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讲详解

合集下载

废墟的召唤优秀教案知识分享

废墟的召唤优秀教案知识分享

废墟的召唤优秀教案知识分享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一)以圆明园的唯美复原景观和图片导入新课。

作者在看到圆明园的这些遗址后有何感受呢?让我们走进《废墟的召唤》去体会一下。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能说出题目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题目中“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情况圆明园又圆明三园,称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物烧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2024版《废墟的召唤》宗璞教学

2024版《废墟的召唤》宗璞教学

语言艺术特色及表现力
语言的凝练与生动
作者的语言凝练而生动,通过简洁明快的叙述和描绘,将废墟的 景象和人物的情感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 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的深刻与真挚
作品通过语言的艺术表现,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缅怀之情表 达得深刻而真挚,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感谢观看
意象描绘与审美意境营造
1 2 3
意象的选取与描绘 作品中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废墟意象,通过细 腻的描绘和渲染,将废墟的沧桑、荒凉、沉重等 特点生动地呈现出来。
审美意境的营造 作者通过意象的描绘和组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 审美意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沉重、 悲凉的美感。
意境的深化与升华 作品通过审美意境的营造,将读者带入到对历史 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反思中,从而实现了意境的深 化和升华。
“废墟也是一种美”
这句话揭示了废墟的另一种价值,即 美学价值。废墟虽然破败,但却具有 一种独特的美感,能够引发人们的思 考和共鸣。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Chapter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主人公形象
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塑造 了一个坚韧不拔、充满正义感的战士形象。
其他人物形象
通过对其他人物的刻画,如忠诚的战友、狡猾的敌 人等,丰富了故事情节,衬托出主人公的英勇和正 义。
02
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
将《废墟的召唤》与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作品
在表现手法、主题深度等方面的异同。
03
延伸思考与创作
激发读者对废墟文化的进一步思考,鼓励创作以废墟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文本解读《废墟的召唤》(宗璞)

文本解读《废墟的召唤》(宗璞)

(二)文本解读:《废墟的召唤》,根据所提供的文本进行解读。

字数要求至少1000字。

废墟的召唤作者:宗璞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廊。

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

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应该有着妲已、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

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传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畅春园的一部分。

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

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

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

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

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

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

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废墟的召唤说课稿及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废墟的召唤说课稿及教案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废墟的召唤》说课稿及教案本节课的教学力求表现素养教育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踊跃性,达到培育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说教材一、课文的地位及作用(1)《废墟的召唤》是语文版教材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以后第二篇精读课文。

《废墟的召唤》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忆与现实的试探融入特定的景物当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转达出一种期望改革、期望振兴的时期呼声。

(2)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发下,观看生活,熟悉历史,养成试探和分析的适应,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熟悉水平。

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而且把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明白得拟人手法和景物描述的作用。

(2)明白得句子的含义,体味本文俊逸灵秀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明白得情景融合的写法,体味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明白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高贵的使命感。

二、说教法一、教学对象分析(1)心理特点方面: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慢慢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在此进程中仍需要一些感性熟悉作为依托。

(2)知识储蓄方面: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阅读哲思散文的能力,他们能明白得文章大意,但以散文的形成思路,选材、组材的特点专门是对富有深义的句子的明白得把握不扎实,因此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他们从文学艺术方面去明白得、去欣赏、深切挖掘文章流露的责任感和高贵的使命感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本节课要紧采纳问题引导法、启发法、讨论法。

关于议论性散文阅读,学生底子薄,有些知识点需要教师直接点拨,有些能够结合以前的知识整体感受启发唤起学生的认知,关于课文内容的明白得,教师能够设疑激趣、问题引导,使学生在问题中阅读,目标明确,提高学习效率。

《废墟的召唤》讲

《废墟的召唤》讲

这篇散文主要写作者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 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
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
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 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
任。(点明主题)
全文的思路:引子--凭吊――召唤――思考
六、品味赏析语言:
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
29
三、理解探究
理清文章的脉络, 划分层次, 归纳大意。
• 一、(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圆明园 荒凉衰败的断石残碑,斜阳无力,田地干皱,, 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一幅清冷凄 凉的画面。着重描写了西洋
• 二、(4-10) 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 造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留。
提示2: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
让人遗憾的。” 2、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领导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对废墟的重建是如此之 快、如此之美!请欣赏下面的图片: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 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 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 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 笼罩整个北京城。
预习检测
• 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二、写作背景:
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 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 地回响。因而,本篇的主旨带有鲜 明的时代性,号召每个有志之士都 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 建设潮流之中。

