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物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的研究

合集下载

论景德镇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_陈航宇

论景德镇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_陈航宇

大众文艺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做工作,在博物馆陈列中,将有形文物和无形遗产相结合才能赋予陈列品以更完整、更饱满的文化意义。

景德镇博物馆与景德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有着哪些关系,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笔者试在本文做出一些探讨。

一、景德镇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1.博物馆收藏功能与“静态遗产”的保护所谓的“静态遗产”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涉及的“物”。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仍以“物”的展示为主,透过这些以“物”的形式出现的“静态遗产”的展示,我们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侧影。

考古学上可以根据器物特征将器物进行分期,或根据器物的特征判别其所属的时代,例如对青花瓷的断代,从元到明清,文物鉴定者可以根据青花瓷的特点对工艺进行年代的推断和研究,从而确定其所使用的工艺和该时期工艺的特点,通过对各时期信息的缀连,可以确定青花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特点和工艺流程。

因此,研究“物”的变迁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有一定的帮助。

为更全面深入的认识遗产项目奠定基础。

而博物馆正是展示“物”的专门场所,博物馆所具有保存、保护和收藏功能可以保护、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各种静态遗产,包括文物、器具、一些工具和声音、录像、摄影、文字等资料。

景德镇博物馆有很多就建立在瓷窑遗址之上,有着天然的地利优势,很容易保存出土的相关文物。

但是现在大部分藏品都是陶瓷类文物本身,陶瓷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展示。

而记录文物的文字、影像类资料很有限,在这方面亟待加强。

如陶瓷文化虚拟资源相关的延伸行业,陶瓷文化虚拟成像和网络传播、陶瓷文化书籍报刊出版、陶瓷文化题材的影视音像制造、瓷乐表演、陶瓷文物复制仿制、陶瓷旅游纪念品制造、陶瓷会展等。

都有着可以挖掘的空间。

2.博物馆的展览功能与“活态遗产”的保护博物馆的展览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对文物的静态展示,当代的博物馆展览都在向着多元化、趣味性、公众参与性、教育性的方向发展。

文化研究知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研究知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研究知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留下的物质实物,如建筑、遗址、文物、城镇规划、历史景观等,它们代表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无形财富,也是人类独特的文化遗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面临不小的挑战,因此保护与利用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全球独有的文化财富,防止因为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文化遗产的损失和毁坏。

从保护的角度,我们可以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全球各国都有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但由于各国法律制度、保护力度不同,存在很大差异。

需要国际社会协作制订一些国际保护法规,确保全球重要文化财富得到全面保护。

2.加强文化遗产调查及资料搜集。

对于未知的文化遗产,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科学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和价值。

通过数字化手段,制作电子版本和数据备份,确保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得到准确的描述和记载。

3.强化文化遗产的防范措施和监督管理。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长期的维护。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设立安全预警系统,防范因各种原因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

4.建立国家或全球文化遗产基金。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资金的支持,建立基金并开展募捐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以保障文化遗产的研究、修缮和保护工作。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是一个方面,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也是很重要的。

在实践中,需要细化拓展利用的范围,优先考虑文化遗产的价值,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

1.开发旅游业。

各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当地旅游经济的支撑,特别是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特别需要开发具有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保证可持续利用。

文化遗产以历史古迹、博物馆等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故事。

2.促进文化艺术交流。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派必然安在文化的推广和交流方向上。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川江号子”为例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川江号子”为例

基本内容
然而,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消失的 风险。对此,民俗博物馆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例如,它 们积极收集和整理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资料库;它 们还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球影响力。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日本的民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然而,面对未来的挑战,还需要更多的措施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可以通过立法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的认识,以及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
三、博物馆信息化助力非遗保护的策略与建议
4、公众参与与互动:借助数字博物馆平台,鼓励公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度。此外,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和参与非遗的保 护工作。
三、博物馆信息化助力非遗保护的策略与建议
基本内容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首先,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稳定的保存环境,避免了因时间流逝 而造成的损坏或遗失。其次,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机会,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此外,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合作与交 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博物馆信息化与非遗保护的关联性
非遗作为人类文明的活态传承,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社 会的快速发展,许多非遗技艺由于种种原因濒临失传。此时,博物馆的信息化为 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将非遗技艺、文化内涵 等转化为数字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认知与欣赏渠道。

