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精)

合集下载

采空区的危害及探测方法分析

采空区的危害及探测方法分析

采空区的危害及探测方法分析鞍山地区铁矿开采历史有百余年,开采方式为露天和井下开拓。

早在20世纪初期日本人就在齐大山、弓长岭等矿区对地下富铁矿进行掠夺性开采,造成地下多处采空区。

近年来,地方小矿点的不规范的乱采乱挖,导致采空区的具体位置、埋深、大小等资料不详。

这些分布位置不确定采空区给矿山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隐患。

1 采空区的危害矿山采空区的塌陷、涌水和边坡失稳是最为严重的矿山地质灾害之一,采空区给正常采矿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给深部铁矿资源开采利用,采矿工程计划执行带来极大困难。

同时地下采空区严重威胁着矿山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也给矿山的爆破质量及爆破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且铁矿山采空区受强电磁、复杂地质构造和大型设备作业等因素影响,精准探测和治理难度极大。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给整个露天矿坑体的设计带来困难;②露天矿采坑采空区施工中机械和人员的不安全;③采空区爆破处理时会产生矿体的贫化和损失;④采空区中的放射性金属对施工人员的危害;⑤影响采空区二次引爆的打钻施工;⑥采空区中矿井积水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2 弓长岭矿区铁矿山采空区探测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条件2.1 弓长岭一矿区地质特征本次探测区打的位于弓长岭褶皱中,主要形式为主要构造形式为褶皱构造及与之相伴生的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比褶皱构造发育更为明显,花岗伟晶岩对矿体有着较大破坏的,只是影响深度和范围有限。

从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体受到褶皱、断层和含铁岩系的控制,并且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特征决定了矿体与围岩在地球物理性质较为复杂特征。

2.2 主要岩矿石的电磁参数特征2.2.1 磁性特征根据1974年鞍本地区航空磁测报告(冶金部物探公司航测二队,1975)资料,弓长岭铁矿各矿区的磁铁矿体具有较强的磁性,与围岩有显明的差异。

2.2.2 电阻率特征本文主要利用岩和矿石的电阻差异性可以直接寻找矿源。

结合该区域内岩矿体分布情况,本文模型中设定矿体电阻率、围岩及夹石的电阻率、采空区电阻率分别为1000Ω·m,2000Ω·m,*****Ω·m,采空区充水情况下电阻率由水决定,为10Ω·m。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摘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不过,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还需不断强化防治力度。

本文对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采空区;预测;地面塌陷引言煤矿采空区是在地下开采后的一些空洞区或空腔区,在一段时间后由于塌陷而形成的。

矿山的各种地质因素在井下开采引发地表变形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使得地表变形的分析变得十分复杂,因此它的变形是区域性的静态变形监测,需要通过周期性定量、多次重复监测,求得其在整个观测周期内的累计变化量,并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1煤矿采空区形成1.1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情况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鲜明,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煤炭作为我国存量最大、可靠性最高、经济性最好的能源,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增长0.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4700处以下。

煤矿的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目前我国的煤矿基本上以地下开采为主,露天开采数量占全国的8%,产能占全国的17.8%。

1.2煤矿采空区形成过程煤矿采空区是指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岩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

煤矿开采过程需要将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运走,一般会在掘进过程中,采用类似道路上过山隧道方法,逐步打通地下煤炭所在位置到煤矿井口间的隧道,一般会将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矿石、煤炭等运送到地面,以便形成合理的运送和开采作业面,随着煤炭和其他矿石的不断运出,地下形成了煤炭采空区。

由于开采工艺和使用技术不同,煤炭采空区略有差别,一般会以煤矿井口为中心,向煤炭资源存储点形成采煤巷道,采煤巷道类似过山隧道的形状。

通常采煤作业完成后会留下的煤矿采空区,如需要继续向纵深开采,一般会对采空区进行适度加固,采用锚杆固定、木桩支撑等防护措施,一段时间内,煤矿采空区不会塌陷。

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分析及其处理研究

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分析及其处理研究

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分析及其处理研究作者:任春芳陈俊智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2期摘要:本文对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空区特征分析,论述了采空区顶板冒落的危害性,以兰坪跑马坪矿段采空区为例,对两种采空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方案,为矿山的采空区处理及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采空区,安全,特征分析,危害性,处理方案1 前言随着矿产资源向深部开采的不断进行,采空区的数量和体积也在不断地增多和增大,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地压活动,严重威胁采空区下部矿体开采的安全。

故采空区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最主要的危害源之一,也是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之一。

采空区失稳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1-4]。

通过文献资料可知,以往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在现场分析上,采用经验的方法提出采空区的处理方法,而对于复杂空区从特征和危害性方面进行多方案对比研究相对较少。

2 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空区特征分析(1)采空区的形状矿体几何形状特征的含义是矿体的相对尺寸和形状,与矿床的地质成因有关,有层状矿体、脉状矿体、扁豆状矿体及块状矿体等。

空区的几何形状与矿体的相似,不同形状的空区,其应力分布状态不同,容易破坏的部位也不同。

按照自然平衡拱理论,拱形空区要比平顶空区稳定。

(2)采空区的倾角不同倾角的矿体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破坏形式也不同,并对地表的影响是不同的。