废墟的召唤 课件

废墟的召唤 课件

召唤
为民族复兴、国富民强尽 匹夫之责(爱国进取)
浏览课文,探 讨以下问题: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 为写作顺序,请理 清文章的脉络。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一.(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 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废 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 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寂寥、荒凉。
(9)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 关心。
(10)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11)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12)瞬息万变 :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废墟的召唤》
指的是哪? 写了什么 召唤了什么?
内容?
历史遗迹:圆明园 废墟
中国的现实:百废待兴
明确:运用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圆明园已经 2. 成为了废墟,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 者对这一段历史凝固的沉痛和遗憾,隐含 了改造这凝固历史的渴望。
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 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 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 远瀛观的断石柱……
明确:拟人,对比 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 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 对更新变革的渴望,对于不思发愤图强、麻 木不仁的精神状态深感痛惜。
阅读文章第四段回答以下各题
1.联系上下文,作者面对废墟,为什 么先是“欣然”,后却“怅然”?
明确:欣然是“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 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指自己始终 没有忘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怅然”是这历史的沉重和凝固。
2.文章第五和第七段中两次写到风 吹过废墟发出“留—留—’的声音, 是何用意?

废墟的召唤PPT课件9下语文版精品

废墟的召唤PPT课件9下语文版精品

hǔ pî ( 琥珀 )

记一记词义 1.甲胄: 盔甲。 2.停滞: 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停滞、停止辨析:两个词都有“停留、不前进” 的意思。“停滞”是受到了某种阻碍,被迫停下 来。如:因为没有高科技人才,这个企业的发展 总是停滞不前。“停止”是“不再进行”。如: 下班的时间到了,他停止了手中的工作。
警示后人
导思2:面对废墟, 作者产生了怎样的 联想?
废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废墟的召唤》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③): 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突出其停滞、 凝固的现状,表现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 墟所表现出的忧患与惆怅,抒发了作者 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④~⑩): 作者写废墟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 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19): 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面向 社会,尤其是向青年一代发出呼唤。
3.如泣如诉: 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例句:当大幕拉开,木偶细腻的肢体语言、如泣如诉 的“傀儡调”,完美刻画出剧中人物的悲欢情仇,让 观众如痴如醉。 4.热忱: 热情。 热忱、热诚辨析:二者都有“热情”的意思。“热忱” 强调情意诚挚。如:他对工作怀有满腔热忱。“热诚” 强调的则是态度的诚恳。如:他待人一向很热诚。
本文写于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
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吹 响。作者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将对历史的回顾与 对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写下这篇带有 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呐喊。

废墟的召唤课文解析

废墟的召唤课文解析

《废墟的召唤》是一篇描写战争残酷和破坏力的课文,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背景介绍《废墟的召唤》是一篇由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出版于1985年。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北方农村,描写了一位青年兵在战争中经历的种种残酷和痛苦。

二、人物形象塑造本文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展现了他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变化。

主人公最初是一个无畏的青年兵,但随着战争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战争的恐怖和毁灭力。

战争使他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的生命,这些伤痛让他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并对和平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三、战争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

废墟、火光、尸体等形象犹如一幅幅恐怖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这种描写方式使读者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并对战争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四、对和平的向往《废墟的召唤》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主人公在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痛苦后,开始怀疑战争的合理性和意义。

他渴望回到家乡,重新建设家园,过上安稳和平的生活。

这种对和平的向往,传递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珍视。

五、主题思想本文的主题思想是反战和向往和平。

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作者深刻反思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强烈反感。

作者通过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力,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追求和平。

六、艺术手法运用莫言在《废墟的召唤》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和意象描写,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比如废墟象征着战争的摧毁和破坏,火光象征着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尸体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死亡。

这些意象的使用,使作品更加生动且深入人心。

总之,莫言的《废墟的召唤》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深刻地反思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强烈反感。

