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肝硬化腹水)住院临床路径(水湿困脾证)2
消化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2)
![消化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2)](https://img.taocdn.com/s3/m/0e4e390af78a6529647d53b3.png)
.0………………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利尿剂、白蛋白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HBV、HCV;(3)腹水检查;(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1)腹水病原学检查,腹部CT或MRI,超声心动检查;(2)24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钾比值。
(七)腹腔穿刺术。
1.适应证: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2.术前准备:除外合并纤溶亢进或DIC;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4.术后处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放腹水时,应于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8-10g白蛋白计算)。
鼓胀(肝硬化腹水)住院临床路径(水湿困脾证)2
![鼓胀(肝硬化腹水)住院临床路径(水湿困脾证)2](https://img.taocdn.com/s3/m/36b3f4afa58da0116d174914.png)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中华医学(二)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实用内科学(第13 版)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欧洲肝《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三)中医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症候:气滞湿阻证水湿困脾证水热蕴结证瘀结水留证阳虚水盛证阴虚水停证二、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33-2008)(一)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级。
(二)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三)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ICD-10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编码:K74+R1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三、完成路径标准1.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良好。
2.腹胀症状缓解。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634034af45b307e8719725.png)
肝病科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本病多因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虫毒感染或黄疸、积聚病后续发所致。
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腹中而致。
初起损在肝脾,迁延日久,可由气及血,且瘀血亦可化水,使水湿更盛;晚期及肾,正气亏虚,气、血、水相互交结,则神昏、痉厥、出血等变症丛生。
根据本病表现,现代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属本病范畴,包括血吸虫性、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当腹腔内积聚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门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形成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等。
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慢性肝病自然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提示肝硬化失代偿、预后不良。
初次出现的腹水经治疗较易恢复,但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腹水治疗困难。
一疾病诊断:(一)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指南》(ZYYXH/133-2008)(1)主症:腹部胀满如鼓,皮肤绷紧,叩之如鼓,有移动性浊音。
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鼻衄齿衄,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常见体征有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
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1)病史明确的肝硬化病史及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常见病因有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与血吸虫肝病等,其他病因有酒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毒物或药物性损肝伤、胆汁淤积、代谢性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水、大便溏薄或便秘、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等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 少量腹水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餐后腹胀。
鼓胀病中医临床路径
