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港口有两个作业区,各有集装箱2个泊 位,分别完成年吞吐量50万TEU,平均单 船装卸量G=1000TEU/艘,装卸船时间均
为1/ 0.8日/ 艘。应用M/E2/S模型。
该例中现有泊位3个,现有的1.5万吨多用途泊 位通过能力为40~50万t/泊位, 则 3 40 ~ 50 120 ~ 15(0 万吨),在能力上可 以完成吞吐量任务。但规划上从营运竞争力 考虑,泊位数不仅要够用,而且要有利于吸 引船公司来港,同时使本港有合理的投资效 益。
估算最优泊位数:
第一节 码头分类
一.按码头功能分类 二.按码头平面布置型式分类
一.按码头功能分类
1.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型式上分类:
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多用途码头、 专用码头。
2.从贸易或商务上分类:
外贸码头 内贸码头。
3.从隶属关系上分类:货主码头 公用码头
通 用码头
4.从客货上分类:货运码头 客运码头
二.按码头平面布置型式分类
1.顺岸式布置(如图) 小洋山港
适用条件:
2.突堤式布置(如图)
适用条件:
3.挖入式布置(如图)图4-5,图 4-6 适用条件:
4.沿防波堤内侧布置
5.岛式布置(如图)
6.栈桥布置(如图)
第二节 码头规模的确定
1.码头规模的两个指标:
泊位停船吨级 泊位数量
例4-3:与例题4-1相同条件,利用M/E2/S模型 计算最优泊位数。
计算利用表4-8的数据,结果列于下表中。
表4 9
S
3
Tw
nws
ns ns ns1
3
0.67 0.825 0.66 2.66 0.54
4
0.50 0.150 0.12 2.12
0.08
5
0.40 0.050 0.04 2.04
(S个泊位,N期间)
1.M/M/S模型 2.M/Ek/S模型 3.E2/E2/S模型
1.M/M/S模型
当船舶随机到港的规律(指每天到港船 数分布)符合伯松分布,船舶靠泊作业 占用泊位时间符合负指数分布时,泊位 数为S,该模型记为M/M/S模型。
按此模型可推倒如下结论
n艘船在港的概率 PnS :
s — 泊位数为 S时的泊位利用率;
— 码头平均到船率(艘/日),即1天内平均到船数; —一个泊位平均装卸船率(艘/日),即1天内装卸的船数;
G — 船舶在本港的平均装卸量(t / 艘); Tw — 船舶平均待泊时间(日 ); Tb — 船舶平均靠泊时间(日 );
cb — 泊位日平均营运费(元/日.泊位),可认为与S无关,见表4-4; cs — 船舶在港日均费用(元/日.艘),见表2-10; M船数:每年到港船数M船数=Q / G;
则平均每天到港船数(即码头平均每天到船率)=M船数 / N Q /(GN)
二.排队论模型的应用
排队过程:如图4-9
平均到船率: Q / N
(1)
G
平均每艘船的装卸时间是平均装卸率μ的倒数:

1 G
(2)
R
由(1)*(2)得:

1 Q G Q
an

PnS

n! PoS

an
S!S nS

PoS
(0 n S) (8)
(n S)

S 1 an
aS
1
P0S
n0
n!

(S
1) !( S

a)

(9)
P0S ——无船在港时的概率
平均待泊船数 nwS:

nwS
2.经济营运船型(表4-1)
3.在规划阶段泊位数
码头年作业量
Pt参考取值 S 一个泊位年通过能力
Q Pt
Pt较精确的计算
泊位年通过能力 Pt:
Pt
Ty G

tz
tf
24 t 24
G tz P
Ty:泊位年营运天数;
t
:装卸一艘设计船型所
z
需时间( h);
p:设计的船时效率( t / h);
第四章 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如图4-1)
第一节 码头分类 第二节 码头规模的确定 第三节 码头最优泊位数 第四节 泊位组、提高装卸效率、新增
能力时机选择 第五节 码头泊位尺度的确定 第六节 多用途杂货码头、件杂货码头
第七节 集装箱码头 第八节 滚装码头 第九节 油码头 第十节 液化石油气(LPG)专用码头 第十一节 港池、突堤式码头平面尺度 第十二节 码头前沿高程
平均到船率: Q / N 1460000/ 365 0.8艘 /日
G
5000
平均每艘船装卸时间:1


Tb

G R

5000 2000

2.5日/ 艘
船流密度(日平均靠泊船数
nbs
):a
0.8 2.5 2
假定S=3,由式(14)得:
3

a S

2 3
0.67 ,由表4-5得:
G:设计船型在本港的装卸量; t f:船舶进出港、辅助作业等非装卸作业时间之和;
t:昼夜非生产时间之和(h),根据本港情况而定;
:泊位利用率,按规范或表4 -12选取。
第三节 码头最优泊位数
一.最优泊位数的表达式 二.排队论模型的应用 三.模型选择 四.总结
一.最优泊位数的表达式
1.符号意义 2.N期间发生的泊位总费用:
Cb cb NS
3.N期间船舶在港发生的总费用:
Cs cs NnS
4.港口和船舶发生的总费用:
CST Cb Cs cb NS cs NnS
5.确定最优泊位数的公式推倒:
若最优泊位数为S,即:
CCSSTT
CST1 CST1
(a) (b)
(a) cb NS cs Nns cb N (S 1) cs Nns1
cb NS cs Nns cb NS cb N cs Nns1
cs ns cb cs ns1
ns

