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练习简答题及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分析题及答案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分析题及答案(1)1、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答:(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
(2)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化,和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前后的d’和β的变化。
(3)具体程序:采用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
极限法——计算微痛阈限和耐痛阈限。
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
信号检测论——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出的d’和β。
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
(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区分开。
2、“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答:“和尚挑水”的故事揭示了责任扩散现象,即某一情景中所涉及的个体越多,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们心里越会萌生一种想法“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我就不必去了”,所以,此时,情景引发特定行为的压力也越小。
(1)查阅文献: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和尚挑水”事件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责任扩散现象。
确定了研究问题后,就要查阅大量。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练习名词解释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练习名词解释及答案名词解释1.习惯化2.去习惯化3.顺应4.同化5.纵向研究6.横向研究7.智力发展模式8.亲社会行为9.最近发展区10.图式11.性别认同12.依恋13.年龄特征14.发展心理学15.种系心理发展16.积极强化17.同一性18.消极强化19.观察学习20.自我中心21.性别角色偏爱22.反抗心理参考答案1.习惯化:指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
2.去习惯化:指当个体对一个刺激产生习惯化后,再加入一个新异刺激,引起个体重新对该刺激注意的现象.3.顺应:指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4.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和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5.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6.横向研究: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方式。
7.智力发展模式: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8.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9.最近发展区:指个体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
10.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11.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征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收,即理解性别。
12.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3.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14.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15.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16.积极强化(正强化):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
17.同一性:是指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为完善的意识,同时也是指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简答题1、时间知觉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
包括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4分)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
(2分)(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在回忆往事时,情况相反。
(2分)(3)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
相反,对厌恶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的慢,出现时间的高估。
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的快。
(2分)点评:迷信押题还是“被押题”这个题目一直是大家备考中忽略的问题,很多机构有所谓的重点押题,结果很多大纲中的重点就被忽略掉了,勤思老师曾经提问过心理学考研必胜习题库中的同类题目,但是很多同学都掌握的不好,大家的理由还都一致,说是老师是这不是重点,所以不要看。
最后勤思老师对2012年的同学说一下,重点一定要按照大纲来看,不要听信别人的押题。
2、两个学生参加考试:一个得到100分,另一个不及格。
考100分的说是自己学习刻苦,不及格的说自己没有数学细胞。
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两个学生将来学习的行为及其原因。
考100分的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与自己的努力,这是内部-不稳定-可以控制的因素,他会继续努力学习,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数学细胞,这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他讲会自暴自弃,不会为数学努力,成绩也不会有提高。
(5分)因为维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对动机有重要影响。
2011考研心理学测试题答案解析
心理学测试题答案解析万学海文、单项选择题1〜5BCACD6~10AACAB11 〜15DDDCA16~20DAABA21~25DCAAC26~30BAAAB31~35CDBBA36~40DCBBD41〜45BAACD46~50BCDDC51 〜55DBBCC56~60AACBB61~65CBDBD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BD3ABCD 4 ABC5ABCD 6BC 7AB 8AB9ACD10 ABC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智力。
⑴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禾II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①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
②流体智力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
(2)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禾II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
①晶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②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2【答案要点】共同因素说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只有半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的因素时,第一种学习的结果才能对第二种学习产生影响,形成止迁移。
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因素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禾II武德沃斯1901年针对形式训练说提出。
例如,学会加法运算的规则可促进乘法运算的拿握。
反之,只要有学习迁移,就必然存在相同的因素,且两者基本成止比,即相同因素越多,则迁移量越大。
主要实验依据是1901年的知觉训练迁移实验。
在西方流行30余年。
但该理论忽视其他因素,特别是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认知因素的作用,亦未认识到相同因素对迁移的干扰作用。
2011年心理学考研单选强化冲刺习题及答
2011年心理学考研单选强化冲刺习题及答案(3)1.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答案】D2.()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主要来源。
A.医学临床经验B.心理学临床经验C.哲学研究D.生理学研究【答案】A3.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的手段,这种反射是()。
A.无条件反射B.经典性条件反射C.工具性条件反射D.二级条件反射【答案】C4.人最理想的声强环境是()。
