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总结-滑轮
初中物理 滑轮组绕法小结

滑轮组的绕法小结
初中滑轮绕法的基本假设:每个滑轮只能让绳绕过一次。
一、滑轮总数为偶数个(上下滑轮数相等)
1.绕绳方向关系
第一根绳绕行的方向和最后一根绳出滑轮的方向相同。
2.滑轮个数与绕绳段数的关系。
绳子总段数=滑轮数+1
绕过动滑轮绳子段数:若最后一根绳从动滑轮上出,等于绳子总段数,若最后一
根绳从定滑轮上出,等于总段数减1
3.最后一根绳子绕出的规律
第一根绳从哪个滑轮开始,最后一根绳从哪个滑轮出。
二、滑轮总数为奇数个(上下滑轮数不相等)
1.绕绳方向关系
第一根绳绕行的方向和最后一根绳出滑轮的方向相反。
2.滑轮个数与绕绳段数的关系
绳子总段数=滑轮数+1
绕过动滑轮绳子段数:若最后一根绳从动滑轮上出,等于绳子总段数,若最后一
根绳从定滑轮上出,等于总段数减1
3.绕绳规律
●
●从哪个滑轮开始绕就从另外一个滑轮绕出。
物理动滑轮初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动滑轮初中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其中,动滑轮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物理动滑轮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简介及定义动滑轮是由带有可转动轮子的槽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它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使得施加在系统中的力产生更大或更小的力。
二、滑轮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点,滑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固定滑轮:其轮子固定在支架上,仅改变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不变。
2. 可动滑轮:滑轮带有滑轮架,可以在支架上上下移动。
当滑轮向上移动时,力的大小减小,当滑轮向下移动时,力的大小增加。
3. 组合滑轮: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通过绳子连接,改变力的方向的同时,还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三、动滑轮的工作原理1. 动滑轮的力学原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物体施加力于滑轮槽时,滑轮槽会施加相等且反向的力于物体上。
2. 动滑轮的力的变化:通过改变滑轮的位置和组合方式,我们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当滑轮向上移动时,力的大小减小。
当滑轮向下移动时,力的大小增加。
四、动滑轮的应用1. 提升重物:通过使用动滑轮系统,我们可以轻松地提升重物。
由于滑轮的原理,只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实现对重物的提升。
2. 减小力的大小:如果我们需要施加较小的力,可以使用动滑轮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通过合理地组合滑轮的位置和数量,我们可以减小力的大小。
3. 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当我们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可以使用动滑轮这个简单的装置。
五、相关实验在学习动滑轮的过程中,进行相关实验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是几个与动滑轮相关的实验项目:1. 探究动滑轮对力的大小的影响:准备一个具有可移动滑轮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滑轮的位置,记录下不同位置下施加的力的大小,分析力的变化规律。
2. 探究动滑轮对力的方向的影响:准备一个带有组合滑轮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滑轮的组合方式,观察力的方向的改变。
初中物理中考考点详解——滑轮和斜面有关问题

简单机械(2)——滑轮和斜面滑轮动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定滑轮: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实质上是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滑轮组: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综合运用,它既能省力,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斜面理想斜面:斜面光滑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 ;这样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1.若要用5N 的拉力提起20N 的物体,可以采用下列简单机械中的哪一种 ( ) A .一个定滑轮B .一个动滑轮C .杠杆D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2.某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将重为G 的重物匀速提起,若作用在绳的自由端的力分别为F 1、F 2、F 3,则 ( )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1=F 2=F 3 D .F 1=F 3<F 23.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B .乙种方法更省力 C .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D .两种情况下,货物机械能都增加4.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 .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5.如图所示,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这样做是为了在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A .提高功率B .提高机械效率C .减小所必须的牵引力D 、减小所必须的功6.下列机械中,能省功的机械是 ( ) 甲乙A.扳手B.天平C.剪刀D.以上三个均不省功6.如图,用一滑轮来提升物体,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以及摩擦力,若作用在绳子上的力为100N时,刚好能使物体匀速上升,则物体重____N;若绳子移动了4m,则物体要移动____m。
初中物理——12.2滑轮