缓倾斜矿体开采空区的中部顶板岩层一般因受压弯曲下沉,岩体暴露面受拉开裂破坏,并在空区两翼矿石或围岩接触面多受剪切破坏。

急倾斜矿体开采空区上盘棱柱体的向下滑移则多为剪切力的作用。

(3)采空区围岩的性质和地质构造弱面采空区围岩性质,特别是物理力学性质是影响采空区稳定和岩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岩石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是岩体移动问题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地质构造弱面对空区两帮围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如断层、破碎带、层理、节理等大的地质构造弱而,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几何形态,破坏它的连续性,强度大大减低。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1. 简介采空区指的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石被采出后所留下的空间。

采空区的存在对矿山运营和周边环境构成了一定的风险。

本报告致力于分析采空区的风险,并提供相关措施以降低风险。

2. 风险分析方法2.1 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我们通过收集和整理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来进行风险分析。

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矿山的地质信息、矿石的开采方式和量、采空区的大小和位置等等。

2.2 风险识别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

这些风险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采空区的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爆炸和火灾等。

2.3 风险评估对于识别出的风险点,我们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评估其严重程度。

可能性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矿山开采的情况来估计,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对矿山运营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2.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风险控制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加强采空区监测和防护、调整开采方式、建设相应的排水和通风设施等。

3. 常见的采空区风险3.1 采空区塌陷采空区塌陷是指由于采空区支撑体的塌落导致地表发生塌陷。

这种风险对矿山运营和周边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3.1.1 风险识别通过对采空区支撑体的状况和矿山地质的分析,可以识别出采空区塌陷的潜在风险。

3.1.2 风险评估根据采空区的大小、位置和支撑体的状况来评估采空区塌陷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1.3 风险控制采取加强采空区监测、设置支撑体和实施适当的排水措施等风险控制措施来减少采空区塌陷的风险。

3.2 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由于采空区的孔隙水和地下水的流失导致地面下陷。

地面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和地下水资源的流失。

3.2.1 风险识别通过对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表沉降的分析,可以识别出地面沉降的潜在风险。

3.2.2 风险评估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表沉降的程度来评估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采空区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中形成的地下空洞,对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潜在的风险。

本报告将从采空区的形成原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风险评估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2. 采空区的形成原因采空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石被开采出来后,地下空洞形成。

主要的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矿石的被开采导致地下空洞形成;•矿石开采过程中,矿层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地下空洞形成;•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采矿设计和方法,导致地下空洞形成。

3. 采空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空区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地面沉陷由于采空区的形成,地下空洞导致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给周边的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和安全隐患。

3.2 地下水位变化采空区对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甚至引发地下水涌出、水源枯竭等问题。

3.3 生态系统破坏采空区的形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对植被、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4. 风险评估为了科学评估采空区的风险程度,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采空区的规模、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采空区对环境和人类的威胁程度,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5. 防治措施针对采空区带来的风险和影响,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采矿设计和方法的规范,减少采空区的形成;•实施地面加固措施,减少地面沉陷的发生;•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补给和调整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系统。

6. 结论采空区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地下空洞,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

通过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采空区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未来的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更加注重采矿设计、地下水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以减少采空区风险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精)

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精)

文章编号:1003—5923(200504—0127—03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郑怀昌1’2,李明1。

2(1山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2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提出了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的工砟程序,危害分类,以能量意外转移论定量探讨大规模采空区可能的风险严重程度.分别探讨了各种危害最大可能释放的能量的确定;进而探讨了采空区危险性综合分析。

关键词:采空区;固有危险;辩识;能量中图分类号:TD3253文献标识码:A矿产资源地下开采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特别是一些国有矿山周边的不明采空区,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最主要的危害源之一“1;非法、无规划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由于其采矿空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备性等特点加大了采空区处理与控制难度,对主采矿山构成了巨大威胁。

如广西大厂矿区在不到5km2的范围内,已有450万m3末充填采空区;甘肃白银厂坝铅锌矿矿区存在大量难以确定的民采空区”1,然而,由于采空区危害的表现形式复杂多变,同时许多危害发生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采空区危害研究缺乏系统性等,对采空区这种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无町靠的依据,不利于该类隐患的防灾.减灾研究;本文试图从能量意外转移(释放理论,探讨采空区危险性的分析方法。

1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工作程序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的难点在于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首先是确定矿III是否存在采空区危害问题;从技术角度看,矿山对自己的生产形成的采空区的分布和初始形态应是清楚的,而对其以后的发展变化情况往往由于通道堵塞等原因难以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于后三种采空区(溶洞的分布情况与形态的信息很少。