![鼓胀病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e9e567058fb770bf68a5520.png)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 K74+R18)(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中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气滞湿阻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肝脾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8)血糖(9)心电图(10)胸部X线片(11)肝胆脾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H CV-RNA 定量、肝胆脾C T 或M RI 平扫+增强等。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https://img.taocdn.com/s3/m/b27258534a7302768e9939e1.png)
鼓胀【概述】一、概念: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的病证。
“臌”指腹大皮急,其状如鼓;“胀”指腹部胀满不适。
臌胀两字,简要地概括了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二、历史沿革:(一)《内经》首提本病病名。
(二)《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与臌胀类似。
(三)《诸病源候论》认为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
(四)《丹溪心法》提出了臌胀的主要病因病机。
(五)《证治要决》称之为“膨脝”、“蜘蛛病”。
(六)《景岳全书》又称本病为“单腹胀”。
(七)《医门法律》认识到癥积日久可致臌胀。
(八)《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
三、讨论范围: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血吸虫病,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旰硬化腹水形成期。
至于其它疾病出现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丝虫病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心肾疾病等,表现臌胀特征者,亦当按本篇内容辨证施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酒食不节:如嗜酒过度,或恣食甘肥厚腻——酿湿生热,湿浊内聚,遂成臌胀。
(二).情志刺激:忧思郁怒——伤及肝脾,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而成臌胀。
(三).虫毒感染:虫(血吸虫)毒感染——阻塞经隧,气滞血瘀,清浊相混,水液停聚。
(四).病后续发:如黄疸日久——湿邪(湿热或寒湿)蕴阻,肝脾受损,气滞血瘀;症积不愈——气滞血结,脉络壅塞,正气耗伤,痰瘀留着,水湿不化;久泻久痢——气阴耗伤,肝脾受损,生化乏源,气血滞涩,水湿停留。
二、病机(一).病位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二).病理变化为气血水互结:由于肝脾肾三脏助能失调,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而致形成臌胀。
故喻嘉言曾概括地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气、血、水三者既各有侧重,又常相互为因,错杂为病。
(三).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初期以实为多,后期以虚为主:本虚指肝脾肾三脏的损伤;邪实指气血水的壅结。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https://img.taocdn.com/s3/m/f1854481b52acfc789ebc9c1.png)
肝硬化腹水(2009年版)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利尿剂、白蛋白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HBV、HCV;(3)腹水检查;(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1)腹水病原学检查,腹部CT或MRI,超声心动检查;(2)24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钾比值。
(七)腹腔穿刺术。
1.适应证: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2.术前准备:除外合并纤溶亢进或DIC;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4.术后处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放腹水时,应于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8-10g白蛋白计算)。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5575fc65bcd126fff6050b44.png)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脾胃病科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1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1 适用对象1.1.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1.1.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K74+R18)1.2 诊断依据1.2.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 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1.3.1肝气郁结证 (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主要症候] (1)胁肋胀痛或窜痛.(2)急躁易怒,喜太息.(3)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4)脉弦.[次要症候] (1)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2)便溏. (3)腹胀.