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艺术

合集下载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很多的。
其二 ,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 创造性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及其各方 面、 各环节之中。这种创造性是 由教育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从根本上 说, 教育不 同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地方 , 就在于它是直接塑造人的灵 魂 的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 , 有思想有感情 , 随时随地都处在 变化 中的人 。 的属性之奇特 , 的心灵之复杂 , 的心理活动之神秘 , 人 人 人 这一切都使教育成为世界上难度最高的实践活动之一。没有创造性智 慧和才能 , 要想做好的人的工作 , 做好教育工作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没 有创造性的教育必然是低效 的, 甚至是无效的。 其三, 教育活动中蕴含丰富的美的因素, 具有 审美性 内涵。一切艺 术都有 自己特有的审美特征。 艺术追求美 、 创造美 、 表现美 , 美是艺术的 真谛 , 离开 了美就没有艺术性 可言。教育之所 以是一 门艺术 , 也在 于这 活动过程及其各方 面、 各环节 中都渗透着美 的因素 , 体现着美 的追求 和创造 , 符合美的规律。 从教育 目的看 , 教育是要塑造美的心灵、 的人 美 格, 这本身就体现了对美 的追求 。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 申斯基所 说: “ 任 何一种力求满足高度 的道德要求和人 的一般精神需要 ( 即只属于人和 构成人性特征的那些需要 ) 的实践活动 , 已经是艺术 了。就这个意义 就 上讲 , 教育学当然就成 了最高级 的一种艺术 , 因为它力求满足人类最伟 大的要求— — 人的本性的完善。”高尔基说 , 照天性来说 , 都是艺 人 术家 , 因为他无论在哪里 , 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这种对美 的追求决定 了教育也必须按 “ 的规律 ” 塑造” 必须使整个 活动过 美 来“ , 程及其各方面 、 各环节都符合美的要求 , 表现美的因素。只有美才能塑 造美 , 美的因素 , 没有 教育要塑造美 的心灵 、 美的人格 同样是不 可想象 的。 而不美 的教育 , 也必然塑造 出不美的人 , 如伪 君子之类 。 因此教育必 须美化 , 也必然美化 , 美是教育题 中应有之义。 其次 , 教育之所 以是一门艺术 , 还因为它具有 艺术的一般要求 和特 征 。教育不仅具有艺术的创造性 、 审美性 等内涵 , 它还具有 艺术 的形象 性、 典型性 、 情感性等特征。 艺术具有形象 陛。任何艺术都需要运用语言 、 、 动作 线条 、 色彩 、 音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教师是世界上唯一有这样特性的职业,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有美好的前程,相信绝大部分教师会不遗余力地努力,因为学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

教育是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

但是,必须看到,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服务行业,它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为千百万个家庭和亿万个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提供的服务。

它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服务者——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慧眼,还要懂得心理学。

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家、学者、思想家、导师、顾问、权威和园丁,有这样的前提,才可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育的秘诀是有爱心,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表现。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同样,赏识和喜欢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但是,我们目前所谓的优等生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甚至“差生”,这些学生未必不是可造之材,就要看教师如何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培养他们。

事实证明,走上社会以后最成功的学生并不集中在学校的“尖子生”,这些学生未必不是可造之材,要看老师怎么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培养他们。

事实证明,走上社会以后最成功的学生并不集中在学校的“尖子生”,而是名次在10~20名左右的学生。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在世界各国都比较普遍,并引起了专家和各界人士的关注。

1983年,在人类认知才能的发展方面进行了多年研究的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博士首先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人类的多元智力包括言语/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能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能力、自然观察能力和存在智力9种智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关键词〕教育;学生;培养;认识“仁爱产生仁爱”教育家巴特尔说:“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教师拥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教育就是爱,唯有爱才能改变一个人。

教育离不开爱心,犹如鱼儿离不开水。

另外,人天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幼儿时模仿父母,在学校模仿老师。

学生在教师给予的关心、热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如何待人。

同时,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

”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心田里播种下爱的种子,收获的是学生对这个世界的爱。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只跳蚤放在一只玻璃杯里,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

跳蚤一跳,头碰在玻璃上,又跳一次,头再一次碰在玻璃上。

这样经过无数次碰壁之后,即使把玻璃拿掉,它也跳不出玻璃杯。

因为这只跳蚤由于受到无数次挫折,它的潜意识已经认定自己不可能跳出玻璃杯。

现实生活里,当人们经过多次挫折后,失去了自信心,常常自我设限。

例如,自我认为智商不如别人的高,天生记忆力差,不是学习的料,天长日久,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

