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讲解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de3639d1f34693daef3ec6.png)
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一、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二、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的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三、怎样分析人物的形象:步骤一: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
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步骤四:表述出来。
专题训练一】滴水之恩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阅读理解中人物角色分析
![阅读理解中人物角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0dd7b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4.png)
阅读理解中人物角色分析在我们的阅读世界里,人物角色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承载着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传递。
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走进作者构建的奇妙世界。
首先,我们要明确人物角色的外在特征。
这包括他们的外貌、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
比如,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她的穿着打扮尽显其高贵与奢华,也暗示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凡。
而外貌描写往往还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个面容憔悴、眼神疲惫的人,可能暗示着他经历了诸多磨难或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年龄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通常充满朝气与梦想,对未来充满期待,可能会比较冲动和理想化;而年长者则往往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沉稳的性格,做事更加深思熟虑。
性别差异同样会影响人物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可能更倾向于表现出坚强、勇敢和果断;女性则可能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细腻的内心世界。
但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正在被逐渐打破,人物形象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职业对于人物角色的塑造同样不可忽视。
一个医生可能因为职业习惯而善于观察和分析;一个教师可能富有耐心和教导他人的热情;一个商人则可能精于算计和追求利益。
然而,仅仅了解人物的外在特征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深入探究他们的内在性格。
性格决定了人物在面对各种情境时的反应和选择。
勇敢、善良、自私、狡猾、忠诚等都是常见的性格特质。
以《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为例,他的忠诚和勇敢令人钦佩。
无论面对多少艰难险阻,他始终坚守对刘备的忠诚,过五关斩六将,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义气。
而曹操则被描绘为一个既有雄才大略又生性多疑的人物,他的多疑性格在很多决策中都有所体现。
人物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在经历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在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软弱变得坚强。
这种性格的转变往往是故事的重要线索,也是读者感受人物成长的关键所在。
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分析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8b2388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0.png)
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阅读练中,分析人物形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
过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以下是分析人物形象的几个方面:
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通过描述人物的
外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想象出这个人物的形象,进而更好地理
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经常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
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推测人物的性格特征。
依据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和想法。
人物的言行举止
除了外貌和性格特征,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
他的形象。
人物的言行举止往往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他的性格和想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有的人物言行举止很奇特,或
者出现了与其性格特征相反的说话方式,这些都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和分析。
人物的命运和思想变化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人物的命运和思想变化。
通过分析人物
的命运和思想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成长历程和故事情节。
如果一个人物的命运有着巨大的变化,那么他的性格和想法就可能
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分析。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除了关注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人物的言行
举止、命运和思想变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想要表达
的思想。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d8cdfc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5.png)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是重点内容之一。
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分析人物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一、细读描写细节揭示人物性格特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作者的描写来展现。
我们可以通过细读描写细节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行为举措等方面的描写,都能给我们一些线索用来理解人物的性格。
同时,还需要注意透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心理活动等来推断人物的性格特征。
只有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二、分析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成长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成长来展现主题和意义。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关注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通过人物的经历、思考和冲突等,可以看到人物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内心变化。
例如,有的人物在故事开始时是懦弱无主见的,但在一系列事件的激励下,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的人。
这样的变化和成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和作品的含义。
三、分析人物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关系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往往通过与其他人物的互动来展现自己的性格和特点。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关注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争斗、合作等,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思想和价值观等。
例如,在小说《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亲密关系、盘亘的爱慕之情以及两人经历的种种波折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揭示了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分析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关联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关注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关联性。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内心变化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
阅读理解技巧之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理解技巧之分析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116ef637ba1aa8114431d9f2.png)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之分析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入手所谓正面描写即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1.1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品质。
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依据人物的事件来分析人物性格及品质。
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大家要紧紧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及品质。
1.2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注意区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前者刻画人的长相和衣着等,是一种先天的和经常性的状态;后者是指某一具体情境下人物的神情状态。
1.3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人物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入手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4.从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入手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二、做题步骤和思路1.人物形象分析一般可按以下四步进行步骤一:找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