(4)嗳气. (5)乳房胀痛或结块. [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第1项必备)加次证2项.1.3.2水湿内阻证[主要症候] (1)腹胀如鼓,按之坚满或如蛙腹.(2)胁下痞胀或疼痛.(3)脘闷纳呆,恶心欲吐.(4)舌苔白腻或白滑.[次要症候] (1)小便短少.(2)下肢浮肿.(3)大便溏薄.(4)脉细弱.[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第1项必备)加次证1项.1.3.3肝肾阴虚证[主要症候] (1)腰痛或腰酸腿软.(2)胁肋隐痛,劳累加重.(3)眼干涩.(4)五心烦热或低烧.(5)舌红少苔.[次要症候] (1)耳鸣、耳聋.(2)头晕、眼花.(3)大便干结.(4)小便短赤.(5)口干咽燥.(6)脉细或细数.[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3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1.3.4 脾肾阳虚证[主要症候] (1)腹部胀满,入暮较甚.(2)脘闷纳呆.(3)阳痿早泄.(4)神疲怯寒.(5)下肢水肿.[次要症候] (1)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2)大便稀薄.(3)面色萎黄或苍白.(4)舌质淡胖,苔润.(5)脉沉细或迟.[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3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1.3.5 瘀血阻络证[主要症候] (1)胁痛如刺,痛处不移.(2)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3)腹壁青筋暴露.(4)肋下积块(肝或脾肿大).(5)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6)唇色紫褐.[次要症候] (1)面色黎黑或晦黯.(2)头、项、胸腹红点赤缕.(3)大便色黑.(4)脉细涩或芤.(5)舌下静脉怒张.[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2 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2.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2.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3 标准住院日为≤21 天.4 进入路径标准4.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4.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4.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5 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6 入院检查项目6.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8)血糖(9)心电图(10)胸部X线片(11)肝胆脾超声(1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6.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H CV-RNA 定量、肝胆脾C T 或M RI 平扫+增强等.(2)腹腔穿刺术及腹水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行腹腔穿刺术,对腹水量不大或肥胖患者行超声腹水定位,并选择腹水常规、生化、腹水细胞培养及病理检查等.7 治疗方法7.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7.1.1 肝气郁结证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 柴胡疏肝汤加减.加减: 兼脾虚证者加四君子汤;伴有苔黄,口干苦,脉弦数,气郁化热者加丹皮、栀子;伴有头晕、失眠,气郁化热伤阴者加制首乌、枸杞、白芍;肋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者加元胡、丹参;精神困倦,大便溏,舌质白腻,质淡体胖,脉缓,寒湿偏重者加干姜、砂仁.7.1.2 水湿内阻证治则:运脾化湿,理气行水.方药: 实脾饮加减.加减:水湿过重者加肉桂、猪苓、泽泻;气虚明显者加人参、黄芪;胁满胀痛加郁金、青皮、砂仁.7.1.3肝肾阴虚证治则:滋养肝肾,活血化瘀.方药: 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加减: 内热口干,舌红少津者加天花粉、玄参;腹胀明显者加莱菔子、大腹皮;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低热明显者加青蒿、地骨皮;鼻衄甚者加白茅根、旱莲草.7.1.4脾肾阳虚证治则:温补脾肾. 本科多年临床实践应用协定处方“疏肝化臌饮”系采用补肾健脾、祛湿利水之法.组成:党参、白术、赤芍、枸杞、首乌、木香、茯苓皮、陈皮、山萸肉、熟地、炙鳖甲、丹参、茵陈各12g,当归、炒柴胡、炙甘草各6g,大枣5枚.如面色灰暗,畏寒神疲,脉细无力加巴戟天、仙灵脾;如腹壁青筋显露加赤芍、桃仁.根据我科张和顺主任医师经验方整理的协定处方“疏肝化臌饮”疗效总结,该证型占证候分布的16.25%,多见于肝硬化失代偿后中期,以腹部胀满,神疲怯寒,纳呆便稀为辨证要点,治以补肾健脾、祛湿利水为主,用药温补,忌苦寒.7.1.5瘀血阻络证治法:活血行气,化瘀软坚. 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加减:瘀积明显者加炮山甲、蟅虫、水蛭;腹水明显者加葶苈子、瞿麦、槟榔、大腹皮;若兼见气虚者加白术、人参、黄芪;兼见阴虚者加鳖甲(研末冲服)、石斛、沙参等;兼见湿热者加茵陈、白茅根等.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应注重针对不同病因的辨病治疗.7.2 外治法(1)中药脐敷疗法(2)结肠透析疗法(3)艾灸疗法7.3 护理与调摄8 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良好.(2)腹胀症状缓解.(3)腹围减小,B 超示腹水减少.(4)体重稳步下降.(5)无严重电解质紊乱.(6)中医临床评估属疗效判定标准中“好转”及“好转”以上者.9 出院指导:出院后中医养生、康复指导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肝硬化腹水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除了进行积极地治疗外,还要注意日常饮食.合理的营养与饮食,也是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在饮食上应严格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量;饮食原则: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同时更强调,因人而宜,提供多样化的饮食类别和均衡良好的饮食内容.