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高血压药PPT讲稿
合集下载
药理学完整之抗高血压药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4
一、利尿药
常用的基础降压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 合用。通过排钠利尿,产生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完整版课件
5
氢氯噻嗪
【降压机制】
1.初期用药:排钠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 2.长期用药:①细胞内Ca2+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
②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降低,血管 张力下降而降压。
2.抑制激肽酶Ⅱ,使缓激肽水解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 血压下降,并促进PG合成,增强扩血管作用。
完整版课件
8
非ACE依 赖途径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I ACE
血管紧张素Ⅱ
ACEI
激肽原(血浆中 )
激肽释放酶
激肽酶Ⅱ 失活肽 (ACE) 缓激肽(血管扩张剂)
血管收缩
肾上腺皮质 分泌醛固酮
NO
前列腺素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完整版课件
1
第一节 高血压病概述
1. 定义
2. 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成年人≧ 18.6 kPa(140mmHg) and/or ≧ 12.6kPa(90mmHg)。
2.分类与诊断标准
1) 按病因:原发性高血压(90%-95%)和继发性高血压 2) 按病情进展快慢: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 3) 按舒张压高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⑤改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⑥增加PGI2的合成→扩张血管,血压下降。
[临床应用]各类原发性高血压,可单用,也可与其他降压
药合用。尤其适用于心输出量高、肾素偏高、伴有心绞痛或 心律失常等患者。
完整版课件
13
2.1受体阻断药
药理学 第八章抗高血压药 图文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95%,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 。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 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 血 压调节异常、RAS 异常、高钠、精神神经 因素、血管内皮的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 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 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2. 遗传学说
至今尚未发现有特殊的血压调节基因组合,也未发 现有早期检出高血压致病的遗传标志。据统计双亲均有 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就是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的 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
在人群研究中发现,盐敏感者中具有高血压家族史 的比例是盐不敏感者的215倍,盐敏感者长期高盐饮食可 导致高血压。可以认为高血压的易感性基因可能被遗传。
主要成分
利血平、双克、双肼屈嗪、异丙嗪 可乐定、双克 利血平、双克、双肼屈嗪、氨苯蝶啶 双肼屈嗪、胍乙啶、双克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其功能
1、RAS的构成与分布
血管紧张素原
ACE抑制剂
肾素
缓激肽(BK)
血管紧张素Ⅰ
降解产物
ACE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Ⅲ
肾素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Ⅳ
AT4
AT1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
心血管效应 醛固酮释放
2、局部组织RAS
(1)肾脏 RAS RAS首先在肾脏发现。肾素产生于肾小球,主要分
布在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叶间小动脉。 肾内局部RAS对肾脏血流动力学起调节作用。位于
近曲小管的ACE将AngІ转化为AngⅡ,通过增加Na+-H+交 换及其它可能的机制促进Na+在近曲小管的吸收。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 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 血 压调节异常、RAS 异常、高钠、精神神经 因素、血管内皮的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 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 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2. 遗传学说
至今尚未发现有特殊的血压调节基因组合,也未发 现有早期检出高血压致病的遗传标志。据统计双亲均有 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就是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的 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
在人群研究中发现,盐敏感者中具有高血压家族史 的比例是盐不敏感者的215倍,盐敏感者长期高盐饮食可 导致高血压。可以认为高血压的易感性基因可能被遗传。
主要成分
利血平、双克、双肼屈嗪、异丙嗪 可乐定、双克 利血平、双克、双肼屈嗪、氨苯蝶啶 双肼屈嗪、胍乙啶、双克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其功能
1、RAS的构成与分布
血管紧张素原
ACE抑制剂
肾素
缓激肽(BK)
血管紧张素Ⅰ
降解产物
ACE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Ⅲ
肾素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Ⅳ
AT4
AT1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
心血管效应 醛固酮释放
2、局部组织RAS
(1)肾脏 RAS RAS首先在肾脏发现。肾素产生于肾小球,主要分
布在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叶间小动脉。 肾内局部RAS对肾脏血流动力学起调节作用。位于
近曲小管的ACE将AngІ转化为AngⅡ,通过增加Na+-H+交 换及其它可能的机制促进Na+在近曲小管的吸收。
药理学课件:抗高血压药

1200
1400
1600
死亡病例绝对值(×103)
Jiang He, Dongfeng Gu, et al. The LANCET. 2009;21;374:1765-72.
