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cd148602d276a201292e00.png)
㈠相濡以血张世谱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已经成为了这个荒岛的霸主。
然而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这个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
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呢?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观察,探险者惊奇地发现,面对着奄奄一息的同伴,这群面目狰狞的小东西,它们的无私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找不到猎物的情况下,它们甚至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个没有进食的同伴,以解缓它的饥饿。
吸血蝙蝠的援助对象,首先是小蝙蝠,然后是有血缘关系的成年蝙蝠,之后是无血缘关系的蝙蝠。
不过,这些被援助的无血缘关系的同伴,必须以前也援助过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援助。
这样一来,被挽救回生命的蝙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食物,继而再用自己的鲜血来还清这笔感情债。
这种互相帮助的特殊亲密关系在那个荒岛上持续了14年,而且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这个答案相信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动物世界中一直奉行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这群吸血蝙蝠之所以能够生存壮大,正是因为颠覆了“丛林法则”,在同伴出于危难关头,选择了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相濡以沫”。
人其实也是生活在一个个集体当中的,家庭、单位、国家、社会。
而这一个个集体当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这样那样的危机。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衰败的集体中的人几乎都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明哲保身,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做法不仅伤害到整体利益也会伤害自身利益。
事实上,在一个集体败落以后,损失最大的还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人。
在危难中选择“相濡以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智慧,因为这是一个集体能够度过难关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阅读训练一、填空。
“相濡以血”这个词是由()这个成语转变而来的。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鲜血(xuâxiě)奄(yǎn yān )奄一息处( chǔchù) 于三、“这笔感情债”指的是什么?怎么还?四、为什么“相濡以血”是一种大智慧?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含答案)10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含答案)100](https://img.taocdn.com/s3/m/c695ebaf19e8b8f67c1cb95d.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含答案)100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多尔先生想。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á)。
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
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70269b767f5acfa0c7cd3e.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去。
蜀军根据诸葛亮生前的安排,有秩序地撤退人马。
司马懿(字仲达)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后边紧追不舍。
追到一座山后,忽然听到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军回过头来,拉开了反攻的阵势。
树影中飘出一面中军的大旗,上面写了一行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司马懿大惊失色,定睛一看,只见军中数十名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坐的正是诸葛亮。
司马懿大惊道:“诸葛亮原来没有死啊!我轻率地进入了重地,中了他的计了!”于是急忙往回走。
蜀军大将姜维喊道:“贼别走,你中了我丞相的计了!”魏军一听,各个丢盔弃甲,只顾逃命。
司马懿逃了五十里,有两员魏将在后边喊:“都督不可惊慌!”司马懿摸着自己的头说:“我的脑袋还在吗?”两员魏将说:“都督别害怕,蜀兵已经走远了!”过了两天,有人向司马懿报告:“前天车上坐的诸葛亮,原来是个木头人。
这是诸葛亮死前就安排好的。
”司马懿听后,叹息道:“怨我只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啊!”(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________ 慎重——________ 镇定——________(2)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死后,对蜀军紧追不舍的原因是:________。
(3)“贼别走,你中了我丞相的计了!”文中蜀军大将姜维说这句话的目的是()A.让司马懿更加坚信自己中了计。
B.阻止司马懿往回走。
(4)文中描写树影中飘出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大旗后,司马懿有哪些表现?这说明了什么?解析:(1)撤退;轻率;惊慌(2)他想打败蜀军(3)A(4)司马懿见后大惊,以为自己中计急忙往回走。
这说明了司马懿十分害怕诸葛亮。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1b1636783e0912a2162a8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
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
于是,另外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不会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
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子自己的优势上。
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词语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优势——()坎坷——()3、为什么第三个旅行者什么都没带却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请在文中用“﹏”画出两个人失误的共同原因。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6348a6bd64783e08122b55.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1.“我”第五次留言让小女孩用钢笔写字不解、愤然为了帮“她”赢钢笔,“他”故意在长跑比赛跑了第三名愧疚2.为下文写小男孩买不起钢笔,而采用参加比赛获奖得到钢笔的情节做铺垫:衬托了小男孩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
(意思对即可)3.“我”为不了解学生、误解学生而感到愧疚;为小男能送给小女孩钢笔,而“我”还想批评小女孩的做法感到愧疚;为自己错怪小男孩的行为而愧疚。
(意思对即可)4.一支金色的钢笔2.最小的星星也闪光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
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
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
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
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
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
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
“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
”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
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
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
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425102767f5acfa1c7cda4.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人间第一爱季羡林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
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高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
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是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充满了温暖的母爱。
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人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我至今还坚持此说。