试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

试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

质 文 化 遗 产 , 表 达 了 人 们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热 爱 和 追 质 文 化 会 随 着 拥 有 它 的 特 定 人 群 甚 至 特 定 个 人 的 求 。 博 物 馆 作 为 文 物 征 集 、 藏 、 究 、 列 和 宣 传 收 研 陈 消 亡 而 消 亡 。 所 以 ,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必 须 有 人 继 承 非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些 内 容 丰 富 、 俗 共 享 的 非 物 这 雅
于人 的身体 , 旦人 亡 , 种 无 形 文化 也 随 之 消 亡 。 一 这
所 谓 “ 在 人 身 ,艺 随 人 走 ” “ 在 艺 在 , 人 亡 艺 艺 ,人
绝”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活 动 , 果 没 有 继 承 , 种 非 物 如 这
动人 民在 漫 长 的社 会 发展 过程 中创 造 和 积 累 的历 史 文 化 遗 存 。 既是 历 史 发 展 的 见 证 , 是 珍 贵 的 、 它 又 具有 重 要 价 值 的
文化 资源 。博 物 馆 作 为 文 物征 集 、 收藏 、 究 、 列 和 宣传 教 育 的文 化 机 构 , 人 类 文 化 遗 存 、 研 陈 对 自然 遗 存 的 管 理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责 任 担 当起 保 护 和 宣 传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角 色 , 通 过 陈列 、 览 、 传 等 手 段 将 这 些 历 史 文 化 遗 存 呈 现 有 并 展 宣 给广 大 人 民群 众 , 到 保 护 和 宣 传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的 目的 。 达 [ 键 词 ] 物 馆 ; 物 质 文 化遗 产 ; 物保 护 关 博 非 文 [ 图分 类 号 ] 2 92 中 G6. 7 [ 献 标 识码 ] 文 A [ 章编 号 ]0 5 3 1 (0 0 1— 0 80 文 10 — 15 2 1 )8 0 8 — 3

聚落遗产地保护的革命性理念与方法——生态博物馆

聚落遗产地保护的革命性理念与方法——生态博物馆

二. 态博物馆 的生态特征和生态保护 生
生态博物馆是在现代社会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觉醒 的背景 下产生的 , 它要担 负起遗产保护 、 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的使命。
曹兵 武 认 为 ,生 态 包含 了一 种 文化 与 自然 的 适应 性 与 合 理
乔 治 ・ 利 ・ 维 埃 将 斯 堪 的 那维 亚 半 岛 户 外 民俗 博 物 馆 的 亨 理
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关 键 性 作 用 。社 区 原 驻 居 民 的 知识 是 他 们 的文 化 和 智
() 1控制和管理工作主要或完全 由社区负责; () 2社区承诺通过 多种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成果 。 在这种背景下 ,生态博物馆成 了自然和改 良的生态系统 , 是 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效益和文化价值。这些生态系统 由社 区居 民和 当地社会 通过 约定俗成 的有效方式进 行保护 。
另 一 方 面 , 际 自 然保 护 联 盟 世 界 保 护 地 委 员会 ( 国 WCP A)
州六枝的梭戛 , 是一个活生 生的史前原始村 落 , 文化 的距 离 从
上 和我 们 仿 佛 是 跨 越 了 5 0 0 0年 。 的建 筑 为 土 阶 茅顶 的房 屋 , 它
它的经济是从事一些包谷 、 甘薯一类的早地 农业。近 年来 文化 遗产保 护和 生态博物馆理念的 引入 , 使梭戛有了 自己独特 的价 值 。因为这种 时空的反差 , 因为这种和自然环境的亲近 , 因为 还 它的稀缺 , 从而也使梭戛有 了被保护和展示的需要。 因为生态 博物馆是以整个的村寨及 其生活方式 为内容 的, 博物馆项 目也 在环境 的保 护、 房屋 的维修 、 居民生活条件 的改善方面下 了不
聚落遗产地保 护的革命性理念 与方法

