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1926f02a2161479171128b9.png)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即全部或部分的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和预制叠合楼板,现场拼装后浇注叠合层或节点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与现浇框架结构适用高度是有区别的,如表1,2所示。
表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表2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由装配规范和现浇规范的比较,可以确定:抗震设防烈度除8度0.3g外,预制装配框架结构与现浇框架结构适用高度是相同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即剪力墙部分现浇,预制装配框架部分与传统现浇结构等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同等抗烈度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差10~20m。
装配式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适用高度相差总体幅度取决于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总剪力值的大小。
2、装配整体式框结构体系2.1 装配整体式框结构体系范围装配整体式框结构体系涵盖了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现浇核心筒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防屈曲支撑结构体系(防屈曲钢板墙)。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体系中的框架部分采用与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相同的预制装配技术,使预制装配框架技术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以应用。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防屈曲支撑(防屈曲钢板墙)是今后抗震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的发展方向。
2.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关键技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关键技术在于装配式梁柱节点,其节点必须满足强度、耐久性、延性以及施工安装等要求。
目前预制装配柱的纵筋连接方式为套筒灌装连接,套筒钢筋的连接长度为8d,《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灌浆套筒连接技术为首选连接方式。
浆锚搭接连接,其要求的搭线长度为33d×1.6=52.8d,相对来说,浆锚搭接连接方式的施工、吊装难度比较大。
梁柱连接节点。
装配式建筑概论课件完整版
![装配式建筑概论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2348ed580216fc710afd7f.png)
• 2.设计计算 • (1)剪力墙水平缝计算
• 在地震设计状况下,剪力墙的水平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mm2?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各槽键的根部截面面积之和按后浇键槽根部截面和预制键槽根部截面面积分别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mm2?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钢筋mm2?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2预制柱底水平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1.提高建筑质量 • 2.提高效率 • 3.节能减排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 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念
• 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国家标准的定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 混凝土部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又是结构、外围护、内装和设备管线 系统的主要部品部件预制集成的建筑。
• 2.4.2 叠合梁
叠合梁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在现场现浇 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一般 叠合梁下部主筋已在工厂完成预制并与混 凝土整浇完成,上部主筋需现场绑扎或在 预制工厂绑扎完毕,但未浇筑混凝土,见 图2-14
图2-14 叠合梁
叠合梁预制部分的截面形式,可采用矩形或凹口截面形式,见图2-15
水晶宫
• 现代建筑从1851年问世到20世纪50年代长达 100年的时间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钢结构建 筑。20世纪50年代以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渐渐成为装配式建筑舞台上的主角,图1-2是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费城社会岭公寓, 也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5753fb1998fcc22bcd10db7.png)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可用于6度至8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工业建筑。除8度(0.3g)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其他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适用于各类低多层居住、公共与工业建筑。
4.2.4工程案例
中建国际合肥住宅工业化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配套综合楼、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项目、南京万科九都荟、乐山市第一职业高中实训楼、沈阳浑南十二运安保中心、沈阳南科财富大厦、海门老年公寓、上海颛桥万达广场、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等。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关键技术指标如下: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相同。
