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教育;对策;单亲家庭

The tray talks about educatio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only close family student

Hu Lijun

【Abstract】In job the ordinary time, our inevitable meeting comes across only close family student. The conversion to this comparatively peculiar part student is important class adviser job content.

【Key words】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Shan kisses a family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不断的进步,因离婚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已成为异军突起,由此带来的单亲学生数量也就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就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很多的缺陷等”。这既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时也是现阶段教育的现实。作为教育者如何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最需要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

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将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沉默不语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男女都有。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既不满现状,又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在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

第二种是脆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多是女学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班中有个学生是跟父亲生活的,但父亲给她找了一个后妈。在一次与她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 例 主讲:许建华时间:2005.8.13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是空前的,对孩子教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付出也是极大的。可是,同样是家庭教育,同样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有的父母能够使子女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为家庭也为自我写下光辉的人生篇章,甚至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光点;有的父母却由于教子无方,使子女终生碌碌无为,断送了子女美好的前途,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甚至出现家庭悲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怎样顺应孩子的天性,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否走向成功最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概莫能外。教师如同父母,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方式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如果在教育的问题上不分具体情况,不对症下药,效果会适得其反;

相反,如果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可行的方法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方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显著。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案例一: 学生:李同学(男) 家庭成员:无固定工作的母亲;生重病的外婆;患小儿麻痹症的舅舅 家庭情况:收入很低,居住环境老城厢;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低因而对其无法进行指导和教育 该生特征:心事重重,学习不能集中精力,成绩一直位于班级中等水平徘徊,没有大的起色 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小孩谈话,要他面对困难,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争取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在生活上,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减免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为他减轻因家境而感到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我平时给予他的是平视的目光和平和的态度,有时,。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摘要】很多单亲学生的教育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这些孩子的成长必须被学校、社会所重视,我校通过一些特色活动、追求实效德育,引导单亲家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单亲学生教育;德育教育;实效德育 继“单身贵族”之后,“单亲家庭”又成为一个流行词汇。据中国妇联统计,在中国离婚家庭中,约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对这部分人中的学生进行教育将是学校德育教育、实效德育的一个重点。 一、特色创新工作的开展 (1)以专题班会及表演的形式跟广大学生家长充分接触,加强学校、家长、孩子的三边活动。具体实施:活动一:召开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学校、社区、家长、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有针对性题材的表演、才艺展示、互动游戏、心语星愿等,渲染情感氛围,让三方充分互动,拉近多边关系。 活动二:召开“爱的承诺”签约仪式,召集单亲学生亲生父母一同到校,首先通过观看视频渲染气氛,然后通过学

校、社区的呼吁,公安部门的义务要求进行签约,签约内容主要包括爱的承诺、父母的权利义务方面。增强家长的责任心,单亲“不单情”。 (2)以学校德育特色《家校联系本》及《德行考核》工作为依托,加强家校联系及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具体实施:学校每天通过《家校联系本》工作积极的与家长交流信息,并且通过家校联系本上的10大常规行为自评栏目严格的约束学生,学生自评打分,教师监督检查。此外,家校联系本设置了每天与家长聊天、每天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栏目,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感恩心态。 《德行考核》工作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全校任课教师人手一份德行考核手册,对学生德行进行考核,考核分数每月一统计公示,分数与其他主科成绩一样,期末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3)以家校互动日为纽带,使所有任课教师都加入到此项活动中来。具体实施:每个月由班主任发邀请函,请部分家长到校,与学年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发展问题。 (4)建立班主任杂记,通过工作记录进行反思,拓宽管理思路,追求实效德育。具体实施:学校统一制定杂记手册,主要内容如下:个别生的教育、学优生的提拔、中等生的提高、学差生的进步、易辍生的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特点

