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专题(一)遗传定律2专题练习
人教版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
专题突破练6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一、单项选择题1.(2021山东日照三模)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存在自交不亲和的现象,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
S基因分为S1、S2、S3等15种之多,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而完成受精,如下图所示。
研究发现,S基因包含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因子的两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S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S基因的种类多,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C.S基因在雌蕊和花粉管中表达出的蛋白质不同D.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子代基因型为S1S3的个体占1/32.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作用)。
现用两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C.红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色∶白色=3∶1D.B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基因型为_ _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3.(2021全国甲卷)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果蝇M为红眼杂合子雌蝇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子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子4.(2021山东教科所二模)果蝇的缺刻翅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
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检测练 遗传定律的 应用
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检测练遗传定律的应用1.下列有关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子叶黄色与豆荚绿色是相对性状B.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相同C.测交结果可反映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2.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庭中的遗传系谱图。
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得知,该病在某地区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25,但目前该病对人们的生活、生殖能力没有影响。
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如果Ⅰ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理论上该病在该地区女性中的发病率是1/625B.如果Ⅰ1携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Ⅱ3与本地一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为1/18C.假如Ⅱ2是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患者,但不影响生育,则他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生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孩子的概率为1/4D.如果Ⅱ2患的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他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生育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最可能是1/43.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A. 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 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的量与两者产生2的CO总量之比2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4.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
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A.1/3B.1/8C.1/4 D .1/25.某种田鼠,已知等位基因T(长尾)和t(短尾)位于X染色体上,且带有X t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
将长尾雄鼠与杂合长尾雌鼠杂交得到F1,再让F1相互交配得到F2。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专题(一)遗传定律2专题练习
遗传专题(一)遗传定律21. 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 染色体上存在CIB 区段用(屮*表示)。
臨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I 基因的纯 合子在胚胎期死亡(片叹严与X CIBY 不能存活);CIB 存在时,X 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 染色体无CIB 区段用(X*表示)。
果蝇的长翅(Vg )对残 翅(vg )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 题:(1 )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
图中 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正常眼的比例为 __________ 。
如果用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R 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 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__________ ;用R 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2)图2是研究X 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 染色体诱变示意图。
为了鉴定X 染色体上正常眼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i 中 果蝇杂交,X 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一;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i 中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悸眼m22.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
已知F.棒眼长翅 檸眼殘翅 正常眼心翅正常眼残翅合X 射线三正常眼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i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
回答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_________________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遗传规律专题练习15 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专题练习15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 )A.ddRR,1/8 B.ddRr,1/16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dRR,1/8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
下列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3.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以下是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紫色×红色→398紫色,395红色;紫色×白色→200紫色,205白色;紫色×紫色→98红色,190紫色,94白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均为红色B.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C.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红色,也有白色D.可用紫色与白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 (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 (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出现的比例是 ( ) A.1∶0 B.1∶2∶1C.1∶1D.1∶1∶1∶15. (2010·汕头模拟)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C.TtSs×TTSs D.TtSS×TtSs6.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A.②③B.①C.②④D.①③7.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1×2→4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只要知道2与5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D.7号和8号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38.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定律部分专题训练(带解析版)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题目解析版)1.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改变解析:选CA.亲本到F1,没有基因的淘汰,所以B和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对。