一、定滑轮和动Leabharlann 轮1.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 验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设计实验 实验前先思考以下问题
设计实验表格
弹簧测力计的 实验序号 钩码的重力(G/N)
拉力(F/N)
1
钩码移动的 距离(h/m)
绳的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s/m)
2
3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 验 ㈠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 测量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② 在定滑轮绳子的一端挂上钩码,选好参照 点,在刻度尺上标识钩码和绳的自由端移动前的 钩码
起点
起点并记录。 ③ 匀速向下拉动提起钩码,使钩码移动一段
距离( 如10cm ),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和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
测力计 起点
分析记录的数据,看看钩码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间有什 么关系,钩码移动的距离与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
2.(2017•绥化)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
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 的拉力为 100 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 离为 4 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⑵ 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对定滑轮特点的理解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思考:测量中,拉力F实际上比钩码的重力
略大一些,想一想,为什么? 绳子与滑轮之间存在摩擦力
重量分别为G1和G2,当滑轮平衡时,如
果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则G1、G2的比
初中九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滑轮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关于滑轮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初中九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滑轮轮毂和轴组成。
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使得原本需要用力向下的行为可以通过滑轮来实现向上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滑轮的外力和内力。
在滑轮的运动中,外力是作用在滑轮之上的力,可以是推力、拉力或重力。
滑轮的内力是滑轮的轮轴对滑轮的作用力。
滑轮的内力和外力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内力的大小等于外力的大小,但方向与外力相反。
滑轮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滑轮组。
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机械系统。
在滑轮组中,滑轮的数量越多,所能改变的力的方向就越大。
因此,滑轮组可以起到增大力的方向改变的作用。
滑轮组的原理和运用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更好地理解。
假设有一个重物需要被提升到某一高度,如果我们只用一根绳子来提升,那么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完成任务。
而如果我们使用一个有滑轮组的机械系统,可以把力的方向改变多次,这样就能够很轻松地完成任务。
除了力的方向的改变,滑轮组还能够改变力的大小。
当我们在滑轮组中增加滑轮的数量时,所需的外力就会减小。
这是因为滑轮组中每个滑轮都负责分担一部分重力,使得整个系统所需的力减小。
计算滑轮组中力的关系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滑轮组中滑轮的数量来计算力的减小比例。
比如,如果一个滑轮组中有4个滑轮,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力的减小比例为4。
也就是说,如果原本需要10N的力来提升重物,在有4个滑轮的滑轮组中,只需要2.5N的力就能完成任务。
除了滑轮组中的力的计算,滑轮的摩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滑轮组中的滑轮摩擦会影响系统所需的力大小。
通常情况下,滑轮组的摩擦越小,所需的力就越小。
因此,在设计滑轮组时,要尽量减小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初中物理滑轮原理解析

初中物理滑轮原理解析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滑轮原理进行解析,并进一步探讨滑轮的应用。
一、滑轮的定义及分类滑轮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带轮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根据滑轮的数量,可以将其分为单滑轮和复合滑轮。
单滑轮只有一个带轮,而复合滑轮由多个带轮组成。
二、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方向的改变。
当我们在滑轮上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通过滑轮,可以将这个力转变为向上的力。
这是因为滑轮会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复合滑轮还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三、滑轮的力分析在使用滑轮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个方向的力,并进行合力分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我们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于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所以在滑轮中,如果有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滑轮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等但方向相反。
四、滑轮的应用滑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建筑工地上,滑轮常用于提升重物,通过合理安排滑轮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可以减小所需的力量。
在运动器械中,滑轮也被用来实现力量放大和方向改变。
此外,滑轮还被应用于绳索索道、水井提桶等场景。
五、滑轮的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滑轮的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我们可以悬挂一个重物,并利用滑轮将其提升。
通过测量施加的力和提升的高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机械效率,并验证滑轮的使用效果。
六、滑轮的优缺点滑轮作为简单机械之一,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能够减小所需的力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滑轮摩擦损失较大、机械效率受限等。
七、滑轮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机械的深入研究,滑轮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电动滑轮的出现使得力量的传输更加简便和高效。
此外,材料的改进也使得滑轮更加耐用和精确。
未来,滑轮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通过对初中物理滑轮原理的解析,我们了解到滑轮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初中物理滑轮组知识点总结归纳图

