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目录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1)1.1 中国古典园林 (1)1.1.1 商周时期 (1)1.1.2 秦汉时期 (1)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1.1.4 隋朝时期 (1)1.1.5 宋朝元朝时期 (2)1.1.6 明清时期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3)2.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3)2.1.1 人工山水园 (3)2.1.2 天然山水园 (3)2.2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3)2.2.1 皇家园林 (3)2.2.2 私家园林 (3)2.2.3 寺观园林 (3)2.3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4)2.3.1 北方类型 (4)2.3.2 江南类型 (4)2.3.3 岭南类型 (4)3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4)3.1 筑山 (4)3.2 理池 (5)3.3 植物 (5)3.4 建筑 (5)3.5 书画 (6)4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6)4.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6)4.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7)4.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7)4.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7)4.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7)4.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7)5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7)5.1 厅 (7)5.2 堂 (8)5.3 楼 (8)5.4 阁 (8)5.5 榭 (8)5.6 舫 (8)5.7 廊 (8)5.8 亭 (8)5.9 塔 (9)5.10 桥 (9)5.11 墙 (9)6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9)6.1 抑景 (9)6.2 添景 (9)6.3 夹景 (9)6.4 对景 (10)6.5 框景 (10)6.6 漏景 (10)6.7 借景 (10)7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10)7.1 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10)7.2 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10)7.3 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11)7.4 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11)总结 (11)参考资料 (11)致谢 (12)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1.1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中国旅游文化之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旅游文化之古典园林论文论中国旅游文化之古典园林外国语学院宋钰11301084中国古典园林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因为其独有的魅力,厚重的文化内涵,奇特的布局设计,多种艺术的安排融合,在众多的文物中脱颖而出,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影响了我们对于园林的观赏及研究,对于这些问题,也有其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古典园林文化对策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价值中国古典园林,起于商周,经过秦汉,走过唐宋明清,经过一个漫长悠久的岁月,走过上百年的风雨洗礼,如今可以映入我们眼帘的,无一不能给我们穿越时空的错觉,享受到天人合一的舒适与畅快。
小桥,流水,人家,亭台,阁楼,淡雅,美丽的风景让游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一个个古石错落,曲径通幽的园林,不仅时刻展现其独特的文化气息,还为城市的浮躁焦虑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园林往往能以它鲜明生动的物质形态具体,形象的传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或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尤其如此,“它是一种荟萃文化、积淀传统的有力形式”。
以景寓情、感物咏怀,不只是诗、画的审美追求,也是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明确并最终确立的创造宗旨。
人们生活在这里,也享受于这里,它既能满足功能需要,供人居住、读书、接待宾客、宴饮亲朋,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怡情悦性、消遣精神、标榜风雅、超世独立的心理活动空间,是精神逍遥的理想天地。
其一山,一石,都经过精心设计,摆放顺序,地理位置都经过精心测量。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独有的魅力。
二.古典园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古代园林实物保存较少,现存遗迹的原真性较差。
由于时代久远,天气环境,人为破坏等一系列的原因,使我国古典园林现存完整实物远较一般想象的为少。
以内中大家最习惯见到的私家园林来说,全国总数可能不及200处。
其具有典型性者,多集中在苏南,浙北及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一带。
而以规制鸿奢称誉海内外的皇家苑囿,更是屈指可数。
古典园林的特点范文
古典园林的特点范文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以下是关于古典园林特点的1200字以上论述。
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景不景的组合和布局。
古典园林注重将自然景色与建筑景观相结合,通过人为设计和构造,以此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古典园林中,种植的植物和布置的景观十分讲究,需要精心挑选和布置,以形成和谐的整体氛围。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景点之间的转换和连接,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线路设计,使人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流畅地欣赏到不同景观的变化和美感。
古典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空间的开合和错落有致。
古典园林通常采用分割空间的手法,将一片园林分割为多个小块,每个小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景观。
这些小块之间通常通过回廊、走廊、过道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系统。
不同的空间之间开合有致,既能够让人有一种开阔和舒适的感觉,又能够保持秩序和规整。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利用错落有致的布局手法,将景点错落地分布在整个园林中,使游客在游览时能够不断发现新的景致,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水的运用和融入。
古典园林之所以被称为园林,就是因为其中有围绕水体布置的特殊景观。
古典园林通常会借助山水体系和水系,将水体与园林景观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水景。