B.杂合子Bb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有可能均为Bb(突变型),B对。
C.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为BB:Bb:bb=1:2:1,如果B为显性突变基因,则后代中的显性性状占:1/4+1/2×87.5%=11/16,则野生型占5/11,C对D.若亲本都是Bb,自交到F1,再自由交配到F2,BB、Bb、bb比例均为1:2:1,前后代基因型频率和表现型都不变,D错。
2.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纯合的高秆抗病植株与矮秆感病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的矮秆抗病个体相互交配,F3矮秆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2 B.3/5 C.5/6 D.1/8解析:选A假设高杆为A,矮杆为a,抗病为B,感病为b,则F2中的矮杆抗病为aaBB:aaBb=1:2,产生的配子aB、ab分别占2/3 和1/3,则相互交配后,用棋盘法可算出F3矮杆抗病基因型aaBB和aaBb都占4/9,所以稳定遗传(即纯合体)占1/2。
3.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解析:选D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孟德尔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题型2017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 孟德尔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题型 2017.4【考情分析】遗传规律的考查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一是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由组 合定律的解释、验证、应用及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知识;二是主要通过遗传案例、遗 传系谱图考查遗传病的类型和遗传方式(显隐性遗传的判定、伴性遗传的判定),分析推 导基因型、表现型及其遗传概率的计算,尤其是结合新情境考查考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 能力;三是考查遗传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配子致死、某种特殊基因型致死、多基因效 应、基因互作、表型模拟等。
题型也多以实验分析题和实验设计题的形式出现,综合性 很强。
【复习指导】复习中,一要注意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综合分析、比较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 律与伴性遗传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解答自由组合定 律时可以采用分解组合法。
伴性遗传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分离定律。
二要注意归纳、总 结常见例外遗传的分析方法,如逆推法适合于各种遗传方式及其基因型的判定与推理。
三要注意熟悉各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其一般规律,熟悉解答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 (先分析其遗传方式,并根据系谱图及其提供的情境写出有关成员的基因型,再进一步 分析和推断)。
在解答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问题时,要注意分析是运用加法原理还是乘 法原理。
【知识归纳】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规律一、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以及实验验证综合题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即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 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于此,双杂合体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9:3:3:1;或者双杂合体 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1:1:1,我们可以据此进行判断。
常用的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方法有自交,测交以及花粉鉴定法。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定律练习题
生物练习一遗传定律一、选择题( 1-20 每题 1 分,21-40 每题 2 分。
共 60 分)1.以下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水稻的早熟和晚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人的高鼻梁与塌鼻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2.性状分别是指A .染色体的分别B.遗传因子的分别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相同种类D. A 、 B、 C 均是3.让杂合子Aa 连续自交三代,则杂合子所占比率为A . 1/4B .1/8C.1/16 D . 1/32 4.孟德尔做了以以下列图所示的豌豆杂交试验,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5.孟德尔经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经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6.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能能产生的配子是 A .YR B. yRC.Yy D. yr 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拥有 1︰ 1︰ 1︰ 1 比率的是① 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率② F2表现型的比率③ F1测交后代种类的比率④ F1表现型的比率⑤ F2基因型的比率A .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8.基因型是 Ddrr 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率为A . 3︰1B .l ︰ l ︰ l︰ lC .l ︰2︰ 1 D. 9︰ 3︰ 3︰ l 9.对孟德尔采纳豌豆做实验资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以下讲解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豌豆拥有牢固的、简单区分的相对性状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析10.为鉴别一株高茎豌豆可否为纯合体,最简略的方法是 A .自交 B .测交C.正交D.反交11.以下同源染色体看法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12.在 10 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和10 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若是全部受精,能形成受精卵的数目是A .5 个B . 10 个C. 20 个D. 40 个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A .第一次分裂结束B.第二次分裂结束C.着丝点分裂 D .联会1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A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开C.分别开的染色体向两极搬动 D .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15.关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保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恒定的生理作用是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6.以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17.若 A 和 a、 B 和 b 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 Ab 、Ab 、 ab、 abB. aB 、Ab 、AB 、 ABC. Ab 、 aB、 Ab 、 aBD. AB 、AB 、 ab、 aB18.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中W 基因控制红色, w 基因控制白色。
2020届高考生物山东版二轮复习训练题: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强化练)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强化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9陕西咸阳模拟检测)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所用“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答案 A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B正确;“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正确。
