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答案版

合集下载

4.4群落的演替学案答案

4.4群落的演替学案答案

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结构行政班级选修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理解群落的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过程【自主预习】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不同点4.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总生产量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强。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问题探究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答案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答案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苔藓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逐渐取代了地衣。

3.在森林阶段内,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答案能。

群落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外的一些种群,指的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4.群落的演替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吗?都能演变成森林阶段吗?为什么?答案不能,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是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最后终止在一种稳定状态。

并不是所有群落演替的顶极群落都是森林,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的顶极群落是草原,这主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降水量等环境条件有关。

5.下图为在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

(1)上述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2)该演替过程的突出特征为: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判断正误】1.有关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判断(1)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2)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3)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4)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2.有关群落演替的原因、方向、特点的判断(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2)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3)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总是不利的(×)(4)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5)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6)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随讲随练】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森林、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答案A解析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答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答案

课题: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研习指引【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说明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研教过程【课前预习】一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1.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

不同群落的________有差别。

2.丰富度:群落中_________的多少。

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种间关系:研究群落的结构,不仅要研究__________的组成,还需研究_________的关系,即________关系,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群落的物种组成衡量指标是丰富度,组成群落的物种数目越多,其丰富度越高;反之,丰富度越低。

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群落的丰富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丰富度高。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使群落形成一定的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2.垂直结构指在___________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现象。

森林中,高大的乔木占据上层,往下依次是灌木和草本植物,这种现象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其形成与______________有关,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的分层现象依赖于______________,因为这种现象为其提供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水平结构也是群落的______________之一,由于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______________,同一地段上______________也有差别,它们常呈______________分布。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考纲要求3次,调样本35 60 10 41 0 12 30 14 27 21233 50 18 35 0 11 25 12 16 19样本3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考点2、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1、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其特点,实例(2)寄生: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的,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其特点,实例(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和等,一般越相似,种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实例。

(4)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在数量上呈现的为被捕食者,呈现的为捕食者。

实例。

2、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分布。

例2、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题31图2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和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类似。

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含答案

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含答案

3. 9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班级姓名学号【考纲要求】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基础知识回顾】一、群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中各种的集合。

2.生物群落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1)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2)特点:不同群落的不同。

3.种间关系(1):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3):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4.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群落中的植物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该地区动物(填“是”或“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有关。

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分布。

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1)丰富度调查方法:由于大多数土壤小动物,因此不能采用,而是采用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 (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 (指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很少等。

)(3)利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原理: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特性,使土壤小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

三.群落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2.裸岩的演替过程:3.类型4.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进行。

【自我检测】1.(2017海南单科,18,2分)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学案4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要求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复习要求:1.进行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2.了解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素3.明确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4.进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探究 基础自查一.群落的结构1.概念:2.物种组成(1)丰富度: (2)特点: (3)探究实验: 。

3.种间关系(1)捕食: 。

(2)竞争①概念: 。

②结果: 。

(3)寄生: 。

(4)互利共生: 。

想一想 雌螳螂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吃掉,是捕食吗?4.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 。

(2)水平结构: 。

二、群落的演替1.概念: 。

2.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 。

②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阶段(2)次生演替①概念: 。

②过程: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想一想弃耕农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能形成树林吗?课堂深化探究一.群落及其种间关系辨析1.(1)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2)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2.方法技巧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确定(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4)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如09全国理综: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例09年江苏卷中人吃玉米籽粒,而牛吃秸秆。

二.群落的结构及演替1.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1)概念关键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4)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①取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②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二、主要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四、群落的演替1.据群落演替的两幅图回答问题图1为某池塘群落的演替历程,图2为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情况(1)图1中正确的演替进程为丁→甲→丙→乙,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它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的演替的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2)图2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甲,属于次生演替的是乙,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的是曲线乙。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群落演替的趋势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总生产量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强。

2.连线群落演替的类型、特点及实例[基础微点全练]1.判断正误(1)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2018·全国卷Ⅲ,T6D)(√)(2)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2018·江苏卷,T13A)(×)(3)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2017·江苏卷,T2D)(√)(4)若鹰迁入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则会导致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2016·全国卷Ⅲ,T5A)(5)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T4B)(6)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2015·海南卷,T22C)(7)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2014·江苏卷,T5C)(×)2.(2018·海南高考)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解析:选B 两个对资源利用方式完全相同的种群生长在一个稳定的、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二者相互争夺氧气、营养物质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35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35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解析版)

第35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解析版)本模块将研究的对象进一步由总群上升为更大的群落。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察一般注重基础,难度不大,多与生态系统地知识等一块考查。

考纲对本模块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1.群落的结构特征(理解应用水平)2.群落的演替(理解应用水平)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应用水平)4.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实验与探究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从分理解种群与群落的概念,利用曲线、图形等理解种间关系的特点,结合教材实例理解群落空间结构的特点,比较记忆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结合实例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以及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一、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⑴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⑵特点: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

3.种群和群落的比较种群和群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1)种群专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2)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

(3)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1.种间关系⑴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②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

