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的质量检验

合集下载

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

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

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粘合剂等领域。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我国对树脂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帮助。

首先,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对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物理性能包括密度、溶解度、粘度等指标;化学性能包括酸值、羟值、氯含量等指标;热性能包括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指标;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保证树脂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还对其生产工艺、贮存条件、包装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生产工艺的要求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要求等;贮存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标识要求等。

这些规定的制定旨在保证树脂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以及对使用者的安全保障。

此外,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还对其产品分类、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产品分类的要求包括树脂的种类、用途、特性等;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化学分析、物理测试、环境试验等;质量控制包括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

这些规定的制定旨在帮助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准确判定树脂的质量,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对其各个方面的质量要求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制定旨在保障树脂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以确保树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同时,用户在选择和使用树脂产品时,也应注意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明和质量标识,确保所购买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综上所述,树脂的国标质量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的重要依据,希望相关行业能够重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化工行业树脂质量检验指标

化工行业树脂质量检验指标

2300-2500
1
2~5
9
PU10
水白透明液体
60±2 1000-2000(30℃) 1.5
3-6
10
PE05

水白透明液体
75±2 7500(23℃)
3.7
8-10
11
N02B 水白至微黄色透明液体 89~91 250~500
20.4~ 21.4
12 N02(红桶) 水白至微黄色透明液体 90±2
1
PU01
水白至浅黄绿色透明液体 70±2
3500(23℃)
3
8±1
2
PU02
水白透明液体
60±2 2000±500(23℃) 1.8
5±1
3100-4100(100-
3
PU03 水白至浅黄绿色透明液体 49.5-52 150 秒,固
1
2±1
含 40%)
4
PU12
清澈透明液体
60±2 1500-2500(23℃) 1.8
2019 年 10 月 15 日制定 2019 年 10 月 16 日实施
化工行业树脂质量检验标准 第 1 页 共 3 页
树脂质量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xinneng3-11
版次:
A/0
序号 物料名称
外观
固含 (%)
羟基
粘度
(%)
(mPa.s,25℃) (供应
值)
酸价 (mgKO
H/g)
NCO 值 (%)
47 AC10265 48 ZJ-102
清澈透明液体 水白透明
55±2 55±2
14000~17000 CP.S30℃
3-20S(格仁管 (25℃)

自硬呋喃树脂检验标准

自硬呋喃树脂检验标准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铸造用自硬呋喃树脂的检验。
编号:GY(T)-417-2013-J
2.质量标准
2.1 外观 铸造用自硬呋喃树脂为淡黄色至棕色透明或半透明均匀液体。
2.2 各种牌号的铸造用呋喃树脂其他有关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SQG-300 性能指标
备注
粘度(20℃),mPa·s 密度(20℃),g/cm3
82~101 14
102~125 15
126~151 16
3.3 检查顺序、检查项目、检查方式、检查方法以及判定标准。如下表
顺序 检查项目 检查方式及条件
检查方法 单位判定基准
1
外观
2
性能
n=1 Ac=0 Re=1 查看合格证明书
目测
按 2.1 项 按 2.2 项
注:供方应在每批交货中附质量合格证明书(注明:供方名称、型号、类别、以
游离甲醛含量,% 含氮量,% 水分
工艺试样强度/MPa 保值期
≤25 1.15~1.19
≤0.4 ≤2.5 ≤2.0~6.0 抗拉强度不低于 1.2(24h) 不少于 360 天
检验
查看供方质 量合格证明
3.检查及试验
3.1 检查批量及单位的构成 同一次反应釜产生的树脂作为一个检查批量,以每桶为一个检查单位。
及相应的化学成分等),每半年提供国家或第三方公认试验机构的试验报告。且每个 外包装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标准号、生产厂名称、 地址、注册商标、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 4.检查后处理
4.1 合格批次:由质管员填写《进货检验单》并在《进货报检单》上签字确认。 4.2 不合格批次: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进行标识,并在《进货报检单》上 填写处理意见。 5.相关文件 (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2)JB/T 7526—1994《铸造用自硬呋喃树脂》 6.记录 (1)《进货报检单》 (2)《进货检验单》

