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时 人口分布)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素材 鲁教版必修2(202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素材 鲁教版必修2(202](https://img.taocdn.com/s3/m/f9c36bb77e21af45b207a866.png)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素材鲁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素材鲁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素材鲁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合作探讨]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共有12个,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菲律宾,其中亚洲有7个国家,下图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探讨错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提示】人口稠密区有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地区。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
探讨错误!: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是什么?【提示】7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最主要的气候特征。
探讨错误!: 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南极大陆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于人类居住。
探讨错误!: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口分布特征是什么?【提示】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错误!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分析如下: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3.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案例地形平原和低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气候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课件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课件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43f032d5915f804d2a16c135.png)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rénkǒu)容量?
➢重要制约因素(yīn sù)——生活消费水平
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裕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 容量会产生(chǎnshēng)较大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第十六页,共22页。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rénkǒu)容量?
2. 亚洲南部;
3.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dìqū);
4.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
(dìqū)。
第七页,共22页。
二. 影响(yǐngxiǎng)人口分布的地理因 素
(1) 地形
1.自然环境(z((ì32))水气资候源和土壤 rán huán jìnɡ)因(4素)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fāzhǎn)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 著。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 均的1/3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均 的13%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均 的32.3%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 均的1/4
缓解人口(rénkǒu)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第二十页,共22页。
环境保护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表1-3-2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qiān mǐ)范围 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环境人口容量。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页,共22页。
表1-3-1世界人口(rénkǒu)纬度分布趋势
纬度
>60°N 40°~60°N
20°~40°N
0°~20°N
0°~20°S
人口占世界总 人的比例
0.4%
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d672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9.png)
• 1.自然因素
•
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等。其评价性语言是:
凡气温适中、降水适宜、
•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数量多、 人口密度大,相反则少。
• 2.人文因素
•
人文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治、历史、宗教、军事以
及新兴起的因素,如环
•
境因素(主要指环境污染是否严重),即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
(2)关于四国人口分布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答案 (1)D (2)B
考点二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 2.(2011·北 京文综)读图, 回答下题。
答案 (1)B (2)D
•
(2)宁夏南部地
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
的正确做法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 生育
•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 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 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 部分人口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
•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
第3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基础知识回顾:
• 一、人口分布
• 1.世界人口分布
•
(1)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
平原地带
•
(2)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大部
分、美国东部。
• 2.我国人口分布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1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1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ae26d6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e.png)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世界及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
(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并说明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规律(2)由归纳总结的知识推断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3)应用所学的影响因素解释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知道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应担负的责任。
重点:世界及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难点:通过了解人口分布情况,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解法执教:魏畅丽过程:一、世界人口分布引导学生读图1-3-1分析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区别。
思路: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可以发现这两个图人口密度虽然相同,但人口的实际分布却不相同。
左图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不尽合理,而右图的人口分布则比较均匀,比较合理。
所以我们在研究人口分布时不但要研究人口的密度还要考虑人口的分布格局。
导入世界人口分布规律的探究。
让学生读活动中的表及图,思考讨论并完成活动后的问题。
1、读表1-3-1,总结世界人口主要分布的纬度范围。
2、读表1-3-2,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距海远近的关系。
3、读表1-3-3,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4、结合表1-3-1、132、133读图132,找出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并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人口稠密的原因。
思路:让学生读表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并结合图1-3-2,利用所学知识尝试分析东亚、南亚和西欧人口稠密的原因。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导入影响地理因素的学习。
二、我国的人口分布1.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1)主要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2)其他特点:沿海地区人口多(3)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读图1-3-7和138合作探究:①对比两幅图,思考一下在这10年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格局有没有改变?②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思路:对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课本上阐述的很全面,也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归纳和概括,所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完成,对于课本的上的活动,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让学生利用总结的地理因素来进行解释阐述。
1.31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31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3b649584a0116c175f0e48c2.png)
