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要部件详细说明

合集下载

电脑主要部件的定义

电脑主要部件的定义

电脑主要部件的定义电脑主要部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重要组件,每个部件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台完整的电脑。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电脑主要部件的定义及其功能。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能够解释和执行存储在内存中的指令,处理各种数据和运算,并将结果传递给其他部件。

CPU的性能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2.内存(RAM):内存是电脑用于临时存储和访问数据的地方。

它可以快速读写数据,供CPU进行计算和处理。

内存的大小决定了电脑能够同时处理的数据量,越大的内存能够提供更好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3.硬盘(HDD/SSD):硬盘是电脑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

它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文件和其他数据。

硬盘可以分为传统的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

HDD在机械结构上使用磁盘和读写头进行数据存取,而SSD则使用闪存芯片进行数据存取,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4.显卡(GPU):显卡是处理电脑图形和图像的重要部件。

它能够将CPU计算得到的图形数据转化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图像。

显卡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还可以加速图形和视频处理,提升电脑游戏和图形软件的运行性能。

5.主板:主板是电脑硬件的核心,负责连接和协调各个硬件部件的工作。

它提供了电源、数据传输、扩展插槽和接口等基本功能。

主板上集成了CPU插槽、内存插槽、显卡插槽以及各种扩展插槽,使各个部件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

6.电源:电源是为整个电脑系统提供电能的设备。

它将交流电转化为电脑所需的直流电,并通过各种电缆和接口为各个部件供电。

电源的稳定性和功率输出能力直接影响电脑的稳定性和性能。

7.显示器:显示器是用于显示电脑图像和文字的输出设备。

它通过接收来自显卡的信号,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可见的图像。

现在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和曲面显示器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分辨率、色彩表现和刷新率等特点。

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型号及指标参数

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型号及指标参数

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型号及指标参数1. 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整体性能。

常见的CPU型号包括Intel的i5、i7、i9系列以及AMD的Ryzen系列。

指标参数包括主频、核心数、线程数、缓存大小等,其中主频越高,性能越强;核心数和线程数越多,处理多任务能力越强;缓存大小越大,加速CPU对数据的访问速度。

2. GPU(图形处理器)GPU主要用于处理图形和影像数据,对游戏、影视剪辑等需求较高的场景有很大作用。

常见的GPU型号包括NVIDIA的GTX系列和RTX系列,AMD的Radeon系列等。

指标参数包括显存大小、核心数量、频率等,显存越大,能够容纳的图形数据越多;核心数量和频率越高,处理图形数据的能力越强。

3.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临时空间,直接影响到计算机运行的流畅性。

常见的内存型号包括R3、R4等,容量通常以GB为单位。

指标参数包括内存频率、时序等,频率越高,数据传输速度越快;时序数值越低,响应速度越快。

4.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存储永久数据的部件,对文件读写速度和存储容量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硬盘型号包括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

指标参数包括读写速度、容量等,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远高于机械硬盘,但容量相对较小。

5. 主板主板是计算机各部件连接的评台,对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扩展性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主板型号包括各种品牌的ATX、Micro-ATX等。

指标参数包括接口数量、插槽数量、主板芯片组等,接口和插槽越多,可以连接的硬件设备越多;主板芯片组决定了主板的性能和扩展性。

总结回顾:通过对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型号及指标参数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在选择计算机配置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合理选购合适的CPU、GPU、内存、硬盘和主板,才能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个人观点:在选择计算机配置时,我更注重各部件之间的平衡和匹配,而不是单纯追求某一部件的最高性能。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有:
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2. 存储器(内存和硬盘):内存主要用于存储运行时需要的数据和指令,硬盘主要用于存储长期保存的数据。

3.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命令。

4.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向用户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

5. 主板:各个部件的集成和连接。

6. 显卡:用于控制显示器的输出。

7. 声卡:用于声音的输出和输入。

8. 网卡:用于计算机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作用如下:
CPU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内存和硬盘存储数据和程序,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存主要负责暂存数据和程序,而硬盘则是长期存储数据的主要设备;
输入设备将用户的操作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格式;
输出设备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像、声音等;
主板将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确保它们能够互相配合工作;
显卡控制显示器的输出,使用户能够看到计算机处理的内容;
声卡负责计算机的声音输入和输出;
网卡实现计算机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使计算机能够互联网上的其他设备进行交互。