聚丙烯酸树脂IV检验操作规程

聚丙烯酸树脂IV检验操作规程

聚丙烯酸树脂IV检验操作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酸树脂IV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聚丙烯酸树脂IV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三、质量标准:四、试剂:1、盐酸(AR)2、氢氧化钠(AR)3、硫酸(AR)4、过氧化氢(AR)五、仪器与用具1、析光仪2、旋转式黏度计3、红外分光光度计4、紫外分光光度六、操作步骤本品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共聚物。

1、性状1.1 物理外观本品为淡黄色粒状或片状固体,有特臭。

本品在温乙醇中(1小时内)溶解,在盐酸溶液(9—1000)中(1小时内)略溶,在水中不溶。

1.2 相对密度取本品10.25g,置100ml量瓶中加异丙醇-丙酮(3:2)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相对密度(见相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为0.810~0.820。

1.3 折光率取相对密度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见折光水平测定操作规程),供试品溶液的折光率为1.380~1.395。

1.4 黏度取本品12.00g,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旋转式黏度计(DNJ-79型),依法测定(见黏度测定操作规程),在30℃时的动力黏度为5~20mPa·s。

1.5 碱值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溴酚蓝指示液呈黄色)25ml,使溶解,精密加盐酸滴定液(0.1mol/L)20ml和溴酚蓝指示液数滴,摇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呈蓝绿色,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本品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R的容积(ml)为A,空白试验消耗的容积(ml)为B,本品的重量(g)为G,照下式计算即得,碱值为162.0~198.0。

(B-A)×5.61碱值=————————G2、鉴别:取黏度测定项下的溶液约10ul,涂布于直径13mm的溴化钾压制空白片上,加热挥干溶剂,测定红外光谱图,应与同法制作的对照品红光谱图一致。

聚丙烯酸树脂质量标准

聚丙烯酸树脂质量标准

聚丙烯酸树脂质量标准聚丙烯酸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涂料、纺织品和包装材料等领域。

为了确保聚丙烯酸树脂产品的质量稳定,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以便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和监控。

首先,聚丙烯酸树脂的外观质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应无明显的机械杂质、水分和色泽不均匀等缺陷,表面应光滑、无气泡、裂纹等缺陷。

此外,树脂的颗粒形状应均匀,大小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其次,聚丙烯酸树脂的物理性能也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密度、熔流速率、熔体流动性能等指标。

密度是树脂的重要物理性能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熔流速率是树脂熔融流动性的指标,直接关系到树脂的加工性能和成型性能。

再次,聚丙烯酸树脂的化学性能也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

包括热稳定性、抗氧化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指标。

热稳定性是树脂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抗氧化性是树脂抵抗氧化降解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最后,聚丙烯酸树脂的加工性能也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成型温度范围、成型压力范围、成型速度范围等指标。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树脂的加工性能和成型性能,对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聚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的合理要求和严格监控,对于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聚丙烯酸树脂产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环氧树脂产品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产品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产品检验报告1. 引言本检验报告针对某环氧树脂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检验报告,为购买和使用该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2. 检验标准及方法2.1 检验标准本次检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环氧树脂产品检验规范》进行。

根据产品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确定了一系列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2.2 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测试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固化时间测试、硬度测试、抗拉强度测试、化学稳定性测试等。

3. 检验过程及结果3.1 外观检验对产品外观进行了详细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均匀度、气泡和杂质等方面,结果显示产品外观良好,符合标准要求。

3.2 固化时间测试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产品的固化时间。

结果显示,产品的固化时间为X小时,符合标准要求。

3.3 硬度测试采用硬度计测定了产品的硬度值,并进行了多次重复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显示,产品的硬度值稳定,符合标准要求。

3.4 抗拉强度测试采用拉力试验机测试了产品的抗拉强度,并记录了拉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产品的抗拉强度达到X MPa,符合标准要求。

3.5 化学稳定性测试针对产品的化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包括耐酸性、耐碱性和耐溶剂性等。

结果显示,产品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符合标准要求。

4. 结论通过对该环氧树脂产品的全面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 产品的外观整体良好,符合标准要求;2. 产品的固化时间、硬度值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3. 产品在化学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因此可以得出,该环氧树脂产品的质量合格,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5. 建议鉴于本次检验结果良好,建议生产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继续保持良好的质量控制,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明质量合格证明,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6. 致谢感谢参与本次环氧树脂产品检验的所有检验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专业精神,为本次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树脂工艺品检验标准