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博物馆责无旁贷,这就需要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自身所承担的非遗保护使命,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便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对此,本文从科学收藏非遗、广泛宣传非遗、强化非遗教育、加快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言:现阶段,对于博物馆而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以展览为主要方式,不仅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静态展览,还会通过现场表演等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方面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挖掘浅显、收藏研究领域投入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模式陈旧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博物馆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则成为其当前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科学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职能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博物馆而言,其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收藏经验,所拥有的手段处于较为先进的状态,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文化遗产相比,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博物馆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收藏策略及手段加以创新和优化。

对此,博物馆要秉持收藏优先的基本原则,重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濒危的遗产项目要做好完整收藏与永久保存等一系列工作,避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绝大多数人们遗忘。

与此同时,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博物馆要科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例如:皮影戏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员,其中的某些材料及场景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但是就其制作工艺及表演技巧方面,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此,博物馆在对其进行保护时,要秉持分类原则,有针对性地保护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独特优势,借助精湛的保护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之处呈现给观众。

浅析博物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浅析博物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文化建设 |浅析博物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丁东金山/文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

中国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国文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古老的青铜器、玉器、陶器,到精美的书画、瓷器、织锦,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

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历史意义十分重大。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收藏和研究文物的公共机构。

它们通常以不同的主题或地区来划分展览,展示各种文物、艺术品和历史资料,供公众学习和欣赏。

在博物馆内,人们在文物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对文物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修养。

目前,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虽然已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建立起一套科学管理体系,加强对文物的保护。

为此,有关工作人员必须持续提升自己的工作职责意识,严格遵守有关的规定制度,来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为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

本文论述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文物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1 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1.1 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文物是我国不同民族的历史智慧结晶。

博物馆中展陈的我国历史文物,能够有效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历史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相比,历史文化积淀更加深厚,能够承担更多的公共职能。

我国历史文物能够为历史考证等相关工作提供研究资料,但是,不同类型文物的相应保护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博物馆需要采取不同手段,以保护好不同的历史文物。

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都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还能够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不仅展示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保护和传承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不以实物形式体现、以口头、行为、表演等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

在保护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博物馆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博物馆应该建立起保护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其次,博物馆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甄别和整理,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定和分类,确定保护优先级。

同时,博物馆还应该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除了以上的工作,博物馆还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向公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同时,博物馆还可以与相关机构、团体合作,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保护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博物馆的支持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保障博物馆的正常运转。

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参与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博物馆提供各种支持。

专家学者则可以为博物馆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继续享受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希望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博物馆文物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探究

博物馆文物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探究

博物馆文物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探究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能够建立现代化的人类文明,就是仰赖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知识,正是有了那些过去存在并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才有了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

文物是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因为文物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上窥探千百年前人类的生活,才能够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汲取更多有益的思想。

文物保护对于延续人类文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时代性意义。

关键词:文物保护;博物馆;解决途径引言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大量珍贵的文物,它们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所以对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显得至关重要。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对于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是实现其功能价值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后,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高。

在此背景下,社会发展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价值认识也在逐步提升,因而,博物馆应加大对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现阶段博物馆文物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1.1经费不足我国基层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当地管辖区内文物、传统村落以及考古遗迹这些代表我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建筑以及物品等进行保存管理,在此过程中发挥出这些文物古迹的价值。

从这一方面来看,基层博物馆进行文物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通过保护文物古迹,可以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

我们对我国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基层博物馆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文物保护经费不足,导致对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使得基层博物馆文物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合理的利用。

由于一些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单位缺乏相应的财政支持,在资金上比较短缺,不论是文物的日常管理,还是一些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都需要有相应的经费作为保障。

