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社会的变化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主要发明:瓦特蒸汽机、火车、轮船。
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中国社会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扩张。
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变化:(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受到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清王朝的中国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极力排斥。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中国经济却未因此发生变化。
中国没有抓住这次机遇,从而一落千丈,最终成为列强的猎物。
(2)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随着世界主动进入中国,中国也被迫走向世界,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国。
(3)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内外交困,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态度由排斥到引进。
思想上出现了变化:“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自强”,创办了军事工业;“求富”,创办了民用工业。
意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总结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2)中国新思想萌发。
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中国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社会的变化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汽车、飞机、电器的广泛应用。
三次工业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科学和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知识源泉。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
欧洲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
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兴工业产生。
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与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的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移。
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精华版
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咬树立科教兴过的战略思想。
美、德崛起,英丧失玲珑段地位。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美处于霸主地位——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形势——多极化趋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
政治领域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初步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稳定,社会主义运动有挫折也有成功。
对中国的影响
(1)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3)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
多源地,范围更广
美国起主导地位
美国为起源国
突破口
轻工业为突破口
重工业为突破口
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尚未真正结合,发明成果来源于工匠的生产经验
开始紧密结合,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时代来临
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科技国范围
英、法、美等主要强国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活动空间突破陆地和海洋,冲上天空。
使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活动空间进入太空。
与资本注意列强对外侵略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新工业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政府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造成东方从属与西方的局面。
经
济
领
域
生产力
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社会关系
(1)两大对立阶级形成(2)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智能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的重大突破,以智能化、信息化、低碳化为主要特征。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引发全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智能化和自动化将对我国力市场带来冲击。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快速催生数字制造、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由此智能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将大量进入我国生产领域,而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工密集型产业在我国仍占较大比重,这无疑将对我国力市场带来很大冲击。
智能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的兴起,也将倒逼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政府有必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我们要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技术和产业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提高劳动力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应对智能工业机器人大量使用、自动化生产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其次,大数据科技革命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挑战。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大数据技术才刚刚兴起,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投入巨资启动深度研发,并将大数据提到了与互联网、超级计算机同样的高度,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虽然我国已对大数据技术进行了积极开发,但技术研发水平和总体进程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需要有雄厚的科技研发基础和良好的科研制度环境等,但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多的要做。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大数据科技革命的需要,对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三,3D打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中小型加工企业带来竞争威胁。
国内外许多专业人士认为,3D打印将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之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代表性技术之一。
目前,3D打印机已经在建筑设计、医疗辅助、工业模型、零配件、动漫模型等领域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由于3D打印具有零时间交付、零技能制造、不占空间、便携制造、产品多样化等特点,可以大幅降低产品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因而成为各个制造领域备受推崇的技术。
工业革命简介及对中国的影响
一次工业革命:生产方式从手工到机械组织方式从手工工场到工厂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转变资本主义统治在各国得到巩固使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战胜封建经济自由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近代城市兴起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在客观上把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东方,猛烈冲击着东方的旧思想和旧制度负面影响:城市化带来了环境问题剥削十分严重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加速扩大东西方间差距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使经济思想发生变化,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得到确立并趋于完善形成垄断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工业总产值上升到世界第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加剧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新的矛盾,最终导致一战爆发对中国的影响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中国的影响18世纪60年代起,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2.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两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3.中国新思想萌发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中国近代化起步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在这场革命中,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和电气化技术的发展成为了主要推动者,驱动了产业结构的深度重组和升级。
这篇文章将讨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就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1.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的信息技术和电气化行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中国企业一直以来都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这限制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但是,在新的时代中,数字化和电气化技术的开发在改变着这种局面。
现在,数字化和电气化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出现也为中国科技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 产业结构的变革数字化和电气化技术的出现也带来了全新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升级和完善。
随着物联网、5G网络、数字化宏观经济等新技术的趋势性发展,整个互联网产业正在进行巨大变革。
除了互联网产业,电子制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行业也在加速发展。
如果我们将整个产业链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数字化和电气化技术的变革就成为了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在,一种产业形态正在形成,这种形态以周围的智能设备为核心,通过大量的数字化技术来完成整个生态系统的衔接,构建更加紧密、更加稳定的产业结构。
3. 市场机遇和机制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市场机遇和机制创新。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机遇不断增加。
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打开了大规模制造产业,那么现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就将极大地推动生产和制造方式的变革。
此外,自主创新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过去,中国的科学研究和自主研发能力一直非常弱,导致产业的缺乏其他竞争力。
但在数字化和电气化时代,自主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也在积极寻求自主创新的道路。
4. 挑战与机遇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9、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影响