因此,开展采卒区危险性分析必须在准确掌握采空区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

建议采空区危险性分析工作程序如下:(1采空区探测与调查。

准确探测并调查采矿影响区范围内采空区的分布、状态、塌陷情况、充水情况等;(2采空区危害分类。

综合矿山地质、开采技术条件、技术方法等确认矿山可能的采空区危害类型及其可能的影响范围;(3采空区危险性确定。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清册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清册
严禁在井内隧道内使用燃油燃气发电机等设备以防止工作人员缺氧或有害气体中在井口附近使用燃油发电机时应将发电机放置在下风口防止有害气体侵入有限空清理有限空间内的杂物和废弃物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10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清册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
1
物体打击
1.进入现场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5.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在井口处设立专责监护人,监护人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与井下作业人员保持通讯畅通。
6.在有限空间内工作,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有害气体检测仪,且需持续检测。检测仪报警,所有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不得耽搁。危险消除后方可重新进入作业。
7.严禁在井内、隧道内使用燃油燃气发电机等设备,以防止工作人员缺氧或有害气体中毒。
3
高空坠落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的高处进行作业,含井下作业)
1.井口装设安全爬梯或采取其它防坠落措施。
2.下井前,查看井内安全爬梯牢固性,无爬梯或爬梯不牢固时不冒险作业。
3.作业中所有打开的井口应设专人看护。
4.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将安全带挂钩挂在合适的位置(不要挂在传动设备上),符合高挂低用的使用要求。
2.井下作业应使用工具袋或绳索传递工具、材料或设备,不得用上下抛掷的方法。
3.坑边应留有通道,井边或坑边不得放置工具、材料,传递物件注意递接递放。
2
中毒或窒息
1.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作业方案、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安全注意事项、采取的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案等内容,并履行签认手续。
12.工作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离开有限空间,并告知工作负责人。
13.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必须是无职业禁忌症的健康人员,人员所在公司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采空区危害程度分析

采空区危害程度分析

采空区危害程度分析引言采空区是指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和矿石被取走后形成的裂隙和空洞。

采空区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它对环境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危害作用。

本文将对采空区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并探讨采空区的防治措施。

采空区的危害程度采空区对地下和地表环境会产生多种危害,包括地面沉陷、地面塌陷、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等。

1. 地面沉陷采空区的形成会导致地下的岩石和矿石被取走,使得地表失去了支撑,从而引发地面沉陷。

地面沉陷会导致地表下降,给城市建筑和道路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害。

地面沉陷还会导致管道破裂、电缆断裂等设施损坏,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风险。

2. 地面塌陷采空区的存在给地下岩层带来了空洞,这些空洞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的发生会导致地表产生大面积的坑洞,给道路交通和建筑物带来威胁。

地面塌陷还可能引发地表裂缝,进一步增加地表的不稳定性。

3. 水资源破坏采空区的形成破坏了地下水的储存和补给条件,会对周边的水资源产生巨大影响。

采空区一方面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降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采空区还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交通,带来水质污染的风险,影响人类饮水安全。

4. 生态环境损害采空区的形成不仅会破坏地下的生态系统,还会对地表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采空区可能导致地表植被减少,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条件。

此外,采空区还会影响地表的水循环,破坏湿地和水生态系统。

采空区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采空区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1. 严格监测和监管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采空区的变化情况。

同时加强对采空区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开采行为,加强对采矿企业的监督,确保其按照规定进行采矿活动。

2. 加强采空区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的采空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对于较小而深的采空区,可采取填塞或回填等方式进行治理。

对于较大而浅的采空区,可采取层压法、灌浆法等方式加固和加强地下岩层。

地下转露天矿山的采空区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地下转露天矿山的采空区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地下转露天矿山的采空区潜在危险因素分析马亮【摘要】通过对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山的长期观察,作为一座地下开采转露天开采矿山转型生产的实例,将矿区内的地下采空区分类,分析已经过安全处理与未处理的地下采空区稳定性对矿山生产、矿山设备、选矿厂设备与生产工艺等多方面的危险因素.结合实际,揭示出地下转露天矿山未处理的采空区危害状态,并采取针对所发生的各种伴生危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期刊名称】《露天采矿技术》【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82-85,89)【关键词】采空区;稳定性;预防和治理措施【作者】马亮【作者单位】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47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7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前期以收购8个私人地下矿井为基础,后扩充到11个矿井。

2009年因生产规模扩大,经济发展需要转为露天开采。

关于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案曾委托长沙矿山研究院专家设计解决方案,并成功落实了南部7#~11#井的采空区的处理方案。

现有关采空区处理后的潜在的危险因素结合具体案例予以归纳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公司近5年的开采计划均以南区为主,涉及到原3#、5#、9#、10#、11#井的采场及运输巷道、风井等。

根据南部采空区处理资料,有记录的采空区标高从现有的出矿平盘(704、692平盘)向下至少230 m内存在原井下的采场、巷道、天井等所包含的未提前进行拆除的坑木、铁轨、钢丝网等残留物。

在公司进驻当地矿产行业之前,就有民采巷道打斜井进入目前公司矿山开采境界内的例子。

由于没有图纸等资料,所以在目前生产平盘向下400 m范围内均有可能出现原民采采空区。

此类空区危险度较大,存在未知性,给露天矿各项作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1 采矿方面存在危害分析1)未塌实且已暴露的空区。

未塌实且已暴露的采空区也称为明空区[1]。

矿山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爆破震动或爆破冲击波效应,机械震动,车辆运输等原因,使得部分顶板较薄的采空区暴露出来,如图1。

