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合集下载

1-哲学与人生-序-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哲学与人生-序-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 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 定物质。
唯物? 唯心?
• 唯物 • 唯心
• 意识 • 主观 • 思维
• 巫术 • 祭天祈福
• 物质 • 客观 • 存在
• 看病吃药 • 人工降雨 技术
思考:张仲景第一次 临床实践不大成功的 例子说明什么?
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5.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的是( )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练习
6.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哲学与人生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l一、什么是哲学
二、哲学的基本功能
1、培养智慧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 一个人的心智成长,一般地要经历: 感觉知识智慧 ★ 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 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那么, 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
社 会 历 史 条 件
人 的 主 客 观 条 件
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 2.人生实际既包括社会历史条件的实际, 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人生选择体现个体的责任和担当
选择不仅是个人的自由,也意味着对结果的承担和 责任,需要个体具备勇气和担当精神。
人生选择的原则
01
02
03
04
客观实际原则
在作出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各 种实际情况和条件,避免盲目 和冲动。
价值导向原则
选择应符合个体的价值观和目 标,能够体现个体的意义和价 值。
全面考虑原则
案例一:个人职业规划的选择
总结词:长期规划
详细描述:个人职业规划不应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应考虑长期的职业发展。制定长期规划有助于个人保持持久的动力和目 标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案例二:面对挫折的人生选择
总结词:积极心态
详细描述: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应相信挫折 是成长的机会,勇敢面对并从中吸取教训。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主观意识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违背 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人生选择应基于客观实际,不 能脱离现实。
客观实际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 种可能性,同时也限制了某些 选择。
人生选择应考虑长远利益和整 体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和 局部利益。
03
人生选择
人生选择的含义
人生选择:指个体在生命历程中面临关键时刻,需 要作出决定或抉择的一种状态。
02
01
03
帮助学生理解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02
客观实际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客观实际是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 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和环境。
特性
客观性、实在性、多样性、规律 性。

哲学与人生_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_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 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过沟 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过去就 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上一跳, 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应该是单 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 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不该说跳。” 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 合客观。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 我们的实际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 前提和基础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 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 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 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 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 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 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 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 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 报仇!”
1、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2、安心于自己的位置 找准自己的位置、目光决定不了位置,演员与观众 3、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自知者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4、不过高估计自己、不过低估计别人 “狂妄自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东 食西宿” 5、经营自己的长处 “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 员。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 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 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 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 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 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 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游客感到很 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 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 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 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 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 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 肢。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时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能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的人生态度,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为指导,为帮助学生做好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走好人生路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随着身心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

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从而影响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理解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哲学与人生1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1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 瓦罗蒂年轻的时候曾梦 想做教师,同时又痴迷 音乐。他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做教师还是做歌 唱家。于是去问父亲, 父亲说:“你如果想坐 两把椅子,可能会从椅 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 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 子。”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和事例,谈谈我们每 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上述漫画,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及反对的错误倾向。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 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把 自 作己 为的 出主 发观 点愿 望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以 主 观 观愿 现望 实代 替 客
3.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1)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
事求是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 为我们行动的根据。
邯郸学步: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 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 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 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发作 展为 的中 可职 能生 ?, 你 认 为 自 己 存 在 着 哪 些
们侯 选斌 择面 人对 生身 道体 路残 有疾 哪作 些出 启的 示选 ?择 , 给 我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 员。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 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 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 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花枝 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 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 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 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 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游客感到很心疼,要她 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 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 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 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 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 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 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必须结合客观实际。

3.启发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你对未来的人生有什么规划?你的规划是否考虑了客观实际因素?二、讲解(15分钟)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客观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人生选择需要考虑客观实际因素,否则会导致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如果非要报考大学,那么他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可能会导致失败和挫折。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人的主观意志是很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

在人生选择时,必须结合客观实际,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不仅可以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例如,一个数学天才选择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些案例,讨论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四、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做出选择的限制。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的短文,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分析,阐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生命现象并不神秘,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生命现象也是物质现象。
人(
类地
社 会
理 环 境
是是
物 质
物 质 的
的)
(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日月星辰,山川大地 都是物质的,是不依赖 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同学们,请你想想还有什么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请列举出来。
前十位同学在成绩单中会有加分奖励哦!
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 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
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 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面对客观实际,做出正确选择
我们未来人生
(二)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
《经典咏流传》
每个人或每种事物,即使 像如米小的苔花一样渺小, 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的客观基础。 可能性
一定条件下 包含于
2、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自然禀赋、知识结构、 理论背景、能力水平
年龄性别
学历学位
兴趣爱好 知识结构
智商 身体条件
价值观念
家庭状况
3、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青春期 (人体生长发育第二高峰期)
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人开始自立: 1.开始自主地学习。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学习最集中、最 重要的时期。 2.开始独立的承担社会责任,要通过确定自己的职业去实 现事业的理想。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第一课第一课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管小青)