食物要新鲜可口,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严格禁酒禁烟.这样才能有助于腹水和浮肿的减轻.①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饮食忌粗糙,应食用菜泥、肉沫等软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咽下的食物宜小且外表光滑.多用蒸、煮等烹调方式,药物应磨成粉沫服用.②肝硬化腹水患者总热量的计算.一般按1克蛋白质能产生4千卡热能,1克糖4千卡、1克脂肪9千卡热能计算,对卧床不起者每日总热量不应少于2000千卡,能坐起来者2500千卡左右,能起床自由活动者3000千卡左右.合理应用优质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1.5—2.Og,多食用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饮食,如奶酪、鸡、鱼、瘦肉等.高蛋白饮食有利于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但病人有肝功显著损害或肝昏迷前兆时,限制或禁食蛋白质.③限制脂肪供给肝硬化病人每日的脂肪摄入量以40—50g为宜,宜选用易消化油类.肝硬变时,肝细胞功能减退,胆汁合成及分泌减少,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阻碍,过食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会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脂肪肝.④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350—450g/d多食用蜂蜜等.⑤肝硬化患者有水肿或轻度腹水的情况,应给予低盐饮食.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超过3g,每天进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严重水肿时,应用无盐饮食,钠应限制在每天大约为500mg.少食用味精等含钠较多的食物.如系重度顽固性腹水,此时病人往往食欲极差,无盐饮食常常难以接受,常规静脉输液量又不能过多,因此,热量一般无法保证,此时可行静脉高营养以代替口服饮食.⑥供给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B、C、E及K等对保护肝细胞、抵抗毒素损害有重要作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各种维生蒙、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以每日供给700—900g为宜,新鲜的蔬菜、水果,可榨汁饮用.⑦特殊饮食及禁忌:肝硬化伴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时,注意给柔软易消化少渣食物,禁止食带骨带刺的坚硬食物,少食粗纤维食品,限制产气食品.禁饮酒及酒精性饮料,禁辛辣食物.10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3)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慢性重型肝炎等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住院表单(TCD 编码:BNG050、ICD-10 编码:K74+R18)患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 天实际住院日:天。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告知单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告知单](https://img.taocdn.com/s3/m/16f22b6e011ca300a6c390c3.png)
5.生活护理。
1.测量生命体征每日1次或根据病情及医嘱,观察病情变化,完成护理记录。
2.按医嘱进行治疗护理,完善相关检查。
3.心理护理。
4.生活护理。
1.测量生命体征每日1次或根据病情及医嘱,观察病情变化,完成护理记录。
2.心理护理。
3.生活护理。
4.饮食指导。
患者及家属的工作
1、办理入院手续,2、提供病史,配合体格检查,3、签相关入院手续及告知书、同意书等
6.腹腔穿刺术
7.观察腹腔穿刺术后并发症
8.完成穿刺记录
1.上级医师查房
2.完成病历记录
3.评价治疗疗效,调整治疗药物
4.根据腹部彩超结果决定是否请相关科室会诊
5.根据腹水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的工作
1.入院介绍科室人员、病房环境、设施、设备。
2.入院护理评估及护理记录。
3.测量生命体征每日1次或根据医嘱及病情。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告知单
住院天数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5天
医生的工作
1.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2..完成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3.拟定检查项目
4.对患者进行有关肝硬化腹水的宣教
1.上级医师查房
2.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3.完成上级医师首次查房
4.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并签署腹腔穿刺检查同意书
5.对腹水量不大或肥胖患者进行超声腹水定位
1.配合医生查房及治疗
2.配合病情需要的检查和治疗
.
配合医生查房及治疗
住院天数
住院第6-9天
住院第10-14天
医生的工作
1.上级医师查房
2.完成病历记录
肝硬化腹水和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
![肝硬化腹水和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cee2b08348d7c1c709a1456e.png)
体重测量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 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 □ 填写营养评估表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交费等事宜
□ 出院指导
□ 营养治疗护理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1.