cb cs
ns1
cb cs

然后进一步可得: nS nwS nbS nwS a
(15) (16)
例4-1:某港口预测2002年货物吞吐量为Q 146 10 4 t / 年
。船舶到达符合柏松分布、占用泊位时间基本符合负指 数分布。确定2002的合理泊位数。有关参数如下: 现有泊位3个
R 2000t/日 泊位 G 5000t / 艘 cb 2.92万元/日 泊位 cs 8.00万元/日 艘
(b)条件的泊位数为S=4。
S
3
表4 6
Tw
nws
ns
ns ns1
3
0.67
1.138 0.91
2.91 0.74
4
0.50 0.218 0.174 2.17
0.13
5
0.40 0.050 0.040 2.04
n3 n4
cb cs
n4 n5
0.74 0.366 0.13
Tw Tb
0.455
Tw 0.455 2.5 1.138(日)
利用式(15):nw3 Tw 1.138 0.8 0.91
n3 nw3 a 0.91 2 2.91
同理可得S=4、5时的 n4、n5 ,计算结果列与下
表中。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满足不等式(a)
(3)
G N R RN
在排队模型中,将船流密度a定义为:

a Q
(4)
RN
N期间,S个泊位的港口吞吐量Q:

Q R S Ns
(5)


Q RN

S
s

nbs
(6)
根据式(4)和(6) a nbs
(7)
说明船流密度a在数值上等于日平均在泊位装卸船数 nbs
例4-2:试估算前例S=4和S=3、S=5时,船舶 待泊损失费和泊位闲置损失费的大致数值。
先计算S=4:
泊位闲置损失费 Cb :
Cb cb1 4 NS 2.921 0.54 365 2131 .6万元
船舶待泊损失费用 Cs : Cs csnw4 N 8 0.174 365 508万元
可计算出相应的 Tw Tb 值,从而可制成表4-5。
注意到式(10)和式(11)都有 由式(10)有
aS (S 1)!(S a)
P0S
nwS

(S
a S 1 1)!(S
a)
P0S

(S
aS 1)!(S
a)

1

P0S
a

Tw
a
Tw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w
三.模型选择
从理论上讲,模型的选择应根据船舶进 港时间和占用泊位时间的统计规律而
定,而统计规律如何呢? 对于件杂货船,船舶随即到港的模式比
较接近于伯松分布,船舶占用泊位时间 分布接近爱尔兰二阶分布的港口较多, 也有一些港口符合负指数分布。
一般讲来,用爱尔兰二阶分布描述船
舶到港时间 和占用泊位时间是比较符合 实际的。 三种模型的比较
ns
ns1
(c)
(b) cb N (S 1) cs Nns1 cb NS cs Nns
cb NS cb N cs Nns1 cb NS cs Nns
cb csns1 csns
cb cs (ns1 ns )
cb cs


Tw

Q/N G
ns nws nbs 利用最优泊位数表达式判断:
nS 1 nS

cb cs
nS
nS 1
第四节 泊位组、提高装卸效率、 新增能力时机选择
一.泊位组 二.提高装卸效率 三.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
一.泊位组
若干个泊位,可放在一个作业区,也可分 散在两个作业区,下面我们将讨论两种情 况下对待泊时间的影响。
ns1 ns
(d )
(c)、(d )可综合为:
nS 1 nS
cb cs
nS
nS 1
(e)
1.符号意义
S — 码头泊位数; N — 港口营运期,通常N 365天; Q — N期间港口吞吐量( t); R — 一个泊位的日平均装卸效率(t /日.泊位),即船天量; nbs — 泊位数为 S时,N期间内在泊位装卸的平 均船数(艘 /日); nws — 泊位数为 S时,N期间内等待泊位的平均 船数(艘 /日); ns — 泊位数为 S时,N期间内平均在港的船数 (艘 /日);

(S
a S 1 1)!(S
a) P0S
平均待泊时间 Tw :
Tw

(S
aS 1)!(S

a)2

1


P0S
(10)
(11)
平均在港船数 nS : aS1
nS nwS nbS (S 1)!(S a)2 PoS a
(12)
这样利用式(12)和最优泊位表达式(e)即可确定
同理可算出S为3和5时的结果,均列 于下表中
S
C(b 万元) C(s 万元)
C
T S
3 1055.2 2657.2 3712.4
4 2131.6 508.1 2639.7
表4 7
5 3191.4 116.8 3308.2
2.M/Ek/S模型
模型说明:当船舶随机到港的规律符合伯松分 布,船舶靠泊作业占用泊位时间符合爱尔兰K阶 分布,泊位数为S时,排队论模型记为M/Ek/S模型。
最优泊位数。
为了应用上方便,将上述各式制成表格。
先计算Tw Tb ,注意 1 即是平均靠泊时间 Tb :
Tw Tb

aS (S 1)!(S a)2
1

P0S
1

(S
aS 1)!(S

a)2

P0S
(13)
另外:
s

nbS S

a S
(14)
给定一系列S和 s数值;计算出a值后,利用式(13)
四、总结
无论是哪一种模型,关键是要知道 Tw / Tb,有
了此值其它各项计算如下(Q,
N
,
G,
R,
cb
,
c
均已知)
s
Q / N QN GG
1
Tb

G R
a nbs
s

nbs S
(S, ) (查表)Tw C Tb
Tw Tb C
nws

Tw
最优泊位数仍为S=4,船舶平均待泊时间、平均待泊 艘数均较M/M/S模型小。
3.E2/E2/S模型
当船舶到港时间和船舶靠泊作业占用泊 位时间均符合爱尔兰二阶分布时,这时的
计算模型称E2/E2/S模型。 用此模型时,Tw Tb与泊位数的关系见表4-10。 有了Tw Tb ,其它就容易确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