A.15-35分贝B.15-40分贝C.20-30分贝D.25-35分贝【答案】A5.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外部感觉?()()A.视觉B.听觉C.机体觉D.味觉【答案】C6.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来表示。
A.感受性B.刺激强度C.知觉D.感觉【答案】A7.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
A.音强B.音高C.音色D.音波【答案】C8.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答案】C9.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答案】C10.“暗适应”现象中的感受性:()。
A.提高了B.降低了C.适应了D.迟钝了【答案】A11.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的阈限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答案】C12.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答案】C13.下列哪个选项符合人对时间估计的规律?()。
A.活动内容贫乏枯燥,时间短估B.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间短估C.活动内容贫乏枯燥,回忆时时间长估D.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回忆时时间短估【答案】A14.形状知觉()。
A.涉及到无意识推理B.受到眼睛运动的妨碍C.涉及到知觉者的主观构造D.A和C【答案】D15.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这是知觉的(B)性。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名词解释及答案
13.等响曲线:响度不仅和声压(声音的物理强度)有关,而且和音频有关。例如,对两个频率为1000赫和100赫的声音,声压级虽然都是40分贝,但响度感觉却大不相同,1000赫声音要比100赫的声音响得多。等响曲线就是把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图中每条曲线上各种频率的声音的响度感觉是相等的,所以称为等响曲线。可以用调整法来制作等响曲线,先选定一定强度的1000赫纯音作为标准刺激,用各个不同频率的声音为比较刺激,由听者调节比较纯音的强度,直至和标准纯音响度感觉相等。
(4)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有、无或大、小)的次数,并根据出现次数来定阈限。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名词解释及答案(2)
1.人差方程式:1823年,贝塞尔与另一位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共同观察七颗星时,发现二人反应时的差别是恒定的,以公式表示为:B-A=1.233(秒)。其中,B是贝塞尔的反应时,A是阿格兰德的反应时。这个等式即是著名的人差方程式,它反映了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2.自然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自然界里客观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比如很典型的月亮错觉,指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比月亮到正顶上时看起来显得大些。
3.内隐记忆: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内隐记忆的提出离不开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两个新兴研究领域——启动效应的研究和遗忘症的研究。有关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中较为著名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适当迁移加工理论。
2011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 )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发生认识论C.心理性欲发展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毕生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和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并分为八个阶段。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用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来研究人类认知的发展阶段,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以上各个理论都将发展过程分阶段,但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从中观察模仿,使某些行为不断地受到强化,并不存在阶段性。
故本题选D。
2.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是( )A.感觉和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正确答案:A解析:当个体逐渐老化以后,生理器官不可避免也会随着衰退,而感知觉是受生理机能制约最大的,因此,感知觉会最早衰退。
故本题选A。
3.某儿童认为周围世界绕着他转,月亮跟着他走;他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但不知道自己就是哥哥的弟弟。
该儿童心理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
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做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能够利用表征,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考客体和事件,但这时的思维受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
2011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人大脑皮层的最后一个中转站是()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桥脑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丘脑相当于一个中继站,其后部有内、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听神经与视神经传人的信息,除嗅觉以外,所有来自外界的感官输入信息都是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等感觉。
故本题应选A。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掌握情况。
首先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听觉及躯体感觉区,其中初级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接受在光刺激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并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作用下由耳朵传人的神经冲动,并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即顶叶的位置,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人的感觉信号,并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言语运动区,亦即布洛卡区,它位于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它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舌头和颚的运动。
故本题应选D。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A.顶部B.中部C.背部D.底部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听觉的生理机制的掌握情况。
共鸣理论和行波理论都强调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都属于位置理论。
共鸣理论认为基底膜的听觉纤维很像竖琴的琴弦一样,靠近耳蜗底部的纤维较短,靠近蜗顶的纤维较长。
当声音频率高时,短纤维发生共鸣;而当声音频率低时,长纤维发生共鸣。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A 马斯洛B 罗杰斯C 布鲁纳D 班杜拉2.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A 注意过程B 保持过程C 复制(再造)过程D 动机过程3.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A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辨别学习 D 概念学习4.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A 归因理论B 强化理论C 自我实现理论D 成就动机理论5.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A 共同要素说B 形式训练说C 概括化理论D 关系转换说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A 冯特B 费希纳C 高尔顿D 艾宾浩斯7.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阙限的方法是()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8.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A 事后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C 完全随机化设计D 轮组设计9.