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汇总大全附答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汇总大全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0794cb7360b4c2e3f645d.png)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汇总大全(附答案)1、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就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与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就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 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就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就是由(水、风、与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 (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与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与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 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 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 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②读数时 ,(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新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根据教学参考书和课本编写)
![新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根据教学参考书和课本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7379b9a2a8956bec0875e364.png)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第1课土壤的组成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动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植物生活的家。
2.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黏土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草根等生物。
3.实验:寻找土壤中的水分。
实验方法:A.将湿润的土块儿放到蒸发皿里,并用玻璃片盖在上面。
B.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
C.仔细观察玻璃片的变化。
实验现象:加热后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水。
4.实验:寻找土壤中的空气。
实验方法:A.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B.仔细观察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C.用玻璃棒搅拌,静置一会儿,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会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空气。
5.在水面上漂浮着一些细小的黑褐色物体,它们是微生物分解了的动植物死后的残留体,我们称它们为有机质。
6.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主要是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7.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土壤肥力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将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等“新成分”添加到土壤中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8.你还知道其他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吗?答:一些生活垃圾(如菜叶、果皮、豆渣、鱼骨等)、动植物遗体遗骸等发酵或加工后都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肥力。
第2课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1.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砂砾、沙、沙粉和黏土。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比如陶艺用土是黏质土、沙画用土是沙质土。
2.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是黏质土。
3.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
实验方法:①准备三个同样的塑料瓶,剪下瓶底。
②用棉线将纱布固定在瓶口处,确保牢固。
③将铁架台和塑料瓶按照实验装置图自上而下安装。
④在三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倒入同样多的水,并将烧杯放置在瓶口下方,用于收集渗出的水。
四年级科学下册毛毛虫不见了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毛毛虫不见了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e7b54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1.png)
教案编辑专员:《四年级科学下册毛毛虫不见了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毛毛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毛毛虫玩具、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日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毛毛虫玩具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毛毛虫去哪里了吗?2. 新课导入:(1)介绍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讲解毛毛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
3. 观察与思考:(1)让学生观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在观察日记本上。
(2)引导学生思考: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蝴蝶?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毛毛虫变态发育的过程和原因。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毛毛虫,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变态发育现象?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利用毛毛虫玩具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毛毛虫去哪里了吗?2. 第二步:讲解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介绍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讲解毛毛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
四年级冀教版 下册 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冀教版 下册 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6f024efad6195f312ba6e9.png)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41834ed25c52cc58bd6beef.png)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课《变化的世界》1、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世界万物都在变化,如: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花开了、月圆了、小蝌蚪变成青蛙了、火山喷发了、金属生锈了、水变成水蒸气了、幼虫变成了成虫、我长高了、天气变热了……2、可以为上面的变化分类,可以分为生命变化和物质变化两类;也可以分成有可逆的与不可逆的变化两类。
3、物质或生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与本身颜色、形状、大小、结构、质地、运动等方面的的不同,我们就称为变化。
4、记录变化有表格记录法、条型示意图法、饼型示意图法、观察日记法、照像法、摄像法、录音等方法第二课《多样的天气》1、天气情况有时对心情也起到作用。