水景在古典园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能够给人带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又能够增添景观的美感和趣味性。
在水景的配合下,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和植物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显现和衬托,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此外,古典园林还注重细节和造型的处理。
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植物、雕塑、石造品等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游客。
古典园林通常会运用雕刻、砖雕、瓷砖镶嵌、壁画等技艺,来装饰和点缀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使其更具艺术和观赏价值。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对植物的修剪和养护,使其形成独特的造型和姿态。
这些细节的处理能够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和美感,使游客在游览时能够欣赏到每一个细节的精心设计和制作。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
中国园林美学论⽂ 中国园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她历史悠久,形成个性鲜明的园林体系,独领风骚,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举⾜轻重的地位。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中国园林美学论⽂,供⼤家参考。
中国园林美学论⽂篇⼀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中国园林美学论⽂摘要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化宝库中的⼀朵奇葩,在世界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与⼭⽔绘画、诗词、中国古代美学相互联系,相互作⽤。
中国古典园林以⾃然⼭⽔为主题思想,以花⽊、⽔⽯、建筑等为物质⼿段,强调⼈与⾃然、⼈与⼈之间和谐的关系,追求“意境”情景交融,赋予园林艺术以灵性,通过与⾃然和谐共⽣的⼈⼯建造,突出天⼈合⼀、融于⾃然、顺应⾃然的设计美学思想,不露痕迹地体现⾃然之美。
中国园林美学论⽂内容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献标识码: A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的古典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化培育成长,是⼀个博⼤精深⽽⼜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1、⽣成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0年,包括殷、州、秦、汉朝代。
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园林内容驳杂,园林概念模糊;园林总体规划⽐较粗放,谈不上多少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并没有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该时期代表作有建章宫、上林苑。
2、转折期:公元前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
当时寺观园林开始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省城到全盛的转折,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彩转化为浓郁的⾃然⽓氛,初步确⽴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发展的基础。
代表作有铜雀苑、华林园。
3、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隋、唐时期。
随着社会条件、性质以及传统⽂化的发展,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法提升,⼭⽔画、⼭⽔诗⽂、⼭⽔园林三个艺术门类有互相渗透迹象。
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旺盛的⽣命⼒,⽽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盛年期。
作为⼀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了。
代表作西苑、华清宫。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中的艺术感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中的艺术感受论文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所谓“意境”是超越了具限的物象进入无限的四维空间,从而对人生、物象、历史等方面获取一种具有一定哲理因素的感触与领悟。
意境的美感实际上是一种人对实物空间—景的欣赏、感知而在人的心底产生的超出景物之外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思维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素有“形象的立体画”之称,其具有画的构图与神韵以及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在追求“意”的优雅与“境”的深邃方面,是通过其本身的形象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景艺术手法,将感情寄托于构成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造园要素,产生其意境的美感。
这种意境的美感体现出人与景的情感交互,表达自然空间的境域内涵,从而给体验者无限的遐想与感触,引起共鸣。
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意境美的创造方法(一)大中见小、小中见大、以少代多我国古典园林善于模拟于自然,其在遵循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上,提取自然界中的某些景象精华进行其大小、色彩、形态、质感等要素的空间组织与控制,使其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其意境感受的特殊效果。
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某些小型山石、水体常会给人以“咫尺山林”、“一峰若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的意境心理感受。
我国古典园林中还常通过利用空间关系的组合变化来造成小中见大的错觉,从而更好的营造出空间的意境美感。
如采用园中园,大园套小园的空间分割与联系来创造空间、组织空间和扩大空间(如: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
再如通过园林建筑、墙垣、假山、园林植物分隔空间,造成园中曲折多变,峰回路转的效果。
又如在很多狭小庭院的空间处理上采用多样的空间模式,扩大空间;利用云墙、月洞及曲廊等这样时闭时开的变化,使空间愈见幽深;利用各种物象进行组景与借景,对空间多样划分,从而可使空间愈分愈见其大。
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消除人们心里上的空间压抑感,而且通过云墙、月洞、曲廊等这样的空间方式,增加了整个园林空间的意境美感。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风格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风格论文素材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古代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1. 皇家园林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些园林以其庞大、精细的规划和布局而闻名。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和扬州的个园都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皇家园林通常有严谨的结构和宫廷建筑的特点。