第一课第一课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管小青)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时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能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的人生态度,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为指导,为帮助学生做好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走好人生路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理解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肖斌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肖斌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肖斌的母亲想让儿子退出足球学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肖斌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青年时期:开始自立,独立地承担社会责任。
老年时期:安乐于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小结3: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不同阶段所具 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男人的愿望:
3岁,不尿裤子; 5岁,能自己吃饭; 10岁,考试拿高分; 18岁,考个好学校; 20岁,能有漂亮的女朋友; 22岁,找份好工作; 30岁,有房有车有老婆; 40岁,有地位; 50岁,有钱有地位,受人尊重; 60岁,儿孙满堂; 70岁,能自己吃饭; 80岁,能不尿裤子
思考:下面故事中的这位青年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 的人生发展道路?为什么?
•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 案手法细腻,犯案上千起,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 ,情不自禁的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 格那么独特的小偷,有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 做任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 • 没想到,他二十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 青年人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店的 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真诚地对林清玄说:“ 林先生写的那篇稿件,打破了我生活中盲点,使我想,为什 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业呢?”从此他脱胎换骨, 重新做人。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含义。
(1)客观:是指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
(2)主观:是指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等意 识现象。 主观符合客观到何种程度?
——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对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解释:
• (1)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 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 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 “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即把一般 性的理论、原则、政策与各地区、各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 (2)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 (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 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 地反映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 (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因而,任何客 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着的实际。主 观认识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并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主观正确地反映客观,这叫做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1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_哲学与人生)

第1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_哲学与人生)
1.如何理解”世界统一性和它的物质性? 2.当我们徘徊于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时,应该怎样做出抉 择?
伊奥尼亚学派的共同观点是:万物的始基是某种可感
知的具体物质,万物就是这种原始物质的各种变形, 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但它的 缺陷是把物质本身与具体物质形态混同起来了,没有 达到科学的抽象,也缺乏科学的论证。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 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 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产物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 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有意识、有 目的的活动.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从根本上 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如果人脑受害,意识活动将受到影响
药剂师:“爱是万灵药。”
货车司机:“经常想到,不能成为好伙伴,这段行程会变得艰辛孤独而
遥远。” 邮递员:“勤于做沟通工作。”
思考:为什么不同职业的人,对爱的解释不同?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一名导游 员。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 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 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 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 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 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 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游客感到很 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 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 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 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 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 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 肢。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
家人期望是: 王莉丽本人期望是: 现实是: 总的来说,王莉丽的选择成功吗?
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想问题做事情还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什么是客观实际?
P4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P4、5
什么是实事求是?
P5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什么是哲学?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思考:为什么不同职业的人,对爱的解释不同?
是因为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P10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P12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活动:
我为自己代言!
结合客观实际,为自己选择未来的工作岗位。
1、什么是哲学?
哲学观点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哲学可以教会我们思考得更深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现实性:是指一切实际存在的事物。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可 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来实现的过程。
青年学生:立足于现实性,着眼于可能性。找到自身 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而付出努力。
(3)任何事物的可能性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根 据和条件,才能转化为现实
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的条件, 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是指虽有一定的根据但根据还丌充分尚丌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4每一事物发展中的多种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种可能性会转变为现实世界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3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吅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客观实际在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适吅自己的人生道路?在人生发展可能性的选择中还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 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王莉丽性格文静、 身材高挑。从小就热衷 跳舞、成绩一般。在中 考填报志愿时,和家长 商量后决心报考艺术院 校继续自己的舞蹈梦, 在复试时未能通过,失 去做专业舞蹈演员的机 会。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前提和依据
(4)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 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结合p5-6 “存奶请客寓言"说说如何做到想问题、办事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 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 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 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 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 生处处有选择。 请 阅读p1序言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
观察下图中,两根线段,哪根更长?
观察下图中,两个中心圆,哪个更大?
错觉实验告诉我们:
• 眼见不一定为实,一定要调查取证。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
要求、前提和依据。
•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 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 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 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 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 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 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 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 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 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 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 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 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 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 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 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 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 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 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 学会选择,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以 及自身的实际。
• 善于选择,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 时机。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4.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与 人 生
人生路
人生态度 人生能力 人生理想 人生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方向大问题
假设每个同学手中有5000元钱,它代表了你一 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 理解随意购买下面的东西。 • • • • • • •
情景对话:
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 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 宜,就到哪边去吧!”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019/2/27 13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什么是客观实际?P4
• 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物 自身的属性、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 举例说明:
31
个人的主观条件(兴趣、性格和能力等) 客观条件(体质、家庭和学业基础等); 想一想: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律师? 体质差的人适合读军校吗? 不善于表达的人合适做老师吗?
2019/2/27 32
(3)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 和问题。 婴儿?(猪) 童年少年?(猴子) 青年?(马) 中年?(牛) 老年?(猪)
17
你知道图片反映了哪个成语吗?
拔苗助长或者揠苗助长
2019/2/27 18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 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各异, 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会,连自己 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2019/2/27
•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 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 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 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 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 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 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 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 义何在?” •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 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 遗弃了……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3)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80岁 养老 60岁 儿孙满堂 40岁 有社会地位 18岁 上大学 3岁 上幼儿园
二、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01
提出问题
(一) 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02
分析问题
03
解决问题
(二)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 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
A
唯物主义
B
× 唯心主义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需要考 虑哪些 客观实
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 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哲学依据: (1)主观和客观符不符合的问题,在哲学 上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4. 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 (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我们去分析、研究。 是:规律性。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基本形态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热界和人类世界等 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婴幼儿期
首先,儿童要学会基本的控
制自己生理活动和身体活动 的技巧。 其次,儿童要学会和掌握基 本的生活技能。 第三,学会基本的表达和交 流能力。 第四,学会和掌握一定的知 识和基本的学习能力。
小学和中学阶段
建立比较稳定、成熟的行为模
式。 能够独立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 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 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2)、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 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 自己的未来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 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 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 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 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 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 提和依据。
4、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 律,做到实事求是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1)、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 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人生的客观实际 (一)社会历史条件(前提) (二)自身主客观条件(根据) (三)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人生道路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自己去选择,去
开创,去一步一步地走出来。一个人只有做到从客 观实际出发,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人生的不同阶段与主要任务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
•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 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 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 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吗?为什么?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人生需要理想,激情
无论是现象层面还是意义层面,都不能抛开时 间这个维度。
所以总的概括来说,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 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或精神的,构成了你的整 个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人为什么活着?