2、天气内容包括有:雨、雾、雪、晴、多云、阴、风力、风向、气温、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舒适度、等内容3、与一首小诗或画画的形式将你喜欢的天气画下来。
(写在或画在背面)4、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中的天气预报、电话查询、读报、上网查看天气信息、亲自观察自然现象来了解天气。
5、预知天气的谚语:1、天上钩钩天,地上雨淋淋;2、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3、青蛙呱呱叫,地雨必来到;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6、请设计表示风、雨、阴、晴、的图形符号。
(画在背面)7、舒适度指人对气温、湿度、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冷、舒适、偏热、闷热和极热7个等级。
第三课,观测天气1、天气观测仪器有风向仪、雨量器、温度计。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
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会将温度数据画成曲线示意图。
(画在背面)第四课《发布天气消息》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大体分为三步:1、观测天气并记录阶段2、整理天气消息阶段3、发布天气阶段2、气象卫星有用途1、跟踪云层及暴风的路径2、拍云层变化照片并传回地面。
第五课天气与生活1、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影响,好的方面有:晴天人心情舒畅,到室外游玩;大雪是冬小麦的棉被;雨能解决干旱;雪能堆雪人玩。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c50a78527d3240c8547ef03.png)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各种变化有的缓慢,有的激烈,有的变化小,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时间长,有的变化时间短……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变化是指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
3、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我们通常使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可边叙述边画图)、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做美篇等.4、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上网、拨打112电话、订阅天气短信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和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项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7、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和极热7个等级.9、观测天气的仪器一般有: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风向仪、雨量器、气压计、日照仪等。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5a5e3a3551810a6f52486f0.png)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各种变化有的缓慢.有的激烈.有的变化小.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时间长.有的变化时间短……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2、变化是指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3、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通常使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可边叙述边画图)、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做美篇等.4、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上网、拨打112电话、订阅天气短信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天气信息.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和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项内容.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7、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和极热7个等级.9、观测天气的仪器一般有: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风向仪、雨量器、气压计、日照仪等.10、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12、风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13、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向标箭头指向北.是北风.指风从北方吹来.14、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15、校园气象站一般来说.风向仪放在校园较高、没有遮挡物的地方;雨量器放在空旷的操场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百叶箱放在隐蔽的空气流通的地方.离地面1.5米高.每天早中晚定时观测.作好记录.16、气象员是专门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人员.风向风力、雨量、气温等内容是他们观测的最基本项目.17、小小气象站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等.18、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是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是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网络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9、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20、我国2000年6月发射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21、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天气的变化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春天的小雨有利于播种.而夏、秋过多的雨水则不利于庄家的收获;冬季的大雪有利于小麦过冬.冻死病虫害.反之来年则会虫害成灾.庄稼歉收;晴朗的天气人们大多心情舒畅.而阴天多雾.不光心情压抑.有时还会频发交通事故.22、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城市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数量增多、耕地减少.工厂扩大.道路拓宽.汽车数量增加……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23、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24、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25、牵牛花遇酸会变白.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一般来说.物质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主要状态存在.人们通常用固体、液体和气体来分别称呼相应状态下的物质.1、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一定体积(石块、木块);液体:没有一定形状.而有一定体积.会流动(水、酒精、醋等);气体: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会流动.能被压缩.(空气、水蒸气)利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2、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水.3、化冰实验中.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与所示刻度线相平.4、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大多数物质都有三态变化.如二氧化碳可以变成液态.也可以变成固态.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5、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面上气体流动越快(风).蒸发越快.6、在相同条件下.各种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汽油、酒精比水蒸发得快.而水又比水银蒸发得快.7、衣服和粮食之所以会干.