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媒体溯源

合集下载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传播研究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传播研究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传播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

在数字化时代,传媒行业逐渐进入资讯与数字化时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升级和发达,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化媒体向我们展示了更为多样化的信息,但也给权威性和可靠性带来了挑战。

针对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传播,国内外的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和探讨。

一、数字化技术对传媒行业的影响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传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时代下,人们的获取资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报纸、电视已不再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唯一来源。

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包括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

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也促使传媒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运营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媒体传播的需求。

二、数字化时代媒体传播的特点1.信息碎片化数字化时代,人们的获取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获取新闻的时间也不再像以前的定时点播一样固定,而变为了自由选择。

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获取新闻内容的时长与频率都大大减少,获取信息已经变为碎片化的模式,这就使得人们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已经变得困难。

2.传播速度加快数字化媒体的传播速度相比传统媒体更快。

相应新闻事件的报道也更为实时,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跨度。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确切和第一手资料的要求更为迫切。

3.用户参与程度提高数字化时代不仅仅是传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是一个用户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

在数字化时代,用户的参与程度愈发重要。

因此,传媒行业积极打造互动性强、快速传播的数字化平台,希望通过互动和信息分享达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三、数字化时代媒体传播的难点与挑战1.传媒行业需求转型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多样化,因此,传统的报业、广播、电视等传媒行业需要进行转型,并争取在数字化时代下继续保有其媒体竞争优势。

2.数字化时代下的媒体可信度随着数字化媒体的普及,虚假信息的量也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了受众的判断力和选择。

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

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

年的无线电广 播、1950 至 1960 年 的 电 视,最
后 是 从 70 年 代 开 始 的 新 媒 体,如 下 图
所 示 。①
70 ~ 80 年代,最初被称为新媒体的是 有
线电视、通信卫 星、电 视 录 像 机、选 择 性 接 收
设备以及崭露头角的计算机中介传播等。传
播学者们注意到这些无法纳入到大众传播研
后,这种“闪 电 式 的 传 播 线 路 ”迅 速 发 展,形
成了巨大的 通 讯 网 络。 从 那 时 起,一 个 半 世
纪以来几 乎“每 25 年 是 一 个 重 要 阶 段 ”,如
1850 年前后的电报、1850 至 1880 年的电话、
1900 年 前 后 的 电 磁 波 传 输、1920 年 至 1930
① 宫承波 等: 《新 媒 体 概 论 》,中 国 传 媒 大 学 出版社,2007,第 2 页。
② Leah A. Lievrouw and Sonia Livingstone,The Social Shaping and Consequences of ICTs,in Leah A. Lievrouw and Sonia Livingstone ( eds. ) , The Handbook of New Media,London: Sage,2004,pp. 1 ~ 16.
一 、如 何 理 解 新 媒 体
2000 年,国际学 术 界 在 关 于 新 媒 体 研 究 的主 流 SSCI 期 刊《新 媒 体 与 社 会 》( New Media & Society) 发刊一周年卷首 语 中 写 道: “我们承认新媒 体 是 一 个 相 对 易 受 攻 击 的 概 念,但是它点出 了 关 注 技 术、媒 体、社 会 生 活 相互交 织 影 响 所 带 来 的 变 革 的 重 要 性。”虽

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

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

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这些谣言和虚假信息不仅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社会恐慌、舆论混乱甚至法律纠纷。

因此,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政府应加大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定义和处罚标准。

同时,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要求其加强审核和管理,对发布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还应加强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

二、加强技术手段应对在新媒体时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于应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和过滤,识别出谣言和虚假信息,阻止其传播。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溯源,追踪信息的来源,从根源上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制造者。

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来源,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加强媒体监督和自律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应承担起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监督和引导责任。

媒体应加强对信息的核实和审查,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可信。

同时,媒体应加强自身的规范和自律,不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不散播谣言和虚假信息。

此外,媒体还应加强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曝光和辟谣工作,及时澄清事实,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处理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

四、加强公众教育和培训公众是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主要受众和传播者,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是应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关键。

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教育公众正确使用网络和新媒体,避免成为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中国新媒体艺术之互动音乐发展初探

中国新媒体艺术之互动音乐发展初探

作者 简介 : 陆敏捷( 1 9 7 9 一
) , 女,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在读博士 , 四川音 乐学院电子 音乐 系讲 师。