树脂工艺品检验标准

树脂工艺品检验标准树脂工艺品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品,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礼品、工艺礼品等领域。

为了保证树脂工艺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树脂工艺品的检验标准,帮助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树脂工艺品的质量标准。

一、外观检验。

外观是树脂工艺品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

在外观检验中,应检查产品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气泡、裂纹、色差等缺陷,同时还要检查产品的色泽是否均匀,有无污渍或污损。

此外,还要检查产品的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变形、错位等问题。

二、物理性能检验。

物理性能检验是树脂工艺品质量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产品的硬度、耐磨性、耐冲击性等物理性能的检验。

通过对产品进行硬度测试、磨损测试、冲击测试等,来评估产品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化学成分检验。

树脂工艺品通常由树脂、颜料、填料等多种材料组成,因此需要对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检测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以及检测产品中的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环境适应性检验。

树脂工艺品通常用于室内装饰、礼品赠送等场合,因此需要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产品的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检验,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外观。

五、包装检验。

树脂工艺品的包装对产品的保护和展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包装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及包装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防止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六、标识检验。

树脂工艺品的标识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标志,需要对产品的标识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产品标识是否清晰、准确,是否包含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树脂工艺品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环境适应性、包装和标识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选择,共同维护树脂工艺品市场的良好秩序,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范本

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范本

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环氧树脂检测工作,提高产品检测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对环氧树脂产品进行检测的所有生产、销售、使用等单位。

第三条环氧树脂检测应符合《环氧树脂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检测要求第四条环氧树脂产品应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

第五条环氧树脂产品检测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六条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测技能和经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检测报告应真实准确,不得篡改、造假,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检测流程第八条环氧树脂检测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取样→检测准备→检测操作→检测结果处理。

第九条取样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取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第十条检测准备应包括检测设备的校准和试验方法的准备,确保检测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检测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各项参数,避免误差的产生。

第十二条检测结果处理应根据检测报告的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汇总数据,做好数据分析和报告。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三条环氧树脂产品检测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四条检测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检测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检测能力。

第十六条检测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数据保存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可以追溯和复查。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七条环氧树脂检测工作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和合法性。

第十八条对于不合格的环氧树脂产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第十九条对于检测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整改和追究责任,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由环氧树脂检测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为《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的草案,欢迎各单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环氧树脂检测工作的需要。

原材料树脂检验技术标准-B20C、B20D、B348、E75B20A

原材料树脂检验技术标准-B20C、B20D、B348、E75B20A
3.说明
3.1 B20C进厂检验时,检验2.1,2.2,2.3项,将B20C按E75B20A的配方溶成液体后检验。
3.2半成品E75B20A检验2.2,2.3项。
3.3半成品E75B20A检验细度控制在≤15μm,但用于底漆或哑光漆、银粉漆时,细度放宽至≤25μm。
拟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深圳市**涂料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TC-BZ-05
标准或规范
版本/状态
C/2
原材料树脂检验技术标准-B20C、B20D、B348、E.1适用于B20C、B20D、B348环氧树脂进厂检验。
1.2适用于半成品E75B20A检验。
2.检验项目
2.1外观
B20C
B20D
B348
淡黄色固体,
无机械杂质
无色透明、无机械杂质、
无不溶水
无色透明、无机械杂质、
无不溶水
2.2粘度(旋转粘度计/mpa.s,25℃)及固含(105℃/3h)
E75B20A
B20D
B348
粘度
1400~4500
5000-8000
8000-25000
固含
/
≥98%
76±2%
2.3溶液外观
E75B20A微黄色透明液体

环氧树脂检验

环氧树脂检验

第六节环氧树脂检验
10.6.1核查环氧树脂的牌号及有效期。

1062检查环氧树脂的粘度、环氧值、软化点、色泽等。

10.6.3按到货清单和产品说明书核对固化剂、稀释剂、增塑剂、增韧剂等辅助材料的规格、数量、有效期性能应进行检验。

第七节漆类材料的检验
10.7.1漆类应检查颜色、透明度、粘度、细度、柔软性、遮盖力、附着力,沉聚物、酸度,干燥时间、漆膜外观颜色等项目并检验有效期。

10.7.2耐高温油漆应检查耐热性能。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第
页,共
页。

环氧树脂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检验报告1. 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为了确保环氧树脂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和测试。

