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
选用高强度钢材或其他高强度材料制 作支吊架,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考虑支吊架的位移需求
根据地震烈度和管线的位移需求,合 理设计支吊架的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以确保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
管线的隔震与减震措施
设置隔震装置
在管线的适当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如橡胶隔震支座、阻尼器等, 以减小地震对管线的影响。
安装减震器
优化管线布局
02
合理规划管线的走向和布局,尽量减少管线之间的相互影响和
交叉,以提高管线的整体抗震性能。
选用优质材料
03
选用耐震、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制作管线,以提高其抗震能
力。
管线支吊架的抗震设计
增强支吊架的稳定性
选用高强度支吊架材料
通过合理设计支吊架的结构和安装方 式,增强其稳定性,以减小地震对支 吊架的影响。
在管线的适当位置安装减震器,如阻尼器、减震弹簧等,以减小地 震对管线的作用力。
优化管线的支撑方式
通过优化管线的支撑方式,如采用弹性支撑、滑动支撑等,减小地 震对管线的影响。
05 机电系统的控制与监测
机电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机电设备应具备抗震功能,并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机电设备应具备自动控制和监 测功能,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 够及时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震中的正常运行,以保障交通的安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机电系统抗震设计基本原 则
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
确保在地震发生时,机电系统能够保持基本功能, 不发生损坏。
中震可修
地震发生时,机电系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 但可以通过维修快速恢复。
大震不倒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_2014
图21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抗震支吊架;2-纵向抗震支吊架
8.3.5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 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图22)。
图22 刚性连接水平管道纵向偏移示意 1-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6 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若斜撑直接作用于管线,其可作为 另一侧管线的纵向抗震支吊架(图23)。例如:纵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
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24+12)/2+0.6=18.60m。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矩形风管侧向与纵向支撑
水管侧向与纵向支撑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6 抗震支吊架是对机电设备及管线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抗震措施,其构成 (如图1)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图1 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长螺杆;2-设备或管道等;3-螺杆紧固件;4-C形槽钢; 5-快速抗震连接构件;6-抗震连接构件
图23 水平管线转弯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抗震支吊架;3-纵向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7 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 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图2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1.0.2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 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且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
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说包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
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
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
2009年10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
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
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抗震节点设置原则:
8.3.3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节点,当两个纵向 抗震节点距离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本规范第8.2.3 条要求间 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节点。
抗震节点设置原则:
8.3.5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 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超过最大侧向节点间距的1/16,风管、电缆 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图22)
工作。
7
规范的制定背景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是国内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在这本规范对于机电设备抗震的关键性强条要求为: 3.7.1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 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对于此条的相关解释条例: 13.1.1 本章主要适用于非结构构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非结构构件包 括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和支承于建筑结构的附属机电设备。
设计依据:
设计范围:
下列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可无抗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防要求:
GB50981-2014 3.1.6条 重力不超过1.8kN的设备;
GB50981-2014 GB50981-2014 GB50981-2014 GB50981-2014
6.1.1条 7.1.2条 5.1.3条 3.1.6条
内径小于25mm的煤气管道 内径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 矩形截面积小于0.38㎡的风管; 吊杆长度不超过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
21
规范的条文理解
第八章:抗震支吊架 8.2.1 水平地震力应按额定负荷时的重力荷载计算。 8.2.2 干管的侧向抗震支撑应计入未设抗震支撑支管道的纵向水平地震 力。 8.2.5 抗震支吊架应根据所承受荷载进行抗震验算,并调整抗震支吊架 间距,直至各点均满足抗震荷载要求。
机电抗震设计规范 (2)
机电抗震设计规范一、引言机电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物或工程项目中,针对机电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进行设计和计算。
机电设备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或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在地震中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制定机电抗震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计目标机电抗震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机电设备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并能够正常运行。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1.提供足够的抗震强度,使机电设备能够承受地震产生的惯性力和地震波引起的地震力;2.降低机电设备的振动幅值,减小地震对设备所造成的影响;3.保护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件和系统,减少地震对设备的损害;4.确保机电设备具备紧急停机和安全关机功能,以防止破坏和事故发生。
三、设计原则机电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考虑机电设备的工作特点、结构特点和地震特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抗震设计方案;2.采用合适的抗震设计参数,如抗震设计级别、基本周期、地震作用系数等,确保机电设备能够满足相关性能要求;3.采用抗震措施,包括结构加强、局部加固、阻尼控制等,提高机电设备的抗震能力;4.考虑机电设备与建筑物或工程项目的相互作用,确保机电设备与其支撑结构之间具有良好的耦合性;5.考虑机电设备在地震中的安全关机和紧急停机,确保设备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停机并保护好自身。
四、抗震设计方法机电抗震设计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计算法:根据地震波的特征和机电设备的动力特性,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设备在地震中受力情况,进而确定抗震设计参数和抗震措施;2.经验法: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已有的抗震设计经验,推算出机电设备在地震中的受力情况,并选择适当的抗震设计参数和抗震措施;3.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地震波传播和机电设备动力响应的过程,得出设备在地震中的受力分布和振动情况,从而指导抗震设计和改进。
五、抗震设计要求机电抗震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备在地震中应能够正常运行,确保生产和工程项目不中断;2.设备的支撑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承受地震产生的冲击和惯性力;3.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耐震性,减少地震对设备构件和系统的影响;4.设备应具备紧急停机和安全关机功能,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控制措施;5.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维护性和检修性,以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完整版)解读GB50981