1 2 3 ・
音 乐探幂 2 01 3 1 l £ 丛QB 盟} Q ! 丛t J . 5 1 C
台湾互动音乐研究学者作曲家郑建文创作了互动音乐作品雪咒为二胡长笛钢琴与大提琴与maxmsp的四重奏其创作灵感源于欣赏雪景之时所唤起之夹杂着文化联想个人情感与幻想的四种对雪的印象英文标题因文化之不同仅以相似的意象命名之初雪晶莹落地融thefirstsnowflake漫天飞雪掩孤坟footprintsvanishinginthestorm雪夜独白asoliloquyinthesnow雪疏风杳记忆残thepastmeltsfromthewindowpanes
现状 , 总结 出 2 O 世 纪末至今互动音 乐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 中国互动音乐作品的特征 集 中体现在 以 中国传统 文化为 创作主题 , 中国传统 乐器的互动参 与, 创作呈现跨领域的合作趋势 。经过从技术 学习、 模仿 , 到理念创 新的过程 , 中 国的互动音乐必然将从 声音 艺术的单一模式走 向多媒体 融合 的艺术 交互方式。
从1 9 4 8 年舍费尔 ( P i e r r e S c h a e f f e r )  ̄作 的第一首 电子
音乐《 地铁练习 曲》 问世 , 到2 1世纪新媒体音乐 蓬勃兴 起, 电子音乐集 中体现 了技术发展 、 科学思维与 实验精 神对音乐创 作带 来 的 巨大影 响 。2 O世 纪 8 O年代 初 , 法国合成器音乐大 师让 ・ 米 歇尔 ・ 雅尔( J e a n Mi c h e l J a r r e ) 将 电子音乐 以合成器音乐 的形式带到 中国, 中国 的 电子音 乐才开始 从商业 音乐开 始探索 , 相 比于欧 洲

国内新媒体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分析

国内新媒体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分析

国内新媒体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分析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推动新媒体的发展,有效利用新媒体为民众提供服务和信息,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国内新媒体发展进行分析。

二、政策层面1.《新闻出版广电行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12月29日,国务院印发《新闻出版广电行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提出,新媒体是媒体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应推进融合,加速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发挥新媒体在国家治理、民生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2.《关于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的规定》2017年6月1日生效的《关于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的规定》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管理要求,规定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要求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得传播虚假信息等。

同时,《规定》还制定了服务内容审核机制和相应处理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6年11月7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最高级法律。

该法律对新媒体的发展和运营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涉及到信息内容、信息安全等方面,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维护网络安全,防止网络犯罪等。

4.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了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

例如,北京市政府制定《北京市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北京市促进“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培育人才、鼓励创新等方面推进新媒体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三、实践层面1.新媒体在政府部门的应用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逐渐加强利用新媒体为民众提供服务和信息的措施。

例如,教育部门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平台上开设账号,方便广大家长和学生了解教育政策和新闻动态。

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

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
( ) 闻制作 的 网络化 二 新
网络媒体新 闻制作内容和形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丰富性 。
2 利用 网络 资 源 丰 富新 闻 。在 网络 时 代 , . 发 掘 已经 成为 热 门新 闻或是 将成 为热 门新 闻后 面 的 资 源 , 是 网 络媒 体 的优 势 。这 在 网 络媒 体 的操 更 作 上 , 以有这 样几 种 “ 可 坐在 电脑后 面 , 而不 是 亲 历 现场 ” 的优 势 。一 是 不 漏掉 主流 媒 体播 报 的 突
具有 的技 能是— — 利用 网络 资源 和 网络数 据库 进 行新 闻采 访调 查 。 即利 用 网络媒 体新 闻本 身来 开 发新 闻资 源 , 用 网络 信 息 反馈 的新 闻价 值 来 创 利 新新 闻思 路 和发掘 新 闻主题 。这 是远 超 出技术 层 面 的 网络 新 闻价 值 观 , 是 网 络新 闻 的真 正 生 命 这
网络新 闻利 用数 字 搜 索 和 新 闻 反馈 , 可 能 多地 尽
了解 报 道主 题 、 访 到事件 的相 关人 , 后把 最初 采 然
的碎 片化新 闻整 合 和 建 构 起 来 , 供 受 众在 理 解 提 信 息过 程 中所 需 要 了解 的深 度 信 息 , “ 一 新 如 这
闻意 味着什 么 ” “ 以会 造成 如 此 的局 面 ”, ,何 以及
外 ” 滚 动 的新 闻还 打碎 了传 统新 闻 的很 多规 范 : ,
1 新 闻报 道 的 完 整 性 、 闻 要 素 的 齐 备 性 。 . 新
新 华社 高 级 编 辑 陆 小 华 说 , 今 天 不 再 是 碎 片 信 “
息为主的时代 , 碎片信息或者信息碎片越来越没
影 响力 。现 在越 来 越 有 影 响 力 的是 组 合 信 息 , 一 块 一块 的 东 西 ” 他 把 这 称 为 “ , 单元 化 ” 。新 闻 报 道 接过 了文 章 与文章 、 目和栏 目、 面和 版 面竞 栏 版