本报告将分享我们的检验结果和相关分析。

2. 样品准备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批次的环氧树脂样品进行检验。

每个样品经过严格的随机抽样,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标记和包装。

3. 外观检验我们首先对样品进行了外观检验。

通过肉眼观察,我们发现样品表面均匀光滑,没有明显的气泡和沉淀物,颜色均匀一致。

这表明样品的制备工艺良好,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4. 密度测试环氧树脂的密度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

我们使用密度计对样品进行了密度测试。

通过多次测试和取平均值的方法,我们得出样品密度分别为1.2 g/cm³、1.25 g/cm³和1.23 g/cm³。

这些结果与国际标准要求相符,证明样品的密度在合理范围内。

5. 粘度测试粘度是衡量环氧树脂流动性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我们使用粘度计对样品进行了粘度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粘度分别为1000 mPa·s、1200 mPa·s和1100 mPa·s。

这些数值与国际标准的要求相符,说明样品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良好。

6. 固化速度测试环氧树脂的固化速度对于其应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使用固化时间测试装置对样品进行了固化速度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A的固化时间为2小时,样品B为2.5小时,样品C为2.3小时。

这些结果表明样品的固化速度均在合理范围内。

7. 力学性能测试为了评估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我们进行了拉伸和弯曲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抗拉强度分别为50 MPa、55 MPa和52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45 MPa、48 MPa和46 MPa,弯曲强度分别为60 MPa、65 MPa和62 MPa。

这些结果满足国际标准对于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要求。

8. 热稳定性测试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对于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非常重要。

大孔树脂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

大孔树脂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

大孔树脂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1. 引言1.1 大孔树脂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大孔树脂是一种具有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的新型材料,其具有以下特点:大孔树脂具有高度的孔隙度和表面积,能够有效吸附各种溶质。

大孔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工作。

大孔树脂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水性,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

为了确保大孔树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生产厂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

特殊要求包括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控制、产品性能测试等方面。

出厂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出厂检验结果需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大孔树脂的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控制,才能保证大孔树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孔树脂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其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也将会更加重要。

大孔树脂的特殊要求和出厂检验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值得重视和加强。

2. 正文2.1 大孔树脂的特点大孔树脂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特点的树脂材料,其主要特点如下:1. 大孔结构:大孔树脂具有较大的孔隙空间,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性能。

这种孔隙结构有利于分子在其表面和孔隙中的扩散和吸附,提高了其分离和吸附能力。

2. 高载量:由于大孔树脂具有较大的孔隙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和吸附位点,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载量和更高的效率。

3. 耐高温性:大孔树脂一般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或吸附操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4. 耐化学性:大孔树脂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可以在不同的溶剂和酸碱条件下稳定运行,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应用。

5. 多功能性:大孔树脂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备工艺和配方要求进行定制,实现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广泛用于分离、净化、吸附、催化等领域。

大孔树脂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并且在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树脂验收标准

树脂验收标准

树脂验收标准树脂验收标准是指对树脂制品进行检验验收的标准。

树脂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轻工业、电气、电子、家电等领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树脂验收标准,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一、外观要求(一)表面光泽检查树脂制品表面光泽时,应当用光源照射,观察表面是否有凹凸不平、气泡、麻点等现象,特别注意防止太阳光干扰。

树脂制品表面应当平整光滑、光泽均匀。

(二)色泽均匀树脂制品的色泽应当均匀,不得有明显的色差,如存在色差应当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二、尺寸要求树脂制品的尺寸应当符合设计图纸和规定标准,特别注意不要出现过大过小、弯曲等情况,同时应对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测验收。

三、物理性能要求(一)强度检验树脂制品的强度时,应当根据不同材质、用途和设计要求,采用相应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时应注意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的正确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二)硬度树脂制品的硬度应符合产品设计和标准规定,同时应进行硬度试验,以确定其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耐候性检验树脂制品的耐候性时,应当对其进行人工老化试验或天然老化试验,以判断其是否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保持其性能,如耐紫外光、耐大气污染等。

(四)阻燃性树脂制品的阻燃性是指在明火或高热能源下是否容易燃烧或者熔化,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和产品要求,选择不同的阻燃材料和阻燃试验方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

四、包装要求树脂制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包装措施,包括防护、防震、防潮等,确保在整个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发生因疏忽而造成的损坏等情况。