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特点、表现及其家庭教育策略探究甲子教育机构老师推荐文章1、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和比率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夫妻离异或某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而因为离婚率的增加造成的单亲家庭又是近年来的主要原因,少量的是因为父亲或母亲故去。随着离婚率的每年递增,单亲家庭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多,我校现在的九年级(1)班,就有一半的家庭属于这样的情况,经过之前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其他班级、学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此类现状。据北京某报记者在海淀区永定路中学采访了解到,这所学校初中年级的每个班几乎都有5到8名单亲家庭的孩子,占学生比例接近20%。前段时间在《现代家庭报》上看到一个报道说,A校德育处最近对该校父母离异的学生进行了一番较全面的调查。A校在校学生2300人,其中父母离异者13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3%。实际上,单亲家庭在国外也很普遍。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单亲家庭孩子占孩子总数的20.6%;在英国,1/3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可见,单亲家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且比率居高不下,在离婚率较高的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等地,离婚比例甚至已超过20‰。由此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2、单亲家庭的大致类型与基本特点 2.1母亲与孩子组成的单亲家庭。我国的单亲家庭多由母亲与孩子组成,这类单亲家庭大约占单亲家庭总数的85%以上。由单亲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构成中国单亲家庭的主体。单亲母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母亲常常过分呵护,过分干涉,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性格自卑、任性、适应力差。这种性格常常会产生暴力倾向,出现激情暴力。 2.2单亲父亲与孩子组成的单亲家庭。由于单亲父亲的教育方式以严厉惩罚型居多,所以单亲父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暴躁性格,往往酿成暴力事件。正是上述情况,单亲父亲和单亲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子女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在老师的眼中,大致情况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淡漠、不容易被温暖……上面提到的A校,通过对这133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他们之中表现不好、成绩低劣者55人,占总数的41.9%;在校表现可以、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者共34人,占25%;其余44人,基本上可以跟班,属于不优不劣之类。同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教育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对孩子太溺爱,一种是完全忽略了孩子。3、单亲家庭教育出现的主要现象与误区毋庸讳言,单亲家庭的家长们在生活、情感、心灵、舆论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远比健全家庭的家长大得多。父母离婚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破碎,不仅仅带来当事者本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巨大创伤,加之思想、道德、人格、学业上的深远影响,而后者又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这种情况常常伴随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无辜”情况的发生——孩子的“遭罪”。于是,就直接出现了单亲家庭教育出现的主要现象、误区与分析:3.1过度呵护。这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53.21%。在丧偶或者离异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孩子身上,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只要孩子开口,父(母)亲没有不答应的。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自己的生活安排和学业计划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妈妈所替代。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孩子的过分依赖心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同时,这样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小皇帝”,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还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古人说“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在许多的单亲家庭中,家长对学生疼爱往往超过一定的限度。主要表现为溺爱、放任、包庇甚至纵容,可以这样说,这样的单亲家庭环境,实际上成了孩子犯罪的温床。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其父(母)则成了实际的制造者、培植者。3.2谁也不管。这种教育在43.32%的单亲家庭中存在。就是父母双方相互推卸教育孩子的职责,谁也不管子女,或者委托孩子的祖辈代为管教,自己却没有尽到义务,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对孩子的一切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流的结果是,在其父母离婚时就已形成了“爸妈不要我了!”的“原始”印象。如果对孩子不给予一定的关怀,那么,孩子又会产生“爸(妈)也不管我了!”的错误直觉。这种“放羊”式的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将是更多的痛苦与创伤。孩子便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有多大关系。如此管教方式,给孩子离家出走创造了机会,给学生犯罪创设

离异家庭孩子现状及学校教育浅谈

离异家庭孩子现状及学校教育浅谈 平昌县是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域,常年有数十万人外出打工。在移民文化及两地分居带来感情不稳的推动下,我县的离婚人数迅速增加,目前每年新增离异家庭子女数百人。学校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一、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家庭的破碎导致家庭教育的缺位;在家庭分离过程中大人们的冷战甚至是吵闹,都不可避免的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1.自卑怯懦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等消极悲观概念,很容易导致自卑的性格缺陷。有的父母离异后,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盼望孩子成才,因而对孩子束缚过紧,管教过严。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对父母敬而远之,变得胆小怕事,怯懦退缩。 2.孤僻敏感“离婚不光彩,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等想法使孩子不愿意和人多来往,易形成独来独往、不合群的孤僻性格。情绪不稳定,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对人冷漠,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 3.散漫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少考虑他人,合作意