解读GB50981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设施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地震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
1.0.3 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运行;2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运行;3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不至于严重损坏,危及生命。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本规范以下条文中,一般略去“抗震设防烈度”表叙字样,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简称为“6度、7度、8度、9度”。
1.0.6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解: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完整版)解读GB50981
解读GB50981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设施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地震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
1.0.3 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运行;2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运行;3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不至于严重损坏,危及生命。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本规范以下条文中,一般略去“抗震设防烈度”表叙字样,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简称为“6度、7度、8度、9度”。
1.0.6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解: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条文解读及设计案例分享
13.4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
13.4.2 条文对无抗震设防要求的设备进行了规定(参 考美国UBC规范);
—重力不超过1.8KN的设备
—内径小于25mm的煤气管道和内径小于60mm的 电气配管
—矩形截面面积小于0.38平和圆形直径小于0.7米 的风管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1.5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基座或连接件应能将设备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传递 到建筑结构上。建筑结构中用以固定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预埋件、锚固件, 应能承受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 注:该条文对机电设施和结构连接做了要求。怎么满足没有定义。对于锚固 件锚栓承受地震作用应该使用抗震认证的锚栓,这一点在本规范没有要 求,。在本规范中对锚栓使用要求是膨胀锚栓。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1 总则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 计。——强条必须执行。 注:该条文哪些区域的建筑机电需要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 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根据国标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了解建筑的抗 震设防类别。共四种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1.3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支吊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支吊架与建筑 结构应有可靠地连接和锚固。 注:抗震支架自身的要求和结构连接的要求。也是抗震支架设计时需要验算 的相关内容。 3.1.4 建筑机电工程管道穿越结构墙体的洞口设置,应尽量避免穿越主要承重 结构构件。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 位。 注:机电工程管道设计考虑机电抗震时的设计要求。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精品文档]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
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说包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
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
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
2009年10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
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
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
GB50981-2018《建筑的机电的工程的抗震设计的要求规范》解读汇报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
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说包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
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
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
2009年10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
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
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部分条文解读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部分条文解读1 总则1.0.1 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需抗震设防注:该条文定义了建筑物中所有的机电专业管线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1.0.2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至9度注:该条文定义了规范的使用范围。
1.0.3 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注:本条文对机电抗震设防的目标进行了定义。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强条必须执行。
注:该条文哪些区域的建筑机电需要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根据国标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了解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
共四种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3 设计基本要求3.1.6 对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防。
注:在条文说明P411 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2 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米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4 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这些内容对项目中抗震支架设计范围进行了明确。
3.1.7 抗震支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锚栓连接,与钢结构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注1:条文说明P41-43对连接方法进行了示意。
注2:对于混凝土连接方式采用锚栓连接大家没有异议,我们需要推行有抗震认证的锚栓。
注3:和钢结构连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从连接安全上这些连接方式是最好的。
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钢结构主体结构构件在安装完成后设计师一般不允许进行焊接施工的。
采用螺栓连接的问题是钢结构钻孔使用磁力钻对安装面的要求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
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03
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03-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6.1.1 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管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 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6.2.8 在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物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 设置抗震支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管及立管固定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管应采用焊接,宜减少焊缝数量,不得使用螺纹连接; 2)当立管的长度大于60m,小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1处抗震支承; 3)当立管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2处抗震支撑,且应在抗震支承之间的中 间部位采取吸收伸缩变形的措施。
图23 水平管线转弯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抗震支吊架;3-纵向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7 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 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图24)。