v 解析:C 题干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紧密 结合起来,亦即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
点,故应选C。
v (08重庆卷,1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 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v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 加紧瓜分世界,殖民 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进程;
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4、世界格局发生变 为主的时期
局的调整--扩大了发
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4、政治经济发展 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
5、自由资本主义发 的不平衡加剧,世界 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
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 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4、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 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 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三次技术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 史时期,为什么三次都没有得到很 好的发展?并简述世界三次技术革 命分别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 ﹚
中国所处历史时期:清朝中后期
v专题:三次技术 革命的比较及对
中国的影响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GG
第一次的是( BD ),第二次的是(ACE), 第三次的是( FG )。
三次技术革命的 比较及对中国的
影响
三次技术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 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项目
时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进程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黄群慧 贺 俊摘要: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完了奠定产业基础和建成工业大国两个历史阶段。
未来在向工业强国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仅要能够在满足自身特殊的要素禀赋约束条件下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且要面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中后期未曾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制造业服务化”等新的经济和技术挑战。
这些新的条件将可能影响到中国的比较优势基础、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产业升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态等与工业化相关的基本要素,从而赋予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丰富的内涵,并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路径和政策提出新的要求。
在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继续稳步推进,未来十到二十年有望基本实现工业化。
关键词:工业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 制造业服务业 发展战略作者简介: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贺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道路时期,该阶段奠定了中国的工业基础,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时期,该阶段实现了中国基本经济国情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中国的经济总量跃为世界第二(陈佳贵、黄群慧,2012)。
未来,由于内部要素条件、外部国际竞争环境和外生的技术因素的变化,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新的挑战和制约。
充分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服务化”等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趋势创造的机遇,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继续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及未来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是一个具有十几0972013年 第1期亿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中国的人口超过了所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和,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基本都走过了上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1978—201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高达9.89%,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期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使美国、日本、韩国等在工业化快速增长时期也没有如此高的发展速度;这是一个低成本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进程,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找到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产品;这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各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巨大,在一个时点上,会有分别处于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的不同地区存在于一个国家内,这在工业化史上实属罕见。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中国工业创造新机会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会导致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还会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
最重要的是,新的制造方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既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容量,而且使得传统生产方式下无法生产的产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成为可能。
这意味着,先进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拓展既有产业部门迂回生产的链条,而且可以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为中国在全球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方向和机会。
2: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积累的技术能力,逐渐确立了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但一劳永逸的先进设备投资并不能保证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不同于产品技术,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往往是伴随着实践应用的持续改进过程。
3: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比较优势4: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世界经济地理随着国家间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也必将随之改变。
其一,当发达国家重新获得生产制造环节的比较优势,曾经为寻找更低成本要素而从发达国家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重新回流至发达国家,制造业重心向发达国家偏移。
其二,由于发达国家拥有技术、资本和市场等先发优势,将更有可能成为新型装备、新材料的主要提供商,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进一步增强。
其三,由于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度更高,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业领域内的领先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5: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利益分配机制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导致生产关系、从而分配方式的革新。
其一,生产制造环节低附加值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改变。
生产制造环节由更多、更高效、更智能的资本品和装备产品参与,不仅完成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还完成更为灵活、更为精密的任务,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更高,这也是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的重要驱动因素。
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使世界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其中之一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经过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一方面,他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国家的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那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另一方面,欧美工业国家的入侵,也极大冲击着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和旧意识。
对中国的影响:(1)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之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认识到国家的危难和落后,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
魏源写了《海国图志》,这是中国第一部较详尽地介绍西方地理、历史的著作,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3)鸦片战争更加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洪秀全通过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4)19世纪五十年代,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不满足鸦片战争中获得侵略权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对英法的侵华战争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趁火打劫。
这次战争仍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俄、美、英、发现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次工此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使西方列强开始了瓜分世界的进程,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工业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各国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而使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这期间中国的近代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也相当迅速,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重化工业为主。
1900年之后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创办工厂近万家、工厂和煤矿约有一万家。
到20世纪初,英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工业国。
这三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并使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一个独立的现代国家。