识差,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懒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厌学,缺乏上进心,学习成绩较差。 4.粗暴自弃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对父母的离婚行为不理解,或者是将离婚理解为父母的冷酷无情和极端自私,如果加上离婚前父母经常吵架打闹,孩子感觉不到亲情和家庭温暖,易产生悲戚、冷酷的心情,会形成粗暴的性格倾向。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不思学习,整天混日子。 5.习惯不良一般夫妻在闹离婚的那一段日子里连自己 的衣食住行也变得毫无规律,更谈不上对子女生活习惯、文明礼仪的培养。 二、离异家庭孩子性格形成分析 从平昌中学一些离异家庭孩子们的表现来看,这类学生前述性格的形成,一般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溺爱,有求必应不少家庭认为孩子在父母离异这件事情上受到了很多伤害,在精神方面亏欠了子女就用物质来弥补,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一味满足。在这样孩子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养成了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心理。 2.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这类家庭一般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想教育好子女,但是苦于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恒心。在学生成绩上也不顾孩子客观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当孩子达不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一、案例介绍 小龙(化名)是一位二年级的男同学,他长着一对大眼睛,头发有点发黄,个头矮小。成绩中上,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站起来低头回答,声音很小,其他学生听不清。下课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让他去和同学玩,总是慢腾腾的走出教室,站在远远的地方默默地看别人玩,脸上毫无表情。 二、个案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多数同学通过自我调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通过集体生活的锻炼都能得到克服。但也有个别学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面对激烈的竞争,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2.家庭因素

小龙其实非常聪明,不到三岁时,爸爸妈妈离婚,从此妈妈去了外地,又有了新的家庭,并有了孩子。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即使在家也很少跟小龙交流。他在家大部分时间是跟爷爷奶奶一起过,老人疼孙子,怕别人家的孩子欺负孙子,又怕被人瞧不起,不让他跟别人家的孩子玩,时间长了,小龙跟小伙伴在一起总是胆怯,做什么都各个不入,甚至从小爷爷奶奶就跟小龙说,他妈妈死了。这样便使他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了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三、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 爱,让生命绽放精彩——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 作者/ 魏红梅 由于社会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价值观的嬗变等原因,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爱的残缺使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们自卑、自闭、内向、缺乏合作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这些被伤害的孩子,班主任只有倾注更多的爱,才能抚平他们内心的忧伤,让他们的生命绽放精彩。 “魏平(化名),35票;李良(化名),33票;王平(化名),8票……”教室里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这是我班的学生在选举“三好学生”。我心猛地一跳,“王平怎么才8票?她全班成绩第二!”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座位上的王平头埋得很低很低…… 带着疑问我找学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她孤僻、自私,别人问题时推诿敷衍,向她借辅导资料,她经常不愿意,生怕别人超过她。 为了帮助她克服自身缺点,我特意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与她

边走边聊,我委婉地告诉她大家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够在以后多跟同学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迷茫。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她快乐。 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疏远,怎么办?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还听到男生起哄的声音,我奇怪地走到教室门口,看到王平和另外一个女生——丽丽(化名),正在教室里厮打。双方头发散乱,衣冠不整,互不相让,我急忙叫她们停下来。 办公室里,我严厉地批评她们,她们各执一词,都显得非常激动。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让全班同学发言。我按照以往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写他们目击的情况。条子收上来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定,王平错了。我狠狠地批评她,因为我已经单独跟她谈过,谁知竟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打起架来!怎不令我生气!哪知她竟大哭起来。 “老师,是丽丽先动手打我的……”她一边哭一边说。“王平也打了我!”丽丽也不示弱。看着她们情绪都很激动,我决定冷处理。 事后,我问了几位同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班管理采用值周