废墟的召唤课文解析

废墟的召唤课文解析

废墟的召唤课文解析一、背景介绍《废墟的召唤》是一篇描绘废墟与召唤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废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本文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当时国家正经历着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废墟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作者思考和表达的重要载体。

二、废墟的意义在《废墟的召唤》中,废墟代表着历史的记忆和遗迹,它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作者通过对废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与渺小。

废墟的存在,让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进而思考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方向。

三、召唤的含义在文章中,“召唤”是一种对历史、文化和人类命运的呼唤和期盼。

作者通过描绘废墟,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期望,希望人们能够从废墟中汲取历史的教训,不断前行,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召唤的对象和原因《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对象是所有的人,包括当下和未来的世代。

作者认为,人们应该从废墟中汲取历史的教训,珍惜当下,为未来的世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希望国家能够从废墟中汲取经验,不断前行,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五、召唤的内涵与价值《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内涵包括了对历史的尊重、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当下的珍惜。

作者通过描绘废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要珍惜当下,并为未来的世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种召唤的价值在于激发人们的反思和行动,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六、召唤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废墟的召唤》中所描绘的废墟与召唤的主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废墟代表着历史的遗迹和文化的记忆,它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望。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废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希望国家能够从废墟中汲取经验,不断前行,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这种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国家的期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废墟的召唤 说课稿

废墟的召唤 说课稿

《废墟的召唤》说课设计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1)《废墟的召唤》是语文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写于1979年。

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停滞不前。

学习本课能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2)通过《家》《石缝间的生命》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感知。

而本课的学习,则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形象的描绘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从而掌握议论性散文的表现手法。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⑵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简约含蓄的语言,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二、说教法1、朗读法: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阅读散文的能力,通过朗读或默读,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本文语言含蓄隽永,意蕴深厚,很多句子颇有深意,这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3、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

4、欣赏教学法:深入挖掘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说学法学生具有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究;而本文语言委婉含蓄,所以要反复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文中有一些不易理解的隐晦的句子,则需要小组讨论,共同探究。

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点拨,要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提问:你知道短片再现的是什么事件吗?看到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短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语文版九年级下《废墟的召唤》教学课件

语文版九年级下《废墟的召唤》教学课件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拓展与延伸•语言表达技巧指导•思考与练习设计•课程总结与反思目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选材依据教材分析选材依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安排与时间规划课程安排时间规划导入环节5分钟,阅读环节10分钟,讨论环节15分钟,探究环节10分钟,小结环节5分钟。

总计50分钟。

《废墟的召唤》背景介绍时代背景本文写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对历史的反思和未来的探索成为时代主题。

作者背景宗璞,当代女作家,以创作小说见长,同时也涉足散文、评论等领域。

她的作品多关注人性、历史等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文本结构梳理与段落大意概括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7段)第三部分(8-10段)第四部分(11-13段)“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废墟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废墟是破败、荒凉的象征,让人感到沉重和压抑;另一方面,废墟又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思考。

这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关切。

要点一要点二“我想,不管它修得如何精美,都不如任凭它在风雨中尽显破…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保护的态度。

作者认为,与其修建精美的仿古建筑来掩盖历史的真实面貌,不如让废墟自然破败,保留其历史原貌。

这样才能让历史得以真实呈现,让生命得以自然发展。

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关键语句解读及情感表达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及价值取向探讨历史观01文化观02人性观03相关历史事件回顾及影响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废墟与重生类似主题作品比较阅读推荐《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废墟主题作品,加深对废墟与重生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写作中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理解废墟与重生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废墟的召唤》课件

《废墟的召唤》课件
拟人句: 依然寂寞地站着…… 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 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 停泊着。
比喻句: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 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 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 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 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 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作用: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 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 给人深刻的印象。表达了 作者对这一段历史的凝固 的沉痛和遗憾,其中也隐 含了改造这凝固历史的渴 望。
主题:《废墟 的 召唤》 ‖ ‖ 指的是哪? 召唤了什么?
“废墟”──圆明园的景; 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召唤”── 改造这段凝固的历史; 改革, 振兴积弱积贫的中华民族
(作者通过“废墟”召唤着每个中国人人 都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继续奋斗以以铸 就祖国辉煌的明天。)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 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 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 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 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
漫游所思
找出作者与年轻人的辩论的句子,谈谈自己 的理解?
1、“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事隔三十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 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 需要每一个你啊。” 2、“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着的 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 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突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3、“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 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废墟的召唤(共41张PPT)