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能常常责怪学生,骂学生“傻瓜、笨蛋、没出息”,不能否定或取笑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只能使学生整天提心吊胆,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抑。

其后果只能是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形成懦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

拥有期望的心态生命是不断转变的过程,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要相信每个学生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炬。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进行测验,结束时他们交给教师一个随意列取的学生名单,并告诉教师,根据测验结果预计名单上的学生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请教师不要泄密。

11个月后,心理学家又来到这个学校,发现凡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成绩都超过其他学生,智力比其他同学有所提高。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1、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艺术的全部复杂性,是要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

2、进行德育需要技巧艺术进行道德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把道德财富揭示给年轻的心灵,要运用鲜明的形象,激起真情实感,唤起对理想的追求。

3、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需要技巧和艺术对学生施加真正的教育影响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接触学生,分析学生;谈某个学生的缺点时,不要指名道姓,不要对他的举止评头品足,不要把他的错误行为交给集体评判。

4、要深入到教育技巧的领域之中去深入到教育技巧的这些微妙的领域之中去,会使我们享受到创造的幸福。

没有比教师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更为生动、更为千变万化和更为活跃的事物了。

5、总能找出时间来积累教育智慧不管青年时期的工作多么紧张不懈,总能找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教育智慧。

6、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要讲究艺术教育者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的艺术在于,要使少年在了解自己职责的同时,愉快地自己对自己下命令,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要使您,一个教育者,用人的责任感的道德美来吸引和鼓舞少年,要有一种严厉的、必须无条件服从的纪律,这种纪律与鼓吹宽恕一切和抽象善行是势不两立的,并且要使这种纪律成为少年的自我肯定和他本人的道德力量的一种表现7、向班集体讲述一个学生道德上的缺点时要讲求艺术性向班集体讲一个学生道德上的缺点应当慎重,注意分寸。

向班集体讲某些个别学生的生活、苦恼和欢乐时,要讲究艺术。

这种艺术在于不要用手指点,也不要用谴责的目光看着有过失的儿童。

谈话时应该做到,使每个人想的不是某个同学的某一错误行为,而是自己与同学们交往的性质、对同学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品行等。

让每个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他们在听到教师的号召后,都努力表现得好一些。

8、要善于细致、聪明、有分寸地诱导学生向教师吐露心声一个学生如果遭到了不幸、痛苦、伤心事,受到了委屈、不公平,或者心里惶惑、不知所措,是很愿意向他所尊敬、爱戴和信赖的人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紧张的学习、升学的压力、父母过高的期盼、曲折的经历、老师不恰当的批评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苦恼。

学生心理疾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受社会负面影响,现在的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产生封闭或半封闭的心理,或疑惑,或迷惘,或冷漠,有的学生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却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无话不谈,使老师很难摸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上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中。

"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

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

但事物总是辨证的。

“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

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

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

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每个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关爱,老师的爱对他们成长如雨露和阳光,一句简单的寒冷问候,一声简单的生日祝福,都会给他们带来温暖,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种种爱的言行都会感化着同学的心灵。

我班的一位学生"王某",七岁时父母离异,他跟父亲生活,而其父不负正业,整天东游西荡,正可谓"今日有酒今日醉"的"家伙",对子女漠不关心,正是这种缺少关怀的家庭,使他产生了极其孤独的心态,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我深知,表面无所谓的他,特别需要关心,我主动找他谈心,谈我自己亲身经历,也谈他本人,一起聊天,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很久没有的问候,在他考试前给他祝福,不断鼓励他,让他知道他并不孤独。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参加济南全员培训学习心得教育是什么?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由的人”,赫尔巴特说“教育是为了成就人的道德”,卢梭说“教育是为了人的成长”,或者我们可以将各种观点定义为更具体的:“教育就是由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两天的济南学习,时间不长,感慨颇多。

一边听,一边学,一边也在思索:教育是什么?每一个专家的做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每一点做到“精细”了都会是一门艺术。

现将几点心得总结如下:一、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一直很赞同一句话,“教育就是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当你遗忘了许多书本上的知识之后还能留在心底的那些东西”。

