应用。
拍照取景构图实验报告

拍照取景构图实验报告1. 引言在摄影中,构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良好的构图能够将主题突出、画面生动有趣,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拍摄不同场景的照片,探索不同的构图方法,以提高摄影技术和审美能力。
2. 实验过程2.1 准备工作在实验之前,我先查阅了一些与构图相关的知识,并了解了一些经典的构图方法,包括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等。
同时,我也准备好了一台数码相机和一些不同类型的场景,以便进行实验拍摄。
2.2 实验步骤在实际拍摄中,我选择了城市街景、自然景观和人物肖像三个不同的场景进行实验。
2.2.1 城市街景首先,我选择了一处宽阔的城市广场作为拍摄场景。
在构图上,我采用了三分法和对称构图方法。
在三分法中,我将天空与地面的比例设置为1:2,将天际线与水平线对齐,使画面更加平衡稳定。
在对称构图中,我选择了一根街道上的路灯作为主题,将其放在画面中心,使画面具有对称美感。
2.2.2 自然景观接下来,我选择了一片美丽的花园作为实验场景。
在构图上,我采用了黄金分割和对角线构图方法。
在黄金分割中,我将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将主题的花朵放置在两分之一线上,使画面更加协调美观。
在对角线构图中,我将花朵放置在画面的一个角落,通过对角线的引导,使人眼自然地聚焦在花朵上。
2.2.3 人物肖像最后,我选择了一位朋友作为拍摄对象,进行人物肖像拍摄。
在构图上,我采用了“头部与身体的交叉线”和“视线的引导”两种方法。
在交叉线构图中,我将人物的头部与身体的交叉线放置在画面的一条黄金分割线上,使画面更加平衡。
在视线引导构图中,我引导被摄者看向镜头旁边的一个方向,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城市街景在拍摄城市街景的实验中,三分法和对称构图都能够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三分法使画面更加协调,对称构图使画面具有对称美感。
通过这两种构图方法,我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城市的繁华和宁静。
3.2 自然景观在拍摄自然景观的实验中,黄金分割和对角线构图方法使画面更加和谐、具有平衡感。
摄影构图学——在取景器中构图

摄影构图学——在取景器中构图摄影初学者数码摄影讲座之廿三静观云涛撰文/摄影构图是一个基本功,是一种技术,就像绘画一样,一幅画如果没有好的构图,就不会成为好的作品。
而照片也是一样,它和绘画是柳树既是前景,又可以做照片的框架完全相通的。
我们在拍照片之前必须要考虑构图,比如把主体放到哪里,把地平线放到哪里?这些知识掌握起来并不难,我们下面的这几节就重点学习怎样构图。
很多摄影初学者在构图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照片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怎样放置。
另外,背景也是构图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摄影时很容易忽视背景,结果在拍出的照片中,杂乱的背景分散了观看者对照片趣味中心的注意力。
背景和前景对一张照片的作用非常大,所以要好好研究背景和前景。
另外还有照片的边缘和自然框架,怎样利用好框架,加强观看者的注意力?以上这些我们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研究,不过一篇博文是讲不完的,需要几篇才可以,希望我初学摄影的好博友耐心读下去,您一定会有收获的!这一讲,我们首先研究怎样在取景器中构图。
下图这张片子,是与我们的眼睛平时所见到一切全景的景象凇林采风——泰山北天门一样的,但当我们的眼睛在景物上扫视时,会下意识的注意到不同的细节,这就是穿红色冲锋服的摄影者。
无论这个人物所处的位置,还是他的衣着色彩,都会引起观片者的注意!每个人注意的地方都会有所不同。
可能是景物中主体的位置,可能是某一棵树,也可能是树枝的形状。
但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平衡。
我们怎样看到和发现好照片呢?有的摄影者对构图比较在行,他一眼便看见怎样构图效果最好,而很多人要用较长的时间来观察,慢慢才能看见漂亮的构图。
不管你用什么相机,不管你的相机是五棱镜光学取景器、平视光学取景器、电子取景器还是后背取景器,取景构图就是选择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景物,以两度空间的形式显现在一个矩形平面上的一个过程。
我们构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应该把你所见到的哪一部分纳入照片,哪一部分排除在画面之外?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趣味点的问题,还要看所拍摄物体的形状、图案、色彩、远近等等的视觉吸引力而定。
构图方式及特点

构图方式及特点01九宫格构图九宫格构图是将被摄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九宫格的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视觉最敏感的地方。
这4个点也就是人们的“视觉集中点”。
在手机设置中,打开九宫格线条,便于在实际拍摄中辅助进行九宫格构图,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的网格线都可以在设置中打开。
在拍摄照片时,把主体景物放置在4个网格线的交点位置附近即可,主体景物在画面中会比较凸显,这个构图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拍摄场景。
02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或竖分成三份,每一份都可放置主体景物,这种构图既适用拍摄风光也适合人像。