三次工业革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进步,但也带来了新矛盾、新问题:一是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导致人口大量増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二是由于资源和能源曰益匮乏而引发新矛盾;三是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引发新矛盾;四是由于国际竞争曰益激烈、国际环境。
人类历史的三次
人类历史的三次“工业革命”标志以及即将来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4.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5.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作者:胡少甫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2年第12期胡少甫武汉纺织大学“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说法,目前正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刚刚袭来还是早就到了,也有不同的观点。
当前,国际社会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描述最具代表的是杰里米·里夫金与《经济学人》的主笔保罗·麦基里。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杰里米·里夫金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如朝阳喷薄欲出。
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会产生什么影响?建立在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对中国是机遇还是挑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及深远影响(一)国际社会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描述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新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即将爆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他认为改变未来社会有两样东西:一是能源,如同人的血液;二是互联网技术,如同人的中枢系统。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可再生能源体系与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的产物,或者说能源互联网将是未来社会新经济系统的发展基石。
所谓能源互联网,就是在现有能源供给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新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和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互联起来的,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能源对等交换和共享网络。
杰里米·里夫金先生还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技术支柱:第一大支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第二大支柱,分布泛在的可再生能源采集,将每栋建筑物作为微型发电站;第三大支柱,本地化的分布式储能技术;第四大支柱,能源互联,形成能源生产和共享的网络;第五大支柱,实现车辆与分布式能源的泛在能量交换。
英国《经济学人》的主笔保罗·麦基里在今年四月份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宣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
影响: 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 极大发展; 极大发展;推动自由 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 主义过渡; 主义过渡;资本主义 经济、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衡性增强; 衡性增强;更加密切 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第一次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自然科学成 果的应用
垄断资本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主义形成 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 衡性增强
5、下列各项能够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是 、 ( C ) ①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②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 ④国际经济格局出现新的调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结合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结合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 一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一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 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二战后日本 德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今, 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 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 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 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 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 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 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 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 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次工业革命,使中国经历了一个由落后到腾飞的艰难历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在落后中踽踽独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西方列强的侵略范围急剧扩张,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促进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1)推动了中国政局的转变。
外界的压力促使腐朽的清政府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
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
这期间产生了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
这些民间自发组织的运动对于中国政治和思想近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唤醒启迪了民众,在民间埋下了救亡图存的种子,间接的为民主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
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二、惊醒后的奋起直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有:(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再一次发生质的提升,所以欧洲各国之间为了不断争夺原料,资源,竞争世界霸主地位,掀起了新的一波殖民扩张,对中国也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商品倾销和战争掠夺。
比如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2)中国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清政府的督促下,洋务运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西方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企业,这也间接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上海综合能力,11)18世纪下半叶
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 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 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 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解析:B.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学生的记
忆能力,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 发明者应是斯蒂芬逊。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 )
中国所处历史时期: 清朝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 中国未得到发展原因:
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且很快失败,外 国资本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 设备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 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对中国的影响: 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
1、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C )
(1)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2)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3)被迫允许外国投资办厂 (4)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1)(2)(3) B、(1)(3)(4) C、(1)(2)(4) D、(2)(3)(4)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6、极大地促进了机器制造业发展并推动 了机器普及的是 ( B )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机器部件标准化生产的采用和推广 C、铁路的大规模修建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7、20世纪50年代,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 领先地位的国家是 ( A)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背 景 条 件
1、前提-资产阶级 1、政治保障-资本主 1、政治保障-资本主 统治的确立;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 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 2、资本-海外贸易、 立;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2、生产技术-自然科 2、先决条件-科学理 3、劳动力-圈地运 学的重大进展; 论的重大突破,; 动; 3、资金-资本的积累 3、必要手段-科学技 4、技术-工场手工 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 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 4、市场-德、意、日 物质和技术基础; 知识; 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 4、推动力-社会需要 5、市场-先后打败 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 (二战中的军事需求、 西、荷、法,国外市 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 场不断扩大 。 的初步形成,进一步扩 济的要求)。 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三次技术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 史时期,为什么三次都没有得到很 好的发展?并简述世界三次技术革 命分别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 ﹚
中国所处历史时期: 清朝中后期
中国未得到发展原因: 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 国政策的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 化。 对中国的影响:①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 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 始向西方学习。
对中国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我国的科
技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50年代发展缓慢,“文 革”期间受到严重破坏,到了80 年代,有些领域已经 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请结合 现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至 今仍未结束的科技革命?