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讲解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d8e280b5f0e7cd1842536be.pn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讲解(一)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共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方式,而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起辅助作用。
1叙述是一般的交代,把人物的概貌、事件的过程、场景的全貌条理清楚地陈述出来;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使之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用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也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描写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3议论是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认识、评价。
4抒情是作者对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记叙文中有时也用说明但很少,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以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在记叙文中,它们又往往是综合使用、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在文章中各自起着自己独有的作用。
叙述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起决定作用;描写起渲染气氛、塑造形象、增添文采的作用。
议论在记叙文中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提示主题的作用;段与段之间的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抒情可以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加充分,更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表达方式。
(1)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2)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及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3)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4)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5)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55edbf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1.png)
阅读技巧之分析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考查方式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概括)某某的性格特征。
2、你认为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对某某的动作、神态等做具体分析。
4、文中某某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二、怎样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角度:【1】人物的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例子:赛场上的运动员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解析:运用“顶、弯、蹲、插、倾”等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2】人物的侧面描写:①以人衬人旁边的清洁阿姨三下五除二,擦完一桌就跑到一边和另一位阿姨聊天去了,而这位阿姨仍低头仔细地擦着桌子。
②以物衬人西施在河边清洗衣裳,河水是那么清澈。
鱼儿从一边游过来,被西施的美丽吸引,那鱼儿竟忘记了向前游去。
③以景衬人阳光透过窗花照进来,落在清洁阿姨的背影上。
她仍低着头,认真地来回擦着桌面。
此时的阿姨,形象变得高大,就连阳光也想给她多一些的光亮。
2、答题格式:【1】该句运用了......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2】从......(事件),可以看出是......(品质、性格等)的人。
3、人物形象特征词汇积累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活力/朝气、勇往直前、懂事能干、开朗自信、纯真质朴、和蔼可亲、实事求是。
爱岗敬业、教学有方、严于律己、铁面无私、妙手回春、见多识广、技术精湛、临危不惧、诲人不倦。
三、阅读练习不,一定是乐谱错了!①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②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
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稍做准备就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
③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开始他以为主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但仍觉得不自然,他感到乐谱确实有问题。
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 专题一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 专题一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a6fcf36b0b4c2e3f56276345.png)
专题一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专题精讲知识要点一、概述:人物形象,是指作者在小说中给出的对人的描写,在读者脑中形成的人的印象。
是小说的主要组成部分。
小说正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了自己的爱憎之情。
二、作用:1、故事的线索,用人物的经历推动故事发展;2、主题的揭示,用人物的命运遭遇揭示小说主题。
三、描写人物的方法:①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描写。
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决不止在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
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出场时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个极富特征性的描写将孔乙己不伦不类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②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
描写人物的行动,也同样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其思想面貌和性格特征的反映。
如《最后一课》,作者在小说结尾时着力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行动,“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里作者正是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动作描写来表现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帮助读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③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他的身份、经历,特别是应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反映他的思想感情。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篇小说除开头和结尾使用了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外,主要部分都是人物对话。
透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警官奥楚蔑洛夫卑劣的灵魂。
④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所产生的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和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描写。
它是展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6c0c7c0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9.png)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文学类文本中,分析人物形象往往是解读作品的核心。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也是中学阶段常考题型之一。
一、常见提问方式1.文中的XXX是一个怎样的人?2.请简要说说文中的XXX身上有怎样的特点。
3.通读全文/结合某一部分内容,简要概括XXX的形象。
4.文中塑造了XXX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二、梳理解题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1)如果题目只要求“概括”,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提炼描述人物特点的词语即可。
如果题目要求“分析”,则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解答。
(2)如果题目要求回答“人物性格特点”,那直接把描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写出来即可。
如果题目要求回答“人物形象”,一般要多角度总结,如人物的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注:前面提到的四种常见提问方式,就体现了不同的考查内容。
示例:问题:文中穿灰色衣服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 分)(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答案:①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
说汽车在等自己,马上去参加音乐会等;②自欺欺人(装腔作势,故作矜持)。
假装爱读书,故意把书掉在地上,以便同男子交谈,谈话中又说自己讨厌金钱,掩饰真实身份等;③年轻漂亮,社会地位不高,餐馆出纳;④细心但不切实际。
一方面,这道题要求“分析”,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内容。
另一方面,这道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第③点“年轻漂亮”体现的是外貌特征,“社会地位不高”体现的是人物地位,“餐馆出纳”体现的是职业,这提醒我们,遇到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时,不仅要关注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考虑人物的外貌、身份等信息。
2.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梳理文本中人物所做的事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
反之,解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从其所作所为来推断其性格特征。