五、总体验收要求对于树脂制品的验收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充分考虑产品的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方面,特别注意对于耐候性、阻燃性、强度等方面的检测工作,确保树脂制品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产品要求。

总体而言,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树脂验收标准,有利于提高树脂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还可以降低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售后维修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高分子吸水树脂检测标准及方法

高分子吸水树脂检测标准及方法

高吸水树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起草:研发中心——————审核:技术总监——————批准:总经理:——————标准发放一览表前言为了使高吸水树脂的进货检验和应用有一个执行标准,根据行业实际状况,参照国家标准卫生巾高吸收性树脂(GB/T 22875-2008)和纸尿裤高吸收性树脂(GB/T 22905-2008)对本公司原材料高吸水树脂的进货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编制。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高吸水树脂进货检验提供了判定依据和量化标准。

本标准由研发中心起草、修改,经研发总监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纸尿裤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纸尿裤(片)、成人失禁用品用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简称SAP)。

有效成分:丙烯酸与丙烯酸盐体型聚合物。

化学名称:聚丙烯酸盐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875-2008 卫生巾高吸收性树脂GB/T 22905-2008 纸尿裤高吸收性树脂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6284-1986 化学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国家质检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技术要求3.1 外观本产品为白色无定形固体颗粒。

3.2 产品质量技术指标4.试验方法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

4.1 外观取50克试样,均匀分布在一张A4白纸上,在非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进行目测,检验出SAP颜色及肉眼可见杂质的数量(简单目测不可见)。

4.2 含水量的测定4.2.1 仪器及试剂烘箱,能使温度保持在105℃±2℃、干燥器、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 g 试样容器,用于试样的转移个称量。

8501环氧树脂外观检验标准

8501环氧树脂外观检验标准

8501环氧树脂外观检验标准8501环氧树脂是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耐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以下是8501环氧树脂外观检验标准的详细说明。

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8501环氧树脂的外观检验方法,确保其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对产品的外观、色泽、透明度、颗粒大小等指标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范围1.本标准适用于对8501环氧树脂的外观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2.外观检验:观察树脂的色泽、透明度、颗粒大小等指标。

3.杂质检验:检查树脂中是否含有杂质或异物。

4.气泡检验:检查树脂中是否存在气泡。

5.粘度检验:测量树脂的粘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三、外观检验标准1.色泽8501环氧树脂应呈淡黄色或黄色,色泽均匀,无杂色。

如色泽过浅或过深,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原料配比不当或反应不完全所致,应视为不合格品。

2.透明度8501环氧树脂应为透明或半透明,无杂质、气泡和裂纹。

如出现不透明、杂质、气泡或裂纹,应视为不合格品。

3.颗粒大小8501环氧树脂应为细腻的粉末,颗粒大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如颗粒过大,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外观;如颗粒过小,会造成使用不便。

因此,对于颗粒大小不符合要求的树脂,应视为不合格品。

四、杂质检验标准8501环氧树脂中不得含有金属杂质和其他明显的外来杂质。

如发现杂质,应视为不合格品。

在检验过程中,可采用目视法或称重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目视法是通过观察树脂的外观来确定是否存在杂质;称重法是通过称量树脂的质量,比较其与原始数据的差异来确定是否存在杂质。

五、气泡检验标准8501环氧树脂中不得存在气泡。

如发现气泡,应视为不合格品。

在检验过程中,可采用压力测试法或超声波检测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压力测试法是通过加压测试树脂的抗压强度来确定是否存在气泡;超声波检测法是通过超声波扫描树脂内部是否存在异常回声来确定是否存在气泡。

六、粘度检验标准8501环氧树脂的粘度应符合产品规格书中的要求。

饱和聚酯树脂国家质量标准

饱和聚酯树脂国家质量标准

饱和聚酯树脂国家质量标准一、外观饱和聚酯树脂应为清澈、无杂质、无机械杂质、无结块的均匀液体。

其颜色应均匀一致,且不应有过多的泛白现象。

二、粘度饱和聚酯树脂的粘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具体数值应根据产品的种类和用途而定。

在标准温度下,使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测定。

三、酸值饱和聚酯树脂的酸值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酸值反映了树脂中羧基的数量,对于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羟值羟值是反映饱和聚酯树脂中羟基含量的参数。