下列心理学描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A 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 攻击是对另一个人的失控的敌意C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 以上都不是10.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41.()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A 评价法B 有无法C 多重决策法D 迫选法12.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制作()的直接方法A 称名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13.目标重复启动时,反应时间的节省被称为()A 编码协调B 分心物抑制C 激活扩散D 目标激活14.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 人工语法B 序列反应时C 复杂系统D 信号检测论15.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A 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 一定时期的放弃C 不同的环境D 功能固着16.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A 刺激的客观性B 反应量化的客观性C 结果推论的客观性D 测验的标准化17.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A 重测信度B 肯德尔和谐系数C α系数D 复本信度18.下面四个概念中与效标效度无关的是()A 同时效度B 预测效度C 效标测量D 因素效度19.项目的鉴别指数D的取值范围是()A 0~1B 1~10C -1~1D 不确定20.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A 概率论B 样本分布理论C 小概率事件D 假设检验32.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差的t检验,对应着非参数检验中的()A 秩和检验法B 中数检验法C 符号检验法D 符号等级检验法33.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A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 完全随机取样34.以下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A 正态分布B t 分布C 卡方分布D F分布二、多项选择题35.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A分组法 B 单一刺激法 C 极限法 D 最小可觉差法36.所谓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有()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C 难以维持做答的兴趣D 难度则逐渐提高37.以下各项中不是采用合理建构法编制的人格测验的是()A 爱德华个性量表B 16PFC MMPID 艾克森人格问卷38.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A α+β=1B α+β不一定等于1C α+β可能同时减小D α+β不可能同时增大39.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A 69B 70C 71D 72三、简答题40.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41.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四、综合题42.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考研心理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什么是速度准确率权衡?反应时的速度与准确率如何分离?正确答案:反应速度和准确率是反映被试信息加工的最基本的指标。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被试有时会牺牲准确率以提高反应速度,有时也会牺牲反应速度以提高准确率,也就是说,被试会主观地权衡速度准确率平衡来完成实验任务,这就是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
在实验中,当被试权衡的标准发生变化时,反应时也会相应变化。
采用速度与准确率权衡范式(SAT范式)分离反应时间和准确率,这种范式操控了被试的反应时间,并将其作为自变量,测定不同时间下的准确率。
这样就可以得到以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准确率的权衡曲线,该曲线可以反映刺激出现后关于速度和准确率的各种不同的结果。
梅耶等人在该范式的基础上,发展出速度一准确率分解技术,包括滴定的反应时程序和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
滴定程序需要测得两部分的数据:第一,在预备信号出现后呈现测试刺激,此时要求被试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尽快地反应;第二,在测试刺激出现后呈现反应信号,要求被试在该信号出现时就立即反应。
刺激和反应信号二者出现的时间间隔长短不同:当时间间隔很短时,被试来不及充分加工该刺激,就需要猜测,而当时间间隔很长时,对刺激的加工就会更好。
这样,就可得到随时间间隔增加的被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的分布曲线。
再通过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对滴定程序获得的两部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此便可分离加工速度和准确率。
2.简述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正确答案:总体的特性称为参数,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样本特征值叫作统计量,又称特征值,是描述一个样本情况的统计指标。
(1)联系:一个参数是从整个总体中计算得到的量数,通常是通过样本特征值来预测得到的。
从数值上讲,当总体大小已知并与实验观察的总次数相同时,它们是同一统计指标。
当总体未知时,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不同,但统计量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通过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能够做出预测和估计。
2011心理学必考题和答案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6、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答:(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7、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8、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答:(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9、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0、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答: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2011年博仁心理学考研辅导班押题再次全国遥遥领先,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取得理想的成绩,休息调整以后,准备复试。
76、简述时间知觉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因素【参考答案】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时间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1 )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
(3 )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快,对厌恶、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注:博仁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一实验心理学部分(主要心理学实验)多项选择题第三题“时间知觉”。
77、一次数学考试中,王强得了满分,赵明不及格,王强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赵明认为是自己没有“数学细胞”。
请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说说他们以后在数学的学习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个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王强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那么他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赵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内部、稳定的因素“他没有数学细胞”,那么他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可能就不会努力了,成绩也不会好。
注:(1)博仁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一一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部分的单项选择题“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考察的是韦纳的的归因理论,包含于此知识点。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论述题及答案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论述题及答案(6)1.请举例说明问题解决中的功能固着研究答:问题解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思维形式,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功能固着现象。