计算器的组成及其主要部件

计算器的组成及其主要部件

计算器的组成及其主要部件计算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进行数学计算和简单的数值处理。

它通常由多个主要部件组成,包括输入设备、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存储器、显示器和电源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算器的组成及其主要部件。

1.输入设备:计算器的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值和操作符号。

最常见的输入设备是键盘,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数字、运算符和其他操作命令。

一些高级计算器还配备了触摸屏,用户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输入。

此外,一些计算器还可通过外部接口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更广泛的输入方式。

2.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计算器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器的各个部件。

它接收来自输入设备的指令,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并传递给算术逻辑单元进行计算。

控制单元还负责管理存储器和显示器等其他部件的读写操作。

3.算术逻辑单元(ALU):算术逻辑单元是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和逻辑运算的关键部件。

它可以执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算术运算,以及逻辑运算和位运算等。

算术逻辑单元由一组电子门电路组成,能够对输入的数字和运算符进行处理,并输出计算结果。

4.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储存计算器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数据和指令。

通常,计算器的存储器分为两种类型:临时存储器和永久存储器。

临时存储器用于储存中间结果和临时数据,一般随计算器的关闭而清空。

永久存储器(也称为内存)用于储存用户自定义的函数、常量和数据等,使其在计算器关闭后依然保留。

5.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器的输入和输出结果。

常见的显示器类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

显示器通常分为一行或多行,可以显示数字、运算符和其他字符。

一些高级计算器还具有图形显示功能,可以显示图形和图表。

6.电源:计算器的电源部分通常由内置的电池或外部电源供应器提供电能。

计算器的电源可以是电池、太阳能电池、交流电适配器等。

电源为计算器提供所需的电能,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除了上述主要部件,一些高级计算器还配备了其他附加功能,例如科学计算器可以进行复杂的科学计算,金融计算器可以进行财务和投资计算,编程计算器可以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和执行,图形计算器可以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形绘制等。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1.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设备组成。

运算器;完成算数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根据指令的要求控制和协调其他各部件工作。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将外部信息以一定格式输入到计算机系统。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提供给外部设备。

2.简述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

答:把指令执行的所有控制信号放在一个存储器中,需要时从这个存储器读取。

一条指令的功能通常用许多条微指令实现这个微指令序列称为微程序。

计算机运行时。

一条一条读出这些微指令。

从而产生各种操作的控制信号。

3.提高存储器速度可采用哪些措施,请说出至少五种措施。

答:1,采用高速器件2,采用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3,采用多提交叉存储器4,采用双端口存储器5,加长存储器的字长4.请说明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

答:指令周期是完成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

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

机器周期也称为CPU周期,是指被确定为指令执行过程中的归一化基准时间,通常等于取指时间(或访存时间)。

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可称为节拍脉冲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的基本单位。

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每个机器周期又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5.什么是RISC?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什么(至少写出4个)?答: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特点:1)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

2)指令长度固定。

3)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

4)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5)CPU中通用寄存器数最多。

6)以硬布线控制为主,不用或少用微指令码控制。

7)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特别重视编译优化工作,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

8)指令以流水方式执行6.计算机系统总线大致分为哪几类?答:1)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总线分为三类:同一部件如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内部总线。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和具有一定输入、输出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下面就对这四个部分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是控制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的中心。

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分,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而控制器则指挥各个部件的工作。

在计算机基本工作中,由中央处理器发出的指令和控制信号是最主要的。

二、存储器存储器是指计算机中的内存,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其中,RAM是可以读写的存储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计算机进行操作时所需要的数据;而ROM是只读存储设备,主要作用是存放计算机启动时所需的程序。

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指用来输入数据和指令的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接受输入设备中的数据或指令,并将这些数据或指令为中央处理器使用。

四、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以人们能够理解的形式显示或输出出来。

综上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四个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主要功能。

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和指令,输出设备则是用来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现出来。

这四个部分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它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离不开的重要工具之一。

简述微机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能

简述微机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能

简述微机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能微机是一种小型计算机,也被称为个人计算机(PC)。

它由众多主要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逐步介绍微机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能,并深入探讨每个部件的作用。

一、微机的基本结构微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所有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由控制单元(CU)和算术逻辑单元(ALU)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而算术逻辑单元负责处理数字和逻辑运算。