同理于此理论的,余国良老师也提出了在“慢慢的期待中等待,慢慢的等待中期待”的“慢教育”理念。

在当今一切求快,“速生速成”遍地,复制粘贴铺天盖地的今天,很值得我们去推广并践行之。

静等一株花开。

给孩子犯错的时间,有等孩子慢慢发现并改错的耐心和空间,持顺其自然的坦然,收获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祥和。

就像余教授,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慢慢将一个个顽劣的孩子打磨,让棱角在不痛不痒中磨平,伤痕在温温的呵护中愈合、抚平。

东东和翠翠的故事不是个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学校中,有不少教师也在用爱陪同千千万万个东东和翠翠走出成长的困境,当这种教育“慢”心境成为常态,孩子的学习环境会真正好起来。

所以,身为一名教师,能真正地静下心且耐下心来,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在错误中成长,与此同时一并感受着教育的温度和学习生活中的美好,也许这就是教育工作的本色吧?二、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换个角度看教育,教育是无所不能的”。

一个真的热爱教育的人会带着全方位去研究的兴致一路走一路感悟。

“换个角度看孩子,满校园都是好孩子”。

一个有爱的老师会放大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一个老师走近孩子蹲下身来与他们会话,才会知道不爱学习的孩子们“除了节日其他的都是苦日子”的无奈与苦衷。

无论是音乐育人也好,还是男生跑步女生做特殊的美体操也好,都体现着一个领导与教师的细心与爱心。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

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近几年,随着离婚率的逐年攀升,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破碎的家庭和爱的残缺给单亲孩子的心灵刻下难以抚平的伤痕,使他们的行为形式或孤僻或放任,有时如刺猬一样自我封闭,有时又像脱僵的野马一样难以驯服,常让老师束手无策,既头疼又奈。

我所带班级中的少华就是这样一个单亲的孩子,他聪明伶俐,反应敏捷,在七年级时学习成绩还比较好,可父母离异后,母亲又重新组织了家庭,父亲根本就不管他,他像个皮球一样被踢给了年迈的祖母。

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变得支离破碎,幼小的心灵根本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打击,他开始自暴自弃。

经常夜不归宿,上网打游戏,打扑克,上课打瞌睡,和照顾他生活的祖母顶嘴。

不吃她辛苦做的饭菜。

我总想着把这位极富潜质的孩子拉上正道。

为此,我经常找他谈心,并在学习上给他开小灶,可是收效甚微。

后来学校组织春运会,少华体育很好,我就在班上开展优秀运动员评比,他成为班上的优秀运动员,他很高兴,我并适时的让他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他有所启发,经过这个事,少华在班内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观,上课不再打瞌睡,听课认真了。

经我的劝说,上网的次数也明显减少,尤其是劳动时,总是干得满头大汗也不停手。

我又趁热打铁,在班会课上表扬他热爱劳动,并任命他为劳动委员,这一下,少华的积极性更高了,由他负责的包干区总是打扫得最干净,我又发动几个成绩优秀,为人正直的学生和他交朋友,让他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对自己负责。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间 ,让 孩 子 们 充 分 发 挥 自 己 的 创 造 力 ,并 在 他 们 出现 困 难 时 予 以 鼓励 、 发和 引导 , 孩子课 程 精 神 , 立 新 的 树 教 育 理 念 ,要 求 我 们 对 于 学 生 的 评 价 应 该 是 充 满 感 情 色 彩 和 赏识
的 ,只 是 提 供 一 个 自 由 轻 松 的 空
乐 ,时 刻 确 保 所 有 学 生 在 课 堂 中 不 受 到嘲 笑 、 责 、 辱和 恐 惧 。 指 羞
教 育 是 一 种 艺 术 ,就 看 你 怎 么 去 运 用 它 。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听 写是 经 常进 行 的一 种教 学 活 动 。 如 果 学 生 写 错 了 ,教 师 的 通 常 反 应 是 : 今 天 怎 么 啦 、 么错 得 这 你 怎
离 不 开 我 们 每 一 位 教 育 者 的 努 力 。 对 于 特 殊 教 育 而 言 , 为 教 作
师 的 我 们 ,更 应 积 极 地 去 发 现 残
不 会 有 人 歧 视 。老 师 悄 悄 对 那 个 学 生 说 :“ 天 要 听 写 了 , 师 先 明 老 给 你 听 写一 下 , 打 分 的。 不 ”听 写
使 我对特 殊教 育 的理念 和 美术教
学 的 方 法 都 作 了更 为 深 入 的 思 考 。 当前 ,我 国 基 础 教 育 领 域 正
发 展 的。 美 国作 家桃 乐 斯 ・ 特 诺
这 样 阐 述 “ 的 成 长”: 一 个 孩 子 人 “
在 发 生 着 一 场 深 刻 的 变 革 。这 场 变 革 要 求 广 大 中 小 学 、特 殊 学 校 教 师尽 快确 立 崭 新 的教 育 观 念 ,
弱 ,放 学 的 时 候 就 把 那 个 学 生 留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应该走进学生心灵的,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所以教育更是心灵交流的艺术。