记录 2.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临床路径
况) 临时医嘱
□ 酌情复查:24 小时尿钠排 □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出量测定、尿钠/钾比值测
定、肾功能、电解质测定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营养、防护等健康宣
□ 监督患者进行出入量及体 □ 监督患者进行出入量及
教
主要 护理 工作
重测量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 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 □ 营养治疗护理
(四)标准住院日为 10–14 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高度怀疑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疾病 编码 ICD-10:K74.608+/K70.3+/ K71.7+和 K92.204)。
2.有呕血和/或黑便,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晕 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一、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疾病编码 ICD-10:K74.608+/K70.3+/K71.7+,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14 版 )、《 肝 硬 化 门 静 脉 高 压 食 管 胃 静 脉 曲 张 出 血 的 防 治 指 南 (201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 1.有呕血和/或黑便,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晕 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2.内镜检查确诊为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 3.明确肝硬化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14 版 )、《 肝 硬 化 门 静 脉 高 压 食 管 胃 静 脉 曲 张 出 血 的 防 治 指 南 (201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 1.一般治疗:纠正低血容量休克、防止胃肠道出血相关并发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8cccdfa10a6f524cdbf850c.png)
路径名称 路径类型 准入提示 准入诊断ICD10 准入诊断关键字 准入手术CM3 准入手术关键字 参考费用 精性肝硬化(ICD-10:K70.300),原发性胆源性肝硬化(ICD-10:K74.300),继发性胆汁型肝硬化(ICD10:K74.400),腹水(ICD-10:R18x00)。 K70.300;K74.300;K74.400;R18x00 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源性肝硬化、继发性胆源性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cc083d680eb6294dd886cdd.png)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二)诊断依据。
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利尿剂、白蛋白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HBV、HCV;(3)腹水检查;(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1)腹水病原学检查,(2)腹部CT或MRI(3)超声心动检查;(七)腹腔穿刺术。
1.适应证: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2.术前准备:除外合并纤溶亢进或DIC;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4.术后处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放腹水时,应于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8-10g白蛋白计算)。
(八)保肝及利尿剂的应用。
1.按肝硬化治疗要求,选用保肝药物。
2.利尿剂:呋塞米单用或联合应用安体舒通。
(九)出院标准。
1.腹胀症状缓解。
2.腹围减小。
3.体重稳步下降。
4.无严重电解质紊乱。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级疗效:1.腹水及浮肿完全消退2.主要症状基本消除,舌脉象基本正常3.肝功能检查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GPT)正常值按<35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GOT)正常值按<35IU/L,胆红素(Bil)<17umol/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6u,白蛋白>35g/L,球蛋白<30g/L]4.肝脾有所软缩或稳定不变。
肝硬化腹水临床护理路径
![肝硬化腹水临床护理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90e04cb26fff705cc170a43.png)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
院
第
2
┇
5
天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消化科护理常规。
2、二级护理。
3、协助患者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并查阅结果。
4、遵医嘱按时按量应用各种药物。
5、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
6、测体重、腹围Qd。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给予低盐饮食。
2、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受压局部经常给予热敷和按摩。
3、做好心理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
6、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受压局部经常给予热敷和按摩。
7、做好心理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
8、询问有无过敏史。
9、用药指导:告知药名、作用、副作用。
10、饮食护理: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11、健康指导:保证睡眠,防止便秘,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避免应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禁止饮酒、吸烟;注意保暖,防止感染;避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诱发因素,如粗糙食物、剧烈咳嗽、腹压增高等。
肝硬化腹水临床护理路径
住院第一天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消化科护理常规。
2、二级护理。
3、遵医嘱应用药物:按时按量应用。
4、大量腹水时取半卧位。
5、记24小时尿量、测腹围、体重。
6、落实各项化验、检查,正确留取化验标本,并做好相关宣教。
护理与健康指导
1、入院护理评估,确认患者身份,佩戴腕带。