课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时教案编号005 备课人徐进芬使用时间2013-0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教材中三幅表提供的相关数据,结合“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对地理事物分析、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养成积极主动,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方法案例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第 1 页共 3 页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人口分布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观察,创设问题情景:教师适当解说 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 60亿位居民诞生,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有人惊呼,人类目前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那么地球上最多能够供养多少人?供养多少人合适?世界人口分布如何?进而导入新课——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板书)[板书] 一世界人口分布[学生思考]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联系。
学生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并结合图1—3—1,思考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教师强调] 人口的密度相同的不同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人口分布格局。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纬度、海陆、地形三个角度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关图表学会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联系实际分析、讨论总结。
2分钟后,分别找学生单独回答。
[学生总结]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
[读图分析] 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观察,然后单独回答第 2 页共 3 页1、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方?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其他习题并预习第二课时相关内容板书设计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分布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课后反思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素材2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素材2 鲁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bfd4c7d03d8ce2f006623f6.png)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2)规律:①从纬度看,集中于中低纬度
②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
③从地形看,集中于平原地区
2、我国的人口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
①东西差距——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自然差距——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交通——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民族方面——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3)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以黑龙江黑河瑷珲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因素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矿产等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文化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它是一个警戒值。
(2)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人口合理容量
(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
①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②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
护相协调。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c8a8ce2c90c69ec3d5bb753b.png)
境因素 地 低地 高原
平原和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
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 人口较稀疏
形 高山和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
核心归纳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气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 温 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气 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 候 降 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 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 水 山地地区 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地 形
气 候
水 资 源 和 土 壤
战 争
宗 教 信 仰
文 化 习 俗
政 策 、 历 史
一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一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我国人口分布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 济发达,交通便利;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交通闭塞。
核心归纳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水
资 干旱地区的人们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 密区依水源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由 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 人口密度也高
一、人口分布
3.我国的人口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不平衡。 ①东部地区人口 多 ,西部地区人口 少 (最显著特点)。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 平原 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 口少。 ③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 汉族 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课件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课件 高中地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fb22adad02de80d5d840aa.png)
第一章 人口(rénkǒu)与地理环境
2021/12/10
2021/12/10
高 效 上 好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 学
课程 标准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理解世界及我国人 1 口分布趋势、成因。
②科技(kējì)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决定开发资源的数量,科技水平越高开发资源数量越多,环境人 口容量越大。
2021/12/10
2021/12/10
高 效 上 好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20 学
3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③人口(rénkǒu)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人口消费水平决定消耗资源(zīyuán)的数量,消费水平越高,消 耗资源(zīyuán)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shuǐpíng),同时又 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讨论:
环境人口(rénkǒu)容量与人口(rénkǒu)合理容量的区别?
2021/12/10
2021/12/10
高 效 上 好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23 学
2021/12/10
2021/12/10
高 效 上 好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6 学
人口分布
表1-3-2世界(shìjiè)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
地区
欧洲
亚洲
面积
48.7
26.9
高中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2) 最新
![高中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2)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2bbd97ccaaedd3383c4d359.png)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完成同步习题第7页单选题1-15
板
书
设
计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分布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课
后
反
思
教学
重点
1.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教学
难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教学
方法
“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一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人口分布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观察,创设问题情景;
出示学习目标:
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3、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一、人口分布
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16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分布一般以作为衡量指标
2、人口密度=
3、人口密度能不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格局?