其中,大片的山水画被用来营造宏伟壮丽的景观,流水、湖泊和岩石则被用作点缀美化。
此外,独特的建筑元素如廊亭、回廊和四合院等也是皇家园林建筑的标志。
2. 私家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中国古代还有许多私家园林。
这些园林通常是由富裕的商人、文人或政治家所建。
私家园林非常讲究细节,体现了主人对美学和品味的追求。
私家园林的特点在于悠闲自在、雅致恬静。
园林主人会精心布置各个角落,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美感。
园林中常常有小巧别致的精致建筑,如亭台、小桥、曲径通幽等,为园林增添了一种愉悦的氛围。
3. 佛教园林佛教园林是另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
佛教园林以寺庙为核心,以佛教教义为指导,融合了自然景观和宗教意义。
佛教园林通常建在山间或山顶,利用山水的优美来烘托佛教的神圣和宁静。
寺庙的建筑注重尊重自然,融于自然。
园林中常见的佛殿、舍利塔等建筑都是佛教园林的典型元素。
4. 文人园林中国古代还有一类特殊的园林建筑,即文人园林。
这些园林是文人雅士的府邸,他们喜欢自然山水,常常在庭院中布置一些小景观。
文人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把诗意、画意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这些园林常常有小桥流水、石径、花草树木等元素,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它们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结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佛教园林和文人园林等多个风格。
每种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但又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色。
这些古代园林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心设计的景观,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论文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建园要素和理念。
在古代,园林被视为人们逃离尘嚣的乐园,也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下面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建园要素和理念进行浅析。
古典园林的建园要素包括布局、景观、建筑和装饰等方面。
首先是布局,古典园林通常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以小巧精致的场所相互连接。
其中,以中轴线为主的布局方式最为常见,如故宫的建筑群、颐和园的设计等。
中轴线上的建筑和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对称美和延续性。
其次是景观,古典园林注重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以表达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水池、山石、花木、假山等元素被广泛运用,使景观变化丰富而和谐。
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的建筑通常以亭、台、楼、阁等精致的建筑风格为主,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最后是装饰,古典园林的装饰风格多样,包括砖雕、石雕、木雕、泥塑等工艺技法,以及壁画、瓷砖等艺术形式,为园林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园理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和谐和意境等方面。
首先是自然,中国古典园林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以山水、花木等自然元素为主要表达手段,营造出宜人的自然环境。
其次是和谐,园林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不仅在布局上追求对称美,还在景观和建筑的搭配上注重和谐统一、古典园林中常常糅合了自然和人工的景观元素,使其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
最后是意境,古典园林强调营造意境,以引发观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通过用景、透景、映景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意境,恰当地表达出设计者的情感和主题。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建园要素和理念在布局、景观、建筑和装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其以中轴线为主的布局方式、自然和谐的景观表达、精致的建筑风格以及丰富多样的装饰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古典园林通过创造丰富的意境,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使其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第一篇: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尤以其含蓄深远的古典韵味最具魅力。
关键词:历史、建筑特点、建筑风格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有了营建宫苑的活动,直至汉朝,中国造园艺术一直处在萌芽期,期间主要是皇家苑囿,造园的主旨、意趣很淡漠。
到魏、晋、南北朝时,是造园艺术的形成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而把园林主要作为观赏艺术来对待。
除皇家苑囿外,还出现了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隋、唐、五代可看作成熟期。
不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而且从造园艺术上讲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与诗、画相联系,有助于在园林中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
宋朝时,造园艺术进入高潮。
不仅造园活动空前高涨,而且伴随着文学、诗词,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得认识不断深化,当时出现了许多山水画的理论著作,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随后的元朝,却一直处于滞缓状态和低潮。
到明、清时,造园艺术再次达到高潮。
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模或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精致、完善;文人、画家积极投身于造园活动。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匠师。
不仅是人才辈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造园理论的著作与专书。
悠久的历史给中国园林艺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痴迷于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结课论文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怡园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关键词:园林苏州怡园藕香榭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开始于商周时代的帝王苑囿,秦汉时已初具模仿自然的造园风格,魏晋南北朝时寄情山水的园林大盛,唐宋时又将诗、书、画等艺术引入园林的造景中。
