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有配套的教学设计、说课、反思及PPT)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b277a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1.png)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一、导入引言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了解燃烧的特点和原理,对于我们预防火灾、安全生活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进修燃烧的基本观点、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类型以及灭火的方法,帮助同砚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掌握燃烧的条件;3. 认识不同类型的燃烧;4. 掌握常见的灭火方法。
三、进修内容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燃烧的条件3. 不同类型的燃烧4. 常见的灭火方法四、进修过程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放出热量和光线的化学变化过程。
燃烧的基本特点包括发光、放热、产生氧化物和放出氧气等。
2.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缺一不可,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
3. 不同类型的燃烧(1) 明火燃烧:火焰明显,燃烧速度快,容易引起火灾。
(2) 隐火燃烧:火焰不明显,燃烧速度缓,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3) 爆炸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急剧膨胀,形成爆炸。
4. 常见的灭火方法(1) 用水灭火:适用于灭灯、纸张等易燃物。
(2) 用灭火器灭火:适用于灭衣服、电器等。
(3) 用沙土灭火:适用于灭油火、金属火等。
五、教室练习1. 什么是燃烧?燃烧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 燃烧需要哪三个基本条件?3. 请举例说明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的区别。
4.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灭火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六、课后作业1. 写一篇小短文,谈谈你对燃烧和灭火的认识。
2. 调查家中的灭火设备,了解其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搜集一些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七、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相关知识,提高安全认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愿大家生活安全,健康快乐!。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20201209223606)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20201209223606)](https://img.taocdn.com/s3/m/2a613988852458fb760b567e.png)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六.教学过程的定义及特征新课【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7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
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火火》【观看】【思考并回答】略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f6348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2.png)
教案: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能够解释燃烧和灭火的基本原理。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燃烧和灭火问题。
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氧气、可燃物、点火源。
2. 灭火的方法:隔离、窒息、冷却。
教学难点:1. 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实际操作灭火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教材或相关资料。
3. 实物或模型展示。
4. 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主题:讨论火灾的危害和灭火的重要性。
2. 分享真实案例:介绍火灾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燃烧和灭火问题。
二、燃烧的条件(10分钟)1. 讲解燃烧的条件:氧气、可燃物、点火源。
2. 展示实物或模型: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燃烧的过程。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燃烧的条件是否满足时,会发生什么。
三、灭火的方法(10分钟)1. 讲解灭火的方法:隔离、窒息、冷却。
2. 展示实物或模型: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灭火的方法。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不同灭火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
四、实际操作灭火(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实际操作灭火。
2. 指导安全操作: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5分钟)1.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燃烧和灭火的理解程度。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思考并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延伸:1. 进行火场模拟演练,让学生体验灭火过程。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局,了解消防设备和灭火操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火灾的危害和灭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燃烧和灭火问题。
通过讲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原理。
实际操作灭火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灭火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课题1《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3c2e97f01dc281e43af0a9.png)
课题1《燃烧和灭火》导学案1、学习目标:1. 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 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3.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前预习】1. 描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有利和有害两方面) ;2. 请回忆哪些物质能够与 02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前面我们了解到很多物质的燃烧, 你能总结出什么叫燃烧吗 ?燃烧的发生与哪些因素相关?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归纳】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总结什么是 燃烧:可燃物与 ___________ 发生一种的 ______、 ______ 的 _____ 的氧 化反应。
【猜想】燃烧需用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根据本小组的猜想,设计实验并实行实验探究,填写下表。
【结论】请根据实验现象实行讨论交流,并归纳。
燃烧的条件:① 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1.这三个条件是需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事例分析证明。
2. 燃烧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交流讨论】教材P 125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3. 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观察】观察老师演示P 124实验7-1,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1.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2. 发生火灾怎么办,如何灭火?【实验探究】(P124实验7-2 )小组比赛:请各组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把正在烧杯里燃烧着的蜡烛熄灭。
灭火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1.2.3.4.【结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1.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2.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3. 扑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4. 如何解释“钻木取火”、“水火不容”、“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几个成语?【自学】阅读教材P127表7-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85ac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5.png)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3. 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二、预习问题:
1. 什么是燃烧?有哪些特征?
2.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3. 燃烧的过程是怎样的?