(2)分析文本中对人物进行的描写文本中的描写是对人物着重刻画的地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点关注。
初三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初三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分析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4c5ebf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3.png)
初三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在初三语文的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以及作者的意图。
那么,如何有效地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我们要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这些直接的描写能够为我们展现人物最直观的特点。
比如,一个人物总是穿着整洁得体,这可能暗示他注重形象,做事有条理;而如果一个人的语言粗俗、简单,可能反映出他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性格直爽。
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为例,文中对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的外貌描写,就直观地展现出他生活的贫困和潦倒。
他穿长衫却又站着喝酒,这种矛盾的行为表现了他既想保持读书人的身份,又处于社会底层的尴尬境地。
其次,我们要留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可以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生活背景。
比如,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可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约束。
自然环境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比如,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人物的心情可能会变得焦躁不安。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生活在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年代,这使得他的梦想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击碎。
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再者,通过人物的具体行为和事件来分析其形象也是关键。
人物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所做出的选择和行动,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比如,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勇敢面对,不退缩,这表现出他的勇敢和坚韧;而如果一个人总是逃避责任,那么他可能是一个胆小怕事、缺乏担当的人。
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战争中他英勇无畏,在建设时期他艰苦奋斗,一次次的艰难抉择和实际行动,塑造了他坚定、勇敢、无私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看法。
作者在文中可能会直接表达对某个人物的赞赏或批判,这能为我们提供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线索。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465260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3.png)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如何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而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是阅读理解的核心之一。
通过正确的阅读技巧,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注意细节描写在阅读过程中,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仔细阅读文本,留意作者对人物的描写细节,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塑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她聪明敏感、情感丰富的特点。
因此,注意细节描写是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
二、从言行举止入手除了细节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元素。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推测他们的内心感受、价值观和态度等。
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顽皮和机智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反叛个性。
因此,关注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他们的形象塑造。
三、分析人物关系人物关系是文本中人物形象的重要背景,通过分析人物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文本中,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会对他们的行为和性格产生影响。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祥子与父亲、春花等人的关系对他的成长和命运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分析人物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四、理解人物内心独白有些作品中会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展示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细致地阅读这些独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红与黑》中,朱丽叶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她对爱情和社会的复杂感受。
因此,理解人物内心独白是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
五、结合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结合背景知识,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有时,文本中对于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的描述会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
因此,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准确理解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分析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58d7966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f.pn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分析人物形象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主要通过刻画人物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及其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通过生动的描写来领略人物的内心,刻画人物主要通过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等方法。
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
只有正确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分析文章中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常见的问法1.概括文中×××的形象特点。
2.文中的××具有哪些品格(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文中的××是个怎样的人。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身上最让你感动的点是什么。
5.文中××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文中主要刻画了××和××两个人物形象,请任选一个,结合内容分析其性格特征。
7.文中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分析。
8.请结合文章说一下文中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答题技巧方法指导:从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性格或优秀(或低俗)的品质。
1.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①典型事例分析法。
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观察人物的所作所为,分析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人物描写分析法。
结合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③人物评价分析法。
如通过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作者感情倾向分析法。
留意文章蕴含着作者感情倾向的词句,一般这类词句对人物形象的定位起着重要作用。
⑤人物特征分析法。
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刻画人物的方法①正面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含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c320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2.png)
文学类文本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1、常见设问方式(1)请概括张老师的人物形象。
(此问直接答形象即可)答案: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正直、有原则的老师。
(2)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张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此题需要先归纳人物形象,再对应人物形象逐条分析。
)答案:①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正直有原则的老师。
②从张老师每天中午到教室陪伴同学们完成作业可以看出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③从张老师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关爱学生的人。
④从张老师拒收家长的红包和礼物可以看出张老师是一个正直、有原则的人。
注意:(1)人物性格的表达形式,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且尽量用到三个或三个以上,还要注意多个角度概括;(2)抓住重点,有主到次;(3)分点概括,要点之间不要出现近义词;(4)先概括形象,再具体分析。
做到结合文本,用到三个以上,从不同角度表达,全面、客观、公正。
2、如何归纳人物形象答题方法:①根据人物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②抓住具体人物描写手法推断人物形象;③结合人物身份职业地位揣摩人物形象;④通过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得出人物形象;【积累与运用】老师的优秀品质:(1)认真负责、关爱学生(2)严慈相济、温柔善良(3)风趣幽默、教导有方父母的优秀品质:(1)坚强独立、吃苦耐劳(2)温柔善良、待人和善(3)关爱孩子、教子有方医生的优秀品质:(1)(2)(3)警察的优秀品质:(1)(2)(3)答题格式(1)XX是一个(……)(……)(……)的人。