所谓功能固着就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功能固着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典型问题,以及如何应用典型问题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
下面邓克的研究为例。
邓克的盒子问题是功能固着研究中的一个典型问题。
问题的情景是:在桌上放一些大头针、一些火柴、一根蜡烛以及三个火柴盒大小用纸板做的盒子,要求被试把蜡烛安置到门上。
此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是用大头针将盒子钉在门上,然后把蜡烛底部融化后粘在盒子上。
实验中邓克为了引起被试不同水平的功能固着,设计了三种实验处理条件:(1)控制条件,三个盒子是空的,它和大头针、火柴以及蜡烛等实验材料一起摆放在桌子上;(2)功能固着条件,三个盒子里分别装有大头针、火柴和蜡烛;(3)中性物条件,三个盒子里分别装有与实验无关的钮扣等其他与问题解决无关的物品。
其中,条件(2)和条件(3)强化了盒子作为容器的功能,即能加强被试本身的功能固着。
实验采用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每个条件下有7名被试。
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盒子没有被作为容器呈现给被试,因此盒子作为容器的功能被弱化了,而在条件(2)和条件(3)中,盒子里面都装了东西,因此被试会固着于盒子作为容器的这一功能,从而未能成功地解决问题。
后来亚当森置疑邓克的实验,认为他未将速度-准确性权衡考虑在内,控制条件中,解决问题的人数多,可能并非是因为功能固着的倾向较弱,而仅仅是由于他们解决问题花了更多的时间,而功能固着条件和中性条件下,解决问题的人数少,仅仅可能是由于被试没有耐心解决问题,或者给予被试的时间过少。
所以他在邓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
实验涉及三个问题:盒子问题、回形针问题和螺丝锥问题。
自变量有两个水平,即功能固着条件下有经验的被试和控制条件下的无经验的的被试。
考研心理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简述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1)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是对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差异进行的显著性检验。
若检验的结果差异显著,表明样本平均数的总平均(即μ1)与总体平均数μ0,有差异,或者说样本平均数μ1与总体平均数μ0的差异已不能认为完全是抽样误差了,μ1可以认为来自另一个总体。
这时,对于这个样本平均数μ1简称为“显著”。
(2)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检验。
这种检验的目的在于由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来检验各自代表的两个总体之间的差异(μ1一μ2)。
这时需要考虑的条件更复杂些,不但要考虑总体分布还要考虑总体方差,还需要注意两个总体方差是否一致、两个样本是否相关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系列条件。
(3)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都属于假设检验中的参数检验。
2.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也可称为榜样学习、模仿学习、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结果,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直接强化是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②替代强化是通过对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习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③自我强化是指行为达到自己的设定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或维持自己的行为过程。
班杜拉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他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1)攻击性行为的习得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
(2)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模仿两种性别的行为,通过成人对其符合角色性别行为的强化,以及儿童观察其他人行为方式及其所受强化的情况,逐步获得合适的性别角色。
2011年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二
2011年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选题1.神经元中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的是()A.树突B.胞体C.突触D.反射2.病人的沉睡和动物的假死体现的是()A.外抑制B.超限抑制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D.机能活动4.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5.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是()A.闪光融合B.视觉对比C.后像D.联觉6.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原理制作而成的。
A.时间知觉B.真动知觉C.似动知觉D.错觉7.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8.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双重编码理论B.加工深度说C.图式理论D.知识分类学习论9.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1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11.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12.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13.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4.不随意想像的特殊表现是()A.灵感B.原型C.梦D.顿悟15.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除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扩散和集中规律以及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外,还有()A.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B.两种信号系统C.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D.动力定型16.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17.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五连冠,表明中国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18.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19.“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20.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1.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认为()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22.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的是()A.书面言语B.独白言语C.对话言语D.内部言语2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24.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C.两极是不相容的D.两极是绝对对立的25.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示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2011年考研心理学专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考研心理学专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011年考研心理学专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010年10月13日 13:42 来源:帮考网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特性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意志过程D情绪、情感过程2.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3.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人格特征D心理活动特性或心理状态4.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常量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到神经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阙限7.