俗话说,栽树要养根,育人要育心。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门艺术,在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同时,更要善于细心观察,找到学生的心结,与他们真诚地沟通,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心。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想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学会沟通。

了解学生,理解、尊重学生是与他们沟通的必要条件,只有真心换真心,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才能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

班上一个男孩,我刚接到这个班一两个星期几乎天天有人报告他:骂人,乱拿别人东西,人家跳皮筋他来捣乱……更出现让我意想不到的情况是,很多同学不愿和他一起玩,把他孤立了。

看到他孤单的身影,孤独的眼神,作为班主任的我,该思考采取措施,因为只有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我把他找来谈心,又向班内其他同学了解情况,让同学们设身处地想:“别人把你孤立了,你是什么滋味?希望同学们能伸出援手帮一帮他,要学会理解和宽容。

”接着我也多关注这个孩子,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强化同学们对其优点的认识。

渐渐的,这个男孩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他不满的报告声也渐渐消失了,他融入了这个班集体。

只有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同学们才能都快乐起来。

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讲究方法。

二、爱心加细心赢得信任,理解与支持。

三、锲而不舍,多种形式沟通,让他们明其理,动其行。

四、以爱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心灵沟通的工作,必须讲求工作的艺术性。

班主任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真情互动,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的果实。

教育是一种艺术的作文

教育是一种艺术的作文

教育是一种艺术的作文
《教育是一种艺术》
哎呀呀,说起教育啊,这可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呢!我就来讲讲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儿吧。

我朋友的小孩子叫小宝,那可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

有一次啊,小宝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抢玩具,还把人家给弄哭了。

老师就把这事儿告诉了我朋友。

我朋友那叫一个气呀,回到家就想狠狠教训小宝一顿。

但她忍住了,她想啊,教育可不能这么简单粗暴。

于是呢,朋友就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小宝聊天。

她问小宝为啥要抢玩具呀,小宝就撅着嘴说他特别喜欢那个玩具。

朋友就告诉小宝,喜欢不能成为抢别人东西的理由呀,要懂得分享嘛。

然后她就给小宝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两只小熊,一只总是抢别人东西,大家都不喜欢它;另一只呢,很会分享,大家都喜欢和它玩。

小宝听完,眨巴眨巴眼睛,好像有点明白了。

从那以后啊,朋友就经常引导小宝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小宝慢慢地也真的变得不一样啦。

他学会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不再抢啦,还交了好多好朋友呢!
你看,教育不就是这样嘛,不是一味地打骂,而是要用对方法,用爱和耐心去引导孩子。

就像画画一样,一笔一笔精心描绘,才能成就一幅美丽的作品。

这教育啊,真的就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呢!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去塑造那些可爱的小生命。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出色的“教育艺术家”,让孩子们茁壮成长呀!嘿嘿!。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一个人的品质、修养和思想。

教育虽然是一门慢的艺术,但它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因为它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持久的效果。

它是一种积累,一个人必须持之以恒,慢慢积累,才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比如,研究一门外语,要经过不断的练习和研究,才能把它应用到实际的交流中,而这种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因为它涉及到人的心灵和意志力。

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

要把这些品德和修养融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需要慢慢熔炼,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修养。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因为它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力,使一个人去探索新的事物,挑战自己的极限,并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但它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

教育能够开发一个人的潜能,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世界的真理。

教育虽然是一门慢的艺术,但它可以让一个人在不断研究中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满足感。

浅析教育应该是一门艺术

浅析教育应该是一门艺术

浅析教育应该是一门艺术论文关键词:教育艺术论文摘要:教育的对象是“人”。

所以教育应讲究艺术。

教育艺术包括非语言艺术和语言艺术。

非语言艺术就要求教育者在行动上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习效法;语言艺术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语言优化组合,使其感动学生之心,进而落实于行;还有对学生的批评更要讲究艺术,要动之以情晓之于理。