采空区地质灾害分析报告

采空区地质灾害分析报告

采空区地质灾害分析报告一、引言采煤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煤炭的开采,采空区地质灾害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采空区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上升、地面沉降等,对采煤区域的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采空区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旨在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应对这一问题。

二、采空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采空区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采煤工艺:不当的采煤工艺可能导致采煤区域形成大量采空区,进而引发地质灾害。

例如,过度采取房柱法和留柱法等虽然可以提高煤炭回收率,但也会增加采空区面积,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2. 采煤规模:大规模采煤活动会导致大面积的采空区形成,增加地质灾害的概率。

特别是在没有完善的支护措施和监测系统的情况下,地表和地下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

3.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采空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

如地下水的分布、地层的稳定性、地表覆盖物的性质等都会对采空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采空区地质灾害的影响采空区地质灾害会对煤炭开采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1. 生态环境影响:采空区地质灾害会导致地表塌陷、沉降等现象,进而破坏植被覆盖,引发土壤侵蚀、河流污染等问题。

采空区产生的地下水上升也会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影响。

2. 社会经济影响:采空区地质灾害会影响周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采空区地质灾害还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对能源工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采空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针对采空区地质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1. 合理的采煤工艺:在采煤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避免过度开采和采空区的过度形成。

2. 支护与监测系统:在采煤过程中,做好支护工作是防治采空区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的支护与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采空区的变化情况,预防和处理地质灾害。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是指已经开采过的矿区,由于采矿活动导致矿床内部被取走了物质而形成的洞穴或空腔。

这些地下采空区域极具危险性,因为它们可能导致地面坍塌、水灾和其他自然灾害。

一、地下采空区的成因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的成因可分为两种: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指的是矿工在进行采矿作业时,通过爆破、钻孔、掘进等方式挖掘地下矿物资源时所留下的洞穴或空腔。

这些空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填补就会形成地下采空区。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指的是自然力量对地下矿物资源造成的影响。

例如,地震、地质构造运动等都有可能导致地下矿物资源发生裂缝和变形,从而形成地下采空区。

二、地下采空区的类型地下采空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敞口型敞口型地下采空区指的是在地面上能够直接看到的采空区,通常是由于采矿活动导致的地表塌陷而形成的。

2、裂隙型裂隙型地下采空区指的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裂缝和断层,这些裂缝和断层可能会扩大,最终形成地下采空区。

3、溶洞型溶洞型地下采空区指的是由于水流和溶解作用而形成的地下空腔。

这种地下采空区通常出现在岩石中含有可溶性矿物质的地区。

三、地下采空区的危险性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面坍塌由于地下采空区域中没有足够的支撑结构,所以当地下空腔承受重量时,地面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

2、地震灾害地震对地下采空区的影响比较明显。

当地震产生时,地下采空区域中的空腔可能会扩大,从而导致地面的塌陷和地震灾害。

3、水灾地下采空区域中的水可能会发生倒灌,从而导致地面的塌陷和洪水等自然灾害。

四、地下采空区的治理为了减轻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的危险性,需要进行治理。

地下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注浆法注浆法是指在地下采空区域中注入一种特殊的物质,使得它能够填补并增强地下采空区域的支撑力。

2、固结法固结法是指在地下采空区域中加入一些固结材料,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挤压性和承载能力。

3、胶结法胶结法是指在地下采空区域中加入一些胶结剂,使得地下采空区域的土壤或岩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1. 引言采空区(Gob)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形成的煤层开采后留下的空间。

由于煤炭的开采,采空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和安全风险。

该报告将对采空区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风险管理建议。

2. 采空区的形成与特征采空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煤炭的开采导致煤层部分空间被移除,形成了无法再利用的空洞。

采空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形状不规则 - 面积较大 - 容易塌陷和崩落 - 存在有害气体的积聚 - 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3. 采空区的地质风险分析3.1 地质构造风险采空区可能会导致地质构造的改变,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地质稳定性。

必须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采空区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3.2 地质灾害风险采空区的存在会增加地质灾害的风险,如地面塌陷、地震等。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和采空区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采空区对地质灾害风险的贡献度。

3.3 地下水风险采空区对地下水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采空区可能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导致地下水的量和质量发生变化。

在风险分析中,需要了解地下水对采空区的响应以及采空区对地下水的潜在影响。

4. 环境风险分析4.1 水质污染风险采空区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的风险。

需要对周围水体进行采样和测试,并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和扩散途径。

4.2 大气污染风险采空区中存在有害气体的积聚,如甲烷等。

这些气体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需要进行气体监测和风险评估,以确定采空区的大气污染风险。

4.3 生态风险采空区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植被破坏、动物迁移等。

需要对采空区和周围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定生态风险。

5. 安全风险分析5.1 人身安全风险采空区的塌陷和崩落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需要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5.2 设备安全风险采空区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和破坏,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安全风险。

需要对采空区周围设备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对采空区灾害的防治

加强对采空区灾害的防治

加强对采空区灾害的防治采矿活动带来的采空区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采空区埋藏在地下数十年,潜藏的灾害风险极高,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采空区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空区灾害类型和危害采空区是指矿山停止开采后留下的上、下两层接触面上面积大、深度深、结构复杂的空洞和裂隙。