CPU是微机中最关键的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二)内存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它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闪存等)。

主存储器是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存储器种类包括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RAM是临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而辅助存储器则用于保存永久信息,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文件等。

(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使计算机能够接受用户的指令和数据。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

键盘用于输入文本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和进行选择,扫描仪和摄像头用于将纸质文件、照片或视频转换为电子文件。

(四)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呈现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频设备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本,打印机用于把计算机中的数据打印到纸上,音频设备用于播放声音。

(五)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留和保存计算机程序、数据和文件。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和闪存驱动器等。

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保存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

光盘驱动器通过读取CD或DVD上的光学数据来存取信息。

闪存驱动器使用闪存技术,是一种可擦写且非易失性的存储设备,适用于移动设备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基本硬件及功能

计算机基本硬件及功能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控制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

CPU一般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几部分组成,主要用来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工作。

1、1 CPU的性能指标主频:CPU的主频又称CPU时钟频率,即CPU正常工作时在一个单位时钟周期内完成的指令数多少。

外频:指数字脉冲信号每秒钟震荡的次数,它是衡量PCI及其他总线频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FSB :前端总线频率指的是CPU与北桥芯片之间总线的速度。

倍频:表示主频与外频之间的倍数公式:主频=外频×倍频字长:字长是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所能交换的二进制的位数,字长数也是数据总路线宽度。

寻址空间:由地址总线宽度决定,它规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内存的地址空间是多大。

缓存:高速缓存就是可以进行快速数据存取的存储器。

扩展指令集:在CPU中增加扩展指令集是为了增加CPU处理多媒体和3D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

MMX 、SSE 、3D NOW !工艺水平:表示组成CPU芯片的电子线路宽度或元件的细致程度。

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CPU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

接口方式: 是CPU与主板连接的方式。

经过的四个阶段:引脚式、插卡式、针脚式和触点式。

封装形式: CPU的封装是指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止损坏的保护措施,也可以把它理解为CPU芯片的外壳。

1、2 CPU 新技术“双核心”技术: 即在一颗CPU中真正集成两个物理运行核心,并且每个核心都使用自己独立的高速缓存。

“应变硅”技术: “应变硅”(Strained Silicon),即受到应力的硅。

其原理将是硅的晶体拉伸,这样沿拉伸力向电子的迁移率就会提升,导致电阻减小,发热量和能耗都会降低,而运行速度就会提升。

3D NOW!指令集技术: 它其实就是21条机器码的扩展指令集。

3D NOW!指令集与Intel的MMX技术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针对三维建模、坐标变换和效果渲染等三维应用场合的使用,在软件的配合下,可以大幅度提高3D处理性能。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种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件。

CPU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和控制指令的执行,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大脑"。

2.内存:内存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它是CPU和存储设备之间的桥梁。

内存分为主存和辅存两部分,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而辅存则是用来扩展存储容量的外部设备。

内存的作用是提供临时存储空间,使得CPU能够高速读写数据。

3.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光盘、U盘等。

它们的作用是存储大量数据,并可以长期保存,以便下次使用。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和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用户的指令、数据等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供CPU处理。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或数据输出到外部设备或显示器上,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计算机系统处理后的信息展示给用户或输出到外部设备中。

6.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声卡、网卡、USB接口等,它们用于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连接外部设备。

除了以上硬件组成部分,还有一些与硬件部件紧密相关的组件,包括总线、电源和主板等。

-总线: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部件之间的通信线路,它用来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其中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内存或设备地址,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电源:电源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两种类型。

实训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成分

实训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成分

实训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成分计算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使用、维护和修复计算机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它包含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用于执行算术和逻辑操作以及指令的控制。

2.内存(存储器):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

它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是临时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

ROM则是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的启动程序和其他重要信息。

3.硬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文件。

它通常以固态硬盘(SSD)或机械硬盘(HDD)的形式存在。

4.显卡:显卡(也称为图形处理器)负责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和显示。

它将图形数据转换为可视图像,并输出到显示器上。

5.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用户的输入发送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和扫描仪。

6.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显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频设备。

7.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用于连接和支持其他的硬件设备。

它包含了CPU插槽、内存插槽、显卡插槽和其他扩展插槽。

8.电源:电源负责为计算机提供电能。

它将电流从电源插座转换为电脉冲,供计算机内部的各个组件使用。

9.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并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各种任务。

