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体验,感受数学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历体验,感受数学魅力
叶秀吟
(厦门市同安区白沙仑小学,福建厦门同安361100)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在课前收集信息、体验数学的普遍性;课堂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发展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而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促进着思维的灵感性,从而得到自身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
体验;收集信息;参与;亲历;再创造;感受;个性发展。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学习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历数学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认识数学、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一、引导学生课前收集信息,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最终以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教学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开展调查、收集、整理与将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的体验性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认识钟面”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钟面”,于是,全班同学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纸壳、图画纸等材料,仿照自家的钟面制作起来,有不懂的地方请家长辅助制作。结果在正式上课时,就显得很轻松了,原本感觉很难讲授的知识,学生对答如流。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是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学起来也特别轻松。
二、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发展的动态过程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方法。”任何数学问题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产生背景、生成过程和实践价值。数学教学应
是数学活动的教育。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生成、发展的动态建构过程,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体验。
数学学习应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对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宽松、愉悦氛围中,自然地进入活动境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从而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模拟生活情景、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求和的情境——先出示卡片:13、9、3、7,求这几个数的和。然后拉出长长的一串“6”,学生眼前一亮,“哇”地喊出声来,全班学生都神情专注地在数几个“6”。继而,很多同学举手发言。
在比较各种计算方法的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什么情况下求和可用乘法计算。这一情境的创设,除了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其注意力外,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在自主选择计算方法的体验中,自悟出乘法是一种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从而内化构建乘法的意义。整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2、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亲历体验。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教学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教学面积的含义时,先让学生观察和触摸自己的数学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盖的表面、课桌的表面、黑板的表面、自己脸的表面,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这样每个学生都因为有实物做学具,就便于观察、触摸和比较,从而对面积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不但物体表面有大小,而且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从而加深对面积的认识。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面积的含义。学生通过各种亲身体验,记忆非常深刻。在理解面积
含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现,只凭眼睛观察往往不容易判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或大多少,让学生产生困惑,这时师引出测量和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学生非常积极地进入下一阶段面积单位的学习、思维也非常活跃。在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平方厘米”。
首先让学生测量、画、剪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再通过观察、触摸,建立起“平方厘米”这个观念,最后联系生活举出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的思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的学生说,中指的指甲片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有的说他的一个门牙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有的说他的鼻孔的面积大约有1平方厘米、有的说他的肚脐眼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有的还说他的黑眼珠大约是1平方厘米等。当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建立概念时,学习目的就达到了。
三、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儿童的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相互的探讨,能使学生具有会看书、会操作、会思考、会讨论、会迁移、会类推等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设置探索性的问题,激励学生“表现自我”、“证明自我”。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首先演示用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三角形的表象,再让学生讨论“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三角形)。当学生对“围成”的概念理解时,再设置悬念,鼓励学生在操作中去体验“围成”的真正含义。提问:“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长短关系,首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四根小棒,长度为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试一试摆一摆,是不是任何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再思考发现三条边之间有什么规律?学生操作后发现2、3、5厘米这组不能围成三角形;2、4、5和3、4、5厘米两组能围成三角形。
根据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三角形的三条边一定要有任意两条的长度加起来比第三条边长,否则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再次试一试、摆一摆,验证猜想是正确的。这样,学生就在体验和探究中进行了学习“再体验再创造”。
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解决数学问题,而应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经历处理信息的过程”,并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景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对数学问题进一步分析与理解的强烈愿望。
因此教学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后,我让学生用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画一幅想象画,要求突出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特征,学生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