4.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三、课前预习:
1. 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燃烧的定义、特征和条件;
2. 查找资料,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3. 思考在平时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
四、教室进修:
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伴同着火焰、热量和光线的开释;
- 燃烧的特征包括有色有味、放热放光、燃料消耗、氧气消耗等。
2.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 燃烧需要燃料、氧气和着火点三个基本条件;
- 燃烧过程包括引燃、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3. 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 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灭火器、水、泡沫、二氧化碳等;
- 灭火的原理主要是剥夺燃烧所需的条件,如剥夺氧气、冷却燃料等。
五、课后作业:
1. 思考并总结燃烧的过程及其条件;
2. 调查灭火器的种类和应用方法;
3. 思考在家庭、学校或其他处所如何预防火灾。
六、拓展延伸:
1. 观察周围的物质,了解其是否易燃易爆;
2. 参观消防局或消防展览馆,了解更多关于火灾防范和灭火的知识;
3. 参与灭火演习或模拟火灾逃生演练,提高自救能力和应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安全第一,提高火灾防范认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a1365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4.png)
教案:燃烧和灭火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燃烧和灭火原理的理解。
2. 实际操作灭火器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
2. 学生分享对燃烧和灭火的了解。
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燃烧过程,总结燃烧条件。
三、学习灭火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四、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灭火实践,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师指导并纠正操作不当的学生。
第二课时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验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灭火,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火灾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或邀请消防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丰富学生的消防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
六、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的火灾案例,让学生分析火灾原因和灭火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
七、小组竞赛(15分钟)1. 教师设计灭火方法的小组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展示自己的灭火技巧。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43cc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8.png)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水、土、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
2. 探究燃烧的条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火柴、蜡烛的燃烧过程,总结燃烧的条件。
3. 学习灭火的方法:讨论灭火的方法,观看灭火器的使用视频,了解各种灭火方法的适用场景。
4. 实践灭火:分组进行灭火实践,运用所学的灭火方法,体验灭火过程。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燃烧和灭火的知识结构图,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在实践灭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安全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可以增加火灾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探讨燃烧和灭火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森林火灾、化学实验室火灾等。
2. 介绍新型灭火材料和技术,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强调在生活中注意火灾预防,提高安全意识。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火灾事故统计数据及火灾原因分析。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灭火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火灾预防意识的提高。
十、教学改进1. 针对学生掌握不扎实的知识点,加强课后辅导。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7e60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a.png)
教案: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
2. 灭火的方法: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隔绝氧气。
教学难点:1. 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实际操作灭火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燃烧?为什么物质会燃烧?2. 学生回答后,总结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0分钟)1. 分组讨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
三、实验演示燃烧(10分钟)1. 演示实验: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燃烧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燃烧时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的作用。
四、学习灭火的方法(10分钟)1. 介绍灭火的原理: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隔绝氧气。
2. 讨论:如何运用灭火原理进行灭火?五、实践操作灭火(10分钟)1. 分组进行灭火实践:使用灭火器、水等方法进行灭火。
2. 引导学生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灭火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遇到火灾时正确应对。
六、案例分析:火灾事故的原因与教训(10分钟)1. 展示一些火灾事故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
2. 引导学生分析火灾事故的原因,总结教训。
七、火灾应急预案(10分钟)1. 讲解火灾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3. 分组制定本班级的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八、防火安全知识宣传(10分钟)1. 介绍常见的防火措施,如禁止乱扔烟蒂、定期检查电器等。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75359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1.png)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能够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火灾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火灾发生?2. 观看视频:播放一个关于火灾事故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火灾对人类生活的风险和重要性。
二、进修(30分钟)1. 燃烧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开释出热量和光线的过程。
- 燃烧的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是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 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
2. 灭火的方法:- 机械灭火:利用灭火器、灭火器具等物品进行灭火。
- 化学灭火:利用化学物质对火灾进行灭火。
- 物理灭火:利用物理方法如隔离、降温等对火灾进行灭火。
三、实践(20分钟)1. 灭火器的应用:请学生分组进行实操,应用灭火器对模拟火灾进行灭火演练。
2. 灭火器的分类: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及其适用途景。
四、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火灾事故的原因、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
2. 思考问题:如果发生火灾,你将如何应对?你认为家庭、学校等处所应该做哪些预防措施?五、总结(10分钟)1. 总结归纳: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进行总结。
2. 提出问题:老师提问学生,对于火灾安全,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想要了解的知识?六、作业安置(5分钟)1. 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火灾安全的小短文,包括燃烧与灭火的知识,以及自己对火灾安全的认识和建议。
2. 家庭作业:检查家中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是否齐全,并了解如何正确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提高火灾安全认识,增强自我珍爱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cb48c1558f5f61fb6366635.png)
1、说出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 P129 的表 7-1,分析实验,完成下表。
可燃物
铜片上的红磷 铜片上的白磷 热水中的白磷
是否与氧气(空气)接
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物质是否燃烧
思考: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讨论知道燃烧必需具备可燃物、氧气和
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并能依据燃烧条件说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在合作学习与实验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