从国家来讲: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 去,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②大力发展科技文教事业,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 ③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 人才作用。 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来讲: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从事 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②从身边做起,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 命浪潮中。
三次技术革命特点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 1、有坚实的科学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基础,科学开始与工 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验,科学与技术尚未 业生产紧密结合。 真正结合。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 2、同时发生在几个 合,相互促进。 2、首先也主要发生 资本主义国家,规模 在英国,其他国家的 广泛,发展迅速。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3、一些国家的两次 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 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又高度综合。 3、主要在轻工业部 4、侧重于重工业部 门。 门。
解析:A 。汽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到70年代,实际 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 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故B项表述正确。 19世纪70年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 得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 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C表述正确。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相继诞生,内燃机的发明,大大推动了石油工业的 发展,石油成为日益重要的新能源。D项表述正确。 故选A
影响
三次技术革命的相同点
1、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 导致两大对立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导致垄 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三次促进了社会经 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 衣、食、住、行的变革。 3、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造 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形成了世界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推动了国际 经济格局的调整。 4、三次科技革命都受到多国政府的重视。
解析:C
题干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紧密 结合起来,亦即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 点,故应选C。
(08重庆卷,1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
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至今 中国发展滞后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开始时,处 于半殖半封社会,列强长期侵略和旧中国统治阶级腐朽 无能。建国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 围,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 交流。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左”倾思 想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经常受到冲 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好机会。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初期 中国所处历史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生产力迅猛发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展;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 2、社会关系:垄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 帝国主义阶段; 化--第三产业比重上 3、帝国主义列强 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加紧瓜分世界,殖民 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为主的时期 局的调整--扩大了发 4、政治经济发展 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 的不平衡加剧,世界 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 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变。 又是挑战。
三次技术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 会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 2、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 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 种发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 的。 3、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 个世纪后才在各国开展起来;第二次,第三次科 技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4、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 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 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 ( C)
(1)打电话相互问候 (2)乘火车旅游 (3)乘汽车上班 (4)坐飞机出国 (5)打开电脑上网 A、(1)(2)(3)(4) B、(1)(3)(4) C、(2) D、(5)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特点是 (A) (1)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2)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3)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4)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1)(2)(3) B、(1)(3)(4) C、(1)(2)(4) D、(2)(3)(4)
司汤达小 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 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 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3)
解析:A.
本题以文学家的名言入题,考 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以蒸汽机为 标志的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 战胜封建贵族的实力,因此,司汤达所 说是正确的。
(08海南历史,12)有学者在论述科
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 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 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 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 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 出现始于( )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三次技术革命主要成就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技术、航 天技术、电子计 算机的应用,还 包括人工合成材 料、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等。
成就
1、棉纺织、采煤、 1、电力的广泛应用, 冶金等部门使用机器。 发电机、电灯、电车 2、改良蒸汽机投入 问世。 使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 3、汽船、蒸汽机车 工具的创制,柴油机、 出现。 汽车、飞机投入使用。 4、拖拉机、缝纫机 3、新通讯手段的发 问世。 明,出现电话,无线 5、机器生产代替手 电报。 工业生产。 4、化学工业建立, 6、出现工厂制。 出现塑料,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