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第三章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学
• 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 (1)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忽略了典型 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 (2)巨细无遗的描写与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左拉擅长 精细入微的描绘,追求琐碎的细节真实。同时,左拉并没 有真的排除想象力的作用,而是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 社会现象拟人化,显得生动、形象。 (3)浓郁的抒情色彩。诗意的描绘、乐观的情调。 (4)能迅速抓住刚刚出现的新事物或重大事件,并看到 其中包含的巨大意义。 • 综观左拉全部文学创作实践,可以看出其创作同自然主义 文学有尖锐的矛盾。他宣称自己是纯粹的自然主义者,但 作品里却闪烁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光辉。可以说,在某种程 度上他跳出了自然主义的框框。
(3)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成为了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实证哲学强 调哲学的本质是“实证”,就是现象的确实存在,精确描述,至于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现象后面的本质,都不属于实证的范围,而是神学 的猜测。实证哲学没有任何现象以外的知识,现象的彼此前后相续的规 律,就是关于现象所知的一切。认为人的社会性是由生理条件所决定的, 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 首先把实证主义哲学应用在文学上的,是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他第 一个规定了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含义,指出自然主义就是根据观察, 按照科学方式描写生活。他认为决定文学创作的是种族、环境和时代 三种因素。所谓种族,是指人类先天的遗传根性,即影响人和社会各 个方面的生物因素。环境首先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时代则是某一国家 文化思想的传统影响,文化发展的水平。泰纳的理论为自然主义文学 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 • 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崇拜科 学的浓厚风气,人们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正是在这种氛 围中,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克洛德· 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 论》为自然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源泉。 • 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在70-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左拉是其理论家和代表 作家,另外重要的作家还有龚古尔兄弟、莫泊桑,诗歌“巴那斯派” 也有自然主义倾向。 • 自然主义的第一部典型作品是龚古尔兄弟爱德蒙和于勒合写的《热曼 尼· 拉瑟顿》。小说写一个农业工人的女儿热曼尼· 拉瑟顿,14岁到咖啡 店当侍女,被富人诱奸而怀孕,四个月后小产。后来她另找雇主,在 一家乡村牛奶店当女仆,又与人私通,生了一个孩子。情夫遗弃了她, 这时她又有了身孕,就饮白兰地酒打胎。迫于贫困,她偷取主人的20 法郎潜逃,后来又和一个油漆匠发生关系,最后沦为妓女,得肺病死 在大道旁。作者没有触及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而是象解剖病人的医 生一样,冷静地研究其堕落的每一个阶段,把她的悲剧原因归之于喝 酒和放纵。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流派。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现代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现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以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为主题。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客观的方式描绘社会问题和人民的困境,关注社会阶层差异、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冲突。
代表作品有《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
2.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更加深入的观察和揭示。
自然主义作品关注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因果关系,突出环境和遗传对个体的影响。
它以更加科学的态度解剖人性,展现人的天性与社会环境的互相影响。
代表作品有《人间草木》、《老人与海》等。
3. 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一种强调意象和隐喻的文学流派,着重在作品中通过形象式的象征表达思想和情感。
象征主义作品倾向于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东西,抽象、隐秘和宇宙的力量成为其典型特征。
代表作品有《周末航行》、《时间的光芒》等。
4.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流派在20世纪初兴起,反对传统文学表达方式,以新颖的形式与观点挑战读者的传统认知。
现代主义作品强调对语言的实验和个体感受的表达,以及对时间、空间和意识流的创新运用。
代表作品有《尤利西斯》、《洛丽塔》等。
5.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突出了多元性、异质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作品颠覆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和混杂的方式呈现信息,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不稳定性和混乱性。
代表作品有《百年孤独》、《无人生还》等。
总结:现代文学涵盖了多种流派,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真实反映,还是象征主义的隐喻意象,抑或是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现代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欣赏的空间。
无论你对哪种流派感兴趣,都能在现代文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
自然主义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主张绝对的中立、真实、客观,用作实验的方法 进行文学创作; 2、从生理学的角度,尤其是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 3、反对典型概括,描写生活中的平凡、偶然、琐碎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产生于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
左拉:
自然主义代表作家,但在实际创作中,自然 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兼而有之。代表作《卢 贡–马卡尔家族》。
《卢贡–马卡尔家族》
家族史小说,包括20部长篇小说, 1000多个人物,花费了左拉25年的时间。 其中以《小酒店》、《娜娜》、《萌芽》 最为著名。 左拉声称这将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 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这表明这部宏篇巨 制是一部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 品。
自然主义倾向
在《小酒店》、《娜娜》、《萌芽》中的表现
左拉的小说《小酒店》
改编成剧本演出的海报
左拉的作品《萌芽》插图
十九世纪其他文学流派
十九世纪的欧美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是 主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象征主义
自然主义
一、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实证主义、 遗传学说、决定论等社会哲学思潮流行。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然主义⽂学的诞⽣。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系列重要的论⽂,对⾃然主义⽂学理论作了全⾯的总结和深⼊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然主义⽂学最杰出的代表。