是因为衣服和粮食中的水变成了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水蒸气跑到空中去了.8、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9、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10、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液体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11、水开始沸腾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到0℃开始结冰.水的凝固点又叫冰点.12、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13、大自然中的水始终都处在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中.地球表面的水受热蒸发.升上天空.成为看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逐渐冷却.以空气中的尘埃微粒为核心发生凝结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地面附近.形成的就是雾;如果发生在高空.形成的就是云.云中的水蒸气还不断在已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上继续凝结.使水滴或冰晶增大.这些水滴或冰晶还会发生碰撞、合并.越来越大.当它们大到无法继续浮在空中时.就会掉下来.这是如果低空空气在0℃以上.降落下来的就是小水滴.这就是雨.14、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称为人工降水.它主要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向云中播撒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等催化剂.使悬浮在空中的极小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而降落.形成降水.这是人工影响天气中最常用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1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之为可逆的.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如石头、沙子、水等.我们称之为非生物;一类是有生命的.如动物、植物、细菌等.我们称之为生物.2、生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能生长发育;(2)能繁殖后代;(3)能制造或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出体外.(4)能对周围的刺激做出反应.当这四个方面某一个方面不具备就是非生物.3、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150多万种.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而种类最多的是动物和植物.4、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经由种子进行繁殖.5、以下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自己亲自种植.6、茄子作为北方播种范围较广的植物.在种植过程中要经过松土(把土里较大的石子挑出来)、浇水(浇水前先挖一个小坑.浇水量不宜太多);浸种(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播种(待水渗入土壤后再播种.每个坑里可以播两三粒种子.不要播太深)、出苗、间苗(每个坑里选一棵长得较壮的茄子苗留下.其他的拔掉).7、随着茄子一天天长大.茄子在不断发生变化.先后经历了种子的萌发、出幼芽到长出叶子、根和茎的长高长粗.再到长出花蕾、开花、结果、形成新的种子等主要过程.8、在每一个阶段.阳光、土壤、水分、温度、病虫害等都会影响茄子的生长.9、怎样才能使植物长得更好?按时浇适量的水.根据植物的习性将它放在阳光下或阴暗处.防治病虫害.除草、施肥、搭架等等.10、制定饲养计划包括:饲养方法、观察的内容和观察方法、11、在养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喙的颜色、羽毛的颜色和形状、身长和体重、鸡爪的颜色、鸡粪的颜色和形状、鸡冠的变化等.12、加工整理资料就是把我们平时观察积累的图片、照片、文字、数据、音像等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整理资料时可以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整理.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整理.13、成果展示.既可以是观察日记.也可以是观察报告、研究性小论文、图片或录音录像.还可以是图表结合.14、不论是蚂蚁、蝴蝶、金鱼.还是南极企鹅、北极熊;不论是凶猛的野兽.还是温顺的家禽.包括人类自己.都具有生命周期.15、像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16、有些动物的一个生命周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有些动物只经历其中的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卵是生命的开始.成虫是生命的终结.17、蝴蝶的一个生命周期包括:卵、毛毛虫、蛹、蝴蝶.18、除了蝴蝶外.具有变态习性的还有蚕、青蛙、大鲵(娃娃鱼)等.19、制作蝶的标本:按照展翅版的角度.将蝶翅充分展开.并固定在展翅版上.待干燥后放入标本盒中.为防止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20、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学会更多的技能.当长到成年时.身体将不再生长.21、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和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22、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这六个时期.23、动物、植物和人一生的生长变化各不相同.但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值得思考的是.怎样使我们有限的人生更精彩.24、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1、将小瓶装满水.盖上插有细管的胶塞.把它放到热水中.我们会发现细管中的液柱会升高.把小瓶放到冷水中.细管中的液柱会降低.这说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把小气球套在瓶口上.然后把瓶子放到热水中.小气球会胀大.放到冷水中气球变瘪.这说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给铜球加热后不能穿过铜环.冷却后能穿过铜环.这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不能装很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后膨胀溢出或胀裂瓶子.5、冬季两个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紧.而夏季电线比较松.是因为电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6、夏季.如果给自行车胎充气过足.气体受热膨胀会爆胎.7、当你看到两条铁轨之间的缝隙很大.说明是季.8、皮球气不足了.跳不高.手边没有打气筒.如何做使它跳得高?为什么?方法是:把皮球放到热水中泡一泡.理由是: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皮球变鼓.会跳得高些.9、饺子煮熟后浮了起来.是因为饺子馅和饺子皮吸饱了热以后.渐渐胀起来.饺子里的空气也膨胀起来.体积自然就增大了许多.而饺子的质量没有增加.就浮起来了.10、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11、利用沉淀、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解于水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12、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的热量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使食盐析出.这就是蒸发水分法.13、打开汽水瓶有气泡冒出.这是二氧化碳气体.这种现象说明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溶解在水中.14、汽水的生产过程:(1)配制混合液(2)溶解二氧化碳(3)装瓶(4)封盖.15、有些物体如沙、锯末、铁粉、盐等.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16、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17、醋与小苏打(碳酸氢钠)混合后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食用油、水与洗涤灵混合后.有白色的浑浊物生成;水泥与水混合后会变硬.这些物体混合后都生成了新物质.不能再分离成原来的物质.是不可逆的变化.18、煎鸡蛋、爆米花、动植物生长等变化也都是不可逆的.19、除去壶里的水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把壶在火上干烧至不再冒热水汽.然后马上把壶底泡到冷水里.壶底的水垢会崩裂下来;另一种方法是把适量的除垢剂(醋、小苏打等)放在壶里煮一煮.水垢就除掉了.20、含磷的洗衣粉水被排入江河后.使藻类生长繁殖加快.河面会被水藻覆盖.这样.太阳光被遮挡住.下层的一些植物就会慢慢死去.