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媲美的呢?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人。
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合愈我这个创伤的。
我一生走遍在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是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b0b58fb7360b4c2e3f64d0.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风筝董改正①人学前,每个年后,都有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我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
一个任走长长的山路,也不知道害怕,因为憧憬着。
外婆会做菜,外婆的稀饭熬得香,碧绿生生的,不用小菜都能吃几碗。
②外婆喜欢我,这是人尽皆知的。
听说未开口叫公鸡仔养人,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
切成小方块,因为鸡不肥,总要搁点肥肉一起炒,这一只鸡,是我一个人吃的。
外婆说,整个吃下去,营养才是完整的。
吃过的鸡骨头,外婆收集起来,香油炸过,用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
外婆做这一切的时候,我都在一边看着。
③那一个春日,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吵着也要。
外婆为难了,她不会做。
她一辈子都在地上,从未有过飞翔的念想。
她就央求我的舅母,舅母说,鸡骨头粉你都会磨,咋就不会做风筝呢?那时候,我真是不懂事,只知道如丧考妣地哭,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看到的。
④外婆拉着我去晒场。
天上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恣睢地舞动,就越发引起我的委屈。
又有人在放了,一个人远远地牵线,一个人扶着风筝,说声“放!”牵线的高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好多次后,终于扶摇直上了。
外婆指给我看这些,说:“其实放风筝并不好玩,看看就好。
”我就撒野了,打滚撒泼,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样说。
⑤外婆的生活很累,她不能陪我,我就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支绸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着它在空中猎猎展翅,感受手上线拉紧着的那种快感。
然而,我却只能看,因为我已经哭过——凡是外婆能给的,不哭她都给,能求的,我哭了她必定低声地向人求。
孩子们的风筝是在城里买的,她无能为力。
我就一个人站在风筝底下,仰望,幻想。
⑥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只“风筝”,竹子骨,身子是过年的对联糊起来的。
虽然不是我想要的,但它毕竟是风等,我还是()的。
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去放风争吧!”⑦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丢人地在晒场上拖着,许多孩子都大笑起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1e6eb348d7c1c709a14555.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通讯,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某广播电台1947年广播)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1月12日,有一个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杀害了。
在当众审讯的时候,阎军官问她:“你是共产党员吗?”她说:“是。
”阎军官又问她:“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她说:“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阎军官又问:“你不知道做共产党员是要掉脑袋的吗?你小小的年纪就不怕死?”她答:“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了!”这时候,士兵抬出了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6个人,又问她:“你怕不怕?自白不自白?”刘胡兰坚决地回答:“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她大声喝问:“我咋个死法?”阎军官指着6位身首分离者说:“一个样!”说完,又要伤害其他村民。
刘胡兰见状厉声喝道:“我一个人死好了,不能叫众人死!”这位年轻的女英雄从容地躺在铡刀上慷慨就义了。
全村的父老,都记下了这个血海深仇。
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好女儿。
(1)这是一篇通讯。
通讯通常包括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生经过。
这篇通讯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几项要素?A.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B.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C.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D.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2)这篇通讯的第2自然段全是对话实录,而且很少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
这正符合新闻( )的特点。
A.真实性B.时效性C.准确性(3)这篇通讯采用________方式,开头概括事件的结果,然后叙述过程。
(4)这篇通讯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刘胡兰怎样的精神品质?(5)给这篇通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解析:(1)地点;云周西村;时间;1月12日;人物;刘胡兰;事件;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杀害了(2)A(3)倒叙(4)表现了刘胡兰对党忠贞不渝、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10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100](https://img.taocdn.com/s3/m/614357a458fb770bf78a558b.png)
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飘香的生命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
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
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
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
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
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
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
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
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
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
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
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 ________ 沁 ________人心脾凋 ________零静谧 ________(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3)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例:口是心非顾________失________ 扬________避________ 若________若________ 严________酷________(4)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答案】(1)xiù;qìn;diāo;mì(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3)此;彼;长;短;即;离;寒;暑(4)引出下文(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10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100](https://img.taocdn.com/s3/m/de77e33765ce05087632138b.png)
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
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táo zuì)___________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忧心忡忡。
这时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父亲还(专、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剪)药,又作针灸治疗。
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jiàng lín)__________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他享受到(gǔ xī)___ ____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里选择正确的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别无嗜好:________②忧心忡忡:________(4)用横线选择文中[________]里恰当的词语。