初中物理滑轮组知识点总结归纳图滑轮组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简化模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滑轮组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滑轮组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通过图示来更加清晰地展示。
一、滑轮组的定义滑轮组是由若干个滑轮相互连接而成的系统,用于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大小和形式的简化机械装置。
通常由滑轮、拉力、驱动力等组成。
二、滑轮组的分类1. 单级滑轮组:由一组相互连接的滑轮组成,常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2. 复合滑轮组:由多级单级滑轮组相互连接而成,常用于改变力的大小。
3. 动静滑轮组:其中一个滑轮固定不动,称为静滑轮,其余的滑轮可以运动,称为动滑轮。
三、滑轮组的原理与特点1. 力的方向改变特点: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并使力的方向与滑轮组轴线的方向保持一致。
2. 力的大小改变特点:通过改变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3. 力的形式改变特点:滑轮组能够将小力转换为大力,并保持能量守恒。
4. 滑轮组是理想化模型:滑轮组通常被视为没有质量、摩擦和弹性的理想滑轮,以简化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四、滑轮组的运动分析1. 张紧力与各部分的关系:对于自由悬吊的滑轮组,张紧力等于提起物体的重力。
2. 张紧力与拉力的关系:当滑轮组连接多个物体时,各部分的拉力相等,且等于滑轮组提起物体的总重力。
3. 沿斜面滑动的滑轮组:在滑轮组沿斜面滑动的情况下,拉力会被分解为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两个分力。
五、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提升机制:滑轮组广泛应用于提升机制,如电梯、升降机等,用于改变物体的高度。
2. 自行车:自行车的链条与齿轮组合利用滑轮原理来改变速度和力的大小。
3. 吊车:吊车通过滑轮组来提升、运输重物。
六、滑轮组的简单计算1. 力的方向计算:滑轮组中,力的方向与滑轮组轴线方向保持一致。
2. 力的大小计算:可以利用力的大小计算公式,根据滑轮个数进行倍数关系的计算。
总结:本文对初中物理中关于滑轮组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通过图示来展示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滑轮组专题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滑轮专题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3)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 =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3)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F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2动G 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二、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要多移动距离。
3.滑轮组的计算:有几股绳子吊在动滑轮上,拉力就是物体重(包括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不计绳重和摩擦)。
4.公式:F =nG(G =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nh 。
注意:组装滑轮组时,吊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为n ,若n 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若n 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等于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2.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4.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机械效率越大,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篇一: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杠杆与滑轮杠杆 F1L1=F2L2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可以抽象为硬棒)。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用同一根硬棒作杠杆时,使用中方法不同,支点位置也会不一样。
如撬石块的过程中支点可在棒的一端[图1(A)]也可在棒的中间[图1(B)]。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注:任何机械胜利必然费距离,反之费力必然省距离生活中常见的杠杆选择题常见的杠杆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注: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于滑轮的运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
滑轮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初中物理也会涉及到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从滑轮的起源、基本原理、分类、应用等角度,详细介绍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滑轮的知识点。
滑轮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很早就开始使用滑轮。
据历史记载,早在埃及、中国的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滑轮进行重物的搬运,尤其是在建筑领域。
滑轮起源的早期应用还有水井打井机、风筝、各种机械装置等。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改进和应用滑轮,使其成为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工具。
滑轮基本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分解原理的应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施加力,另一个物体也会通过相同大小的力反作用于第一个物体。
在滑轮里,力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施加在绳子上的力,另一个是绳子通过滑轮传递到物体上的力。
力的分解原理指的是施加在滑轮上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力和垂直方向上的力。
当滑轮在静止时,力的方向和大小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当滑轮在运动时,根据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比较,可以改变物体的移动方向和大小。
根据滑轮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将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类型。
定滑轮是指滑轮固定在物体上,不具有运动的功能,主要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则是指滑轮可以自由运动,通过改变滑轮的数量和摆放位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领域,滑轮常常被用来搬运沉重的物体,如吊钩、吊车等。
滑轮还可以用于改变物体的移动方向,如大型机械的搬运和调整等。
在生产线上,滑轮也被广泛用于传送带和输送系统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使用滑轮,如手动吊车、衣服干燥机、自行车、滑轮系列玩具等。
本文简要介绍了滑轮的起源、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等相关知识点。
通过学习和了解滑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中的相关原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学生版)第2节 滑轮一、要点梳理一、定滑轮1.定义:轴线固定,只有轮绕轴线转动,其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2.实质:是一个__________杠杆的变形。
3.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____________。
5.使用定滑轮时,不论向哪个方向拉弹簧秤的示数都___________。
二、动滑轮1.定义:轮绕轴线转动,轴线也同时随物体一起移动。
2.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的变形。
3.特点:能省一半力,但__________力的方向且_________距离。
4.省力情况:F =G 物/2(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F =(G 物+G 动)/2(不考虑摩擦)5.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s 绳=2h 。
6.使用动滑轮时,如果跨过滑轮的两段绳子不平行,它们间的夹角越大,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__。
三、滑轮组1.定义: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装置。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力情况:(竖直提物,n 为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1)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F =G 物/n(2)不考虑摩擦,但计动滑轮重F =(G 物+G 动滑轮)/n(3)拉力绳子自由端伸长的距离s 与物体上升的距离h 的关系:s =nh(4)物体移动的速度v 物与绳子自由端绳子伸长的速度v 绳的关系:v 绳=nv 物二、重点解读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3)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 =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滑轮是初中物理的必学知识点。
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一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
如下图所示。
(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二三种滑轮定义及特点(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0滑轮组(解析版)