植物腐烂时耗尽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又会造成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的死亡.爱丽克湖就是这样被污染的.21、物体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是不可逆的.22、将干净的玻璃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面.杯内先会出现水雾.然后在杯壁上会出现一层小水滴.这些水滴就是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把附着了一层石灰水的玻璃杯罩在火苗上方.一会儿杯壁上的石灰水就变浑浊了.杯壁上像附着一层牛奶似的.这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23、生活离不开燃烧.如做饭、取暖、烧制砖瓦、制造加工生活用品等;工农业生产离不开燃烧.比如冶炼金属、农作物育种、食品加工等.24、燃烧可以为人们提供能量.如内燃机车、火力发电等;燃烧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比如瓦斯爆炸、森林大火、公共场所失火、焚烧秸秆等.25、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碘酒遇淀粉变成蓝色.漂白粉溶液使布或纸的颜色褪去.这些变化都是不可逆的.26、将苹果削皮放置一会儿.苹果里面的酶遇到空气中的氧.就发生反应.果肉变成了褐色.27、柠檬汁可以阻止苹果片变色.是因为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前.柠檬汁就与苹果中的酶反应了.28、将削好的苹果浸在冷水里.也能起到防止苹果变色的作用.29、柠檬汁被称作隐形墨水.是因为它在加热时才能显现出来.除了柠檬之外.蒜汁、洋葱汁、大葱汁.还有很多水果的汁都能用作隐形墨水.30、铁锈与铁的不同之处:(1)铁片是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2)铁片没有空隙.铁锈上有小孔;(3)铁片具有金属光泽.铁锈没有光泽;(4)铁片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5)铁片有韧性.铁锈比较脆;(6)铁片能导电.铁锈不能导电;(7)铁片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31、铁在有空气和水的条件下会生锈.但生锈的速度很慢;在有水、有空气、有盐(或酸)的条件下很容易生锈.32、预防铁生锈的方法有:(1)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涂油、刷漆、电镀……);(2)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用后擦干净放置);(3)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33、英国著名的金属专家哈里·布诺雷试着将铬掺入钢铁中.得到一种亮晶晶的合金.于是不锈钢诞生了.34、后来人们又发现在铬不锈钢中加入镍.可抵抗化学药品的腐蚀.于是又发明了铬镍耐酸不锈钢.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1、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2、我们吃的各类食物离不开种植业和养殖业;穿的棉、麻、丝制品离不开、棉花、亚麻种植和桑蚕养殖;建筑房屋离不开林木种植……3、原始农业是以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是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现代农业则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4、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5、农业的发展与农具、农机的现代化密不可分.6、现代农业广泛使用农药化肥.7、大型现代化农机具的广泛使用.将更多的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8、我国杂交水稻之父是 .9、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各种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广泛应用.1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新技术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果蔬嫁接技术可以改良品种;温室技术可以生产出反季节蔬菜、水果;节水灌溉技术帮助干旱地区提高产量;立体种植、无土栽培逐渐改变农民的劳作方式.11、科学家预言.未来的农业将是实现工厂化生产 .未来农业工厂不用土壤种植.不需露天耕作.从播种到收获.全部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光线、温度、湿度、肥力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都可以根据不同作物进行适当调节.12、不论是东北大豆.还是新疆哈密瓜.都可以在同一农业工厂里生产出来.而且按人们的需要来生产.13、农业工厂用的肥料都是液体肥料.即各种营养液.不使用任何农药、除草剂和消毒剂.空气也是经过严格过滤后通入的.因此.不用担心农药中毒.也无须用水冲洗.。
四年级冀教版 下册 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冀教版 下册 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10e4a51a37f111f1855b9c.png)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四年级科学下册冀教版重点.docx
![四年级科学下册冀教版重点.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6271d8b27d3240c8547ef44.png)
1. 水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2. 霜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变成的。
3. 在(常温)下,水会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4. 揭开蒸锅的盖,锅盖内会附着水滴,那是锅里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液态的。
5. 空气跟水都没有(一定)形状,都是(无)色,(无)味的。
6. 相同质量的冰和水,(冰)的体积大。
7. 壶里的水开了以后,冒出来的白雾是(液)态的(小水珠)。
8. 蒸发的快慢与(是否通风)(面积大小)(温度)因素有关。
9. 水蒸气(受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10. 水的(三种)状态Z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状态Z间的变化的过程称为(可逆)的。
11. (天气)就是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12. 阴晴雨雪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13. 把天气的预测结果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发布,就是天气预报。
14. 风吹动风车,风车能提升起重物,说明风有(力量)。
15. 观测天气时,不仅要记录观测时间,天气,温度,还有(风力)(风向)(雨量)等。
16. 自制雨量器时,你所做的刻度线最低处写的是(0)。
17. 我们可以用(ph试纸)检查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否有酸雨。
18. 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19.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20. 风向是指风(吹)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吹向(南),风向仪指向(北)。
21. (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扌口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22. (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四年级冀教版 下册 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冀教版 下册 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e2f7a1c1c708a1284a44fe.png)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 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xx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 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冀教版本科学小学四年级学习教学下册的重点学习知识
![冀教版本科学小学四年级学习教学下册的重点学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9be9416aef8941ea66e05a2.png)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要点知识及实验汇总第1课变化的世界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久不变化的事物。
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采纳的方法有摄影片、文字描绘、绘图等。
