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二则字词积累练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1.两小儿笑曰:“孰(shóu shú)为汝(rǔnǔ)多知(zhīzhì)乎?”2.思援(yuán huǎn)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3.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4.此不为(wéi wèi)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二、选字填空。
1.【援缓】毛豆豆学习进步()慢,于是班长伸出了()助之手。
2.【俱惧】这个()乐部的队员球技精湛,让对手()怕。
3.【辩辨】“我能分()出哪件工艺品是我做的。
”他争()道。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A.代指弈秋的教诲。
B.助词,相当于“的”。
C.代指鸿鹄。
D.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1.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弗若之矣。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5.孰为汝多知乎?()语句应用练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D.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故”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①“探汤”的本义是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这难道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而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B.这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而离得远让人感觉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
(15分)欧阳询观古碑唐欧阳询尝行①,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③,及疲,乃布裘④坐观,因⑤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注释】①行:赶路。
②索靖:晋朝书法家。
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④布裘:展开皮衣。
⑤因:于是。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8分)(1)唐欧阳询尝.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数百步复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及.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日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驻马观之,良久而去”的意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的欧阳询具有怎样的品质?下面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 博采众长B. 虚心好学C. 甘于奉献D. 善于钻研二、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
(15分)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①,辍②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③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④曰:“嗟乎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注释】①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作。
②辍:停止。
③若:你。
④太息:长叹。
⑤嗟乎:相当于感叹词“唉”。
1.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4分)A. 尝.与人佣耕吾尝.终日不食B. 陈涉少.时少.选之间C. 辍耕.之垄上耕.当问奴D. 佣者笑而.应之处士笑而.然之2. 请你写一写“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意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学弈》中,我知道了“鸿鹄”的意思,可以推测文中的“鸿鹄之志”可以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含答案)_1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2022·武汉)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
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
②针黹(zhì):针线活。
③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解释文中的词。
(1)比相见比:__(2)故走觅兄故:__2.对画线句子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A.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B.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C.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D.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3.文中傅显迂缓具体表现在____、____两处。
4.开头写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目是()A.突出了傅显博学、知识丰富的特点。
B.这也是形成他做事拘泥的重要原因。
C.讽刺了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变通的人。
D.意在说明读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022·长沙)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蒙正不为物累(宋)欧阳修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①。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眷遇:器重,看重。
②古鉴:古镜。
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弟遂不复敢言/肃遂拜孟母B.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乃取一葫芦至于地C.自言能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D.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6.请你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部编人教小学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考试(含答案)
部编人教小学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考试(含答案)本次考试共设12道选择题和2篇阅读理解题,分别为古诗文《登高》和《孔乙己》。
总分为100分,满分为120分。
选择题1.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B)A. 我们要学会研究,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B.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2. 古诗《登高》的作者是(D)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众不同?(A)A. 掩耳盗铃B. 调虎离山C. 孟母三迁D. 画龙点睛4. 古诗《登高》中的“千山鸟飞绝”一句的意思是(B)A. 千山之中没有鸟儿B. 在登高之处可以看到千山和飞鸟的美景C. 天空中有千只飞鸟D. 千山的其他地方有飞鸟5. 古诗《登高》的下一句是(C)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 单怀万古心,无为谁生外。
D.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6. 古诗《孔乙己》中的“小店”是(A)A. 饮食店B. 木材店C. 衣帽店D. 鞋店7. 古诗《孔乙己》中的“饱经忧患”一句的意思是(D)A. 没有经历过什么悲伤和困难B. 活得非常优哉游哉C. 时常感到惆怅D. 面对很多的烦恼和痛苦8. 下列哪句话体现了《孔乙己》中的“儒雅”主题?(C)A. “那时店内的一切——破旧粗陋的茶几凳子,柜里凌乱的饭食酒菜轻盈的小贩——都凝聚成庄严而又优美的涵义,深深地侵入我们的记忆。
”B. “我早已饱吃了数不清的爆米花和饮料,也看厌了现场放映的电影,乘机准备离开,可一个人突然走到了我的身边。
”C. “那人举止儒雅,走起路来依旧双手负在腰间,显得极有风度。
”D. “酒醒后漏长,罚款二元,留店工作一个时辰。
”9. 古诗《孔乙己》的作者是(B)A. 贾平凹B. 鲁迅C. 龚自珍D. 钱钟书10. “守株待兔”这个典故出自于(C)A. 《左传》B. 《孟子》C. 《列子》D. 《庄子》11. 唐代诗人中,以思想深邃著称的是(A)A. 李白B. 王维C. 杜牧D. 白居易12. 古诗《登高》和《孔乙己》的时代相差(D)A. 战国B. 秦朝C. 汉朝D. 五代阅读理解古诗文《登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六年级(下)期末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一东坡逸事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商店。
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
③行、草:行书、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东坡为钱塘守时 ( )(2)遂悉偿所负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2)吾为将(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智犬破案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①,香火颇旺。
一夕,有盗逾墙而入。
犬吠,僧觉。
盗劈僧首,立仆。
遂越②货而亡。
翌日③,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