⑵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⑶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⑷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光照强度;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2.物种组成探究示例1(2010·广东理综,是( )A.竞争B.共生C.寄生探究点二群落的空间结构完成下列填空:1.群落的垂直结构(1)植物的分层现象与________有关,弱,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3)动物的分层与其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的生物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探究示例2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听课记录: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一、1.种群 2.(1)物种 (2)丰富度3.(2)①资源和空间 (3)体表 (4)彼此有利想一想 不是捕食,捕食必须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个体之间,而雌雄螳螂属同一物种。

4.(1)分层 (2)镶嵌二、1.另一个群落 2.(1)①植物 植被 彻底消灭 ②森林 (2)①土壤 种子 繁殖体 3.速度 方向 想一想 不一定,还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课堂训练1.D [纵坐标为甲、乙、丙三种鱼类的食物分布,有共同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故构成竞争关系。

] 方法技巧 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确定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9讲 群落及其演替(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9讲 群落及其演替(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9讲群落及其演替1.群落的概念(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中各种(所有生物)的集合。

(2)研究范畴: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生态位和群落演替等。

2.物种组成(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①群落中的多少。

②统计方法:和。

(3)优势种群落中,有些物种数量很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而有些物种虽然常见,但对其他物种影响不大,不占优势。

而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特别提醒(1)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热带地区群落的物种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物种丰富。

(2)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3.种间关系(连线)①捕食 a.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Ⅰ.蛔虫和人②种间竞争b.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等Ⅱ.根瘤菌和大豆③寄生c.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Ⅲ.鹰和鼠④互利共生d.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Ⅳ.牛和羊内或体表,摄取宿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⑤原始合作e.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Ⅴ.海葵与寄居蟹各自也能独立生活◉方法规律巧辨几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

(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分析如下:①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先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

②看曲线峰值的高低,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另外,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

图中曲线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零。

4.群落的空间结构A B(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图A:——表现为垂直方向上的。

图B:——大多数呈集群分布或分布。

(2)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图A:植物分层:等;动物分层:。

图B:地形的变化、土壤的差异、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学案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学案

第29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程导学]内容要求2.1.4.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2.1.5.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实验: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与旧教材对比增:①种间关系新增了原始合作;②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③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④群落的主要类型;⑤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对比;⑥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实例。

改:①竞争改为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②优势物种和物种组成的变化;③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影响植物分层的因素。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生物群落(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提醒]丰富度是针对群落而言,不要认为是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多少。

2.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1)生物的种间关系(2)生物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种间关系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互利共生常见形式:原始合作无明确的营养关系寄生种间竞争捕食[提醒]①种内关系包括种内竞争和种内互助;种间关系包括原始合作、捕食、种间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

②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

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种间竞争。

3.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①表现: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

②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因素③动物的垂直分层: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①表现:在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镶嵌分布。

②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提醒]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于垂直结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重难深化类]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指标。

(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4.群落的空间结构[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T4B) (2)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2014·海南卷,T19D)(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014·江苏卷,T5D)(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2.连线主要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3.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空间结构的问题(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

B图:水平结构。

(2)根据图示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光照;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3)A图所示的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运用曲线图、模式图区分四种种间关系[典型图示][问题设计]图1为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图2为营养关系模式图。

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2-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2-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2-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C、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因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解析草本植物阶段是弃耕农田发生演替的第一阶段;群落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时也会发生演替;13个岛屿上的鸟类可能不是只有13个种群,故种群基因库也不只有13个;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10%~20%之间。

答案 D2、某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鼠害导致荒漠化。

为了遏止鼠害对草原的破坏,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

下图中的曲线分别代表羊、鼠和狐数量的年变化,这3条曲线对应的动物正确的是( )(注:左Y轴数值对应甲、乙曲线,右Y轴数值对应丙曲线)A、甲为狐、乙为鼠、丙为羊B、甲为鼠、乙为羊、丙为狐C、甲为羊、乙为鼠、丙为狐D、甲为狐、乙为羊、丙为鼠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及种群数量变化。

解答该题时,要抓住狐与鼠之间的捕食关系这一关键点。

狐是鼠的天敌,当狐数量减少时,鼠大量繁殖;当狐数量增多时,鼠的数目又急剧减少。

答案 C3、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ⅠⅡⅢⅣⅤⅥ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xx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由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其差异反映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不是水平结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项A、B错误。

2021新高考生物学案:选择性部分 模块1 第2单元 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含答案

2021新高考生物学案:选择性部分 模块1 第2单元 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含答案

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

阐明群落的演替。

3.活动: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4.活动:尝试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及生命系统发展与稳态的观念。

2。

理性思维--通过分析种间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群落演替的特征,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培养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4。

社会责任—-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并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群落及物种组成(1)群落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一定区域;③各种生物种群。

(2)群落的物种组成①作用: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及实例(连线)3.群落的空间结构(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B图:水平结构。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阳光。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2)“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4)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6)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明显垂直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7)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简单(×)(8)植物病毒与植物间是互利共生关系(×)(9)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间关系(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群落中物种多少与群落的稳定性有何关系?[提示]群落结构的形成是不同物种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物种越多,群落的种间关系越复杂,群落的稳定性越强。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复习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复习学案含答案