2、专科评估:是否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等症状;观察病人腹水消退情况,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和心悸表现。4、记24小时液体出入。5、测体重、腹围Qd。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给予低盐饮食。
2、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受压局部经常给予热敷和按摩。
消化科临床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消化科临床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0bb55f964bcf84b9d57b88.png)
消化科临床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加用抗菌药物等)。
3.药物治疗:利尿剂、保肝药、PPI、白蛋白、血浆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2-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3)腹水检查;(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5)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1)腹水病原学、脱落细胞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CT或MRI,超声心动检查;(2)24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钾比值;(3)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鼓胀病
![鼓胀病](https://img.taocdn.com/s3/m/a67a59e281c758f5f61f67b2.png)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 K74+R18)(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气滞湿阻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肝脾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 C D 编码:BNG5)和肝硬化腹水(1-2(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 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 (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 (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 (8)血糖 (9)心电图 (10)胸部 X 线片 (11)肝胆脾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 H CV-RNA 定量、肝胆脾 C T 或 M RI 平 扫+增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中华医学(二)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实用内科学(第13 版)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欧洲肝《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三)中医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症候:气滞湿阻证水湿困脾证水热蕴结证瘀结水留证阳虚水盛证阴虚水停证二、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33-2008)(一)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级。
(二)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三)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ICD-10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编码:K74+R1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三、完成路径标准1.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良好。
2.腹胀症状缓解。
3.腹围减小,B 超示腹水减少。
4.体重稳步下降。
5.无严重电解质紊乱。
6.中医临床评估属疗效判定标准中“好转”及“好转”以上者。
四、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慢性重型肝炎等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路径示例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临床路径2(水湿困脾证)第1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完善辅助检查□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初步拟定诊疗方案□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及其他疗法□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评估检查□化验类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电解质□血AFP□乙肝五项定量□HBV DNA□丙肝抗原、抗体□血氨□血脂□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食道镜□腹部CT□其他口治疗措施:口药物治疗口中药汤剂:口实脾饮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茵栀黄颗粒6g,tid,po;口护肝片4片,tid,po;口0.9% NS 250ml+疏血通6ml ivdrip qd口5% GS 250ml+血塞通0.4g ivdrip qd口5% GS 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drip qd口5% GS 250ml+黄芪注射液60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苦参碱注射液150mg ivdrip qd口10% GS 250ml+舒肝宁注射液20ml,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螺内酯片80-100mg qd po口氢氯噻嗪25mg tid po(或呋塞米20-40mg po<或iv> qd)口普萘洛尔10mg tid po口氯化钾缓释片1g bid po口5%GS 250ml+Vc 2.0+VB60.2+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l ivdrrp qd口5%GS 100ml+异甘草酸镁40ml ivdrrp qd口10%GS 100ml+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ivgtt,qd口5%GS 100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 ivdrrp qd口5%GS 100ml硫普罗宁0.2 ivdrrp qd口10% GS 100ml多烯磷脂酰胆碱10ml ivdrrp qd口5%GS 250ml+门冬氨酸鸟氨酸10g ivdrrp qd口5%GS 250ml+复方甘草酸苷60ml ivdrrp qd口5%GS 250ml+核糖核酸150mg ivdrrp qd口0.9%NS 100ml潘托拉唑40mg ivdrrp qd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1.红外线肝病治疗仪主治:适用于所有证型鼓胀病的治疗。
功效:疏通经络、宣导气血、扶正祛邪。
