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进科学实验室解析
1.2.4 走近科学的探究 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详解】 A、蜡烛浮在水面,说明蜡烛密度比水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取出火柴梗,处在外焰部分的炭化最明显,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处在焰心部分炭化最不明显,说明 焰心温度降低,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将玻璃管置于焰心,可以从蜡烛火焰中引起一缕“白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上口处,“白烟” 被点燃,说明蜡烛焰心气体是石蜡蒸汽,不是氧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讲授新课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熄灭后):蜡烛熄灭后的有关情况
有白烟从烛芯飘出 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结论:蜡烛燃烧时融化为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蜡 结论: 烛熄灭时,石蜡蒸汽遇冷转变为固体小颗粒,生成白烟。 白烟具有可燃性
讲授新课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记录表格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详解】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有黑烟(不完全燃烧),故选项实验现象叙述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 C、石蜡燃烧能生成水,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故选项实验现象叙 述正确; D、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 重新燃烧,故选项实验现象叙述正确。故选B。
·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及火焰分层情况 ·探究蜡烛火焰温度分布情况 ·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观察与探究蜡烛熄灭后的有关情况
讲授新课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设备。
2. 学会正确应用实验器械和设备。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 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器械的应用方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中的观察和思考,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室,安置实验设备,如试管、烧杯、天平、温度计等。
2. 准备实验材料,如食盐、糖、水等,以及相关的实验指导书。
3. 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
4. 安排教师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确保学生安全进入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此刻已经学习了初中的前几个单元,同砚们在阅读课文时一定有许多疑问,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科学实验室,共同探讨科学的奥秘。
(二)讲授新课1. 实验器械展示教师:这里有许多实验器械,大家可以仔细观察。
待会我们要分组实验。
请大家了解每种器械的名称、用途、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观察实验器械,老师提示一些常见实验器械的应用方法,如酒精灯、天平、温度计等的应用注意事项。
2. 介绍实验室安全守则教师:进入实验室后,我们应当如何恪守实验室规则,如何安全地完成实验呢?请同砚们阅读实验室安全守则。
学生阅读实验室安全守则,教师对其中重要的规则进行诠释和说明。
3. 分组实验教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分组实验,请同砚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任务书,结合实验室提供的器械,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不同的实验任务,希望同砚们能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按照分组,开始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
4. 讨论与交流教师: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些发现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4课)说课稿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4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4课)是一组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基本科学素养为主线的教材。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四个课题,分别是《我们的感觉》、《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环境》和《我们的世界》。
每个课题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但对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探究能力还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如感觉器官的功能、人体的结构、环境与生活的关系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科学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如感觉器官的功能、人体的结构、环境与生活的关系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主要教学方法有: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3.探究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七上部分含答案解析