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被视为⾃然主义的盛举。
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然主义开始衰落,⽽影响却逐渐蔓延⾄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
2.理论:⾃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
“科学”、“真实”是⾃然主义追求的⽬标。
3.风格:平和、冷静、⽆动于衷的叙述⽂体。
作家在作品中竭⼒隐去,少有议论。
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然主义把⼈类社会等同于⾃然界,把⼈等同于任何⼀种⽣物,因⽽常以⽣物学、遗传学、⽣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的⾏为,忽视甚⾄⽆视⼈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
但总体来说,以⾃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的⾏为和⼼理,体现了⾃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的努⼒,是有益于丰富⼈对⾃⾝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唯美主义⽂学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
诗⼈、⼩说家⼽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号。
他精⼼构思的⼩说《莫班⼩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
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次唯美主义的⾼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泛。
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
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批作家、批评家。
西方文学理论(1)
西方文学理论导言1、西方文学理论的分期划分的标准: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
(1)古典时期:古希腊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2)近代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实证主义、自然主义(3)现代文论时期: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心理分析文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存在主义、英美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4)当代文论时期(后现代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读者接受文论、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论1、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2、古希腊文论大致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达到高峰。
代表人物:(1)毕达哥拉斯(2)赫拉克利特、(3)德谟克利特(“艺术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4)苏格拉底(时代的分界点。
将模仿论具体化。
“艺术需要再现肉体和精神都美的人”“艺术家不仅应该模仿对象的外形,还要模仿对象的心灵。
”)3、柏拉图代表作《伊安篇》《会饮篇》《理想国》。
4、理念与模仿(柏拉图的模仿论)(1)、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2)、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模仿论。
(3)、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作为模范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5、文艺的社会作用(1)、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哲学家,柏拉图从他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出文学艺术必须为完善公民的品德服务,进而为建立理想国的目标服务。
(2)、鉴于模仿文艺的巨大危害,柏拉图主张建立严格的文艺审查制度。
6、诗的迷狂7、柏拉图认为,不同于画家和雕刻家,也不同于工匠型诗人,真正的诗人在神灵感发的迷狂状态中,不靠模仿的技艺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8、柏拉图是西方文论史上最早对灵感与迷狂现象做出生动描绘和系统研究的人。
9、著作《诗学》《修辞学》10、模仿论(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模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
(2)文艺模仿对象是现实人生。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
非主流—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前期象征主义 一、自然主义(19th60 法国) “自然主义文学三块基石”: 1、自然科学:达尔文《物种起源》
2、哲学:孔德“实证主义哲学” 3、方法论:泰纳 “决定论” “实证主义哲学”:所谓实证,就是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排斥想象,强调真实和精确。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 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3 个阶段。目前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 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它把人的生物性当作认识社会发展的基点,提倡将自 然科学的“观察、实证和比较”作为社会的研究方法。 泰纳 “决定论”:推崇实证哲学,把文学批评看成“文学的科学”,提出著名的“文学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的理论, 为自然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种族”——人的“天性”、“遗传性”; “环境”——气候和地理位置; “时代”——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传统。 文学传统: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特征: 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 2、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达到繁荣 自然主义文学特征: 1、凸显人的生物属性 2、初步显示物对人的异化 3、执着追求真实反映时代与生活 4、强调客观、冷静地反映生活 5、提倡情节的简洁和故事的日常生活化 自然主义的发展 福楼拜—开自然主义先河 “不要妖怪,不要英雄” 龚古尔兄弟(埃德蒙·德·龚古尔、茹尔·德·龚古尔)龚古尔文学奖 《杰米妮·拉赛朵》: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取材于龚古尔兄弟对女仆罗丝的观察笔记,于 1862 年罗丝死后将其改写成了小说。 杰米妮是个农村姑娘, 到大城市后被人强奸,怀孕后生了个死婴。几经周折,她成了老处女瓦朗德依的女佣,变得非常虔 诚。但不幸爱上了邻居乳品商的儿子于皮永。从此她白天虔诚地服侍女主人,夜里沉溺于狂热的情欲,变得歇斯底里,最后死 于肺痨。 《德伯家的苔丝》:农村女子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难外出做工而遭遇的不幸与悲剧。 真实反映了 19 世纪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造成小农经济解题,个体农民走向贫困破产后试图寻找新出路的痛苦过程。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巨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 “梅糖集团”标志着自然主义流派形成 论文—《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小说家》 家族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 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不应受到社会规律的支配,小说家的领域是生理学领域,主张着重写人的生理本能。 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把生活中的一切细微末节准确而毫无遗漏的摄取下来,反对典型概 括。 主张作家对社会也持有客观而科学的超党派、超政治的态度,反对作家在作品中表露思想感情和对事物作结论。 《卢贡·马卡尔家族》 1868 《卢贡家的发迹》 1893 《巴斯加医生》 《小酒店》:将劳动者的堕落归因为酒精中毒 《娜娜》从性的角度展示贵族和资产阶级道德沦丧 《萌芽》:斗争导源于阶级的生存竞争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不满但无力反抗 社会主义:不理解但无比恐怖 幻灭、苦闷、彷徨、悲观、颓废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名词解释:1.荒诞派戏剧:出现于50年代法国,是二战后影响最大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