2.(2019福建厦门模拟)已知某植株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300对亲本均分为2组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杂交方案杂交结果甲组高产×低产高产∶低产=7∶1乙组低产×低产全为低产A.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B.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C.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3D.甲组中高产亲本个体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 C 由甲组的杂交结果可推知: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A正确;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为不同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假设高产由基因M控制,低产由基因m控制,甲组的杂交子代高产∶低产=7∶1,即杂交子代低产的比例是1/8,说明亲本高产植株产生m配子的比例是1/8,进而推知: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4,C错误;甲组高产亲本中,只有杂合个体(Mm)自交才能产生低产子代(mm)个体,因甲组高产亲本中Mm的比例是1/4,所以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4×1/4=1/16,D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课后训练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课后加餐训练(一)]一、选择题1.以下涉及自由组合定律表述,正确是( )A.AaBb个体产生配子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X染色体上基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能自由组合C.X B Y个体产生两种配子过程表达了自由组合定律D.含不同基因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基因自由组合解析:选B 假设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X B Y个体产生两种配子过程只能表达基因别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不是受精作用时。
2.小麦抗锈病基因R与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以下有关表达正确是( )A.基因R与基因r别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B.基因R与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R与基因r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解析:选D 基因R与基因r别离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假设发生穿插互换或基因突变那么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样位置上;体细胞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基因R与基因r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
3.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以下描述中错误是( ) AaBb ――→① AB Ab aB ab――→② 配子间M 种结合方式――→③ 子代:N 种基因型,P 种表现型12∶3∶1A .A 、a 与B 、b 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B .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 .M 、N 、P 分别代表16、9、3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别离比为1∶1∶1∶1解析:选D A 、a 与B 、b 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过程为受精作用,发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①过程产生4种配子,那么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为3×3=9种,表现型为3种;根据F 23种表现型比例12∶3∶1,得出A_B_个体表现型与A_bb 个体或aaB_个体一样,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那么表现型比例为2∶1∶1。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解析)
高中生物2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某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该种植物的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红花纯系(甲、乙、丙)分别与白花纯系杂交,其子一代都开红花,子二代都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
下列描述正确是( )A.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5对等位基因控制B.只有当每对基因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C.让甲和乙杂交,其子二代开白花概率的最大值是1/64D.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1.答案 D 由分析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说明只有纯隐性个体才会表现为白花;甲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5∶1时,说明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63∶1时,说明子一代有3对基因是杂合的;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4 095∶1也就是(1/4)6=1/4 096时,说明子一代有6对基因是杂合的,A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就会表现为红色,B错误。
让甲和乙杂交,如果两个体的显性基因均不同,由以上分析可知,则不同的显性基因有2+3=5(对),则子二代开白花的概率的最大值是(1/4)5=1/1 024,如果有相同的显性基因,则没有开白花的个体,C错误。
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D正确。
2.(2020山东威海一模)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1 / 13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F1,F1毛色呈白色。
高考生物遗传的基本定律专项测试(有答案)-文档资料
高考生物遗传的基本定律专项测试(有答案)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生物遗传的基本定律专项测试,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孟德尔运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解析: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C2.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
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解析:F1产生的雌配子数量与雄配子数量不相等,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数量多。
答案:B3.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 A. 3∶1 ? ?B. 5∶1C. 9∶6??? ?D. 1∶1解析: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则说明亲代的高茎为杂合子,则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高茎豌豆进行自交时,只有杂合子的自交才会出现矮茎豌豆比例为2/3×1/4=1/6,则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5∶1。
答案:B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高三生物遗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遗传练习题及答案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点。
在遗传学中,我们了解到了基因的传递、表达以及突变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为了帮助高三生复习遗传学知识,以下是一些遗传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1. 鉴定下列现象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a) 雌性果蝇为X^AX^A,雄性果蝇为X^AY。
b) 某植物的皮色表现为黄、绿两种,自交得到黄绿二色比约为3:1。
c) 某种昆虫翅膀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花纹,交配得到了四种花纹的翅膀。
答案:a) 雌性果蝇为X^AX^A,雄性果蝇为X^AY。
这是常染色体的性别决定方式,X染色体携带的基因决定了果蝇的性别。
b) 某植物的皮色表现为黄、绿两种,自交得到黄绿二色比约为3:1。
这表明该植物的皮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黄色是显性表型,绿色是隐性表型。
c) 某种昆虫翅膀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花纹,交配得到了四种花纹的翅膀。
这表明该种昆虫的翅膀花纹由多基因控制,并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
2. 在一群杂交植物中,有200株植株的花色表现为红色,50株花色表现为白色。