五年级(部编语文) 五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部编语文) 五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d842b9647d27284b7351e7.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为了奖品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清用钢笔写字!”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提摸的倔强。
②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激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③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④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⑤我心杯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
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
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⑥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⑦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
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精选附答案10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精选附答案100](https://img.taocdn.com/s3/m/94efad4603d8ce2f006623af.png)
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重的乞讨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
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
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
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
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
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
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
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ó dòng脚步。
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
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
《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
乘客们静静地听着。
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
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ì fèn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
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附答案解析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94b7e5ccbff121dd3683f6.png)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0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1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2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3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4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5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6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92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93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94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95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00篇 97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98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1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2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3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4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5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6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7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36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37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38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39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40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41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42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15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16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17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 18
五年级(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五年级(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1396a5856a561252d36f85.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包利民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免子。
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
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
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
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
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
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
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记都被大雪所埋没。
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
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人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漫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超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
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
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
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续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
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5693f7bcd126fff6050bab.png)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童年趣事在我小的时候有很多有趣的事。
最使我难忘的是捉蝈蝈。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爸爸带我去捉蝈蝈。
后山上草丛中灌木里的蝈蝈可真多,吱吱的叫声,撩得我的心痒痒。
爸爸很快捉了好几只。
可我却一只也没捉到。
正当我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忽然见一只碧绿的大蝈蝈在一根矮树枝上抖动着翅膀吱吱叫着。
我高兴极了,什么也没想,一下子扑了过去。
谁知,蝈蝈一下子蹦得无影无踪。
爸爸看到后,说:“捉蝈蝈也要有技巧,记住要‘眼明手快’,悄悄接近,看准了要快速捉,知道吗?”我说:“知道了。
”这时候,我又发现一只蝈蝈在矮树的叶子上叫。
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慢慢地走了过去。
可我刚要伸手,机灵的蝈蝈又跳走了。
我不灰心,一直盯着它。