经过长期的造园实践,到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最辉煌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可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可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又可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北方类型、江南类型、岭南类型、以及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我生活在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苏州,说起苏州,苏州园林又是一大亮点。
苏州园林以它秀丽,幽雅,做工精巧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就谈谈苏州园林——怡园。
怡园为苏州著名园林之一。
怡园建于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年间。
原为顾文彬私家花园,是由花园、住宅、义庄、祠堂组合而成的完整的、典型的江南绅宦私人宅园。
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两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
怡园在苏州各园林中建造时间最晚,它吸收了苏州诸园的优点,形成了集锦式园林的艺术特色。
怡园总平面东西狭长,面积约0.6公倾。
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独特的特征。
本论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布局结构、建筑材料和艺术装饰等方面的内容。
一、布局结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注重对称、对景和空间层次的处理。
对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园林建筑也不例外。
在整体布局上,常常采用对称的方式,使得园林建筑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例如,以建筑物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布局是常见的形式。
同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注重对景的处理,建筑物通常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统一的视觉效果。
另外,园林建筑通过设置不同的园林区域,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
这些层次的转换增加了园林建筑的视觉层次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建筑材料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既体现了建筑的实用性,又使园林建筑呈现出国粹之美。
在建筑结构上,常常采用大檩架和斗拱等结构形式,使得建筑物更加稳固和牢固。
此外,古典园林建筑还使用了砖、石、瓦等材料来加强建筑的结构和装饰。
特别是在培育小型园林景观中,常用砖石围合,铺设瓦片,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精致细腻。
三、艺术装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装饰包括各类雕刻、彩绘和家具陈设等。
雕刻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常用的雕刻元素有花鸟、人物和动植物等。
这些雕刻作品既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又赋予了园林建筑独特的艺术氛围。
彩绘也是园林建筑的常见装饰方式,通常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门窗和梁柱上,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细腻的绘画技法。
此外,园林建筑还注重家具的陈设,常常使用紫檀木、红木等高档材料制作家具,使园林建筑更加典雅和豪华。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布局结构、建筑材料和艺术装饰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
今天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建筑文化及其美学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古典园林涵盖了古典建筑艺术、花木种植、叠山理水及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
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
浅谈园林古建筑相关论文
浅谈园林古建筑相关论文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将对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以及它的具体应用、审美等方面做出以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将对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以及它的具体应用、审美等方面做出以下阐述:一、中国园林建筑的作用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活动、感官愉悦的价值,即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
中国园林所属性质、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
例如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
但就园林总体而言,中国园林建筑与欧洲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中心、不惜使自然建筑化不同,它在园林中居于次要地位,往往表现出建筑自然化的特点。
从局部讲,建筑又往往成为景域构图的中心,这与英国,日本的风景式园林异趣。
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功能: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等。
2、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
在一建筑为主的内部空间,常以廊、墙、路、栏杆等组合成一条内部活动路线,这时建筑明显表现出它们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性。
这就是说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并要力求使观赏到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景物变幻莫测的感受。
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已经来。
正像《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第一篇: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园林景观设计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
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
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
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
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