废墟的召唤(共41张PPT)
废墟主题旅游开发
结合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以废墟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吸引 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024/1/25
21
生态保护理念下废墟改造实践
2024/1/25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在废墟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恢复生态系统的 功能和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材料应用
采用绿色技术和可持续材料,降低改造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实现 废墟改造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5
通过研究废墟,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的建筑风格、技术水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 息。
16
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要性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的精神财富,挖掘和保护这些遗 产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可以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
长。
通过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10
03 废墟之美:艺术表现与审 美价值
2024/1/25
11
废墟在艺术作品中呈现
绘画作品中的废墟
废墟作为绘画元素,出现在许多 艺术家的作品中,如德国画家卡 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月光下
的废墟》等。
2024/1/25
摄影作品中的废墟
摄影家通过捕捉废墟的独特形态和 光影效果,展现出废墟的沧桑美感 和历史厚重感。
历史文脉传承
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废墟所承载的历史文脉,通过合理的 再利用方式,让历史得以延续。
2024/1/25
20
创意产业结合废墟资源创新发展
创意产业聚集地
将废墟改造为创意产业聚集地,吸引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才 ,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语文版九年级下《废墟的召唤》教学课件(97张)

语文版九年级下《废墟的召唤》教学课件(97张)

当时宗璞在听说圆明园要重建的 时候,就跑去看了一下,然后她 又想写下自己对圆明园的意见, 于是,她三次到圆明园去体会、 去思考、去感悟,写下了这篇文 章——《废墟的召唤》,今天就 走进这篇文章,看看宗璞要告诉 我们她对废墟的印象,看看她再 废墟面前所激发的思考。
“废墟”——圆明园的景
情融 “召唤”——改革,振兴 于景
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 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 在神州大地回响。因而,本篇的 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号召每 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 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潮流之中。
融情于景
废 墟 的 召 唤

主旨

1—3 对圆明园 (背景与 废墟的整体描 景——寂寥, 绘 荒凉)
•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 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 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 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 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赐园”。 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 局,大规模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 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以 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 以后又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续 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 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 营而成。
主旨
号召全社 会的有志 之士,尤 其是青年 人。
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要记 住废墟的召唤,因为它是一段历 史的见证,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 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 奋斗。
矛盾中挣扎
• 作者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年轻人 的矛盾心理。
• “匹夫有责” • “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 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
“在世界的一隅, 存在着人类的一大 奇迹,这个奇迹就 是圆明园。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 族所能幻想到的一 切都汇集于此,只要 想象出一种无法描 述的建筑物,一种如 同月宫似的仙境,那 就是圆明园.”

《废墟的召唤》ppt课件

《废墟的召唤》ppt课件

PPT模 板 : /moban/
PPT素 材 : /sucai/
PPT背 景 : /beijing/
PPT图 表 : /tubiao/
PPT下 载 : /xiazai/
PPT教 程 : /powerpoint/
资 料 下 载 : /ziliao/
范 文 下 载 : /fanwen/
试 卷 下 载 : /shiti/
全文是如何结构文章的?
•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 1—3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即对圆
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 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
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 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
的对话,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 青年人的呼唤。 • 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句段賞析
废墟的召唤
宗璞
作者简介
• 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宗璞,著名哲学家 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1984 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1986年国 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 《丁香结》、《东藏记》。其中《三生石》获 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弦上的梦》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东藏记》获 第六届矛盾文学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 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4、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 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 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 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呼唤每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 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 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课件(2023)

《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课件(2023)