能让画面主题鲜明突出,构图简洁。
同样可以利用手机的九宫格来辅助进行三分法构图。
在实际拍摄场景中,可以利用地平线、海平面、山峰、草地、树林等边缘线条进行三分构图,这些边缘线条可以当做三分线,利用线条对画面的切割形成三分构图,提升画面的均衡感。
03对称构图对称构图就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位中心,两边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画面的色彩、线条、结构都是统一和谐、具有对称感的画面。
对称构图是一种较为均衡的构图形式,具有平衡、稳定、交相辉映的特点。
尤其在拍摄建筑线条,风景的倒影等场景中广泛运用。
通常,水面的倒影、相似的建筑结构、形状等场景都可以运用对称式的构图方法,提升和增强画面的对称美感。
04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在摄影中使用三角形构图也同样能够是的照片变得平稳,三角形构图通常以3个视觉中心作为主要位置,或是以一些建筑线条组成的三角,营造出平稳的画面风格。
05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也叫斜线构图,大部分的的拍摄场景中,只要稍作留意就能发现画面中的线条,构图时就可以多利用线条,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视觉体现。
对角线型构图的特点是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增添图片的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
06.S型线条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看上去有韵律感,常用于河流、曲径,沙漠等。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中近景构图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中近景构图中近景(Waist-shot)该取景方式拍摄人物脸部到腰部以上的上半身,表现人物的神态,演绎气氛。
当需要表现人物的神态或强化气氛时,使人物充满画面的拍摄方法,也是较好的选择。
协调的周围环境和人物神态最具氛围表现力。
中近景<照片2-13>中的背景为颜色与人物衣服接近的松树林,试图演绎草绿色清爽的气氛。
为了防止形成分散的画面结构,在同一线上,同时框取了人物和人物头顶的树叶。
没有上方松树叶的配合,只能构成表现整体下沉感的画面。
照片2-13演绎单色调背景氛围下面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
当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时,必须考虑到“画面的稳定感”。
若不考虑表现稳定感的因素,就只能拍摄出憋闷、不稳定的照片效果。
<照片2-14>采用中近景(Waist-shot)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
这样的构成没有产生憋闷感的原因在于使用了三角形构图。
中近景(Waist-shot)画面上使用三角形构图,可以确保出人物的留白,这样即便人物充满了整个画面,也不会产生憋闷感。
那么,把人物安排在画面的左/右侧,再把胳膊抬到腰部,就可形成三角形。
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形成三角形构图。
照片2-14以人物填满画面的照片·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中近景构图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近景构图法近景拍摄人物脸部到胸上,用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神态,演绎气氛。
近景容易形成证明照或护照上的照片效果,因而拍摄的重点在于人物面部的表情。
近景Bust-shot)拍摄中使用最多的是容易留出空白的纵向构图。
照片2-15 对齐视线方向在<照片2-15>中,手抬到人物的视线方向上,用另一只手构成了三角形。
比起单手抓住松树叶的姿势,双手构成三角形,更能表现自然感。
在<照片2-16>中,人物位于画面的中心,这样留出了多余的空间,是失败的取景例子。
①的画面布局过于偏向左侧,而多余的空间②所占据比率也过大。
如何通过取景框找到最佳构

如何通过取景框找到最佳构如何通过取景框找到最佳构图当我们拿起相机或手机准备拍摄一张照片时,取景框就像是我们的创作画布。
如何在这个有限的框框内,精心安排画面元素,找到最佳构图,是拍出一张出色照片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构图。
构图并不是简单地把景物框进取景框,而是通过合理安排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营造氛围,传达情感。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让照片更有吸引力,更具艺术感,也能更清晰地表达拍摄者的意图。
那么,如何开始寻找最佳构图呢?第一步,要学会观察。
在按下快门之前,先仔细审视眼前的场景,思考哪些元素是重要的,哪些是可以舍去的。
比如,在拍摄风景时,是连绵的山脉更吸引人,还是蜿蜒的河流更能成为焦点?或者在拍摄人物时,是面部表情还是肢体语言更能传达情感?接下来,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构图法则。
其中,三分法是最基础也最常用的一种。
将取景框平均分为九宫格,把重要的元素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
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加平衡和和谐。
比如,拍摄人物时,让人物的眼睛位于其中一个交叉点上,会让人物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对称构图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当画面中有明显的对称轴时,比如建筑、倒影等,采用对称构图可以营造出一种稳定、庄严的氛围。