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
途经一酒肆④,见五六酒徒狂饮。
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
僧疑为盗,缚而送官。
吏审之,果然。
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chà):寺庙。
②越:抢劫。
③翌(yì)日:指第二天。
明日,明天。
④肆:店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去杭州百里许()()(2)香火颇旺()(3)僧觉()(4)遂越货而亡()(5)乃诣官府诉之()(6)僧怪之()(7)啮一徒不置()()(8)盖犬有智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sì):等待。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明日早,令人求故人:________ (2)故人来,方与之食:________(3)恐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________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而止之食。
B.起不食待之。
C.故人来,方与之食。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吴起在为人处事上太过拘泥执拗,这样会让别人感到很累。
你赞成这样的说法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碟(dié)躞(xiè)②而听。
【注释】①操:琴曲。
②碟躞:小步来回走动的样子。
5.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1)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2)伏食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 (3)转为牛虻之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 (4)即掉尾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掉:_______________ 6.写出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专项卷——古诗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卷——古诗与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18+18=36分)(一)菊花[唐]元稹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
..篱③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分)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3分)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
(3分)4.这首诗借菊花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的赞美。
(6分)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二)青玉案①·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笑语盈盈⑨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⑩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
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青玉案”是词的。
(4分)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3分)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4分)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 、、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四)(含答案)
六年级(下)期末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四《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
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3)立有间.()(3)寡人闻.命矣。
()2.翻译句子。
(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4)不病.于无鸡乎?( )2.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2)若之何而去夫猫也?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应该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2 南湖区)文言文阅读。
狐假虎威①(节选)虎求②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战国策》,题目为后人所加。
假,凭借。
②〔求〕寻求,寻找。
③〔无敢〕不敢。
④〔长〕做首领,统领。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走”的意思是。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 。
(2)读短文,根据故事的发展完成填空。
→狐曰无敢食→→→虎以为畏狐2.(2022 宁波)猴弈西蕃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
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
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②去。
猴即下树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
国人奇之,献于朝。
上诏③,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
或言,杨靖善弈。
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猴前。
靖请以盘盛桃。
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有删改)【注释】①西蕃:我国西部偏远的地方。
②遁:消失。
③上诏:皇帝下诏书。
(1)古文中的“之”有多种释义。
下列句中的“之”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填序号)之:①到、去。
②第三人称代词。
③相当于现代汉语组词“的”。
A.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___________B.遍国中莫之胜___________C.诏释出,之猴前___________(2)回忆语文书中的《学弈》,比较《猴弈》,完成表格。
题目老师最终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用原文填写)《猴弈》老猴《学弈》另一人___(3)通过“猴弈”和“学弈”两个事例,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的观点是:___ 。
3.(2022 闽侯县)阅读小古文《北人食菱》,完成(1)﹣(4)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精选专题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20小升初文言文专题训练班级姓名一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二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
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三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一解释加点的字:1.康肃笑而遣.之()2.尝.射于.家圃()()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4.睨之,久而不去.()5。
无他,但.手熟尔() 6.尔安.敢轻吾射.()()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类文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类文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
②邑:同乡。
③文不识:人名。
④与:帮助。
⑤资:借。
⑥大学:很有学问的人。
1.“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字读音是,意思是。
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组词为。
2.对“衡乃穿壁引其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匡衡于是穿墙而过,去吸引邻居家的火光B.匡衡于是翻过墙去,把邻家的火光引了过来C.匡衡于是在墙上凿了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3.把“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改写成现代汉语是。
匡衡这样做的原因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
4.读了《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参考答案】1.dài 到,及力有不逮2.C3.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希望能读遍主人家的书4.示例:我们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怕后生笑欧公①晚年,尝自窜定②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
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③,却怕后生笑。
”(选自《宋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欧公:指欧阳修。
②窜定:刪正、改定。
③嗔:怒,生气。
1.“晚年”的意思是()A.傍晚的时候B.年末的时候C.年老的时候2.本文写欧阳修晚年做的事是。
3.“自苦如此”的意思是。
欧阳修“自苦如此”的原因是。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参考答案】1.C2.修改自己一生所写的文章3.这么辛苦怕后来人发现了文中的错误会笑话4.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负责任,为人为文严谨,对自我的要求很高的人。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4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4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阅读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①,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②?”徐曰:“不然,譬如③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戏:玩耍,嬉戏。