中国新媒体发展历程

中国新媒体发展历程

中国新媒体发展历程中国新媒体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新媒体形态主要是电子邮件、BBS(电子布告栏系统)和论坛。

这些平台为人们提供了线上交流的渠道,但与现代新媒体相比还显得相对简陋。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21世纪初,中国的新媒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上网,网络购物、网络学习、网上游戏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各种新的网络应用也相继涌现,如即时通讯工具ICQ、QQ等,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线上交流和社交平台。

200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新媒体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人的手机普及率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

这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媒体应用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人们分享信息、交流观点、获取新闻等的主要平台。

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也在中国的新媒体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挖掘和分析用户数据,新媒体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新媒体还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如新闻媒体、广告营销、教育培训等,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中国的新媒体正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阶段。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

同时,新媒体的监管和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因此,对于中国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规范治理,才能够推动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媒介消费_概念溯源与再认识_黄可

媒介消费_概念溯源与再认识_黄可

媒介消费_概念溯源与再认识_黄可媒介消费:概念溯源与再认识■黄可媒介与⽇常⽣活的紧密融合已成为现代社会⼀道独特的景观。

⼀⽅⾯,使⽤媒介会消耗公众的时间和⾦钱,长期的、习惯性的接触引发了媒介依赖、媒介涵化、知识鸿沟等诸多话题;另⼀⽅⾯,媒体为将受众转化为可以⼆次售卖的特殊商品⽽积极努⼒,公众在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中转化为受众商品论、注意⼒经济等观点中的核⼼。

复杂的关联、多因素的牵制,使得公众对媒介的使⽤逐步演化成⼀种特殊的消费⾏为,媒介消费也逐渐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的热词,但对这⼀概念的理解存在混乱乃⾄偏差,⽆疑对相关理论及实践的科学有序开展形成了桎梏。

本⽂拟从媒介消费的概念本源、基本特征等⼊⼿,厘清其内涵和外延,探讨如何在新的传播语境下全⾯⽴体地认识媒介消费活动。

⼀、什么是媒介消费消费⾏为⽆所不在,⼏乎存在于⽇常⽣活中的每时每刻。

通常,“个⼈或群体获得、使⽤和处置产品、服务、理念和体验的过程”①即为消费者⾏为,从⼀般意义上讲,受众接触、使⽤媒介的⾏为已包含消费者⾏为的元素,具有消费⾏为的典型特征。

在我国,“媒介消费”的提法常常与“⽂化消费”“精神消费”等概念混杂在⼀起,相关学术研究中,这⼀概念也常出现在媒介研究、消费者研究及市场研究等诸多领域的交界地带,涉及⾯较宽泛,且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所指。

在传播学视野中,媒介消费被定义为“⼈们获取和享⽤⼤众媒体精神产品或传播服务的各种活动。

⽇常的看电视、听⼴播、订阅报刊等都属于媒介消费的范畴。

”(宋⼩卫,2003),也有研究将媒介偏好、媒介使⽤、媒介接触统称为媒介消费(郭可、吴瑛,2010);从消费⾏为的⾓度,媒介消费被理解为“消费者为满⾜个⼈需要⽽消耗媒介产品或者享⽤媒介服务的⾏为(即消费者对媒介本⾝或媒介内容的消费)”(张西静,2009)。

⽂长辉(2007)认为媒介消费(主要指对⼤众媒介的消费)“指消费者对所有信息传播中介物的获取或享⽤以及消费者⾃⾝对媒介进⾏的⽣产、再⽣产、传播活动。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本土化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本土化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本土化发展研究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趋势。

新媒体的兴起给新闻传播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实现新闻传播的本土化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本土化发展,分别是内容的本地化、平台的本地化以及传播的本地化。

首先,内容的本地化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新闻传播的本土化要求内容能够与本地受众的需求和文化背景相匹配。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多样化,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手机应用等渠道获取信息。

因此,传媒机构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受众的特点,针对性地制作内容,满足他们的需求。

例如,在一些华人社区,华文报道就十分受欢迎。

传媒机构可以通过组建本地记者团队,开展深入报道,将现地新闻与全球热点相结合,使新闻更加贴近受众。

其次,平台的本地化也是实现新闻传播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新媒体时代,不同平台的普及和发展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多元化。

传媒机构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平台来实现内容的本地化。

例如,一些地方报纸将纸媒与网络结合,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并通过手机应用提供新闻推送服务。