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以明孝陵博物馆为例的探讨

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以明孝陵博物馆为例的探讨
难到成为统军大将 ,并最终登基称帝 ,建
有表达 、 诠释 自身的能力 ,博物馆便成为
担当如此重任的最佳选择 。
立大明王朝的历程。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
在基本陈列 中一一呈现。人们通过参观展
览 ,就可 以获得对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历 史人物或多或少的了解。
在随后的部分 中, 大明孝陵 》 《 还采用
博物馆研究
2 1 年第 3 ( 0 1 期 总第 15 1所起 的作 用
一 一
以明孝陵博物馆为例的探讨
夏爱军
周钰雯
摘 要:明孝陵博物馆依托世界文化遗 产明孝陵而建。 从建馆伊始,明孝陵博物馆 就 以其特有的方式 ,实现着对 明孝 陵的保 护。明孝陵博物馆的实践表明,博物馆对文
化信息 。可 以说 ,正是凭借着明孝陵博物
馆的展览—— 《 大明孝陵 》 越来越多的人 ,
看懂了明孝陵 ,了解 了明孝陵 ,也因此加
入 了保护明孝陵的行列 。
事实上 ,对于文化遗产 ,尤其是那些
距今年代比较久远 的文化遗产而言 , 人们 也只有在了解其中包含 的历史文化信息之
图三:明孝陵博物馆新馆展厅一角
通过对 明孝陵风水格局的解析 ,简要说明
了中国传统风水术的基本理论 ,让人们对
这种传统的文化现象有了更为深入和清晰
的认 识 。
通过基本陈列 《 大明孝陵 》 明孝陵博 ,
物馆不仅向人们讲述了明孝陵的墓主人朱
元璋其人其事 ,还 向人们诠释了明孝陵 中 各种建筑结构及整体布局中蕴含的各种文
化遗 产的保 护和传承具有 十分重要 的作用 。 因此 ,充分调动博 物馆人 的积极 性 、充分运
新兴的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

论我国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

论我国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博物馆作为集中保存和展示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研究、保护、传播工作,尤其是对于其中占较大比重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研究、保护和传播,博物馆更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特征,对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方式及作用做一分析。

1 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种类及特点1.1 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表演种类的那一部分。

翻看《汉语大词典》可知,“表演”一词的义项有三条:一是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亦指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二是指做示范性的动作;三是谓做事不真实,好像演戏一样。

显然在这三个义项中,第一条为“表演”一词的本义,后两条为第一条的引申义。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是这样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将“表演”一词的本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这两个概念加以综合,本文中“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由传承人(表演者)通过一定的身段、神情、动作、技巧、声音,结合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来进行展现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1.2 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列出了我国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类:第一类是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第二类是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第三类是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第四类是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第五类是传统体育和游艺;第六类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博物馆在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论博物馆在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文化 自觉程度 的提 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 到社会各
阶层 的广泛重 视 , 在非 物质 文化 保 护思 潮方 兴未 艾 的背 景 下, 博物馆作为文化 遗产 的永 久保 存机构 , 合 自身 优势 并 结 发挥 博物馆的各项功能 , 与到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工 作 参 中来是一项义不容辞 的责任 。基 于非物 质文 化遗产 的保 护 是一项 系统 、 巨、 艰 长期的综合性 的保护工程 , 在保护与传 承
作者简介 : 黄志强( 9 8一) 男 , 17 , 齐齐哈 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 学院讲 师 , 历史 学硕 士 , 主要 从事世界 古代 史和 地方 史的
教 学和研 究。 基 金 项 目 : 齐 哈 尔 市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项 目: 齐 哈 尔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与 传 承 策 略 研 究 ( 目编 号 : 齐 齐 项 Q X 0 1 一1 ) 阶 段 性 研 究成 果 。 S 2 1A 9 的
历史文化 的综合性博 物馆 。丰富的博 物馆馆 藏资 源及地域 影响力 , 为齐 齐哈 尔非 物质文 化遗 产保 护提 供 了载体 和基
础。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 为博物馆 的 功能 主要有 征集 、 收藏 、
保护、 研究 、 展示 、 教育等 。“ 博物馆 从单 一的收藏 功能转 变
齐齐哈尔各地 博物馆的收藏 多来 自本地域 , 有浓郁 的 具 地方特 色 , 因而各地博物馆可选择本地区特有 的非 物质文化 遗产项 目进行重点保 护 , 发挥在地区文化中的引领 作用和作 为公共文化设施 的社会服务功能 , 采取多种形式满 足社 会公 众 的文化生 活需求 , 调整功能定位 , 拓宽展览主题 , 丰富展览 形式 , 用网络资源 , 博物馆成 为齐齐哈 尔非物 质文 化遗 利 使

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1. 内容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以实现非遗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从活态传承、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以期为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非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技艺、民间传统和智慧,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非遗面临着传承困境和创新发展的压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技艺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非遗传承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非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将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实现创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专业的展示能力,对于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为非遗传承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和认识非遗的机会。

研究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对于推动非遗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理论体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从实践层面来看,这一研究将为现代博物馆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有助于推动非遗在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提高非遗保护的效果和水平。

