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教案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专题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2、概述变态发育
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4、描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和鸟卵的结构
5、培养学生热爱鸟类,感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
1、昆虫变态发育的过程
2、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
3、鸟卵的结构及功能
三、学习难点
区分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的生殖和发育
四、教学过程设计
1、预习检查、作业批改情况反馈
学生活动:粗读资料归纳的知识点,划记重点内容,圈出关键字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2、昆虫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3、昆虫的发育特点: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教师活动:
出示蚕生殖发育图
让学生讲解蚕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生活动:准备一到两分钟由一位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补充提问做练习
出示蝗虫生殖发育图
让学生讲解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生讲解提问后若还有遗漏,教师补充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
2、发育:变态发育
出示三者的比较图
三、鸟的生殖和发育
出示鸟卵的结构图
让学生讲解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讲解提问后若还有遗漏,教师补充
出示习题
出示打乱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
让学生排序
提问:所有的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是这样的吗?
四、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东城一中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二班生物学科
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教案
课题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型复习序号备课人杨富兰单位董家中学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列出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课标分析: 本章是在学习了第一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后,学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重点: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难点: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通过教材图片和观察青蛙发育过程的录像,描述其体外水中受精的特点和独特的变态发育过程。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同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重要性,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描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列出鸟卵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描述鸟卵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课的难点重点: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3、描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列出鸟卵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1、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描述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学情分析学生已知的:动物是学生接触较多,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一类生物. 学生能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
学生想知道的:如何根据图去判断昆虫的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必须有的过程有哪些。
鸟卵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学生可以结合学案,查阅课本,分组讨论。
教学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2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目标4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5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观察生殖的自然现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举例说出动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教案《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
、下图是黏虫发育过程的四种虫态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②③殖和发育)(二)基础知识落实:1、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雌雄、受精、生殖、生2、发育过程:呼吸器官:运动器官:发育特点:3、什么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中也可以生活在上,主要用呼吸,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共同的生殖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四)跟踪练习A B C D E(1)青蛙的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
(2)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是在中进行的,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青蛙的发育属于。
(3)图中的B用呼吸,生活在水中,从E开始用和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动物。
(4)青蛙的生殖特点是。
考查点三鸟的生殖和发育(一)导入:出示诗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设问:莺、燕属于哪类动物?该诗句描写的是它们的哪种行为?(引出鸟的生殖和发育)(二)基础知识落实:1、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筑巢、、、、孵卵、育雏2、生殖特点:体内受精,卵生(带硬壳的大型卵)3、鸡蛋结构示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4、发育能发育成雏鸟的卵是的卵。
开始位置:。
孵化过程:产出后外界温度,需由亲鸟孵卵早成雏:孵出时。
晚成雏:孵出时需要由亲鸟喂养(三)精讲点拨鸡蛋有哪些结构与陆地生活相适应?1.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2.卵白提供水环境3.气室提供了氧气4.系带对卵黄起固定作用(四)开拓思维一只雌蛙每年产卵量约八千枚;而对大多数鸟类来说,一只雌鸟每年只能产几枚卵。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友情提示:从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三方面分析交配:体内受精,提高了受精率,并且脱离对水的依赖。
下面是鸡的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A 中3和图B 中7的结构名称是是 (2)图B 中6是有图A 中[ ] 和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养料的[ ] 、下面是鸡的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图A 中3和图B 中7的结构名称是 ,作用 。
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能描述动物的受精与生殖的方式,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教学准备试卷教学过程修注栏二、、梳理知识要点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鸡卵的结构示意图(P110)卵壳: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气室)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胚盘:含有细胞核,是鸡卵受精后分裂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3、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三、、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A.求偶B.报警C.呼吸D.戏水2.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A.胚盘B.卵黄C.卵白D.卵壳3.蝗虫与家蚕个体发育比较,蝗虫生活史中不具有的时期是()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高速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
1978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1996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利”问世,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
制造“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所采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A.都属于有性生殖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C.都属于无性生殖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A.求偶B.筑巢C.产卵D.孵卵6.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A.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7.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A、1B、2C、3D、48.蝗虫与家蚕个体发育比较,蝗虫生活史中不具有的时期是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9.夏天,令人生厌的蚊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学案