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印刷成本,还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另外,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传媒机构可以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建立账号,发布本地新闻内容,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最后,传播的本地化是实现新闻传播本土化发展最核心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传播已经不再是一种单向的过程,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能够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传媒机构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例如,通过微博或微信等平台,读者可以直接向记者提问或发表评论,传媒机构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传媒机构还可以通过组织读者参与报道的活动,让他们成为新闻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读者的参与感,还能够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多元、更广泛的视角。

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探析

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探析

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探析谣言是指没有经过证实真实性的消息或事件的描述,以及意图故意误导或欺骗大众的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谣言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谣言的传播和防治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谣言传播速度非常快。

互联网的设备和网络速度的快速改进使得传播速度变得更快。

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更是让谣言迅速地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和QQ 群组传播到各种网络社区。

随着谣言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防治谣言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谣言多源并难以溯源。

网络上的谣言来自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有个人娱乐需求的自媒体,以达到获取流量和关注度的目的;有明显的政治宣传目的,来自于带有政治背景的机构和人员;还有恶意诋毁和抹黑他人的行为等。

由于网上发布者很难追溯和管控,这些谣言被传播出去后很难被打消。

第三,新媒体时代的谣言容易被误解和放大。

在传播和传统媒体不同情况下,网络平台传播的谣言往往是以很短的字数或图像、视频的形式出现,这导致信息的局限性。

此时,读者容易根据诸如标题等语言外在效果快速判断和传播信息,从而误导和放大了谣言的传播。

最后,新媒体时代防治谣言也变得更为困难。

由于谣言复杂多样,发布者匿名及传播渠道广泛,所以国家机关难以有效的制止传播谣言行为。

同时,由于谣言已经在社会中深得人心,许多人往往会拥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并相信他们所信任的人,这使得谣言的“打破”更难。

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民权益和社会公正。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引导和规制等多种方式,来防治谣言的传播。

这包括:1、保持正确的传播节奏。

不要信谣,不要传谣。

2、提高网民文化素质和判断力,提高对谣言的辨别能力。

3、政府应当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减少谣言传播的渠道,并加强对谣言发布者的追溯和处罚。

4、网络平台应当加强管理和审核,建立疫情信息发布实名制,对发布虚假信息者进行惩罚。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概论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概论

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是媒体传播市场发 1)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 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2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 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微博、微信、微视最为典型。 3 )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 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 体。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如今需要关注在数 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
传媒研究
新媒体与新媒体艺术
a.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传播平台; b.新媒体艺术为新媒体提供传播内容。 c.新媒体媒介的拓展,为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当代艺术
1、作为当代艺术的新媒体艺术
重力细胞(日本)2005 三上晴子 与 市川创太 投影仪、屏幕、GPS接收器、特制传感器、特制钢板地面、电脑 重力在没有反作用力即阻力的情况下则无法体现。作品借助特定的设备和感应器提供一个假设的动 力空间,在现场自由走动,参观者能感受到通常不宜察觉的重力,以及其阻力,或是来自别的参与 者的影响。参观者的所有移动及位置变化均通过感应器被转换为声音、光(发光二极管)和几何图 像,因此,整个空间在这个互动装置的环境中发展或变化该作品给了人们一个感受消除重力的可能 性的机会。
新媒体艺术概论
顾群业
2014年3月补充修订
新媒体艺术的三个视角
(一)传媒研究 (二)当代艺术 (三)展示设计
(一)传媒研究
传媒研究
1、何为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 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 传播形态。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和展望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和展望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和展望来自广告买卖网(http://)作为西方艺术史中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逐渐增多的以“后xx”、“新xx”命名的艺术运动与潮流之一,新媒体艺术赶上了主体性特征消解之后的价值多元的后现代主义大浪潮。

然而,作为一种在技术层面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艺术形式,它却更多地关注于影像媒体对艺术观念表达上的语言丰富性,这一点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摄影技术直接作用于架上艺术本身的现象有着极大的不同。

新媒体艺术在符号语言的逻辑上主要的突破有二:其一,对于时空关系的呈现突破了三维空间的限制;其二,影像技术下的图像传播和生效模式与之前的视觉形式有了天壤之别。

我们应该承认,早在部分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的绘画中,对于时空观念的认识已经有所表现,并且在视觉经验上的积累也已经通过几十年的电影发展与传播使其成为公众习以为常的一种观念。

由此,作为一种艺术实验形式出现的新媒体艺术,其实是建立在对于成熟的影像技术体系的整体利用之上,是建立在发达的电视网络体系与相对普及的影像摄录技术基础上的观念影像作品,这才是一种对于西方新媒体技术的恰当溯源。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直到90年代中期才真正得到发展并产生一批成熟的作品。