②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
③譬如:好比,就好像。
④瞳子:眼睛的瞳孔。
(1)结合注释,说一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
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
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
(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一儿曰:“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孔子不能________。
两小儿笑曰:“________?”(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一儿曰:“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孔子不能________。
两小儿笑曰:“________?”(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2019-2020学年度阅读专项练习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下册阅读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_________________B.贾人: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 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 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4.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______________)(2)遂.烹彘也遂.(_______________)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拓展阅读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7.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__________)(2)破之(__________)8.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含答案)
六年级(下)期末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三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住,身自罢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解①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官。
1.解释文中加点的含义。
(2分)(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2.用原文中的六个字概括左右阻止文侯出猎的理由。
(2分)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4.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魏文候具有怎样的美德?(2分)农妇与鹜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
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之。
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
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野鸭子。
1.下列句子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妇不忍市之(卖)B.似哀鸣,熟视之(仔细)C.频频颔之(点头)D.频频颔之,似谢(道歉)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疑其受创也安求其能千里也B.于河边拾薪不戚戚于贫贱C.且日产蛋甚多盖余之勤且艰苦此D.熟视之,乃鹜也以衾拥覆,久而乃和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
(4分)(1)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
(2)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4.从这则短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中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水滴石穿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
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
”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选自《鹤林玉露》) 1.解释1.下列加粗的词。
①张乖崖为崇阳令( )②乖崖命杖之( )③尔能杖我( )2.解释文中加粗的“自”。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训练(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训练(精编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②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③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
(2)先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再写出句意。
①子无敢食.我也!食: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走:________。
句意:________。
(3)这篇文言文讲了狐狸和老虎的故事,你会怎么评价这只狐狸?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曩①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②为志③。
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
其妻收履。
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
”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①曩:从前。
②履:鞋。
③志:标志。
(1)翻译下列划线词语。
①及午________②至薄暮________③是汝家________④何不入________(2)翻译句子。
①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昔有愚人:________②食之,甚美: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一、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4分)(1)尝暑中过河阳。
(2)渴甚。
(3)众争取啖之。
(4)或问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2)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3.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二、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显不,长其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2)马无故亡而人胡。
(3)人皆吊之。
(4)居数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此何遽不为福乎? 。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我国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
请写出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相应的成语及故事寓意。
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
(1)成语:。
(2)寓意:。
三、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2,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
②多:学得过多。
③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2分)(1)或失则多(2)然后能救其失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2分)。
四、欧阳询观古碑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课时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一、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
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____ ____________展开了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持____________的态度,我们可从中悟出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学弈》选自《》。
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最后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前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观察事物、看待问题;而且辩论时要有____________,并且要有___________。
4.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孩子善于观察,敢于质疑。
( )(2) 孔子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无所不知。
( )(3) 第一个孩子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二个孩子的观点是正确的。