从……可以看出XX……;(2)他做了……(事件),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3)通过……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例题精讲】干净刘建超①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吉普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澡。
②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
③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地袭击了这座城市。
制定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放好了一池子洗澡水。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edc94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6.png)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小说是常见的文学形式。
而人物形象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需要重点关注和理解的内容。
因此,掌握一些技巧来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通读全文,抓住人物形象的描写细节在阅读小说时,我们首先应该进行一次全文的通读。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在通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人物形象的描写细节。
例如,作者对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进行了怎样的描写,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造型特点每个人物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点,这些特点可以通过作者的描写和描绘展现出来。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造型特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相貌、身高、体型等方面的描述。
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特征,我们可以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推测。
例如,外貌俊美的人物可能具有自信和魅力,而外貌普通的人物可能更加平凡和朴实。
2.服饰打扮:人物的服饰打扮反映了他们的个性和社会地位。
一些小说会通过人物的服饰来区分不同角色。
比如,富有的人物可能穿着时尚、奢华的服饰,而贫困的人物可能衣衫褴褛,形容憔悴。
3.动作表情:人物的动作表情能够反映其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状态。
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表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和情感。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造型特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角色关系。
三、解读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除了外在的形象特点,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心理活动。
通过深入理解和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在解读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思想感情: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是其行为和选择的驱动力。
通过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理解其为什么会做出某种决定,或者为什么会有某种行为。
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91c42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d.png)
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学习语文应该是一件轻松的学习活动。
学习语文其实不用刻意去学习,它靠的是日积月累和逐渐的积淀。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目标:(1)掌握5种人物描写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技巧(3)掌握人物心情分析技巧(4)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目标分解:(1)学生了解概括人物形象的五个常见的角度;(2)学生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以及其对应的作用。
步骤一:概括人物形象的五个常见的角度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时最需要关注的一点。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首先,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5.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步骤二: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以及其对应的作用一、主要人物的作用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寄托的情感。
阅读理解之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情感变化景物
![阅读理解之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情感变化景物](https://img.taocdn.com/s3/m/590d0f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a.png)
阅读理解之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情感变化/景物一、概括人物形象1.常见问法①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②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象。
③通过文中××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是个什么样的人?④文中××的……(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⑤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刻画了××怎样的性格特征?2.解题技巧【解题思路】(1)人物形象包括:①外在形象: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②内在形象:性格、品质。
③思想感情:喜欢……、对……的爱等。
(2)概括人物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②人物做了什么事。
③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方法指导】(1)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首先要明确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要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选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举止进行分析,然后再概括总结。
(2)具体概括,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化。
作答时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发展性,概括尽可能全面,避免遗漏要点。
(3)总体把握,划句分析。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文中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句子。
②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
③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其评价的句子。
【常用答题术语】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公正、勤劳淳朴、仁慈善良、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有担当、深明大义、目标专一、立场坚定、乐观坚强、忠厚老实、诚实守信、忠贞不渝、谦虚谨慎、生活节俭、衣着简朴、博学多才、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执着隐忍、幽默乐观、沉着镇定、尽职尽责、廉洁正直、舍己为人、行事果断、富有爱心、关爱家人、吃苦耐劳、思虑周全、教子有方、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细心周到、热情开朗、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积极进取、活泼可爱、安分守己、温文尔雅、临危不惧、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等等。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9b6d3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8.png)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并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是记叙文阅读中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等方面,可以获得对人物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的步骤包括: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及作用,然后进行分析和概括,并最终表述出来。
下面是一个关于人物形象的例子: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孤身一人在山路上行走,遇到了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告诉他公交车已经停运,但他可以在迎宾旅馆住一晚,第二天再搭车走。
但主人公却决定继续前行,因为他有事要赶回去。
他走了很长时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终还是得以回到家中。
这个故事表现了主人公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性格特征通过主人公的言行和经历得以体现出来。
但是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跳广场舞,下午则会去图书馆看书。
但是,她最大的爱好是乘坐公共汽车。
她认为这是一种了解城市、接触人民的好方法。
每次我陪她坐公共汽车,她总是会挤到最后一排,因为这里比较宽敞,可以放下她的书包和手提包。
但是,等到车上人越来越多,她总是会把书包挪到座位下面,给其他人让出空间。
她还会主动帮忙给年纪大的人和孩子让座,这时她的声音总是很温柔:“小朋友,快坐这里,这里有座位。
”有一次,我们在公交车上,一位妇女带着一个小孩挤了上来,但是其他乘客都不肯给座位。
我母亲看到了这个情况,就主动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妇女。
她说:“小孩子还是要坐着的,我可以站着。
”其实,我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健康,但是她总是会挤在人群中,享受着公共汽车带给她的乐趣。
3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初中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
