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目标:1、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教学重点: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教法:观察阅读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具:迷宫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知道有不少同学家里现在或者曾经养过宠物。不知道大家有内有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地观察过它们。现在我就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说说你家的宠物有哪些特别有趣的、让你印象深刻的行为。二、探究活动学生自学,仔细思考,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举例说明2、什么是学习行为?举例说明3、分析实例,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4、对比资料 3 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5、比较资料3 和资料 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三、知识新授1、先天性行为特点: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举例:猫吃老鼠——取食行为乌贼释墨——防御行为鸟类育雏——繁殖行为公鸡斗架——攻击行为2、学习行为特点:由遗传物质决定,环境因素的影响举例:小猫跟母猫学习捕鼠本领大山雀偷喝牛奶3、在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资料1 和 3 是先天性行为,资料2、4、5 都是学习行为。4、对比分析资料1 和资料2 可以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如初生的小袋鼠发育很不完全,如果它不具备爬向母亲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来。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来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就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的,所以说,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为高级的一种行为。5、对比资料3 和资料 4 可以知道,先天性和赤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被大自然淘汰,研究发现,就连就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 2000 次以上的尝试攻错误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复杂迷宫的鼠学习就快得多, 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四、课堂小结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学习新的行为,包括条件反射、尝试法和顿悟学习。将一种刺激物与一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就是条件发射;尝试法是动物通过反复的练习,越来越熟练地进行某种行为的学习过程;顿悟学习是不经历尝试阶段,运用已经知道的知识学做新的事情或解决一个问题。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板书:1 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 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作业:1 婴儿吃奶是什么行为?对于他生存有什么意义?2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书用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 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等)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的意义。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六章 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六章 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 北师大版

• 研究案例二: 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
• 研究案例三: 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

研究案例四:
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
• 研究方法: 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

观察法 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

实验法 左右。请选择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
• 研究案例一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 研究案例二➢特:点:不对其施加任何外界影 • 研究案例三响 仔:或细,影真响实地降记低录到。最小,精确, • 研究案例四:
• 研究方法:

观察法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 研究案例一:
• 研究案例二:
• 研究案例三:
• 研究案例四:
• 研究方法:

观察法
蚕的蜕皮
• 研究案例学二博:士学位。先后在罗斯托克大学、 布雷斯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任教,并 在慕尼黑大学建立动物研究所。
相信蜜蜂色盲之说,就无异是承认花卉的鲜艳色彩 对蜂传授花粉并无吸引作用。于是他用颜色卡片进 行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蜜蜂的确能分辨不 同的颜色。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

第16章 动物的行 为
第3节 动物行为 的研究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蜜 蜂 的 语 言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 研究案例一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 1823年-1915年 ) ,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 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 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生活的第一 人。

八年级生物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八年级生物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1.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是什么?
2.观察法和实验法有什么联系?
(五)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三、活动 探究蚂蚁的行为
本活动分为观察和实验两部分
(一)观察
1.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好任务,要求学生课下观察。同时要强调注意事项:
(1)在自然环境下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蚂蚁的正常活动。
(2)观察要持之以恒。连续观察一星期,每天观察2-3次。
教学难点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学阅读法、小组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教学用具透明可乐瓶、玻璃板、放大镜、砂糖、面包屑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我们怎样去研究动物的行为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进行新课
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一)学生自学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4.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主要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
5.什么叫观察法?
6.什么叫实验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
教学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2.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方法概述本节课我们运用了阅读、比较、探究等方法来学习新知
课堂检测
1.观察法主要是在野外的____________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2.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_________动物的生活,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____________的方法。
3.动物行为的研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二者在研究动物行为时是__________的。

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3.撰写一篇关于动物行为研究的短文,内容需涵盖动物行为的概念、分类、研究方法及其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意义。短文不少于600字,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写作能力。
4.结合课本第16章第3节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动物行为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后,相互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思路,共同提高。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动物行为研究资料,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行为研究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行为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点评,针对学生错误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强调动物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动物行为现象。
(1)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分析其行为特点,进行分类。
(2)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动物行为,分析中的动物行为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如蜘蛛结网与鸟类迁徙。
-阐述生殖行为、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等类型的特点和作用。
2.介绍动物行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重点讲解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25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25张PPT)