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近科学实验室1.(2015台州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第5节科学探究1.(2015衢州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
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2.(2015衢州29)《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
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
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
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
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有关。
3.(2015嘉舟27)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连续撞击直至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走近科学栏目分析
不足之处第四部分 如何更好呈现这档节目 总结主讲人:尚文轩学 号:14040416第四部分节目不足&如何更好呈现这档节目&总结一、问题分析我国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兴起较晚,因此与国外同类型节目相比,在其水平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客观因素:由于科学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水平以及媒介体制等因素,使其表现形式单一,相对刻板,严谨,创意性不足,再者据悉,节目制作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大。
主观因素:存在问题的根本因素二、存在问题的主观因素分析(一)故事内容:真实与玄虚之间界限模糊科学如同新闻一样追求真实,只不过它体现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探索,作为一种故事化叙事手法,不排除要将真实的讲述和手法的虚构一同融于故事形态,但是由于对故事内容一波三折的标准要求,使得许多问题的设置存在故弄玄虚之嫌。
《走近科学》作为我国科教电视栏目中最早成功实现故事化叙事手法的典型,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好评,但是在众多节目中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许多节目成为荒诞的猎奇的悬疑片。
这种现象的节目通常有两种:第一种表现为故事的结论是富有科学性的,但是在故事讲述过程中为了保持受众的观看兴趣,编导们难免会人为设置悬疑,而这些悬疑当中有些知识点并不明确给观众模棱两可、牵强附会的感觉。
针对这个问题网上甚至出现了“走近科学体:故弄玄虚卖关子”这样一种语体。
第二种是故事本身过程曲折有意义,各种猜测也富有科学性,但是当最终结论简单幼稚,往往使得观众有被忽悠之嫌。
这样的类型都出现在一些神秘事件的题材中,如不明飞行物、水怪等,可能会被做各种引人入胜的猜测,而往往结果不过是一个孔明灯或一只乌龟、水獭之类的结论。
比如2007年的一期《吐血奇人》,片中介绍了当事人能随意控制身体里血液的走向,谈笑风生间能随时口吐鲜血,身体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嘴接触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吸出一大口鲜血。
针对这种"吸血鬼般"的特异功能,节目请来医生对当事人进行内脏、鼻咽等全方位检查,在做出种种疾病症状推测但都一一排除之后,医生偶然发现答案只是当事人牙龈发炎出血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吸血特异功能。
《走近科学》栏目分析
走进科学与探索发现节目对比
相同点:
• 真实事件真实记录
• 节目主持与记录片相结合的形式播出 • 都是以科学探索为主的人文类节目 • 从传播效果看,真实重于真理,沟通重于结论。
走进科学栏目分析
优势:
节目整体风格轻松幽默 节目标新奇抓人眼球
内容贴近普通民众,更有代入感
第四部分
观众视角,平民意识
主角——平民
加主 业 摆 做 推 出 站 了持 术 脱 到 测 疑 在 亲人 语 了 了 或 问 观 切与 , 那 贴 者 , 众 感观 这 些 近 评 用 的 。众 些 难 生 论 观 立 的改以活,众场 距变理通同视上 离拉解俗时角不 ,近的易用做断 增了专懂语出提 ,
对 话 关 系
第二组
成员:张 娜 刘丽莉 杨园园
尚文轩
走近科学
简介
《走近科学》栏目1998年6月1日开播,是央视第一 个大型科普栏目。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 目科教频道开播。 《走近科学》2、播出时间: 首播:20:30—20:58 重播:次日09:00—09:28 播出频率:周一至周日每天一期
● 节目不足之处 ● 如何更好呈现这档节目 ●总
结
有好必有谬
我国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兴起 较晚,因此与国外同类型节目 相比,在其水平上依然存在较 大差距。
• 故事内容:真实与玄虚之间 界限模糊 • 叙事情节:单一、“类型化” 叙事泛滥 • 表现形式:强调电视特征,忽 略人文科学精神
•
严格内容选择,拓展选题思路
选题介绍和结构 选题热点
主线
副线(可有可无)
悬疑点(疑问) 故事点(戏剧性情节与冲突)
知识点(知识+情怀+精神)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思考与讨论: 学校实验室里的仪 器是怎样分类摆放 的?
一、科学实验室
以上设备叫什么名称?
下列器材,叫什么名称?有什么用途?
长度测量仪器
温度测量仪器
体积测量仪器
二、实验室安全
为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我们必须严格 遵守实验室安全?
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识, 下列警告标志各表示什么涵义?
防止试剂腐蚀胶头或沾污试剂。
使用方法:
1、取下灯帽正放。以防止
滚动和便于取用。
酒精灯
2、用火柴点燃。
使用方法:
活动:观察酒精灯的火焰 探究:三部分火焰温度的高低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 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 过多水分,不易点燃。
注意事项:
1、酒精灯里酒精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1/4 , 少于2/3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 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 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4.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 嘴去吹.
5.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用湿抹布扑盖.