10.扩展卡:扩展卡是用于增强计算机性能或添加特定功能的卡片。

常见的扩展卡包括声卡、网卡和显卡。

除了上述组成部分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硬件设备和组件,如声音设备、网络设备、USB设备等等。

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进行故障排除。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大全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基本部件组成。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部件(ALU),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指挥计算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在计算机的5个基本部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共同组成了中央处理器(CPU),而CPU和和存储器又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

下面将具体介绍各个部件。

4.1 运算器(1)运算器的组成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对各种数据的加工处理,即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运算器包括寄存器、执行部件和控制电路三个部分。

运算器中的寄存器用于I临时保存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的中间结果等。

执行部件包括一个加法器和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门电路。

控制电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使数据经过相应的门电路进人寄存器或加法器,完成规定的操作。

运算器主要由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寄存器组和状态寄存器组成。

· 算术逻辑部件ALU。

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信息的定点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各种移位操作。

ALU能处理的数据位数(即字长)与机器有关。

· 通用寄存器组:近期设计的机器的运算器都有一组通用寄存器。

主要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运算的结果。

· 状态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用来记录算术、逻辑运算或测试操作的结果状态。

程序设计中,这些状态通常用作条件转移指令的判断条件,所以又称为条件码寄存器。

(2)与运算器相关的性能指标包括计算机的字长和运算速度· 字长:指计算机运算部件~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作为存储数据,字长越长,则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越高;作为存储指令,字长越长,则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就越强。

· 运算速度: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加法指令的数目。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笔记本电脑是一种便携式的计算机设备,由于其小巧、轻便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笔记本电脑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件:显示屏、键盘、鼠标操作器、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电池、主板、显卡和音频设备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组成部件进行详细介绍,并说明其功能。

1. 显示屏显示屏是笔记本电脑最主要的输出设备,用来显示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内容。

笔记本电脑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屏(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

显示屏大小一般在12英寸至17英寸之间,通过其显示清晰度来决定用户体验。

2. 键盘键盘是笔记本电脑的主要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文字、命令和控制操作。

键盘上有数字键、字母键、功能键和控制键等,用户可以利用键盘完成各种操作。

键盘还包含一些特殊功能键,如音量控制键、亮度调节键等。

3. 鼠标操作器鼠标操作器是用来控制光标在屏幕上移动的设备,主要包括触摸板和指点杆。

触摸板通常内置于笔记本电脑的上方或下方,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来控制光标位置。

指点杆一般位于键盘上方,用户可以通过指压或拨动来控制光标位置。

4.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部件,用于执行大部分的计算任务。

它负责处理数据、运行程序、执行算术逻辑操作等。

笔记本电脑中常见的CPU品牌有Intel和AMD等。

5. 内存内存是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它与CPU紧密关联,决定了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内存大小通常以GB为单位,较大的内存能够提供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6. 硬盘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文档、照片等文件。

硬盘容量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较大的硬盘容量能够存储更多的文件。

7. 电池电池是笔记本电脑的供电装置,提供电能以供电脑正常运行。

电池容量通常以电池续航时间表示,不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续航时间会有所差异。

8. 主板主板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零部件,也称为系统板或主机板,它连接了各种其他硬件设备。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硬件部分(1)电源电源是电脑中不可缺少的供电设备,它的作用是将220V交电源(4张)流电转换为电脑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电,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进而会影响整机的稳定性。

手提电脑中还自带锂电池,便于在无交流电的情况下,为手提电脑提供有效电源。

[2](2)主板主板是电脑中各个部件工作的一个平台,它把电脑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各个部件通过主板进行数据传输。

也就是说,电脑中重要的“交通枢纽”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稳定性影响着整机工作的稳定性。

[2](3)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CPU(3张)核心。

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缓存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

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CPU 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元,因此CPU已成为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户都以它为标准来判断电脑的档次。

[2](4)内存内存又叫内部存储器或者是随机存储器(RAM),分为DDR内存和SDRAM内存,(但是SDRAM由于容量低,存储速度慢,稳定性差,现在已经被DDR淘汰了)内存属于电子式存储设备,它由电路板和芯片组内存(3张)成,特点是体积小,速度快,有电可存,无电清空,即电脑在开机状态时内存中可存储数据,关机后将自动清空其中的所有数据。