( ) 5.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
第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却是__________。
从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推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人专心致志B、一人/虽听之C、虽/与之俱学D、思援弓缴/而射之7.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作对比,表明了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课文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课文练习题及答案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chén cùjiǎo zi biān piào zhǎ yǎnjiě shìáo zhōu rǎn ɡānɡjié ránwàn xiànɡɡēnɡxīn xuán dēng jiécǎi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诞.生(dàn yan)纵.观(zòng zhòng)酸碱.(xián jiǎn)华.罗庚(huàhuá)俄裔.(yìshang)锲.而不舍(qièqì)三、比一比,组词。
屈(_________)悦(_________)姿(_________)竭(_________)拙(_________)阅(_________)资(_________)揭(_________)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完整的话。
(____)(____)双美万象(____)(____)日夜(____)(____)(____)(____)得已截然(____)(____)悬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检测观测猜测1.经过周密的天文(_____),科学家公布了科学准确的数据。
2.对于车体进行常规的(_____),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
3.这只是你的(_____),说话是要讲事实根据的。
既……又……只要……就……虽然……但……4.(_____)有毅力,(_____)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5.我(_____)身在异国,(_____)心总在思念着故乡和亲人。
6.姐姐是个(_____)聪明(_____)俊俏的姑娘。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每句中“之”字的含义。
之:A.弈秋的教导 B.天鹅 C.他,这里指前一个人 D.的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 ②一人虽听之。
________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 ④虽与之俱学。
________(2)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_______的语气。
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_______的语气。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
(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②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③,性不喜华靡,闻喜宴④独不戴花,同列⑤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注】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③甫冠:指刚满20岁。
④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⑤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退为家人讲________②众皆弃去________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④同列语之曰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卷,至不如饥渴寒暑。
(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
其子曰:“不筑③固,必将有盗④。
”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
暮⑦而果大亡⑧其财,其家⑨甚⑩智其子⑩,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注】①宋:宋国。
②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
③筑:修补。
④盗:小偷。
⑤父(fǔ):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⑥亦云:也这样说。
亦,也。
云,说。
⑦暮:晚上。
⑧亡:丢失。
⑨家:指这家人。
⑩甚:很,非常。
⑩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富人家的那个儿子十分聪明。
(2)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邻居家的老人多管闲事。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善:擅长B.谓:认为C.乃:于是D.绝:告别(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
B.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
C.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
D.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想要怀念钟子期。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④惑:迷惑、糊涂。
④“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
(3)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
①所宝以百数________ ②尾搐入两股间________(2)请用两条“/”给第①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②题句子。
①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②处士笑而然之。
(3)下列句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常以自随C.(牧童)拊掌大笑D.(古语道理)不可改也(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意在阐明什么道理?7.提高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先自度其足________吾忘持度________宁信度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何不试之以足?(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________ 至之市________ 而忘操之________ 反归取之________ 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8.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
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
(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_。
(填四字词语)(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注释]①昔:以前,从前。
②君:对对方的尊称。
③抔(póu):量词,把,捧。
(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2)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受。
10.学写古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2)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3)志在春雨,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4)志在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
A.所宝以百数(宝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和( )。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12.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矛与盾韩非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鬻(yu):出售。
②誉之:夸耀(他的)盾。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③坚:坚硬。
④陷:这里有“刺穿”的意思。
⑤利:锋利。
⑥或:有人。
⑦以:用。
⑧子:你。
⑨弗:不。
⑩应:回答。
(1)翻译画线的句子。
(2)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13.先按原文填空,再完成练习。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____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____?”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_____?”孔子不能决也。
(1)按原文填空(2)解释下列字词。
及:________ 探汤:________(3)用现代汉语替第一个小孩儿说明他的理由。
(4)两个小孩儿各持己见,是因为第一个小孩儿是从________的角度判断的,第二个小孩儿是从________的角度判断的。
A.触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5)科学证明,两个小孩儿的观点都是错的,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看起来的大小和日出、中午时感受到的温度无关。
“孔子不能决也”正应了《论语》中的名句( )。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4.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一儿曰:“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孔子不能________。
两小儿笑曰:“________?”(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