「只见小家伙歪着一颗小脑袋瓜,用它那漆黑的大眼 睛仰头望着我。正像大多数鸟类一样,这只小雁鹅 也用一只眼睛定定地凝视着我,因为它想把我看个 仔细。这只小雁鹅就这么久久、久久地凝视我。当 我开始移动、准备说话时,它便突然从全神贯注的 紧张状态松弛下来,于是小家伙便开始跟我『打招 呼』:它的脖子伸得长长的,说起话来又急又快, 用的是雁鹅那种多音节的招呼声。…」
5.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还是观察法吗? 不是
主要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
实验法--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都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
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案例4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弗里施简介:
奥地利动物学家,在动物 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和有成就。 实验证明蜜蜂能辩色。首次发 现蜜蜂用“圆圈舞〞和“摆尾舞〞 转递信息。获诺贝尔奖。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 1.研究这个行为时,科学家是不是把狮子抓回来 在动物园观察?
没有,是野外自然状态的实地观察
• 2.在野外观察时,观察者是否有干扰狮子捕食的 动作?
否,不影响,不干扰
• 3.在这个行为的研究中,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或目 的?
为了观察、记录狮子的行为
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 动物的各种行为。
大白鹅此时也刚好孵出了三只小雁鹅,劳伦兹便 把他孵出来的那只小雁鹅放在大白鹅柔软温热的腹下, 想说他已尽到了责任,便在一旁静坐了起来,不多久, 便从大白鹅腹下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叫声,虽然大白鹅 有安抚它,但是小雁鹅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反而急急 地钻了出来,用一只眼睛直直地仰视着大白鹅,接着 便放声大哭地跑开了。
案例2 珍妮·古道尔:与黑猩猩在一起的38年
案例3 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件

D 达标训练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 C ) A.观察法和文献法 B.统计法和推理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 D.所有方法综合使用 4.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D ) A.实验条件下 B.人的控制状态下 C.养殖情况下 D.自然状态下
D 达标训练
5.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D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作,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 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 应敏感
D 达标训练
10.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过程:当黄蜂交尾后,雌黄 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 雌黄蜂飞出去捕捉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 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 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 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 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 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 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____遗__传__物__质______决定的。
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实验法
实验法
Z 自主学习
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类别 观察法 实验法
主要目标
描述行为 表现
说明行为 原因
方法程序
借助工具或 直接观察
实验处理后 再观察
材料处理
_不___施__加__影响
__施___加___影响
联系
__实__验__法___

__观__察__法__
为基础
Z 知识梳理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研究 (同步训练(解析版)

动物行为的研究 (同步训练(解析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同步练习1.现代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A.解剖观察法B.建立资料库C.观察法和实验法D.对照法和杂交法【答案】C【详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和实验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

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故选:C。

2.对如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绕道取食是与生俱来的行为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答案】C【详解】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正确。

B、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 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C 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故选:C。

3.研究动物行为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A.研究者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B.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C.研究者是否对研究的动物施加外界的影响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详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教案 北师大版

《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2、通过阅读和讨论,概括动物行为的概念和归纳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讨论,对学生进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倾听、交流和辩论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学校一般不具备应用观察法或实验法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的条件,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文字的理解上,没有实践的机会,不易理解、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过程1、准备一些有关动物行为的幻灯片、投影片或动物行为的录像片。

上课时,先用2~3分钟演示准备好的片子,根据片子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入新课。

明确提出,本章要研究动物的行为。

本节要解决三个“W”,即什么(What)是动物的行为,为什么(Why)要研究动物的行为和怎样(How)研究动物的行为。

2、读书指导:本章适宜以学生自学为主,在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要教学生阅读的技巧。

①纵览教材。

看本节内容。

看文字、看插图,看“动动脑”提出的问题。

迅速浏览一下本节内容。

②提出问题。

浏览“动物行为的概念”,认真琢磨自己是否同意书中介绍的概念,有什么问题;浏览观察法和实验法,试想自己是否可以按照该方法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能否对家禽、家畜、宠物或昆虫做类似的实验。

随手记下自己的问题。

③阅读、背诵和复习。

带着问题慢而透彻地读课文;记黑体字,能复诵动物行为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观察法和实验法;利用课上时间及时复习。

3、组织小组讨论:①在自己阅读本课时提出了哪些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并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②讨论“动动脑”提出的问题。