它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强调表现抽象的主观感受,喜欢采用漫画式的夸张和比喻,情节没有连贯性,人物缺乏鲜明个性。
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贝克特和英国的品特。
2.湖畔派: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诗人。
因三人曾隐居于英国昆布兰湖区而得名。
其反对古典主义的平板。
有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的倾向。
从外部世界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怀。
3.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在英国兴起,20-3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流派。
特征: 1)不注意外部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行动表现和情节的连贯与完整,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 2)打破传统小说按情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不受时空或逻辑制约,时空跳跃、多变; 3)多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和暗示等表现手法。
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人物有乔伊斯《尤利西斯》等。
4.表现主义: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
创作上批判现实,否定传统,具有强烈的革命和反叛情绪,反对模仿外在世界,主张表现内在主观现实。
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表现性,常采用象征、荒诞的手法。
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抽象的概念。
代表作品为奥地利的卡夫卡的《变形记》。
5.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即把荒诞的故事叙述与其现实本质的揭露结合的风格。
作品大多描写人的内心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个性丧失、人性异化的主题,展现物化状态下人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
在艺术上,“卡夫卡式”追求荒诞下的细节真实,具有象征、怪诞等的特点。
6.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由德国一批青年作家发起的文学运动。
充分肯定个人地位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崇尚感情,肯定自然,推崇天才,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反叛精神。
在反封建和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方面产生过巨大影响。
纲领制订者是赫尔德尔,代表作家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外国文学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
外国文学(2)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2、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3、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
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
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
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外国文学流派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时间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象征主义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痛苦而虚幻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世界才是真实的,运用暗示、通感和象征的手法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前期象征主义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为代表,后期象征主义以英国的艾略特为代表。
二、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一种创作倾向。
追求单纯的美感,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
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艺术高于一切。
艺术超然于现实,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以王尔德为代表。
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代表:法国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英国的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俄国的果戈里《死魂灵》《钦差大臣》,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四、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洲各国的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其诗歌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对普通人性”的赞扬。
不重视细节描写,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
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
外国文学史 (第三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考点】一:世纪末出现的三个文学流派: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
1.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19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在法国兴起,。
在70—80年代达到盛期。
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2.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3.象征主义: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出现于1886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
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9世纪后期文学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19世纪后期文学1.象征主义(文学)2.自然主义3.唯美主义4.为艺术而艺术5.梅塘集团1.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后流行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它定名于法国诗人莫雷亚斯1886年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先驱是法国作家波德莱尔,主要成就是诗歌。
象征主义喜欢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观念,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着眼点不是描写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主观的幻觉;喜欢用象征、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法来表现内在的〃最高真实〃,重视雕塑美、音乐美和朦胧美,追求扑朔迷离的神秘境界。
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再次掀起高潮。
此时的象征主义诗人力图超越个人情感的局限,用作品反映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成就更高,影响更大。