4、完好仔细的察看记录,能够帮助我们剖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访物体变化的原由,这对科学研究来说特别重要。
第2课多样的天气1、天气是指必定地区、一准时间内我们四周大气的变化状况,往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微风向、风力等。
2、获取天气信息的门路和方式: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
3、天气预告中常用的图形符号:4、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预了还度和舒坦度等内容。
5、空气质量预告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展望。
6、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观察、预告、公布天气信息技术手段愈来愈先进,天气报的手段也愈来愈丰富。
除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增添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7、舒坦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微风的综合感觉,分为极冷、严寒、偏凉、舒坦、偏热、闷热、极热7个等级。
第3课观察天气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仪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寒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2、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样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因素变化形成的。
3、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温度计。
4、风向仪能够用来丈量风向。
5、制作风向标的技术要点是风向标能自由转动。
6、雨量器能够用来丈量雨量。
7、在校园的不同地方丈量的天气数据不相同。
8、丈量气温;一是温度表离地面的高度为米。
二是温度表要放在隐蔽的地方、防备日晒雨林。
三是温度表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第4课公布天气信息1、天气预告的制作过程能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各样仪器观察天气,采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经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剖析观察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公布天气信息。
2、气象卫星能够随时追踪云层以及狂风的路径,拍下云层的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四年级下册科学小水珠从哪里来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小水珠从哪里来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93281bf242336c1fb95e26.png)
《小水珠从哪里》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9课《雨的形成》第一课时,本 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探 究“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为下节课《 雨的形成》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水蒸气。 2、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3、对生成小水珠现象有一定的生活 经验。
(二)结合现象讨论猜想
1、师生举例生活中生成小水珠现象。 2、讨论猜想,小水珠怎样形成的。 总结猜想: (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水蒸气和温度有关。)
(三)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
1、教师演示并明确实验要求、完成对比实验。 2、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 3、交流总结形成实验结论。
总结结论明确概念:
五、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2个相同烧杯,2个相同玻璃片, 一袋冰块,一大杯温水,一盏酒精灯, 一盒火柴,一个试管夹。
六、教法学法:
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实验演示、 对比实验设计引导学生经历猜测、 实验、探究、总结、概括的过程从 而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
通过创设冰镇饮料表面形成小水珠的情 境引发思考:小水珠从哪里来?
遇冷
水蒸气
小水珠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在此基础上明确什么叫 凝结
(四)学以致用
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生成 小水珠的现象
(五)师生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提升
七、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学会了用凝 结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透彻理解了 小水珠的形成条件,培养了学生猜测、 探究、分析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 主体作用,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ef9a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4.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是学习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四个主题内容。
以下是四个主题的重点知识总结:1.生物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所有事物。
生物的特征:生物呼吸、生长、繁殖和变异。
生物的分类:植物和动物。
植物有树、草、花等,可以制造氧气和合成食物。
动物有昆虫、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等,动物需要摄入食物、呼吸氧气、排泄废物。
生物的生活环境:陆地、水域、空气中。
2.物质和能量物质是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天然物质和人工物质。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三种状态的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能量是使物质发生变化或者产生运动的原因。
常见的能量形式:机械能、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等。
常见物质的变化:融化、冷却、凝固、熔化、汽化、结晶等。
3.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力的特征: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常见的力:推力、拉力、重力和弹力等。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往复运动和周期运动。
运动的规律: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方向等。
4.地球与宇宙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生活的平台。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地球的季节变化。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略扁球形。
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包括太阳、地球、其他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涵盖了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教学科学下册--知识总结点总结汇总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教学科学下册--知识总结点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afed54d0029bd64793e2c1e.png)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元天气1、我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化的世界。
各样化有的慢,有的强烈,有的化小,有的化大,有的化,有的化短⋯⋯永不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化是指事物凡是刻都生与本来不同的象。
3、不同的察象能够用不同的方法。
我往常使用的方法有填写表格、写察日(可表达画)、画柱状、画扇形、照片、拍DV、做美篇等。
4、天气就是指必定地区、必定内我周大气的化状况,往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向力等。