据2003年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直接医疗费
和间接耗费高达3000 亿元人民币
直 接 医 疗 费 用
人民币(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6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学习目标
➢ 掌握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 ACEI及AT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了解:其他抗高血压药的特点。
6亿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有 人口受到高血压的侵害”
• 2025年,全球将有29.2%
的成年人为高血压患者
Patricia M Kearney, Megan Whelton, Kristi Reynolds, et al. Lancet 2005; 365: 217–23.
注: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或使用降压药物。
华东 19%(0.3) 中南 17%(0.2)
Circulation. 2008;118:2679-2686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年
高血压的并发症
中风
冠心病
心衰
周围血管病变
BP
死亡率 致残率
终末期肾病
2005年,我国233万人因高血压过早死
亡 心血管疾病
男性 女性
脑血管疾病
男性 女性
784.2
目前,我国控制高血压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ppt课件

,方便患者使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生。
α受体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α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
利尿剂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α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两 者合用可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α受体拮抗剂与钙通道拮抗剂联合应用
钙通道拮抗剂可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α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两 者合用可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 ppt课件
目录
• 抗高血压药的概述 • 常用抗高血压药 • 抗高血压药的联合应用 • 抗高血压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抗高血压药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CATALOGUE
抗高血压药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抗高血压药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分类
ARBs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ARBs与利尿剂联合应用
利尿剂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 ARBs可抑制AT1受体的活性,两者合用可 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 生。
ARBs与β受体拮抗剂联 合应用
β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 而ARBs可抑制AT1受体的活性,两者合用 可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
β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心动过缓
β受体拮抗剂可能减慢心率,严重时可导致 心搏骤停。
支气管痉挛
对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β受 体拮抗剂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性功能障碍
一些β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如 阳痿、性欲减退等。
乏力、疲倦
长期使用β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乏力、疲倦 等症状。
药理学第章抗高血压药(ppt)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对β1、 β2受体均有阻断作用。
作用机制
① 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②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减 少肾素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 素系统。
作用机制
③ 阻断外周NA能神经突触前膜β2 受体,抑制正反馈,减少NA释放。 ④ 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 元活动减弱,外周交感神经张力降 低。 ⑤ 促进前列环素(PGI2)生成。
药理学第章抗高血压药(ppt)
(优选)药理学第章抗高血压 药
高血压病
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 的心血管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高血压 诊断标准,成人安静状态下血压 >140/ 90mmHg 者 可 诊 断 为 高 血 压。
原发性高血压 根据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某种疾病的表现, 占10%,如继发性肾动脉狭窄、嗜 铬细胞瘤等。治疗主要针对特殊病 因。
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更适用。
不良反应
(1)长期用药,致低血钾,应补钾, 或与留钾利尿药合用。
(2)可引起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 血糖等升高。
(3)由于代偿作用,血浆肾素活性增 高,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 与降低肾素活性的药物合用,如β受 体阻断药等。
二、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高血压危象
全身细小动脉暂时性剧烈痉 挛 , 导 致 血 压 急 剧 升 高 (200 / 120mmHg以上),出现剧烈头痛、 头晕、心悸等症状,称为“高血 压危象”,应迅速采取降压措施。
高血压脑病
恼血管发生严重、持久的痉 挛,使脑循环发生急剧障碍,引 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出现剧 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症 状,称为高血压脑病,应迅速抢 救。
作用机制
① 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②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减 少肾素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 素系统。
作用机制
③ 阻断外周NA能神经突触前膜β2 受体,抑制正反馈,减少NA释放。 ④ 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 元活动减弱,外周交感神经张力降 低。 ⑤ 促进前列环素(PGI2)生成。
药理学第章抗高血压药(ppt)
(优选)药理学第章抗高血压 药
高血压病
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 的心血管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高血压 诊断标准,成人安静状态下血压 >140/ 90mmHg 者 可 诊 断 为 高 血 压。
原发性高血压 根据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某种疾病的表现, 占10%,如继发性肾动脉狭窄、嗜 铬细胞瘤等。治疗主要针对特殊病 因。