这一研究还将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论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已经把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译成 “ 无形文化遗
产”并写在有关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立法草案中。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 ( 无形文化遗产” 的 定义认为, “ 无形文化遗产” 是指被群体、 团体(有时为个 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 、 表演 、 表现形式 、 知识 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 、 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
论 博 物 馆 与 无 形 文化 遗产 的保 护

摘 要 : 上世 纪70年代 以来 , 文化 遗 产理 念 的不 断 进 化 和发展在 理论 和 实践 的层 面上 对博 物 馆 收 藏和保 护 功 能 的影 响 非常 深刻 。无形 文化 遗 产是 一 个全新 的 概念 ,如何做好 无形文化遗产 的保 护 工作也是一个全 新 的课 题 。博 物 馆 作 为 文化 遗产 的收藏 和保 护 的主要 单位 , 在保护无形丈化遗产方面具有新的历 史作 用。为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保护的主要单位 ,
在保 护无形 文化遗产方 面具有不 可替代 的历史责任 。 3.1 理顺 关 系、 明确职 责 。 要 使 无 形 文 化 遗 产 的保 护 工 作 更 有 效 地 进 行 , 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工 作 的管 理 上 就 要 解 决 中 国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和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工 作 出 现 的 “ 张皮 ” 两 问题 。 从 目前 的现状看 , 文化 与文物尽管是一家人 , 但从 中央 到地方 , 由于长期形成 的职能交叉 , 以及物质与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 护工作所存 在 的特殊性 和相 对 差异性 , 两 项 工作分 别 由文化 与文 物部 门兼 管 。从 基础 工 程建设 的角度考虑 , 头负责 , 就其 位 , 分 各 人手 多 、 力量大 , 对 实施全 面的普查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 但是从博物馆 “ 收藏 保 管 、 学 研 究 、 播 教 育 ” 科 传 的职 能 考 虑 , 过 文 通 化部 门搜集整理 的无形文化遗产 , 要归 口到文物 、 物 博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普遍 、深 入 的展 开 并取得 显 著 成 果 ,进 入 前 所 博 物 馆 可 选 择 本 地 区特 有 的 项 目加 以保 护 。 未有 的新 时期 。
当 非
博 物 馆 在 选 择 纳 入 工 作 范 畴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项
可 以 这 样
素 :


护 方 式 是 值 得 肯 定的。
“l+ 10工
程 ” 是 广 西 民族 博 物馆 与 1 0个 民族 生 态 博 物 馆 的 组 合 ,构 成 紧
具 有 良好 的生 态 系 统 关系 ,这 是 技 艺 生 存 和 流传
的基 础 。
密 合 作 的 工 作 网

域 文 黑龙江省赫哲族鱼皮衣 供图/ 杨源 化 整 体 和 特 征 的 具 体 事
点 个 人 看 法 , 同 时 希 望
中 国 博 物 馆
C IE E MU E M HN S S C
6 4
象 。 博 物 馆 对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 保 护 应 尽 可
另 外 ,生 态 博 物 馆 也 是 区域 式 保 护 的可 行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体 现 着 地 方 社 会 文 化 生 活 的
义 ,这 已是 政 府和 社 会 各 界 的一 致 共 识 。近 年 整 体 特 征 和 特 点 。 同 时 ,博 物 馆 的 收 藏 多 来
来 ,我 国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 保 护 工 作 在全 国范 围 自本 区 域 ,具 有 浓 郁 的 地 方 特 色 。 因 而 各 地

文 化瑰 宝 ,在 原 有 的漆 器 展 览馆 的基 础 上 拓 使 社 区 民众 以各 种 方 式 参 与 到 项 目中 来 ,共 同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昆曲博物馆的个案分析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昆曲博物馆的个案分析

发挥重要作用 ,在理论上早 a形成共识 ,但在 实践上弛有待进一步探 索 本文以 中 国昆馥博物馆 为个案,扶传承人的保护、资料的搜集整理和 动态展 示教育等不 同方 面,回顾和 总结 7该博物馆在 昆莹保护和传承I作中基本做 法和经验 。
首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官员是这样认 为的 :首先是 因为 昆曲太美 ,是 人类 的杰
3 7
维普资讯
》 就