首要原因是由于中国作为当代艺术语言形式的学习者所必然存在的滞后性所决定的,其次则与当时中国社会公众普遍的影像技术和设备的相对稀缺性有关。

因此,中国新媒体艺术虽然也从影像艺术起步,但是却主要依托于专业美术院校的技术平台而展开,并主要依托于小范围受众与专业领域的展览为主要的展示平台和传播渠道。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的中国美术学院,为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贡献了第一批卓有成效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1996年9月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由吴美纯女士策划的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

这个展览展示了十几件影像装置和几件录像带作品,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1997年在北京陆续出现了数个高质量的纯粹展示影像艺术作品的个人展览,如《王功新个展》、宋冬《看》录像艺术展、邱志杰《逻辑:五个录像装置》个展等等。

中国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中国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中国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行业成为中国媒体领域的新宠。

本文将对中国新媒体行业进行深度调研,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

二、新媒体概述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媒介,以数字化方式传播信息和文化的媒体形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

三、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1. 数字媒体的快速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覆盖率逐年提高,数字媒体得到了快速普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 内容多样化: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各类内容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内容类型丰富多样。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娱乐、教育等各类信息。

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积极布局新媒体领域,通过网络传媒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四、中国新媒体行业的问题分析1. 广告收入下滑:随着网民对广告屏蔽的增加,广告收入成为新媒体行业的一大难题。

新媒体平台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降低对广告收入的依赖。

2. 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严重干扰了用户获取真实信息的能力,损害了新媒体行业的信誉。

应加强信息审核与监管,清理网络环境。

3. 信息泄露与隐私保护:新媒体平台需要更加注重用户隐私保护,加强信息安全措施,防止用户信息被泄露或滥用。

五、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1.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将为新媒体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为新媒体行业提供更多创新机会,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用户需求多样化: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升级,新媒体平台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精准推送,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六、结论中国新媒体行业面临着挑战,但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平台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解决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溯源与发展

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溯源与发展

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溯源与发展当代新媒体艺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作表现的艺术形式,它源于过去几十年来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得艺术家们得以更广泛地创作并表现出他们的想法和创意。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和震撼。

本文将从新媒体艺术的溯源和发展出发,深入挖掘这一艺术形式的内涵和魅力。

一、新媒体艺术的溯源新媒体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时出现了许多先锋艺术家,他们开始利用当时的最新科技手段来进行创作。

他们探索了电子媒体、计算机技术、视频和声音等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而开拓了一片崭新的艺术领域。

这些先锋艺术家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他们渴望通过科技手段来传递更加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在他们的探索中,新媒体艺术开始悄然萌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个人电脑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艺术家们开始利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来进行创作,他们发现数字媒体具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和想象空间,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作品。

互联网的出现也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传播方式,艺术家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分享他们的作品,并与世界各地的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迅速发展的阶段,它逐渐引起了人们对艺术的关注和思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呈现出新的面貌和趋势。

新媒体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丰富。

传统的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家们对于表达和创作的需求,他们开始利用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的媒体形式来进行创作。

这些新的媒体形式不仅可以给艺术家们带来更多的表现空间,还可以激发观众更加丰富的想象和审美体验。

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可以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艺术体验。

新媒体艺术在创作理念和审美趋势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他们通过新媒体艺术来探索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内涵。

地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探讨(全文)

地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探讨(全文)

地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探讨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是我国典型的地域文化之一。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为湖湘文化的广泛传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作为湖湘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具有着独特的优势。

分析湖湘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总结湖湘文化的内容体系,归纳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的属性,对于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促使湖湘文化进行更加广泛的传播,具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湖湘文化;新媒体;传播属性;文化传播湖湘文化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经过不断的传承与进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文化作为GJ进展的软实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进展的强劲动力。

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随着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湖湘文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已经悄然到来的XX络时代,以数字化为突出特点的新媒体为湖湘文化的广泛传播制造了有利的条件,借助新兴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有效的推动了湖湘文化向全国传播。

分析湖湘文化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属性,对于传承湖湘文化,促使湖湘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湖湘文化的简介“湖湘”是古代对于湖南的称谓,顾名思义,“湖湘文化”就是指湖南一带具有着鲜亮的地方特色,并且得到不断传承和相对稳定的历史文化形态。

为了清楚地分析湖湘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属性,首先需要对于湖湘文化的进展历程和本质特征、内涵外延等具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湖湘文化的形成与进展追根溯源,湖湘文化最早起源前炎帝、黄帝时期的神农文化,后经过进展成为炎黄文化。

在经过了古代中原文化的南移之后,儒学文化传入湖南,与当地的“荆楚文化”进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基础。

在南宋时期,由张栻与胡宏二人在长沙和南岳等地讲学,形成了“湖湘学派”,为湖湘文化的传承与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湘文化”真正得名还是开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早期,由于当时掀起的“大陆文化”热潮,“湖湘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还形成了一些新的叫法,如“潇湘文化”“荆楚文化”“洞庭文化”等。