这种构图方式能够给人以整齐、秩序的美感。
还有一种是引导线构图。
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如道路、桥梁、河流等,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
这些线条能够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使照片更具立体感。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画面的简洁性。
避免过多杂乱的元素干扰主体,让观众能够一眼就看到重点。
比如,在一个繁华的街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背景简洁的角度,或者通过调整焦距和光圈,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此外,不同的拍摄角度也会影响构图效果。
俯拍可以展现全貌,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仰拍能够突出主体的高大和威严;平拍则更能体现真实和亲切的感觉。
我们可以根据拍摄对象的特点和想要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如何通过取景框找到最佳构

如何通过取景框找到最佳构如何通过取景框找到最佳构图在摄影的世界里,取景框就像是我们的眼睛,它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以及如何去看。
而找到最佳的构图,则是让我们的照片从平凡变得精彩的关键一步。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通过取景框找到最佳构图呢?首先,我们要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
其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三分法”。
想象一下,将取景框横竖都平均分成三等份,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九宫格。
把画面中的重要元素放在这些分割线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往往能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比如,拍摄一张风景照时,将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或者下三分之一处,而不是正中间,会让天空或者地面更有层次感。
对称构图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当画面中的元素呈现出左右或者上下对称的结构时,会给人一种稳定、庄严的感觉。
比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以其对称轴为中心进行取景,可以展现出建筑的规整和雄伟。
另外,还有引导线构图。
我们可以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比如道路、河流、栏杆等,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我们想要突出的主体上。
这些线条就像是无形的箭头,带着观众的目光在画面中游走,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说完了基本原则,接下来谈谈如何在实际拍摄中运用。
当我们面对一个拍摄场景时,不要急于按下快门,而是先花时间观察。
看看周围的环境,寻找那些能够吸引眼球的元素,思考如何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比如,在拍摄人物时,注意人物的姿势、表情和与背景的关系。
如果人物是站立的,可以让其侧身面对镜头,一只脚稍微向前,这样的姿势会显得更加自然和优雅。
同时,注意背景的简洁,避免过多杂乱的元素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在拍摄风景时,除了运用前面提到的三分法和引导线构图外,还要注意光线和色彩的搭配。
早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可以为风景增添温暖的氛围,而鲜明的色彩对比则能让画面更加生动。
此外,不同的拍摄角度也会影响构图的效果。
低角度拍摄可以让物体看起来更加高大和威严,高角度拍摄则能展现出更广阔的场景。
我们可以蹲下身子,甚至趴在地上,或者爬上高处,去尝试不同的角度,寻找那个最能展现主题魅力的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是一种选择的艺术。拍摄照 片要选择对象,也就是内容,要选择 瞬间时间,还要选择拍摄角度,也就 是空间。 所以,摄影艺术讲求减法——在 空间上减去大多数,只留下一块(或一 面);在时间上减去大截,只选择一段 (或瞬间)。
摄影构图的原则
新闻摄影画面的构图涉及广泛,山水、 天地,人生无所不及。尽管照相机镜头面 对的是一个缤纷世界,概括起来看,构成 照片画面的内容的只有主体、陪体、衬景 三个要素,只有主体、陪体、衬景三种关 系,方能展示一片天地,表述一段故事。
取景构图
主讲 :徐志武
拍照片就是用照相机来说话,就 如同我们说话应该把话说清楚一样。 拍照片也要把你想表现的东西表现好, 让人能够看懂,并且能够给人以美的 享受。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必要 的造型语言,比如构图等。
构图为造型艺术的术语,是指艺 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 效果,在一定的空间里安排和处理人 物关系和位置,把个别局部的形象组 成艺术的整体。即中国传统绘画中的 “章法”或“布局”。 摄影构图就是在有限的空间或平 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 形成特定的结构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 意图。