采空区在地下环境和地上环境中都存在着灾害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面塌陷采空区底部的岩层因为不再受到顶部矿层的支撑,岩层会在岩性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变得不稳定,岩层会随时发生塌陷、变形等现象,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坍塌断层采空区周边的地层和采空区底部的岩层在所受的压力作用下,随时可能出现断层、滑坡等危险隐患。

如果断层区域高度湿润或者遭受大雨袭击,会导致坍塌断层的发生,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

矿山水患采空区地下的地下水会在地表现现出来,形成渗流水流。

当地下水的水位上升到采空区埋藏的高度以上时,地下洞穴引起的水患便会袭来。

大规模的洪水会瞬间爆发,将周围的房屋和道路冲垮。

气体爆炸采空区产生的甲烷气体比较多,甲烷气体是一种易燃气体,一旦被点燃便会瞬间爆炸。

矿工在开采期间通过通风系统进行了排放,但是采空区却没有人排放和通风。

如果甲烷气体密度很大,会使采空区域成为极度危险的区域。

以上灾害风险对于矿山周边地区的居民、民众和生态环境都有巨大威胁。

因此,需要加强对采空区灾害的防治工作。

采空区灾害防治措施加强地质勘查采空区灾害一旦发生,对周围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要加强对矿山勘察工作,对矿区周围的亿利环境进行评估、勘测和监测,在出现问题之前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和避免采空区灾害,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

治理采空区治理采空区,即采取技术措施对采空区进行修补和填补,填补空隙和裂缝,以提高地层稳定性。

填补采空区是一项重要的治理手段,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损失风险。

矿山后续管理矿山停止开采后,需遵循环保法律要求对矿山采空区进行后续管理。

地下采空区灾害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地下采空区灾害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一、地下采空区三维模型的建立
根据获取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处理:对勘探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等, 使其能够被三维建模软件识别和处理。
一、地下采空区三维模型的建立
2、模型建立: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CAD、Maya等, 进行模型构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层的分布、岩石的物理性质、采 空区的形态等因素。
谢谢观看
四、结论
四、结论
本次演示研究了采空区煤自燃环境下的瓦斯爆炸特性及复合灾害危险区域。 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煤自燃和瓦斯爆炸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 出了基于实验数据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复合灾害危险区域。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煤矿 生产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复合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三、应用与展望
1、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通过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地下采空区的形态和分布情 况直观地展示出来,为矿产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应用与展望
2、在环境保护方面,可视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下采空区的形成和演 变过程,为环境保护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三、应用与展望
3、在安全生产方面,可视化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地下采空区的危险区域和潜在 隐患,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二、地下采空区三维模型的可视化
3、利用Web技术进行远程可视化:通过将三维模型导入到Web浏览器中,实现 在线远程可视化。这需要使用一些专用的Web插件或利用WebGL等技术进行实现。
三、应用与展望
三、应用与展望
地下采空区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可视化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

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点分析

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点分析

139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点分析韦 勇(韶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韶关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韶关 512026)摘 要:结合实例,阐述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技术要点,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如何更好的完成类似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关键词:地质灾害;采空区;危险性评估;地面塌陷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7-0139-3Analysis on the Key Point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in Goaf AreasWEI Yong(Shaoguan City Land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enter (Shaoguan City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Shaoguan 512026,China)Abstract: Combining examples,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in goaf areas, and analyzes how to better complete similar geologic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work from a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pective.Key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Goaf; Hazard assessment; Ground collapse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韦勇,男,生于1985年,广西南宁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岩土工程。

地下采空区危害防治技术

地下采空区危害防治技术

地下采空区危害防治技术一、地下采空区概述地下采空区是指采矿活动中随矿石开采留下的可能诱发矿山灾害的空间。

地下采空区包括两个层次对于生产中的金属矿山,采空区就是“未被充填的采场”对于废弃的金属矿山,采空区就是地下所有井巷工程和采场。

一个独立的采空区,边界上除了巷道、井筒与外界联通外,内部是相对独立的连续空间。

1.采空区的类型和等别采空区的类型和等别因矿体形态、规模、采矿方法、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异。

不同类型的采空区,其处理方法、危害情况等也有所区别。

金属矿山采空区可以划分为空场法采空区、崩落法采空区和充填法采空区。

其中,空场法采空区是主要类型。

目前,矿山行业尚未确立统一的采空区等别。

根据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57家大中型矿山4.32×10°m³采空区调查结果显示,80%的采空区在10000m²以下,但剩余20%的10000m³以上的采空区,其体积规模占据了50%以上,尤其是30000m³以上采空区,数量不到6%,体积却占总量的30%。

因此,大型采空区的地压管理是防治采空区灾害的切入点。

2.采空区的灾害类型采空区与矿山生产密切相关,引发的主要灾害包括地压灾害、水害、火灾、中毒窒息等,其中地压灾害和水害是事故的主要类型。

金属矿山采空区的首要危害是地压灾害。

与煤矿相比,金属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围岩易发生硬脆性断裂。

采空区可能经过较长时间的稳定阶段后,矿柱发生连续失稳、顶板突发冒落,同时引发矿震,盲采空区还有可能产生强烈空气冲击波。

如果采空区上覆岩层厚度不足,则采空区失稳进一步引发地面塌陷和变形,导致地面人员和设备、设施陷落、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