检查自学效果:
1、人口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不能需要解释原因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
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中三幅表提供的相关数据,结合“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2、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第一课时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061c31e52d380eb62946d12.png)
【寄语: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取决于他8小时之内干了什么,而是看他利用零散的时间干了什么】地理好望角学案第5期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 第一课时一、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2、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沿海岸的平原地区(平原指向,中低纬指向,沿海指向)原因:这一地带纬度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发达。
3、世界人口密集区及成因: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和商业贸易繁荣②东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 ③南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④美国东北部:世界工矿业最发达,商业金融贸易最发达的地区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着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使人口分布不断发生变化 (一)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的因素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减少。
1、 地形:人类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因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交通便利。
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①土层贫瘠 ②交通不便 ③气候寒冷、风力大2、气候:主要通过气温_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_北半球温带地区,世界上约80%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带。
降水少的地方人口较稀少,降水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例如:1) 在热带雨林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人口稀少区。
原因:海拔低,气候湿热,水系纵横,蚊虫滋生 巴西高原人口密集的原因:地处热带的山区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而且由于其海拔超出虐蚊分布线,可免受疟疾的困扰。
2) 热带干旱地区,高原、山地由于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也成为人口集中的地方。
例如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3、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类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3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3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https://img.taocdn.com/s3/m/2c8fd16471fe910ef02df8cb.png)
3.影响因素 区域资源、环境因素、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地域开放 程度等,其中区域中的“短板”即最紧缺要素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的大小。 [小提醒]资源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都通过影响资源供应能 力来影响环境承载力。如下图所示。
【整合提升】 1.从木桶“短板效应”看环境承载力 (1)木桶“短板效应”:木桶能容纳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 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2)理论应用:下图中a、b、c、 d、e分别代表某国家或地区不同资 源的环境承载力,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最短板“e资源 环境承载力”。
2.关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答案】D 【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最低,能养活的人口最少;从农业社 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现代社会,随生产力水平提高,能养活的人口渐增。
人口合理容量
【情境探究】 材料 14亿是一个忧虑的数字。14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 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4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而中 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产资源总量除以14亿,人均占有量就变 得很少。中国的耕地面积并不充足,人口却在不断增长,这使得我国的 粮食安全、环境资源承受着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
1.31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31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3d91feb808a1284ac85043c0.png)
课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时教案编号005 备课人徐进芬使用时间2013-0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教材中三幅表提供的相关数据,结合“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对地理事物分析、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养成积极主动,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方法案例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第 1 页共 3 页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人口分布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观察,创设问题情景:教师适当解说 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 60亿位居民诞生,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有人惊呼,人类目前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那么地球上最多能够供养多少人?供养多少人合适?世界人口分布如何?进而导入新课——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板书)[板书] 一世界人口分布[学生思考]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联系。
学生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并结合图1—3—1,思考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教师强调] 人口的密度相同的不同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人口分布格局。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纬度、海陆、地形三个角度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关图表学会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联系实际分析、讨论总结。
2分钟后,分别找学生单独回答。
[学生总结]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
[读图分析] 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观察,然后单独回答第 2 页共 3 页1、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方?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其他习题并预习第二课时相关内容板书设计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分布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课后反思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 最新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31dddce49649b6648d747b3.png)
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会考要求: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2、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3、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教学重点: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基础知识:一、世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一般以作为衡量指标。
2.人口密度是指。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等8个国家。
结合这些国家的位置和《世界人口分布图》总结出世界人口的主要分布规律。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和。
5、自然因素包括那些?6.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和,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7.全球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地区,而高山、高原地区因、,加上气候寒冷、风力大等不利因素,人口较。
8.气候主要通过和来影响人口分布,降水主要通过影响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如从我国沿海到内陆,由于降水差别相继出现森林植被、和荒漠植被,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不同,人口分布也不同。
9.热带多雨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和,如南美洲的高原,非洲的高原;热带干旱地区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和。
如非洲的高原。
10.干旱地区,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和分布。