”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
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园林史论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南北造园风格以颐和园和拙政园为例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南北造园风格——以颐和园和拙政园为例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
而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由于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又造成了南北造园的差异。
北方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南方以私家园林为代表。
北方的皇家苑囿,不仅规模大、占地广,而且还常常选址于地形变化极其陡峻的山林地带,这就是群体组合的高低错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江南一带私家园林多局市井,不仅规模有限,而且从地形上看也不屈从于客观现状的限制,而且从地形上看也不可能有多少起伏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造园家也不屈从于客观现状的限制,而总是千方百计地以人工的方法堆山叠石,并使之“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继而则“培山接以房廊”;或使”亭台突池沼而参差”、楼阁碍云霞而出没“,总之,均极力使之有高低错落的变化,而不至流于平板。
关键词:历史渊源、颐和园、拙政园、造园风格、差异园林一词在不同的国家、区域其叫法各不相同,规模、性质也有变化。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空间,利用自然环境、山水并改造天然地貌,结合建筑营造、植物栽植,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园林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庭院到公园,从小到大,为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状况下,园林服务的对象也有差异,其风格内容也受到了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历史因素等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本文以景观视觉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南北造园风格的差异。
一、南北园林变化的历史渊源几千年的黄河流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早在原始社会狩猎活动中,各部落占山为王,划分地带争夺疆域等思想意识的沿袭对后来社会变迁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也与后来区域园林环境形成有一定的联系。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本文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从造园布局、构思、艺术手法和组景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和审美理念,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做好知识储备。
标签: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园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而且体现了人们改造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
所有的园林大体可以分为三大体系,即:东方园林、欧式园林和西亚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主要表现形式,影响范围较广,在世界园林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典园林由山水文化引发,重视自然,追求意境和文化内涵的统一,以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经历了萌芽期、转折期、鼎盛期、成熟期四个主要发展时期。
殷、周时期属于中国园林的萌芽时期,《诗经》中记载了中国殷周时期的园林雏形——囿,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人们开始在苑囿中建造人工叠石;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修建了人工水池和仙山,用来模拟仙境;此后,模拟仙境成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
两汉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私家园林,后来私家园林逐步完善,园林内花草葱郁,山水环绕,楼阁相连。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玄学、道学、佛学思想影响广泛,人们寄情于山水,书法、绘画、音乐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古典园林也开始兴起。
皇家园林规模比秦汉时期小很多,但是规划更加精致精密。
私家园林开始兴盛起来,表现出设计精致化的特点,并且对皇家园林也产生了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亭,文人聚会于亭内作诗、饮酒,造园的内容也从模拟仙山转变为世俗的题材,将自然风景浓缩于园林中,重视意境而非写实,园林由追求功能性向既追求功能性又追求娱乐性的方向转变。
隋、唐、宋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以及文化、艺术、建筑均有很大进步,因而为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园林建设,将园林视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进行园林设计、营造和管理,不断演变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如汉代的园林、唐代的园林、宋代的园林、元代的园林等。
其中,以苏州园林和扬州瘦西湖园林为代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性精品。
本文将从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景点特色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探讨。
一、园林的历史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展示。
自古以来,中国园林建筑始终贯穿着自然、人文、艺术和信仰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书画艺术、诗词歌赋、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均体现在了古典园林中。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
古代园林建筑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智慧与匠心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精髓的代表。
凭借着独到的文化思想与美学理念,古代园林建筑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提供了精神与思维上的启迪和冥想,使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古代,园林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
贵族们喜欢在园林中举办各种宴会和活动,分享彼此的文化、艺术和智慧。
同时,园林也是信仰和宗教文化的体现,尤其是佛教园林和道教园林,如西湖边的灵隐寺和岳阳楼的道观等,深受人们的崇敬和赞美。
二、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展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传统美学。