使用方法:按说明操作, 1次/ d,每次30min,连用6周为1个疗程。
□2.针刺疗法主治: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鼓胀病的治疗。
功效:疏肝健脾、温阳活血利水。
选择“肝俞、膈俞、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平补平泻的手法,每日针刺一次,留针30-40分钟。
每2-3周为一疗程。
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
□3.灸法主治:鼓胀病气滞湿阻证、水湿困脾证、瘀结水留证、阳虚水盛证。
功效:温阳健脾活血化瘀利水。
艾灸取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治疗方法:用艾条做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穴位熏灸。
艾条距离皮肤约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穴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14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日。
□4.中药灌肠主治:鼓胀病合并内毒素血症、肝性脑病。
功效:健脾利湿化浊。
方法:基本方为健脾散浊化瘀汤,药物组成:茯苓30g,白术10g,薏米24g,生大黄6-9g,黄芩12g,黄连10g,生牡蛎60g,陈皮12g,赤芍24g。
水煎20分钟,浓缩至100ml,以250ml玻璃输液瓶盛装。
药液温度为38℃灌肠。
灌肠治疗前应向病人详细说明实施该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
灌肠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清洗肛周,取左侧卧位,适当垫高臀部(10cm左右)。
灌肠时间以夜间入睡前为宜。
插入深度为15cm -20cm。
调节中药药液滴速为50滴/分钟左右。
灌肠结束后缓慢拔管,嘱病人保持左侧卧位至少30分钟。
灌肠后中药保留2-3小时以上,能保留一夜者更佳。
□5.足药浴疗法主治:鼓胀病。
功效: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方法: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6.中药神阙穴敷贴加红外线肝病治疗仪主治:鼓胀病气滞湿阻证、水湿困脾证、瘀结水留证、阳虚水盛证。
功效: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方法:党参、黄芪、茯苓、白术、菟丝子、仙灵脾、鹿角胶、熟附片、肉桂、当归、白芍、丹参、川芎、郁金、木香等共研细末,用蜂糖调成糊状,敷于神阑穴,以纱布盖之,红外线肝病治疗仪外部加热,每日l次。
每次15-30分钟,14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日。
□7.经络导平治疗仪(SMD-A型)主治:各型鼓胀病功效: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
取穴:肝俞、脾俞、肾俞、章门、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关元、气海、阳陵泉、阴陵泉。
方法:每天1次,每周6次,每次30分钟。
20次为一个疗程。
□8.多功能艾灸仪(DAJ-23)主治:各型鼓胀病。
功效: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
取穴:肝俞、脾俞、肾俞、章门、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关元、气海、阳陵泉、阴陵泉。
方法:每天1次,每周6次,每次30分钟。
20次为一个疗程。
□9.腹水浓缩回滤仪(伟力WLFHY-500)主治:对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腹水,进行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
治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治疗后副作用小,能很快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禁忌症:1. 严重心脏疾患、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
2. 腹部皮肤明显感染。
3. 肝性脑病,肝昏迷曾定为禁忌症,但也有在腹水回输治疗中,患者神智转清的报道。
4. 病情危重,血压偏低,胆红质定量明显升高(大于100umol/ L)以及有腹腔感染造成中毒血症者慎用。
5. 近期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倾向为相对禁忌症。
6. 肝癌患者如为腹膜转移引起的淡红色血性腹水可用。
但由于肝癌破裂引起的血性腹水禁用。
方法:根据病情共2-4次。
□护理□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入院中医健康教育□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按照医嘱执行诊疗辨证护理措施,完成护理记录□记录入院时患者体重、腹围、意识状态、询问和观察大便颜色□按照初步中医辨证分型制定辨证护理方案□按照初步中医辨证分型向患者提供膳食和肝病养生建议□静脉抽血第2~3天主要诊疗工作:□实施和汇总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完成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辨证分型、中医诊断,给出治疗方药,完成查房记录;□明确中医诊疗计划,确定应用相应外治法;□评估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确定干预措施;□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病情知情书及特殊检查知情同意书。
口病情评估口治疗措施:口药物治疗口中药汤剂:口实脾饮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茵栀黄颗粒6g,tid,po;口护肝片4片,tid,po;口0.9% NS 250ml+疏血通6ml ivdrip qd口5% GS 250ml+血塞通0.4g ivdrip qd口5% GS 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drip qd口5% GS 250ml+黄芪注射液60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苦参碱注射液150mg ivdrip qd口10% GS 250ml+舒肝宁注射液20ml,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螺内酯片80-100mg qd po口氢氯噻嗪25mg tid po(或呋塞米20-40mg po<或iv> qd)口普萘洛尔10mg tid po口氯化钾缓释片1g bid po口5%GS 250ml+Vc 2.0+VB60.2+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l ivdrrp qd口5%GS 100ml+异甘草酸镁40ml ivdrrp qd口10%GS 100ml+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ivgtt,qd口5%GS 100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 ivdrrp qd口5%GS 100ml硫普罗宁0.2 ivdrrp qd口10% GS 100ml多烯磷脂酰胆碱10ml ivdrrp qd口5%GS 250ml+门冬氨酸鸟氨酸10g ivdrrp qd口5%GS 250ml+复方甘草酸苷60ml ivdrrp qd口5%GS 250ml+核糖核酸150mg ivdrrp qd口0.9%NS 100ml潘托拉唑40mg ivdrrp qd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1.红外线肝病治疗仪主治:适用于所有证型鼓胀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