1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土壤主要是通过间接的影响人口分布,如我国东北地区,有较肥沃的,由于其肥力较高,农业发达,人口密度也较高12.社会经济因素中,对人口分布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1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而处于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多冻土、人口稀少,由此可判定:凡是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这样说是否正确?可举例说明三、我国的人口分布14.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
15.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特点有①东部,西部;②沿海、沿江、沿湖的人口多,内陆干旱的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和交通的地区人口少;④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12d458eace2f0066f433220d.png)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用大量篇幅讲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以及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分布,通过搞清楚人口分布的大势及成因,为更好地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作一铺垫。
“世界人口分布”。
教材以图解的形式分析说明了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口分布的描述应包含人口平均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两个方面。
其次以活动的形式,利用一组图表呈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不仅培养了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探讨成因奠定了知识基础。
第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材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因素三个层面详细地阐述,对节和第二节内容也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由于已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而教材主要以文字形式直接陈述。
第三“我国的人口分布”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知识窗是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说明。
教材以插图地形式给出了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人口增长地差异,说明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第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和相对稳定的双重性。
指出我国必须谋求合理人口的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最后教材选择热点话题“三峡移民”这一具体实例设置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分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成因;理解思路:只要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考虑到三个大的方面,然后从各个角度具体分析强调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作用;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运用自学法来启发学生分析相关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身边的事例,分析理解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教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8175e11e0722192e4536f699.png)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返回
解析: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位于亚马孙平原,东临大西洋,所 以A、D两项错误;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 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所以B 项正确,C项错误。第(2)题,巴西既有欧洲移民文化又有当地土 著文化;其东部虽仍处热带,但由于地形平坦,加之地势高,气 候凉爽,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密集 区;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不丰富。 答案:(1)B (2)D
第 三 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No.1 No.2 No.3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课时跟踪检测
返回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返回
抓住要点>>> 温教材
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 和人口分布格局。
(2)规律从 从纬 海度 陆看 位: 置集 看中 :于 集北 中半 于球近的海
中低 纬度 地带
从地形上看:集中于 平原 地区
(3)人口密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美国 东北 部。
2.我国的人口分布
返回
(1)特点:地理分布 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
东西差距 _东__部___地区人口多,_西__部__地区人口少
自然差距
沿海、沿江、沿湖的_平__原__地区人口多,内 陆干旱的_高__山__、高原地区人口少
经济、交通 _经__济__发__达__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_经__济__ _落__后__、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民族方面 _汉__族__居__民__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_少__数__ _民__族__地区人口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
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
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1.人口纬度分布规律 2.人口海陆分布规律 3.人口地形分布规律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 平原地区
1.高寒地带:北美、亚洲、南极洲(无人定居) 2.沙漠地区: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中西部 3.湿热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河流域
3.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西部地区 面积占53﹪ 人口占6﹪
黑河(瑷珲)
东部地区 面积占47﹪
人口占94﹪
腾冲
特点一西Biblioteka 地区人口少特点二沿江沿海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 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政策因素:改革开放政策最先获益的地区。
第1课时 小结
1.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及成因; 2.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成因。
第1课时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人口密度大 B.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 C. 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山区 D.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2.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起 止于( B )。 A.漠河、腾冲 B.黑河、腾冲 C.漠河、大理 D.黑河、大理
3.199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要比中、西 部快,其主要原因是( C )。 A.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东部低 B.东部地区的出生率比比西部高 C. 大量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迁移的结果 D.中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
特点三
经济发达和交通 便利地区人口多 ,经济落后、交 通闭塞的地区人 口少。
特点四
汉族居民集中的 地区人口多,大 部分少数民族地 区人口少。
1990
2000
读图分析人口分布的特点,总结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 (东多西少,东多西少的差别越来越大)
P19 活动:请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说说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河网稠密, 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悠久,农业 发达,中国近代工业的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区,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沿海交通便利。
左图人口西多东少,右图人口分布均匀。
(二)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1.人口的纬度分布规律
问题: 200-400N ⑴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范围是? ⑵人口分布最少的纬度范围? >400S ⑶就南北半球而言,哪个半球人口更多? 北半球 ⑷由下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是什么?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3年3月19日
计划课时:3课时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第1课时
人口分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及成因; 2. 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成因。
一、人口分布
(一)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读两地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回答: ⑴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都是5人/ KM2 ⑵两地人口分布的格局有何差异?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 亚洲东部; 2. 亚洲南部;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 3.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 工业地带。
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历史 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4.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和大西 洋沿岸地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和工业贸易区
人口稀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