浅谈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单亲家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 结构形态,被普遍关注。而社会对这种现象、对这类人群的歧视,对单亲子女的歧 视与偏见,日益加剧她们对于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恐惧、冷漠,甚至仇视。孩子是无 辜的,我们要正视此种现象,改变自身的观念,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调整好孩子 的心态,以达到相对的平衡点。 关键词:单亲家庭教育观念满爱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ideas,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 type of social structure was concerned. But so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is phenomenon, in this popul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prejudice against children from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creasing their social this big family of fear, indifference to, and even hate. Children are innocent, and we must face up to this phenomenon and change their ideas, to educate children properly, adjust the child's State of mind, in order to achieve relative balance. Key words:Single-parent family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Love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对策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对策 摘要: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单亲家庭子女人群目前已达百万之多。而单亲 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也日益突显出紧迫性和重要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单 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者母爱,容易变得心理失衡,常常会产生 孤独感、自卑感而变得脆弱和自闭,缺乏自信。然而健康的心里是学生学习成长 和与人交往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 此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决不能忽视。 关键词:小学生;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 09-029-01 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造就了人们思维的不断改变。为了追求个人理想主义的 幸福感,越来越多的人在对待婚姻和家庭问题上不再讲究坚守,离婚率飙升。传 统意义上的家庭核心观念有所偏离或淡化,大量单亲家庭形成,显露出当前社会 无法治愈的现象。单亲家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最受人关注。为保障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必然要正视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而采取有效措 施来降低负面影响。伴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文化高速的发展,人们的传统婚姻观 念也发生着变化,所以离婚率也日益增高,造成了许多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 子因为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者母爱,容易变得心理失衡,常常会产生孤独感、自 卑感而变得脆弱和自闭,缺乏自信。因此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决不能忽视。下面我谈些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化解 这些原因。 一、当前单亲家庭子女常见的心理问题 1、情绪不稳、厌学严重。一些单亲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行为懒散缓慢、放任;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厌恶学习;回避老师,不主动向老师请假,欺骗老师,与学生关系冷淡;情绪不稳定、意志力不坚定,没有志向。 2、自卑内向、自私冷漠。单亲孩子由于家庭破裂,父母对自己不太 关心误认为自己是多余的,对周围的人或者自己都缺乏信任感。3、孤独抑郁、 叛逆。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不善言谈,出现矛盾后不愿与老 师进行沟通,内心变得非常敏感,甚至出现压抑焦虑的状况,总是觉得周围的学 生不喜欢自己,平时与学生和老师有抵触情绪,导致抑郁和脾气暴躁。4、心理 有偏差,比较放任。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一定的温暖,产生偏差现象,总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找到快乐,于是他们就在外面寻找快乐。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这些心理问题是社会、家庭、学校这些方面形成的 首先,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对爱护关心的渴求而父母 缺乏照顾,到社会上结交了些不良的朋友,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学校教育不够深入。有的班主任干了一年不知道班上那些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个别学生的思想、性格,所以教育就缺乏针对性。最后, 最严重的是家庭教育。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家长婚姻失败后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 孩子的身上,要求过分严格,过于干涉孩子的行为。第二种就是迁就孩子,时间 长了就自私、任性,听不进去同学和老师的话,导致孩子无理取闹,对老师同学 不尊重。 三、针对单亲家庭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从家庭 教育抓起,作为教师更怀着一颗慈母的心关爱他们,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 一、学生情况 性别:男 年龄:十一岁 年级: 三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完成作业,但没有钻研精神。 2、情绪不稳定,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 3、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依赖心理,聪明但不爱动脑。 4、性格孤僻。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无责任心。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李某同学今年十一岁了,本应该上四年级了,但由于频繁转学而降级两次。在家里是独生子。从小在爷爷奶奶及父母的共同关心和呵护下长大,由于是长李,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父母爱于面子也放松了对他的教育,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