补充内容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①瓶塞倒放在实验台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 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
注意事顶: (1)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不要 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 (3)加热时试管外壁必须干燥。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 即用冷水冲洗 (4)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 度角。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满天星斗与哈雷彗星交相辉映 20 世纪发生在美国的一次龙卷风 为什么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教材分析
2.2认识工程师的杰作, 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方 方面面离不开工程师 的设计与制造
教材还是从低年级孩子的 认知水平出发,将工程师的杰 作定位在一些具体的实际产品 上,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认识 到科技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 关系。
工程师的杰作不仅体现在高 科技的宇宙飞船、高铁、电脑 上,建筑、桥梁、园林设计也 是工程师的杰作,连洗衣机、 电饭锅也是工程师活发动明记的录,教 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
2.3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并进行比较,体验工 程师的设计及制造产 品的过程
此活动的重点是:经历工 程师那样的设计制作过程,体 验工程实践。
3.2小组 合作比较 水的多少
此活动重在让学生在动 手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课 规则的重要性性。
比较水的多少并不是最终目的 ,关键是要看在比较的过程中有 没有规则意识。 这里量筒的使用并不作要求。
好 的 行 为 : 交 流 声 音 很 轻 ,结人合人活有动序手操册作,,明实辨验图过片程上 的中这注些意同材学料的轻做拿法轻,放哪,些实做验的 对过,后哪及些时做清的理不桌对面,…我…们应该 怎样不做好?的 行 为 : 声 音 吵 杂 , 不将听学指生挥在,明互辨相是争非抢的器过材程,中 正搞确得的桌做上法到记处录是下水来、,没这有其人实 就人是参在与制…定…科学课的规则。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教材分析
设计意图
· 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主题内涵
· 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主题导向
01
科学家做什么
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课件-ppt下载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酒精灯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灯体 灯芯
外焰 内焰 焰心
灯 帽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识, 下列警告标志各表示什么涵义?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的主要用途: 1、用于吸取少量液体。 2、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的方法: 第一步:在试剂瓶外挤出胶头 滴管中的空气; 第二步: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外挤内吸)
2、滴加液体的方法: 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试管口的正上方。 ②不能将试管倾斜滴加。 ③不能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教学提纲)走进科学实验室PPT名师 课件-p pt下载 【优质 公开课 推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走近科学实验室
方法中,错误的是( D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灭火毯盖灭
B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小苏打溶液
C 破碎的玻璃仪器割破皮肤
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并涂上红药水 或贴上创可贴
D 碱液泼在衣服上
6 掌握科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 科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 问题(填字母)。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 热的仪器是____A____。
(2)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仪器是___C___。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___F___。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H____。 (5)在物质溶解中,用于搅拌的仪器是___E___。
Ⅱ.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利用温
度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的平均温度如下表。
(2)由上表得出结论: __内__焰____(填“焰心” “内焰”或“外焰”) 温度最高。
火焰层
焰心 内焰
平均温度/℃
乙
丙
432
598
666
783
外焰 520
667
(3)结合定量研究的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 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a____(填字母)。
Ⅲ. 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火焰层温度不同,而且 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4)造成乙、丙两位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 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合理即可): ①_酒__精__的__浓__度__不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露__出__酒__精__灯__的__灯___芯__长__度__不__同________________。
《走近科学》单元简析及教学实践
《走近科学》单元简析及教学实践作者:李伟臣王福玉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2019年第06期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以“家庭—学校—社区—地球与宇宙”不断扩大的学生生活经验圈为脉络,构建低、中、高三个学段教材的循环体系。
教材基于学习进阶理论,以体现学生主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走近科学》作为全套教材的起始单元,不仅体现了教材的整体特点,还较好地实现了起始单元的引领功能。
单元内容简介单元页大图展现了我国自主研發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的情景,画面冲击力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代表了地球与宇宙学习领域。
右侧三张小图分别展现了机器人做家务、儿童玩小风车、蜥蜴伸出长舌捕食的情景,表示小学科学课程还研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内容。
单元页四幅图代表了不同的学习领域,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圈紧密结合。
这样设计是为了说明在学生的身边、更远的田野,甚至遥远的太空,处处有科学,从而引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走近科学》单元是由《科学真有趣》《袋子里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三课组成,具体内容见表1。
教学内容涉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体现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各维度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单元特点分析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对低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具有引领作用。
1.基于学情选择课程内容,激发兴趣与磁铁有关的游戏,多数儿童上小学前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对磁铁很感兴趣。
从破解“钓鱼游戏”的奥秘入手,进入科学课的学习,对刚上小学的儿童来说,无疑充满了新奇与挑战,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会发现:原来,科学课这么有趣!儿童自出生起,便开始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教材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在有趣的“解暗箱”活动中完成探究任务。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课件 21-22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B
。
2、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测量同 一物理量的C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 不同的使用方法。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
自然界中,存在着无穷的奥秘,科学 家们是通过科学探究去认识它们的。
观察 是科学发现的 重要环节;
探究 是科学发现的 金钥匙。
长度测量仪器:
刻度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游标卡尺
0 0
1
5
10
天平和砝码
实验室 质量的 测量仪器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案秤 杆秤
电子秤 磅秤
时间的测量仪器
停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液体体积测量仪器
量 筒
量杯
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是要 通过测量才能得到。
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质量测量仪器:天平和砝码。 时间测量仪器:秒表(或停表等)。 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水银、煤油温度计等)。 电的测量仪器:电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或圆盘测力计等)。 液体体积的测量仪器:量筒、量杯。
科学探究的基地 实验室
观 察 奇 妙 的 物 理 现 象
自然界中的神奇物理现象
为什么在打雷时,我们总是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么 常有红色的霞光?