我们都知道,“技术”作用的对象是“物”,而“艺术”,作用的对象是“人”。

我们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人”,尤其是我们的初中教育作用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是少年,他们思想活跃,行为好动,朝气蓬勃,可塑性极强,是生龙活虎的“人”,处在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代。

所以,我们初中教育更应该是一门艺术,不能把他看成是一门技术,更不能把它看做是我们吃饭谋生的手段。

因此,我们的工作应该用艺术的标准去衡量、要求,让我们的工作充满艺术的气息,让我们的生活涂满艺术的色彩;让我们初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工作艺术的魅力,从而让他们本身也逐渐具有艺术的魅力。

初中“教育”这门“艺术”包括着“非语言”艺术和“语言”的艺术。

电影艺术的初期的无声以及当今的“哑剧”,就属于“非语言”艺术。

正是因为演员们的动作、表情、装扮等手段,观众不但能设想到角色的作为表面形式的语言,而且能透视到角色深层次的内心精神世界,进而会更广泛地联想到社会生活,更深刻地观照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

这便是“非语言”艺术手段所产生的力量。

我认为,教育者的“身教”就是“非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大教育”的观点之言,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以及当今的英雄模范,能让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人们产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社会效应,其重要原因正是在于这些仁人志士和英雄模范自身具有崇高而巨大的感召,内心的思想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也同样应该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

从至圣孔子到“五四”时期教育改革的先驱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叶圣陶等老前辈,再到当今教师当中的佼佼者如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我们引以为荣的同志,在我辈情感和理性的心中光耀如日月,矗立如丰碑;望其项背,惊赞、敬仰之情沛然乎心中。

教育的艺术与美育教育

教育的艺术与美育教育

教育的艺术与美育教育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

它要求教育者有一定的才能与创造力,以创设一个让学生充满好奇、激励学习的环境。

教育艺术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巧妙呈现。

首先,教育艺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教师应该建立和谐与支持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通过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表达,教师能够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育艺术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思维与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与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最后,教育艺术追求对教学内容的巧妙呈现。

教师应该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使用多媒体和互动式教学工具,教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育艺术还强调美感的呈现,在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如音乐、绘画和表演,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是指通过艺术与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美育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对艺术品的欣赏,更关注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和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首先,美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接触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学会欣赏和辨别美的品质。

他们将学会发现和欣赏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品味。

其次,美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艺术是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美育教育获得创造与表达自我的机会。

通过绘画、音乐和表演等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最后,美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多种能力和知识。

通过学习和参与艺术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这是我在州电大学习时看到,也是多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

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无论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是清贫还是富足,都要把教育当成是我们的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

虽说上班族是八小时上班制,但对我们这个职业来说,不仅仅是八小时,住校生七点五十起床铃声的响起,就意味着我们一天工作的开始。

八点半走读生的开始陆续入校,甚至有些老师来的比学生还要早。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周一到周五住校生二十四小时都在学校,那么对于班主任或部门负责人来说工作是二十四小时制。

好多老师发牢骚说晚上学生出事,我来不了,又不是上班时间,我也是人,有正常的休息时间,但是当自己班的住校生出了事,宿管老师就会找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来解决,没有一个老师不来的,无论是家住芦草沟本镇的还是清水等地的,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学校解决问题。

每天下班后,许多办公室或教室都有老师辅导学生或个别谈心的场景;夜深人静时,绝大多数人都进入了香甜的梦想,但是还有很多老师伏案备课或细心批阅作业的身影……如果教师没有奉献精神,学校各项工作还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吗?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科学是十分严谨的工作,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马虎,凡事都要讲求客观、真实,都要有根有据。

将高大尚的科学理论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理化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将书本上泛味的知识点通过动手、动脑、观察、思考使之趣味化、生动化,帮助学生理解应用。

特别是在做化学分组实验时化学用品的成份、纯度、剂量、操作过程个个环节都要精准,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即使是语文老师讲读最简单的汉字发音、书写笔画顺序、字词的理解都要做到准确无误。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工作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让学生站在教育舞台的正中央,成为教育舞台的领舞者,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周宏老师曾满怀深情地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