内存有DDR、DDR II、DDR III三大类,容量1-64GB。

[2]每一代内存频率各有不同比如:DDR 200/266/333/400;DDR2 400/533/667/800;DDR3 1066/1333/1600MHz[3](5)硬盘硬盘属于外部存储器,机械硬盘由金属磁片制成,而磁片有记忆功能,所以储到磁片上的数据,不论在开机,还是关机,都不会丢失。

硬盘容量很大,目前已达TB级,尺寸硬盘(3张)有3.5、2.5、1.8、1.0英寸等,接口有IDE、SATA、SCSI等,SATA最普遍。

简述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并说明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简述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并说明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简述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并说明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微型计算机硬件一般由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系统总线、接口电路、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

其中,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有机地工作。

内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数据和程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 RAM 和只读存储器 ROM。

随机存储器 RAM 存放当前参与运行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可读可写,存取方便,但信息断电后会丢失;ROM 用于存放各种固定的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固定不变,关机后原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系统总线是 CPU 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接口电路完成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主机板由 CPU 插座、芯片组、内存插槽、系统 BIOS、CMOS、总线扩展槽、串行/并行接口、各种跳线和一些辅助电路等硬件组成。

外存储器使用最多的是磁盘存储器 (软盘、硬盘和光盘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进行通信联系的主要装置,常用的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系统软件及驱动程序。

操作系统是微机的系统软件,提供人机输入及操作界面,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服务。

应用系统软件是为实现特定功能而设计的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等。

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中软件组件之一,用于实现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的接口,负责硬件设备的操作和管理。

计算机主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主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主机的基本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主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计算操作。

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

ALU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单元则负责解码和执行指令。

CPU的性能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2.内存(RAM):内存是计算机主机用于存储临时数据的地方,被CPU用于执行计算任务。

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3.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

计算机主机通常包括硬盘驱动器和可移动存储媒介,如光盘、USB存储器等。

硬盘驱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而可移动存储媒介则可以方便地传输和备份文件。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主机输入数据。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

键盘和鼠标用于人机交互和操作,而扫描仪和摄像头则可以将纸质文件或图像转换为数字数据。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主机处理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和投影仪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打印机用于打印纸质文档,扬声器用于播放音频,投影仪用于将计算机显示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

6.主板:主板是计算机主机的核心电路板,上面集成了各种重要的组件。

主板上有CPU插槽、内存插槽、扩展插槽和各种连接接口,用于连接和支持其他部件的工作。

7.电源供应器:电源供应器负责为计算机主机提供稳定和持续的电源。

计算机主机需要不同电压和功率的电源来驱动各个组件的工作。

除了以上基本组件,计算机主机还可能具备一些额外的组件和功能,如显卡、网卡、声卡、USB接口、无线网络连接等。

这些组件进一步扩展了计算机主机的功能和性能。

总结起来,计算机主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板和电源供应器。

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计算机主机能够完成各种计算任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基本结构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和联系方式,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

硬件层面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层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决定着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中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指令。

它由运算器(ALU)、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解析和执行指令,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1. 运算器(ALU)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单元,它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操作,同时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

运算器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2. 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中的指令解析和执行单元,它负责解析指令、控制各个部件的工作顺序以及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控制器,计算机可以按照指令的要求完成各种操作。

3. 寄存器寄存器是计算机中的高速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指令和数据。

计算机中有多个寄存器,包括通用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二、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部件,主要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形式。

内存是计算机中的主要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则是辅助的存储介质,用于离线存储和长期保存数据。

1.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中的主要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RAM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可读写;ROM用于存储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只读。

内存的容量和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2. 外存外存主要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存储介质,用于离线存储和长期保存数据。

外存容量一般较大,但访问速度相对较慢。

三、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接口,主要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

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

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

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

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

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

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

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

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

以下是对计算机主要部件的详细介绍: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它由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组成,通常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CPU是计算机性能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它的速度和效率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

它分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两种。

RAM可以随时读写,而ROM只能读取不能写入。

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3、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它由一个或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由磁道和扇区组成,数据被存储在这些扇区中。

硬盘的性能通常以其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来衡量。

4、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它连接了所有的主要部件,并提供了扩展槽和接口用于添加其他设备。

主板上通常包含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池等组件。

5、显卡:显卡是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器,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