前期代表作家是法国的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后期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爰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等。
2.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产生于法国,后波及到欧美各≡o 主张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提倡描写的烦琐性,鼓吹无思想性。
代表作家左拉、龚古尔兄弟和莫泊桑等。
与现实主义相同,自然主义也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自然主义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
它要求文学家成为科学家,应按照严格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创作。
自然主义者认为,既然作家完成的是科学家的职能,他就应该做到绝对的冷静和客观,而不应该流露个人感情和给予评价。
3.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
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文学
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文学一、概述⏹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学,现实主义方兴未艾,古典主义消退殆尽,浪漫主义余波犹存。
此外又陆续出现了好些新的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源自法国的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
(一)自然主义文学⏹1865年,左拉以“自然主义”指称初露端倪的一种文学流派,并逐渐对这种文学流派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从此,“自然主义”便成为文学史、文艺学和美学等领域的一个特定范畴。
⏹在新兴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中,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对许多作家的观念更新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自然主义的理论先导。
1、孔德(1798-1857)⏹孔德的实证哲学之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
他强调艺术要探索人,认为人的社会取决于生理条件,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2、泰纳(1798-1857)⏹提出了决定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
种族包括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影响等要素,环境包括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时代包括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他主张描写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类型的人物、综合研究人所收到的各种影响,特别是种族影响。
3、贝纳尔⏹贝纳尔医生对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命名,他“就是承认随时随地都有规律”,认为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都必须探讨其特征和环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医学界、哲学结合文学界的权威理论。
(二)唯美主义文学⏹唯美的观念源于德国古典美学思潮和英国浪漫主义运动。
歌德认为艺术作品时独立的有机体,席勒提出把美作为一个自足而独立的“美的显现”。
柯勒律治发表过唯美的主张。
而康德则为唯美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强调美的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提出了“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
⏹唯美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超功利的艺术主张和唯美形式的追求两个方面,颠覆了艺术形式为思想内容服务的文学传统,被长期贬斥为“形式主义”但唯美主义拓宽了美的领域,在文学发展史上,它既是象征主义的先导,有对20世纪的文学造成了影响。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
冰山原则:海明威在他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
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意识流:20世纪初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此类作品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钠。
唯美主义──19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戈蒂耶、英国作家王尔德和佩特。
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提倡超越现实、游离人生的纯粹美,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摹仿艺术。
它否定文艺的道德意义和教育作用,但却又是对西方艺术庸俗化的反抗,它强调艺术形式的完美,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能力和范围诺贝尔文学奖──本世纪最重要的国际文学大奖,诺贝尔奖的一种。
诺贝尔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无烟火药的发明者。
他在遗嘱中规定,以其遗产一部约920万美元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种奖,1968年起增设经济学奖。
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颂发。
每一种奖可发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如当年无适当人选也可不发。
除和平奖由挪威议会五人委员会评定外,其它各项奖均由瑞典有关科研机构评定迷惘的一代──一战之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派别,名称源出于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后由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引用,遂成为一个文学派别的名称。
欧洲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欧洲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19世纪后期的文学成多元化:
30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潮)、自然主义文学、巴黎公社文学,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
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三种基本思想并存。
1、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明确提出“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
2、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
3、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对世界感到失望和无所适从,只好退回内心强调“意志”。
二、开始“退回内心”。
(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开始出现“向内转”的趋势)。
三、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形式主义文学则注重象征和隐喻,讲究交感和对应。
19世纪后期文学的发展状况:
主要文学:自然主义、巴黎公社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高中文学八大流派练习题
高中文学八大流派练习题1. 请列举高中文学常见的八大流派。
-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自然主义- 象征主义- 抒情主义- 唯美主义- 古典主义- 新感觉派2. 请分别描述一下以下流派的特点:-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流派追求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描写和反映,注重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传递对社会问题的关切。
-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流派强调个人内心感受和情感的表达,追求理想和超越现实,喜欢描写神秘、奇幻、理想的情节和形象。