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李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 根据李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2.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

教学案例——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转变后进生的思想(让后进生爱班集体;爱老师;爱同学等)。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转变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这一典型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化名)主要表现: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3.思想方面: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个案背景: 1.小明父母离异,判给父亲抚养。父亲白天在外面做生意,晚上回家也不了解孩子情况,只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且认为孩子没有母爱,渐渐对孩子形成溺爱。 2.该生主要由年迈的奶奶代管,与其生活在一起。由于奶奶只有一个孙子,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隔代教育效果差,造成孩子固执、任性等不良的性格。 3.该生零花钱较多,与同学攀比现象严重。但该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有较强的依赖心理。

三、原因分析: 通过和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小明的情况,我们发现,造成小明现在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 1.家长离异的时候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没有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虽然该生判给父亲抚养,但是,其父因为忙于生意,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丢在年迈的奶奶家里,给孩子一种被抛弃,没人要的感觉,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失去平衡,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和逆反心理。 2.家长因为内心的愧疚,对孩子过分溺爱,特别是小明在奶奶家生活时,奶奶因为年事已高,教育能力很差,因此,没有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相反,过分的娇惯孩子,在物质上尽量的满足,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但是,对孩子的学习,则放任自流,长期这样,造成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对学习没有兴趣,开始还能敷衍应付,后来,连应付都怕难了。 3.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的教育,和一般的学生等同,没有采取必要的特殊措施。.按照学校正常的教育程序,是教育不好这样的学生的,但大部分老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如小明在六年级的时候,家长曾要求老师帮助该生下午辅导作业,但老师因为家庭事物较多而拒绝