若采空区塌陷影响范围内存在高坡、地表水或尾矿库,还有可能造成山体滑坡、地表水或尾矿库泥浆灌入井下等灾害。

老采空区水害,也称“老空水”,是威胁矿山生产的第二大灾害。

近十年来我国金属矿山16起透(突)水事故中,因老空水而引发的突水有10起,是矿井水害的最主要类型。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清册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清册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清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不适宜人员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地下空间进行的作业活动。

由于地下有限空间的特殊性,存在一系列危险点需要特别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下面是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典型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清册。

1.有害气体:地下空间可能积聚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

人员长时间暴露于这些有害气体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需要提前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空间内没有有害气体存在。

同时,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和呼吸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2.通风不良:地下空间通常缺乏自然通风,容易形成窒息、缺氧的环境。

为了保证空气流通,需要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坍塌风险:地下空间的土质较松散,因此存在坍塌的危险。

在作业前,需要对地下空间进行详细的勘测,并根据勘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如加固土体、设置支撑框架等,以防止土体坍塌。

4.狭窄空间:地下有限空间通常存在狭窄的情况,人员容易受到困压和钳夹等意外伤害。

在作业前,需要确保作业区域足够宽敞,避免人员受限制,同时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工作鞋等。

5.电气设备:地下空间通常需要使用电气设备,如照明灯具、电动工具等。

这些设备存在电击和火灾的危险。

因此,在安装和使用电气设备时,需要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规范,并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6.困难逃生:地下有限空间的出入口通常较窄,逃生困难。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作业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逃生预案,明确逃生路径、紧急出口位置,并进行逃生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逃生能力。

7.照明不足:由于地下空间通常缺乏自然光线,作业区域会存在照明不足的情况。

为了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需要提供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人员有足够的光线进行作业,并确保照明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最后,为了确保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除了以上列举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还需制定完善的作业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作业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摘要】在非煤矿山采矿区,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其中地下采空区是一种危险性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对采空区的防治已成为矿山安全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

本文主要对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采空区;空区治理;非煤矿山引言随着我国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越来愈越大,形成的采空区越来越多,在以往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导致我国的地下采空区面积愈来愈大,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1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概述根据已有实践经验,采空区(空洞)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作业设备的危害。

当钻机、电铲、可移式破碎站、推土机、自卸车等作业设备正处于采空区(空洞)上部作业或停留时一,如果空区(空洞)上覆岩层突然垮塌,设备会倾覆或陷落于塌陷区,造成操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事故灾难。

(2)对作业人员和爆破作业人员的危害。

由于钻孔或塌落处会逸出有害气体,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己填充炸药早爆、采空区积聚的可燃气体被引爆等问题,对作业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影响。

(3)采空区(空洞)及陷落柱如果位于露天矿边坡附近、重要的运输通道附近,很可能造成边坡的滑坡,运输道路的中断,给露天矿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4)老空巷道对矿产巷道掘进的危害。

在原矿巷道掘进时,若与小窑巷道相遇,可能发生突水或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等灾害,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事故。

2 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2.1地面崩塌地面崩塌所造成的危害是采空区危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类,地下采空区变形、塌陷后,采空区上部覆岩层的应力平衡被破坏,导致岩层和地表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使地表陷落,引发地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下沉和倒塌,形成地表裂缝、塌陷坑。

地表陷落所形成的地表塌陷坑汇集地表水,当塌陷坑和井下巷道、采空区有水力联系时,塌陷坑内积水可能通过岩层断裂带进入地下,不仅增加井下排水负担,还有可能引起井下透水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5923(200504—0127—03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郑怀昌1’2,李明1。

2(1山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2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提出了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的工砟程序,危害分类,以能量意外转移论定量探讨大规模采空区可能的风险严重程度.分别探讨了各种危害最大可能释放的能量的确定;进而探讨了采空区危险性综合分析。

关键词:采空区;固有危险;辩识;能量中图分类号:TD3253文献标识码:A矿产资源地下开采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特别是一些国有矿山周边的不明采空区,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最主要的危害源之一“1;非法、无规划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由于其采矿空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备性等特点加大了采空区处理与控制难度,对主采矿山构成了巨大威胁。

如广西大厂矿区在不到5km2的范围内,已有450万m3末充填采空区;甘肃白银厂坝铅锌矿矿区存在大量难以确定的民采空区”1,然而,由于采空区危害的表现形式复杂多变,同时许多危害发生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采空区危害研究缺乏系统性等,对采空区这种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无町靠的依据,不利于该类隐患的防灾.减灾研究;本文试图从能量意外转移(释放理论,探讨采空区危险性的分析方法。

1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工作程序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的难点在于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首先是确定矿III是否存在采空区危害问题;从技术角度看,矿山对自己的生产形成的采空区的分布和初始形态应是清楚的,而对其以后的发展变化情况往往由于通道堵塞等原因难以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于后三种采空区(溶洞的分布情况与形态的信息很少。