情感价值目标:了解燃烧原理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感受化学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享受学习、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从探究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活动三:
请小组中每人想一种方法,把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并说明灭火的原理
(破坏了燃烧的哪些条件)。
三、拓展延伸 分析“改进实验”比“课本实验”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实验
改进实验
四、当堂检测 1、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灭火的方法很多:
(1)盖上锅盖,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把菜放进去,也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65f2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6.png)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沙子等。
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燃烧的条件。
3.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燃烧的条件,演示灭火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灭火过程。
5. 知识巩固: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
6.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燃烧和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安全防火意识。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安全防火意识,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火灾防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火灾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
2. 探究燃烧条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燃烧所需条件。
3. 讲解灭火原理:教师讲解灭火的三大原理,并进行演示。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灭火实践,体验不同灭火方法的效果。
5. 知识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7bb12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a.png)
教案: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燃烧的三个条件。
2. 不同灭火方法的适用场景。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酒精灯、火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章:燃烧的条件1.1 引入通过展示火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1.2 燃烧的三个条件讲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1.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物质的燃烧情况,验证燃烧的三个条件。
第二章:灭火的方法2.1 引入展示火灾现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灭火?2.2 灭火的方法2.3 实验探究第三章:燃烧和灭火的应用3.1 引入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如烹饪、灭火器使用等。
3.2 燃烧和灭火的应用讲解燃烧和灭火在日常生活、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3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第四章:教学反思4.1 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基本知识。
4.2 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实验、讲解、讨论等,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3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知识掌握、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
4.4 改进措施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5.1 课堂小结5.2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如实验报告、论文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灭火器的使用和种类6.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引导学生思考:灭火器是如何工作的?6.2 灭火器的种类和原理讲解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原理。
《燃烧和灭火》有效课堂导学案.doc
![《燃烧和灭火》有效课堂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ae075eaee06eff9aff80706.png)
《课题1燃烧和灭火》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人:刘继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重点)知道爆炸发生的条件和防范爆炸的必要牯施。
认识常见的与燃烧、爆炸冇关的图标。
2、过程与方法: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3、情感与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収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内容分析】燃烧是生活屮常见现象,教材屮是用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片引入,通过白磷来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火火的原理。
但是我认为用白磷来做这样的实验,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讲都是不合理的,首先白磷有毒,着火点较低,取口磷和实验后处理都可能会导致不安全的因素,燃烧时产牛的烟尘会污染空气等。
因此,该实验必须改进或替换。
本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乂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
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前而学过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后而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木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并通过活动与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虽然木知识点较为简单,但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对“着火点”可能理解不清,当灭火时可以降低温度,有学生会误认为是降低对燃物的着火点。
其次,对“爆炸”的认知出错,认为凡是爆炸都是化学变化,然而爆炸还存在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
【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起思考一联系实际,讨论与交流,初步悟出燃烧的条件一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在讨论与交流的棊础上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f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Z间的内在联系f联系实际,了解家庭火灾时的一般灭火方法以及如何从火场屮逃生的技巧一自主学习灭火器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方法】口主、合作,引导探索实践法【教学策略】问题导学式教学策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坏节一:复习旧课【知识回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学习到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毒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氧化反应指0【检查预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所说的燃烧,指可燃物与所发生的、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新人教版九上新人教版九上化学《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上新人教版九上化学《燃烧和灭火》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489fc558fb770bf78a55e2.png)
新人教版九上新人教版九上化学《燃烧和灭火》导学案学习目的:1 看法灭火的原理 2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知识学习重点:1 看法灭火的原理 2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知识教具:烧杯酒精灯酒精棉手帕蜡烛两只碳酸钠盐酸方法导航:一、知识回忆:熄灭需求什么条件?———————————————————————二、自主学习:1 怎样到达灭火的目的?2 细心观察实验7-2后剖析:三个烧杯中的蜡烛区分处在什么条件下?第三个烧杯内发作了什么反响?3 详细采用哪些措施能灭火?每种方法试举1例。
4阅读表7-2,回答以下效果:①扑灭木材.棉布等熄灭惹起的火灾,用哪种灭火器?②扑灭油.气等熄灭惹起的火灾?,用哪种灭火器③扑灭图书馆.珍贵设备等处失火,用哪种灭火器5 哪种状况能惹起爆炸?6 识记P129图7-12中的各种标识7消费、运输、运用和贮藏易燃、易爆物时有哪些本卷须知?三、尝试练习:1应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可用水灭火的缘由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爆炸一定是化学反响C 急速的熄灭都会惹起爆炸D 在纯氧中熄灭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熄灭3有道是,水火无情。