根据用途和生产工艺的要求,羟值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标准条件下,使用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

五、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饱和聚酯树脂光学性能的重要参数。

其数值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树脂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

在标准温度下,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

六、色相饱和聚酯树脂的颜色应符合要求,色相偏差越小越好。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各种因素,使树脂的颜色均匀一致。

使用色度计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测定。

七、含水量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含水量应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测定树脂中的水分含量。

八、固体含量饱和聚酯树脂的固体含量应符合标准要求,以控制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确保产品符合规格。

九、稳定性饱和聚酯树脂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加工条件。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关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对树脂稳定性的影响。

十、应用性能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性能应根据具体用途而定,包括粘附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

在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脂品种和配方,以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还应关注树脂的加工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食品用吸附树脂质量检验标准

食品用吸附树脂质量检验标准
20
4.3贮存 :5~40℃ 密闭保存。
4.4复验期:24 个月。
3.2质量管理部吸附树脂的检验与放行;
3.3供应链部负责按照本标准进行树脂的采购;
4.0控制要求
4.1外观:均匀球状,无肉眼可见杂质。
4.2理化指标
表1
指标名称
指标
重金属(以Pb计,干基)质量分数/%≤
0.0015%
有机残留物
(湿基)含量
苯/(mg/kg)≤
2
二乙烯苯/(mg/kg)≤
10
甲苯/(mg/kg)≤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版本
页次
1
2023-01-11
-
新制订
A0
核准
审核
制订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的质量要求,确保产品安全生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吸附树脂的采购、仓源自、使用、检验的质量控制。3.0职责
3.1 库管员负责吸附树脂的包装完整性、重量及对方质量证明文件的初级验收与树脂的储存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脂的质量检验——熔点、软化点
熔点与软化点这两个术语的概念虽说有别,但人们还是经常将它们混为一淡。

软化点可简单的定义为:一些物质(例如高分子材料)在一定的温度下是硬而发脆的固态,但是,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则这些物质就渐渐软化了,变成了软而发粘的流态。

高分子物质从固态变成流态所需的温度是为该物质的软化点。

但是,因为这种变化是渐渐发生的,没有一个突变的状态,因此,软化点的测定就需要一个严格的方法与手续。

一个硬树脂的软化点,对油墨制造者来说,是个有一定价值的参数。

他可以据此而对该树脂作出改性程度的估价,从而对油墨的粘性,溶剂释放性,光泽、耐摩擦性等得出一定的概念。

从实用观点看,一个树脂的粘度如果太大,则它在油墨中的含量就不可能太高,从而会降低油墨的粘性、亮光及耐摩擦性。

软化点较高,则干性较快,而这在溶剂型油墨中是有利的。

当一个有机物熔融时,能在一个固定的温度下从固态突然变成液态。

而松香和树脂是一种有机混合物,它们的熔点是有一个范围的。

简言之,它们没有真实的熔点。

熔点测定法大致有四种,即环球法(Ring and Ball Method)、海格立斯滴点法(Hercules Drop Method).毛细管法(Capillary Tube Method)、汞法(Mercury Method)。

现分述如下:
一、环球法
(一)器具。

(1)环球型软化点测定器。

(2)甘油浴。

(二)方法。

将两个铜环取下放于磁板上。

然后将加热熔融的树脂倒人铜环内,使其液面与铜环相平,待冷却后,将有树脂的铜环放于测定器架上,上放一钢球,然后将测定器放入甘油浴内,升温加鹦,当树脂软(熔)化钢球落下至底板时的甘油浴温度,即为该树脂的软化点。