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更适用。
不良反应
(1)长期用药,致低血钾,应补钾, 或与留钾利尿药合用。
(2)可引起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 血糖等升高。
(3)由于代偿作用,血浆肾素活性增 高,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 与降低肾素活性的药物合用,如β受 体阻断药等。
二、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高血压危象
全身细小动脉暂时性剧烈痉 挛 , 导 致 血 压 急 剧 升 高 (200 / 120mmHg以上),出现剧烈头痛、 头晕、心悸等症状,称为“高血 压危象”,应迅速采取降压措施。
高血压脑病
恼血管发生严重、持久的痉 挛,使脑循环发生急剧障碍,引 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出现剧 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症 状,称为高血压脑病,应迅速抢 救。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 ppt课件

②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
PPT课件 22
抗高血压药作用部位及机制
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阻滞药 β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 钙拮抗药 血管扩张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 制药 钾通道开放药 利尿药 抑制药 β受体阻断药
PPT课件
减少交感神经放电活动 (减少心排出量、降低 外周阻力)
3.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
PPT课件
21
抗高血压药物分五类:
4.交感神经抑制药
①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甲基多巴 ②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樟磺咪吩等。 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胍乙啶 ④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哌唑嗪、普萘洛尔、拉贝洛 尔 5.血管扩张药
①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
高血压危象:
全身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
骤升高而引起剧烈头痛、晕、耳鸣、气急、视
力模糊、心绞痛等称高血压危象。
PPT课件 20
第一节 作用部位及分类 ※
抗高血压药物分五类: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2.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2002年
全国普查显示,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估 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近 2亿。 13 PPT课件
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
存在 “三高”、“三低”、“三个误区”
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
甚至终生服药
种临床综合症。1999年WHO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
抗高血压药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PPT课件 22
抗高血压药作用部位及机制
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阻滞药 β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 钙拮抗药 血管扩张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 制药 钾通道开放药 利尿药 抑制药 β受体阻断药
PPT课件
减少交感神经放电活动 (减少心排出量、降低 外周阻力)
3.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
PPT课件
21
抗高血压药物分五类:
4.交感神经抑制药
①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甲基多巴 ②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樟磺咪吩等。 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胍乙啶 ④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哌唑嗪、普萘洛尔、拉贝洛 尔 5.血管扩张药
①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
高血压危象:
全身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
骤升高而引起剧烈头痛、晕、耳鸣、气急、视
力模糊、心绞痛等称高血压危象。
PPT课件 20
第一节 作用部位及分类 ※
抗高血压药物分五类: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2.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2002年
全国普查显示,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估 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近 2亿。 13 PPT课件
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
存在 “三高”、“三低”、“三个误区”
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
甚至终生服药
种临床综合症。1999年WHO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
抗高血压药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PPT课件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 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 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 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 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 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脑中风
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 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 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 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 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6、突发的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 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 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7、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 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
8、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 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预防中风