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8.一般地说,在事件进行之后才做出反应的知觉是()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方位知觉D似动知觉9.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A多样化复习B及时复习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过渡学习10.各种感觉的后像就是()的不同表现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11.“心理旋转”实验表明,表象具有()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具体性12.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的趋势A下降B上升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13.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却只能择其一时引发的冲突叫()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4.()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A热情B应激C激情D心境15.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的提者是()A詹姆斯、兰格B坎农、巴德C阿诺德D沙赫特、辛格16.()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一般智商D绝对智商17.()是人的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A幼儿期B青年期C童年期D成年期18.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A自我观察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认知19.()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A霍尔B达尔文C荣格D普莱尔20.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A活的榜样B符号性榜样C诫例性榜样D活生生的人30.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威特洛克32.在1948年首先用投射法对成就动机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麦克里兰德B阿特金森C默里D布鲁纳33.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做()A推论B数据C外化解释D假设34.若使区组间的被试尽量做到同质,可以()A用同一个被试重复接受几种实验处理B使用配对法分配被试C区组内的单位使一个团体,以不同团体为区组D以上都对35.随着时间的经过,被试内部历程发生变化,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A历史B选择C成熟D亡失二、多项选择题36.坚持脑功能整体说的主要有()A潘非尔德B拉什利C波伊劳德D弗罗伦斯37.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界产生了许多有关学习方面的理论,它们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D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38.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是()A开始形成同伴团体B同伴交往的形式复杂多样C开始建立友谊D朋友关系变得相对稳定39.关于负启动的起因有()A情景恢复B观察时间C编码协调D认知去活化40.ROC曲线能够反映出()A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B同一观察者不同的感受性C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变化D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41.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有()A共同组设计B运用严格平行测验C“锚测验”设计D运用问题行为测验42.情绪的测量方法有()A形容词核对表B维量等级量表C面部表情D生理指标43.下列关于配合度检验方法中的自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合度检验的自由度与实验或调查中分类的项数有关B通常情况下,配合度检验的自由度一般为分类的项数减1C配合度检验的自由度一般为理论次数减1D在正态拟合检验时,自由度为分组项目减344.样本容量是由()等因素决定的A统计抽样的基本原理B研究的内容C采用的统计方法D课题本身的客观条件三、简答题45.请你谈谈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46.简述聚合交叉设计的特点,并进行评价四、综合题47.试用信号检测论方法——有无法设计一个记忆或思维的实验方案。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5 D D A A B 6-10 A B A B C 11-15 C C B C B 16-20 C A A C C 21-25 B C B D C 26-30 A B C A A二多项选择题【答案】31.ABCD32.ABC 33.ABCD 34.ABC 35.ABD三、简答题36【答案要点】答: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行为。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智力是直接同个体生活有关的、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重塑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
其理论由三个子理论构成,即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
即: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向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塑造与人生活有关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
智力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上,这种适应不仅包括改变认知的适应,也包括个体主动选择适合的环境以及塑造新环境的活动。
这些情境也包括实验情境。
经验亚理论:智力是应对新任务和新情境要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只要实验或测验情境中的行为包含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能力,它就是智慧的行为。
智力是用某种任务在一定范围的功能来衡量的,这种功能一般需要以下两种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一种是处理各种新颖任务和情境的能力,第二种是自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人们加工的信息和速度与质量取决于加工资源分配到新颖性和自动化技能的相对比例。
在人们经验的早期,可以用解决新颖性任务的能力来评估智力,而在后期,需要从自动化加工的能力来评估智力。
他认为有两种任务适合于测量智力:一种是实验室任务,包括(1)简单的实验室任务,如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字母识别,(2)较复杂的实验室傻,如类比、分类、演绎推理等;另一种是各种心理测验的任务。
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分析单元是智力心理机制成分,成分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
2011心理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2011心理学考研真题(完整版)2011年博仁心理学考研辅导班押题再次全国遥遥领先,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取得理想的成绩,休息调整以后,准备复试。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完全版)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
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 )A 丘脑B 下丘脑C 海马D 桥脑相关度分析——博仁2011年心理学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第十章情绪和情感,单项选择题第10题,解析了此知识点。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D )相关度分析——博仁2011年心理学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单项选择题第8题是近似题,详细解析了此知识点。
A 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 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 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D )相关度分析——博仁2011年心理学主观题提高班讲义,普通心理学部分主观题“24. 说明并简单评价共鸣理论。
”涵盖此知识点。
A 顶部B 中部C 背部D 底部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D)相关度分析——博仁2011年心理学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与普通心理学部分第三章第一道选择题是近似题。