绮辉(qǐ) 雕镂(lòu)
C.嗫嚅(rú)
窸窣(sù) 废墟(xū)
D.轮廓(kuò)
干皱(zòu) 远瀛观(guàn)
五、课程思政
废墟是文化的使节,是连接古代和现代的桥梁, 废墟中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不是一种炫耀和摆 设,它需要我们去破解,找到一把开启未来之门的钥 匙。学习本文,也希望我们能够聆听到那种渴望改革 、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3.字词积累
zhào 召唤
yǎo tiǎo 窈窕
yíng 远瀛观
chén 热忱
jié niè rú
断碣
嗫嚅
mú 模样
yǐ lǐ 迤逦
zhòu 甲胄
qǐ 绮辉
lòu 雕镂
xī sū 窸窣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
1.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 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19):作者通过与年轻人的对话,转 而对全社会,尤其是对青年人发出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1.宗璞, 当 代女作家。原名 冯钟璞 ,成名作小说《 红豆》等,其中作 品《 三生石 》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弦上的梦 》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红色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召唤(zhāo) 迤逦(lǐ) 停泊(bó)
B.海藻(zǎo)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提到废墟,我们可能会想到一条古巷,一截城 墙,或一处石窟。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里,或散 落在荒草乱冢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中。昔日的金 戈铁马已烟消云散,雕栏画栋已人去楼空,烟柳断 桥已芳草凄凄。面对废墟,我们该怎样去认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清文章的脉络,划分层次,归纳大意。
• 一、(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圆明 园荒凉衰败的断石残碑,斜阳无力,田地 干皱,,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 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着重描写了西洋楼、 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海晏堂等遗迹。 —寂寥、荒凉。
• 二、(4-10) 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 来改 造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 留。
• 三、(11-19)作者通过“我” 与年轻人 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的转 向对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 唤。
• 四、(20-21)点题,表明全文的主旨。
阅读第一段,画出景色 描述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思考:这一段在全 文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清冷凄 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总领全文。最后一句含蓄地表 达出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 去甚远。
预习检测
• 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 甲胄( zhòu)、停滞( zhì)、嗫嚅 ( rú )、迤逦( yǐlǐ )、窸窣( xīsū )
• 理解下列词语: • 怅然凝望、如泣如诉、慷慨激昂、嗫嚅、
迤逦、凭吊
宗璞,女,散文家、小说家。原名冯钟璞, 1928年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做编辑。现 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小说《弦上的梦》、《三生石》、 《宗璞小说散文选》,童话《总鳍鱼的故事》等。 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已故哲学家冯友兰先生 之女),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 养。孙犁评价她的散文说,明朗而有含蓄,流畅 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细节。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 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 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 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 笼罩整个北京城。
三、理解探究
本文是如何安排结 构、组织材料的呢?
阅读第三部分,找出作者与年 轻人的辩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
作者满怀爱国之心,也想为祖 国的振兴尽到自己的责任。他与年 轻人的辩论,反映了两代人的不同 看法。辩论的结果是意见达成一致, 这正是这蒙受着民族耻辱的废墟给 后人的启示。
文章第三部分 景色描写
通过 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 出这天空、红日、西山的美丽 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 表。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 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 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 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 和园大出近千亩。是清代封建帝 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 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 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 长年居住在此优游享乐,并于此 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 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 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 联军劫掠焚毁。
•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 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 明确:先以“匹夫有责”作答,又以“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 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来推诿,继而前后两次露出了“介于冷和苦
之间”的笑容,从语言到神态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 情绪的矛盾心理。因为中国刚刚经历过浩劫之后,从1978年起步入改革开放 阶段时面临着重重困难。
•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 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 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 ③文章前面说“它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 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写作背景:
• 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 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 地回响。因而,本篇的主旨带有鲜 明的时代性,号召每个有志之士都 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 建设潮流之中。
整体感知 :心有提纲
• 题目入手:《废墟 的 召唤》


指的是哪? 召唤了什么?
“废墟”──圆明园的景;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 “召唤”──改革, 振兴 (作者借助断石残碑,借助风声,表明“废墟”召 唤着人们留下来改造这段凝固的历史。)
•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 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的。
问题入手,细部着眼

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 问题: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这些对话体现年轻人的哪些矛盾心理。
• 明确:①――“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 ――“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问题入手,细部着眼
•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 ①“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 “凝固的”?
•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 ②“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 ②“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 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 于冷和苦之间。
――我突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 ③“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阅读第2段,找出比 喻、拟人句,说明其作 用。
拟人句: 依然寂寞地站着…… 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 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 停泊着。
比喻句: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 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 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 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 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 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作用: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 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 给人深刻的印象。表达了 作者对这一段历史的凝固 的沉痛和遗憾,其中也隐 含了改造这凝固历史的渴 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