根据此杂交比例,请推断这两种花色的基因型。
答案:根据杂交比例,红色花色为纯合子,即红色花色的基因型为RR。
白色花色为杂合子,即白色花色的基因型为Rr。
3. 针对下列遗传问题,请利用帕累托分析(艾森克交叉)进行解答。
两个紫色花色的杂合子(Pp)苜蓿植株杂交,产生200个后代,其中150个紫色,50个白色。
答案:利用帕累托分析进行解答,首先列出亲本的基因型:父本:Pp,母本:Pp。
根据帕累托原理,P代表紫色,p代表白色。
交叉后代的分布为纯合子(PP)、杂合子(Pp)和纯合子(pp)。
根据问题给出的信息,杂合子(Pp)产生了150个纯合子(PP或pp)和50个杂合子(Pp)的后代。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帕累托交叉结果:PP:Pp:pp=150:50:0 或 3:1:0。
4. 在一群小麦植株中,出现了穗型的变异。
穗型表现为3种不同的形态:长穗、中等穗和短穗。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人教)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人教版)1.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多对基因控制。
一学生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
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1)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观点二的同学认为条形叶是三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即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是,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3)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条形叶个体进行自交,如果后代出现圆形叶︰条形叶=或,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2.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和白色。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某遗传研究所用该种植物的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紫花纯系(甲、乙、丙)分别与白花纯系杂交,在所有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都开紫花,子二代都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紫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095:1。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是显性性状。
(2)设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是A和a、B和b.......,则甲、乙的基因组成分别至少有种、种可能。
(3)让甲和乙杂交,则子二代开白花的概率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3.某植物红花和白化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这些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品系1、品系2、品系3三个不同的纯种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实验1:品系1×品系2,F1全为白花;实验2:品系1×品系3,F1全为红花;实验3:品系2×品系3,F1全为白花;实验4:F1红花×品系1,后代表现为1红:3白;实验5:F1红花×品系2,后代表现为1红:7白;实验6:F1红花×品系3,后代表现为1红:1白;结合上述杂交实验结果,请回答:(1)根据上述实验可推知,花色性状至少由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定律部分专题训练(带解析版)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题目解析版)1.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改变解析:选CA.亲本到F1,没有基因的淘汰,所以B和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对。
B.杂合子Bb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有可能均为Bb(突变型),B对。
C.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为BB:Bb:bb=1:2:1,如果B为显性突变基因,则后代中的显性性状占:1/4+1/2×87.5%=11/16,则野生型占5/11,C对D.若亲本都是Bb,自交到F1,再自由交配到F2,BB、Bb、bb比例均为1:2:1,前后代基因型频率和表现型都不变,D错。
2.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纯合的高秆抗病植株与矮秆感病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的矮秆抗病个体相互交配,F3矮秆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2 B.3/5 C.5/6 D.1/8解析:选A假设高杆为A,矮杆为a,抗病为B,感病为b,则F2中的矮杆抗病为aaBB:aaBb=1:2,产生的配子aB、ab分别占2/3 和1/3,则相互交配后,用棋盘法可算出F3矮杆抗病基因型aaBB和aaBb都占4/9,所以稳定遗传(即纯合体)占1/2。
3.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解析:选D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2遗传规律及答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2:遗传规律一、选择题1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 ( )A2/3 1/9 B1/9 2/3 8/9 5/6 D5/6 8/92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 (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 (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出现的比例是 ( )A1∶0 B1∶2∶11∶1 D1∶1∶1∶13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 B.自交、测交、测交.杂交、测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4已知黑尿症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丈夫(Ⅱ3)的姐姐(Ⅱ4)和妻子(Ⅱ2)的哥哥(Ⅱ1)都是黑尿症患者,如下图所示。
则表现正常的该夫妇生育出黑尿症患者的概率是( )A.1/9 B.1/8.1/4 D.1/3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5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F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 )1A.13、121和31 B.31、41和l3.121、41和31 D.31、31和146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A雌、雄配子数目相等B雌配子∶雄配子=3∶1雄配子∶雌配子=1∶1 D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7 (2010·深圳模拟)在常染色体上的A、B、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aaBbcc∶Aabb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8人类多脂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两对基因位于二对同尖染色体上。
最新生物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遗传的基本定律复习题
最新生物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遗传的基本定律复习题大家把实际知识温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缺乏,及时学懂,下面是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2021年生物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协助。
1.孟德尔运用豌豆停止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讨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停止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以上迷信发现的研讨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归结法B.假说归结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归结法、类比推理法、假说归结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归结法、类比推理法解析:孟德尔用假说归结法发现了遗传规律;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用假说归结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C2.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资料取得F2的性状分别比为3∶1。
关于其需求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F1发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时机均等D.F2的性状分别比是少量数据统计的结果解析:F1发生的雌配子数量与雄配子数量不相等,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数量多。