最后,它停在小树叶上。
我慢慢张开双手,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
蝈蝈没看见我,仍在叫,但马上又停了。
我想不能再犹豫了,就对准蝈蝈双手猛合过去。
我马上感觉到蝈蝈在咬我的手心,有点儿疼,可我还是喊:“我捉到了,我捉到了!”后来,我用这个方法连续捉了好几只。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都要先动脑筋。
这样,做起事来就简单多了。
(1)小作者第一次怎样捉蝈蝈?结果怎样?(2)小作者第二次怎样捉蝈蝈?结果怎样?(3)为什么第一次没捉到蝈蝈,第二次捉到了蝈蝈?解析:(1)第一次什么也没想,一下子扑了过去。
结果是一只也没捉到。
(2)第二次是慢慢开进蝈蝈,对准蝈蝈双手猛合过去。
结果是捉到了蝈蝈。
(3)因为第一次“我”没有经验,第二次是爸爸先告诉了“我”方法,然后“我”根据爸爸的方法捉到了蝈蝈。
【解析】【分析】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从第一自然段找到相关信息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相关信息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综合三个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c85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e.png)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pián biàn)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画“”的句子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是_____,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是_____,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是_____。
3.这是作者第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众鸟欢腾的热闹景象。
从选文中,我们不仅知道鸟的_____多、_____多,还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______。
()(填序号)A.一种类数量快乐B.二种类数量快乐C.一种类数量热闹D.二鸟叫鸟影热闹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指什么?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小黄牛找食吃小黄牛一天天长大了。
有一天,牛妈妈对小黄牛说:“孩子,你已经长高了,长结实了,不能老是跟着妈妈过日子,应该自己生活了。
”小黄牛点了点头。
从此它就开始自己过日子了。
一天,小黄牛慢悠悠地来到一户农民伯伯的院子里。
院子里长满向日葵。
叶子绿绿的,厚厚的,像猪八戒的大耳朵。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98a69b0b4e767f5bcfce66.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高贵的捐赠方冠晴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
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
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
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小女孩的不高兴。
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
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
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
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
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
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带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3c8482b90d6c85ec3ac6e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篇一山的呼唤(节选)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峰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
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
浓密的枫树,高大,挺拔,苍劲。
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结凝聚)在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
云(漂浮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流散。
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洒)在整个山头。
一会儿,你会沐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于岩石的阴影下。
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
山(沐浴笼罩)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
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
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
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
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伏地互相唱和。
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或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氤氲:震慑: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
4.文中第2至4自然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
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
(1)白天的玉山:(2)晚上的玉山:。
篇二蜡烛赞蜡烛并不起眼。
用蜡裹成一根小小的蜡烛,中间穿根芯,就制成了这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蜡烛。
有人说,“蜡烛在现代社会里是落后者”,而我却并不认为蜡烛如此无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 篇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
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
于是,另外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不会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
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子自己的优势上。
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 ______ ,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 _______________1、解释词语纳闷: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优势——()坎坷——()3、为什么第三个旅行者什么都没带却安然无恙?1、请在文中用“﹏”画出两个人失误的共同原因。
2、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3、请谈谈自己对划横线句子的理解参考答案:1、疑惑不解形容一点没有损伤2、缺陷平坦3、当大雨来时他躲着走,当路不好时他小心地走,所以他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安然无恙。
4、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5、警惕放松了警惕6、面对自己的优势,我们可能会掉以轻心,失去了戒备,因此更容易出现失误。
22 到底什么是克隆人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首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克隆人也是如此。
那么到底什么事克隆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人”指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人”只是特定的基因组,或者指“生物学的人” ,那么,我们可以说,克隆人的DNA 与他们的母体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人既是“生物学的人” ,又是“心理和社会之人” 。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人,会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世界上曾发现过不少狼孩,他们存在与狼群长期生活的过程中染上了狼的特性,撕咬抓挠,生吞活剥,这些特征是后天形成的。
因此具有特殊心理、行为、社会特征的人,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也是克隆不出来的,因为他们的那些特征不是在先天的基因中存在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产生的。
克隆人并不是真正完全同他们的母体一样的人,只是他们的DNA 与母体相同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克隆羊多利,由于它生长的环境与母体存在着差别,所以也存在着与母体不同的特点。
1、短文中“人”的含义是什么?2、到底什么是克隆人?3 克隆羊多利为什么也存在着与母体不同的特点?参考答案:1、人既是生物学的人,也是心理和社会之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人,会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克隆人就是与他们的母体的DNA 相同的人3、因为它生长的环境与母体存在着差别。