我能够通看、上网、打112、天气短信等多种门路得有关天气信息。
5、跟着科学技的展,、和布天气信息的技手段愈来愈先,天气的内容也愈来愈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力、向等,增添了空肚量、紫外度和舒坦度等内容。
6、空肚量是大气中主要染物度等的。
7、紫外度是指太阳射中的紫外射度。
8、舒坦度指数是指人气温、湿度和的合感觉,分极冷、严寒、偏凉、舒坦、偏、和极7个等。
9、天气的器一般有:温度、湿度、力、向、雨量器、气、日照等。
10、向能够用来量向。
11、向是指吹来的方向。
12、向往常用8个方素来表示。
13、向所指的方向是指吹来的方向,比如,向箭指向北,是北,指从北方吹来。
14、阴、晴、雨、雪、霜、、台等各样天气象,都是由水、和来自太阳的三个因素的化形成的。
精选文档15、校园气象站一般来,向放在校园高、没有遮物的地方;雨量器放在空的操上;温度放在百叶箱中,百叶箱放在蔽的空气流通的地方,离地面米高。
每日早中晚定,作好。
16、气象是从事天气、天气的工作人。
向力、雨量、气温等内容是他的最基本目。
17、小吝啬象站的划包含:、地址、内容、工具、小分工、步等。
18、天气制作程有三个段,第一段使用各样器天气,采集天气信息;第二段是通人工和算机剖析获得的天气信息;第三段是以、、广播、、网等形式布天气信息。
19、气象星能够随追踪云以及暴的路径,拍下云化的照片,并把它回地面。
20、我国2000年6月射了云2号气象星。
21、天气影响人的生和生活,天气的化我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226a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2.png)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摘要:一、前言二、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概述1.植物的生长变化2.动物的生活习性3.地球与宇宙的知识4.生活中的科学三、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详细总结1.植物的生长变化1.1 植物的分类1.2 植物的生长过程1.3 植物的光合作用2.动物的生活习性2.1 动物的分类2.2 动物的生活环境2.3 动物的繁殖方式3.地球与宇宙的知识3.1 地球的构造3.2 地球的自然资源3.3 宇宙的奥秘4.生活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声音与光4.3 生活中的环保四、结论正文:【前言】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具有重要意义。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围绕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活习性、地球与宇宙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等主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概述】1.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分类、生长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等基本知识。
2.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是学生熟悉的生物,通过对动物的分类、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地球与宇宙的知识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自然资源以及宇宙的奥秘,从而增强对地球的热爱和对宇宙的向往。
4.生活中的科学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生需要学习简单机械、声音与光以及生活中的环保等方面的知识,使科学真正融入生活。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详细总结】1.植物的生长变化1.1 植物的分类:植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1.2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经历了不同的生长阶段。
1.3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2.动物的生活习性2.1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fe35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8.png)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水的变化与循环1.水的存在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
2.水的变化:蒸发、凝结和沉淀。
3.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
二、感觉器官和感官1.人体的五个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皮肤。
2.各个感觉器官的作用和功能。
3.通过感官获得信息,感受外界世界。
三、物体的光使用和音使用1.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2.光的源头:自然光和人工光。
3.各种光的使用和应用。
4.音的传播:声源、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使用。
四、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2.地球公转的轨道和时间。
3.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的发生原因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五、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征象和实验方法。
4.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1.氧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水:水的性质、形成和用途。
3.空气: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七、动植物的环境关系与保护意识1.动植物的环境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3.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4.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八、身体健康与保护1.健康饮食:均衡膳食、营养食物和合理搭配。
2.卫生习惯:洁净卫生、勤洗手和健康饮食。
3.锻炼身体: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体力。
4.预防疾病:预防传染病、保持个人卫生和免疫接种。
以上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冀教版科学8.卵生与胎生
![四年级下册冀教版科学8.卵生与胎生](https://img.taocdn.com/s3/m/e9efaee8ba1aa8114531d91a.png)
8.卵生与胎生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目标:能概括出卵生和胎生的概念。
(二)科学探究:1.能从小鸡和小狗的繁殖方式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间题。
2.能订解化小鸡的活动计划。
3能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搜集有关动物殖后代的倍息。
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
5能对自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表现出兴趣。
2.能与同学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3.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能接纳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四)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能认识到动物的繁殖特点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卵生和胎生的图片或视频、自制化箱等。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有关动物繁殖方式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三、教学重点:认识卵生和胎生两种生殖方式的不同特点四、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活动3及“应用与拓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出示各种动物和动物幼体的图片或视频)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否相同?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2。
提问: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呢?(二)查阅资料,获取信息1。
引导:我们知道小鸡是利用孵化方式出生的,你知道小鸡孵化的过程以及孵化的条件是什么吗?下面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来研究这些问题。
2。
阅读:学生分组阅读有关资料,并进行记录。