(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尽量选用大直径钢筋,以减少钢筋数量,拉大钢筋间距,有利于提高装配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成本。
(3)当房屋高度大于12m或层数超过3层时,预制柱宜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包括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矩形预制柱截面宽度或圆形预制柱直径不宜小于400mm,且不宜小于同方向梁宽的1.5倍;预制柱的纵向钢筋在柱底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柱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区域长度与500mm之和;当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采取增设钢筋网片等措施,控制裂缝宽度以及在受力过程中的混凝土保护层剥离脱落。当采用叠合框架梁时,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抗震等级为一、二级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
说
(4)采用预制柱及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框架中,柱底接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且后浇节点区混凝土上表面应设置粗糙面。柱纵向受力钢筋应贯穿后浇节点区,柱底接缝厚度为20mm,并应用灌浆料填实。装配式框架节点中,包括中间层中节点、中间层端节点、顶层中节点和顶层端节点,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钢筋的锚固和连接可采用与现浇框架结构节点的方式,对于顶层端节点还可采用柱伸出屋面并将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在伸出段内的方式。
建筑框架结构体系
![建筑框架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ee6f65e31b765ce0408141b.png)
框架(框-剪)结构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将l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定义为高层建筑,2~9层且高度不大于28m为多层建筑。
目前,多层与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和筒体体系等。
(一)框架结构的组成与特点框架结构.主要由楼板、梁、柱及基础等承重构件组成。
由框架梁、柱与基础形成平面框架,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
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空间,承受竖向荷载作用合理、结构自重较轻的特点。
但由于框架其侧向刚度小、水平位移较大,因此使用高度受到限制。
在高度不大的多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好的结构体系。
从受力合理和控制造价的角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高度一般不超过45m;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
(二)框架结构材料强度等级(1)混凝土强度等级非抗震设计时,现浇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抗震设计时,当按一级抗震设计时,现浇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按二至四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成低于C20。
为减小柱子的轴压比和截面,提高承载能力,宜在荷载较大的柱子中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
(2)钢筋级别一般情况下,框架梁、柱内纵筋采用HRB 335级、HRB 400级或RRB 400级,箍筋采用HPB 235级HRB 335级。
(3)梁柱节点混凝土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与柱相同或不低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5MPa以上。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节点设计是框架结构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
(一)一般构造(1)框架梁在非抗震设防区,框架节点的承载力是经济合理且便于施工的原则。
框架梁除应满足一般梁的有关构造规定外,在跨中上部至少应配置2根12的钢筋与横梁支座的负弯矩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z。
(z。
为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
![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fae1185fbfc77da269b1f6.png)
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Standard for model selection of assembled housing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建筑设计 (4)5 结构系统 (6)5.1 一般规定 (6)5.2 混凝土结构 (7)5.3 钢结构 (9)6 外围护系统 (11)6.1 外墙围护 (11)6.2 屋面 (12)7 设备与管线系统 (13)8 内装修系统 (14)8.1 一般规定 (14)8.2 部品选型 (14)8.3 接口设计选型 (16)本标准用词说明 (17)引用标准名录 (18)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4 Architectural Design (4)5 Stucture system (6)5.1 General Requirements (6)5.2 Concrete Structure (7)5.3 Steel Struture (9)6 Envelope System (11)6.1 Facade (11)6.2 Roof (12)7 Facility and Pipe System (13)8 Interior Decoration System (14)8.1 General Requirements (14)8.2 Selection of Parts (14)8.3 Interface (16)Explanation of Worlding in This Standard (1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8)1总则1.0.1 为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部品部件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将建筑设计与部品部件选用相结合,引领设计人员实现以标准化部品部件为核心的协同设计,有效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工业化生产效率,加快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推动装配式住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迈进,制定本标准。