1)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 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 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 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 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 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第十九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一 高血压概述:
WHO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规定(2003), ≥18岁 成年人未经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 (SBP)高于或等于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 压(DBP)高于或等于90mmHg(12.0kpa)即为高血 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 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也亦确诊为高血 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课件
一、概 述
• 高血压是常见病,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发病
因 素 , 我 国 1991 年 调 查 15 岁 以 上 的 人 群 患 病 率 达 11.26% , 90 多 万 。 据 估 计 我 国 目 前 高 血 压 患 者 有 9000万至1.3亿,高血压已是当前最大的流行病之一。
化学感受器激活↑
心血管中枢兴奋↑
血压↑
中枢缺血性反应 生理条件下即发挥作用 脑部供血的轻微减少
动脉血压显著升高
维持脑部正常供血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初期交感活动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体液调节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AS) 内皮素(endothelin, ET)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I (AngI) 无活性
血管紧张素II (AngII) 最强缩血管活性物质之一
血管紧张素III 缩血管较弱,合成释放醛 固酮作用较强。
醛固酮
促进肾小管对 Na+的重吸收 增加细胞外液 量
内皮素(endothelin, ET)
• 血管内皮细胞生成 • 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
【药理作用】
•特点:
– 扩血管降压、对原发和高肾素性高血压效果好 – 无反射性心率加快、体位低血压、不影响心输出量 – 保护靶器官:抑制心肌、血管平滑肌肥大增生,逆转重 构 – 肾阻力降低,肾血流量增加,保护肾脏 – 不影响脂质代谢,对胰岛素增敏,改善胰岛素抵抗 – 改善心功能:降低前后负荷,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功能 不全
三、正常血压的维持
一)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动脉血压 = 心输出量 × 外周血管阻力
Arterial blood
cardiac output
peripheral
pressure
心功能 回心血量 循环血容量
vascular resistance
小动脉紧张度 大动脉弹性
中枢、外周神 经系统、内分
泌调节
收缩压 ≥18.7 kPa(140mmHg) 或
舒张压 ≥12.0 kPa(90mmHg)
– 原发性(占90%)和继发性(占5~10%) – 根度,据可舒分张为压轻大、小中和、脑重、度心高、第第第血肾一二三压等位位位病重:::。要肾肾嗜器实血铬官质 管细损性性胞害高高瘤的血血压压程
第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五:cushing’s综合症 第六:药物诱发的高血压
2002 1991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30.2% 24.7% 26.6% 12.2%
6.1% 2.9%
二、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 高血压hypertension • 《 中 国 高 血 压 防 治 指 南 》2003 版 采 纳 了 1999 年
WHO/国际高血压联盟定义:成年人在未服用降压 药的静息情况下
•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
• EDRF
NO
EDRF→GC↑→cGMP↑→细胞内游离Ca2+↓→ 血管舒张 抑制细胞增生 对抗缩血管物质
缓激肽和血管舒张素
激肽 具有舒血管活性的多肽类物质
缓激肽
血管舒张素
已知的最强的舒张血管的物质
心钠素(ANP)
• 心房肌合成的一种多肽 • 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心输出量
卡托普利 Captopril
• 又名巯甲丙脯氨酸/开博通,人工合成的ACEI,
1981年用于临床
• 体内过程:
– 吸收快15min,食物影响吸收,宜餐前服用 – 半衰期2h,巯基易在体内被氧化 – 其他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喹那普利等
是前体药,ACEI作用弱,需转化后方有强 的酶抑制作用。
卡托普利
四、血压调节的各因素
• 神经调节: 起效快、作用强、时间短 • 体液调节: 精细、微弱、长久 • 自身调节: 如肾脏对血压的调节
1、神经调节
压力感受性反射
动脉血压↑
颈动脉窦↑ 主动脉弓↑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血压↓
化学感受性反射
血压明显下降时 氧分压↓ CO2 ↑ H+ ↑
3、肾脏对血压的调节
血压的长期调节
• 肾-血容量控制系统 • 通过对水盐代谢的影响调节血容量来调节血压
五、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药 ACEI ARB(AT1、交感神经抑制药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神经节阻断药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这一系统如何影响血压的变化?
RAS系统示意图
(一)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药
• 本类药物应用前景好。高效长效低毒
分三类(按照与ACE活性部位结合的基团)
• 含巯基:卡托普利、阿拉普利 • 含羧基: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喹那普
利、培哚普利等
• 含次磷酸基:福辛普利
(一)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药 (ACEI)
α1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 αβ受体阻断药
五、血管扩张药
五、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药
ACEI ARB(AT1受体拮抗剂) 肾素抑制剂 二、钙通道阻滞药 三、利尿药 四、交感神经抑制药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神经节阻断药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α1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 αβ受体阻断药
二、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 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 3级高血压(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 120 < 130 130~139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140 140~149
舒张压 < 80 <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 90 < 90