它通常由GPU(图形处理器单元)和显存组成。

显卡的性能对于运行游戏、进行视频编辑和运行图形软件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6、声卡:声卡是计算机的音频处理器,用于处理音频数据。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音频编解码器和一个数字模拟转换器组成。

声卡的性能对于音乐制作、游戏音频和其他音频相关的任务非常重要。

7、网卡:网卡是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卡,用于连接计算机到网络。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和一个网络控制器组成。

网卡的性能取决于其传输速度和网络接口类型。

8、电源:电源是计算机的供电设备,用于提供电力给所有的部件。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电源单元组成,每个电源单元可以提供不同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的性能取决于其功率、效率和稳定性。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是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主板、显卡、声卡、网卡和电源。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一、控制器
控制器简单的来说就像战场的指挥官,通过对各个部件传达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下达命令指挥各个部件完成一定任务,起到统一指挥、协调其他部件的作用。

二、运算器
运算器的作用就是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是一个计算机的大脑。

就像是战场上的参谋官,或者说是我们学生会、分团委里的秘书处,事实上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它来完成。

PS:由控制器和运算器为主要部件组成的就是我们常说的CPU,CPU 是一块芯片,更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设备。

三、存储器
存储器就像是一个仓库一样,同时,这个又要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1、内部存储器
在计算机运行时,我们需要一个内存来支撑这个计算机的运行。

计算机运行时,就像有几个人在同时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量就会有一定限制,一旦超过这个限制,这几个人忙不过来,计算机就会卡顿或死机之类的事情。

2、外部存储器
这个外部存储器就是用来存储我们的文件的地方了,在我们的计算机上,我们需要一个仓库来储存我们的的东西,就像我们计算机中的C 盘、D盘之类的。

四、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就是键盘、鼠标这样的设备,使用这些输入设备我们可以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就像一个人做事情需要用左右手来做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件说明曹晨含编辑,此文不是技术文献,某些说明与官方文档有出处,仅为更好理解。

前言:这里不谈那些高深的词汇,很多人想要学习diy,想要了解计算机,可是翻开一本计算机自学书籍,总是看到那些漫天的高科技高深词汇,倘若一个两个也就算了,一句话里就四五个,那谁受得了,谁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个嘛意思呢。

所以,对于只是想要浅尝辄止的初学者,要做的就是尽量说明原理,而不是技术文档一样的说明,只要让其明白,这个部件是怎样工作的,各个参数究竟怎么能影响这个部件的性能,就足够了。

所以在本文中,我会尽可能用到类比,用简单的大家都能理解的日常理论来说明计算机的每个部件以及参数的作用和如何影响其性能,当然了,类比的弊端就是比较的两者不可能是完全相通的,所以类比可能使用在这个部件的这个参数上更好理解,但是却不能和另外一个参数联系上,不过倘若想把一个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全部类比成另个东西的工作原理,也确实不太可能,所以这里大家要知道,每做的一个类比,只是为了让你大体上更容易更简单更生动的了解原部件或者参数,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的话,还是要结合官方技术文档或者专业技术说明。

正文: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也许你对电脑组装不熟悉,但是你也肯定听说过哪怕一个部件,比如cpu 内存硬盘显示器显卡这类词汇,这些都是组成计算机的重要部件,也是评测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标准。

那么计算机有这些个东西就可以工作了吗,当然————不是了。

那么计算机究竟包括哪些部件呢,这里说明下,主要如下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笔记本为适配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机箱音响以上这些部件,就构成了计算机,你用这些东西,就可以组装一台计算机并且使用它了,当然前提是你的所有部件要配套才行,你不可能把一个十年前的cpu装在今年最新的主板上,你不能把Intel的cpu装在amd的主板上,因为它们不兼容,就像你不能把眼镜戴在嘴上(如果你非要戴我也没办法)因为它根本不是为它设计的,这就是兼容性。

下面我就这些部件一个个的做下说明。

1.cpu这是个很高深,也是个很流行的词汇,比如爱情公寓里,说一个人傻,经常说:你的cpu太落伍了。

那意思就是你傻。

那么这个cpu 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如何看它是不是很厉害呢?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负责计算机的主要运算工作,人们形象的把它比作人的大脑,这个比喻仅限于说明它的重要地位,而不能作为比较cpu好坏。