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依据详细状况采用相应的求生措施,以下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 拨打火警并到窗口呼救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C 直立身子朝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你还有什么疑问?四课堂探求:1展现自学效果:2入手一试:实验7-2 并记载实验现象:剖析:点评:3讨论:P126讨论1、2、3、并剖析灭火的原理点评:4讨论〔1〕什么状况下发作爆炸?〔2〕爆炸能否都需氧气,能否都是化学反响?点评:5识记P129图7-12中的图标6讨论: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与易燃易爆物有关的平安效果?点评:五课堂小结:六课堂检测:1张华同窗依据自己家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作火灾时采取的灭火防火措施灭火和自救措施①在家中不寄存易燃易爆物品②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熄灭的资料③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的产品,不用劣质产品④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运用①当火较小时,立刻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②室内失火时,翻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③在灭火进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④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花园,等候救援⑤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⑥因煤气泄露引发火灾时,应————再灭火〔1〕请你协助张华同窗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任写一条〕是———————〔2〕在灭火措施中,少了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3〕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填序号〕,理由是————〔4〕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⑤和⑥中的空白。
《燃烧与灭火》 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81817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e.png)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重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
2、灭火原理的应用。
三、学习难点1、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及分析。
2、理解灭火方法背后的原理。
四、知识准备1、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燃烧、木柴燃烧等。
2、思考燃烧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五、学习过程(一)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1、实验探究实验用品:酒精灯、蜡烛、木条、石块、小煤块、坩埚钳、烧杯、热水等。
实验步骤:(1)分别点燃蜡烛和木条,观察现象。
(2)用坩埚钳分别夹取小煤块和石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3)将一支蜡烛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烧杯罩在蜡烛上方,观察现象。
(4)将一块白磷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
然后用导管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及分析蜡烛和木条都能燃烧,而石块不能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小煤块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才燃烧,而石块无论怎么加热都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烧杯罩在蜡烛上方后,蜡烛很快熄灭。
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燃烧的条件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森林火灾发生时,设置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房屋着火时,用水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四)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1、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燃烧?生活中哪些情况需要灭火?2、案例分析家用燃气泄漏时,不能开灯或使用明火,为什么?电器着火时,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五)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B 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C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 燃烧一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2、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A 高压水枪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 干粉灭火器D 泡沫灭火器3、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C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六)课堂小结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教案ppt
![燃烧与灭火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882e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9.png)
燃烧与灭火(miè huǒ)教案 ppt一、教学(jiāo xué)目标(一)学问(zhī shi)与技能1.生疏燃烧(ránshāo)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生疏(rèn shi)防火、灭火的措施以及自救的一般方法。
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育学生的试验操作力量、观看力量、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理解比照的学习方法。
2.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育学生思维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了解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形成科学自然观。
2.帮助学生树立平安意识,珍爱生命,加深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生疏燃烧的条件。
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选自人教2023 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其次单元接触过一些燃烧现象,并初步了解了氧化反响的概念;并在刚刚完毕的第六单元学习中了解到二氧化碳是可以灭火的。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供给了学问根底。
在这一课题中学生将会对燃烧进展理论层面的生疏,并为在下一课时对氧化反响类型(缓慢氧化和猛烈氧化)的梳理打下根底。
燃烧与灭火是与生活联系格外严密的化学现象。
但是现代的中学生由于家庭人口构造和学习压力的双重影响,对这些化学现象的实际生疏是比较缺乏的。
在思维方面,初中生的抽象规律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阅历型,需要感性生疏的直接支持。
燃烧与灭火教案二[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生疏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育学生的试验操作力量、观看力量、合作与沟通力量,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育学生思维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能用化学科学学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展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2、树立平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47eb219551810a6f4248661.png)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学生活动] 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1、分组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3、交流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4、活动小结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板书: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时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教师演示实验:(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板书: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不同物质着火的不同灭火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寄语:自信是成功的前提)
学习任务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火。
观察现象:小木条是否燃烧:;小石子是否燃烧。
思考: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
2、分别将装有白磷和红磷的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试管中的白磷是否燃烧____ _,试管中的红磷是否燃烧_______,
思考: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
3、在烧杯的热水中放一小粒白磷,然后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教师演示)
观察现象:热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是否燃烧。
思考: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
学习任务二:探究灭火的原理
1、分组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扣上一个烧杯。
观察现象:蜡烛。
思考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2)将蜡烛放在烧杯中点燃,尽可能想出能使蜡烛熄灭的方法.
你的方法有:。
思考你所用的方法的原理是:。
二、合作共建(寄语: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 )
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系统总结(寄语: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 )
.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