(三)注意事项。

1.加热熔化树脂时,树脂量不宜太多,以满足两个桐环为原则。

加热温度也不宜太高,以基本熔化为原则。

因为树脂数量太多时既不容易全部熔化,而且也容易造成局部过热。

而熔化温度太高时又容易破坏树脂结构。

通常,从加热至倒出不能超过15分钟。

2.加热甘油浴时,一般应掌握每分钟升4.5~5.5℃。

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使结果不准。

二、海格立斯滴点法
(一)器具。

(1)滴点测定器。

(2)0~200℃温度计,精确至1℃。

(二)方法。

取10~20克树脂放于50毫升烧杯中,加热使熔化,熔化温度不可超过树脂熔点的10~15℃。

将温度计球部也烤热之,然后将温度计球部浸入熔融的树脂中,并旋转之,以使温度计球部得到一致的树脂膜,膜的重量最好在0.5~0.55
克之间。

冷却至室温后将涂有树脂的温度计按插于试管内,其顶端应离试管底部约6厘米处。

再将试管浸于油浴内,油浴的温度应比树脂的熔点高9~10℃。

记录树脂在溶化、伸长滴下第一滴后回抽收缩时的温度,即为该被测样品的软化点。

(三)注意事项。

1.将试管浸于甘油浴中时,试管有上浮现象,应加重固定之。

2.为取得0.5—0.55克的树脂涂层,可先秤量一下温度计。

三、毛细管法
(一)器具。

(1)熔点测定器,内装以甘油。

(2)0—200℃温度汁,精确至1℃。

(3)毛细管,直径1.5—2毫米,长约3厘米。

(4)乳钵。

(二)方法。

用乳钵将树脂研细成粉末,然后将其装入毛细管中,装入量约为8~15毫米高,为了使样品装实,可将毛细管不断垂直轻甩之,装实后,用酒精灯火焰将毛细管一端的口封死。

将装有树脂样品的毛细管缚于温度计上,封口在下端,并使其下端与温度计的水锻球平行。

然后置于甘油浴中,先快速升温至比树脂的熔点低15~20℃处,然后再以每分钟3—5℃的速度升温至终点。

(三)注意事项。

终点以毛细管中的粉末(树脂)完全熔融透明为标准。

四、汞法
(一)器具。

(1)试管。

(2)甘油浴。

(二)方法。

于试管中放入约3克粉末状树脂,然后将其置于甘油浴中以低温熔融至液状,取出冷却至固态,并使其降至室温,加入50克水银。

再将试管置于甘油浴中,先升温至比树脂软化点低30℃左右,然后再以每分钟3—4℃的速度继续升温,至树脂熔融而浮(升)至水银面上时的温度,即为该树脂的软化点。

(三)注意事项。

1.汞(水银)法亦称杜氏水银法,用此法测定的熔点亦称杜氏(水银法)熔点(Durra n′s melting point)。

2.熔融树脂时不可用高温。

温度计可以插入熔融的树脂中,也可以用甘油浴中的温度计作指示。

3.试管亦可先置于未加热的甘油浴中,然后以恒速渐渐升温加热之。

4.水银有毒,不可接触皮肤。

由于水银蒸汽是剧毒的,所以测定应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5.欧洲通用的是环球法。

在环球法和毛细管法中,加热树脂用的介质不能对树脂有任何亲和性,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看来,这几种方法中以汞法,滴点法数据比较高。

毛细管法的特点是简便迅速,但重复性比较差,且数据亦比较低。

关于四种不同软化点测定方法的数据换算,大致可有如下的关系:
环球法X ℃
滴点法(X+10) ℃
汞法(X+10) ℃—(X+15) ℃
毛细管法(X-15) ℃—(X-20) ℃
减然,随着树脂类型的不同,其数据也可能有出入。

汞法因升温比例比较一致,树脂样品也比较多,而且是放于垂直的试管中的,观察比较容易,故也有其一定的优越性。

6.除了上述四种典型的熔点测定方法外,我国天津南开大学与天津第二分析仪器厂合作,于1983年已经试制生产了一种自动熔点测定仪。

这种仪器摆脱了传统的目测方法。

它能自动测定、记录化合物在一定升温速率下,熔点的变化范围(初熔至全熔)。

对于熔化过程中的分解现象也能反应出来。

这种仪器主要是利用化合物达到熔点时透明度发生变化的原理进行测量的:将装有样品的毛细管放入熔点炉内,接通电光源,样品未熔化时记录仪无讯号出现,当样品达到熔点时透明度发生变化,此时光线透过毛细管被光电元件接受,经微分处理送进记录仪即得到初熔和全熔讯号,并在图纸上记录下来。

测定树脂的软化(熔)点必须在其结构组成相同时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当树脂的结构组成不同时,它们之间软化点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在结构组成相同时,软化点低的树脂比软化点高的树脂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而且对溶剂的亲和性亦好,但这会导致成膜发粘,这就是溶剂释放性慢或称具有较高的溶剂保留性。

软化点的微小差别将会对树脂溶液的粘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