![3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初中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052c4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1.png)
初中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专题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考点解读】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考点1:分析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xx人物形象。
2、请结合全文探究xx是个什么样的人?3、文中xx给你留下的最深形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角度。
看题干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分析。
看是性格还是形象。
“形象”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
答形象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2、联系文章内容,明确答题区域,筛选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精神品质)。
3、根据分析,分条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答题格式:1、他做了……事,表现了他……性格(品质)。
2、通过……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品质)。
◎例题示范从作者对阿长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七下《阿长与〈山海经)》)【分析】本题要求概括阿长的性格特点。
联系文章内容,明确答题区域,筛选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精神品质)。
本题可以从作者与阿长的交往中,抓住事件、对阿长的描写、对阿长的评价等分析人物形象:①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暗示阿长地位卑微、身世不幸:②对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睡相粗俗、过年规矩等的描写中,表现阿长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等;③从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表现阿长纯朴善良、仁厚慈爱。
【答案】从作者对阿长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阿长虽然地位卑微,身世不幸,却乐天安命;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却天性纯朴善良、仁厚慈爱。
●考点2:揣摩人物心理◎常见题型1.给“ⅹⅹ”情节配一段内心独白。
(50字左右)2. 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ⅹ段画线句子,发挥想象,将“ⅹ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
(60字以内)3.通过“ⅹⅹ”揣摩人物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结合具体事例,按人物成长的不同阶段来分析。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物形象因事迹而丰满。另外,分析人物形象还 要有动态的眼光。年龄、生活状况、命运际遇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物人 生观或价值观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到人物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性格 特征的变化,所以分析这样的人物形象要依阶段进行。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叙述了儿子说服母亲出去散步,儿子顺 从母亲走大路,儿子背母亲走小路三件事,可以分析出儿子是一个懂事\孝 顺\有责任感的人. 5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很多文章结尾往往有一些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表明了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是赞扬还是批判 .例如 :胡适的 <<我的母亲 >>结尾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
⑤这位先生明明是探察外界却误认为探讨自己。 情况下,还时时牵挂着儿子,更表现出父爱之深沉. 属于议论: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记叙:__________________ (二)怎样分析人物的形象呢? 一、从品析人物的正面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入手。 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记叙文常通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 写。其中,外貌描写不仅能勾画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衣着打扮,也能以 “形”传“神”,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处境、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人 物的言行最能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而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描写更能 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多维的性格;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 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神态是人物内心变化的面部 表现,把握神态描写便于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总之,人物描写能 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 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如一篇《最美的 善举》的记叙文就运用了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法,生动刻画了“络腮胡 子”看似外表粗俗、大大咧咧,实则细心善良、扶危济困的形象。 过描述旁观者的述评、态度和反应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常用自然环 境描写来以景衬情、暗示人物命运。 三、结合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来分析。 二、从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入手。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主要是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 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间接表现特定人物的
7 尽量都使用四字短语 固定的答题词汇 老师的优秀品质 1 慈爱有爱心爱生如子 2 工作认真有责任感 3 善于 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充满教育智慧 4 善于钻研课堂语言风趣生动吸引学 生 父母的优秀品质 1 坚强不轻易向命运屈服 2 善良同情弱者尊重邻里 3 慈爱爱子女 4 勤劳节俭 5 尊重孩子善于引导教育孩子 子女的品质 1 不懂事与父母存在代沟但能知错即改 2 热爱父母孝敬 父母 3 刻苦勤奋努力上进 形容人物品质常用的词汇:寡言少语 平凡朴实 纯真善良可爱 沉着 冷静乐观 稳重 害羞 幽默 谨慎 正直 郁郁寡欢 洒脱 循规蹈矩 狡猾 豪放 泼辣热心 胆小 老实 圆滑 暴躁 勇敢 从容 耐心 踏实 谦虚
显示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结 合人物描写进行,尤其要善于捕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的关键词句 进行。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例如:朱志清的<背影>一文中,通过写父亲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 马褂,走路蹒跚,为远行的儿子爬铁道买橘子,表现出父亲在连遭遇不幸的
(2)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及所处位置,历 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
(3)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 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
( 4)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 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 ( ) (5)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 被吐进竹篓里去。( ) (6)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 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思的。(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讲解 (一)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共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抒 情、说明。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方式,而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起辅助作用。 1 叙述是一般的交代,把人物的概貌、事件的过程、场景的全貌条理清 楚地陈述出来; 2 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使之形象 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 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也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 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 3 议论是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认识、评价。 4 抒情是作者对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 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 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 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记叙文中有时也用说明但很少,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 能等特征。 以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在记叙文中,它们又往往是综合使用、 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在文章中各自起着自己独有的作用。叙述是最主
2.下列这段文字中,有叙述,也有议论,请指出哪些句子属于叙述,哪 些句子属于议论。 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 对实验的态度。②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 “格物 ”做 起。③他决定要 “格 ”院子里的竹子。④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 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