装配式建筑概论--装配式建筑主流结构体系简介
![装配式建筑概论--装配式建筑主流结构体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054e308960590c69fc3762b.png)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在 建筑空间使用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优 化整体,提供宽敞空间的作用。电 梯、楼梯、设备用房以及卫生间、 茶炉房等服务型用房均向平面中心 靠拢,那么相应的办公或者居住空 间就会拥有最佳的采光位置,视线 良好。
钢结构按结构体系分类
➢钢框架结构 ➢钢框架-支撑结构 ➢钢框架-延性墙板结构 ➢筒体结构
装配整体式多层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多层框架结构适用于 低层、多层建筑。因此,装配整 体式框架结构主要应用于厂房、 仓库、商场、停车场、办公楼、 教学楼、医务楼、商务楼等。这 些结构具有开敞的大空间和相对 灵活的室内布局,同时建筑总高 度不高。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兼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 特点,体系中剪力墙和框架布 置灵活,适用高度较高,可以 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可 广泛应用于居住建筑、商业建 筑、办公建筑、工业厂房等, 有利于用户个性化室内空间的 改造。
装配式建筑主流结构体系简介
《装配式建筑概论》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功能多样化 ➢②设计多样化 ➢③施工装配化
装配式钢结构
➢ 钢结构住宅比传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 要求,并可通过减少柱的截面面积和使用轻质墙板,提高面积 使用率,户内有效使用面积提高约6%。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 按照主要受力构件的预制及连接方式,国内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以分为:装 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叠合剪力墙结构、多层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 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叠合板剪力墙目前主要应用于多层建筑或者低烈度区高 层建筑中;多层剪力墙结构目前应用较少,但基于其高效、简便的特点,在新 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前景广阔。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2e314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a.png)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4.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它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应该基本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效果。
其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4.1.1 外挂墙板体系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常配合大钢模施工。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1所示,外挂墙板体系房屋如图4.2所示。
图4.1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图4.2 外挂墙板体系房屋4.1.2 装配式框架体系装配式框架体系是指柱、叠合梁、外墙、叠合楼板、阳台等均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预制比例可达80%,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为50 m以下(地震烈度7度)的公寓、办公楼、酒店、学校、工业厂房建筑等。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3所示,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如图4.4所示。
图4.3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图4.4 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4.1.3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叠合楼板、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房间空间完整,无梁柱外露,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可选择局部或全部预制,空间灵活度一般。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的商品房、保障房等。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如图4.5所示,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如图4.6所示。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多的结构体系,其结构节点是关注的重点,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构造如图4.7所示,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构造如图4.8所示。
图4.5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图4.6 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图4.7 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图4.8 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4.1.4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柱(柱模板)、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讲解(附图丰富)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讲解(附图丰富)](https://img.taocdn.com/s3/m/eeb48756fad6195f312ba688.png)
3.3 基本构件
预制楼梯
带防滑条,栏杆预埋件
3.3 基本构件