02
抗震支架的基本要求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7 侧向抗震支吊架(如图3)用以抵御侧向水平 地震力作用。 2.1.8 纵向抗震支吊架(如图4)用以抵御纵向水 平地震力作用。
图3 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4 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21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抗震支吊架;2-纵向抗震支吊架
8.3.5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 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图2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部分条文解读(严选优质)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部分条文解读1 总则1.0.1 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需抗震设防注:该条文定义了建筑物中所有的机电专业管线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1.0.2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至9度注:该条文定义了规范的使用范围。
1.0.3 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注:本条文对机电抗震设防的目标进行了定义。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强条必须执行。
注:该条文哪些区域的建筑机电需要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根据国标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了解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
共四种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3 设计基本要求3.1.6 对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防。
注:在条文说明P411 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2 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米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4 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这些内容对项目中抗震支架设计范围进行了明确。
3.1.7 抗震支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锚栓连接,与钢结构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注1:条文说明P41-43对连接方法进行了示意。
注2:对于混凝土连接方式采用锚栓连接大家没有异议,我们需要推行有抗震认证的锚栓。
注3:和钢结构连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从连接安全上这些连接方式是最好的。
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钢结构主体结构构件在安装完成后设计师一般不允许进行焊接施工的。
采用螺栓连接的问题是钢结构钻孔使用磁力钻对安装面的要求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部分条文解读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部分条文解读1 总则1.0.1 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需抗震设防注:该条文定义了建筑物中所有的机电专业管线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1.0.2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至9度注:该条文定义了规范的使用范围。
1.0.3 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注:本条文对机电抗震设防的目标进行了定义。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强条必须执行。
注:该条文哪些区域的建筑机电需要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根据国标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了解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
共四种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3 设计基本要求3.1.6 对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防。
注:在条文说明P411 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2 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米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4 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这些内容对项目中抗震支架设计范围进行了明确。
3.1.7 抗震支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锚栓连接,与钢结构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注1:条文说明P41-43对连接方法进行了示意。
注2:对于混凝土连接方式采用锚栓连接大家没有异议,我们需要推行有抗震认证的锚栓。
注3:和钢结构连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从连接安全上这些连接方式是最好的。
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钢结构主体结构构件在安装完成后设计师一般不允许进行焊接施工的。
采用螺栓连接的问题是钢结构钻孔使用磁力钻对安装面的要求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
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建筑物地震抗力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地震动参数的确定:1. 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
设计地震动参数应根据地震研究机构的相关规范确定。
2. 根据地震动参数,计算建筑物的设计地震作用。
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1. 按照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构造形式和结构体系。
2.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和基本抗震性能要求。
3. 对于特殊用途建筑物,增加抗震设计的特殊要求,如核电站、重要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等。
三、建筑物的抗震设备的设计:1.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结构特点,确定抗震设备的类型和工作参数。
2. 设计抗震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其稳定可靠。
3. 根据设计地震动参数,计算抗震设备的作用力和位移等。
四、机电设备的抗震设计:1.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机电设备的重量、质量等参数,计算机电设备的抗震荷载。
2. 设计机电设备的抗震支撑结构和连接方式,确保其稳定可靠。
3. 对于特殊用途的机电设备,增加抗震设计的特殊要求。
五、安全设施的抗震设计:1. 对于重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应进行抗震设计,并与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进行协调设计。
2. 设计安全设施的抗震支撑结构和连接方式,确保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正常运行。
六、抗震设备和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检测:1. 建筑物的抗震设备和机电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修复和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地震抗力,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对于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和机电设备,还可以确保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正常运行,从而减少社会经济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应根据地震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抗震设计需要。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部分条文解读之欧阳索引创编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部分条文解读欧阳家百(2021.03.07)1 总则1.0.1 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需抗震设防注:该条文定义了建筑物中所有的机电专业管线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1.0.2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至9度注:该条文定义了规范的使用范围。
1.0.3 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注:本条文对机电抗震设防的目标进行了定义。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强条必须执行。
注:该条文哪些区域的建筑机电需要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注:根据国标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了解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
共四种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3 设计基本要求 3.1.6 对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防。
注:在条文说明P411 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2 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米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4 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这些内容对项目中抗震支架设计范围进行了明确。