(阅读提示:(1)孵化小鸡有几种方式?(2)孵化小鸡的条件是什么?(3)你还搜集到哪些信息?)(三)整理信息,形成新知1。
引导:通过阅读资料,我们已经搜集到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下面我们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2。
整理:学生整理信息,制作资料卡片。
3。
展示:指定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卡片,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4。
讨论:比较几种孵化方式的外部条件有什么相同点。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c48bec650e52ea54189873.png)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fcde28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0.png)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学问点汇总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生活世界是一个变更世界。
各种变更有缓慢,有猛烈,有变更小,有变更大,有变更时间长,有变更时间短……恒久不变事物是不存在。
2、变更是指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现象。
3、对不同视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记录方法。
我们通常运用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视察日记〔可边表达边画图〕、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做美篇等。
4、天气就是指肯定区域、肯定时间内我们四周大气变更状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上网、拨打112 、订阅天气短信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开展,观测、预报和发布天气消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项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预料。
7、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辐射强度。
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和极热7个等级。
9、观测天气仪器一般有: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风向仪、雨量器、气压计、日照仪等。
10、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11、风向是指风吹来方向。
12、风向通常用8个方一直表示。
13、风向仪所指方向是指风吹来方向,例如,风向标箭头指向北,是北风,指风从北方吹来。
14、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热这三个要素变更形成。
15、校园气象站一般来说,风向仪放在校园较高、没有遮挡物地方;雨量器放在空旷操场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百叶箱放在隐藏空气流通地方,离地面1.5米高。
每天早中晚定时观测,作好记录。
16、气象员是特地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工作人员。
风向风力、雨量、气温等内容是他们观测最根本工程。
17、小小气象站观测方案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第1课变化的世界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拍照片、文字描述、画图等。
4、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第2课多样的天气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
3、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展,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技三是温度表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第4课发布天气消息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2、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的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3、气象工作人员把从卫星或地面上传回的、经过多次观测获得的天气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
4、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第5课天气与生活1、天气影响人人们的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岛效应(原因是车流、人流、高大的建筑)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详见教材18页科学在线。
2、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3、检测酸雨方法:ph试纸、牵牛花, PH值小于7是酸性,等于7是中性,大于7为碱性。
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
4、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5、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台风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
6、台风是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不利的一个例子。
7、农村与城市相比,气温低,人流量小,建筑物低矮。
8、城市中心的气温会比农村的气温高。
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一、知识点1、固体的主要性质是: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绝大多数不易被压缩。
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
为了防止溅出,要把杯子紧贴量筒(或烧杯)。
在接近1、00毫升时,要格外仔细,尽量保持液面平稳,读量筒的数值时视线要和刻度持平。
三、拓展实验【实验课题】测量石块的体积【实验器材】量筒一个、石块一个、棉线、水。
【实验过程】方法1: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方法2: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出浅盘内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第7课冰、水和水蒸气一、知识点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2、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3、把水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4、冰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不变;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减轻。
5、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水。
7、冰变成水,再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水,再变成冰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8、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
9、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0、水蒸气是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二、分组实验【实验课题】化冰实验(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冰30克、两个烧杯、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实验过程】实验一二、分组实验1、【实验课题】写字游戏【实验器材】温水、黑板、湿布【实验过程】①用湿布在黑板或桌面上写一个字,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②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
【实验结论】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要吸收热量。
2、【实验课题】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水、玻璃2块等。
【我的假设】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实验过程】①在两只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发现向阳处的水蒸发得快。
(验证是否与温度有关)②在两块玻璃上分别滴一滴水,在其中一块玻璃上方用扇子扇,发现扇子扇的水蒸发得快。