楼盖体系 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可做单向、双向板
结合面
规程规定: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 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
14
3.2 基本规定
✓方案阶段各专业的协同; ✓建筑及结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数化,少规格、多 组合;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合 理的预制拆分; ✓抗震设防标准; ✓深化设计要求。
3.2 基本规定
适用高度
3.2 基本规定
高宽比
3.3 基本构件
基于一维构件
把梁、柱预制成一维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而成
4.6 牛腿节点连接
牛腿节点主要用于厂房等工业建筑,是一种常用的框架节点形式。此类节点主要 由牛腿支撑竖向荷载及梁端剪力,大部分牛腿节点设计中被看成铰接节点。除现 浇混凝土中可做成牛腿节点外,螺栓、焊接等方式也常用于牛腿连接。
牛腿焊接连接(刚接)
牛腿螺栓连接(铰接)
4.6 牛腿节点连接
焊接牛腿连接:该焊接连接的抗震性能不理想,在反复地震荷载作用下焊缝 处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其能量耗散性能较差。但是焊接连接的施工方 法避免了现场现浇混凝土,也不必进行必要的养护,可以节省工期。开发 变形性能较好的焊接连接构造也是当前干连接构造的发展方向。在施工 中为了使焊接有效和减小焊接的残余应力,应该充分安排好相应构件的 焊接工序。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2cea9c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3.png)
• (2)刚度方面: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水平位移成为重要的控制因素。
• 要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就必须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太 大不经济,甚至不合理。
等跨式柱网:常用跨度为6米、7.5米、9米、12米 开间方向柱距:6m
适用范围:厂房、仓库、商店
对称不等跨式柱网
框架结构的运用与建筑艺术技巧的配合
一、框架带悬挑与建筑艺术的有效结合
底层收进:立面效果 底层的楼盖悬挑出很厚的周边雨罩
连续梁端部适当悬 挑有利于减少跨中 弯矩
•框架两端纵横两向 同时悬挑 •外形对称减少侧移 •角柱受力合理 •建筑造型合理协调
框架梁的截面形式: 1.矩形——一般情况 2.T型\L型——楼板为现浇(楼板的一部分作为框架梁的翼缘) 3.十字形\花篮形——预制板楼盖,为减少楼盖结构高度,增加建筑净空 框架柱的截面形式: 1.矩形、正方形——一般情况 2.圆形、多边形——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的特点、优点和分类
一、特点 1受力特点 2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 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三、适用范围
越简单规则整齐对结构越有利,经济效果越好 建筑艺术的效果:周边复杂的形式 在复杂的建筑平面上力求简单的框架柱网布置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一、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相互刚接而成的,框架的承
载能力和结构效能主要依赖于梁与柱的强度和节 点刚度。
1.竖向荷载
框架层数的增加而框架的变形和弯矩没有显著的变化 框架的变形和弯矩与框架的层数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
YLB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
![YLB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7d26c13b4daa58da1114a28.png)
YLB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无锡同济钢构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元月目录第一章YLB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概述 (1)第一节装配式建筑目的及意义 (1)一、缘起 (1)二、国家政策 (1)三、地方政策 (2)四、主要结构体系 (2)第二节YLB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概述 (2)一、体系介绍 (2)二、体系优点 (3)三、技术依据 (3)四、经济性分析 (3)第二章建筑平面布置及结构分析 (5)一、建筑平面布置 (5)二、结构分析 (8)第三章YLB叠合板 (15)第一节YLB叠合板介绍 (15)一、YLB叠合板规格、标记及基板设计选用 (15)二、YLB叠合板计算及选用准则 (16)三、YLB叠合板支座节点 (17)四、YLB叠合板相关专利及规范、图集 (18)第二节YLB叠合板生产与施工 (19)一、YLB叠合板生产 (19)二、YLB叠合板施工 (19)三、YLB叠合板施工方案 (20)四、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 (21)第四章建筑外墙 (22)一、支承类外墙板 (22)二、悬挂类轻质外墙板 (23)三、砖砌外墙 (24)第五章装配式施工 (25)第一节概述 (25)一、全预制钢混框架 (25)二、钢框架带现浇劲型柱 (25)第二节装配式构件生产与控制 (26)第三节运输与安装 (27)第四节其他 (28)一、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基础连接 (29)二、上下柱接头 (29)三、水、电管预埋 (30)第六章装配式工程案例 (31)第七章结束语 (37)附1: 新型装配式叠合楼板受力性能研究 (38)附2: 参考文献 (48)第一章 YLB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概述第一节装配式建筑目的及意义一、缘起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质量更易保证,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
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
第5 章 装配式组合结构
![第5 章 装配式组合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175498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8.png)
3.钢结构+木结构 结构系统及外围护结构系统由钢结构构件和木结构构件装配 而成。 4.其他结构组合 结构系统或外围护结构系统由其他材料预制构件组合而成, 例如纸管结构与集装箱组合的建筑。
• 第5章 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
5.1 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概念 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包括外围护系 统)由不同材料预制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有以下特点: (1)由不同材料制作的预制构件装配而成。 (2)预制构件是结构系统(包括外维护系统)构件。