③制订一个就近观察动物(学校或住家附近可以找到的动物,如家禽、家畜、昆虫等)行为的计划,设计记录表。

课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观察、记录和交流。

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介绍动物行为的定义、意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
2.讲解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等,让学生掌握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
3.分析不同动物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动物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动物行为有哪些适应性意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什么区别?”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只鸟在筑巢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行为。
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行为?它们的行为有什么特点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动物行为的兴趣。
3.总结:动物行为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行为的研究。
(二)讲授新知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动物行为的知识点和研究方法。
3.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问题,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亮点使得本节课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空间。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案例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的 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 红斑引起的。
不同颜 色斑点
啄食 次数
案例4: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劳伦斯:奥地利人,动物行为学 界的怪杰,经常与蛙、鸭、鹅、 猴、狗为伍,会几种动物的“语 言”,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 之父" 。1973年获诺贝尔奖。
繁殖期间的雄性 三刺鱼经常相互 攻击,这属于动 物行为中的哪一 类?
是什么信号刺激导致了雄鱼的相互攻击呢? 如果你是科学家,如何研究这一行为的发生?
三刺鱼模拟实验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案例一: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法布尔:法国昆 虫学家,穷尽毕 生精力,放大镜 不离手,数十年 如一日观察昆虫, 终于写就《昆虫 记》
廷伯根:英籍荷兰动物学家。对 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在海鸟行 为研究方面的声誉最高。他不仅 具有敏锐观察力,而且善于设计 实验,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上发现 动物行为发生的原因。
案例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廷伯根在自然环境中研究银鸥雏鸟求食物的行为, 通过长时间现场观察,他发现银鸥幼雏饥饿时总 是啄亲鸟的喙,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
实验法 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外界影响,然后再
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强调的是在研究者设计的 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
1,凡是在争斗中经常获胜的雄狮,其颈 部鬃毛呈现棕黑色,而一般的雄狮鬃毛为 黄褐色,科学家为了了解鬃毛颜色对狮群 的意义,制作了一只仿真的黑鬃雄狮立于 狮群出没出,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狮到 身旁来,这种研究动物的方法是( C )
案例4: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实验证明: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 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思考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2.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动物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它在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3.通过举例和实际案例,展示动物行为研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设计一个动物行为的实验。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对待,并通过作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作业中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关注动物保护,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详细讲解每个部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及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物行为的研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讲解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包括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多样性和对动物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性。
3.介绍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等,并阐述这些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如“熊的冬眠行为”。

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1

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1

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第1课教学目标:1、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2、初步学会观察和探究一种小动物的行为.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四位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这些基本研究方法,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具体讲解这些研究方法,与学生一起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既把握了重点又化解了难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本节的探究活动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要求学生对实验研究对象既要用观察法又要用实验法,因此,教师应该提前布置实验任务,给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中应该怎么去做,该如何分工,观察什么,怎样去观察等问题。

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材料,讲解他们的实验结果,然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归纳、总结他们的收获和感受.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学法:分组讨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1复习本章前面两节的内容,然后请学生说明为什么蜜蜂的群体中只有一只蜂王,而蚂蚁中几只蚁后共处一窝却相安无事?科学家怎么知道工蜂、兵蚁不能生育?2板书这一节课题“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将话题转到四位科学家的研究案例上来。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提出问题:这四位科学家分别用了什么研究方法?3设计表格对四位科学家的情况进行比较:4总结科学家的研究案例,得出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两种。

让学生根据以上的案例思考分析:这两种研究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回忆复习本章前面的内容,根推自己之前对动物行为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测。