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以离婚来解决夫妻关系的不和,尽管这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对他们的子女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而言,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对这些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也自然不同,要想教育他们,首先必须真正了解他们。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 著名心理学家下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喻为“制造人格的工厂”。家庭的教态、育人方式以及家庭经济、生活、社会地位地子女的心理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由于不同的孩子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状况。家庭离异对学生心理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现例举几种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 1、低情绪,失信心 有些生活在离异家庭里的学生,认为自己像只无“巢”的鸟,从此美满的现实生活与美好的理想都成“泡沫”。于是内心十分苦闷、沮丧、悲观、情绪低落,没有了正常学生的那份热情,丧失了一切信心。 2、放荡不羁,与恶为伍 这种学生出自放任自流型与无力管束的离异家庭为多。虽是个别,但影响大,校纪校规观念淡薄,常违纪又屡教不改,言行损害班级荣誉。课外喜欢三个一伙、四个一群地东游西逛,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搞得火热,干些有损社会公德的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不思进步,虚度光阴 这种学生以放任自流家庭为多。家庭裂变解体后,一方面他觉得前途渺茫,学习上没有奋斗目标,丧失了上进心;另一方面家长对其也不负责任,又不作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使这类学生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学习得过且过,成绩由原来的中上直线下降。 4、贪安逸,图享受 这类学生以溺爱型或经济收入高的离异家庭(单母)为多。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无原则地满足他(她)的物质要求,使他(她)滋生了享乐思想,成了“小皇帝”。 除以上几种心理状态外,还有综合性的,即几种心理状态夹杂、成交叉性的,形成较复杂的心理。另外,有的离异家庭中由于家长教育得法,督促、引导正确,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莘庄镇小学邹烨彬在学校辅导班中, 大多数都是由于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而无法与智商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的孩子学习的地方, 但是每次在我去辅读班活动区域护导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眼神灵活, 但是行为十分古怪甚至偏执的孩子, 经询问辅读班老师后, 得知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障碍而在辅读班学习的。 智力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辅读班上课呢?这里有些其他什么原因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个孩子的情况。一、基本情况 小徐,男, 9岁,辅导班学生。性格上,好动、略有些自闭。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差,吐字发音不清,经观察发现即使在辅读班里,也经常受到排挤。学习能力不差,对一些游戏、玩具往往一学就会,但是对于学习却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 往往连老师布置的简单的写字作业都无法完成。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小徐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由一对老夫妻抚养长大,但是由于这对老夫妻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又都是聋哑人,所以小徐从小连说话都没有人教,过着“野孩子”一样的生活,随着老夫妻年龄的增大,已经无法承担抚养小徐的重担,于是由莘庄镇镇政府出面, 安排了一位在某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作为小徐的养父及临时监护人,负责照顾小徐的衣食住行。 二、辅导过程 (一情况分析 小徐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状况,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 而且又是被聋哑人抚养长大, 缺乏幼年时期必需的家庭教育, 导致其人格、心理发育的不健全, 作为一个“人”的“社会性”下降,这也就直接导致之后一段很长时间内小徐表现出的“自闭症”症状,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他人完全无法沟通交流。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过了这个年龄, 哪怕是亲生父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分1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分析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jks点击数:1955 更新时间:2012-6-16 8:28:01 数学组顾金花近几年来,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意外死亡是形成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的原因。虽然每个家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后果却相当一致——生活向孩子亮起了红灯,孩子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成为了家庭悲剧的牺牲者和承担者,被迫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 笔者所带的班上总有若干单亲家庭学生,今年的九班就有六位。处在单亲家庭的学生通常都处于感情的半饥渴状态,他们通常表现在待人接物比较淡漠,一般不太主动与人交往,或桀骜不驯,或胆小怕事,情绪波动较大,自控力差。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为他们的生活开启绿灯,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就笔者接触到的几位学生分析如下: 一、案例介绍 1、个人基本情况 (1)个案本人情况 小影,交友较多,厌学情绪较浓。经常晚到学校。 小芳,学习较刻苦,但成绩不好,较任性,与同学交往不顺利。 (2)个案家庭情况 小影,父亲已去世,母亲忙于她父亲生前的公司,很少有时间与她沟通交流。 小芳,小学时,父母已离异,父亲抛弃其母女,另外组建家庭。 2、个案生活经历 (1)个案生活情况 小影,是一名通学生,经常一个人回家住,结交了一些朋友,出入一些娱乐场所。 小芳,与母亲相依为命,她是一名住宿生,平时与同学相处中,不显内向。但很一意孤行,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 (2)对案主访谈情况 在校期间,,笔者对小影与小芳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谈话,从谈话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将大致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小影:“妈妈有自己的朋友,工作又忙,没时间理我,亲戚知道我只有妈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教育;对策;单亲家庭 The tray talks about educatio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only close family student Hu Lijun 【Abstract】In job the ordinary time, our inevitable meeting comes across only close family student. The conversion to this comparatively peculiar part student is important class adviser job content. 【Key words】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Shan kisses a family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不断的进步,因离婚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已成为异军突起,由此带来的单亲学生数量也就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就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很多的缺陷等”。这既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时也是现阶段教育的现实。作为教育者如何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最需要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 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将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沉默不语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男女都有。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既不满现状,又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在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 第二种是脆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多是女学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班中有个学生是跟父亲生活的,但父亲给她找了一个后妈。在一次与她