因此,开展采卒区危险性分析必须在准确掌握采空区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

建议采空区危险性分析工作程序如下:(1采空区探测与调查。

准确探测并调查采矿影响区范围内采空区的分布、状态、塌陷情况、充水情况等;(2采空区危害分类。

综合矿山地质、开采技术条件、技术方法等确认矿山可能的采空区危害类型及其可能的影响范围;(3采空区危险性确定。

根据采空区规模、性质等确定一旦采空区危害产生,可能造成的最大风险程度;(4采空区危险性综合分析。

选用恰当的评价模型综合评价采空区的危险性。

2采空区探测技术与调查如前所述,对矿山安全生产可能构成影响的采空区(含溶洞种类很多,因此,要准确评价采空区危害首先应明确采空区的准确情况;然而由于历史、现实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矿山企业连自己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的确切情况都未必准确掌握,由于复杂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和开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原来稳定的采空区可能已部分或全部垮落,采空区的范围可能已扩大,采空区内可能己积水等等;尤其危险的是由于历史的断续,过去形成的采空区无资料可查,其对于矿山的危害相当大。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因民采矿山的蚕食,使国营矿山周边甚至内部的开采条件急剧恶化;矿山生产失去安全保障。

国内近年来在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查明地下采空区方面作了大量的T作,发展了多种方法,如瞬态瑞利波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超声成像测井等,有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我国物收稿日期:2004—12—19作者简介:邵怀昌(1964一,山东省百莲县人,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矿床开采与矿山安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4・127万方数据探技术测量精度和信息处理速度的提高,工程物探越来越成为探明地下采空区的一项重要勘探手段”。

国外采空区探测技术主要以物探为主,而国内目前探测采空区主要还是靠钻探;它一方面,因勘探周期长、费用高,影响了对其使用的范围,另一方面,在探测象民采矿这类位置不清的采空区,钻探技术有很大局限性。

但目前国内使用的物探手段,在探测精度、采空区空间形态探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采空区定位与范围探测,钻探技术与激光测量技术结合,或钻探与彩色钻孔地势系统结合,增加探测所得信息量和准确程度”o。

以确保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3地下采空区危害类型根据系统安全理论,发生采空区危害,主要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作为矿山地下开采的伴生物,对采空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但是多种矿山地质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同时对矿山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造成许多影响。

采空区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直接影响矿山安全生产和间接影响矿山和社会人员、财产安全两方面。

见表1。

金属、非金属矿山由于矿种多,开采条件差别大,开采技术参差不齐,造成了进行共性研究的困难。

表1采空区危害种类、发生原因、影响范围4采空区危害程度确定根据表1采空区危害种类、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的划分分别探讨各类危害的最大影响。

4.1冲击气浪最大风速的确定大规模采空区垮落危害中,以冲击气浪危害最大。

准确地预测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落所形成的冲击气浪的风速是很困难的,因为在采空区顶板垮落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如顶板是整体垮落还是先部分垮落,在先部分垮落时,初次垮落的顶板面积及垮落持续时间难以准确确定;初次与后续垮落间的时间间隔;后续垮落中,同时垮落顶板面积及该面积的顶板垮落持续时间等。

文献[5]提出了用“打气筒”和“绕流”模型分析采空区顶板垮落产生冲击气浪的计算。

完全的“打气筒”型垮落是不存在的,但该模型给出了采空区顶板垮落产生冲击气浪的最大风速;一般情况下,只有顶板整体性较好,且矿柱在短时间内发生快速连锁式破坏才会出现,顶板整体式垮落,即“打气筒”型垮落。

以“打气筒”型垮落探讨冲击气浪最大风速来表达冲击气浪的危害。

4.2矿震危害确定-128・2005.№4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矿震危害是采空区垮落岩石机械冲击和冲击气浪及岩爆的综合体现,应将三个作用的能量累加,即E。

=E。

+E。

+E6式中E。

——冲击气浪作用在物体上的动能;E。

——顶板垮落作用对底板的机械冲击能量;B——岩爆释放的弹性能。

矿震的破坏动能可以参照文献[8]确定。

4.3突水危害突水危害主要取决于采空区蓄水量、采空区与工作面相对位置(特别是相对高度、可能的突出方式、矿山最大排水能力、采空区蓄水量的水质等;为确保安全措施的可靠性,在衡量突水危害时以最不利状态考虑,即采空区突水以最大可能涌出;可能发生的水流冲击和淹没的地下空间。

4.4自燃危害存在自燃倾向的矿山,采空区内发生自燃的原因是采空区内因通风不畅而导致热量积蓄、温度上升造成的,可采用模拟计算和实测确定其易发性;模拟计算是通过计算具有氧化性的矿、岩临空面面积乘以单位面积反应速度然后乘以反应放热量,假万方数据设空区边壁是完全隔热的,就可计算采空区内温度升高导致自燃的时间;以采空区着火面积及空区内可燃矿物性质、数量综合表达采空区火灾危害。