学科教案 昌邑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徐红飞 孙明霞 高乔一、复习目标:1.描述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概述鸟卵结构和主要作用 二、复习重、难点 重点:1.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难点:掌握整合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复习过程动物的无性生殖: 1. 植物的无性生殖:2.有性生殖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 。
3.由于 ,所以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里的“皮”是指 ,其作用是 。
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 ,用 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 ,也能生活在 ,主要用 呼吸( 辅助呼吸)。
代表鸟类:鸡、鸭、鹅、大雁等5.雏鸟代表鸟类:雏蓝山雀、麻雀、燕子、家鸽、老鹰等(二)鸟卵的结构1.具有保护卵细胞功能的结构:、、。
2.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3.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固定卵细胞:。
5.胚胎发育的部位:。
6.鸟的卵细胞结构:、、。
7.受精卵胚盘特点:;未受精卵胚盘特点:。
四、学以致用【例1】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B.后代每年可提前结果C.后代能保持亲本性状D.增加后代变异性【例2】.青蛙和大豆个体发育的起点是()A.受精卵、受精卵B.蝌蚪、种子C.蝌蚪、花粉粒D.受精卵、种子【例3】“金蝉脱壳”的本义是指昆虫 ( )A.产卵繁殖后代 B.卵孵化成幼虫C.蛹羽化成成虫 D.蜕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例4】关于鸡卵的说法,正确的 ( )A.胚盘里含有细胞核 B.卵黄就是细胞核 C.卵白就是细胞质 D.卵壳膜就是细胞膜【例5】一只鸟卵是否受精,主要看其胚盘,受精卵的胚盘 ( )A.色浅而小 B.色浓而大 C.色浅而大 D.色浓而小五、总结提升六、直击中考【2008潍坊】以下对菜青虫的发育过程解释正确的是()A、菜青虫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发育B、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菜青虫的这种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2009潍坊】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临朐桑蚕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②青蛙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③临朐山蝎的生殖方式为卵胎生④鸟类的繁殖具有季节性,多伴有筑巢、求偶等行为⑤虹鳟鱼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2011潍坊】临朐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下列那种生物的发育过程与之相同()A.蝗虫 B.蟋蟀 C.果蝇 D.青蛙【2012潍坊】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临朐蚕桑和蝗虫都出现五次蜕皮,因而二者的发育过程相同B.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寿光大鸡的雏鸟属于早成雏,亲鸟无育雏行为D.青蛙即可生活在水中又可生活在陆地上,因而属两栖动物七、巩固练习1.“点水蜻蜓款款飞”,蜻蜓点水是进行 ( )A.产卵 B.捕食 C.喝水 D.受精2.下列哪些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 )①蟋蟀②蚊子③蝼蛄④果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4.青蛙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是()A.体温不恒定 B.生殖离不开水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2)掌握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了解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4)掌握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动物的繁殖方式;(2)能够观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兴趣,关注动物的生命传承,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1)生殖方式: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繁殖方式:内生和外生;胎生、卵生和卵胎生等。
2.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1)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2)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和尿道等;(3)生殖过程:配子形成、受精和生殖后的胚胎发育等。
3.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1)单细胞阶段:受精卵;(2)多细胞阶段:分裂、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等;(3)发育模式: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等。
4.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15分钟)1.利用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2.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了解程度。
教学环节二:讲授基础知识(30分钟)1.介绍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特点;2.讲解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通过示意图和动画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3.引导学生探讨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4.讲解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理解动物的变态发育。
教学环节三:实践操作(30分钟)1.制作简易显微镜实物,观察显微镜下的受精卵;2.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发育过程和发育模式。
教学环节四:巩固与拓展(30分钟)1.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理解;2.整理归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梳理思路,解答学生的疑惑;3.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复习》教学设计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2、描述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3、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4、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5、列举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复习要点知识结构一、动物的生殖与发育1、低等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动物的有性生殖主要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
2、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变态发育等。
青蛙的发育:从优提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发生很大的改变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二、人的生殖与发育、1、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有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其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子。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3)新生命的诞生过程①受精: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②胚胎发育:场所在子宫分③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④哺乳: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丰富全面的营养物质,同时含有免疫物质,因而提倡母乳喂养。
3、人的发育(1)人的胚后发育: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迅速生长的时期。
(2)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①第二性征的出现;男性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和变声等。
女性主要表现在骨盆宽达、乳腺发达等。
②内脏的功能日渐健全;如心脏、肺功能显著增强,尤其是脑的功能不断发展。
③生殖器官的成熟;睾丸和卵巢分别产生精子和卵子,男性出现排精绣安详,女性出现月经现象。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回顾和掌握各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2)能够分析不同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优势和适应环境;(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3)通过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3)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及实例;2. 植物的发育过程:种子的形成、萌发和生长;3. 动物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幼体成长和性成熟;4.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与环境的关系;5. 生物生殖技术的应用:如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各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讲解和补充,重点阐述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优势和适应环境。
4.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物生殖技术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生殖和发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作业布置1. 绘制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3. 思考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的课程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回顾和掌握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能够理解和掌握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能够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实例,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提高比较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生殖方式:(1)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 生物的发育过程:(1)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孵化或出生的一系列发育过程。