答案:B3.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停止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假定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停止自交,那么一切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A. 3∶1B. 5∶1C. 9∶6D. 1∶1解析: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那么说明亲代的高茎为杂合子,那么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高茎豌豆停止自交时,只要杂合子的自交才会出现矮茎豌豆比例为2/31/4=1/6,那么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5∶1。
答案:B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别解析: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专题(一)遗传定律2
1.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IB区段用(X ClB表示)。
臨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I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 CIB X C IB与X CIB Y不能存活);CI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 染色体无CIB区段用(X+表示)。
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
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
正常眼的比例为__________ 。
如果用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 i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
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
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
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
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 i中 __________ 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
能在其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 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
是_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 i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
,棒眼与
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
2.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 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
已知
__________ ;用F i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
释
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 i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
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
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
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________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那么,
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 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
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
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 ____________ ,,和。
3.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
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
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
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 F2有4种表现型:高茎
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
请回答:
(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_________ 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 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 种。
(2)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
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鱒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
A、a和
B、b控制。
现以红眼黄体鱒鱼
和黑眼黑体鱒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鱒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_____________ 。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鱒鱼的基因型是 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___ 性状的
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
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
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
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___________ ,则该推测
成立。
(4 )三倍体黑眼黄体鱒鱼具有优良的品质。
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鱒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鱒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
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
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鱒鱼,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
由于三倍体鱒
鱼_______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5.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 L 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 L C L胚胎致死。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
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
腿鸡交配,F2中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 L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
科研人员对B和b
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
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
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
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胚胎致死)。
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遗传专题(一)遗传定律 2
1、( 1) 3 : 1 1 : 2 1/3 1/27 (2 )棒眼雌性 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 X 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雌果蝇,且
X 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 Y 染色体 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4) A 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5、 ( 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 6 1/3 (2) (3)提前终止 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 ZZ 为雄性,WV 胚胎致死
2、 ( 1)非同源染色体(1分) 自由组合(1分) 抗锈病无芒x 感锈病有芒( (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 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3、 一 F2中高茎:矮茎=3: 1 4
4、 (1)黄体(或黄色) aaBB (2) 1分) =3 : 1 (2 分)
=3 : 1 (2 分) 5 (2) 红颜黑体
随机结合(1分)相等(1分) 抗锈病有芒x 感锈病无芒(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 =3 : 1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 =3 : 1 27: 21: aabb
9: 7
(3)全部为红眼黄体
1分) (2 分) (2 分) 显性 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