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案例

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探析 案例一:让人揪心惹人疼的宁宁 基本情况:宁宁是一个漂亮的5岁女孩,性格泼辣,妈妈喜欢打扮的她干净又时髦。爸爸做着小生意,全职妈妈除了打理家人的饮食起居,喜欢上网聊天。 家庭情况:宁宁妈与外省男子网恋,并带宁宁一起去见网友,失踪半月。当宁宁妈发现那浪漫爱情只是昙花时为时已晚,回来后家庭大战拉开帷幕,宁宁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是宁宁和妈妈遭到爸爸的“刑事逼供”,妈妈惨遭毒打,又是父母夺女大战,把宁宁藏来藏去,不送孩子入园。宁宁爸初战告捷夺女成功,离婚后很快另有新欢。妈妈去了外地打工。爸爸抢来宁宁并没有负起教育责任,而是把宁宁托付给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看来爸爸抢孩子更多的是为了惩罚妈妈,拿孩子作为筹码。 孩子情况:孩子天天蓬发垢面,衣服又脏又皱而且不合时宜的乱搭,鞋袜每天臭烘烘的。更不幸的是两个月后,奶奶去世了。本来活泼开朗人缘很好的宁宁和以前判若两人。小朋友嫌她脏不和她玩,嫌她臭午休不愿意挨她。她为了强行加入,对小朋友大打出手,老师经常干预解决纠纷,效果甚微。小朋友继续不和她玩,宁宁变本加厉的对小朋友施暴。家长纷纷向老师告宁宁的状,并嘱咐自己孩子宁宁好打人,别和她玩,离她远点。 采取措施:从宁宁眼里看到的明明是孤独和惊恐,为什么她频频向小朋友施暴呢?看来我不能只处理孩子们的纠纷这表面现象了。要想救这可怜的孩子,得从根本上解决。经过和配班老师协商,我们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孩子每天入园后,老师及时帮宁宁洗脸梳头洗脚,拿去我女儿的衣服给她换洗。教会她自己清洗的方法。二、做孩子爸爸和继母的工作,委婉的建议他们担负其照顾孩子的责任。三、多方打听宁宁妈的联系方式。四、在全班小朋友面前重建宁宁的威信,教会宁宁和同伴相处的方法。 效果:通过我和同事们的努力,宁宁的个人卫生当天见效。一周以后联系上了宁宁妈,约好一周两次打我手机和宁宁通话。两周以后宁宁和小朋友间的纠纷明显减少。唯有宁宁爸和继母的工作进展较慢,爸爸和继母偶尔一起送宁宁入园,可能他们也在努力,只是我这个局外人无法体会他们家事中的难处。宁宁的爷爷经常流着眼泪说“这苦命孩子遇上你们这样的好老师,算幸运了。”学期结束宁宁转学,后来失去了联系。 个人思考:家庭不幸的孩子,往往对老师和同伴的关爱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师爱虽不能代替父爱和母爱,但至少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温情和暖意。这不只是一种爱的补偿,更是一种爱的启迪。我相信,一个感到人间充满着爱的孩子,一定会走出心中的阴影,乐观的面对现实。 案例二我没有爸爸 基本情况:性格偏内向的男孩小康,两岁半时父母离异,中班时转入我班。 个案行为事例:一次绘本阅读课上,我们读的是《我的爸爸》。出示封面后。我鼓励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孩子们天马行空说的不亦乐乎。轮到小康时他站起来怯怯的说“我没有爸爸”。我吃了一惊,一时语塞无法回应,示意他坐下。活动结束后,我心里一直酸酸的。放学时我约小康妈单独谈才知道,自孩子两岁半父母离异后爸爸很少来看孩子,孩子小时经常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分析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267919451.html,2010-8-30 9:57 王玉兰>>进入论坛 内容提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的一般方法是不够的,教师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方法,更新观念,改变行为,是做好转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工作保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一个案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分析和辅导。说明教师更应该下功夫去设计与学生交往,处理问题,改变学生不良习惯与行为的教育方法,措施,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实施。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健康情绪诚实倔强措施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的一般方法是不够的,还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是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分析和辅导。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孙XX 性别:女年龄:10岁籍贯:广东班级:三(4)班 家庭住址:南海市桂城兴业新村C4华箢604 二、问题行为概述 (1)行为方面: ①学习成绩差,经常拖拉作业,经常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②经常说谎,为人不诚实。 ③对同学无礼貌。 ④脾气倔强,经不起批评。 ⑤做事懒散,每天上学总是不能和大家按时到校。 ⑥班主任找其谈话,态度一般,总不吭声,不正面抵触,对科任老师的批评教育总不服气,且对老师的爱憎表现过分了些。