也就是说,它的好坏程度,不能和大脑的聪明程度做比较,因为它们的工作方法不一样。

简单来说,cpu负责着计算机内所有的工作,不过它是一个领导者,而不是执行人,它只负责计算并告诉别的部件该做什么,而不是自己去做。

也可以这么说,它相当于一个翻译官,负责把你的操作告诉计算机内相应的需要调动的部件,并告诉这个部件该如何做。

比如,你要看一张自己的照片,欣赏下自己的美貌,所以你点击了下你的照片,这个时候,系统接收到你的指令,知道了你要打开这个文件,所以操作系统告诉cpu,算出这个文件,并且算好后交给显卡让显卡画出来,cpu就会把这个文件换算成代码,换算完成后交给显卡,就相当于它用显卡语言对显卡说:嘿,你,你,你,给我画一张图片,一张大脸,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秃子,就这么个玩意,给我画出来。

然后显卡就按照cpu的指示,把图片画出来,你就看到了自己美丽的脸............................cpu的好坏怎么区分呢?很简单,cpu有自己的参数,通过这些参数,你就可以知道,这个cpu性能好不好,够不够强劲了。

这里不讲以前的cpu,而是就目前火爆的第二代i系列做个介绍讲之前呢,先要对cpu的几个标准参数做一下介绍主频:cpu的工作频率,可以理解为cpu以多快的速度来运算,可想而知,速度越快,相同时间内能算的就越多,效率就越高,性能就越高。

缓存:缓存分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这个东西不好解释,可以简单把它比作cpu的手,我们把cpu处理数据的过程比作一个人从一个装满小球的桶里往外面拿球的过程,如果cpu的手越大,它一次性所能拿的球就越多,相比手小的,拿完球的时间就越快。

功耗:就是cpu的耗电量,这个不用说了吧,你家的每样电器都有一个功率,通过它可以算出这个电器消耗一度电的时间。

指令集:就是cpu计算的方法。

指令集的好坏决定了cpu的聪明程度,这个比较好说,好比计算2+2+2+2+2+2+2,差的指令集让cpu一个一个的相加,而好的指令集可以使cpu用2x7来算,可想而知,到底用哪个指令集的cpu算出结果快。

2011年,intel发布了最新的i系列cpu,i系列的主要特征如下32nm制作工艺。

什么是制作工艺,就是cpu是按照多小为单位制造出来的,试想一下,一个10cm的正方体,如果以1cm为单位和以1mm为单位切割为小正方体,那么数量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说,单位越小,组成一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里包含的小正方体个数就越多,在cpu里,制作工艺越小,那么能放在cpu里的东西也就越多,现在的cpu内部的晶体管数量都是以亿计算,可想而知,仅仅提高1nm,同样大小cpu内部晶体管的数量就能提升几十万个,这必将大大提升cpu的处理性能。

四核心设计。

什么叫做cpu核?其实就是cpu内负责计算的单元。

简单来说,就是cpu里有几个工人在工作,可想而知,核心数量越多,性能就应该越好,但实际上也不一定如此,因为核心数量还需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支持,举个例子,如果cpu有四个核心,而操作系统只能认出三个,那么额外的一个核心将会处于停歇状态;如果cpu 有四个核心,操作系统也能全部利用,但是软件设计时没有四核心处理器,而是双核心,那么这个软件运行在四核心处理器上时,也只能最大使用两个核心,而其余两个处于停滞状态。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一些专业软件和游戏里。

支持睿频加速技术2.0.啥叫睿频加速?官方的解释是,cpu能自动侦测cpu每个核心的使用情况,如果当前运行任务不用全速运行时,cpu核心主频将会自动降低,而在一个核心或者多个核心满载的情况下,会自动关闭不满载的核心而提高正在满载的核心频率。

简单说呢,就是,一个软件如果对cpu要求不高,一个标配3.0Ghz主频的四核心处理器,全部核心将会低于这个标准主频,已达到节能的目的,而如果软件仅仅用到了一个核心并且使用率比较大,那么cpu将提升这个核心的主频,直到 3.0Ghz,如果软件需要四个核心并且使用率都比较大,那么cpu将会提升四个核心到标准频率,并且可以将四个核心进一步提高到最大值,这里可以看出,四个处理器都具备超越自身标准主频的能力。