其实现方式非常具象,即在一个有限空间中营造一个自然山水之美的人工园林。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往往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自然风景的场所中。
在建筑材料上,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使用灰瓦、泥塑、木构、石雕等天然材料,运用传统的园林观念和造园技术,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为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更多文化气息和建筑美学的内涵。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石桥、曲径、廊庑、攀岩、亭台、假山、池塘等设计元素贯穿始终,它们被巧妙地布置在园林中,形成了奇巧玄妙的景观,让人们在细微处体验到园林建筑之美。
中国园林鉴赏论文
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一)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引言:一、四合院式园林四合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它具有四合一的布局,即四面合院,中有天井。
四合院式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它以中轴线为主线,形态简洁,结构合理,空间布局有序。
四合院式园林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以传统的斗拱、飞檐等装饰手法为特色。
园林内常有假山、水池等景观元素,配以花木蔓草,使园林更具自然美感。
二、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它是个人或家族用来休闲娱乐的园林,常见于贵族、文人等人家。
私家园林建筑注重创造独特的氛围,常用华丽的装饰和精巧的雕刻。
私家园林通常分为前院、后院和中间的主体建筑三个区域。
前院常用作迎宾之地,通常有大门、假山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后院是私家园林中的重要部分,常有花草树木、池塘、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三、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它是古代帝王为了游览和享乐而修建的园林,包括了紫禁城和圆明园等著名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注重庄重和豪华的氛围,建筑多为大型石砌建筑,前朝后宫,数百间房屋错落有致。
园林内常有大型假山、水池、石桥等景观元素,富丽堂皇。
皇家园林常常与文化有关,它不仅仅是一种园林,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四、僧院式园林僧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殊的一种类型。
它是寺庙僧侣修建的园林,常见于佛教寺院。
僧院式园林注重宁静和清净的氛围,建筑多为朴实的木质结构,配以精巧的雕刻。
园林内常有青石板路、佛龛和花草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僧院式园林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佛教信仰,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净化的体验。
结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独特且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四合院式园林注重中轴线和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私家园林强调独特的氛围和精巧的装饰,皇家园林体现庄重和豪华的氛围以及与文化的关系,僧院式园林追求宁静和清净的氛围与心灵净化。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鉴赏
商丘学院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鉴赏分院:风景园林学院专业:园艺班级:园艺本1101学号:**********:***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鉴赏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给游人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中国古典园林从选址、布局和造景上都有着独特的讲究。
就是因为这样我国古典园林既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又具有多方面的旅游功能。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价值旅游观赏正文:㈠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我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
它们绝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开。
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共同之点。
所不同的,在于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作自然,欣赏并享受自然的美。
这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经历的漫长不息的道路。
“创作自然,借景寓情”也概括了创作这种园林形式时所遵循的章法。
笔者曾经将它归纳为“五要”和“五避”。
即:在地域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做到“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各类建筑物的设置,要同周围景色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夸奇斗胜,或画蛇添足。
画面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独花无叶,或喧宾夺主。
景色的组织,要有统一的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这个“五要”“五避”,即是创作园林必须遵循的章法,也是我们平时欣赏、评价园林时参照的依据。
㈡古典园林的选址一般的说,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
因此,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都希望将园址选在天然的山水形胜之处,或者至少在有山连脉,有水通源的地方这样比较容易取得融汇于“天然”的效果。
当然有时候客观条件并不是那么理想,有些园址不得不做基在地域环境和造园条件较差,甚至是被认为很不适宜造园的地方。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中国的园林建筑不仅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精神上的感受。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论文篇1:《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历史悠久,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具有极大艺术魅力。
本文旨在对中国古典园林分阶段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其建筑的类型、艺术特色、审美价值,然后将它放在国际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理念当中,通过分析各方面的因素,进一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古典园林; 建筑艺术; 发展前景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