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言论优化与溯源研究

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言论优化与溯源研究

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言论优化与溯源研究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观点的主要平台。

然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言论的优化和溯源。

本文将讨论这个话题,并探讨如何在社交媒体传播中优化言论以及实施溯源研究。

言论优化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改进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质量,提高信息可靠性和情感交流的准确性。

首先,社交媒体平台应该加强对用户言论的审核,确保言论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这需要平台方投入更多资源,雇佣专业人员对用户发布的言论进行审查。

同时,平台方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算法来自动监测和过滤有潜在误导、虚假信息的言论。

这种审查制度的建立将有效减少社交媒体上的谣言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其次,言论优化也需要社交媒体用户自身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感。

作为社交媒体使用者,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言论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用户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平台的规范制定中,分享和传播可信度高的信息,减少伪科学、假新闻的传播。

同时,用户也应该学会判断和筛选信息,不盲目相信和转发未经核实的言论。

溯源研究在社交媒体传播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溯源研究是指通过跟踪和定位信息的来源和传播路径,寻找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和广泛,但同时也容易引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通过溯源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信息的来源和背后的动机,避免被不真实的言论所误导。

在社交媒体传播中,溯源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施。

首先,利用技术手段对信息的源头进行判断和追踪。

这需要借助数据分析、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通过查找信息的发布时间、发布者的账号信息和历史活动等来确定信息的可信度。

其次,通过与其他可靠媒体的比对,进一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对比不同媒体的报导内容和观点,可以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加强对信息溯源的支持和引导。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溯源、国外实践及意义启发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溯源、国外实践及意义启发
( 二 ) 定义 一 直 以 来 ,学 界 和 业 界 对 于 建 设 性 新 闻 有 许 多 不 同 的 表 述 如 积 极 新 闻 ( Positive Journalism) 、和 平 新 闻 ( Peace Journalism) 、公 民 新 闻 ( Civic Journalism ) 、方 案 新 闻 ( Solution Journalism) 等 等 ,弄 清 这 些 含 混 的 表 述 方 式 有 利于明确何谓建设性新闻。 关 于 积 极 新 闻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助理教授 凯伦•麦金泰尔在接受暨南大学晏青的学术访谈 时 表 示 , “积极新闻会让人感觉很快乐,但是大 多 缺 乏 有 意义的信息,积极新闻更重视情感和娱 乐 ,但 缺 乏 新 闻 的 冲 突 性 、影响性等主流新闻的 核心 要 素 ”。麦 金 泰 尔 认 为 ,建设性新闻和积极 新闻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是建设性新闻仍然要 坚 持 新 闻 核 心 功 能 如 “看门 狗 ” “告知公众潜在 威 胁 ” 的 严 格 报道,而积极新闻不是。 和平新闻这一概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挪威和平研究学者约翰•加尔通的国际新闻结构 研 究 ,加 尔 通 作 为 概 念 的 首 创 者 被 誉 为 “和平新 闻之父” 。加 尔 通 在 《捷 径 与 歧 途 :和平新闻路 线 制 图 》一文中指出对于和平新闻的三点认识, “其 一 ,呼吁和平并非和平新闻的责任,真 实 、 透 明 、积极地报道冲突与和平才是和平新闻的表 现 ;其 次 ,和 平 新 闻 与 宣 传 、公 关 存 在 根 本 区 别 ,和 平 新 闻 旨 在 揭 示 冲 突 的 形 成 ,为 各 方 提 供 发 声 平 台 ;最 后 ,和 平 新 闻 路 线 并 不 只 针 对 国与 国 之 间 的 战争,而是指 向 包 括 家 庭 冲 突 、种 族 暴 动 、政 民 对峙 在 内 的 所 有 报 道 暴 力 、谴责彼 方 的 新 闻 。” 陈 俊 妮 、陈 俊 峰 在 《 “战争新 闻”还 是 “和平新闻”? 》一文中将和平新闻定 义 为 “一 种 建 构 新 闻 的 方 式 ,即以鼓励冲突分析 和非暴力反应的方式来进行报道” ,同时和平新 闻也是一种建构新闻的理念, “是对传统战争新 闻报道风格的一种应对”。和平新闻包含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摘要:本文强调新媒体研究的历史感:一方面,在媒介发展之历史长河中确定新媒体的位置;另一方面,把握新媒体研究领域自身形成的历史过程。

本文通过追溯和梳理国外新媒体及新媒体研究的历史源流,理清国外新媒体概念及其研究的来龙去脉。

从国外新媒体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出,新媒体是与大众媒体相区别的范畴;新媒体研究领域也是与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相区别而出现;最初,国外传播学领域的新媒体研究继承了大众传播研究的路径,同时也带有其局限。