5.2 装配式组合结构的类型
2.钢结构为主,混凝土结构为辅 (1)钢结构建筑采用预制混凝土楼盖,包括叠合板、预应 力空心板、预应力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 (2)钢结构建筑采用预制混凝土梁、剪力墙板等。 (3)钢结构建筑采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
钢结构组合结构的优势: (1)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采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 是普通住宅的1/2左右,地震作用可降低30%-40%。 (2)有利于提高大开间,提高自由度。 钢结构空间布置自由,可形成大柱距、大开间的开放型住宅,开 间比混凝土结构增大30%-50%左右。 (3)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 钢结构住宅由现场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整体组装,不需要制作模 板,不需要绑扎钢筋,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采用爬模施工,可以加 快施工速度,建造周期短。
5.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是混凝土预制构件与 钢结构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是比较常见的装配式组合结 构。图5-1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一种组合结构。常见组 合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装配式建筑课件
![装配式建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cf6a8fcaaedd3382c4d332.png)
2021/7/29
一、相关概念简介
❖ 1、预制装配式建筑 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
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 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 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 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 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
2021/7/29
• 2、混凝土预制构件 (PC) 是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加工制作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部件。采用混凝
2021/7/29
建筑整体装配阶段工艺介绍: 4、内墙板安装。
2021/7/29
建筑整体装配阶段工艺介绍: 5、柱、剪力墙钢筋绑扎。
2021/7/29
建筑整体装配阶段工艺介绍: 6、电梯井道内模板安装。
2021/7/29
建筑整体装配阶段工艺介绍: 7、剪力墙、柱模板安装。
2021/7/29
建筑整体装配阶段工艺介绍: 8、墙、柱浇筑混凝土。
2021/7/29
装配式
传统式
与传统方式对比的优点: PC构件在工厂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 起重机械吊装就位。操作工人只需进行扶板就位,临时固定等工作,大幅降低 操作工人劳动强度。
装配式
2021/7/29
传统式
与传统方式对比的优点:门窗洞预留尺寸在工厂已完成,尺寸偏差完全 可控。室内门需预留的木砖、混凝土块在工厂也完成,定位精确,现场安 装简单,安装质量易保证。
2021/7/29
建筑整体装配阶段工艺介绍: 13、楼板内预埋管线安装、面层钢筋绑扎。
2021/7/29
建筑整体装配阶段工艺介绍: 14、楼板混凝土浇筑。
2021/7/29
2021/7/29
2021/7/29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 结构体系和结构设计要点解析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 结构体系和结构设计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7f608855270722182ef71f.png)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解析
欧洲的国情
结构的主要技术要求
△仅部分地区是地震区
△主要应用于:
5层及5层以下的低层、多层公共 建筑,如:停车场、超市、仓 储用房等。
△强大的运输能力,可达150~350 公里,用火车和海运时,最大 的经济距离可达2000公里。
湿连接
弱连接 强连接-强连接弱构件-等同现浇
干连接
刚性连接-强连接弱构件 半刚性连接 铰接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湿连接-弱连接举例: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干连接举例: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干连接举例: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解析
1、欧美日主要结构体系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结构体系及规范 3、装配式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4、装配式结构设计
△ 造价高于现浇结构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解析
2019/12/26
节点区现浇
节点区预制
日本典型的 连接的梁柱节点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解析
重点使用领域和特点: △对混凝土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时,
需要使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如C80~C150的混凝土 △需要使用无污染的混凝土时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100年以上时
1 短暂设计状况 2 结构的概念设计 3 结构的计算设计 4 预制构件的连接设计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解析
一、欧美日主要的结构体系
欧美主要的结构体系 日本主要的结构体系
△ 框架结构:节点铰接 节点刚架核心筒结构(主要用于高层)
△ 盒子结构
△ 框架结构:节点刚接 △ 剪力墙结构 △ 框架剪力墙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14
3.2 基本规定
?方案阶段各专业的协同; ?建筑及结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数化,少规格、多 组合;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合 理的预制拆分; ?抗震设防标准; ?深化设计要求。