(2)胚后发育:从孵化或出生到性成熟的一系列发育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生物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2. 教学难点:(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和特点。
(2)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2)黑板或白板。
(3)粉笔或白板笔。
2. 教学资源:(1)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视频或动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图片或实物标本,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知识回顾:(1)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解释。
(2)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实例分析:(1)展示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概念。
2. 掌握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介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定义。
2. 解释动物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概念。
2. 学生讨论动物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宠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方式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
2. 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教学内容:1. 介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定义。
2. 解释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生殖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活动:1. 解释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定义。
2.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
3. 学生讨论不同生殖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作业:1. 学生回家后,调查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并制作报告。
第三章:动物的发育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发育过程。
2. 掌握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动物的发育过程。
2. 解释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发育过程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解释动物的发育过程。
2.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
3. 学生讨论发育过程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宠物的发育过程,并记录下来。
第四章: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
2. 掌握不同动物生殖和发育适应性的例子。
教学内容:1. 介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
2. 解释不同动物生殖和发育适应性的例子。
3. 引导学生思考生殖和发育适应性的意义。
教学活动:1. 解释动物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
2.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生殖和发育适应性的例子。
3. 学生讨论生殖和发育适应性的意义。
作业:1. 学生回家后,调查不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适应性,并制作报告。
第五章:总结教学目标:1. 回顾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概念和内容。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定义。
动物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
让学生了解动物生殖器官的功能。
2.2 教学内容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动物生殖器官的类型和功能。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生殖器官的功能。
第三章:动物的发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发育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
3.2 教学内容动物发育的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幼体发育。
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如变态发育和不变态发育。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动物发育的过程。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
第四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深入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实例,如蝴蝶、鸡等。
分析实例中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实例,提出问题并讨论。
通过图表和数据,帮助学生分析实例中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1 教学目标评估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内容教师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5.3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解答学生的疑问,评估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理解程度。
第六章: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
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发育过程。
6.2 教学内容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
哺乳动物的发育过程,如胚胎发育和幼体发育。
6.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案标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目标:1. 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 掌握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3. 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动物是如何繁殖的吗?它们的生殖方式有哪些?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动物的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介绍动物的不同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和卵胎生,并解释它们的定义及特点。
3. 通过图示或实物,讲解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动物的繁殖案例,例如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等,让学生分析它们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与它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步骤四:实验设计(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生殖细胞的特点。
2. 提供实验材料和指导,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对物种的繁衍和生存的重要性。
3. 总结教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2. 案例分析:提供不同动物的繁殖案例;3. 实验设计:提供实验材料和指导。
评估方式:1. 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2. 学生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动物繁殖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描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2)能够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殖和发育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基本过程。
(2)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各种生理现象的解释。
(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殖和发育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知识。
(2)准备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方法。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展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讨论:(1)讲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基本过程。
(2)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例分析:(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生殖和发育现象。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课堂小结:(2)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整理笔记。
2. 选择一种生物,调查其生殖和发育过程,下节课分享。
3. 思考生活中的生殖和发育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交流能力。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知识测试:(1)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苏科版八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教案