龙卷风可以把房屋吹倒, 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天空中的彩虹,彩虹是怎样形 成的呢?
物理学就在你我身边
蜡烛跷跷板
投紧斧子
橡胶鞋底有花纹
走进科学实验室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目录模块一知识网络 (1)模块二知识掌握 (2)知识点一、科学实验室 (2)知识点二、实验室的安全 (4)知识点三、常见实验操作 (7)模块三巩固提高 (9)模块一知识网络学习目录知识重点模块二知识掌握知识点一、科学实验室(一)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
一般有存放仪器的仪器室( 实验准备室)和供学生做实验用用的大间实验室(实验操作室)。
实验室中有大量可用于实验的仪器和试剂。
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实验室的设备和布置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原则(1)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地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
(2)仪器的存放:仪器被存放在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需要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3)试剂的存放:试剂要做到分开存放、取用方便、注意安全、保证质量。
【注意】具有易发生爆炸、燃烧和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性的物质,以及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能引起灾害事故的化学药品,都属于化学危险品。
这些试剂要贮藏在专门的贮藏室里,至少要设立水泥铁板专橱。
剧毒品必须存放在保险树中,加锁保管。
(三)常见的实验器材和用途[例题1](2022秋•杭州月考)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燃烧匙【解答】解: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陶土网,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蒸发皿虽然可以直接加热,但不是玻璃仪器,故C错误;D.燃烧匙虽然可以直接加热,但不是玻璃仪器,故D错误。
故选:B。
[例题2](2022秋•义乌市期中)下列关于量杯刻度线画法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量杯形状是上粗下细,决定了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分布,量杯刻度线的特点是从下至上越来越密。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例题3](2022秋•平阳县月考)实验室药品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
走进科学实验室
走进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源泉,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场所。
在这样的实验室内,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着各种实验,探索着自然的奥秘。
本文将分十二个小节来探讨科学实验室的意义、科学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室环境的重要性等。
1.科学实验室的意义科学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幸运之地,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和安全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掌握实验时间和空间的控制权,从而更好地研究和探索问题。
实验室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各种设备和仪器,方便他们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观测,从而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2.科学实验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科学实验之前,科学家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要进行实验的背景研究,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然后,他们需要制定实验计划,并准备所需的材料、设备和试剂。
科学家们还需要了解实验的安全要求,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3.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科学家们需要制定恰当的实验方案,使得实验的目的清晰明确,并且实验的过程能够满足科学原理。
在实验设计中,科学家们需要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变量,并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4.科学实验的实施通过实验设计,科学家们开始实验的实施阶段。
他们按照实验方案的要求,依次进行各项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精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归纳。
同时,科学家们需要不断调整实验的条件和参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科学实验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分析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科学家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从而获得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还需要考虑实验误差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并进行合理的统计处理。
6.科学实验的结果讨论在科学实验完成后,科学家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
他们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七上走进科学实验室(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知识点分析】课堂导入: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假设一般都要设计实验来验证。
我们学习科学也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一.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也是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摆放的场所,实验室有着自己的要求和规定,进入实验室要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守则,实验室操作以安全为主(配备有急救箱,灭火器,消防桶),有电源(学生电源和家用电源)。
2.实验室规范:除了实验设备以外,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器材和试剂。
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痛风情况)。
他们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3.实验室常见的器材:(1)测量工具:1. 2. 3.1.温度计:测量温度2.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3.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4. 5. 6.4.刻度尺:测量长度5.天平:测量质量6.秒表:测量时间(2)观察工具:1. 2.1.放大镜:小倍率的放大倍数2.显微镜:大倍率的放大镜(3)可加热工具:1.烧瓶与锥形瓶2.蒸发皿3.试管4.烧杯(4)辅助器材:1.滴管2.试管架3.玻璃棒4.试管夹5.坩埚钳(5)其他器材:1.集气瓶2.广口瓶细口瓶3.铁架台4.酒精灯二.实验室的安全1.实验室的危险性: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室规则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2.实验室安全守则:3.实验室内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2.实验室中的意外处理:(1)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2)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3)意外伤害严重的情况下: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
(4)发生严重火灾:立即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三.常见的实验操作1.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轻压滴管的胶头,并将滴管口伸入试剂瓶的液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中找出哪些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实验室 安全守则?