-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流派注重真实的生活与社会现象,它相对现实主义更加强调对物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 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流派追求通过象征和意象的使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不直接描写现实,而借助一种象征的或者启发的方式表达内在意义。
- 抒情主义:抒情主义流派主要表达诗人或文人的个人情感、思想和体验,注重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 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流派追求美的享受和追求,注重以美化和理想化的方式描绘事物和情节,追求艺术的完美性。
-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流派追求秩序、规则和对称,注重对经典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借鉴,强调艺术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 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流派强调对感觉的直接表达和诗意的描述,追求对日常生活中琐碎细节的关注和描写,强调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
3. 请从八大流派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流派,并说明你的理由。
我选择喜欢的流派是自然主义。
我欣赏自然主义对真实生活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
自然主义通过对物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的描绘,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我认为通过自然主义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思考现实社会的问题和现象。
4. 请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与你选择的流派相关的例子。
一个现实生活中与自然主义相关的例子是社会问题的描述和探讨。
比如,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经常描绘贫困、劳工与资本家的矛盾、社会阶级的分化等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通过自然主义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
,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
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至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大。
2.理论: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
“科学”、“真实”是自然主义追求的目标。
3.风格:平和、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文体。
作家在作品中竭力隐去,少有议论。
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大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
但总体来说,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了自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人的努力,是有益于丰富人对自身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唯美主义文学
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
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他精心构思的小说《莫班小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工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又一次唯美主义的高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
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
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一批作家、批评家。
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
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英国的唯美主义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2.理论: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
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
于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便成了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
将“美”与“善”和“真”剥离。
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
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生化,而是人生应该艺术化。
3.风格: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
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
4.评价:唯美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和现实性的彻底否定,又在实际上贬低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代表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奥斯卡·王尔德
19世纪法国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
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
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为早期象征主义文学,以魏尔伦、兰波、马拉美为代表;20世纪初至40年代为后期象征主义文学,以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为代表。
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象征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较大的文学流派,其影响曾波及到音乐、绘画、戏剧、电影、雕刻等各个艺术门类。
象征主义还对中国产生过影响。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在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李金发、戴望舒、艾青等为代表的诗人,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前期象征主义:
1.历程: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在19世纪中叶独步文坛,标新立异的奇才,以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1857)和数十篇见解独特的文艺批评,赢得了巨大声誉,被誉为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共同先驱。
7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崛起,一批苦闷彷徨、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而又情感纤细、才思敏捷的青年,组成了许多文学团体,出版了许多文学刊物,他们转向内在的世界寻求真实。
1886年莫雷亚斯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使这一新的流派得以定名。
2.理论: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
他们认为,在可感的客观世界深处,隐藏着一个更为真实的、真正永恒的世界,人们只有凭本能的直觉才能领悟。
而艺术地传达出这种秘密便是诗人的最高任务。
真正的诗人,有不同于常人的感知力,能够深入把握光怪陆离的自然和人生,达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创造出神韵独特的艺术。
3.风格特色:蒙胧美和神秘色彩。
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
另外,对音乐的追求,使诗歌富于乐感,内在韵律的丰富,更增添了诗歌梦幻般的诗意和多义的魅力。
4.代表作家:波德莱尔、保尔·魏尔伦、阿尔多尔·兰波、斯蒂芬·马拉美
5.传播:19世纪9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衰落,其影响却越过边界传向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