(2)学习方面: 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高兴时喜欢与同学讲话,影响周围同学学习。 ②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常欠交作业,经常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 (3)性格方面: 性格暴躁,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散漫任性;有时情绪好起来会帮助别人;爱发脾气;有缺点或错误难以承认,对别人的指出千方百计找理由狡辩,说别人的不是,把所有的错误和责任都强加在别人身上。 三、个案生活背景 (一)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母:中年、离异,姐姐未完成初中学业休学在家。 2、母亲整天忙于生意,无时间管教孩子。 3、家庭教育的意识相当淡薄,平时只顾忙着挣钱,对孩子物质上的需要求尽量满足,但几乎是没有时间与她谈心,有时处理问题时态度粗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之间几乎成为陌路人。 4、母亲与她沟通不足造成拒学心理加上母亲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孩子的作业, 给了她有机可乘。 5、对她的教育不得法。平时对她百依百顺,造成了她脾气任性,而有时又为了种种事情,对她要么就是管不了,要么就是大打出手。 6、由于她脾气倔强,任性,家长管不了,使她养成了种种不良的习惯,性格和行为,学习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再加上自己贪玩,最后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脾气倔强,任性。 四、教育措施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 研究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特殊家庭”这一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和谐的家庭而言,是指特困家庭、残疾家庭、离异家庭、单亲或无亲家庭、犯罪家庭、领养家庭、再婚重组家庭、寄宿寄养家庭和留守家庭等。 (二)研究背景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地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据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中特殊家庭孩子占78.5%。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或扭

曲,并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和心理偏常,甚至出现犯罪的现象。 可见,对特殊家庭孩子管教不到位,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国家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不利因素。因此,开展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研究,并针对其异常心理行为特征进行预防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对学校和社会都将起着积极作用。 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现如今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各方也从多种角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如南京附属中学的《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广西省已进行了《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江苏省的太仓市进行了《特殊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等,国外及我国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台湾地区对于特殊家庭教育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指导学校的教育,但是对于针对性及实践指导意义符合本地区、本校及依据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的具体研究还不是很精细,这也是我校进行此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重点所在。就此而言,此课题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在深入的同时亦有所突破。 (三)、研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到行之有效的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开展的特色教 育,是特殊家庭学生能够在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通过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引导、关爱,对特殊家庭家长的教育,对学校各方力量的积极调动、温暖、和谐氛围的全面营造,有利于学生合理正确的情感、

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指导 一、个案基本情况 从教10以来,发现每个班都有父母离异的现象,少则四对多则近十对,而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的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杨浩就是其中一个。 我班男生杨浩,13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在他小学四年级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终于在他小学毕业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杨浩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父母离异后,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由于离婚,又忙于生计,天天上夜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其母平时也无力管教他,只是偶尔在周末会和他一起吃顿饭,这样使他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他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沉迷于游戏,上课易开小差,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时,就不愿意听,作业应付了事,错误率高。对作业做不做,考试成绩高低都抱无所谓态度,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缺乏学习信心,似乎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什么事都干不好;认为“反正我是坏学生”,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行,我不可能干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又没有勇气赶上去;神态消沉、自暴自弃;小学毕业时语数英三门功课都是刚刚及格。不管老师怎样耐心教育,他都麻木不仁的样子,教育效果不佳。 二、个案指导情况: 在暑假家访的基础上,认真翻阅分析杨浩家庭情况,又通过与他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对其的家庭比较了解。在全面掌握了杨浩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杨浩脾气性格以及目前的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对他家庭教育的指导系列工作。 1、指导创设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针对杨浩离异的特殊家庭,我认为杨浩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他无法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他希望父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他渴望有完整的家庭氛围。于是我多次与他的父母亲进行交流,指出他们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离异家庭造成家庭的缺损,家长的情感,情绪以及感情上失落,会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离异家庭的缺损还导致孩子心灵上的失落和创伤。作为离异的家庭,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这样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