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讲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入手,细部着眼
•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 ①“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 “凝固的”?
•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 ②“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二、写作背景:
• 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 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 地回响。因而,本篇的主旨带有鲜 明的时代性,号召每个有志之士都 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 建设潮流之中。
整体感知 :心有提纲
• 题目入手:《废墟 的 召唤》


指的是哪? 召唤了什么?
“废墟”──圆明园的景;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 “召唤”──改革, 振兴 (作者借助断石残碑,借助风声,表明“废墟”召 唤着人们留下来改造这段凝固的历史。)
理清文章的脉络,划分层次,归纳大意。
• 一、(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圆明 园荒凉衰败的断石残碑,斜阳无力,田地 干皱,,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 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着重描写了西洋楼、 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海晏堂等遗迹。 —寂寥、荒凉。
• 二、(4-10) 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 来改 造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 留。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 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 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 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 和园大出近千亩。是清代封建帝 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 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 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 长年居住在此优游享乐,并于此 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 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 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 联军劫掠焚毁。
阅读第2段,找出比 喻、拟人句,说明其作 用。
拟人句: 依然寂寞地站着…… 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 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 停泊着。
比喻句: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 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 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 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 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 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作用: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 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 给人深刻的印象。表达了 作者对这一段历史的凝固 的沉痛和遗憾,其中也隐 含了改造这凝固历史的渴 望。
•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 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 明确:先以“匹夫有责”作答,又以“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 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来推诿,继而前后两次露出了“介于冷和苦
之间”的笑容,从语言到神态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 情绪的矛盾心理。因为中国刚刚经历过浩劫之后,从1978年起步入改革开放 阶段时面临着重重困难。
•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 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 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 ③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 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 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预习检测
• 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 甲胄( zhòu)、停滞( zhì)、嗫嚅 ( rú )、迤逦( yǐlǐ )、窸窣( xīsū )
• 理解下列词语: • 怅然凝望、如泣如诉、慷慨激昂、嗫嚅、
迤逦、凭吊
宗璞,女,散文家、小说家。原名冯钟璞, 1928年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做编辑。现 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小说《弦上的梦》、《三生石》、 《宗璞小说散文选》,童话《总鳍鱼的故事》等。 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已故哲学家冯友兰先生 之女),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 养。孙犁评价她的散文说,明朗而有含蓄,流畅 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细节。
• ②“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 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 于冷和苦之间。
――我突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 ③“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 三、(11-19)作者通过“我” 与年轻人 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的转 向对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 唤。
• 四、(20-21)点题,表明全文的主旨。
阅读第一段,画出景色 描述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思考:这一段在全 文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清冷凄 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总领全文。最后一句含蓄地表 达出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 去甚远。
•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 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的。
问题入手,细部着眼

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 问题: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这些对话体现年轻人的哪些矛盾心理。
• 明确:①――“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 ――“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阅读第三部分,找出作者与年 轻人的辩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明确:
作者满怀爱国之心,也想为祖 国的振兴尽到自己的责任。他与年 轻人的辩论,反映了两代人的不同 看法。辩论的结果是意见达成一致, 这正是这蒙受着民族耻辱的废墟给 后人的启示。
文章第三部分 景色描写
通过 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 出这天空、红日、西山的美丽 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 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 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 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 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 笼罩整个北京城。
三、理解探究
本文是如何安排结 构、组织材料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