当我们从正面不能追问出问题的答案
时,我们不妨从事物的两面性出发,从另
一面去想,当这件东西没有了会出现什么
问题?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也不约而同地 请求。
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 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 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的面对 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 ,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
就是不要糊里糊涂的活着,要活得明白。
• 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冯友兰
• 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 明白。
• 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
糊涂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引导人们追求智慧。 ——孙正聿
——周国平
二、什么是人
生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
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 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 为最好的苹果。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 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他笑着问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 意的果子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回答。
苏格拉底见状,又问:“怎么啦,难道你们对自己的选 择不满意?”
身的属性、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 举例说明:
• 农民用来生产农作物的土地本身的特点和属性 。
• 你的客观实际呢?
• 家乡经济情况、家庭生活环境等。
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 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P5
有一家养着一只母牛,平时都是每天挤奶一次
以供自用。一天,主人决定要宴请客人,便想每天挤 奶积攒着,这样等到请客那天,就会有足够的牛奶。 可是又一想,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呢,如果奶挤下来放 着,不都要边酸了吗?还不如在牛肚里储藏着,到时 候有多有新鲜,岂不是更好!注意拿定了,他就不再 天天挤奶,也不让小牛吃奶。请客的日子到了,宾客 纷纷入座,主人兴冲冲跑去挤奶,结果一滴奶也挤不 出来。
但更要面对客观实际, 脚踏实地, 要把积极的行动 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 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 观意志
• 王丽莉进行人生选
择的事例说明了什
么?(P2)
人生选择不
能只靠主观 意志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 际出发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 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 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 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 择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
学 与 人 生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你想走 一条什么路?
•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
空中楼阁
•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 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哲学与人生
写在前面
一、什么是哲学 二、什么是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四、从么是哲学
1.基于词源的说法
• 哲学 Philosophy=Philia + Sophia • Sophia是“智慧”的意思。 • Philia是“爱的”意思。 • Philosophy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意思。通俗地说,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 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 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 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 就摘下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 更好的。所以,我有点后悔。”
•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 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 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 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 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
•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 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
•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 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 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 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 干什么?”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 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 史条件。
•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 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主观:个人的思想。客观 :不以人的思想观念为转移的事实)
• 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 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上述漫画,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的错误倾向。
你知道图片反映了哪个成语吗? 拔苗助长或者揠苗助长
• 什么是客观实际?(P4) • 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物自

换句话说:让你现在去跳楼你去不去?
当你找到为什么你现在不去跳楼的原因的
时候,你应该就找到你继续活着的理由了。
•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又不想做什么伟大 的人物或英雄,我只想做一个平平常常的 普通人,还要费工夫来学习人生、学习做 人吗?
• 活着是一回事,活得有意义,则是另一回 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