对于国内的新媒体研究来说,全面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跳出当下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现象,为国内对新媒体研究本身的思考提供比较、反思和预见的空间。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研究历史在当下传播学界,“新媒体”已变成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

然而此概念的科学性,以及新媒体研究是否形成独立领域,似乎并非自明;与此同时,热情的新媒体研究者忙于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现象,少有人关注此类问题。

本文不是试图直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追溯和梳理国外新媒体研究的源流,理清国外新媒体概念及其研究的来龙去脉,以便于跳出当下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现象,为对国内新媒体研究本身的思考提供比较、反思和预见的空间。

一、如何理解新媒体New media & society发刊一周年后的卷首词(2000)中写道:“我们承认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易受攻击的概念,但是它点出了关注技术、媒体、社会生活互相交织影响所带来的变革的重要性。

”虽然“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但是它有其约定俗成的内涵。

正如非政府组织(NGO)的概念,从字面上看是一个否定性的没有明确所指的概念,最初由媒体使用,但是当大家都来使用这个概念时,它便有了特定的内涵。

目前,对新媒体的理解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视角:(1)纵向历史视角2008年5月国际传播协会年会前会在蒙特利尔举行,以“新媒体的漫长历史:置于情境中的当代和未来发展”为题进行了五个议题的讨论:一为“新旧媒体历史(Media History Old & New)”,比较新媒体与有悠久历史的媒体;二为“历史书写与新媒体(Historiography & the New)”,反思新媒体历史研究——我们如何理解用于新媒体的术语,我们要在已有思想体系中做哪些改变;三为“文化,意义与符码(Cultures, Meanings & Codes)”,从新媒体与文化意涵和观念间的关系发掘大量未被讲述的新媒体历史;四为“制度、组织与网络(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 Networks)”,关注新媒体历史发展中潜隐于媒体发明与使用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五为“书写新媒体历史(Doing New Media History)”,思考应该如何书写新媒体历史(Jankowski & Jones,2008 )。

“新媒体”与历史书写看似一对自相矛盾的概念,实则不然。

之所以强调纵向历史的视角,原因大致有三:1.“新媒体”本身是时间性的概念,唯有与历史媒体相参照才有所谓“新媒体”。

2.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新媒体”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尤其是在媒介发展史的特定阶段,获得其相对稳定的内涵和外延。

从国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20世纪70、80年代这一概念被用来指称无法纳入传统大众传播范畴的新媒体现象。

在此之前,新媒体并无明确的所指。

3.新媒体研究涉及媒体的演进与革命,渐变与突变。

唯有以纵向历史视角,才能把握住新的媒体现象及其意涵。

(2)横向视角从纵向的媒介发展史来看,新媒体是相对的,而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新媒体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新媒体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涵”(熊澄宇,2006)。

宫承波等人(2007)从技术上对新媒体做了更详细的说明,将新媒体界定为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型媒体形式、软硬件或信息服务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等。

国外的定义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定义聚焦于新媒体的媒体形态和技术特性。

例如:Ithiel de Sola Pool 将新传播技术定义为当时的“大约25种传播设备的简称”(Pool,1990:19,转引自Leah A.Lievrouw & Sonia Livingstone,2002.)。

Ron Rice 强调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双向传播能力,将新媒体定义为这样的一些传播技术——“包含计算能力(微处理器或主机),能够允许或促进用户之间或用户和信息之间的互动”(Rice及其同事,1984:35,转引自Leah A.Lievrouw & Sonia Livingstone,2002.)。

另一类定义则受技术研究中的“社会形成观”的影响,认为对新媒体的理解要超越对媒体技术形态的关注,研究媒体技术与人类行为及社会结构的交互影响。

斯蒂夫-琼斯在《新媒体百科全书》导言中写道:“对于新媒体的唯一完美的定义无疑来自于对历史、技术和社会的综合理解”。

在Handbook of new media 一版序言中,编者提出一个理解新媒体的框架,认为新媒体意味着传播技术及其相关的社会情景,即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延伸我们传播能力的设备装置;使用这些设备进行的传播活动和实践;围绕上述设备与实践形成的社会组织与惯例。

”(Leah A.Lievrouw & Sonia Livingstone,2002.)今天新媒体的文化意涵也渐渐被研究者们所重视,此框架逐渐丰满完善。

这两类定义是新媒体研究不同时期的产物,二者互为补充。

第一类定义力图描述新媒体的技术特性,是理解新媒体的丰富内涵的基础,同时也明确了某一时期新媒体研究的媒体对象;第二类定义在此基础上,给出理解此媒体的框架和大致方向。