2阅读教材上的内容,粗略了解四位科学家的基本情况。

通过阅读,思考后回答四位科学家使用的研究方法:法布尔用观察法,弗里施、廷伯根和劳伦斯都同时使用了观察法和实验法。

3根据教材内容填写老师提供的表格,比较他们的研究方法。

4记录老师对于案例的总结,并牢记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两种。

八年级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优秀课件

八年级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优秀课件

5、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状像树枝,这种行为属于: C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的蛙 声是青蛙的 A 行为。 A、求偶 B、迁徙 C、取食 D、防御
阅读材料,答复以下
材问料题一: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扔到水泥地面上
摔碎,从而轻松的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社群行为: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甚至出现等级,共同维持群体 生活(蚂蚁群体、蜜蜂群体)
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提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受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受 遗传物质 的控制,这是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以下除哪项外,其他均为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 C A、动物取食 B、静止不动,C、猫头鹰的“脸盘〞像猫脸。 D、冬眠
动物行为的主 要类型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发生相互攻击和争斗的行为 领域行为:用身体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 自己的领域(狮子撒尿标记) 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壁虎断尾)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鸟类求偶、育雏等)
节律行为: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鸟类迁徙、鱼类洄游)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先天性 行为和 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蜘蛛结网)
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的(马戏表演)
取食行为:动物获得营养的活动,包括寻找、获取食物等一系列活动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3《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3《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教案设计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和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了动物行为的特征,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他们热爱大自然,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

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探究,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行为。

2、初步学会观察探究一种小动物的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案例,启发学生加以比较后归纳总结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习、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二、教学难点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突破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主要介绍四位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这些基本研究方法。

因此,在进入新课之前,我摘选了两首古诗,一是针对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学科整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案例,逐一分析,加以比较,得出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的难点。

我安排了两段录像(“蚕的蜕皮行为”的研究和“小鸟习惯化学习行为”的研究),学生通过对比区分,很快领悟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再通过课本34页、35页的小资料,引导学生发现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准备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相关资料。

2、准备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影视录像。

二、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

教学方法1、情景设置法(多媒体播放录像资料、展示图片)2、启发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引导)3、探究式教学法(学生阅读小资料,分析讨论)教学步骤四、巩固练习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和。

2、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像机偷拍鹿群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将其中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设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在研究动物行为过程中的感悟。
3.教师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过哪些动物的行为?它们的行为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3.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动物行为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让学生理解动物行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a.概念:动物行为是生物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2.新课导入:讲解动物行为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行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3.方法教学:介绍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指导学生如何研究动物行为。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动物行为。
5.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动物行为的原因,解释动物行为与适应环境的关系。
b.类型:根据功能,动物行为可分为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等。
c.特点:动物行为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可塑性。
2.介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和步骤。
a.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b.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结合实例,分析动物行为的原因及适应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内化为自身行为。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动的动物行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1.法布尔,法国,对昆虫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2.弗里施,奥地利,对蜜蜂色觉的研究;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3.廷伯根,英籍荷兰,他利用模型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证明了银鸥幼雏求食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4.劳伦兹,奥地利,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
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

2.实验法: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3.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在实验法中离不开观察。

探究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探究案例:炎热的夏天,太阳尽情地把热洒向大地;风也懒得吹了,路旁的大树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听,夏天独特的声音响了起来,知了,知了……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当气温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合作交流:如果你想知道温度与蝉鸣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答案:主要采用实验法。

师生互动:上述方法与观察法有什么区别吗?
答案: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行为;实验法是在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下进行的。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典例】 下列给定的几个场所中,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最好场所是( )
A.野外自然状态下
B.动物园
C.实验室
D.任何地方
思路分析:观察法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条件,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答案:A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来总结一下吧。

::::::⎧⎧⎪⎪⎪⎪⎨⎪⎪⎪⎨⎪⎩⎪⎪⎧⎪⎪⎨⎪⎪⎩⎩
法布尔昆虫的研究弗里施蜜蜂色觉的研究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廷伯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
1.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 D )
A.上网查关于蚂蚁行为的资料
B.用直尺测量马的高度
C.在不同的温度下了解蟋蟀鸣叫次数变化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2.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鸭孵卵,小鸭出生后最先接触小明,因此小鸭就追随着小明,学习小明的一举一动。

那么,小鸭追随小明的行为和研究小鸭的方法属于( B )
A.先天性行为;观察法
B.后天学习行为;实验法
C.先天性行为;实验法
D.后天学习行为;观察法
3.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对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的声誉很高。

他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引起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原因是( B )
A.亲鸟身体的外形
B.亲鸟喙上的红斑
C.亲鸟羽毛的颜色
D.亲鸟喙的形状
4.下列哪一项是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行为特点( B )
A.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在人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
C.在不施加任何人为影响条件下进行
D.在动物生活中实地进行
5.劳伦兹发现野雁离开巢时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此后再也不会跟随其他动物了。

为研究小野雁的学习行为,劳伦兹让( B )
A.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野雁出壳后再接触母雁
B.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劳伦兹
C.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是木制的模型
D.野雁出壳后接触带颜色的卡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