3.2 基本规定
适用高度
3.2 基本规定
高宽比
3.3 基本构件
基于一维构件
把梁、柱预制成一维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而成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框架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
配
式
结
木(竹)结构
构
体
系
钢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 - 剪力墙 其他
框架 - 支撑结构 框架 - 核心筒
大板结构、箱式结构等
框架、框架 -支撑、钢管束剪力墙结构
轻钢体系
新型模块式结构、板柱结构、交错桁架结构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关技术标准
类别
编号
名称
优点:构件生产及施工方便,结构整体性较好,可做到等同现浇结构 缺点:接缝位于受力关键部位,连接要求高
3.3 基本构件
基于二维构件,
采用平面T型和十字型或一字型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
优点:节点性能较好,接头位于受力较小部分 缺点:生产、运输、堆放以及安装施工不方便
3.3 基本构件
基于三维构件
采用三维双T型和双十字型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征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规范》: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 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装配而成的建筑。
国家 标准
GB 50010-2010 GB 50666-2011 GB 50204(2011 年修订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 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行业标
JGJ 224-2010 准
JGJ355-2015
装配式结构逐渐符合现阶段国情
1.2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国外的装配式建筑开始发展于20世纪初,但是早期的预制 混凝土只是被用作装饰构件,后来受到西方工业化发展的影 响,预制混凝土结构才开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被 用作结构构件。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解决房荒问题,装配式建筑才得 到突破性发展。
原因: 1. 当时各类建筑标准不高、形式单一,容易采用标准化方式建造; 2. 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要求不高; 3. 总体建设量不大,预制构件厂供应可满足需求; 4. 木模板、支撑体系和建筑用钢筋短缺; 5. 施工企业用工采用固定制,预制装配可减少现场劳动力投入。
1.1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低潮阶段 第 III 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1.1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第 I 阶段 20世纪50年代
? 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提出 ? 借鉴前苏联、东欧国家经验 ? 推行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式施工的房屋建筑建造方式 ? 1955年在北京东郊百子湾兴建北京第一建筑构件厂
1.1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持续发展阶段
第 II 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 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得到快速发展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256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
CECS 40:92 协会标
CECS 43:92 准
CECS 52:2010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 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
优点:能减少施工现场布筋、浇筑混凝土等工作,接头数量较少 缺点:构件是三维构件,重量大,不便于生产、运输、堆放以及安装施工。 该种框架体系应用较少
现浇结构相较装配式结构更适应这一时期国情
1.1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新发展阶段 第 Ⅳ 阶段 2008年左右开始至今
? 劳动力成本上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的需求 ? 节能环保的要求:大幅度减少建筑垃圾,降低噪声污染,节约用水 ? 技术逐步成熟,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 建筑功能和质量要求提高
地方标 北京、上海、深圳、辽宁、安徽、黑龙江、福建、香港、广东等各地方规程 准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3.1 装配式框架结构定义
装配式框架结构是指梁、板、柱均由预制混凝土构 件组成,在现场进行结构吊装。
主要用于需要开 敞大空间的厂房、 仓库、商场、停 车场、办公楼、 教学楼、医务楼、 商务楼等建筑, 近年来也逐渐应 用于居民住宅等 民用建筑。
?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构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 的建筑。
? 基本特征: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
建筑物组成
结构体系
混凝土 钢结构 木结构
……
外围护体系
外墙、屋面、 外门窗及附属
物
设备管线系统
内装系统
给排水、供暖 通风空调、电 气和智能化、 燃气等设备及
管线
楼地面、墙面、 轻质隔墙、吊 顶、内门窗、 厨房、卫生间 和套内设备管
线等系统:国内
? 20世纪50年代:开创(主要是前苏联技术) ? 20世纪60~80年代:发展 ? 20世纪90年代:低潮 ? 21世纪初期:恢复、发展、创新,形成 技术体
系和技术标准,开展推广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停滞
?现浇结构应用广泛
? 唐山大地震中预制装配房屋破坏严重,结构整体性、抗震性差; ? 大板住宅建筑等出现渗漏、隔音差、保温差等使用性能方面问题; ? 我国建筑建设规模急剧增长;建筑设计出现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
的特点;
? 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要求提高; ? 各类模板、脚手架的应用普及,商混普及,现浇施工技术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