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一段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句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赞美学生,那么每位学生都会心情愉悦、精神爽快,这种教育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的方式是大有讲究的。

一个好老师,要有一颗善待学生的爱心,学会真诚地去赏识学生赞美学生。

费美是一种艺术,懂得赞美的人一定是高情商的,有涵养,懂进退。

那么,一个好老师,如何去真诚地赞美学生呢?一、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ニ、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别人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对别人的优点进行赞美。

在生活中的琐碎细节里,有些人的优点往往被掩盖,被忽略了。

当我们看一个人的缺点大于优点时,优点就完全不见了。

包容的人懂得接纳别人的优缺点,因为看得完整,所以亦能发现他人的优点。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懂得赞美别人,在与人相处中赢得别人的好感,很容易拉近与他人的距离,而且也体现了较高的情商。

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浅析“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摘要:针对“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一话题,笔者从教育学的起源回顾教育学的主要发展历程,说明教育学对教育实践形成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然后再从学习者和教师的特性进行分析,说明教育不能仅仅是一门科学,而要成为一门个性化的艺术。

最后,评述教育者应追求的教育境界。

关键词:教育;科学;艺术;教无定法“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一命题自提出之日,就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直至今日仍有不少教育学者提出这样或是那样的材料来说明这个问题,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在此,作者仅根据自身的认识对这个命题进行简单阐发。

一、教育是一门科学1 教育与教育学何谓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简单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制约下进行的,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都会影响到教育的进行。

要使教育的整个过程得以实现需要三个因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这三个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莫过于学习者,这是因为不同的学习者常常具备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自我管理能力,所需要的学习帮助也是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学习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怎样在这样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中找出可以广泛应用的一套经验,这就是教育学产生的最初动因。

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各国的教育学家们为此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努力:英国科学教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成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发表,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产生[2]。

19世纪以来,教育学又出现了众多的分支,它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研究教育规律的方法等问题。

其中影响巨大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他在《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中提出的教育命题对教育界影响深远,例如“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一门艺术
——读《班主任兵法》心得
奥尔科特说过:“所谓好书是有所期待而打开,有所收益而合上的书”。

万老师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着我们走进神圣的教育殿堂,在这里,教育成了一种艺术,教育成了一种享受。

民主管理是艺术。

万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

万老师这句话,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

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

万老师身兼数职:校长、班主任、语文教师,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讲学,但他能把班带好,把课带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这种奇迹绝对不是靠“管、卡、压、勤、严、细”创造出来的,靠的是他在民主、科学思想指引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创造出来的。

依靠学生,而不是仅仅依靠班主任本人,把学生当助手,而不是当对手.学生才是一个班级真正的主人。

在作出每一项决定时,万老师总是要和学生“商量商量”。

最后要大家举手表决后才予以实施。

这“商量”就是发扬教育民主,就是要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决策、班级管理决策中来。

民主的“商量”、“商
量”的参与,是万老师教育激励的重要表现。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教育激励不仅体现了民主更多的是让班级每个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就像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学校领导者一样,哪一天一位领导者跟你说“某某老师你看这一方面你有什么看法,建议”。

我想即使你是个门外汉也会开动你的大脑努力的去思考,去想办法。

学生更是这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认可,需要我们的尊重,需要我们把他们放在心上,所以班级的事情尽量让学生去完成。

在这样科学的、民主的管理下呈现出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

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尤其是劳动不吃大锅饭,大扫除15分钟完成,两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班规的制定等具体实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启发我不断思考,不断琢磨处理各种班务的方法。

爱的表达亦是艺术。

书中万老师老师说“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

当学生犯错误后,他不是责骂、体罚,而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

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病源所在,并找到解决的药方。

这样就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了班级的管理中来,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初中生所处的阶段正是人生中最微妙的时期,要学生自己来写说明书或病例,可以让学生自己冷静下来,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
重新认识自己的错误,不会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抵抗情绪及叛逆心理。

万老师在书中也谈道:“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

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

”作为教师的我也跟所有教育者一样一直热爱自己的学生,但如何去爱却是我们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切从平常开始,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再把一件件平常的事做好。

万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始终有着一颗平常心的,一直做着平常事。

让我们也用心去做好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用心去体会这些。

佛家讲求修行,而我们教师又何尝不是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上播撒真爱、悟求真经呢?
最后我想用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该“眼睛向内,提高素质,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