徽谶城漉 燃 《 》 ~
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两派似乎 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被称 为古老中国戏曲的 在一点 上达成 了共识 ,那 就是作 为文 化遗 活化石 。这些 都表 明,昆曲是一 种特 殊之 产、特别是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昆曲 ,首 物 ,中国昆曲博物馆所陈列之物、所展览之 先的任务就是 “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这 物 ,是作为 “ 人类 口述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 是由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和 的昆曲,是一种动态之物 ,这是 中国昆曲博
昆曲艺术 ,2 0 0 0年苏州毅然 挑起 了东道 主 物馆里 的昆曲表演是古老的、传统 的、原生 态的、 “ 移步不换形”的 ,是中国古 老戏曲 的重任 ,在昆曲的发祥地发起举办 了首届 中 活化石 的展示 :首先 , 这里展演的是昆曲优 国昆曲艺术节 ,不但是规模空前 ,其影响和 秀的传统剧 目。这些传统剧 目从剧本 、音乐 作用也 是前所 未 有。可喜 的 是,20 0 1年 5 ( 括乐 队的编 制 、所用 的乐 器 ) 包 、演 唱 、表 月1 8日,从 巴黎传来 了佳音 :中国昆曲被 演、服饰 、化妆 到舞台演出形式都基本上不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 “ 人类 口述和非 作修改 ,保 留检场、三面突出的舞 台演 出、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 太上板 、出将入相 、一桌二椅、门帘、乐队 抢救古老的昆曲艺术 ,经文化部批准 ,在苏 放在舞台上 ,甚至副末开场、老旦团圆等等 州戏 曲博物馆 的基础上 ,利用全晋会馆古建 都尽可能地保持原样 ,像活文物一样展览演 筑 ,筹建 中国昆曲博物馆 ,20 年 ¨ 月 2 03 2 出。其次,这 里不 但有 昆 曲职业 戏班 ( 剧 日,中国昆曲博物馆一期工程完成,由文化 团)的演 出,还有 昆曲堂名的演 出,以及昆 部授牌正式对外开放 。 曲曲社 曲友们 的 曲会 清 唱。职业 戏班 ( 剧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2020年12月第40卷第6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Dec.,2020V〇1.40No.6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霍纪超(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摘要:在博物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 意识。

目前,我国的许多博物馆展示非遗存在不完善之处:展示理念落后,轻视非遗的独特性;展示过程中非遗 原真性有所丧失;展示和传播效果不佳。

博物馆非遗展示需要借鉴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加强社区民众与非遗之间 的联系,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原真性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 (2020) 06-0075-05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 遗产中的角色和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文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简称为“非遗”)。

2003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此为契机,国际博物馆界改变了对文化遗产的传 统看法,将保护和发展非遗增列为博物馆的重要功 能之一。

2004年世界博物馆大会特意将主题定为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8月国际博物 馆协会鉴于博物馆与非遗保护的紧密联系,修订了 博物馆的定义,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 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 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 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m 该定义明确指出征集、保护、传播和展示非遗是博 物馆的重要功能。

越来越多国家的博物馆开始关注 非遗,组织保护和展示非遗的活动。

中国在2004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自此之 后,中国的各类博物馆开始探讨和试验保护非遗的 方法和路径,但在展示非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前 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范文

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范文

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范文I. 引言博物馆是保存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护、研究和传承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探讨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研究的价值。

II. 博物馆的定义与功能博物馆是一种旨在守护、保管、研究和展示各种文化、艺术、历史以及自然遗产的机构。

它们扮演着保存历史、教育公众以及促进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角色。

III. 文化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类。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品、手工艺品等有形的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传统知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等无形的文化遗产。

IV. 博物馆的保护方法博物馆通过保护、修复和维护文化遗产来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传承。

这包括环境控制、物品保护、数字化文物等手段,以防止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环境的侵蚀中逐渐丧失。

V. 博物馆的研究价值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术界和公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VI. 博物馆中的展览与教育博物馆不仅仅是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承担着教育公众的重要任务。

通过设计富有教育性的展览,博物馆能够向观众传达知识,培养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VII. 博物馆与社区的互动博物馆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社区合作,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需求,并与社区共同保护、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

VIII. 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各国博物馆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共同研究和保护文化遗产,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IX. 博物馆数字化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是博物馆保护与研究的新趋势。