专题20 滑轮【考点预览】考点1 定滑轮考点2 动滑轮考点3 滑轮组考点4 斜面考点1 定滑轮【经典真题】如图所示,这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
闭合开关,通过电动机拉动顶端钢绳向左移动从而吊起重物,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上端两个滑轮的作用是_____;使用起重机吊起重物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功。
【答案】机械改变力的方向不能【详解】[1]电动类用电器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属于电动类,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2]工作时位置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起重机吊臂上端两个滑轮是定滑轮,它们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3]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使用起重机吊起重物也不能省功。
【常用结论】(1)使用时,物动轮不动;(2)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也不省距离【易错点】实质:等臂杠杆【经典变式练】1.下图所示的机械中,本质上属于等臂杠杆的是()A.钢丝钳B.动滑轮C.旗杆顶的定滑轮D.斜面【答案】C【详解】A.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动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旗杆顶的定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故C符合题意;D.斜面是省力机械,但不是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图甲中旗杆顶端的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升旗时使用这种滑轮的目的是改变力的_______。
图乙是园艺工人修剪树枝时使用的剪刀,使用这种剪刀的好处是可以省_______(选填“力”或“距离”),如果树枝太硬不容易剪断,可以使树枝到支点O的距离变_______一些。
【答案】方向力近【详解】[1]旗杆顶端的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升旗时不随红旗一起升降为定滑轮,使用这种滑轮的目的是改变力的方向。
[2][3]园艺工人修剪树枝时使用的剪刀,由图可知使用这种剪刀时,动力臂长,阻力臂短,可以省力,如果树枝太硬不容易剪断,可以使树枝到支点O的距离变近一些,减小阻力臂。
初中物理:滑轮、杠杆、机械效率、功知识点

初中物理:滑轮、杠杆、机械效率、功知识点【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 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④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⑤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
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
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C.F1<F3<F2D.F3<F1<F2
3.课本P31⑴
课课练第二节
第二课时:定、动滑轮的实质及滑轮组的组装与特点
一、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1.滑轮的识别,尤其是乙图中的滑轮,它是动滑轮,作用力作用在中心的轴上,虽然费力但是省距离。
2.讲清动滑轮重力不能忽略的情况下,如何判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二、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答】C 【答】B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三、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四、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
(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
五、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
A.2.94 N
B.1.96 N
C.0.98 N
D.0.49 N
六、作业:
1.标出甲、乙滑轮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1.人站在二楼阳台上,要将楼下700N的重物拉上来,绳子的最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提起且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3.课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