拍摄高度:指照相机是高于、低于还是类 同于主 体的水平高度。 拍摄高度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平拍:与眼睛高度一致,画面看上去舒服、 自然。 符合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要求。 仰拍:仰视,夸张对象的高大。仰拍,往往使天 空成为背景,画面因而显得简洁。 俯拍:常常用来拍摄大的场面,或者展示地面景 物的分布格局。
背景:位于主体后面的景物。 一般来说,摄影画面可以没有前景, 但不能没有背景(大特写除外)。因为, 即使是画面中的空白,也属于背景。所以, 背景的处理就更为重要。背景是交代环境 的主要途径,除了交代地点场所外,它可 以形成现场气氛。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 选择并且提炼背景,与主体形成有意味的 配合,就可以达到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 背景是不能超越主体而存在的,因此在造 型上也应该避免与主体的冲突与游离。
前景:位于主体前面的景物。 前景可以用来辅助表现画面的主题, 并且使之得到深化;也可以用来表现具体 的环境地点、季节氛围。在画面造型上, 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空间感。也可以起到 均衡画面的作用。处理前景时,应该注意 不要遮挡主体的重要部位,不要造成画面 的杂乱;应该注意其色调不要太亮,一般 活动的物体也不适宜用作前景,主要是为 了避免妨碍主体的表现。
(二)无形线条
是以情节或事物间的联系而形成的内 容上的线条。 视线:人物眼睛所看的方向。 方向线:运动体称动的轨迹与趋势。 情节线: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呼应。 联系线:事物(或景物)之间的பைடு நூலகம்关性联系。
画面剪裁
画面剪裁,又叫再构图,是对己经拍 摄好的照片形式上的修正完善。通常是剪 去一部分,以突出另一部分。 剪裁,实际上是修正拍摄时由于种种原因造 成的缺陷。 剪去什么呢? 一、剪去杂乱的景物,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 二、纠正失衡的地平线或水平线; 三、改正画幅的横竖。
陪体是陪衬在主体旁边的拍摄对 象,是画面中的“配角”,协助主体 表达主题思想,也是陪体存在于画面 的首要任务。
一、突出主体 二、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的关系。即让 主体突出、鲜明,且很好地发挥陪体 对主题的配合、强化作用。
突出主体
主体:就是照片的主要表现对象。 突出主体的方法有: 1.近景拍摄法:近距离拍摄(或者用长焦距 镜头拉近来拍),使主体充满画面。 2.神态突出法:捕捉主体具有个性特征或神 态,以集中描写其内心世界。
拍摄距离
照相机离被摄对象空间距离的远近变化, 所带来的是画面景深的变化。我们可以根据 “远取其势,近取其神”的原则,来确定摄 距。 远景:拍摄大场面,交代环境,表现气势。 全景:描述事物的全貌。 中景:中景的重点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 也可以说明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景适合表现动作、情节。
近景:描述和表现主体本身,让人产生对 主体的强烈印象。可以表现人物的表情和 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 特写:表现的是景物的局部和细节。用以 细致描绘、刻画被摄对象,从细微处揭示 事物的特征。有突出和强化的效果。
在摄影时,拍摄者总是集中精力去 关注主体,忽视了陪体的影响,结果 往往造成画面失去整体和谐,损害了 主题思想的表现。因此,我们在摄影 创作中,应该时时注意把握主体与陪 体之间的形式与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移步换景——拍摄点的选择
移步换景指的是人的视点变化,必定 带来景物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视点的移动 直接影响观景的距离和角度。 摄影画面只有一个视点。摄影构图的 所有因素,实际上就是归结于拍摄点的选 择上。所以,拍摄点的选择是摄影构图至 关重要的环节。 拍摄点,是由拍摄距离、拍摄角度和 拍摄高度三个坐标构成的。
照片格式
照片格式即画面横竖的选择。根据黄金 分割律,照片画幅一般采用长方形的形式, 如135底片的格式就36mm×24mm。 所以,取景框的横竖选择,就成了构图造 成的一个要素。我们把横画面称为水平构 图,而竖画面也就叫垂直构图。
画幅横竖的选择原则是根据画面主线 条(贯穿全画面的、对画面的形式和内容 起着决定作用的线条)的横竖来确定。 画面主线条可以分为有形线条和无形 线条两种。 (一)有形线条 即视觉可以见到形式上的线条。横线 条如横跨两岸的大桥、广阔无垠的大地。 竖线条如飞流直下的瀑布、高耸入云的古 塔。
拍摄角度
照相机与被摄对象的正、侧角度称拍 摄角度。 正面:正面拍摄景物能表理得全面一些。所 以主要用于表面对象生动的正面特征如人 物表情等。 侧面:侧面拍摄有方向感与立体感,富于变 化,影像生动。 反侧面和背面:用于刻画主体背面特征,或 者表现主体与其对应的前方的某种联系。 表现手法比较含蓄。
拍摄高度
3.动态表现法:抓取主体富有表现力 的身体动作或姿势,来讲述故事。 4.虚实对比法:用小景深使陪体模糊, 以突出清晰的主体。 5.影调对比法:以影调的暗与亮的差 别,来突出主体。 6.光线勾勒法:利用光线语言来突出 主体。
陪体处理
摄影画面的陪体是指画面上与主 题构成一定的情节,帮助表达主体的 特征和内涵的对象,常常作为环境的 组成部分组织到画面中来。画面中除 主体以外的所有景物,都可以称为陪 体。 陪体主要可以分为前景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