同时,对于“新媒体”理解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新媒体“新”在哪里?这也是国外新媒体研究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例如:Roger Sliverstone,1999 ;Mark Poster,1999 .)。

巴尔与埃梅里的《新媒体》中提出:“新”是指媒体形态本身的首次出现,还是媒体形态所引起的社会法律、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方式的新变化?这种“新”是指工程技术人员所认为的“新”还是普通人所理解的“新”?“新”是指对原有媒体的传播能力的新的延伸还是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完全取代?“新媒体”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聚合概念,其所指的多样性和研究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以上问题,但在具体研究中不可避免要面对它。

二新媒体衍生的历史如上所述,新媒体在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逐渐有其相对确定的所指。

本文将新媒体放在媒介发展史的源流中来考察其特定的历史内涵。

漫长的人类媒介发展史充满了演进与革命的交替,如同一条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湍。

我们的时代便是一个猛浪若奔的媒介变革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为媒介变革确定一个起点的尝试未免武断,但是要理清对今日媒体大汇流影响深远的涓涓细水,唯有抽刀断水。

以19世纪下半叶作为起点来梳理这场媒介变革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

19世纪下半叶在人类传播史上应该占据重要位置,电报、电话、留声机、电影等重要的传播技术纷纷涌现。

1836年,莫尔斯研究出著名的莫尔斯电码,并于次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传送“点”“划”符号的机器,取名为“电报机”。

电报的发明是电力首次应用于远程通信,构成现代通讯的基石,自此之后,这种“闪电式的传播线路”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讯网络。

从那时起,一个半世纪以来几乎“每25年是一个重要阶段”,1850年前后的电报,1850至1880年的电话,1900年前后的电磁波传输,1920年至1930年的无线电广播,1950至1960年的电视,最后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新媒体(70、80年代,最初被称为新媒体的是有线电视、通信卫星、电视录像机、选择性接收设备,以及暂露头角的计算机中介传播等。

传播学者们注意到这些无法纳入到大众传播研究框架内的媒体现象。

这些传播设备及其传播现象显示出其不同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如异于线性单向传播的分众化、互动性等特点。

本文以计算机中介传播为例,计算机中介传播较当时的其他新媒体互动性更强,且与今天的新媒体形式密切相关。

早期引起关注的主要是研究机构(如大学等组织机构)中存在的计算机系统如阿帕网(ARPANET)。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高级计划研究署在全美主要研究机构之间建立通讯网络系统,1971年底,最原始的阿帕网开始投入运行。

其最初目的是为了网络上节点进行资源共享,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些局域网能够使多个用户间进行互动,如收发电子邮件、进行群体协作与群体决策、召开电信会议、玩多用户在线游戏等。

“通过民间的创新和大量的个人选择,网络作为把人们聚集到一起的观念逐渐取代曾推动阿帕网计划发展的资源共享这一老观念。

”(Abbate,1999 )以学术研究为例,这种先进的电信网络促使协作成为进行学术研究工作的主要模式(Stephen R. Acker,1995 )。

在20世纪80年代,多作者的学术文章开使主导期刊目录,并且越来越大多的联邦调查基金提供给研究者团体而非个人(Chubin, Porter, and Rossini, 1985,转引自Stephen R. Acker,1995 )。

到90年代,计算机网络开始其商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到90年代后半期,随着网络浏览器的发明、改进,以及个人电脑和小型终端如PDA的逐渐普及,彼时天马行空的新媒体逐渐过渡为日常技术,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互联网的发展转向对商业和日常需求的调和适应。

尤其是经历了21世纪初的网络泡沫之后,早期互联网技术上的狂飙突进逐渐减缓,开始渐趋稳健,并进一步向社会深层结构渗透。

虽然新媒体研究涵盖并超过互联网研究(如电信政策、计算机游戏等),但是互联网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创新型应用(如:视频点播、在线新闻、在线游戏、数字广播等)无疑成为新媒体研究的主角。

大量的新媒体技术、形式和内容聚集在互联网的大旗之下,成为人们工作、教育、娱乐以及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

今天,在许多发达国家,包括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在内的新媒体已经融入日常生活,被人们所习以为常,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经历快速的扩散过程。

三.新媒体研究领域的形成新媒体研究在过去的30多年中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作为与传统大众媒体相对立的领域出现,同时又与传统研究交叉、延承,并且与大众社会向分化的信息社会过渡进程相关。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出一些对新媒体研究影响巨大的著名学者:《后工业化社会》的作者丹尼尔?贝尔、首次提出“信息产业”的概念的文明形态史学者梅棹忠夫、《技术化社会》的作者雅克.艾吕尔,《控制革命》的作者贝尼格,以及提出“知识产业”概念的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