4.5串风损失由于采空区的存在,导致矿山由于新鲜风流进入采空区而损失,且造成需风地点空气质量下降,不但降低通风效果。

这个损失可用进入空区的风量占总风量的比例来体现。

4.6岩爆危害岩爆产生的能量计算见参考文献[9]。

4.7地面崩塌危害地面崩塌危害是多方面危害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受体特征:崩塌区内居民密度、房屋结构、工农业及交通运输设施、水体分布情况及等级;和崩塌强度:崩塌面积和最大及平均崩塌深度和持续时间,分别以s。

、皿、R,、巩衡量采空区崩塌强度。

4.8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危害和地面崩塌危害是一致的,受体特征主要包括:滑坡体上及其影响范围内居民密度、工农业及交通运输设施、水体分布情况及等级;山体滑坡强度主要用滑坡体体积衡量。

5采空区危险性综合分析传统的危险源危险性分析模式采用分级评价方法,无论是Down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还是目前我国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办法都是采用分级评价与管理,这对于政府宏观管理是可行的,但对于企业研究安全措施,改进设计、管理方法指导意义不大。

因此采用绝对量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性针对性强,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危害程度。

如以能量法评价采空区的各种危害强度,便于指导防灾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根据采空区垮落形成冲击气浪的最大风速,可指导密闭墙设计的厚度及强度;根据采空区突水量设计矿山最大排水及防水门设计等。

这样在综合评价采空区危害时就要按危害发生的同时性、能量的可叠加性分别综合,对于不可能同时发生或即使同时发生也不至于产生危害叠加效应的单独评价。

基于以上思想,对于采空区的危险可做以下综合分析:(1对于可能同时并发发生的危害,破坏能量叠加;(2对于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危害分别计算其危害能量。

参考文献:[1]国家安全牛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争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4—2010[R].北京:国家安全生产髓督管理局,2004.[2]鲍爱华,论金属矿山安全隐患的辩识与控制[J]采矿技术,2003.3(2:23—25.[3]林连宝.紫金山金矿地下转露天开采采空区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危害控制[J].有色矿山,2003,(2:10—14[4]童立元.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7:1198—1202[5]任奋华.大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测控试验分析[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24(1:9—11[6]陈庆凯采空区顶板冒藩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J].金属矿山,2002,(10:7—13[7]钱新叫,陈宝智危险辨识与安全分析[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6:7一lO.[8]钱新明,陈宝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4,4(3:16—21[9]方建勤冒落矿震动能释放及其破坏性研究[J]矿冶工程, 2004,24(3:12—15[10]郭然有岩爆倾向硬岩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M]北京:冶金11啦出版社2003.(上接第126页5结语本文将巷道围岩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应用弹性力学理论以及粘弹性蠕变理论,得到了含有孔隙压力的Bu体蠕变的数学模型,以及不同岩石蠕变的应变、应变率、位移、位移速率的解析解。

由此可得出:(1巷道围岩的孔隙水压力是影响巷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2巷道围岩中应力分布不随时间变化,而应变、位移随时间发展而增大。

(3巷道刚开挖(z=0时,岩体位移速率最大,然后随时问发展而逐渐减缓,最终趋近一稳定值。

参考文献[1]康健,胡耀青矿山地下工程施工中水害预测与防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20(6:758—760.[2]王连国,宋扬煤层底板突水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8:1205—1208.[3]孔祥言高等渗流力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杜,1999[4]粱冰,孙可明,薛强地下工程中的流一固耦合『口J题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2:129—134.[5]白矛,刘天泉.孔隙裂隙弹性理论做应用导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6]李敬元,李子丰渗流作用下井筒周围岩石弹塑性应力分布规律及井壁稳定条件[J]工程力学,1997,14(2:131—137[7]凌贤长.岩体力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谢和平岩石力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矿山压力与顶扳管理2005№4・129万方数据地下采空区危险性及其分析作者:郑怀昌, 李明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刊名: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英文刊名:GROUND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年,卷(期:2005,22(4被引用次数:4次参考文献(10条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004-2010 20042.鲍爱华论金属矿山安全隐患的辩识与控制[期刊论文]-采矿技术 2003(023.林连宝紫金山金矿地下转露天开采采空区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危害控制[期刊论文]-有色矿山 2003(024.童立元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075.任奋华大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测控试验分析[期刊论文]-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016.陈庆凯采空区顶板冒落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期刊论文]-金属矿山 2002(107.钱新明.陈宝智危险辨识与安全分析 1994(068.钱新明.陈宝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1994(039.方建勤冒落矿震动能释放及其破坏性研究[期刊论文]-矿冶工程 2004(0310.郭然有岩爆倾向硬岩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 2003引证文献(4条1.张洪训不稳固岩层地质灾害机理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采矿技术 2010(32.吴世剑.郭忠林.管恩吉采空区事故分析及处理技术[期刊论文]-现代矿业2009(13.徐江.崔栋梁.陈琪金属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法综述[期刊论文]-黑龙江冶金2007(44.刘宗燕矿山冲击性动力灾害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7本文链接:/Periodical_ksylydbgl200504052.aspx授权使用:中国科技大学(wfzykjdx,授权号:aeee85dc-23a3-42f9-a798-9e4b0108cf44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