3.1.7 抗震支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锚栓连接,与钢结构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注1:条文说明P41-43对连接方法进行了示意。
注2:对于混凝土连接方式采用锚栓连接大家没有异议,我们需要推行有抗震认证的锚栓。
注3:和钢结构连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从连接安全上这些连接方式是最好的。
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钢结构主体结构构件在安装完成后设计师一般不允许进行焊接施工的。
采用螺栓连接的问题是钢结构钻孔使用磁力钻对安装面的要求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
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说包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
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
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
2009年10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
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
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7 侧向抗震支吊架(如图3)用以抵御侧向水平 地震力作用。
2.1.8 纵向抗震支吊架(如图4)用以抵御纵向水 平地震力作用。
图3 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4 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斜撑;2-抗震连接构件;3-锚固件;4-螺杆紧固件; 5-承重吊杆;6-管道
图24 管线与设备连接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柔性连接;3-地面设备;4-抗震支吊架 8.3.9 要求不得将抗震支吊架安装于非结构主体部位,如轻质墙体等。 8.3.14 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套管可限制立管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可作为水平方向的 四向抗震支撑使用。管道中的附件如阀门等,当其质量大于25kg时,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应设置侧 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解读
质量培训
目 录
CONTENTS
01
抗震裂度说明
02
抗震支架的基本要求
03 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04
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01
抗震设计裂度说明
01-抗震设计裂度说明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全国抗震裂度分类: 深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盐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其中2010版:龙岗为6度;附近的惠州2016版就是6度;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2.3 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l——水平管线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 架间距(m);
l0——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可按 表8.2.3的规定确定;
αEk——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该系数小 于1.0时按1.0取值;
k——抗震斜撑角度调整系数。当斜撑 垂直长度与水平长度比为1.00时,调整系数 取1.00;当斜撑垂直长度与水平长度比小于 或等于1.50时,调整系数取1.67;当斜撑 垂直长度与水平长度比小于或等于2.00时, 调整系数取2.33。
图20 水平直管段中部增设抗震支吊架示意
1-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3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距离大于最大设计 间距时,应按本规范第8.2.3条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例如: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 36m,按最大24m的间距依次设置纵向支撑,直至所有支撑间距均满足要求(图2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1.0.2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 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且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1 立管及立管固定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管应采用焊接,宜减少焊缝数量,不得使用螺纹连接; 2)当立管的长度大于60m,小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1处抗震支承; 3)当立管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至少设置2处抗震支撑,且应在抗震支承之间的中间
部位采取吸收伸缩变形的措施。
04
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图21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抗震支吊架;2-纵向抗震支吊架
8.3.5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 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图22)。
图22 刚性连接水平管道纵向偏移示意 1-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6 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若斜撑直接作用于管线,其可作为 另一侧管线的纵向抗震支吊架(图23)。例如:纵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
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24+12)/2+0.6=18.60m。
谢谢大家聆听!!
表8.2.3 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1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图19)。
图19 水平直管段抗震支吊架设置 1-抗震支吊架
8.3.2 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大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例如: 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首先于两端加设侧向支撑,再依次按 12m设置侧向支撑(图20)。
5.1.4 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7.4.6 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应采取防止因地震导致设备或其部件损坏后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03
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03-燃气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6.1.1 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管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 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6.2.8 在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物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 设置抗震支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23 水平管线转弯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 1-侧向抗震支吊架;2-抗震支吊架;3-纵向抗震支吊架
04-抗震支吊架设计规定
8.3.7 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 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图24)。
门型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
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3.1.6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以建筑结构设计为基准,对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件应采取措施进行设防。对重 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设防。 本条对不需抗震设防的机电设备作出了规定,在条文说明中对于需进行抗震设防的大于1.8kN的设备也做出了 明确说明,应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 2 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 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 4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5.1.2.供暖、空气调节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 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矩形风管侧向与纵向支撑
水管侧向与纵向支撑
02-抗震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2.1.6 抗震支吊架是对机电设备及管线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抗震措施,其构成 (如图1)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图1 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长螺杆;2-设备或管道等;3-螺杆紧固件;4-C形槽钢; 5-快速抗震连接构件;6-抗震连接构件
《建筑抗震设计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三级特等医院(最起码病床数在500张以上)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科学试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 寒和新发高危险架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