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术心理学

关键词:美术心理学的研究与范畴;人与艺术作品;艺术实践;通感现象;心理分析

摘要:什么是美术心理学呢?美术心理学在西方是指实验美学之后发展的并且应用在艺术领域的心理学。它是心理学在艺术领域当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是我们以人的创发的感受来讨论艺术构成的。

这是它的字面定义。普遍说来就是研究作品、艺术家和他人的学问。更直接说是艺术家们的作品要被他人理解,就像道教有天地、道、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在艺术心理学当中,它的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是作品、艺术家和他人。有人很幽默地说艺术心理学就是关于第三者的学问。这个第三者即不管这个他人是在作品和艺术家之间还是在艺术家和作品之间,它的归究或是由后人评判的一种心理学的再链接,也是一种非常实际和应用的学问。它的发展主要从西方的实验美学发展而来的。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当今中学生约30%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有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的五大不良心理。为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心育作用,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还具有心育作用。我们搞美术的学生无论是架下艺术还是架上艺术,对艺术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对绘画而言,通常都是对二维或三维的幻想。那么艺术家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在纸面上的作品都是二维的效应,但对于观画者的方式来汇总,它实际是一种三维的存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艺术心理学中有两种理论:1、直接定位理论,主要以詹姆斯和吉布逊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的视网膜直接看到画就能产生这种效果,是由神经系统所统摄的结果。2、构成派理论,主要以贡布里希为代表,与直接定位理论是截然相反的。它认为人类的知觉或感知一幅画既需要外在的投射作用,又需要自己的资质原则的主观想象来补充,这样才能将二维的画面解释为三维的真实空间。3、格式塔理论。它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一种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阿恩海姆这派学者。认为知觉是排除推理和猜测的,它将直接定位理论拒之门外又与构成派理论不同的是,由于简单化的原则,而不是常说的规律,二维绘画传到大脑区域,此区域总是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式来形成,人们是怎样来感知周围世界的,那就将如何来感知二维绘画的。直接定位理论:人的视觉就是看到时的样子,是人脑构造决定的。人脑的构成是左半区和右半区,左半脑主要统摄文学,美术类艺术形象的大脑,右半脑主要是工作的。

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的心理现象,这种移借和互通在艺术心理学上统称为通感现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可能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艺术作品唤起更多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主体先期获得的与其相似的经验并被客体所唤起,使主体感悟到艺术家在作品中想要达而没表达的东西,这

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境(也叫二独创作)。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种现象,如在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是大脑意象中出现的视觉画面感;又如我们在称赞歌手时常说的“这个人歌唱的真甜美”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通感现象,也就是人的各感官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互通现象。艺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通感现象早已有之,如在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和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都有过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如他们提出的“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论点。

通感一词的涵义在艺术心理学上指主体(人),在情感观照的媒介(艺术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现象,是一种各感官联觉感受和创造性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

这是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的首要环节,也是主体对媒介的感性认识阶段,属于表层范围的。当主体产生对美的事物追求的愿望(审美需要)时,主体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艺术的欣赏实践活动,并对艺术产品进行审美活动。(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方面)

主体在欣赏实践活动中,首先要用感官感知艺术作品,也就是主体对客体媒介的观照活动,这里的主体和客体是一种辨证关系。主体的观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认识感悟媒介的活动,并与情感活动相联系的。因为,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情感体会、审美态度,所以主体在欣赏作品时自然也要带着情感来感知艺术作品。此外,主体在观照媒介的活动中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主体是带着情感来感知媒介的。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如果主体没有对客体的情感观照,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感知艺术作品的内涵。如果主体在观照媒介的活动中只是看看了知、听听完事,这也就失去了欣赏的意义了。所以,只有主体带着一种情感去感受客体,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才能进行下去,主体最终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表层到里层的飞跃。

而客体媒介在艺术欣赏实践过程中是被认知体,处于被动地位。但也有它能动的因素在其中。这种因素主要表现为: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首先要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要能够使主体正确地感知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能唤起主体对作品的情感感知。这也是所有优秀艺术作品共有的特征。如果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容脱离生活和现实,或艺术家缺乏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作品的情感表达,也就不可能唤起主体的情感感知。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无法找到这类已存储的信息,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作品要表达东西。所以说,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能唤起主体对媒介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主体对作品的认识。

海德格尔曾指出,艺术品与艺术家是互为本源的关系。艺术是确凿无疑地从另一个方面成为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本源,它的意指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基础之上才能存在。按海德格尔的理解,艺术就是寻求艺术的一种本旨的问题。艺术作品是一种独在的物的秩序。艺术家是人的问题。人与物的结合是一种“悟”的东西。作品是要通过艺术家进入自身而纯粹独立的。海德格尔一切论证都说明,他还是立足于艺术作品的立场来附带地讨论艺术家的问题。创作的本质却是由作品的本质来决定的。实际上我们知道,在当代很多作品的创作是由艺术家来决定的。21世纪你只有先确立你艺术家的地位,你的作品才有物的归性。3.除了艺术的来源,艺术的标准还有个问题就是作品它会超越时代。像徐悲鸿的作品。超越时代,成为永恒的作品,它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离开人性,都会是空说。海德格尔把艺术与艺术品包括存在和历史,包括真理,解释得像黑格尔的绝对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