虽然数字化提供了更广泛的访问渠道和更好的保护手段,但也面临着版权、隐私等方面的挑战。

X. 总结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保护文物、研究历史与文化,博物馆能够向公众传递知识、培养文化认同感,并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化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化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化博物馆是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机构,其作用不仅在于收藏与展示文化遗产,还在于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提升公众文化素养。

而现代博物馆的保护方式趋向多元化,包括保护与展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参与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化。

一、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保护是当今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手段。

博物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保存在数字媒体上,以确保其永久性和可持续性的价值。

这种保护方式有助于防止文化遗产的丢失和损坏,并使广泛的公众能够更方便地享受到文化遗产的展示。

例如,英国大英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制作了它们收藏的铜版画,这为保留这些精美的作品提供了新的手段。

同样的,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也在不断推进数字化保护工作,保护文化遗产数字文档和模型,以确保其持久性,让更多的观众在家中也可以充分了解和欣赏文化遗产。

二、参与社区活动博物馆的多元化保护方式不仅仅是保存和展示展品。

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来融入当地社区,帮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例如,美国古物管理局联合博物馆和其他文化遗产组织,组织了社区文化遗产节,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在中国,上海博物馆积极开展“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这项活动通过举办主题文化活动、展览和讲座,使学生和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增强。

三、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多元化保护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博物馆教育,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文化遗产,同时也促进了公众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中来。

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包括讲解、实地教学和在线教育等。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参观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历史。

同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也积极推进博物馆教育,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遗产知识和体验。

四、国际合作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来共同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博物馆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研究
内容提要:
党的十七大指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关于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随之而起,,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条件下的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多以博物馆的展览展示为主。

本文以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为主线,,深入研究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式的现状。

并结合科技和创新思维讨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字: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保护和开发
正文: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中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它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借用郭万平对文化遗产的概念性认识。

他认为,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优秀的社会的文明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的有力见证,又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

保护和开发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常见的方法有博物馆收集或者保护区建设,目前来说,博物馆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博物馆,又称“博物院”,是保藏、陈列、研究、展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

本文通过研究现行的博物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希望就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出现行的保护方式进行讨论和研究。

(1)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物质文化遗产是物化和固定形态化的历史和文化的体现,是整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凝聚的体现,集中展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底蕴,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大的作用。

马建华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价值意义》中提到,《公约》自1975 年正式生效实施, 到今年30 来年, 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

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

目前有180 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约,130多个国家830 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2006) 。

我国于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截至2007 年7 月, 我国已有35 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

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 引起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 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价来看, 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 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
史、宗教、思想、艺术等。

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 以其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 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 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从上述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下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1 宏观角度下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就是立足人类整个文化大发展的前提下,具体阐述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

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可以重点保护对人类历史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地点,为人类生态环境和了解人类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它有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根据世界遗产城市联盟(owhc)提供的数据,目前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有包括中国承德,法国的Avignon小镇等在内的城市有230多个,对于遗产城市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过建立世界城市遗产联盟,对世界范围内的遗产城市进行申报和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大这些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进而保护遗产城市的历史风貌。

对于后代了解城市和世界的历史文化环境具有长久的意义。

其次是保护了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多样性,能够使人类发展得更和谐、更健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遗产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促使这些遗产所在地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防止了文化遗产的破坏和默默无闻的消失,加大了文化遗产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而保护了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多样性。

然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整个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历史的见证留下的关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物化的证明,通过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能够让人们更加真实的认识和了解历史,了解文化。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史的尊重,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全面性的认识保护其存在的巨大意义,通过有效的教育性和宣传性的手段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认可,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历史的精品和文化的沉淀。

2 微观角度下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物化体现,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在具体的事务上,比如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意义。

只有了解了其在具体领域内的实际意义,才能促使各方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道路上做出实质的行动。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讲,一个大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而文化遗产突出地反映着民族神精和文化传统。

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也是它独特文化身分、文化个性的确证。

据此,民族国家的自尊、自信才能确立,才会形成最深沉的凝聚力。

在正常的状态下,这种民族精神的伟力似乎不为人们所关注,但是一旦到了民族和国家最危险的时刻,它便立即突显出来。

每个爱国公民都会从它那里自觉地汲取力量,为保卫民族、保护祖国,以不同的方式去投入战斗。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民族的向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