1 / 2苏科版八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教案【知识梳理】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鸡卵的结构示意图(P110)卵壳: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气室)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胚盘:含有细胞核,是鸡卵受精后分裂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3、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同步练习】1.“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这主要反映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A. 孵卵B. 育雏C. 筑巢D. 求偶 2.() A. 卵黄 B. 卵白 C. 卵黄和卵白D. 卵黄和胚盘 3. 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 A. 胚盘 B. 卵黄 C. 卵白D. 气室 4. ( )A. 鸡蛋太小B. 鸡蛋没有受精C. 鸡蛋贮存的养料太少D. 鸡蛋内贮存空气太少5.昆虫幼虫经过多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蜕掉的皮是 ( ) A .昆虫幼虫的表层皮肤 B .昆虫幼虫的皮层C .昆虫幼虫的外骨骼D .昆虫成虫的外骨骼6.蚕茧代表家蚕的 ( )2 / 2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7.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
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 )A .卵B 。
幼虫C 。
蛹D 。
成虫8.“金蝉脱壳”的本义是指昆虫( )A .产卵繁殖后代B 。
卵孵化成幼虫C .蛹羽化成成虫D 。
蜕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9.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A.形态结构不同B.生活习性不同C.身体较大D.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10下列那种生物的发育过程中没有“蛹”这个发育阶段( )A 、蝗虫B 、蜜蜂C 、菜粉蝶D 、蚊11.右图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______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动物生殖和发育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动物生殖和发育一、前导知识复习•复习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生物基础知识•复习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复习生殖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二、概念讲解和示范实验1. 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概念•生殖:指有性或无性方式产生后代的过程•发育:指新个体从受精卵到成体的过程2. 无性生殖的种类和特点•简单分裂:通过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基本相同的后代•同胚复制:通过体细胞分裂产生基本相同的后代•裂体生殖:通过体腔分裂产生多个后代•芽生殖:通过分裂产生复制体和分离并独立个体•子实体生殖:通过部分体细胞和体液呈现形成新个体3. 有性生殖的流程和特点•有性生殖的基本特点•授精的过程和方式•受精后受精卵的发育4. 受精卵的发育过程•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第三次分裂•第四次分裂•胚胎期和胚胎发育的特点5. 动物生殖的方法和适应环境的关系•子实体生殖和花粉的传播•子实体生殖和栖息地特点的关系•有性生殖和基因的变异•有性生殖和环境变化的关系6. 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因素•温度和发育的关系•养分和发育的关系•湿度和发育的关系•光照和发育的关系三、实践活动1. 观察动物的生殖方式•剖析不同动物的生殖器官•观察不同动物的交配行为2. 模拟无性生殖的实验•使用植物或动物细胞进行分裂实验•观察分裂过程和结果3. 模拟有性生殖的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记录并比较不同动物的受精卵发育情况四、实践总结和讨论•总结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综合讨论环境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优缺点五、课堂练习和检测•进行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练习•设计小组或个人报告,展示有关生殖和发育的研究结果六、课程延伸拓展•阅读有关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科普读物和文章•参观动物园或昆虫展,了解生殖和发育的实际情况以上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章动物的
生殖和发育
课型复习序号备课人
杨
富
兰
单
位
董家中学
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列出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课标分析: 本章是在学习了第一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后,学习动物的生殖和发
育的,重点: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难点: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通过教材图片和观察
青蛙发育过程的录像,描述其体外水中受精的特点和独特的变态发育过程。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同保
护环境、爱护动物的重要性,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描
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列出鸟卵的结构与功
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描述鸟卵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3、描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列出鸟卵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
1、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学情分析学生已知的:动物是学生接触较多,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一类生物. 学生能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
学生想知道的:如何根据图去判断昆虫的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
必须有的过程有哪些。
鸟卵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学生可以结合学案,查阅课本,分组讨论。
教学知识与
技能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
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目
标4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5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观察生殖的自然现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举例说出动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
教师注意诱导,使学生能主动地保护动物,维护人和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教学方法
与媒体
实验法、谈话式、启发引导式、演示式。
多媒体课件
板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昆虫的生殖
和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二、昆虫的发育特点
1、蝗虫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幼虫、成虫
蝗虫的个体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2家蚕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蜜蜂的个体发育为完全变态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
1、吸引异性的方
式
蛙鸣、抱对引导学生看课本中关于昆虫生殖
的特点
提出问题:昆虫的生殖有什么特
点?
提出问题:1、蝗虫的发育过程是
怎样的?
展示课件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件
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蝗虫的个体发
育过程与蜜蜂的个体发育过程相
同点与不同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
出示多媒体思考回答
一、青蛙生殖:
时间:、环境:、
行为:、过程、
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交
流答案
看图分析,交流总
有性生殖、体内受
精、卵生
蝗虫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幼虫、成
虫
蚕发育过程:
受精卵、幼虫、蛹、
成虫
2、受精方式:水
中受精
四、两栖动物的发育
1、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发育特点:离不开水,变态发育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共同
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六、鸟的生殖
和发育过
程包括求
偶、交配、
筑巢、产
卵、孵卵和
育雏几个
阶段出示图片:青蛙的发育过程
阅读课本P48--49文字及图
然后教师出示问题:1、蝌蚪与成
蛙在形态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
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2、试
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1、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但不
能说是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
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
的发育。
2、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3、青蛙的眼睛对活动的物体非
常敏感而对静止的物体视而
不见。
4、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
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外鳃内
鳃肺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提出相
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
繁殖行为。
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
的过程。
结
根据图片,逐步观
察乌卵的结构。
讨论并分析每种
结构的功能,说出
结构名称和结构
的功能。
发育过程:受精卵、
蝌蚪、幼蛙、成蛙
体外受精、变态发
育
鸟类生殖和发育过
程:
求偶、交配、筑巢、
产卵、孵卵和育雏
几个阶段
布
学案相关的练习置
作
业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