(研究是否与风有关)。
③在盆和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在阳光照射的同一地点,发现盆里的水蒸发得快。
(研究是否与蒸发面积有关)。
【实验结论】温度高、风大、蒸发面积大可以加快蒸发。
第9课雨的形成一、知识点1、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
3、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成为人工降水。
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
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二、分组实验【实验课题】小水珠从哪里来【实验器材】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玻璃片、试管夹、温水、酒精灯3、生物的主要特征有: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能制造或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出体外、能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第11课种茄子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途径和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种茄子主要包括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等步骤。
3、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统计表、记录卡、拍照等。
4、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总数÷播下的种子总数×100%)种子发芽率和播种种子数和发芽的种子总数都有关第12课植物的生长1、茄子从播种到结果主要包括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2、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
3、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收获了。
4、20世纪90年代,宇航员成功地在40厘米高的温室里种出了莴笋和萝卜。
5、用哪些方法可以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拍照片、制作生长记录表、画图画、录像、写日记等)6、我们种的植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时期:(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7、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更好?根据植物的习性将它放在阳光下或阴暗处(①为植物松土②适时适量的浇水③适时适量的施肥④为植物捉虫、除草)第13课养小鸡1、小鸡在生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羽毛的颜色和形状、身长和体重、鸡粪的形状和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2、小鸡小时侯喜欢吃(小米(用水泡软)),小鸡有时也吃沙粒,因为(沙粒可以帮助小鸡消化食物)3、我们可以把小鸡不同时期的样子(画下来或拍照下来),制作小鸡(生长情况记录图表),记录小鸡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第14课小动物的生长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自己在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比较自己的照片;比较自己的手印等办法来证明自己在不断的生长变化。
3、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衰老、死亡等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4、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的现象,并不可怕。
5、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
当我们长到(成年)时,身体将不再生长了。
6、我们每人只有一个身体,它将伴随我们度过一生。
所以,要仔细地照顾它,保持它的卫生,满足它的饥渴,确保它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和适当的锻炼。
第17课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知识点1、液体、气体、固体在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它们的热胀冷缩性质。
2、水、牛奶、醋等液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说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在0摄氏度-4摄氏度时反常膨胀(热缩冷涨),在4℃时无论温度升高还是下降体积都会变大。
3、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一壶水放在火炉上,水还没有开,壶里的水就往外溢,这是因为水受热体积膨胀的原因。
5、瘪乒乓球入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向瘪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再放进热水中不会鼓起来,说明瘪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是球内的气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的结果。
6、冬天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天比较松原因是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夏天气温较高,电线受热体积膨胀,因此较松;冬天气温较低,电线受冷体积收缩,所以绷得紧。
7、生活中热胀冷缩的例子:①冬天水管破裂。
②有时候夏天路面会向上拱起,就是路面膨胀了,所以在铺路的时候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空隙留着。
③买来的罐头很难打开,是因为工厂生产时放进去的是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里面气体体积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内部...所以难打开,我门可以微热罐头就很容易打开了④铁轨也是到了一定长度,总要留有空隙,再接着往下延伸,也是因铁轨热胀冷缩,如不留空隙,研究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实验实验材料:气球、冷水、热水实验方法:(1)把一个吹好的气球放在热水中,观察;(2)把气球再放在冷水中,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热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大了,放入冷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小了。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实验课题】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器材】气球、烧瓶、烧杯(2个)、冷水、热水。
【实验过程】1、组装实验装置:(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使用热水时,小心烫伤自己和他人。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三)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课题】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器材】铜球、铁环、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1、在常温下,看铜球能否自由穿过铁环?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
3、加热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4、冷却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实验现象:热的铁球不能穿过铁圈,冷却后的铁球又能穿过铁圈【实验结论】8、夏天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东西?(因为人的汗水中有盐,水蒸发后,盐就留在了衣服上)9、物体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生活中可逆的现象有:(①沙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②铁粉与水混合后,还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③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④白糖和水混合后,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二、演示实验过滤实验(方法在下面)三、分组实验(一)溶解(混合)实验【实验课题】溶解(混合)实验【实验器材】烧杯6个、玻璃棒、高锰酸钾、食盐、铁粉、锯末、沙、白糖、水【实验过程】1、将6个烧杯分别装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