那么如果这个软件只需要一个核心并且使用率特别大呢,那么cpu将会把四个核心的加速能力全部加到这个核心上,可想而知,主频提升是非常大的。

我这里讲的主要分两种情况,分类依据就是cpu的核心频率是不是超过了标准值,如果一个核心频率能够超过标准值,那么这就是睿频加速,如果不能超过而只是等于或者小于其标准主频工作,那么这就不是睿频,这也就是i3 和i5的一个区别。

超线程技术。

这个技术允许把一个核心当作两个核心来用,单核实现双核的工作效率,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用提高功率,减少功耗,对于笔记本来说就是:省电。

支持avx指令集,这个指令集主要用于浮点运算和游戏,比较高深,这里就提一下,不做介绍了。

内置核心显卡。

就是cpu除了处理计算功能外,还能做图形工作,也就是显卡的工作,显卡我们在显卡类里再做详细解释。

在i系列处理器里,主频不是固定的,那么如何通过主频确定cpu 的性能来和别的cpu做比较呢,下面以win7的系统属性来说明下这里可以看出,cpu的主频包含两个值,前面一个就是标准主频,而后面一个,就是可以睿频到的最大主频了,这里系统显示的其实是错误的,i5 2500k的睿频最大是3.7.系统也有犯错的时候,这个是正常的,所以不要绝对相信系统的话。

而实际工作中,一般情况下处理器的频率也不会在标准频率下,而是在一个更低的频率,这里有张图片可以说明这里可以看出,处理器的实时速度是1.6Ghz。

i系列的分类i系列根据拥有的特性多少,分为以下三类i7拥有i系列以上所有的性能,四核心,支持超线程,所以在系统里看,不懂的人会认为是八核心的,因为一个核心会超成两个线程。

而系统一般显示的是线程数。

支持睿频加速技术,三级缓存为8MB(笔记本为4MB)i5四核心,不支持超线程,所以是四线程(笔记本系列为双核心,支持超线程,所以是四线程)。

支持睿频加速技术,三级缓存为6MB (笔记本系列为3MB)i3双核心,支持超线程,所以是四线程,不支持睿频加速技术,三级缓存为3MB。

然后我们说明一下二代i系列的命名规则首先,最前面的是Intel core系列,再下面就是ix,表示处理器的分类,然后后面是统一为四位数,2代表是第二代i系列。

后面的三位数代表型号。

四位数字后面的字母,有不同的含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k,不锁倍频(倍频是什么,这里就不解释了,比较复杂,一般笔记本里没有带k的),高端产品S代表性能优化,原始频率比没有字母后缀的低很多,但是单核心加速最高频率基本相同,另外热设计功耗都是65W,其实就是节能版t代表节能幅度比s更进一步,功耗一般是45Wm移动版本,笔记本的都带mum,移动低功耗版,这个在13寸或者便携性笔记本中用到,一般很少见Q代表为四核心处理器,这个后缀一般出现在笔记本的i7处理器上,因为笔记本上只有部分i7是四核心的,i3 i5 都是双核心。

好了如果知道了以上这些,那么你可以看出一个笔记本的处理器区别了,也可以根据此来区分笔记本的性能了。

内存内存是什么呢,内存其实相当于cpu的工作桌,cpu要处理的数据,需要先放到这个桌子上,那么大家都知道越大越好,那么是这样吗?内存是有代数的区分的,从最早的SD到后来的DDR,DDR2,到现在的DDR3,代数越高,代表内存的频率越高,内存的频率可以按照cpu的频率来理解,现在3代的标准频率为1333,再高的属于高端产品,主要用于超频使用,这里不做介绍了。

如果同样为3代的内存,频率相同,那么容量是不是越大越好呢,这个问题其实要分两部分,首先,现在的win7系统,64位对内存的容量要求比32位的高,建议最少2G,很多笔记本或者台式机都是4G,那么是不是4G 的就比2G的快呢,其实不是,至少不全是,从我看到的评测来讲,一般上网聊天看视频玩一般游戏,两者性能非常接近,之所以推荐用4G的,是因为内存的大小和你开多少软件有关系,举个例子,一个QQ一般用到60MB内存,那么4G内存能开的qq数量就比2G多一倍,当然不会有人开那么多QQ了,但实际当中人们并不会只运行一个程序,会一边聊天一边听歌或者上网,而一条4G的价格比两条2G 的内存价格便宜,那么何不买4G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