内皮细胞舒张因子 (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 缓激肽和血管舒张素 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RAAS)
肾素
肾近球细胞合 成和分泌的酸 性蛋白酶。 催化血管紧张 素的生成。
五、血管扩张药
是一线抗高血压药
四β-受体阻断药
中枢降压药 神经节阻断剂
AT1受体阻断药
NA神经末梢阻滞 药
α受体阻断药
一 ACE抑制剂 三 利尿降压药
五 扩血管药 二 钙通道拮抗剂
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抑制药包括
–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ARB) – 肾素抑制剂(renin inhibitor)
一、概 述
• 高血压是常见病,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发病
因 素 , 我 国 1991 年 调 查 15 岁 以 上 的 人 群 患 病 率 达 11.26% , 90 多 万 。 据 估 计 我 国 目 前 高 血 压 患 者 有 9000万至1.3亿,高血压已是当前最大的流行病之一。
化学感受器激活↑
心血管中枢兴奋↑
血压↑
中枢缺血性反应 生理条件下即发挥作用 脑部供血的轻微减少
动脉血压显著升高
维持脑部正常供血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初期交感活动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体液调节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AS) 内皮素(endothelin, ET)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I (AngI) 无活性
血管紧张素II (AngII) 最强缩血管活性物质之一
血管紧张素III 缩血管较弱,合成释放醛 固酮作用较强。
醛固酮
促进肾小管对 Na+的重吸收 增加细胞外液 量
内皮素(endothelin, ET)
• 血管内皮细胞生成 • 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
【药理作用】
•特点:
– 扩血管降压、对原发和高肾素性高血压效果好 – 无反射性心率加快、体位低血压、不影响心输出量 – 保护靶器官:抑制心肌、血管平滑肌肥大增生,逆转重 构 – 肾阻力降低,肾血流量增加,保护肾脏 – 不影响脂质代谢,对胰岛素增敏,改善胰岛素抵抗 – 改善心功能:降低前后负荷,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功能 不全
三、正常血压的维持
一)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动脉血压 = 心输出量 × 外周血管阻力
Arterial blood
cardiac output
peripheral
pressure
心功能 回心血量 循环血容量
vascular resistance
小动脉紧张度 大动脉弹性
中枢、外周神 经系统、内分
泌调节
收缩压 ≥18.7 kPa(140mmHg) 或
舒张压 ≥12.0 kPa(90mmHg)
– 原发性(占90%)和继发性(占5~10%) – 根度,据可舒分张为压轻大、小中和、脑重、度心高、第第第血肾一二三压等位位位病重:::。要肾肾嗜器实血铬官质 管细损性性胞害高高瘤的血血压压程
第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五:cushing’s综合症 第六:药物诱发的高血压
2002 1991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30.2% 24.7% 26.6% 12.2%
6.1% 2.9%
二、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 高血压hypertension • 《 中 国 高 血 压 防 治 指 南 》2003 版 采 纳 了 1999 年
WHO/国际高血压联盟定义:成年人在未服用降压 药的静息情况下
•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
• EDRF
NO
EDRF→GC↑→cGMP↑→细胞内游离Ca2+↓→ 血管舒张 抑制细胞增生 对抗缩血管物质
缓激肽和血管舒张素
激肽 具有舒血管活性的多肽类物质
缓激肽
血管舒张素
已知的最强的舒张血管的物质
心钠素(ANP)
• 心房肌合成的一种多肽 • 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心输出量
卡托普利 Captopril
• 又名巯甲丙脯氨酸/开博通,人工合成的ACEI,
1981年用于临床
• 体内过程:
– 吸收快15min,食物影响吸收,宜餐前服用 – 半衰期2h,巯基易在体内被氧化 – 其他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喹那普利等
是前体药,ACEI作用弱,需转化后方有强 的酶抑制作用。
卡托普利
四、血压调节的各因素
• 神经调节: 起效快、作用强、时间短 • 体液调节: 精细、微弱、长久 • 自身调节: 如肾脏对血压的调节
1、神经调节
压力感受性反射
动脉血压↑
颈动脉窦↑ 主动脉弓↑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血压↓
化学感受性反射
血压明显下降时 氧分压↓ CO2 ↑ H+ ↑
3、肾脏对血压的调节
血压的长期调节
• 肾-血容量控制系统 • 通过对水盐代谢的影响调节血容量来调节血压
五、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药 ACEI ARB(AT1、交感神经抑制药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神经节阻断药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这一系统如何影响血压的变化?
RAS系统示意图
(一)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药
• 本类药物应用前景好。高效长效低毒
分三类(按照与ACE活性部位结合的基团)
• 含巯基:卡托普利、阿拉普利 • 含羧基: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喹那普
利、培哚普利等
• 含次磷酸基:福辛普利
(一)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药 (ACEI)
α1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 αβ受体阻断药
五、血管扩张药
五、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药
ACEI ARB(AT1受体拮抗剂) 肾素抑制剂 二、钙通道阻滞药 三、利尿药 四、交感神经抑制药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神经节阻断药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α1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 αβ受体阻断药
二、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 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 3级高血压(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 120 < 130 130~139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140 140~149
舒张压 < 80 <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 90 < 90
内皮细胞舒张因子 (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 缓激肽和血管舒张素 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RAAS)
肾素
肾近球细胞合 成和分泌的酸 性蛋白酶。 催化血管紧张 素的生成。
五、血管扩张药
是一线抗高血压药
四β-受体阻断药
中枢降压药 神经节阻断剂
AT1受体阻断药
NA神经末梢阻滞 药
α受体阻断药
一 ACE抑制剂 三 利尿降压药
五 扩血管药 二 钙通道拮抗剂
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抑制药包括
–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ARB) – 肾素抑制剂(renin inhib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