23奇迹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
20 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 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随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诗歌、小说。
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 岁。
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听到他沉重的喘息,人们(爱惜痛惜)万分,说:“这颗巨星将坠落了。
”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上⋯⋯“生命在于运动” ,雨果的病情慢慢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
他又获得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致至)晚年,仍创作不懈,60 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
80 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
雨果逝世于1885 年,活了84 岁。
看见雨果40 岁得了心脏病,最后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己):“这真是奇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1、用“/”画去括号内不合适的字词。
2、结合短文内容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
3、在能表达这篇短文中心意思的选项后打“√”(1)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赞颂了雨果为了创作而不懈地努力。
()(3)赞扬了雨果的文学才华。
()参考答案:1、划去爱惜致己2、雨果在40岁时心脏病恶性发作了,但他并不悲观,而是坚持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 他的病慢慢好转了,体制逐渐增强了,最后还成了一位长寿者。
3、(1)√(2)√ 24 明月初升夕阳终于收起了最后一缕金辉,夜(幕慕幕)很快降临。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几颗星星闪着寒光,缀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向我调皮地眨着眼睛,想吸引我的视线,可我却不看它们,指向天空默默地(眺跳)望着。
几分钟后,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我惊于这画的色彩瑰丽,沉醉于大自然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之中了。
它像一首优美的情诗,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让人无限陶醉。
只见一片看不清形状的树梢顶端罩着一层银纱,好像有无数宝石放在那里,闪闪发光,附近几颗小星的微光,被这片银纱吞没了,而天空中几片看不见的白云,这会儿也罩上了银纱,闪烁着光亮,我料定月亮一定会从银光中升起来的。
果真,不一会儿,树之间露出一道(狐弧)形的金边,那就是初升的月亮,借着树的掩映,她尽力地向上升着,升着,终于悬挂在高高的天空中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色!明月离我们那么近,放佛张开手臂就可以拥抱她。
明月,奇伟、瑰丽,大放异(彩采),使得那些嵌在天空中的星星顿时失去光彩。
明月纯洁无(暇瑕),把自己皎洁的光无私地献给人类,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快乐。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短文主要写了什么?4、你想对明月说些什么?参考答案:1、画去暮慕跳狐采暇2、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几颗星星⋯⋯望着。
3、短文主要写明月初升前、初升时和初升后的美丽景色。
4、我也要像明月一样,把自己的力量无私地献给祖国母亲。
25伯牙弹得《高山流水》,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
面对秋江圆月,伯牙借曲抒情。
正当伯牙抚琴而奏“志在高山” 时,有一个叫钟子期的人在旁边也听到了,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伯牙很觉惊讶,看了一眼子期。
马上他又抚琴弹奏起“志在流水”的乐段。
才奏了一会儿,子期又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子期的手,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
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一位真正了解我的人啊!“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激动万分“这个词表达了伯牙什么样的心情?3、“知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伯牙称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是一首《高山流水》使伯牙找到了知音钟子期2、表达了伯牙找到知音后的那种无比兴奋的心情。
3、“知音”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因为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情。
26专练1随手把身后的门关上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
”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
当你关门时,也是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
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
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__(经典精美)的一句话!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__(沾上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
我们__(需要必须)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是我们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伤感也罢,悔恨也罢,都不能改变过去,不能使你更聪明、更完美。
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伤感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
__(追悔后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将来!正如俗话所说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往往还会错过下一班1,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
A. 表转折B. 语意、语言中断C. 解释说明D. 表因果关系2,解释词语。
(1)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逝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短文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酸.楚的记忆()A. 像醋的气味或味道B. 迂腐C. 悲痛、伤心D. 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2)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A. 伤害、损害B. 妨碍C. 悲伤、忧伤D.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5. 文中划线部分应填入的标点正确的是(A.B.C.。
”D.6. 为什么说“误了头一班车而懊悔的人还会误下一班车”?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
我们__(需要 必须)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是 我们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伤感也罢,悔恨也罢, 都不能改变过去,不能使 你更聪明、 更完美。
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伤感不已,那只会白白耗 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
__(追悔 后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 失掉现在, 哪有将来! 正如俗话所说 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 往往还会错过 下一班1,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 )。
A. 表转折B. 语意、语言中断C. 解释说明D. 表因果关系2,解释词语。
(1)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逝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酸.楚的记忆()A. 像醋的气味或味道B. 迂腐C. 悲痛、伤心D. 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 (2) 为逝去的流年感伤 .不已( )A.伤害、损害B. 妨碍C. 悲伤、忧伤D.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 5. 文中划线部分应填入的标点正确的是( A. : B. : C. ,D. : 6. 为什么说“误了头一班车而懊悔的人还会误下一班车”?7. 学习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耿耿于怀:事情(令人牵挂、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