A 适应B 对比C 后像D 联觉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的,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C)A 层次网络模型B 逆行性遗忘C 编码特异性原理D 激活扩散模型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A )相关度分析——博仁2011年心理学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普通心理学第五部分的第二道论述题“2.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涵盖此知识点。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詹姆斯(James)将自我概念划分成哪几个组成要素?【江西师范大学2011】正确答案: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前者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即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后者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看法,如人的能力、社会性、人格特征以及物质拥有物等。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物质我是指与自我有关的物体、人或地点,包括自己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自己的服装、家中的亲人、家庭环境等。
社会我是指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包括我们给周围人们留下的印象、个人的名誉、地位,以及自己在所参加的社会群体中起到的作用等;社会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的自我会随社会情境不同而转换和调整。
心理我是我们的内心自我,它由一切自身的心理因素构成,包括感知到的智慧、能力、态度、经验、情绪、兴趣、人格特征、动机等。
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涉及知识点:社会心理学2.心理测验的效度有哪几种类型。
【北京师范大学2018】正确答案: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三种。
内容效度指的是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结构效度测验能说明心理学上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用心理学上某种结构或特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恰当程度。
结构指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或心理特质,是心理学中抽象的假设性概念、特质或变量。
实证效度也叫效标关联度。
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以实践效果作为检验有效性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练习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简述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2.简述四种言语获得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争论焦点。
3.简述幼儿记忆的特点。
4.简述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5.简述塞尔曼关于儿童角色采择的五个发展阶段。
6.简述乔姆斯基语言的转换生成说。
7.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8.简述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9.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趋势。
10.简述老年期心理的一般特点。
11.简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三个论点。
12.简述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3.简述依恋的发展阶段。
14.简述婴儿最初情绪的特点。
1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6.简述艾斯沃斯提出的婴儿的依恋类型。
17.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8.简述初中生思维中自我中心的表现。
19.简述影响成年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
20.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21.简述控制幼儿侵犯行为的三种方法。
参考答案
1.答;(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龄而增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4)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5)作为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2.答:(1)强化说,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2)转换生成说,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3)模仿说,代表人物是阿尔波特和怀特赫斯特等;(4)认知学说,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这四种理论的争论焦点有: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等等。
3.答:(1)记忆容量增加;(2)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步发展起来;(3)语词记忆在发展,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4)记忆策略开始形成;(5)元记忆的形成。
4.答: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已不再需要更多的经验支持。
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1)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5.答:(1)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2)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3)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4)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5)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6.答:(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2)语法是生成的。
语法的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2)每一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
7.答:(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8.答:(1)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3)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的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9.答:(1)从表面到内部;(2)从简单到复杂;(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4)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5)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10.答:(1)认识活动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2)易生消极的情绪情感,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3)个性持续稳定而又有所变化。
11.答:(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
12.答:(1)强烈与温和;(2)外露与含蓄;(3)波动与稳定;4、自尊与自卑。
13.答:(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特定的依恋阶段;4、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
14.答:(1)是先天的,是遗传本能;(2)与儿童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
15.答:(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4)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16.答:(1)安全型;(2)回避型;(1)反抗型。
17.答:(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3)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4)存在不平衡性。
18.答:(1)假想的观众;(2)独特的自我。
19.答:(1)社会历史因素;(2)职业;(3)身体健康水平。
20.答:(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2)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特点;(3)研究手段的综合化和现代化;(4)多元统计即使的大量应用;(5)研究各方面的计算机化。
21.(1)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2)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3)移情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