高二宏志生物期末复习学案 N0.2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核心考点】1.群落的结构①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物种组成是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最重要的因素。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

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3)优势种:在群落中数量,对_______________很大,往往占据优势.②为判断种间关系的类型,请从以下角度回答问题:(1)从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趋势看,出现“同升同降”的有____________,出现“你升我降”的有,出现“升降紧相随”的是_______。

(2)从最终结果看,能长期共存的除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外,还有捕食、寄生和种间竞争,可能会淘汰一方的是种间竞争。

③群落的空间结构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回答下列问题:(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3)b处动物在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何关系?(4)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④群落季节性的意义:显著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生态位某人工鱼塘混合放养甲、乙、丙、丁四种鱼。

甲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乙鱼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主要以水草为食;丙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丁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的上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1)甲、乙均栖息在中下层,生态位完全一样吗?为什么?(2)仅从觅食角度分析,与丁有竞争关系的鱼类有哪些?(3)此人工鱼塘混合放养四种鱼的意义是什么?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实验原理(1)土壤动物具有、趋湿、的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一、群落的概念及研究的问题
【预习完成】
1、概念:同一 时间内 内聚集在一定 区域 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 物种 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 空间 结构和群落的 演替 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 物种组成 是区别是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不同,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丰富度 。

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丰富 。

二、种间关系
【预习完成】
1、捕食: 。

竞争: 。

寄生: 。

互利共生: 。

【思考与交流】1、教材P72的讨论:
2、比较:竞争与种内斗争
3、用数量坐标图表示这几种关系: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预习完成】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 分层 现象。

影响植物的垂直结构的因素是 光照强度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 自然资源 的能力。

同时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食物 和 栖息空间 ,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的 地形 的变化、土壤湿度和 盐碱地 的差异、 光照强度 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 不同的种群 ,同一地段上 种群密度 也有差异,它们呈 镶嵌 分布。

3、群落在垂直方面和水平方向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的 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

且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其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 自然选择 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思考与交流】完成下列概念图
④ 竞争
③互利共生
② 捕食 ① 种群
群落
组成 种间关系
寄生
空间结构
⑤垂直结构
⑥水平结构
【练习巩固】
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 )
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2、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C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3、右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D )
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4.引起森林群东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B )
A.光照和温度
B.光照和湿度
C.光照和食物
D.温度和湿度
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6、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7、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乙种群数量的增加。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1年。

(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的消亡吗?不会。

四、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材料:土壤中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探究过程:
(1)准备
①制作取样器。

因为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与
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采用利用取样器取样以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②记录。

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

(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
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托出,将罐子中的土倒入塑料袋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

(3)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①用诱虫器;②简易采集法:放在瓷盆内,挑选动物。

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吸虫器采集,再放入 70%的酒精溶液中或试管中。

(4)观察和分类
①可借助有关的动物图鉴查明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

②观察:体形大,直接识别;体形小的动物,可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进行观察。

(5)统计和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第4节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学习重难点】重点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一、演替的类型
【预习完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演替的类型
⑴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
的地方的演替。

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⑵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
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火灾后的草原、弃耕农田。

【思考与交流】1、完成教材P78的讨论题。

2、演替类型的比较: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
时间经历时间长经历时间短演替速度缓慢较快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
【练习巩固】
1.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 C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D.群落稳定性增加
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 3.在下列生物群落演替中,不属于初生演替类型的是( A )
A.我国长白山地因森林大火,若干年后又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
B.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了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生物群落
C.长年覆盖的冰雪山峰,因气温变暖暴露了山峰的裸岩,逐渐出现了地衣等生物种群
D.某地沙丘经多年演化成一片森林植被
4.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地衣作为“开拓者”,可通过它的活动打破裸岩的沉寂,使裸岩焕发生命的活力,进而进化为较复杂的生物群落。

其原因是( C )
A .地衣的结构复杂,进化地位较高等
B .地衣是阳生植物,光合作用较强
C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为其他生物安家创造条件
D .地衣与其它生物是互利共生关系
5.演替过程中乔木层逐渐取代了灌木层,其主要原因是( D )
A .乔木的繁殖力较强
B .灌木的寿命较弱
C .灌木较为低等
D .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与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预习完成】
1、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 的进行。

不合理的方式有:
__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合理的方式有_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 。

2、2003年1月20日起颁布施行了_《退耕还林条例》 。

【思考与交流】完成下列概念图
【练习巩固】
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
B .人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 .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 7.下列因素中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较大的是( C )
A .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B .气候的变化
C .人类活动
D .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8.人类的哪些活动不利于生物群落的演替朝着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B )
A.在沙漠边缘种树种草
B.湖边围湖造田
C.我国西部地区山坡上退耕还林还草
D.长江上游筑坝蓄水发电
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重要目标是( D )
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
D .改善生态环境
类型
①初生演替 ②初生演替
演替
群落动态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③人类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