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
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
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
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
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
1、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解析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必须要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经历的几个阶段、主要建筑类型、建筑艺术的特色以及建筑审美价值。
1.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经历的几个阶段。
秦汉时期是造园艺术的萌芽时期,有了专门的园林― “昆明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设计
: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
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
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
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
使山水的
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
”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
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
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
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
山衬水、水
映山、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中国园林的基调。
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云:“散怀山水,萧然忘羁。
”诗句点明了山水形象唤起的审美情趣,已经超越了耳目的感官享受,是进入自然生命之精神韵味的心领神会,彻悟到了作为永恒的生命本源之“道”。
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二、山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泉石是重要的造景要素。
大型宫苑、型庭院里既有孤立的石峰,散置的石块,也有由石堆叠而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水泉多相通,山石也多相依。
在小型和微型的空间里,往往代之以泉石,作为山水的象征。
2.1 山之骨架
山是造园的骨架,造园堆山叠石,是自然之山的重现。
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各有不同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和形体轮廓。
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
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2.1.1 叠山
园林使用天然土石堆筑假山的技艺叫做“叠山”,它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典型、最独特的造景手法。
叠山大致可分为土山、石山及土石混合山三类。
其中土山的历史最
早,汉园林中就已有挖湖堆山的巧妙造园手法了。
这种方式一般面积有限的园林很难做到,于是在土山的基础上出现了叠石假山。
2.1.2 叠石假山的运用
叠石假山的运用目的是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风光,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从而增添园林的自然美。
可以说,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出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得于叠山这种高级的艺术创作。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诗、画赞美水。
流动活泼是水的表现特征,而平静的水是很软美的,人们常用柔情似水来形容温柔的感情。
水给人亲切感,它的流动使其了充满活力。
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通常应用山水树石、亭榭桥廊等巧妙地组成优美的园林空间,将我国的名山大川、湖泊溪流、海港龙潭等自然奇景浓缩于园林设计之中,形成山青水秀、泉甘鱼跃、林茂花好、四季有景的“山水园”格调,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2 水之血脉
在大自然中的水有静水和动水之分,静态的水,面平如镜,清风掠过水面,碧波粼粼,给人以宁静之感。
皓月当空时,月印潭心,为人们提供优美的夜景。
还有波澜不惊、锦鳞游泳的各类湖泊,与树林、石桥、建筑、山石、彼此辉映,相得益彰;又有幽静、深邃的峡谷深潭,使人
联想起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动态的水,往往给人以活泼、奋发、奔放、洒脱、豪放的感觉。
一如山涧小溪,溪浅而阔,清泉沿滩泛漫而下,赤足戏水,逆流而上,有轻松、愉快、柔和之感;二如水从两山或峡谷之间穿过形成的涧流,由于水受两山约束,水流湍急,左避右撞,形成波涛汹涌、浪花翻滚的景观,给人以紧迫、负重之感;三如水流从高山悬崖处急速直下,犹如布帛悬挂空中,形成瀑布,有的高大好似天上落下的银河,有的宽广宛如一面洁白如练的水墙,瀑底急流飞溅,涛声震天,使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2.2.1 水山相连
故堆山与挖池一般同步设计。
关于自然水池造型,自古有“心”字形之说,即池之两端形状狭隘,中部膨大,致使人莫辨其源。
若能与山体紧密配合,则能使青山绿水相得益彰。
有些大型风景胜境,像的太湖、的西湖,虽得幸于天然之水,却亦是如此。
2.2.2 水的独立运用或相互组合
在园林设计上,巧妙的运用山体,建造岗、峦、洞、壑,以大自然中的自然山水景观为蓝本,采取置石、筑山、叠景等手法,将从山上流下的清泉建成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建成浪花飞溅的涧流等。
如的虎跑泉等。
2.2.3 喷泉
喷泉常与水池、雕塑同时设计,起装饰和点缀园景的作用。
设置喷泉的地点,宜在人流集中处。
一般把它安置在主轴线或透视线上,如建筑物前方,广场中间,花坛组群等园林艺术的构图中心。
这只有几个古典的皇家园林中可见。
2.2.4 壁泉
壁泉一般设置于建筑物或墙垣的壁面,有时设置于水池驳岸或挡土墙。
墙壁一般为平面墙,也可凹做成壁龛形状。
喷水口多用石或金属材料雕成龙头、狮子等动物形象,泉水由动物口中吐出喷到承水盘中然后由水盘溢入贮水池。
墙垣上装置壁泉,可破除墙面平谈单调的气氛,因此它具备装饰墙面的功能。
另外,在造园构图上常把壁泉设置在透视线、轴线或1条园路的端点,故又具备刹住轴线冲力和引导游人前进的功能。
2.2.5 跌水
跌水有规则跌水和自然跌水之分。
所谓规则式,就是台阶边缘为直线或曲线且相互平行,高度错落有致使跌水规则有序。
而自然跌水则不必一定要平行整齐,比如泉水从山体自上而下三叠而落,连成一体。
三、结语
总之,“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中有山有水,才会清新致雅。
而且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峰则太华
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建构实体,同时又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起着符号的作用。
人们通过欣赏园林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山川自然,从而达到与神灵对话,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冶性情的目的。
我想这也是古人用山水来造景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