固体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取用块状或 条状固体
2.用药匙或纸取用 颗粒状或粉末药品
液体药品的取用
1、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2、右手拿试剂瓶,瓶上标签对 着手心,否则会污染标签 3、左手拿试管,试剂瓶口紧挨 着试管口 4、取用后,及时塞好瓶塞,将 试剂瓶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放大镜
在观察一些小的肉眼可见的物体时,常需 要借助于放大镜
镜柄
镜片
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方法一: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 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移动物体,直至图 像大而清楚。
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字
电子显微镜
观察微小肉眼 不可见物体
天文望远镜 观察遥远星体
课堂训练
1. 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得来的,由
活动、比较小木棒在酒精灯火焰的不同部位 加热时的颜色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在书本1-2表格中。
示 例
应用:下列哪种加热方法正确?
如立果即碰到用酒湿精抹灯布并 导或致沙燃烧土,扑改灭怎么
做?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太少,也不能太 多,使用前要先检查。 2、酒精灯点燃要用火柴,绝对不能用燃 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3、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4、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5、如果碰倒酒精灯并导致燃烧,应立即 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大家来找茬——用滴管从试剂瓶中吸取少量液体并 滴加10滴到试管中
1、观察并评价该同学的操作?
2、小结:滴管的正确使用? 竖直、悬空 、缓压
正 【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确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 不、2.取能缓液接慢后触)防 胶的容。止 头滴器用处管内力,应壁过从保,猛而持应橡使 造竖胶直试 成胶置剂 试的 方 法帽于吸 剂在容入 的上器胶 交,正头叉不上要滴污方平(管染放竖的或直倒、放悬3空.
测量物体温度
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 的固体
显微镜
观察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物体
放大镜
观察肉眼可见的较小物体
托盘天平和砝码
测量物体质量
电压表 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测量时间
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
量筒和量杯 体积测量仪器
为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
实验室安全守则。
实验室安全守则:
试管夹的使用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试管的加热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烧杯的加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意: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烧杯
使受热均匀
石棉网
给烧杯加热
活动: 胶头滴管的使用
胶头滴管的种类: 普通胶头滴管和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的主要用途: 将少量的溶液加入试管中,便于控制 溶液取用的量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
中间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实验室能人为地控制自然条件,排除干扰。
电源插座
急救箱
以上设备叫什么名称? 放在实验室什么地方?
器材
仪器和试剂
有序 符合环境要求 如易燃类:要求单独存放 于阴凉通风处,理想存放 温度为一4~4℃,特别 要注意远离火源
此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 )
A. 科学探究的基础
B. 重大发明的基地
C. 科学发现的起源地 D. 提供观察物理现象的基地
2. 在实验室中,小明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
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 )
A. 刻度尺、秒表
B. 千分尺、天平
C. 量筒、天平
D. 量筒、弹簧测力计
3.学校实验室的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____, 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滴加少量液体 的是____,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__ 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
剂等实验材料,以免发生意外。 6. 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
室管理员汇报。
7. 任何物品在使用前先看说明书或产品指示语,挥发性、腐蚀 性、有毒溶剂应在排风柜子下取用,用完后立即封住容器。 8. 如果发生烫伤、烧伤、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眼睛时,应及时 用正确方法处理。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眼睛。 9. 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 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试验区域清理干净, 并清洗双手。 10.不要在实验室内游戏、追逐打闹,以免发生危险。 11.不要在实验室早餐或吃零食。
用剩的药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也不随 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内。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有毒
易燃
易爆
有腐蚀性
假如你在实验室中遇到了意外伤害事 故你会怎么做?
烧伤或烫伤 用大量冷水 冲洗受伤处
被化学试 用缓缓流水冲
剂灼伤
洗1分钟以上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 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 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报火警119。
1. 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2. 察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
置,并牢记在心。 3.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
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5.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或所用的化学试
温度计
电压表 电流表
酒精灯
分子模型 秒表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 放大镜
烧杯
天平
砝码
显微镜
试管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在 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试管架
放置试管
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多在加热试 管时使用
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引流
烧杯
盛放物体,可以用来配制溶 液,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
酒精灯
常用的加热仪器
温度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甲滴瓶上乙的滴丙管不用冲丁 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3、同学进行练习操作,用胶头滴管取10滴液体
20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实验室里常用的加热仪器
酒精灯
酒精喷灯
电炉
酒精灯的使用
点燃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1、讨论:哪种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为什么? 2、点燃酒精灯,并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大致可分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